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爬天都峰》人教版部编1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爬天都峰》人教版部编 1一. 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爬天都峰的经历。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天都峰的壮丽景色,以及爬山的艰辛和快乐。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的语言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生僻的词语和句子,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爬山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对爬山的兴趣,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生僻的词语和句子,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
问题驱动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都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爬山的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生字词。
3.讲解生字词:针对学生标记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理解作者对天都峰的描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爬山的经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自己爬山的经历的小作文,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景色 - 艰辛 - 快乐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目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1)《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 (3)《和时间赛跑》第二课时 (4)和时间赛跑 (7)新型玻璃 (9)在大海中永生 (12)陶校长的演讲 (15)公仪休拒收礼物 (18)诚实与信任 (20)李时珍夜宿古寺 (22)巨人的花园 (25)黄山怪石 (30)盐的世界 (33)《蝴蝶王国》说课设计 (35)《阿里山的云雾》说课 (38)她是我的朋友 (41)威尼斯的小艇 (43)《观潮》第二课时 (46)和时间赛跑 (49)普罗米修斯盗火 (52)成长 (53)快乐王子 (57)台湾蝴蝶甲天下 (59)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6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5)送元二使安西 (68)鸟情 (71)父亲的菜园 (72)《一只贝》说课稿 (75)《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78)《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一、说教材及教学目标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29课《钓鱼的启示》。
这是今年的新增篇目。
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的启示一事,从而说明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钓鱼过程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启示部分的句子比较难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
课文蕴藏的、倡导的道德品质都是现代社会所呼唤、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如规则意识、如诚实守纪、如不为名利所惑等等。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朗读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确定为:读中感悟文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教学难点为:理解“父亲”告诫“我”的一段话。
二、说教法及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3课 精卫填海 说课稿
13 精卫填海说课稿一、说教材《精卫填海》是国家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四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
作为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文字简洁明了,却给人以奇特的想象,浪漫夸张。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的课文不久,对于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感到陌生,所以需要先由教师带领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直到读通顺为止,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我将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和理念,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寓意。
此外我还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传统文化不同于语文课,但和语文有相同的载体。
基于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有所收获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五个环节(一)故事导入,我来猜多媒体动画展示“女娲补天”的故事,让学生竞猜,并拓展举例还读过那些神话故事,如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等。
这些故事都有着雄奇的想像与夸张,但又和现实有一定的联系,它是在人们头脑中经过加工、改造过的现实。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精卫填海》。
此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神话、与山海经的距离。
另外,神话与传说、民间故事有所不同,教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自然引出课题。
(二)资料讲坛、我做主学生成为讲坛的主人,依据课前预习中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山海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代表,通过资料交流,借助单元解读,让学生对它有所了解。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7《爬天都峰》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7《爬天都峰》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父亲一起攀登天都峰的经历,表现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有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材以记叙文的形式,描绘了黄山天都峰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在攀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记叙文的特点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文中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并从中得到启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攀登的精神,学会在生活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深刻哲理,以及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天都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说课稿
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父亲一起攀登天都峰的经历,展现了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和攀登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同时传达了勇敢、自信、坚持、团结等积极的价值观。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情节生动有趣,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文中深层次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描绘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具体的讲解和示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天都峰的壮丽景色,体会攀登过程中的坚持和团结精神,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2.原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难以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次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都峰的图片,引导学生产生对自然景观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生字词。
3.讲解生字词:针对学生标记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探讨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5.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
6.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课文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7.爬天都峰》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攀登天都峰的经历,展示了他们在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启发性,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又能激发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历过一些困难,对于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仍有待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中获取启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一家攀登天都峰的经过及所得到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相互鼓励、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一家攀登天都峰的经过及所得到的启示。
2.难点:领悟课文中所展现的相互鼓励、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
4.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天都峰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攀登天都峰的经过。
3.合作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相互鼓励、团结协作的精神。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神奇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做到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课文内容富有想象力,语言优美,易于学生理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理解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的神奇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述的神奇世界。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掌握生字词。
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课堂讨论。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6.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精选5篇)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说课稿1先是关于教材的把握,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就是深入了解课文,《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它文质兼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从而启发人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本组教材也都是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的。
其次就是我对学情的理解,挖好地基就应该填满牢固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结合爬山虎的图像进行讲解加以学生的理解。
说完了教材以及学情,就可以着手处理好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上好一堂课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否则就是囫囵吞枣。
因此结合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情的理解,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②通过自读、感情朗读、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精美的语言文字,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③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了教学目标,那么设计好本堂课的重难点就简单多了,重难点是一堂课的灵魂内容,也是支撑起整堂课的顶梁柱,因此,我将本堂课的重点设置为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而难点则是帮助学生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新课标要求,课堂要还给学生,学生作为主体,所以不能将课堂上的死气沉沉,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上这一堂课,我选择通过以“读”为核心而创设了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勾画圈点批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了视频录像、图片等相关课件以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 说课稿
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的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我和_ 过一天》,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习作:我和_ 过一天》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主题,本次习作以“我和_ 过一天”为题编写童话故事,通过练习编写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较浓厚,但对于展开想象编写神话故事可能存在想象不够大胆,编写的故事不具神奇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束叙述不完整。
三、说教学建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放开胆子说自己心中的故事,表达意思,培养独创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话故事写下来,语句完整、通顺,能较准确用词。
4.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和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培养认真倾听、主动评价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内容比较完整的童话故事。
难点开拓学生思维,习作写得富有想象力,童话故事情节合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学生典型的习作例文。
学生:多多读一些神话和童话故事,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大胆的想象。
【课时安排】1课时六、说教学过程(一)教师示范修改,领会修改方法1.激发修改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习作初稿,可是,你们知道吗?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修改自己的习作,好吗?2.出示修改要求:想不想给自己打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习作自评要求:(1)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初试自己的身手,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这一课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口语交际、看图写话、想象写话等多种形式,旨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上,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四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简单的写作能力,但是对于不同的交流平台的使用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不同的交流平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不同的交流平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交流平台,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我还将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介绍不同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初步了解并尝试使用。
3.课堂交流:设置不同的交流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
4.看图写话:根据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写出自己的故事。
5.想象写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6.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交流和写作成果,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组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第四组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语文园地四第五组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第六组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1、《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4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通用10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通用10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白鹅》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好词佳句。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保护动物,跟动物交朋友。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我通过引导学生读句子,划句子、朗读重点语句,并自制直观形象的课件,搜索各类教育资源提供的材料,以及利用教育资源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感悟,以达到解决这一重点的目的。
本课的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解决这一难点我利用课文优美的语句,及制作非常生动直观的课件,并搜索能利用的教育资源,向学生提供展示作者写这鹅是为了表达自己喜爱的思想感情。
四、说媒体和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这节课前,我精心地备课,查阅了许多教育资源网站,找了许多的有利于本课教学的远程教育视频资源,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设备。
通过多媒体的声,形、影像的播放,给学生最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对未见过,未体验过的事有直接感观。
如:在教学鹅的叫声这段,由于鹅不是每个学生都看过的动物,学生们对鹅的叫声都比较生疏。
为了让学生对鹅有直接认识,我四处搜索网站,终于找到了视频资源优酷网的鹅的叫声,鹅追咬人的网页。
我把这些网页链接到课件中,当学生们说没见过鹅,没听过鹅叫,更没见过鹅咬人的情景时,我播放视频资源,让学生从屏幕上直接感受到鹅的高傲,鹅的凶猛尽职,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颐和园》。
2、教材简析:《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贴切的过渡,展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颐和园》作为本组文的一篇精读课文,其编排的意图如下: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万寿山、昆明湖。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作者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学法(1)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
(2)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或课外内容进行演示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反复朗读、比较品读、展开想象是语感教学的主要策略。
(4)加强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统编人教四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优质精品课说课稿
统编人教四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优质精品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精读课文《麻雀》、《月光曲》、《灰雀》和略读课文《司马光》,以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口语交际”。
这些课文主题鲜明,既有民间故事,又有古典诗词,还有描绘大自然美景的篇章,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情、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他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情、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生字词的掌握。
2.教学难点:文本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情景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价值观。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情景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画面。
6.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1 《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记叙的是一次钱塘江观潮的盛况。
作者生动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去时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认识“盐、屹”等生字,会写“潮、据”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
3.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是重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的景象是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引入,揭示课题。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个看过钱塘江大潮的人,都对钱塘江的秋潮大为赞叹,钱塘江大潮真的有那么壮观吗?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对于较难的字做重点交流,如据、滚、顿、犹、震等。
3.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1.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
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情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真正的读懂了课文。
2.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潮来前)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非常平静);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17《长城》我今天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组首篇课文《长城》, 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将带领学生观赏我国三处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自然文化景观。
《长城》是本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第一扇窗口, 无疑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不但表现了长城高大坚固及雄伟壮观, 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 抒发了作者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热爱之情。
本组课文都是介绍我国世界遗产, 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写情境, 留心文章表达方法。
文中配有两幅插图, 由远及近地观察长城, 并由此产生联想。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有机整合, 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结合本组教材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 拟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雄伟气势。
情感目标: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感受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赞叹之情。
本课教学重点:图文结合, 理解长城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 感悟课文思想内容, 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 体会作者所表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方法维果茨基说过: 课堂中心应该在于学生, 而不在于老师,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有效备课。
我们学生生活在偏僻小镇, 对于长城大多只知其名, 不知其真, 对长城了解也只是微乎其微,同时, 这类说明性文章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将课文进行深入浅出教学, 收到理想教学效果, 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方法。
基于新课标倡导“以读为主”思想理念, 我采用了以作者情感体验为主线, 抓住中心句及相关语句进行朗读方法, 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 逐步体会作者所表达思想感情。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与习作》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习作例文和习作展开。
通过分析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本单元的习作例文具有以下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富有想象力;文字简洁,易于理解。
这些习作例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上册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但他们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习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习作例文的特点,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高写作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习作进行修改和润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习作例文,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兴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以及如何对习作进行修改和润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习作例文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年级学生优秀的习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习作例文:分析教材中的习作例文,引导学生了解习作的特点,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
3.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习作例文进行讨论,总结写作技巧。
4.个人习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习作,锻炼写作能力。
5.习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人教版四上说课稿
人教版四上说课稿一、说课内容概述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文和语文园地,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基本的句式结构,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对细节的描述。
2.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句式结构,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一课的内容或者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3. 语文园地:通过语文园地的活动,巩固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小剧本创作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复习的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检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组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第四组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语文园地四第五组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第六组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1、《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
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
第
20
课《古诗两首》。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我对本课的理解,我将从“教材分析、学
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
的中心内容是生活,八个单元从不同角度来教育学生怎样生活。
就如同一幅春
回大地的景象,莺飞蝶舞,丝绦拂堤,千树琼花,碧波涟漪,都是以不同的侧面、不同的高度烘托了同一主题——生活。
本册教材也是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到万物的蓬勃发展,进而引发出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
而本单元就像是一轮暖阳,以它应有的热度照耀着整册教材。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本单元选取的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都是引导学生在感受爱、表达爱、奉献爱的过程中体会爱的重要性,把握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古诗两首》
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
抒发了人世间最普通的友人离别之情,
作为感情基石,
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课文打下了基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
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西安》
作者王维也是以景衬情,
一杯酒道出了心中对朋友全部的深情挚谊。
二、学情分析
两首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四年级是学生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
发展的过渡期,学生的书面言语能力比较弱。
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脍炙人口之作,无论从斟
词酌句还是写作技巧上,对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要通过含蓄的诗句理解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教材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体现新课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我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三、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孟、浩、陵、辞、唯、舍、君”七个生字,理解古诗大意。
2.
过程与方法:赏析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体悟诗人表达的深情厚谊。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友情为基点,使学生发生情感的迁移,体悟生活中更多的感情,
把握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以上的教学目标中:
四、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
通过赏析诗人以景写情的表达手法,
体会诗人表达的深刻感情;
通过
“情”
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正确把握生活的态度,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
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将采取谈话式、诵读式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课堂中学习。
重点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
第二首《送元二使西安》放手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
古诗文教学更应该
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
所以我确立以
“
情
”
为切入点,
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导入,
既缓和了课堂气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谈话的主题由学生的生活琐事过渡到回忆朋友之间的离别感伤,提前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沉浸在自己假象的离别情境中,此时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首先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通读古诗,掌握大意。
在
整体感知一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逐字逐句分析诗意,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
(三)赏句悟情
理解了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才可以
进一步入情入境的赏析作者言虽尽而意未尽的巧妙表
达手法,这也正是本课难点的突破。
重点品味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为了突破难点,在此我设计
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
预设学生回答:
1.
仅着眼于景色的描写。
2.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能够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学生,说明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不能体会
作者用意的学生,教师给予引导,导学生由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离别,联系到古诗中,用情感迁移的方式体会作者内心复杂的感情。
多媒体展示图片,形象直观的加深学生的感受,同时体会作者这种
情景交融,含吐不露而
余味无穷的表达手法。
情感升华到高潮,师生配乐朗读古诗,在音乐的渲染下,体悟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不舍
之情。
(情景交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在此环境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增强感悟。
运用不同方式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
(四)自主学习
第二首诗
《送元二使西安》
,
由教师总结第一首的学习方法后,
引导学生自主、
合作学习。
要求:能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诵读。
(五)领悟拓展
1.
两首诗的学习可以相互联系,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表达手法上的异同。
都是写情先写
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借景抒情,
《送元二使西安》是以景衬情。
2.
学习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
教师仍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从离别之情、
友情过渡到形形色色的人之间各种各样的情,进而引导学生真诚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最终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