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分类学
教师:贺同利
我国华南地区翼手目的种类及分布
姓名:王丹
学号:200900140112
班级:09级生命基地2班
摘要:翼手目(Chiroptera)动物俗称蝙蝠,是世界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之一,是唯一一类真正会飞翔的哺乳动物类群。影响中国翼手目动物地理分布的连续型环境因子依次为年平均气温、大于零度日数、一月份平均气温、无霜期日数、年降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七月份平均气温、海拔高度和年日照时数。根据以上几个原因,翼手目在我国华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其中海南有7科39种,广东省有6科41种,广西有6科37种。因此,研究和保护蝙蝠在维护生态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华南,翼手目,种类,分布
正文:
翼手目(Chiroptera)动物俗称蝙蝠,是世界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之一,也是哺乳动物的第二大目,其种类和数量仅次于啮齿目,是唯一一类真正会飞翔的哺乳动物类群。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共计有18科201属110 7种,可分为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和小蝙蝠亚目(Microchoptera)。迄今为止,我国记录的蝙蝠种类有7科29属125种,占世界翼手目的11.3%。
翼手目的动物在四肢和尾之间覆盖着薄而坚韧的皮质膜,可以像鸟一样鼓翼飞行,这一点是其他任何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为了适应飞行生活,翼手目动物进化出了一些其他类群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特化伸长的指骨和连接期间的皮质翼膜,前肢拇指和后肢各趾均具爪可以抓握,发达的胸骨进化出了类似鸟类的龙骨突,以利胸肌着生,发达的听力等。
翼手目动物为夜行性,其中以昆虫为食的种类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声定位系统,因此有“活雷达”之称。在气候温和的中纬度地带生活的翼手目动物大多具有季节性迁飞的习性,并且能选择适当的隐蔽所进入冬眠,冬眠时体温可以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翼手目动物的食性相当广泛,有些种类以花蜜、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有的可以捕食鱼、青蛙、昆虫,吸食动物血液,甚至捕食其他翼手目动物。一般来说,大蝠类主要以植物果实、花蜜等为食,而大多数小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
1.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任何物种,在其进化过程中总是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的。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条件,因而也就决定了一定的动物分布格局。对于翼手目这样一个分布广、数量多的类群,研究其地理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动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意义。
中国翼手目125个种的地理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翼手目动物的分布点(由张荣组等1997资料绘制)
Fig〃1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points of Chinese Chiroptera (Plotted from data of Zhang RZ et al., 1997)
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翼手目的种类相对较多,但是翼手目在我国的分布十分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部,而在新疆和西藏,四川等地少有分布。在东南部区域中,以华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而华南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个省份。因为物种分布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从年平均气温、大于零度日数、一月份平均气温、无霜期日数、年降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七月份平均气温、海拔高度和年日照时数这9项指标来分析翼手目种类适宜生存的环境,从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华南地区翼手目的分布最为集中。
1.1环境因子对翼手目地理分布的影响:年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的因子得分为负值,表示这两个因子对翼手目的分布具有负的影响,即海拔高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则越不利于翼手目的分布,且年日照时数的负影响程度大于海拔高度。其它7个因子均为正值,表明对翼手目的分布具有正的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年平均气温,最小的是七月份平均气温。在4项气温指标中,除表示夏季热度的七月份平均气温外,
年平均气温、大于零度日数和一月份平均气温,这3个因子均与各地最低气温(冬季)有关,说明翼手目动物的分布主要受各地“低温瓶颈”的影响(限制),而不是“高温”指标。影响各地植物和昆虫生长发育的无霜期日数和年降雨量这2个因子,对翼手目动物分布的影响小于表示“低温”的因子,但大于七月份平均气温这一表示“高温”的因子。由此可见,影响翼手目地理分布最主要的前3项环境因子均为气温指标(年平均气温、大于零度日数、一月份平均气温),且第2和第3位的因子为低温指标,说明翼手目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低温的限制,可以说这些气温(低温)因子为翼手目地理分布的限制性因子;接下来的3项因子(无霜期日数、年降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影响翼手目动物食物条件的因子,这些因子对翼手目动物的地理分布影响并不起到关键作用;在正影响的因子中,七月份平均气温对翼手目地理分布的作用最小,说明高温指标对翼手目动物的地理分布作用不大。年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对翼手目动物的地理分布起到负作用,特别是年日照时数的负影响最大,这与翼手目适于夜间和阴天活动的特征相一致。
1.2 翼手目种数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降雨量决定了翼手目种数的地理分布。在另外8个因子中,年平均气温对翼手目的种数地理分布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认为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是决定翼手目种数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因子。但物种密度最高处并不是温、湿度最高的地区,而是在碳酸盐岩发达的山区,岩溶作用形成丰富的山洞地貌,为翼手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所,因此,使这些地区成为翼手目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从整个分布趋势看,低山、丘陵地区的物种密度显著高于平原和高原地区。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其食物的丰盛程度息息相关,绝大多数翼手类以昆虫为食,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不仅仅是翼手类生理所需、更重要的是为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条件。适宜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食物,提高了环境的容纳最,这是中国季风区南部翼手类物种密度较大的根本原因。
1.3翼手目种数在不同植被和地貌类型中的分布
1.3.1植被类型。根据翼手目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种数密度,可以分为五个类型(图
2)。翼手目种数密度最高的是海南岛南部的中热带季雨林-湿润雨林(类型A:特高密度型),高达9〃125种/104km2,明显高于其它部分;其次是分布于中国最南端部分的半季雨林-阔叶林地带(类型B:高密度型),种数密度为1〃521 - 3〃519种/104km2;类型C (中密度型)的种数密度为0〃280-0〃862种/104km2,地理分布跨度较大,为中国东南部大部分区域;该类中只有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地带在地理位臵上与其它类别隔离,镶嵌于低密度型区域内,其它亚类均连续相接分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