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议题,更新德育观念,确定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目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达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德育工作有效性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7-0085-01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议题,对德育工作,大家反映的意见比较集中,都觉得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急待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对于教育者来说,这不仅仅是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学校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谁都能够看到,如:教师对课堂秩序的处理和对待后进生的态度问题;学生在学校眼里只有班主任,不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小肚鸡肠,没有包容性;破坏公物、乱扔垃圾、集队时乱哄哄;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社会上不尊老爱幼等问题。我们发现,大道理学生都懂,但就是不能够在行为上自觉表现出来。为什么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效性不高呢?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主要是以下的问题在作怪:
问题1.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问题2.“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以提高家长对学生教育观念的更新。
问题3.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不仅仅要做发现问题的人,我们还应该做解决问题的人,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德育为首,突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首先,重视德育首要地位的落实,确立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在我校,德育工作始终摆在首位,能否当班主任,能否育人,始终是先决条件。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出发,更新德育观念,确定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目标。我校根据自身实际明确提出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在德育工作原则上,明确提出德育要“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明确提出德育就是服务、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具有很强的有效性。
其次,重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充分挖掘德育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我校要求各科任老师在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资料展示、活动参与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教科书蕴含的道德观点,产生与教学主题一致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上激发起来的积极情感,延伸、投射到课内外相应的行动中,升华发展为更高层次的道德认识。如学校在正常的德育教学之外,还在课外组织一些德育有关的活动,即学生参加社会问卷调查活动,“植树节”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文明教育活动,“清明节”慢牛坡扫墓活动等。
最后,重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
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二、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工作,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达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而社会对学校教育也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必须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中积极有利于学校教育的一面,积极吸纳与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增进社会对学校的了解,谋求社会对学校改革的支持,是保证德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因此,只有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德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立师德、铸师魂”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
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
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
以上内容,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而今后,要进一步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