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7.08•【文号】农科教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07.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1〕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农科教发[2010]4号)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10]5号),2010年和2011年我部分两批组织开展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布局和遴选工作。

经过申报、评审和公示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发布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指南、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编制建设方案、专家组论证建设方案以及总体平衡等工作环节,确定了由33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83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51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0个“学科群”的组成框架(见附件)。

为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着眼全局,提高认识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日益迫切。

以联合协作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科技资源使用效益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能力为目标,全面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农业科技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学科群”为组建单元,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建设,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促进基地、人才、项目相配套,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有关单位要从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角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理解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大意义。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计科技[1990]1259号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计科技[1990]1259号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正文:----------------------------------------------------------------------------------------------------------------------------------------------------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计科技[1990]1259号)(1990年9月19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一、总则根据我国科技发展方针,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科学技术的储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技人才,本着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国家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一批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创造较好的科研环境的实验条件,使其逐步发展成为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

二、立项条件(一)项目范围。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卫生部系统,侧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鼓励上述部门联合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实验室,并且鼓励产业部门和企业同高等院校、中科院研究所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实验室,以推动新思想、新原理不断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造就和培养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项目条件。

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申请国家资助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应属国家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或具有开创性的学科特色。

根据科技战略发展的需要,国家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将发布项目建设的指南。

所申请的实验室一般还应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特色,坚持在科学前沿上进行探索和积累;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要符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在高层次上面向经济建设,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若干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上提出比较明确的近、中、远期的研究目标,并且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2)实验室要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以及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技术队伍,要有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有明确的学术思想及正派的学风;(3)实验室要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学术水平、人才培养、承担任务方面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4)依托单位经由主管部门核拨的科研事业费,能够保证实验室开展工作的基本需要,并能保证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学术活动条件。

农业部公告第1612号――关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公告

农业部公告第1612号――关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公告

农业部公告第1612号――关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1.07.15
•【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612号
•【施行日期】2011.07.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农业部公告
(第1612号)
根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农科教发[2010]4号)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10]5号),2010年和2011年我部分两批组织开展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评审工作。

经过发布指南、申报、遴选、论证和公示等工作环节,确定了由33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83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51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0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现予以公布。

附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附件: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

农业实验室工程方案

农业实验室工程方案

农业实验室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实验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实验室可以开展种子质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土壤肥力检测、水质检测等多项实验研究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

因此,建设一套完善的农业实验室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计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实验室,主要包括实验室建筑、设备采购等内容。

具体包括:1. 实验室建筑:新建一座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大楼,包括实验室房间、仪器设备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

实验室房间根据实验需要划分为种子检测实验室、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土壤肥力检测实验室、水质检测实验室等。

2. 实验室设备: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台、实验室家具、生物安全柜、实验室耗材等。

其中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光谱分析仪、显微镜、高速离心机等。

3. 实验室管理系统:引进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等。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座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农业实验室,为农业科技研究和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 建设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业实验室,满足农业科研和生产实验需要。

2. 购置先进的实验室设备,能够进行种子质量检测、土壤肥力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水质检测等多项实验研究。

3. 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环保。

4.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能够独立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方案1. 实验室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包括实验室房间、仪器设备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

2. 实验室设备采购: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台、实验室家具、生物安全柜、实验室耗材等。

3. 实验室管理系统引进:引进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等。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农业部2010年3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建设_管理与机制创新_董会

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建设_管理与机制创新_董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8(1):96-98Journa l of Shenyang Ag ricult u ra lUn i v ersity(Soc ial Sciences Editi o n),2006-03,8(1):96-98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与机制创新董 会,王永军(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摘要:实验室建设,是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的有关问题,同时探讨了农业高校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创新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机制创新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9713(2006)01-0096-03科技创新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各大学逐步形成了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技是强校之路 的观念,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各院校在加强科技创新的硬件建设,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就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作了积极探索。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也不断深入。

重点实验室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能够解决多学科协作和创新团队建设问题,并且通过机制创新,能够为科研人员搭建一个施展才华、发挥创造性的一个舞台。

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原则与目标依托农业院校建设重点实验室,核心的问题是立足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区域创新资源的整合。

一个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关键是符合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同时有些重点实验室不是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学科能够独立承担的,必须整合一个区域的资源和优势。

因此,重点实验室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服务于生产实践需要的原则。

农业科技创新无论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首要的就是要不断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命力所在。

建设重点实验室,应突出产业优势,立足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构建符合农业科研规律的重点实验室体系,规范和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的、关键和共性科技问题。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按照学科领域、产业需求和区域特点进行规划布局,包括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

基本组织思路是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学科群”(也称“学科领域群”),逐步形成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稳定支持、定期评估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和管理.第五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六条农业部支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和学术交流活动,科技计划项目优先委托重点实验室承担;重点实验室应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任务。

第二章职责第七条农业部是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编制和实施重点实验室规划,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联合协作;(二)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和检查;(三)批准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人选;(四)统筹协调重点实验室条件建设、科研任务和运行保障。

第八条重点实验室主管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一)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组织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协助农业部考核和管理;(二)审核上报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人选,并根据农业部的批复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三)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条件,为重点实验室运行提供必要支持。

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布局建议

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布局建议

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布局建议
熊明民;刘建安
【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卷),期】2016(033)007
【摘要】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建设对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从目前建设布局情况来看,与国家需求相距甚远。

基于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科技需求,提出了“十三五”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原则和建议对策。

【总页数】4页(P234-236,240)
【作者】熊明民;刘建安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82
【相关文献】
1.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特点与立项建议 [J], 龙美平;程华东;吴承春
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基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在职)养殖领域调查数据 [J], 李四元;陈清华;
3.关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的政策建议 [J], 刘燕
4.崇信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J], 陈思;周晓涛
5.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学科领域调整和布局的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 陈道明;张小兰;兰可可;崔静;王川;陈水渐;陈琴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农业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国家农业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附件1国家农业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结构功能和建设重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全面落实《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有关要求,构建由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试验站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组成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国家基地。

1.功能定位:主要开展重大共性及关键技术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农业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事关全局的基础性科技工作。

2.建设方式:针对国这战略需求,加强学科建设,在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水利和林业等领域,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对具备条件的涉农科研机构、涉农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和改良中心等进行优化整合,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中心。

3.建设重点:(1)基础设施建设:在基因改良与遗传育种、资源高效利用、动植物营养,生物安全、数字农业、农林产品加工、国土生态安全与农村环境保护、工程与装备、农村水利、水利工程病险防治、牧区水利及农村水电等重点学科与优先发展方向,加强学科交叉和集成,建设一批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完善一批公共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配套重大科学仪器装备和设施,完善农业长期定痊观测研究台、站、圃基础设施和科学观察仪器设备,配备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2)创新团队建设:围绕重点学科和优先发展方向,选拔和引进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的战略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物,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骨干和高技能科研辅助人员。

(3)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现代院所管理制度,倡导勇于探索、学术民主、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创新文化。

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

1.功能定位:主要开展区域性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有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等活动。

2.建设方式:针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需要,以产品为主线,按照农业综合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整合区域内相关农业科研机构、地方涉农院校、部门或省重点实验室、改良分中心和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等优势科技资源,在优势开发区(13种优势农产品41个优势区域)、重点开发区(新疆北部地区、东北中低产地区、黄淮海旱地区、华击热作地区、海峡西岸地区、南方草山坡地区)和适度开发区(农牧交错区、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岩溶构、西北荒漠化地区、东北湿地区)内建设若干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

农业实验室工程方案范文

农业实验室工程方案范文

农业实验室工程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科研与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农业实验室在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个先进的、高效的农业实验室对于农业科学研究、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方案旨在针对目前农业实验室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套先进的农业实验室工程方案,以满足当前农业科研与生产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批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实验室,提升我国农业科研与生产水平。

2.打造一批配套完善、安全高效的农业实验室设施,提升科研人员工作效率。

3.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农业实验室,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方案内容1.实验室布局设计1.1 实验室布局应根据实验室功能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实验室工作流程,划分实验室工作区、试验区、分析区、设备操作区等,确保各功能区域连接合理,工作流程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1.2 设计实验室通风系统,保证实验室内空气新鲜,防止气体污染对科研人员及实验物质的影响。

1.3 设计实验室给排水系统,合理配置水源入口、排水出口,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1.4 设计实验室药品存储区、废物处理区等,确保实验室物品存储安全、环保。

2.实验室设备选购2.1 选购符合实验室需求的基础设备,包括实验台、燃气防护罩、实验台椅、试管架等,确保实验室基本工作功能。

2.2 选购分析仪器设备,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确保实验室分析检测功能。

2.3 选购生化实验设备,包括PCR仪、电泳仪、酶标仪等,确保实验室生化实验功能。

2.4 选购智能化仪器设备,包括智能温控器、智能光照设备等,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3.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3.1 建设实验室安全警示系统,包括火灾警报系统、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紧急疏散指示系统等,确保实验室人员及设备安全。

3.2 建设实验室自动灭火系统,采用干粉灭火器或气体灭火系统,防止实验室火灾事故发生。

3.3 建设实验室应急救援设施,包括紧急救生箱、急救包等,保障实验室人员及实验物质的安全。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管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农业部设立的,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的高水平科研基地,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第三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开放、合作、共享的原则,鼓励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参与。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实验室管理办公室,负责实验室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五条实验室应设立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带头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第六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实验室的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

第三章科研管理第七条实验室应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自身研究方向,制定科研计划,明确科研目标和任务。

第八条实验室应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

第四章人才队伍建设第十条实验室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

第五章经费管理第十三条实验室的经费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经费、社会捐赠等,应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费的预算、决算和审计工作,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实验室的科研活动、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

第六章设施与设备管理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加强科研设施和设备的管理,确保科研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印发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印发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印发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11.08•【文号】发改高技[2016]2361号•【施行日期】2016.1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印发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发改高技[2016]2361号卫生计生委、农业部、教育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中科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按照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要求,我们会同有关部委联合编制了《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2016年11月8日附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为三级和四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的建设水平,增强生物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基础支撑平台,是人口健康与动物卫生领域开展科研、生产和服务的重要保障条件。

2004年《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划》发布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以下简称“三级实验室”)投入运行,建成了若干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以下简称“四级实验室”),为我国的烈性与重大传染病防控、生物防范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国际生物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多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实验室需求日益增加,原有的建设布局和管理能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农业部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

农业部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

产 量 、 比 重 继 续 保 持 相 对 稳 定 。 刻 变化 ,如何 继续 保持 畜牧 业 平 猪 料 、 蛋 禽 料 、 肉禽 料 、 水 产 稳健康发展 面临诸 多挑战 。
料 、反 刍料 年 度 增 幅 分 别 为 4 %、
3 %、 5 %、 3 %和 4 %, 不 同 品 种 呈
1月2 1 4日,记 者从 最 高人 民 证 畜 产品 有 效供 给 、优 化 百姓 膳 体 系 ,增 强应 急 保 障 能 力 。 法 院新 闻发 布会 上 获 悉 ,今年 以 食 结构 、提 高 国 民水平 作 出了重 ( 来 ,各 级 人 民 法 院 共 审结 生产 、 要 的贡献 。摘 自中国新 闻网 )
据介 绍 ,“ 十一五 ”时期 ,我
现 均衡 增 长 态 势。 摘 自中 国牧 业 (
网)
国 畜牧 业 科技 取 得 长足 进 步 ,有
效 促 进 了 畜 牧 业 持 续 健 康 的 发 展 。2 1 年 我 国畜 牧 业产值 占农 00
疫 苗供 应体 系 ,实现 常 态 必保 , 应 急 能 力 大 幅提 升 ;到 22 年 , 00 疫 苗 供 应 体 系进 一 步健 全 完善 . 具备 与发 达 国家 同步应 对 突发 和
活动 的 腐败 分 子 , 以及 在 食 品安
全 监 管和 查 处 危 害食 品安 全 违 法
以点 带 面 ,从 而推 动全 国草原 保 护 建设 的科技 进步 。经过 2 年的建
建设 工作 ,这标 志 着我 国农 业科
2 .7 01 7 2
畜 牧 兽 医
久摘 要 讯
技 创 新 体 系建设 取得 新 进展 ,制
8 结合 的 方 式进行 ,理 论 考试 主要 心 仪 器 设 备 配 套 总 计 达 27台 套 ,仪 器设备 达 到 国际 实验 室 考核 农 产品 质量 安全 法律 法规 和 ( ) 检 验检 测 基 础 知识 和 基 本 理 论 , 互认 水 平 ,具备一 批 同时检 测 2 0

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二批)依托单位名单

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二批)依托单位名单
华中农业大学
10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1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2
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
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15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
16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17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8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9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附件1
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二批)
依托单位名单
序号
综合性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
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5
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6
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
7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8

农业部实验室建设指南

农业部实验室建设指南

农业部实验室建设指南咱农业部搞实验室建设啊,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我就一普通从业者,天天在这一亩三分地里捣鼓。

你看那实验室,就像咱农民的田,得精心侍弄。

首先选址就很有讲究,不能太偏,不然设备运进来都费劲。

我就记得当时找地儿的时候,跟着领导到处跑。

领导那脸啊,皱得像老树皮,一边看地儿一边嘟囔:“这地儿行不?”我就挠挠头说:“领导,我看再瞅瞅呗。

”那环境得敞亮,通风要好,可不能像个闷罐子。

再说那设备,就跟咱种地的锄头犁耙一样重要。

我去采购设备的时候,和那些个供应商打交道。

那些人啊,一个个眼睛滴溜溜转,都想把自己的东西塞给我。

我就瞪着眼珠子说:“你可别糊弄我,咱这是农业部的实验室,要的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设备的质量那得把关好,不能今天坏这个,明天修那个,那还搞啥实验呢。

实验室里的人啊,那就像一个大家庭。

有个小伙子,刚来的时候,瘦得像个麻杆儿,眼镜片厚得像酒瓶底。

我就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子,好好干,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大家在实验室里忙忙碌碌的,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争得面红耳赤。

有一回啊,两个同事就因为实验结果不一样,一个扯着嗓子喊:“我肯定没错。

”另一个脸涨得通红说:“你再好好看看。

”我就在中间劝着:“都别急,再重新做一次不就得了。

”安全方面也不能含糊。

这就像咱家里的防火防盗一样。

我就天天在实验室里检查这检查那,看到电线有点乱,就皱着眉头喊:“这是谁弄的?这么乱,不怕着火啊。

”还有那些个化学品,得像看宝贝一样看着,可不能让它们乱跑。

这实验室建设啊,就像盖房子,一块砖一块瓦都得放好喽。

有时候遇到困难,我就心里骂骂咧咧的,这咋这么多事儿呢。

但转头又得接着干,毕竟这是咱农业部的事儿,关乎着大家的饭碗呢。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
年)》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农科教发[2010]4号各有关单位:为强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结合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际,我部组织编制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总页数】7页(P31-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4.3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林业局、全国妇联关于印发《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的通知 [J], ;
2.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全匡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3.农业部关于印发《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农计发[2016]46号 [J], ;
4.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5.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依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学科群工作规则》,结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农业部组织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凝聚和培养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针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基础、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为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材料,科技创新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组建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

依照“科学规划、集成共享、提升能力”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高水平科技条件共享平台,研究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地方重点重大科技项目,有能力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海洋渔业科学问题,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与管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学科群,提出学科群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

结合黄、渤海生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现状,面向全国,以蓝色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种质资源与健康养殖”、“海洋产物资源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三大科研平台形成学科优势,造就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突破海洋渔业科技前沿领域和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形成国家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中心。

第六条重点实验室下设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与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水养殖种质资源与重要性状遗传改良、海水养殖病原生态学与环境修复、海水健康养殖技术与碳汇渔业、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等五个研究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农业部2010年3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3)(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3)(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3)(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4)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建设原则 (5)(三)建设目标 (6)三、建设布局 (6)(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6)(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 (10)四、建设进度 (13)(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三)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进度 (14)五、保障措施 (14)(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4)(二)增强投入强度和优化投入结构 (14)(三)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4)(四)建立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 (15)(五)加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15)(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 (15)为强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结合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点实验室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幅度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系统规划和全面布局农业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生态区域形成具有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营造富于激励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有利于突破体制局限,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实现全国性、区域性农业科技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科技体系,这对于合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跟踪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最新趋势,增强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涉农实验室、农业部命名建设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

截止到2009年底,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32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5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68个,形成了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框架,支撑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稳定和加强了学科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发展和新兴学科培育的重要载体。

从1990年起,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五轮的布局和建设,促进了一批学科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稳定了一些公益性强的重要学科方向;提升了一批特色、前沿学科,拓展了农业生物组学、农业生物信息学等新兴交叉学科,覆盖了农学、园艺、植保、资源与环境、畜牧、兽医、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等学科领域,初步形成了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学科群体。

2.发现和凝练了重大农业科技问题,成为创新活动和成果产出的重要源头。

重点实验室围绕前瞻性和基础性科技问题,密切关注重大公共灾害发生演变规律,先后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相继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显著增强了农业科研的应急反应能力,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十五”以来,共获得国家成果奖励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300余项,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占农业领域的80%。

H5亚型禽流感基因工程灭活疫苗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集聚和培养了高端农业科技人才,成为团队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有效构筑了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梯队、学科群体和交流平台。

目前,14个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19名院士、28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22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7名长江学者,年培养博士生200余人。

到2008年底,牵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53次,派出1869人次到国外讲学,引进高端人才617名。

4.获得和积累了有价值的科学观测数据,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5年重点野外试验站启动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气候条件和农业产业特点,对土壤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农业生物资源和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开展长期定位试验、数据观测监测和研究示范。

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积累了大量长期性的基础性数据,对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政府农业生产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农业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整体布局不够完善。

一些重点实验室定位不明确,学科布局和区域布局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领域重点实验室目前还基本空白,而个别学科实验室偏多,有的交叉布点。

农业野外观测试验站分布零散,难以获得系统和全面的科学数据。

二是实验室之间业务交流和互相联系不够密切。

一些重点实验室没有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有效关联,未能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三是部分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还不强。

一些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不集中,研究力量分散,对行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把握不准,不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求,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满足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目标,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促进基地、人才、项目相配套,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农业重点实验室体系,并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推广体系紧密衔接,为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按照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禀赋,结合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的状况,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在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科技资源供给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部门间协作,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产业导向、定点建设。

围绕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选择区域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建设,并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引导各级财政和相关计划对实验室予以稳定和持续支持。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强化重点实验室之间联合协作,积极探索有利于重点实验室发展和壮大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立足现有、稳步推进。

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在充分发挥现有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有效调控增量、激活存量,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三个层次建设。

1.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建设30个左右综合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2.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建设170个部级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其中20个左右依托涉农科技型企业建设)。

3.围绕科学数据获取、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的需求,建设200个左右的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到2015年,初步建成30个左右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为补充的一体化布局的“学科群”。

三、建设布局(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农业领域学科布局和已有建设基础等,规划建设30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1.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以动植物功能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发掘与确证为重点,开展重要功能基因组发掘和利用研究,为农业动植物育种提供目的功能基因。

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作物基因资源和新基因发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创新,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功能途径,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等研究。

3.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利用,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品质形成机理,以及水稻基因定位与克隆、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研究。

4.农业部小麦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专用、抗逆型小麦品种的资源发掘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重要病虫害发生、传播及流行规律,锈病等主要病害的分子致病机制等研究。

5.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玉米优良农艺性状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高油、饲用、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抗旱、抗病虫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优质、多抗、广适、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等研究。

6.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基因挖掘,纤维品质性状形成机理,超高产分子机理与品种设计,抗逆机理与环境调控等研究。

7.农业部蔬菜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蔬菜遗传资源研究与育种研究,基因组学研究,栽培生理研究,病虫害与植物互作机理及抗性调控研究等。

8.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油料作物和新型能源植物种质挖掘与创新,油脂与蛋白质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功能基因组学、现代育种理论与技术,环境生物学、油料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等研究。

9.农业部果树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落叶果树种质资源,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栽培生理与技术等研究。

10.农业部牧草遗传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收集、鉴定、保存与挖掘利用,牧草种质的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牧草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等研究。

11.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天然橡胶、木薯、棕榈和热带水果等生物资源的收集、挖掘、利用与遗传改良,热带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生理与分子基础等研究。

12.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繁殖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猪、牛、羊、鸡等畜禽品种基因组作图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家畜胚胎工程,胚胎发育过程与分子调控机理等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