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町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裳的半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咼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JI进入止确加工位蚩的运动°2.在外圆磨床上磨削丁件外圆表而”苴上运动是(),a)砂轮的回转运动+b)工件的回转运动,c)砂轮的廿线运动*d)丁件的苴线运勾h3*任立式钻床上钻<L・Jt卜运动和进给运动()- 町均由工件來完成;b)均由R具來宅成;c)分別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二4)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4.背吃刀凰碍是指上刀刃与工件切削衣面接触长度(),町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居的值:b)1E交半面的法线方向上测帚的值:c)锂臬面上的投感值:d)任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甲而的法线方向上测啟的值乜5•在背吃刀屋片和进给星f -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a)JJHnif角:b)丿J具后角:G)刀具主偏角; d)刀具副偏角。
6.垂百于过波表面度届的切削层尺寸称为(人可切削深度,b)切削氏度.c)切削帰度,〔I)切削宽度。
7.逋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丄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o□)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丫c)基面”d)主剖iiih&在iF交平面内度杲的基面与前刀rid的夹角为()o a)就用,b)后角、c)上偏角,d)刃倾角.9•刃倾角社切削刃与()之间的夹角。
町切削平面,b)基帆c> kig动方向,d)进给方向11.用砸质合金刀貝对碳素钢工件进行帶加T吋,应选择刀ft材料的牌号为()oa)YT30T h)YT5, c) YG3, J) YGS .三.分析题i.图i所示为在韦床上年扎示恵图’试在图中标出刀niim.后角、主角、副偏角和刃倾朕闻1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工幕涮丿Jffi©的变形宦域称为______ 雯形空・这个变形区■嬰集屮在和询丿Jiiii 接触的切屑底ftf薄层金属内口4.社已加L我向处形成的显署变形层(晶格发生丁纤维化).是巳加JL視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祈的挤崔和厚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_____ 变羽区.5.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_________ , ______ 、 _____ ..和_________ 四种类型。
最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 f, a 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 ,直径为40mm ,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 );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吕明主编---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版--- 吕明主编---习题答案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1.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O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1E确加工位置的运动。
2•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上运动是()o a)砂轮的回转运动,b)工件的回转运动,c)砂轮的H线运动,d)工件的直线运动。
3.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上运动和进给运动()o町均山工件来完成:b)均由刀具来完成:c)分别由T•件和刀具來完成;d)分别由刀具和工件來完成。
4.背吃刀量作是指上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
a)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届的值;b)止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c)在基而上的投影值:d)在上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届的值。
5.在背吃刀暈作和进给屋f 一定的条件卜,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oa)刀具询角;b)刀具后角;c)刀具上偏角;d)刀具副偏角。
6.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鼠的切削层尺寸称为()。
a)切削深度,b)切削氏度,c)切削厚度,d)切削宽度。
7.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上运动方向的平而称为(九a)切削半面,b)进给平面,c)基面,d)主剖面。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而与前刀而的夹角为()o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刃倾角.9.刃倾角是上切削刃与()之间的夹角。
a)切削平而,b)基面,c)上运动方向,d)进给方向11.用硬质合金刀具对碳素钢工件进行精加匸时,应选择刀具材料的牌号为()oa) YT30. b) YT5, c) YG3, d) YG8.三.分析1.图1所示为在车床上车孔示意图,试在图中标岀刀具前角、后角、上角、副偏角和刃倾角。
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3.靠询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_______ 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上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M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完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2—1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答: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v 、进给量f 、背吃刀量a p (切削深度)。
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的关系是:sin /sin D rD p r D ph f b a A fa κκ===切削层公称厚度: 切削层公称宽度: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答: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7个基本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副前角、副后角和刃倾角,这些基本角度如下图所示(其中副前角、副后角不做要求)。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答:刀具标注角度是在静态情况下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而刀具工作角度是在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中(考虑了刀具安装误差和进给运动影响等因素)确定的刀具角度。
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过大会使切削速度、基面变化过大,导致刀具实际工作前角和工作后角变化过大,可能会使刀具工作后角变为负值,不能正常切削加工(P23)。
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答:(P24)(1)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高耐热性;(4) 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5)良好的工艺性。
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答:(P26)常用的硬质合金有三类:P类(我国钨钴钛类YT),主要用于切削钢等长屑材料;K类(我国钨钴类YG),主要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M类(我国通用类YW),可以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和钢及难加工材料。
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答:切削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切削层金属与工件分离的剪切滑移区域,第二变形区前刀面与切屑底部的摩擦区域;第三变形区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区域.第一变形区的变形特点主要是:金属的晶粒在刀具前刀面推挤作用下沿滑移线剪切滑移,晶粒伸长,晶格位错,剪切应力达到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答案
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一、填空题1. 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______ ____ _和______ ______。
2. 机床型号中必须包含机床的_______代号、_______代号、_______代号和____ ___代号。
3. 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 ____ _和____ __ __。
4. 切削用量一般包括 ____ __、 ____ __和___ __ ___。
5. 车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层宽度的因素有 ____ _和____ __ __。
二、选择题1.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面时,其主运动是()。
A砂轮回转运动 B工件回转运动 C砂轮直线运动 D 工件直线运动2.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均由工件来完成 B均由刀具来完成 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D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3. 背吃刀量是指主切削刃与工件切削表面的接触长度()。
A 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B在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C在基面上的投影值 D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4.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
A 车床最大轮廓尺寸B 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C 主轴中心高D 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5. 确定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选用的三个主要基准平面是()。
A 切削平面、已加工平面和待加工平面B 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C 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主剖面)D 基面、进给平面和法平面6.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A 切削平面B 进给平面C 基面 D主剖面7. 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之间的夹角。
A 切削平面 B基面C 主运动方向 D进给方向8. 刀具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 前角和后角B 主偏角和副偏角C 刃倾角D 副后角9.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 前角和后角B 主偏角和副偏角C 副后角D 刃倾角10. 车外圆时若刀尖低于工件轴线,其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将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前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 n, f, a 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1-5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 1617mm,直径为 40mm,丝杠精度等级为 8 级,材料为 Y40Mn );年产量:5000 台车床;备品率: 5%;废品率: 0.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2-1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 答: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丫、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的关系是:切削层公称厚度:hD = f sin K切削层公称宽度:j=a /sin工: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D = fa2-2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答: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7个基本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副前角、副后角和刃倾角,这些基本角度如下图所示(其中副前角、副后角不做要求)。
2-3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答:刀具标注角度是在静态情况下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而刀具工作角度是在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中(考虑了刀具安装误差和进给运动影响等因素)确定的刀具角度。
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过大会使切削速度、基面变化过大,导致刀具实际工作前角和工作后角变化过大,可能会使刀具工作后角变为负值,不能正常切削加工(P23)。
2-4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答:(P24)(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高耐热性;(4)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5)良好的工艺性。
2-5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答:(P26)常用的硬质合金有三类:P类(我国鸨钻钛类YT),主要用于切削钢等长屑材料;K类(我国鸨钻类YG),主要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M类(我国通用类YW),可以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和钢及难加工材料。
2-6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答:切削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切削层金属与工件分离的剪切滑移区域,第二变形区前刀面与切屑底部的摩擦区域;第三变形区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区域。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答案【篇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ss=txt>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 f, a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吕明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础知识1.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2. 任外圆磨床上磨削匚件外圆表而,W 上运动是(a )砂轮的冋转运动.b ) I •件的冋转运动,C )砂轮的氏线运动,d ) I •件的rt ;线运动。
3. 在立式钻床上钻扎.曲上运动和进给运动(町均由工件来完成£b )均宙刀具來完成;C )分别由T 件和丿JH 来完成:d )分别由刀具和匚件来完成。
4. 苗吃刀届dp 是指上刀刃与工件切削农面接触艮度(任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而的法线方向上测鼠的值。
5.在背吃刀0即和进给a f-定的条件下,切削耳度打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a) 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嚴多的;b) c) 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 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 使T 件或刀U 进入止呦加工位賢的运动。
a) 在切削平面的法线力向上测a 的值:b) 止交半面的法线方向上测慣的值:C ) 在基面上的投影值;d)于a)刀K nV ft ; b) JJMJn fh Ic>刀具工偏角,d)刀具制偏角T6.亟百于过波表而度最的切削层尺寸称为<)a)切削深度,b>切削长度,C)切削厚度* A)切削宽度。
7.逋过切削刃选定点,垂氏于主运动方问的半面称为(a)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 C)基面F<1)上削面。
&在正交平面内度帚的基面与前刀itt的夹箱为(a)就他b)后他C)上偏角,d)刃倾勒9.刃倾角虹切削刃打()之间的夹角。
町切削平帆b)呈面+ 0主运动方蝕d)进给方向1L用®质合兪刀H对碳素钢工件进行持加工吋,应选择刀貝材料的牌号为G YT30, h) YTS, c) YG3, J> YG8 .三.分析邇1-图1所示为在车床上车乱示S图,试在图中标出刀rv耐和、A J/TJ. iffj.剎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吳黑前丿Jtfrifc时变形区域称为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丄嬰集+矩和liQJ面接触的W屑底面薄层金属内04.在已加L我向处形成的起箸变形层I伯格发坐了纤维化人是已加丄农血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磨擦所造戌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5.从形态上Th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炳.四种类片扎16.切削时.作川作川扎r的力,中两个方rw细成*1)三个箜形x内产牛的形抗力和曙性变形抗力,2)切屑、工件与丿JH间的1乩切削热的接来源是切削层的变形以及WW与刀貝、工件与刀貝之间的W而三个变形区是产生W削热的三个热源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5-1 什么是工艺过程?什么是工艺规程?答:工艺过程——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工艺规程——记录合理工艺过程有关内容的文件叫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依据科学理论、总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
5-2 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
5-3 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5-4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同一尺长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答: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详见教材P212-214。
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的原因是:粗基准一般是毛面,第一次作为基准加工的表面,第二次再作基准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5-5加工习题5-5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 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习题5-5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习题5-5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习题5-5图解:按题目要求,粗、精基准选择如下图所示。
5-6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答:机械加工过程一般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
其目的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5-7 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5-8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工序余量——上道工序和本工序尺寸的差值;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
5-9 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5-10习题5-10图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B0、C0、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习题5-10图解:如图a),A0是封闭环,A1, A2, A4, A5, A7, A8是增环,其余均为减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答案
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一、填空题1. 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______ ____ _和______ ______。
2. 机床型号中必须包含机床的_______代号、_______代号、_______代号和____ ___代号。
3. 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 ____ _和____ __ __。
4. 切削用量一般包括 ____ __、 ____ __和___ __ ___。
5. 车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层宽度的因素有 ____ _和____ __ __。
二、选择题1.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面时,其主运动是()。
A砂轮回转运动B工件回转运动C砂轮直线运动 D 工件直线运动2.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均由工件来完成B均由刀具来完成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D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3. 背吃刀量是指主切削刃与工件切削表面的接触长度()。
A 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B在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C在基面上的投影值D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4.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
A 车床最大轮廓尺寸B 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C 主轴中心高D 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5. 确定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选用的三个主要基准平面是()。
A 切削平面、已加工平面和待加工平面B 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C 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主剖面)D 基面、进给平面和法平面6.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A 切削平面B 进给平面C 基面D主剖面7. 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之间的夹角。
A 切削平面B基面C 主运动方向D进给方向8. 刀具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 前角和后角B 主偏角和副偏角C 刃倾角D 副后角9.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 前角和后角B 主偏角和副偏角C 副后角D 刃倾角10. 车外圆时若刀尖低于工件轴线,其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将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1 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车床主轴顶尖随工件回转是因为车床加工精度比磨床要求低,随工件回转可减小摩擦力;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是因为磨床加工精度要求高,顶尖不转可消除主轴回转产生的误差。
4-2 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答: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F 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F 作用下,主轴总是以支承轴颈某一部位与轴承内表面接触,轴承内表面圆度误差将反映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承内表面若为椭圆则镗削的工件表面就会产生椭圆误差。
4-3 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答:导轨在水平面方向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故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4-4 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 m ,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 m ,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 m 、长度为150mm 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解:根据p152关于机床导轨误差的分析,可知在机床导轨水平面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
水平面内:0.0151500.002251000R y ∆=∆=⨯=mm ;垂直面内:227()0.025150/60 2.341021000z RR-∆⎛⎫∆==⨯=⨯ ⎪⎝⎭mm ,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5-1 什么是工艺过程?什么是工艺规程?答:工艺过程——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工艺规程——记录合理工艺过程有关内容的文件叫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依据科学理论、总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
5-2 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
5-3 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5-4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同一尺长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答: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详见教材P212-214。
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的原因是:粗基准一般是毛面,第一次作为基准加工的表面,第二次再作基准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5-5加工习题5-5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 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习题5-5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习题5-5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习题5-5图解:按题目要求,粗、精基准选择如下图所示。
5-6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答:机械加工过程一般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
其目的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5-7 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5-8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工序余量——上道工序和本工序尺寸的差值;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
5-9 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5-10习题5-10图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B0、C0、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习题5-10图解:如图a),A0是封闭环,A1, A2, A4, A5, A7, A8是增环,其余均为减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贾振元)答案
第一章1、机床按什么分类?我国的机床型号编制法中将机床分为哪些大类?这些机床类别代号分别是什么?机床主要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进行分类。
目前我国将通用机床(非数控机床)分为11类:车床C、钻床Z、镗床T、磨床M、齿轮加工机床Y、螺纹加工机床S、铣床X、刨插床B、拉床L、锯床G及其他机床Q。
2、车床、铣床、钻床和磨床的主参数和第二主参数分别是什么?如何表示?机床名称主参数第二主参数车床最大车削直径工件最大长度或者高度铣床工作面宽度工作面长度钻床最大钻孔直径最大跨度磨床最大磨削直径最大磨削长度3、试述某个具体机床型号每个代号的含义。
CA6140:卧式车床C类别代号A结构特性代号(结构不同)6组别代号(落地及卧式车床组)1系别代号(卧式车床系)40主参数(最大车削直径400mm)MG1432A: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M类别代号(磨床类)G通用特性(高精度)1组别代号(外圆磨床组)4系别代号(万能外圆磨床系)32主参数(最大磨削直径320mm)A重大改进顺序号(第一次重大改进)4、工件表面形成方法是什么?母线形成方法和导线形成方法的组合5、工件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些?成形法: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展成法:是利用工件和刀具做展成切削运动的加工方法轨迹法:是利用刀具做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相切法:是利用刀具边旋转边做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6、机床的运动有哪些?表面成形运动。
直接参与切削过程,使工件形成一定几何形状表面的刀具和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表面运动是机床最基本的运动也称工作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辅助运动。
机床上除表面成形运动以外的所有运动。
包括切入运动、退回运动、调位运动、分度运动等。
7、表面成形运动按运动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哪几类?其特点分别是什么?8、表面成形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哪两类?主运动和进给运动9、机床的传动联系都有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和其他运动的传动系统10、机床的传动链根据传动联系的性质可分为哪两类?其特点分别是什么?内传动链:有准确传动比要求的连接一个执行机构和另一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链外传动链:是动力源与执行机构之间或者两个执行机构之间没有准确传动比要求的传动链11、试述卧式车床和滚齿机的传动原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f,a 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直径为40mm ,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 );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答:该丝杠加工属于成批生产,不属于大批量生产.年生产纲领为:(1%)(1%)50001(15%)(10.5%)5276N Qn a b =++=⨯⨯++≈1-6 什么是工件的定位?什么是工件的夹紧?试举例说明.答:工件的定位——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占有一个正确的位置的过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吕明主编---习题答案
第三单元宇宙6.分析下图所示钻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件的定位情况。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运动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1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最近的星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19、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18、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一、填空题
1. 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______ ____ _和______ ______。
2. 机床型号中必须包含机床的_______代号、_______代号、_______代号和____ ___代号。
3. 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 ____ _和____ __ __。
4. 切削用量一般包括 ____ __、 ____ __和___ __ ___。
5. 车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层宽度的因素有 ____ _和____ __ __。
二、选择题
1.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面时,其主运动是()。
A砂轮回转运动 B工件回转运动 C砂轮直线运动 D 工件直线运动
2.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均由工件来完成 B均由刀具来完成 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D 分别由刀具和
工件来完成
3. 背吃刀量是指主切削刃与工件切削表面的接触长度()。
A 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B在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C在基面上的投影值 D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平面的法线方向上
测量的值
4.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
A 车床最大轮廓尺寸
B 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离
C 主轴中心高
D 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
5. 确定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选用的三个主要基准平面是()。
A 切削平面、已加工平面和待加工平面
B 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C 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主剖面)
D 基面、进给平面和法平面
6.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A 切削平面
B 进给平面
C 基面 D主剖面
7. 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之间的夹角。
A 切削平面 B基面
C 主运动方向 D进给方向
8. 刀具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 前角和后角
B 主偏角和副偏角
C 刃倾角
D 副后角
9.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 前角和后角
B 主偏角和副偏角
C 副后角
D 刃倾角
10. 车外圆时若刀尖低于工件轴线,其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将会()。
A 前角不变,后角减小 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C 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D 前角、后角均不变
11.下列刀具材料中,综合性能最好、适宜制造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
A硬质合金 B 高速钢
C 合金工具钢 D碳素工具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主运动、进给运动
2. 类、组、系、主参数
3. 高速钢、硬质合金
4.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5. 背吃刀量、主偏角
二、选择题
1.A
2.B
3.D
4.D
5.C
6.C
7.B
8.B
9.B 10.C 11.B
金属切削过程及控制
一、判断题
1. 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如车削细长轴),刀具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
()
2. 加工塑性材料与加工脆性材料相比,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
3. 高速钢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相比,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
4. 精加工时应避免积屑瘤的产生,所以切削塑性金属时,常采用高速或低速精加工。
()
5. 在三个切削分力中,车外圆时主切削力F c最大,磨外圆时背向力F p最大。
()
6. 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
()
7. 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热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其次是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切削速度。
()
8. 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切削速度,而加大切削层面积,可以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
9. 在刀具角度中,对切削温度有较大影响的是刃倾角和副偏角。
()
10.精车钢件时可使用高浓度的乳化液或切削油,主要是因为它的润滑作用好。
()
二、选择题
1.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影响切削变形和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
A.主偏角
B.副偏角
C.前角
D.后角
2.影响切削层参数、切削分力的分配、刀尖强度及散热情况的刀具角度是()。
A.主偏角
B.副偏角
C.前角
D.后角
3.影响刀尖强度和切屑流动方向的刀具角度是()。
A.主偏角
B.前角
C.后角
D.刃倾角
4.影响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刀具角度是()。
A.主偏角
B.副偏角
C.前角
D.后角
5.车外圆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6.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7.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较大时,刀具使用寿命()。
A.不变
B.有时长有时短
C.越长
D.越短
8.切削铸铁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前、后刀面
9.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前、后刀面
10.加工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的是()切削。
A.低速
B.中速
C.高速
D.超高速
三、问答题
1.绘图标出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并说明各有何特点。
2.常用哪些参数来衡量金属切削变形程度?
3.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有什么特点?
4.试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5.切屑的种类有哪些?其变形规律如何?
6.切削合力为什么要分解为三个分力?试说明各分力的作用。
7.试从工件材料、刀具及切削用量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切削力的影响,并用图形将其变化归纳在一起。
8.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哪几种计算切削力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9.影响切削热产生和传出的因素有那些?
10.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11.为什么切削钢件时刀具前刀面的温度比后刀面的高?而切削灰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则相反?
12.刀具磨损有哪些形式?造成刀具磨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3.刀具磨损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4.何谓刀具使用寿命?它与刀具磨钝标准有何关系?
15.为什么硬质合金刀具与高速钢刀具相比,所规定的磨钝标准要小些?
16.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17.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切削速度是否越高越好?刀具使用寿命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
18.刀具破损与磨损的原因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19.何谓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常用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20.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1.如何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2.磨削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3.磨削力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影响磨削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4.刀具前角、后角有什么功用?说明选择合理前角、后角的原则。
25.分析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及合理选择原则。
26.何谓最大生产率刀具使用寿命和最低成本刀具使用寿命?粗加工和精加工所选用的刀具
使用寿命是否相同?为什么?
27.切削液分哪几大类?如何选用?
四、计算题
1.已知工件材料为40Cr合金钢(正火状态),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车削外圆时,工件每秒
钟转数为
6r/s,加工前直径为70 mm,加工后直径为62 mm,刀具每秒钟沿工件轴向移动2.4 mm,刀具几何参数为γo=15°,κr=75°,λs=-5°,κr′=10°,αo=αo′=6°,机床型号为CA6140卧式车床(电机功率为7.5KW)试计算切削分力F c、F f 、F p及切削功率P c,并验算机床电机功率。
2.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调质) ,硬度为220HBS, 毛坯尺寸d w×l =φ80mm×450mm,装夹在卡盘和顶尖中。
加工要求:车外圆至φ72mm,表面粗糙度为Ra
3.2μm,加工长度l w=400mm;机床为CA6140卧式车床;刀具为YT15机夹外圆车刀,试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C
2.A
3.D
4.B
5.C
6.B
7.D
8.B
9.A 10.B
三、问答题(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