电大《经济法概论》第十一章 财政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新编经济法教程 山东财政 第十一章 税收法律制度新

新编经济法教程 山东财政 第十一章 税收法律制度新
人。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指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它是各个税种间
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征税对象按其性质不同,通常划分为以下几类: (1)流转额,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2)所得额或收益 额,包括总收益额和纯收益额;(3)财产,即法律规定的特定范围 的财产,如房产、车船等。
2020/9/25
7
(二)税收的分类
1.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2.直接税与间接税 3.从量税与从价税 4.价内税与价外税 5.中央税与地方税
2020/9/25
8
二、税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过程中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主体等各方当事 人之间产生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一般被认为属于经济 法的宏观调控法分支,是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交叉学科,具有较为明显 的公法性质。
第十一章 税收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本章重点]
2020/9/25
2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的税收基本法 律制度,增强纳税意识。
2020/9/25
3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论述了税收的概念、特征、职能, 税法的概念和特征,税收的各种分类,税 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构成要素等税法基 本原理;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目前 各种税种的具体内容以及税收征管的法律 规定。
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它以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 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收抵扣原则进行征收。目前我 国增值税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94年施行的《增值税暂行条 例》及其《实施细则》。 增值税的主要特征: (1)征税对象是法定的增值额。 (2)税负公平合理。 (3)消除重复征税。
等;二是指税收负担必须在纳税人之间公平分配。 (三)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经济效率两个方面。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各章节知识点归纳《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各章复习知识点【四、九、十、二、六、一、八、七、五、十二、十一、三、】第四章合同法【1、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2、合同的分类。

】1、以当事人一方还是双方承担义务为标准,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2、以当事人从合同获取利益是否需要支付相应的代价为标准,分为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3、以法律是否为合同规定了一定名称为标准,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

4、以合同成立是否需要以实际交付标的物为标准,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5、以合同成立或生效是否应采取一定的形式为标准,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6、以两个合同之间的主从关系为标准,分为主合同和从合同。

【3、合同法规定的15类有名合同的名称。

】买卖合同、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凭合同、融资租凭合同、承揽合同、工程承包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居间合同、行纪合同和技术合同。

【4、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

】要约与承诺。

【5、要约的概念。

】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希望对方接受的意思表示。

【6、要约的有效要件。

】①要约应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②要约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

③要约还应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便受其约束。

【7、要约邀请的行为表现。

】又称引诱要约。

是指行为当事人向不特定的相对人作出的,希望向自己发要约的意思表示。

在现实生活,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广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符合要约要求的除外)。

【8、要约生效的时间。

】要约达到相对人时生效。

【9、要约撤回和撤销的时间。

】要约的撤回:要约从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未达到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有权取消要约。

但是,撤回要约通知必须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要约人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10、要约失效的原因。

】①要约的撤回。

自考《经济法概论(法律类)》章节串讲【11-15】

自考《经济法概论(法律类)》章节串讲【11-15】

【导语】⾼等教育⾃学考试,简称⾃学考试、⾃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是对⾃学者进⾏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等教育国家考试。

【第⼀篇:计划法律制度】⼀、计划与计划法概述: 1、计划概述: (1)计划概念:是国家进⾏调控的重要⼿段,是由⼀定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的关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预测以及⽬标的相互协调的政策性措施。

(2)国家计划概念:由国家制定并负责实施的,有关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项⽬的未来的综合的⾏动部署⽅案。

(3)国家计划的特征:针对性、事前性、综合性、法定性 (4)国家计划的分类: 根据计划的期限,可分为长期计划(⼀般为⼗年计划)、中期计划(为五年计划)、短期计划(为年度计划) 根据计划实施的范围,可分为中央计划、地⽅计划、基层计划。

根据计划的保证⼿段和效⼒,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根据计划的经济、社会内容,可分为社会总产品计划、国民收计划、⼯业⽣产计划、农业⽣产计划、第三产业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交通运输和邮电计划等等。

(5)国家计划的作⽤:它是⼀种⾼层次的调控,具有三个⽅⾯的功能:预测引导功能、政策协调功能、宏观调控功能。

2、计划法概述: (1)计划法概念:是确认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计划管理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并调整它们之间在制定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发⽣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我国计划法⽴法状况:⾄今始终缺乏⼀部由权⼒机关通过的综合统⼀的《计划法》 (3)计划法特征:计划法兼具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双重属性、计划法具有显著的政策性。

(4)计划法基本原则: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原则 综合、平衡和协调原则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三者利益原则 循序淅进原则 (5)计划法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部委规章。

另外,尽管计划法是⼀个纯粹的国内法,但任何国家所制定的本国计划,或者地⽅政府制定的地区计划,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本国签署或加⼊的国际条约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

第十一章 会计法 《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第十一章  会计法  《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11.1.2会计法的概念
会计法是指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会计法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会计法是专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 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下称《会计法》)。
广义的会计法是指国家颁布的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总称。也即从广义上说,会计法律规范 除包括上述狭义的会计规范外,还包括其他相关法律 中的会计法规范,如公司法中关于账簿设置、使用、 财务报表编制、披露的规范,证券法关于上市公司财 务信息披露的规范,审计法关于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 规范等等。
11.2.2会计核算的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
事项
11.2.3会计核算的程序、方法 1)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1.5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11.5.1违反会计核算规定的法律责任 11.5.2违反会计监督规定的法律责任 11.5.3 11.5.4监督部门的法律责任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会计报告
2)会计核算的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法对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的具体规 定
(1)总的要求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会计帐簿登记 (4)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 (5)正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1.1.3会计法的调整对象
一般来说,会计法的调整对象是会计行为与会 计关系。
会计行为是指对一定经济主体的业务事项的确 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行为以及对上述行为 的管理和监督活动。

经济法概论第十一、十二章重点版

经济法概论第十一、十二章重点版

一、劳动法的概念广义上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上指劳动法典即1995年1月1日起的《劳动法》。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劳动关系。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2、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关劳动系的原则3、维护劳动生产秩序的原则4、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三、劳动法的主要制度1、调整劳动者关系的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最基础的法律制度)2、确定劳动标准法律制度(劳动标准属于强制性规范,用人单位必须遵照执行)3、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法律制度4、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第二节: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概述(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1、企业个体经济、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适用《劳动合同法》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适用《劳动合同法》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以及私人公用的家庭保姆、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等不适用于《劳动合同法》。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是否使用与《劳动法》,分三种情况:1、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其录用工作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

2、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与职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使用劳动法。

3、有的事业单位,如学校、意愿、科研机构等部分劳动者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使用与劳动法。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2021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第十一章、金融法

2021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第十一章、金融法

2021年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第十一章、金融法第十一章、金融法一、中央银行法。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的本能机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金融调控的银行等本能机能。

Δ职权,业务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我国中央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

行长人选,经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大决定,国家主席任免。

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的分支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其实行统一领导和办理。

二、商业银行。

设立的条件(1) 有符合《商业银行业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2) 有符合《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注册本钱最低限额: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本钱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

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本钱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

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本钱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

注册本钱应当是实缴本钱。

(3) 有具备任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长(行长)、总经理及其他高级办理人员。

(4) 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办理制度。

(5) 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办法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三、证券法(一) 概念(二) 证券办理体制证监会设发行审核委员会,依法审核股票发行申请。

审核部门应该在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决定,不予核准或者审批的,应当作出说明。

职权禁止交易行为。

包罗禁止内幕交易,禁止把持证券价格,禁止欺诈和其他禁止行为:1. 内幕交易之禁止。

主体2.禁止把持证券价格。

3.禁止欺诈客户。

4.其他的禁止行为。

证券交易原则:公平公开公正(讲解略)要约收购规则:第一步是向证监会、证交所报送和提交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

第二步是发出并公告其收购要约。

第三步是预受和收购。

第四步是收购期满可能出现:终止交易(收购人持有的股份达到被收购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5%)、其余股东享有要求收购人收购其股份的权利(收购人持有的股份达到被收购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0%)。

(2024年)《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2024年)《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9
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法律制度的概述
公司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公司的设立条件、程序,公司的组织 机构设置和职权等。
2024/3/26
公司的股东权利和义务
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股权 、分红权、表决权等。
公司的治理和监管
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如董事会、监 事会等,以及外部监管措施。
价格总水平调控法律制度
政府调控价格总水平的措施和手段,如价格干预措施和紧急措施。
价格监督检查法律制度
价格监督检查的机构、职责、程序等,以及价格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024/3/26
22
05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024/3/26
23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01
02
03
社会保险的种类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 生育保险等。
主要是军人及其家属、退役军人等。
社会优抚的内容
包括提供抚恤金、提供医疗补助、提供就业帮助 等。
3
社会优抚的机构设置
设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退役军人保障工作 。
2024/3/26
27
06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与程序保障
2024/3/26
28
仲裁解决经济纠纷途径
仲裁机构
依法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受理 和裁决经济纠纷案件。
合同履行
介绍合同履行原则、抗辩权、 保全措施等相关内容,以及合 同变更和转让的规定。
违约责任
详细阐述违约形态、归责原则 、免责事由、违约责任形式等 ,以及违约金的调整和定金罚
则的适用。
14
担保法律制度
担保方式 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 定金等五种担保方式,以及各担 保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电大《经济法概论》第十一章财政法律制度.doc

电大《经济法概论》第十一章财政法律制度.doc

电大《经济法概论》第十一章财政法律制度.doc第十一章财政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财政法律关系B.财政行为C.财政关系D.财政法律关系2.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 )A.立法机关B.政府财政机关C.审计机关D.司法机关3.( )原则是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A.财政民主主义B.政府法定主义C.财政健全主义D.财政平等主义4.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财政平等主义仅仅限于( )的平等.A.财政部门与财政相对人相互之间B.财政对人相互之间C.同级财政行政机关相互之间D.上下级财政机关相互之间5.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改革过去的财政管理体制,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财政管理体制。

A.地方财政包干体制B.中央地方按比例分享制C.中央地方统收支制D.分税制6.实质上的( )是指调整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A.预算法B.金融法C.保险法D.税法7.预算草案需要经过特定的机构批准生效,才能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 )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银行C.国务院D.财政部8.法律规定,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是必须提请( )审查和批准.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财政部9.下列现行税法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A.《增值税暂行条例》B.《税务行政复议规则》C.《税收征收管理法》D.《税务行政处罚施办法》10.税法属于( )A.单纯意义上的实体法B.单纯意义上的程序法C.实体性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的统一体D.以上说法都不对11.下列( )不属于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A.自然人纳税人B.法人纳税人C.征税机关D.国务院12.( )属于增值税的纳税人.A.为其所在单位修理发生故障的机器的职工B.为客人理发的理发师C.加工玉器的某个人独资企业D.进口货物的出口方13.下列行为中,( )应缴纳增值税.A.从事自行车维修的某甲,免费为残疾学校的学生修理自行车B.某乙将其生产的商品销毁C.某企业出租生产设备D.某单位转让其房地产14.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第一章企业法1、企业: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特征:企业是营利性、持续经营的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62条规定,6个月未开业或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登记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2、企业的分类:1)新中国成立后,按所有制对企业进行分类: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指企业财产为全民所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法律规范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集体所有制企业:指企业财产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集体所有,由集体成员投资或社员入股集资设立的企业,其法律规范有《乡集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

私营企业:指企业资本或财产属于私人所有、由私人投资经营的企业,其法律规范有〈个人独资企业法〉等。

外商投资企业:指全部或部分由境外投资者投资,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其法律规范有《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资企业法》。

2)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分类依所企业的组织形式,即企业的出资方式、责任承担方式和企业主体地位可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3、企业法的概念:企业法是高速企业设立、存续和终止过程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企业的法律特征:1)企业法是规范企业法律地位及其内外部组织关系的组织法。

2)企业法是规范企业本身的组织和运作的行为法。

如企业兼并、改组、股份和债券的发行和转让、盈余分配等。

3)企业法是国家对企业进行管理调控的法律依据之一。

4、我国企业法的主要渊源:法律渊源指法律规范存在的具体形式。

1)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最高法律效力。

它对企业的基本类型、管理制度有规定,是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制定,前者是基本法,后者是一般法律,二者效力没区别。

2022年(国开电大)《经济法学》形考任务计分作业3(1-12章)

2022年(国开电大)《经济法学》形考任务计分作业3(1-12章)

2022年国开电大《经济法学》形考任务计分作业3(1-12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1.根据财政法调整对象和财政法定义的范围,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财政法的基本内容()。

A.预算法律制度B.财政收入法律制度C.财政支出法律制度D.证券发行法律制度2.规定我国复式预算的编制办法和实施步骤的机构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审计署3.在下列预算程序中,()是指对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管理预算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

A.预算编制B.预算审查C.预算执行D.决算4.()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A.委托类专项B.共担类专项C.救济类专项D.应急类专项5.在我国的各类税收实体法中,有一类是流转税法(或称商品税法),它是指调整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以下哪一项属于流转税法?()。

A.增值税法B.烟叶税法C.城市建设维护税法D.个人所得税法6.下列有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B.我国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C.居民企业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D.非居民企业负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7.()是以应税消费品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A.消费税B.个人所得税C.资源税D.印花税8.()是我国金融调控法的主要法律表现形式。

A.《中国人民银行法》B.《证券法》C.《预算法》D.《政府采购法》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业务。

()A.经理国库B.编制预算草案C.提供清算服务D.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10.在我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银行是()。

A.中国建设银行B.中国人民银行C.中国工商银行D.中国银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包括()。

2021年00043经济法概论第十一、十二章重点版(整理

2021年00043经济法概论第十一、十二章重点版(整理

第十一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概述一、劳动法的概念广义上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上指劳动法典即1995年1月1日起的《劳动法》。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劳动关系。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2、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关劳动系的原则3、维护劳动生产秩序的原则4、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三、劳动法的主要制度1、调整劳动者关系的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最基础的法律制度)2、确定劳动标准法律制度(劳动标准属于强制性规范,用人单位必须遵照执行)3、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法律制度4、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第二节: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概述(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1、企业个体经济、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适用《劳动合同法》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适用《劳动合同法》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以及私人公用的家庭保姆、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等不适用于《劳动合同法》。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是否使用与《劳动法》,分三种情况:1、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其录用工作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

2、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与职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使用劳动法。

3、有的事业单位,如学校、意愿、科研机构等部分劳动者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使用与劳动法。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电子教材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电子教材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相关经济法律制度一、法的产生和发展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的产生与阶级、国家在时间上、性质上具有一致性。

法经历了四个不同历史类型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法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法。

二、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三、法的形式法的渊源: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规章。

6、国际条约。

法的结构:法律规范:(1)假定(2)处理(3)制裁法的部门:将调整相同类和密切相联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集中起来,即形成法的部门。

法的体系:各个法的部门、各种法律、法规,按其地位效力的区别及相互关联状况,依据一定次序排列组合的统一体系即为法的体系。

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一、经济法的产生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概念:中国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建立、完善和稳定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调整对象国民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国家在实施组织管理职能过程中所发生各类关系。

经营协调关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横向经济关系,也可称为经营协作关系。

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涉外经济关系是指涉外经济领域内的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其它关系三、经济法的地位四、经济法律关系概念:是指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内容、客体三要素组成的。

主体构成:(1)国家机关。

(2)社会组织。

(3)内部组织。

(4)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其他公民个人。

经济权利是指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经济义务是指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责任。

五、相关经济法律制度法人制度:法人制度是民法学制度中的重要制度。

在1900年《德国民法典》对法人制度已有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也对法人制度作出了专章规定。

第11章 计划调控法律制度

第11章  计划调控法律制度

内容
• 基础设施整合,着重解决重复建设和资源 共享问题。
• 空间结构优化,明确空间发展方向和重点, 特别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方向和重点,解决 区域内部特别是跨行政区的协调发展问题。
•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从全 国甚至全球视角,解决区域在全国发展格 局中的职能分工和定位问题。
• 土地、水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 态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 协调起来。五是政策措施,通过提出支撑 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协调中央与地方、 地方与地方之间关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对外贸易和对外贸易法的概念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法
• 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 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 技术和服务等交换活动, 包括进口和出口。
• 国家调整在货物进出口、技 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中 产生的对外贸易管理关系和 对外贸易合作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 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中国“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规划
“一带 一路” 愿景与 行动
1、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 重点内容
2、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重要 支撑
3、合作机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举措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法学》教学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一章 计划调控法律制度
第一节 计划调控法基本原理 第二节 计划调控法的主要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计划法律制度及其原理,是宏观 调控法律制度及其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章考核要求:概念:计划、国家计划、计划法;等。计 划法体系等;问题:国家计划的特征、国家计划的分类、国 家计划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计划法的立法状况、我国计划法 的特征和基本原则等,计划实体法律制度、计划程序法律制 度、计划法律责任制度,法国、德国和日本国家的基本计划 法律制度,法国、德国和日本计划制度的发展历程,法国、 德国和日本计划制度的内容与形式,日本经济计划模式的成 功经验等。

(2016年)电大专科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全)

(2016年)电大专科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全)

电大专科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基础理论知识案例:某市一公司与其下属一基层单位于1993年10月签订经济承包合同。

合同中规定:承包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有效期为3年,该基层单位每年应向公司上缴税后利润30万元并扣除剩余部分的30%作为生产发展基金;在承包期内,该基层单位奖金不封顶,工资不保底,不完成利润上缴任务不保工资。

该基层单位在合同履行期,上下一条心,积极组织生产和销售,全年销售额达7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并按合同的各项规定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但在合同履行的第二年,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又下发文件,要求经济承包按其新规定的"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精神行事,该公司据此要求此基层单位不得按原承包合同的规定办。

双方协商不成,遂起诉至法院。

问题:此案中公司与其下属基层单位是什么关系?该公司的要求对吗?参考答案:在此案中某公司与其下属基层单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该公司的要求是不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属于合同中的违约行为。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认定,本案中某公司与其下属单位所筌承包合同为有益经济合同。

该合同主体合格,内容合法,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且事实也证明了其行之有益,该基层单位合同当事人双方按照合同的各项规定履行合同是合理合法的应予以支持。

民法基础知识1.甲的丈夫乙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已失去行为能力。

甲为了给乙治病以及维持生计,未征得乙的同意,将家中共有的一些财务变卖。

请问:甲这样做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答:甲这样做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甲的行为是发生法律效力的。

在本案中,甲的丈夫乙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夫妻一方失去行为能力,另一方即为他方的法定代理人。

甲可以代理乙的民事法律活动包括处理财产。

所以甲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

2.刘某已年满16周岁,,是某县剧团演员,月收入800元。

一天刘某把自己的自行车送给同剧团演员夏某。

《经济法概论》全套ppt课件全

《经济法概论》全套ppt课件全
同的分法(P8-9)
○四、法的作用
1、制裁、惩罚被统治阶级破坏和反抗现行 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2、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3、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生产资料
所有制及分配制度
4、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保障统治阶 级内部的团结和民主
5、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
对方在违背真是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的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7、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2、显失公平的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区别: ( P41)
经济法 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 法律地位以及调整他们在经济管 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 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 体。
○三、经济法的特征
(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1、调整对象 2、调整方法 3、法律性质
(二)具有直接的经济性 (三)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四)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四、债的履行: 2个原则
五、债的变更与终止:P63-65
第三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复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P12),法律关系,民事 法律关系(P25) 1、概念 (P67) 2、经济关系及其特点 3、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思想关系) 4、经济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关系 5、经济法律关系形成的条件
《经济法》概论全套课件
《经济法》
第一编 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编 经济组织法 第三编 市场运行法 第四编 经济保护法 第五编 经济调控监督法

财政法律制度

财政法律制度

财政法律制度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为15~30分之间,虽知识结构完整但内容相对抽象且考点分散,因此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需重点把握住三节的核心考点,围绕核心考点展开切勿孤立地记忆。

明确学习本章的目的:为了通过考试。

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及与国家预算管理有关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一)《预算法》现行的《预算法》为1994年3月22日通过的,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单选、多选)地位:该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

(二)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于1995年11月2日制定并通过了《预算法实施条例》,并于1995年11月22日起施行。

总结:法律制度制定时间施行时间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例题多选题】关于我国的预算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B.现行的预算法为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C.《预算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制定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D.《预算法实施条例》于1995年11月22日起施行二、国家预算(★)(一)概念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原则: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二)国家预算的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2.调节制约作用;3.反映监督作用。

【例题单选题】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体现的是国家预算的()。

A.制约作用B.反映监督作用C.财力保证作用D.调节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1.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2.共分为五级,具体为:(1)中央预算;(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财政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财政法律关系
B.财政行为
C.财政关系
D.财政法律关系
2.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 )
A.立法机关
B.政府财政机关
C.审计机关
D.司法机关
3.( )原则是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A.财政民主主义
B.政府法定主义
C.财政健全主义
D.财政平等主义
4.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财政平等主义仅仅限于( )的平等.
A.财政部门与财政相对人相互之间
B.财政对人相互之间
C.同级财政行政机关相互之间
D.上下级财政机关相互之间
5.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改革过去的财政管理体制,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财政管理体制。

A.地方财政包干体制
B.中央地方按比例分享制
C.中央地方统收支制
D.分税制
6.实质上的( )是指调整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预算法
B.金融法
C.保险法
D.税法
7.预算草案需要经过特定的机构批准生效,才能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 )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
D.财政部
8.法律规定,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是必须提请( )审查和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9.下列现行税法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
A.《增值税暂行条例》
B.《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C.《税收征收管理法》
D.《税务行政处罚施办法》
10.税法属于( )
A.单纯意义上的实体法
B.单纯意义上的程序法
C.实体性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的统一体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下列( )不属于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A.自然人纳税人
B.法人纳税人
C.征税机关
D.国务院
12.( )属于增值税的纳税人.
A.为其所在单位修理发生故障的机器的职工
B.为客人理发的理发师
C.加工玉器的某个人独资企业
D.进口货物的出口方
13.下列行为中,( )应缴纳增值税.
A.从事自行车维修的某甲,免费为残疾学校的学生修理自行车
B.某乙将其生产的商品销毁
C.某企业出租生产设备
D.某单位转让其房地产
14.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A.合伙企业
B.个人独资企业
C.个体工商户
D.公司企业
15.采购人的范围不包括( )
A.各级国家机关B医院 C.各民主党派 D.某大型国家独资公司
16.政府采购应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公开招标方式
B.邀请招标方式
C.竞争性谈判方式
D.某大型国有独资公司
17.( )不是税率的基本方式.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浮动税率
D.定额累进税率
18.我国当前的增值税属于( )类型.
A.消费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生产型增值税
D.混合型增值税
19.下列( )不属于我国目前解决税务争议的方法.
A.税收行政复议
B.税收行政诉讼
C.税收仲裁
D.与征税机关进行协商
20.( )不是累进税率的基本形式.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全率累进税率
D.定额累进税率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财政民主主义
B.财政法定主义
C.财政健全主义
D.财政平等主义 D.财政公平主义
2.我国预算收入的项目主要包括( )
A.税收收入
B.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C.专项收入
D.其他收入
E.各项罚款
3.税收的特征包括( )
A.财政性
B.无偿性
C.法宝性
D.固定性
E.经济性
4.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 )
A.一般纳税人
B.特殊纳税人
C.小
D.大规模纳税人家
E.事业单位
5.关于预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C.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第一年预算年度内至少三次向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单位预算的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6.税收法律关系的要素主要包括( )
A.税收法律关系主体
B. 税收法律关系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 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
E.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7.税务机关在税收活动中享有广泛的权力,下列( )属于税务机关依法享有的权力.
A.税务管理权
B.税务征收权
C.税务检查权
D.税务违法处罚权
E.税务管辖权
8.下列( )属于政府采购当事人.
A.进行政府采购的团体组织
B.供应商
C.采购代理机构
D.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E.中间商
9.下列采购活动中,不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有()
A.军队进行的军事采购
B.政府在”禽流感”期间紧急采购医药物品
C.香港特区政府采购办公用品
D.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购
E.企业的采购
10.我国的增值税的税率包括( )
A.17%
B.13%
C.33%
D.0
E.25%
11.税收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
A.经济责任 B.违宪责任 C.行政责任
D. 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
12.预算的编制原则包括()
A.必须按照复式预算方法编制
B.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C.应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D.应该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家的方针
E.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
三、判断分析题
1.财政法主义原则是财政法的立法基础。

2.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财政关系,其在发票过程中的一成不变态。

3.财政法的四个基本原则的独立性只是相对,它们相互之间仍然有着内在的联系。

4.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上一级政府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草案。

5.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国家院审查和批准。

6.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法依法制
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上的货物、工程和报务行为。

7.公平竞争原则要求采购人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事,同等地对待第每一个供应竞
争者,不得对不同的供应者采用不同的标准。

8.政府采购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法律规定。

9.纳税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