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练习题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自然常识)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自然常识)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
它之所以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 )。
A.超出了可见光谱范围B.低于视觉刺激阈限C.不能刺激锥体细胞D.不能刺激棒体细胞正确答案:A解析:人类肉眼可感受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在光谱中通常以“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光色来表示。
可见光的波长为380~760nm。
不可见光,就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波长超出了可见光光谱范围的光都是不可见光,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所以应选A。
知识模块:科技、自然常识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焰色反应B.铁锅生锈C.粮食酿酒D.卤水点豆腐正确答案:A解析:A项,焰色反应也叫焰色测试或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
焰色反应是元素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地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所以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B项,铁锅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C项,粮食酿酒是化学变化。
粮食中原本没有酒精,是其中的淀粉经过发酵(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了酒精。
D项,卤水点豆腐是化学变化。
要使胶体溶液豆浆变成豆腐,必须点卤。
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进而形成豆腐。
所以本题选择A。
知识模块:科技、自然常识3.马铃薯、草莓、芝麻和菜花等常见农产品,所对应的植物器官依次是( )。
A.根一种子一果实一茎B.茎一种子一种子—花C.根—花一果实一叶D.茎—果实一种子一花正确答案:D解析:马铃薯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草莓食用部分是由花托发育而成的肉质聚合果;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食用部分为种子;菜花食用部分是洁白、短缩、肥嫩的花蕾、花枝、花轴等聚合而成的花球。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正确答案:B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题干中的著名言论便是例证。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2.《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是( )。
A.作者所处时代B.图文并茂C.吸收外国科学知识D.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正确答案:A解析:《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三人都是明朝人。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3.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 )和( )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A.相对论光学B.相对论电磁学C.光学电磁学D.相对论量子力学正确答案:D解析:光学和电磁学产生于19世纪。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成就?( )A.血液循环学说B.电磁感应现象C.科学原子论D.细胞学说正确答案:A解析:17世纪时的英国学者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而推翻了在欧洲医学界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盖伦血液运动“潮汐说”,使生理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血液循环学说不属于第一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碳材料的应用将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B.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9%的无机高分子纤维C.黑洞实质上是暗物质的一种现象D.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正确答案:D解析:21世纪,碳元素所主导的新兴材料体系正在显示出自身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加富有挑战性的工业影响力。
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及答案.doc
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及答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积累基础的科技常识,是做好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题的保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供考生备考练习。
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积累基础的科技常识,是做好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题的保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供考生备考练习。
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高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常放人生石灰B.现在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它们属于碳氢化合物C.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毒剂,可用于消毒自来水D.为保护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先在热水中溶解洗衣粉2.下列关于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生、大豆、向日葵和芝麻都属于油料作物B.农药在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喷洒灭虫效果最好C,有机农作物通常种在便于运输的交通主干线附近D,追肥是农闲时期为调节土地所含养分而施用的肥料3.2012年,因"尖音库蚊"叮咬导致西尼罗河病毒疫情在美国蔓延。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都是对人有害的B.低温消毒法只能用来杀死细菌C.蘑菇个头比较大,不属于微生物D.病毒的增殖只能在活细胞内进行4.中国民航总局决定严禁旅客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使用如手机、电脑、电子游戏机、遥控玩具、视音频接收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其主要原因是()。
A.使用这些电子设备影响其他旅客在飞机飞行中休息B.这些电子设备容易损坏,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赔偿责任C.这些电子设备在使用中发出电磁波,电磁波干扰飞机上的电子设备而威胁飞机飞行安全D.这些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出的电磁波,会对旅客本人及其他旅客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5.(多选题)随着城市里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被宠物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的情况也越来增多,如果不慎被猫狗抓咬伤,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马上用肥皂水清洗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B.清洗后用碘酒或医用酒精治疗伤口C.及时全程足量的注射狂犬症疫苗D.在36小时之内注射一次狂犬症疫苗公务员科技常识习题答案:1.答案:B解析:A项生石灰是防止潮湿的干燥剂。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气象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
A.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B.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C.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D.蚯蚓能预报天气变化正确答案:D解析:蚯蚓喜欢穴居在低湿疏松的泥土里,如果从土里出来活动,则表明空气中水汽多,气压低,这是有暴雨的征兆。
所以,本题选择D。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我们感冒时,常会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
A.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太多B.鼻粘膜分泌液过多C.鼻粘膜充血肿胀D.声带充血肿胀正确答案:C解析:感冒时鼻腔炎症反应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鼻道狭窄甚至闭塞,所以会出现鼻塞,造成呼吸不畅。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我国黑龙江北部1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的最低气温曾达到过-52.3℃,因此只能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
A.水银比酒精传热快B.水银比酒精传热慢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正确答案:D解析:水银,即汞,熔点一38.8℃,沸点356.7℃;酒精,即乙醇,熔点一114.3℃,沸点78.4℃,也就是说酒精在一114.3℃才会凝固,所以冬季低温中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就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高。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里冰箱不宜存放汽油、乙醇等易燃性液体B.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对准火焰的底部喷射C.火灾现场中首先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一般是烟雾和毒气D.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打开门窗,关闭气源和大功率家用电器正确答案:D解析:发现室内燃气泄漏时:(1)应该迅速打开门窗;(2)迅速关闭气源总阀;(3)熄灭一切火种;(4)严禁开关任何电器或使用宅内电话。
关闭电器可能会导致火花产生,引发爆炸。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5.下列生活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A.天文和历法B.数学和水利C.天文和数学D.历法和数学正确答案:A解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沈括、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下列自然科学中受到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科学是( )。
A.化学B.生物学C.物理学D.数学正确答案:B解析:生物学受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最大,因此17、18世纪的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的情况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以及分类作些具体的研究工作。
17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对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了正确的基本了解,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
18世纪时,瑞士生物学家林耐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有关科学家和其作出的突出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
A.阿基米德系统并严格地证明了杠杆定律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及质能方程,创建经典力学C.狄拉克根据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现了“黑洞辐射”D.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解释了光电效应正确答案:A解析:阿基米德系统并严格地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经典力学的创立者是牛顿,B项错误;“黑洞辐射”学说最初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C项错误;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万有引力不能解释光电效应,D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4.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D.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正确答案:D解析:《授时历》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而成的,不属于两汉的成就。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5.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7_真题-无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7(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1789年,英国的化学家台耐特综合前人的研究,利用( )相互作用而发明了漂白粉,漂白粉用法简单,漂白时间大大缩短,更不需要曝晒。
A. 熟石灰和氯B. 熟石灰和钾C. 生石灰和氯D. 生石灰和钾2.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 )。
A. 意大利的传教士B. 中国的航海家C. 日本的遣唐使D. ***商人3. 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重大科技事件:①电子计算机;②能量守恒定律;③有线电话;④航天器。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②①④D. ②①③④4. 下列选项中,有关科技词汇与出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蓝牙——人物名称B. 二维码——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C. 二进制——冯.诺依曼D. 电磁感应——法拉第5. 清代时编撰的《四库全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果,当时若采用印刷技术印刷该书,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双色套印技术B. 彩色印刷技术C. 使用质地细薄的纸D. 用机器印刷6.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开始于( )。
A. 机械工业B. 纺织工业C. 煤炭工业D. 钢铁工业7. 关于科学家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B. 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说C. 高斯创立了解析几何D. 爱迪生发明了炸药8. 军用卫星中应用最广的是( )。
A. 侦察卫星B. 通信卫星C. 气象卫星D. 导航卫星9. 科学家发现一种仅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它不仅可以导电还能制造出坚韧的防弹衣。
下面关于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于制作新型电池B. 是一种低强度材料C.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 是一种无机化合物10. 衡量一台计算机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通常是指( )。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人们对元素分类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五行”说,1869年3月,( )明确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制成了“元素周期表”。
A.俄国人门捷列夫B.德国人迈尔C.德国人德贝莱纳D.德国人纽兰慈正确答案:A解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正确答案:B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题干中的著名言论便是例证。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
A.《山海经》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永乐大典》正确答案:D解析:《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4.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法国著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是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她的最主要成就是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B.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C.霍金是传奇的物理天才,更是生活的强者。
他的伟大科学成就是在他被病魔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因此他的贡献对于人们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D.陈景润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他的著名的“1+2”定理被命名为陈式定理,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正确答案:A解析: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18世纪,法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研究自然数时,发现很多偶数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
于是,他根据这样的规律,提出了一个猜想:是不是任何一个比4大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呢?1966年,我国数学家( )证明了“1+2”,至此“哥德巴赫猜想”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A.兰思易B.王元C.陈景润D.潘承洞正确答案:C解析:1966年,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确切记录的是《春秋》C.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正确答案:D解析:“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张衡对月食作出的科学解释。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青铜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生活器皿,当时铸造壶器可以采用下列哪项先进技术?( )A.金银错技术B.焊接技术C.抛光技术D.淬火技术正确答案:A解析:金银错技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选项均不是。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4.下列关于核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B.核能发电利用的是核能的核聚变形式C.核动力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正确答案:B解析:核能发电利用的是核裂变能。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常识判断练习题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常识判断练习题1.2023年2-3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接连发现三颗近地小行星,并对其开展了跟踪观测,以评估与预测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平安可能产生的影响。
假设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小行星穿越大气层时,其局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产生高温B小行星穿越大气层时,大气中的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化合成硝酸盐,形成强酸雨C小行星穿越大气层后,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产生极大加速D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可能引发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森林大火等次生灾害2.生活中,很多人认为食物中添加的防腐剂是有害的,甚至“谈防腐剂而色变”,其实防腐剂是保存食物必不可少的成分。
以下关于防腐剂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正常剂量、合格的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是无害的B甜品店售卖的糕点中所使用的防腐剂要求对光和热稳定C检验合格的瓶装果汁中所含的防腐剂会影响果汁的色泽D超市售卖的午餐肉罐头中使用的防腐剂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3.以下说法符合医学常识的是:A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B使用含氯的牙膏有利于防龋齿C缺碘可能会造成甲状腺素缺乏D可作为麻醉剂的乙醚无色无味4.以下与航天科技有关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静止通信卫星的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B航天员在空间站飞行时不能吃新颖水果和蔬菜C空间站建立在近地轨道上,会受到地球万有引力作用D空间探测器一般无法被地面实时遥控,须具备自主导航才能5.关于贫血,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体内叶酸缺乏会导致贫血B用铁锅炒菜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预防小儿贫血D做血常规抽血出现眩晕是因为贫血参考答案:1.正确答案为B。
A项正确,小行星穿越大气层时,小行星和大气摩擦生热,小行星外表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克制摩擦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在此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项错误,小行星穿越大气层时,氮气和水不会发生反响,不会形成强酸雨。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大量的硫磺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容易形成强酸雨。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诗句反映了化学现象的是( )。
A.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B.千垂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正确答案:B解析:“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平面镜成像原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原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石头被高温灼烧,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项反映的是化学变化。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下列关于汽车行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快速行驶时,尾部通常会卷起尘土,主要是由汽车尾部形成的低气压区导致的B.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车前进方向倾倒,主要是由牵引力导致的C.油罐车尾部通常会挂一条铁链直达地面,主要是为了避免静电放电导致灾难发生D.汽车行驶时,车内一般都不开灯,主要是为了避免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正确答案:B解析:乘客随汽车往前走是因为牵引力的作用,牵引力与前进方向相同。
但是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就不是牵引力在起作用了,而是乘客向前的惯性以及与地面之间有向后的摩擦力造成的。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不正确的是( )。
A.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深色比浅色更易吸收辐射热B.驱肠虫药若饭后服用,不易达到最好的驱虫效果C.按照建筑采光要求,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楼间距应比哈尔滨的大D.在汽车玻璃清洗液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酒精,可使其清洗效果更好正确答案:C解析:按照采光要求,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越高的地区,太阳高度越小,光线进入室内的机会也就越多。
所以C项昆明的楼间距应该比哈尔滨的小。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4.关于冷血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日趋成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下列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B.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C.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D.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但传输距离有限,仅在50厘米以内正确答案:D解析: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故A、B项正确。
它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
故C项正确。
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可实施相对来说的远距离无线电能的转换,但大功率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只限制在5米以内,不会太远。
故D项说法错误,当选。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下列关于二维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B.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C.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D.只能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正确答案:D解析: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3D打印技术已是全球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该技术学名为“快速成型技术”。
下列关于3D打印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D打印技术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B.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方式实现快速成型的技术C.人们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外形D.3D打印技术需要承担的花费比较低廉正确答案:D解析:3D打印技术需要承担的花费是高昂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更是如此。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如果研究明朝手工业技术,应查阅的重要文献资料是( )。
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齐民要术》正确答案:B解析:《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2.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 )。
A.达尔文B.牛顿C.拉瓦锡D.法拉第正确答案:B解析:达尔文和法拉第是19世纪的科学家,应排除,拉瓦锡是18世纪的科学家,故只有B是正确选项。
牛顿的经典力学,打破了神主宰世界的迷信,以纯粹的规律来支配世界,这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类理性的追求。
这种对于理性的追求与痴迷,正是启蒙运动得以发起的思想上的重要原因。
牛顿的那个时代,被人们称为“理性主义”时代,为启蒙运动准备了先决条件。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3.下列物理学理论贡献不属于爱因斯坦的是( )。
A.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B.提出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C.提出光速不变原理D.建立了新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正确答案:B解析: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证明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
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经典力学中,研究对象总是被明确区分为两类:波和粒子。
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光,后者则组成了我们常说的“物质”。
知识模块:科技生活常识4.《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是( )。
A.作者所处时代B.图文并茂C.吸收外国科学知识D.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正确答案:A解析:《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三人都是明朝人。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自然常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自然常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将氧气从肺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B.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感染C.促进血液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辅助生物体的新陈代谢D.在血管破裂时大量聚集,起到凝血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
以哺乳动物来说,血球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1)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2)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
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3)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科技、自然常识2.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
A.月全食B.日全食C.月环食D.日环食正确答案:C解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由于地球本身直径大约是月地平均距离的3.5倍,月球直径远小于地球直径,所以不可能有月环食。
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
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
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科技、自然常识3.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
A.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B.电冰箱中保持较多的霜C.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正确答案:B解析:A项,建筑能耗中有一半以上的能源是通过门窗消耗掉的,而通过玻璃的能量损失约占门窗的75%。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太空的是美国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C.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D.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正确答案:D解析: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故A项错误;航天员列昂诺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号飞船遨游太空时,冒险出舱活动24分钟,成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故B项错误;“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的载人飞船,故C项错误;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因此D项正确。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2.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航天第一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B.“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翟志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C.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68年遨游太空D.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正确答案:C解析: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升空成功。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3.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邓稼先C.袁隆平D.李四光正确答案:C解析: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4.青铜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生活器皿,当时铸造壶器可以采用下列哪项先进技术?( )A.金银错技术B.焊接技术C.抛光技术D.淬火技术正确答案:A解析:金银错技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选项均不是。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卷2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卷2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选项中,有关科技词汇与出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蓝牙——人物名称B.二维码一一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C.二进制——冯·诺依曼D.电磁感应——法拉第正确答案:B解析:二维码最早是应用于汽车领域的词汇,故B项错误。
知识模块:常识判断(科技)2.现代生物技术中有关“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体细胞进行的B.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织C.无性繁殖D.通过生殖细胞进行的正确答案:D解析: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常识判断(科技)3.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病毒将人体内的( )作为攻击目标。
A.红细胞B.血红蛋白C.淋巴细胞D.神经系统正确答案:C解析: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以后,首先侵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知识模块:常识判断(科技)4.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利互惠”。
下列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
A.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C.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正确答案:D解析: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
亲鸟与雏鸟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故A项错误。
豆科植物与链球菌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也没有构成共生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共生关系,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氮(固氮),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故B项错误。
北极熊与海豹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不构成共生关系,故C项错误。
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构成了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到胃中的纤维素。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人在月球上跳起的高度是地球上的几倍,这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空气,浮力小B.人体的质量变轻了C.月球对人体的引力比地球对人体的引力小D.人体的弹跳能力发生了本质变化正确答案:C解析:人之所以不能跳得无限高,是因为在地球上要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如果引力越小,跳得也会越高。
而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1/6,所以在月球上跳得高度也会是地球上的几倍。
A项错误,因为就弹跳动作而言,空气分子的摩擦力与重力比起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故答案为C。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2.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 )。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正确答案:D解析: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态可以共存并处于平衡的温度。
D项正确。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3.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露、霜,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氢氧化物D.二氧化氯正确答案:B解析:目前大气中的硫和氮的化合物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4.在冬季,人们往往容易鼻子出血,因而常常在房间的地上洒一些水,或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挂一些湿毛巾等。
对以上做法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北方天气冬季寒冷,室内有暖气,人们觉得热得受不了B.医学研究证明,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鼻腔血管壁的破裂C.富有的人家中有加湿器,不用在室内挂湿毛巾、洒水或放置水盆D.有些人患有特殊疾病,需要室内加湿,以预防疾病复发正确答案:B解析:冬季气候干燥,干燥天气加速了人体的水份流失,人们经常会感到鼻腔干燥,引起鼻出血,在室内放清水和湿毛巾,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科技与地理常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生活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说的血压是指静脉血压B.空调的“匹”是指它的功率C.眼睛红肿,可以用热敷来加快痊愈D.正常的面粉应该是奶白微黄色,具有较浓的麦香味正确答案:D解析:通常所说的血压是动脉血压,故A项说法错误;空调的“匹”是指它的制冷量。
故B项说法错误;眼睛红肿时不能热敷,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严重时甚至会使眼睛失明,故C项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在夏至那一天离地球最远B.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C.人体毛细血管分布最丰富的部位是手指D.日环食的发生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正确答案:C解析:人体毛细血管分布最丰富的部位是头皮。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3.在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会出现大雾,阻碍水、陆、空交通的正常运行,引发交通事故,危害人体健康。
下列关于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其实是空气中的小水珠附在空气中的灰尘上形成的B.辐射雾是由冷空气中的水气遇到温暖的地表后凝结而成的C.雾的出现预示着坏天气的到来D.雾通常产生于多云无风的夜晚或清晨正确答案:A解析:日落后地面的热气辐射至天空,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故B项错误;不同的雾预示的天气情况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好天气,也可能是坏天气,C项错误;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故D项错误。
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科技与地理常识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骨折后应直接送往医院,切勿自行对伤肢作固定B.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C.被猫狗咬伤后,患者必须于咬伤当天,咬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D.煤气中毒者如还有心跳、呼吸,应立即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正确答案:A解析:发生骨折后一定要对伤肢(指)作固定再送医院,否则骨折断端异常活动,会加重损伤。
2024国考行测A卷常识判断真题附答案(巩固)
2024国考行测A卷常识判断真题附答案(巩固)一、真题回顾1.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B. 指南针的发明最早用于航海导航C. 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于战争中的运输D.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答案:A解析: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可以检测到地震的方向和强度。
B项,指南针最早用于风水和占卜,而非航海导航。
C项,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但并非用于战争中的运输,而是用于民间运输。
D项,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而非唐代。
2.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B. 我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C.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D. 我国最北的省份是黑龙江省答案:D解析:A项,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黄河,长江是第二长河流。
B项,我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但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属于尼泊尔的领土。
C项,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洞庭湖,青海湖是第二大湖泊。
D项,我国最北的省份是黑龙江省,最南的省份是海南省。
3. 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B.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C.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D. 抗日战争胜利发生在1945年答案:ABCD解析: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抗日战争胜利发生在1945年。
这四个事件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了解我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 下列关于我国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尚书》是五经之一B.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C.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D. 宋代词人苏轼被誉为“词圣”答案:ABC解析:A项,《尚书》是五经之一,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B项,《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练习题1.采油是海上油气开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终目的。
为实现该目的,世界各国主要使用的采油装置有四种:固定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系统、人工岛屿和海底采油装置。
其中,( )使用最广。
A.人工岛屿B.浮式生产系统C.固定式生产平台D.海底采油装置正确答案【C】2.激光的本意是通过受激发射而实现光波放大。
受激发射的理论是( )在1917年提出的。
A.玻尔B.玻尔兹曼C.李政道D.爱因斯坦正确答案【D】3.前苏联( )1986年发生大爆炸事故后,世界上许多人对核电站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真有点谈核色变。
后来,许多人坚决反对再建核电站,甚至在核电站附近组织示威。
A.三里岛核电站B.巴库核电站C.北高加索核电站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正确答案【D】4.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这台计算机是386或486。
它们代表什么呢?简而言之,它们代表着:A.内存的级别B.芯片质量C.CPU的型号和级别D.磁盘空间正确答案【C】5.( )是激光唱机的简称,是当代激光应用技术最为成功的杰作之一。
A.盒式唱机B.“CD”唱机C.VCDD.镭射唱机正确答案【B】6.当前脑科学中最有意义的是对( )的研究,这一研究将弄清人脑是如何工作的,了解人的意识、情绪、意志、情感、理智、智力等是如何由脑神经细胞产生的,将有助于回答生命和智力的起源问题,也会为进一步用机器模拟人脑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A.认知活动B.感情活动C.意识活动D.神经中枢正确答案【A】7.( )于1869年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经过科学实践的验证和补充,逐渐成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A.罗蒙诺索夫B.法拉第C.门捷列夫D.柯塞尔正确答案【C】8.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A.4月22日B.12月1日C.3月12日D.5月11日正确答案【A】9.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一个重要文件是:A.《海洋公约》B.《世界自然保护大纲》C.《人类环境宣言》》D.《21世纪议程》正确答案【D】10.小孔成像的原理是: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的折射原理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11.DNA是( )英文名称的缩写,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包含有遗传信息,担负着生命的遗传功能。
A.磷酸B.脱氧核糖核酸C.氨基酸D.核苷酸正确答案【B】12.( )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它将微处理器和一些其他装置通过过集成电路集成在一小块电路板上而构成的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A.芯片B.CPUC.RAMD.磁盘正确答案【A】13.在康熙皇帝的大力支持下,自1690年到1721年编成的( )是一部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A.《崇祯历书》B.《数理精蕴》C.《数学要义》D.《晓庵新法》正确答案【B】14.陆地自然垂直划分的标志是:A.热量B.植被与土壤C.岩石D.河流正确答案【B】15.既不临海又不与邻国接壤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广西壮族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正确答案【D】16.在太阳系中:A.九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最大,水星的体积最小B.九大行星中,除金星与冥王星外,都有卫星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D.彗星没有固定的运动时期正确答案【C】17.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从南极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吹的风:A.自南向北运行B.自北向南运行C.呈顺时针方向D.呈反时针方向正确答案【D】18.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排版的是:A.打字机B.计算机C.激光照排机D.激光印刷机正确答案【C】19.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海底隧道为:A.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B.日本的青函隧道C.琼州海峡隧道D.法兰克福隧道正确答案【B】20.所谓玻璃钢,指的是用玻璃纤维增强的:A.钢质复合材料B.塑料复合材料C.纤维复合体D.高树脂复合体正确答案【B】21.相对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创立的理论,其中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理论被称为相对论是因为根据他的理论:A.“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不完数”B.“宇宙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绝对的”C.“事物定数不存在”D.“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正确答案【D】22.能够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是:A.COB.氟里昂C.SOD.CO正确答案【C】23.“黑洞”是科学家首先从理论上进行预言的:A.引力场B.视界C.特殊天体D.脉冲星正确答案【C】2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甲烷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正确答案【A】25.食盐放在空气中会:A.风化B.潮解C.结晶D.溶解正确答案【B】26.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什么现象。
A.氧化B.自燃C.潮解D.熔化正确答案【B】27.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的语言是:A.二进制语言B.C语言C.FORIRAN语言D.BASIC语言正确答案【A】28.DNA分子的结构是:A.线型结构B.双螺旋结构C.环状结构D.带状结构正确答案【B】29.下列金属中,属于液体的是:A.汞B.银C.镁D.镉正确答案【A】3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氨气B.漂白粉C.冰醋酸D.空气正确答案【C】31.人体内含有的染色体数为:A.24对B.23对C.42对D.12对正确答案【B】32.“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是( )飞达月球的。
A.1969年B.1967年C.1971年D.1965年正确答案【A】33.计算机的数据是指:A.数字符号B.声音、图像符号C.文字符号D.信息的一种量化表示正确答案【D】34.基因学说的创立者是:A.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B.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C.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D.奥地利植物学家翁格正确答案【B】35.生命的本质是:A.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物质的有机结合B.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C.细胞D.神经力量的表现形式正确答案【D】36.计算机的只读存储器:A.简称RAMB.可直接由CPU读数或写数C.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D.简称ROM正确答案【D】37.实现海水淡化应用最广、历史最长的方法是:A.蒸馏法B.电渗析法C.反渗透法D.分离法正确答案【A】38.最早使用风能的国家是:A.古埃及B.古中国C.古印度D.古希腊正确答案【A】39.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A.1943年B.1945年C.1947年D.1948年正确答案【C】40.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火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土星、海王星、冥王星C.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D.水星、金星、土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正确答案【A】42.我国民间称之为“扫帚星”的星体是:A.水星B.金星C.彗星D.流星正确答案【C】43.太阳系中,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A.91%B.93.7%C.98.6%D.99%正确答案【C】4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惟一全是海洋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正确答案【A】45.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且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斯多德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正确答案【B】46.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张衡正确答案【C】47.第一艘汽船的发明者是美国人:A.杰克逊B.富尔顿C.爱迪生D.莱特兄弟正确答案【B】48.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A.迈克尔•法拉第B.爱迪生C.贝尔D.西门子正确答案【A】4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A.迈克尔•法拉第B.爱迪生C.贝尔D.西门子正确答案【D】50.1879年,美国发明家( )制成了耐用的电灯泡。
A.富尔顿B.爱迪生C.杰克逊D.卡特兄弟正确答案【B】51.19世纪80年代,德国发明家( )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A.卡尔、本茨B.鲁道夫、狄塞尔C.齐柏林D.西门子正确答案【A】52.19世纪90年代,德国人( )发明了柴油机。
A.卡尔、本茨B.鲁道夫、狄塞尔C.齐柏林D.西门子正确答案【B】53.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科学含义是:A.围海造田B.利用海水提炼食盐C.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众多优质水产品D.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海洋和内陆河水变得更蓝正确答案【C】54.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种能源主要是:A.电能B.核能C.化石资源D.太阳能正确答案【C】55.按照目前物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A.夸克B.质子C.中子D.纳米正确答案【A】56.随着上世纪30年代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诞生了,这一学科是:A.生物化学B.基因科学C.分子生物学D.分子遗传学正确答案【C】57.运用试管香蕉技术来推广优良香蕉品种,这种技术属于: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发酵工程正确答案【B】58.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A.二次能源B.一次能源C.不可再生能源D.可再生能源正确答案【A】59.信息技术就是:A.信息的获取技术B.信息的获取、传递技术C.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技术D.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正确答案【C】60.核电站利用核能进行发电,其所使用的核燃料是:A.镭B.铀C.氢D.氧正确答案【B】61.人类社会第一项伟大的技术发明是:A.发明打制石器B.钻木取火C.发明弓箭等远距离杀伤武器D.制作陶器正确答案【B】62.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A.信息技术B.生物技术C.新能源技术D.航天技术正确答案【B】6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铁B.氧C.氢D.铝正确答案【B】64.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雅丹”地貌的形成是:A.风沙的堆积作用B.风沙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冰川的刨蚀作用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