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试验段总结及方案

合集下载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报告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报告

新建吉林至珲春客专JHS-V标铁路工程过渡段施工总结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工程指挥部二零一一年九月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过渡段填筑施工,我工区在DK265+300涵洞进行了工艺试验段施工,此试验段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

我工区根据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过渡段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现将施工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本试验段位于延吉市境内,属膨胀岩(土)路基,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更新——上新统阶地堆积,粉质粘土、细圆砾土、砂岩、泥岩;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混合水位1.3~10m,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施工无侵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冻结深度168cm。

二、试验目的通过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摊铺压实工艺性技术参数和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组织协调。

根据试验确定最优的摊铺压实工艺性参数,并在以后施工中以此为标准,严格贯彻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优化施工机械组合和人员配置,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路基过渡段试验,确定以下主要项目:(1)确定一套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配置的方式。

(2)通过室内试验确定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的粒径、级配、质量以及级配碎石中掺和水泥的品种、规格、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通过现场试验,总结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最佳的松铺厚度、最佳施工含水量、压实系数、最佳碾压遍数、碾压行进速度等相关工艺参数,便于现场组织施工。

(4)总结出如何依据施工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以及规范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5)通过本试验段的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以后过渡段全面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6)检验检测过程及检测手段的合理性。

根据试验段取得的各项技术参数,整理得出试验数据,报监理站批准后执行。

三、资源配置(一)试验段管理人员配备表(二)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及设备配置表(三)试验段施工主要试验测量设备配置表四、施工工艺简述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院的交桩资料进行施工复测,加密水准点和导线点,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施工放样,用白灰线画出填筑边线。

路基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

路基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

路基过渡段填料工艺性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通过过渡段试验段施工,确定如下主要施工参数及相关施工工艺:试验对比确定现有施工工艺的调整方向;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试验确定填料的松铺厚度系数并确定合理的控制填层厚度;现场含水量控制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方式及遍数;试验确定检测过程的合理性。

试验情况简介试验地点: DK30+068(1-3米涵洞)两侧的过渡段施工。

填料类型:级配碎石,掺入5%(重量比)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级配满足以下要求。

二、施工工艺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要求,本试验段共填筑四层。

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原地面处理:推土机平整后用压路机按路基填筑标准碾压合格,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路基沉降观测元件。

2、放样确定级配碎石填筑范围,根据设计图纸定出级配碎石填筑边坡,尤其对斜交涵洞的填筑范围,做出准确的计算和定位。

3、分层填筑为准确控制每层填料的填筑厚度,摊铺厚度控制在20cm 之内,测测量下层填土中线 、 边线在边角采用木桩控制厚度,配备20T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压实,靠近涵身处采用戴纳派克LG500双向振动平板夯进行压实。

4、摊铺平整度控制由于过渡段填筑范围较小,不便平地机操作,使用推土机大面平整后,配备人工使用耙子进行精平。

5、碾压夯实根据设计文件及验收标准,过渡段检测指标为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Ev2≥80MPA和孔隙率n<28%,首先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小时,碾压分为1遍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1遍静压。

从第二遍碾压完成后开始对以上四个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如下:根据检测数据可以看出,过渡段碾压5次能满足设计和图纸的要求,可以按照此方法施工。

对于涵身附近采用戴纳派克LG500双向振动平板夯进行压实,同时对夯实部分从第三遍开始检测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Ev2和孔隙率n根据检测结果,采用戴纳派克LG500双向振动平板夯进行压实6遍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平铁路FPZQ-4标DK81+391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目录一、施工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总结目的------------------------------------------------------------- 14.1试验段人员配置-------------------------------------------------------- 2 4.2试验段填料来源-------------------------------------------------------- 34.3试验段机械配置-------------------------------------------------------- 3五、试验段施工方案------------------------------------------------------- 45.1现场准备-------------------------------------------------------------- 4 5.2材料实验-------------------------------------------------------------- 4 5.3施工放样-------------------------------------------------------------- 4 5.4基底处理-------------------------------------------------------------- 4 5.5搅拌运输-------------------------------------------------------------- 4 5.6过渡段平整------------------------------------------------------------ 5 5.7碾压------------------------------------------------------------------ 65.8监控量测-------------------------------------------------------------- 6六、检验成果------------------------------------------------------------- 76.1检验标准-------------------------------------------------------------- 76.2实测数据-------------------------------------------------------------- 8七、质量控制措施和检验-------------------------------------------------- 117.1质量控制措施--------------------------------------------------------- 11八、安全及环水保施工措施------------------------------------------------ 138.1安全目标------------------------------------------------------------- 13 8.2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38.3环境保护措施--------------------------------------------------------- 14九、试验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4十、试验段总结结论------------------------------------------------------ 15DK81+391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总结一、施工依据(1)《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5)铁四院《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6)铁四院《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7)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4标三分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施工图第四篇路基》(9)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路基过渡段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路基过渡段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试验目的 (2)三、施工人员和设备配置情况 (3)四、技术要求 (5)五、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7)1、施工程序 (7)2、工艺流程 (7)六、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9)1、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9)七、过渡段试验段成果总结 (10)1、含水率 (10)2、松铺厚度及碾压方式 (11)3、最佳机械设备组合和人员配备 (11)4、填筑级配碎石注意事项 (14)5、其他 (15)八、安全保证措施 (17)九、质量保证措施 (19)十、环境保护措施 (20)DK562+050.75~DK562+393.65段路基工程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中交二航局西宝客专第一项目经理部路基工程起讫里程为DK562+050.75-DK562+393.65,长度342.90m,工点位于宝鸡市扶风县白龙村西北侧,地貌属渭河北岸一级阶地,地形平坦,相对高差小于2m,工点处为农田,交通较为便利。

工点内线路以填方形式通过,最大填高约 5.8m。

工点起点、终点端分别为白龙村特大桥和常兴渭河特大桥。

工点范围内有一座涵洞里程为:DK562+200.00,孔径为1孔4.0m箱涵。

工点两端桥台后路基设路桥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过渡的方案。

过渡段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掺加5%P.O42.5水泥),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设渗水板,渗水板底部设直径100mm透水软管将水排出路基以外。

DK562+200涵洞两侧设路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过渡方案,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加5%水泥, 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P.O42.5水泥的级配碎石,长度不小于20m。

为全面展开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我部在DK562+198过渡段进行试验段施工,实验填筑层数为3层。

根据路基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段路基与涵洞过渡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接下来的过渡段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路桥过渡段试验段方案

路桥过渡段试验段方案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过渡段示意图(h<1.5m)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过渡段Ⅰ-Ⅰ断面图(h<1.5m)1、桥涵过渡段设置路堤与桥涵连接处应设置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

2、过渡段长度过渡段的长度:L=A+2(H-h1)。

(A为常数,可取3~5m,H为填高,h1为基床表层厚度)。

3、过渡段填料要求过渡段的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范围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在台背不易碾压的2m范围内应掺4%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过渡段桥台基坑应以C15混凝土回填。

4、机械设备选定5、基坑底处理涵身防水施工结束后,对涵壁附近的基坑进行处理。

清除涵洞施工时遗留的各种垃圾,排除基坑积水,清除基坑底的松土或被水泡软的土,整平基坑。

按设计放出C15混凝土填充线,进行回填。

6、测量放样回填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根据图纸计算出过渡段坡脚线,放出过渡段填筑区域线。

并在涵外壁的两端和中间,根据人工夯实厚度及机械压实厚度划出刻度线,作为级配碎石填筑厚度控制线。

7、过渡段基底处理清除表面腐植土、种植土、结构物施工时产生的垃圾等,所有清表杂土外运至弃土场。

并对基底进行整平,使基底自中线向两侧不小于2%的排水坡。

对原地面坡度不大于1:5的开挖台阶,并使台阶宽度大于2m,高度不大于20cm,以便压路机能进行碾压。

压实后对原地面进行K30检测其承载力,应满足地基系数≥60MPa/m。

8、过渡段填筑对涵洞的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试验检测,当涵洞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过渡段填筑施工。

两侧过渡段填筑进行对称施工。

级配碎石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料量。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时,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为保证过渡段边缘的压实,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按自卸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卸料车数,以控制松铺厚度。

对于台背不宜碾压的2m范围内应掺4%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计算出2m范围内需要级配碎石的用量在拌合站级配碎石拌合时加入4%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报告

过渡段试验段总结报告

新建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工程QRZH-Ⅲ标段路基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汇报中交二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中交二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Ⅲ标路基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汇报编制:审核:审批:中交二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二0一一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实验目的 (1)三、A、B组填料的生产和技术指标 (2)3.1料源 (2)3.2技术指标 (2)四、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2)4.1主要施工人员 (2)4.2主要机械设备 (3)五、路基填筑施工 (4)5.1AB料填筑 (4)5.2碾压及压实度控制 (5)5.3填料检测成果 (6)六、试验段结论 (8)6.1AB组填料 (8)6.2松铺厚度 (8)6.3碾压组合 (8)七、经验总结 (8)八、附件 (9)一、工程概况本试验段分为两段,一段为DK134+466.32~DK134+656.37,一段为DK151+350.8和DK151+433.1路涵过渡段。

DK134+466.32~DK134+656.37段,全长190.05m。

该路基段位于山前店2号大桥与后店特大桥之间,以低填浅挖通过,中心最大填高4.16m,路堤最大边坡高4.15m;中心最大挖深1.64m,路堑最大边坡高3.20m。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基床表层及以下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

该段路基设有两个路桥过渡段,分别为DK134+466.32~DK134+486.32和DK134+635.47~DK134+656.37,路桥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

路涵过渡段选取DK151+350.8和DK151+433.1涵洞过渡段为试验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

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冻结深度50cm。

铁路过渡段试验段总结及方案

铁路过渡段试验段总结及方案

目录一、试验目的 (1)二、试验段情况简介 (1)三、过渡段质量检测标准 (4)四、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五、试验数据分析 (6)六、试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13)七、质量控制措施 (13)八、安全保证措施 (18)九、环境保护措施 (20)过渡段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1、通过改***路涵过渡段进行试验性填筑,明确过渡段填筑的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指导邯黄铁路*标段所有过渡段填筑的施工;2、松铺系数、松铺厚度的确定;3、确定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速度和遍数;4、确定人员配置。

二、试验段情况简介1、试验地点选择在改***路涵过渡段进行试验性填筑。

该过渡段填筑高度为5.91米,共计21层。

涉及基床以下、基床底层和基床表层三个标准,在过渡段施工中具有典型性。

2、填料来源本段填筑填料来自***A组料场。

3、填料类型根据《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附录B路基填料分组,我单位选择细圆砾土做为填料。

粒径及级配要求为:过渡段A组料采用粒径大于2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大于15%,颗粒级配中不均匀系数不小于5,曲率系数位于1~3之间。

施工前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确定,使其能够确保试验段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填筑情况本过渡段填筑共21层,实际填筑时间为2011年5月2日至2011年7月2日。

6月8日开始进行基床底层填筑,6月22日开始进行基床表层填筑。

5、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及测量试验仪器配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表6、管理、技术及施工现场人员配备6.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总体施工组织,项目分部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实行项目分部、架子队、施工工班三级管理模式。

具体见施工组织机构图。

副经理副经理 总工程师 项目部经理:***施工组织机构图6.2试验段主要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如下:①.施工负责人:*** ②.技术负责人:***③.机械负责人:*** ④.试验负责人:***⑤.测量负责人:*** ⑥.材料负责人:***⑦.质检工程师:*** ⑧.安全负责人:***6.3试验、测量人员:试验人员2人,负责整个填筑过程的试验检测工作;测量人员2人,负责整个填筑过程的测量工作。

合福高铁路桥过渡段工艺试验的施工技术总结(全文)

合福高铁路桥过渡段工艺试验的施工技术总结(全文)
(2)填料运至现场后,采纳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检查填料的平均厚度。过渡段及两侧和锥体的填筑应同步进行,过渡段沿线路方向按设计要求坡度1:2进行操纵。
(3)现场平坦结束后进行机械碾压,压路机的行驶路线应由路基两侧向中间碾压的顺序行驶,行走速度为1.5Km/h~2 Km/h,轮印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纵向重叠长度不小于2m。
2.准备工作
储备一定数量级配碎石做为与过渡段同步填筑的相邻路基填料。级配碎石必须由试验室检测合格方可使用。过渡段级配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两侧填筑材料为B料,基床以下部位B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75mm,基床底层部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0mm。
图2单车一格卸料
(6)过渡段摊铺: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坦,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填料在摊铺整平时,严禁产生“集料窝”现象。
(7)压实检测:采纳徐工震动式单钢轮20T压路机,钢轮宽为2m。一般前几遍碾压后检测指标值达不到设计要求不需进行试验收集数据,现场徐工震动式单钢轮20T碾压4遍后,再进行压实指标检测,以提高工效。检测压实系数K、Evd、K30三项检测指标。
1.工点选择及过渡段形式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安排,青阳山特大桥及DK25+000~DK27+537.27段路基为标段内领先施工,且本段路基及过渡段为运梁通道,因此选取青阳山特大桥合肥台后过渡段作为工艺性试验点。
桥台过渡段背面填筑示意图如下:
图1青阳山特大桥合肥台过渡段背面填筑示意图
(上图为纵断面示意图、下图为横断面示意图)
根据室内试验结果,过渡段填筑掺3%水泥级配碎石原材料质量合格,可以用来试验段填筑。

镇江关中间站路基工程过渡段试验段工艺性试验总结修

镇江关中间站路基工程过渡段试验段工艺性试验总结修

路基过渡段实验施工技术总结1.实验目的通过D2K205+615-715过渡段摊铺压实实验段施工, 拟定路涵、路桥过渡段摊铺压实行工的重要参数及相关工艺, 指导后续过渡段的施工。

1.1松铺系数、松铺厚度的拟定;1.2拟定机械的选择和组合, 压实速度和遍数;1.3填料最优含水率及控制;2.实验情况简介2.1实验地点镇江关车站站场路基起点里程: D2K205+594.344,终点里程: D2K206+158.724, 全长为: 564.38m。

线路左侧为镇江关镇, 人口密集。

国道G213于线路左侧20m~100m与铁路基本平行。

站场路基分为Ⅰ线、Ⅱ线、A线、B线、牵引线及综合工区检修线(修1.修2.修3.修4)两条共9条线路及渡线两条与通工区道路组成。

线路路基为填方、挖方、半填半挖形式。

最小填土高度0.111m, 最大填土高度24.240m;最小挖方高度0.386m, 最大挖方高度31.661m。

时速200km/h基床厚2.5米, 基床表层0.6m级配碎石, 低基床1.9m厚A.B 组填料;时速小于200km/h基床厚2.5米, 基床表层0.6mA组填料, 低基床1.9m厚B组填料。

防护工程涉及锚固桩、锚杆框架梁、挡土墙、土工格栅、被动防护网、刚性防护网等及电缆沟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

路基工程重要的工程数量: 填土石方806699m³, 挖土石方142965m³, 土工格栅310776m²,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延米524m, 锚固桩13根、锚杆框架梁(钻孔长度)5177m、挡土墙77.9m、主被动防护网56844m²、刚性防护网74m、电缆沟槽1317m等。

2.2填料来源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 实验段土源由金瓶岩隧道3#、4#洞、镇江关1#五线特大桥弃渣。

2.3填料类型2.3.1填料情况实验段填料取自金瓶岩隧道3#、4#洞、镇江关1#五线特大桥弃渣, 填料不能是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 粒料直径不大于150mm, 并且不得超过层厚的2/3, 土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试验总结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试验总结

目录1 编制目的 (2)2 工程概况 (2)3 设计概况 (2)4 资源配置 (4)4.1主要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表 (4)4.2使用机械及测量试验设备 (4)5 试验内容 (5)6 路涵过渡段3%水泥级配碎石压实标准 (5)7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 (6)8 掺3%水泥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6)8.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8.1.1 测量放线 (6)8.1.2 原材料进场检验情况 (6)8.1.3 框架涵基坑回填 (7)8.2试验总体方案 (7)8.3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试验施工方法 (8)8.3.1 拌合 (8)8.3.2 运输 (8)8.3.3 摊铺 (8)8.3.4 碾压 (9)8.3.5 检测 (10)8.3.6 养护 (11)9 成果分析 (11)9.1碎石粒径和级配 (11)9.2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 (11)9.3碾压方式 (12)9.4施工含水量 (13)9.5水泥掺量 (13)10 施工控制 (13)11 结论 (14)12 附件 (15)台尾过渡段试验总结1 编制目的为确保新建渝万铁路土建5标区间路基过渡段填筑质量,全面落实业主下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坚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积极开展“先导试点、样板引路”的质量管理活动,提高整体质量水平,确保渝黔、渝万铁路建设工程质量。

并通过DK191+140石板河17#台过渡段填筑,将最佳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推广到全标段,指导路基结构物过渡段填筑施工,特编制路基与桥台结构物过渡段试验总结。

2 工程概况我部施工段落为D1K184+945~DK214+398,其中路基工程4180m,中间存在58个横向结构物需进行过渡段填筑。

根据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试验施工方案,试验段位于DK191+140石板河17#台,此过渡段为双线有砟轨道路基,路基面宽度13.4m,线间距4.6m。

地基表层为砂岩,根据设计要求,无需进行地基处理。

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

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

目录一、编制依据及目的 (1)1、编制依据 (1)2、编制目的 (1)二、试验地点和地质情况 (1)2.1试验地点 (1)1. 试验准备工作 (2)3.1试验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试验机械及检测仪器 (4)3.3填料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试验前技术培训 (4)2.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及数据收集 (5)4.1试验步骤 (5)4.2检测项目及标准 (6)4.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流程 (6)4.4试验段施工数据收集 (9)3. 基床以下路堤过渡段试验段总结和参数确定 (11)5.1试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参数确定 (11)DK309+804涵洞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一、编制依据及目的1.1 编制依据1、《路基通用结构详图》银西施路-01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建设[2009]181号文件)6、现场勘察调查所获取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和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2 编制目的通过本次过渡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通过试验段施工,将确定如下主要施工参数及相关工艺:1、通过试验对比确定现有施工工艺的调整方向;2、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3、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的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并确定合理的控制填层厚度;现场含水量控制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4、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方式及遍数;二、试验地点和地质情况2.1 试验地点试验段选定在DK309+804涵洞两侧过渡段,填土高度h小于1m,基床表层以下采用掺3%(重量比)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具体详见下图。

路桥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

路桥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

路桥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总结引言路桥过渡段在道路和桥梁交接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于平稳过渡车辆的运行和保证行车的安全。

为了确保路桥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我们进行了工艺性试验。

本文将对这一工艺性试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获得有关路桥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背景由于道路和桥梁之间的高度和纵向挠度差异,路桥过渡段在交接处起到平滑过渡的作用。

因此,工艺性试验对于探索和验证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材料非常重要。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使用了市场上常用的材料及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条件进行了验证。

试验内容1. 路桥过渡段的材料选择在工艺性试验中,我们选择了常见的混凝土、钢筋及沥青材料。

混凝土用于过渡段的基础层和面层,钢筋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沥青用于提高路面的耐磨性和抗滑性。

2. 施工过程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我们在实际工地上进行试验。

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基础处理:对过渡段的基础进行地面修饰、清理和处理,确保基础的均匀和牢固。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模板布置进行沉箱的安装,以确保道路平整和良好的排水性能。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方案,按照所选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同时注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钢筋进行正确的布置和固定,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沥青铺设:在混凝土完成硬化后,进行沥青铺设,并进行充分的压实和养护。

3. 试验结果分析在施工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检测。

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性能测试:对沥青的粘度、抗滑性和耐磨性进行测试,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进行测试。

•结构性能测试:对过渡段进行静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观察和记录其变形和破坏程度。

结果和讨论经过试验和检测,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和讨论:1.路桥过渡段的材料选择:所选用的混凝土、钢筋和沥青材料均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试验中表现良好。

2.施工过程:在试验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按时完成。

施工过程中注意了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以及钢筋的正确布置和固定。

客运专线过渡段试验工艺总结

客运专线过渡段试验工艺总结

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工程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试验段施工工艺总结编制: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中铁*****集团有限公司津秦客运专线指挥部日期:200*年*月*日1一、编制依据...............................................二、.................................................. 工程概况1三、过渡段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料填筑1四、............................................ 试验总结与分析3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试验段施工工艺总结、编制依据、工程概况三、过渡段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试验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过度段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层压实标准Ev2> 80MPaEDTA 4.5 〜6.0% EDT滴定EDT定检测。

桥涵过渡段沿线路横向每侧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和动态变形模量Evd各6点,其中:沿线路横向每压实层检验孔隙率和动态变形模量Evd各为6个点,其中:左、右距过渡段边线1m处各1点,过渡段中部各1点;每填三层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2、EDT滴定各6点,其中:在摊铺后,碾压前进行EDT滴定测试。

左、右距过渡段边线1m处各1点,过渡段中部各1点。

过渡段每层填筑压实质量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并经监理确认合格后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否则继续碾压,直到合格为止。

四、试验总结与分析为86.68%。

铁路过渡段总结精选全文

铁路过渡段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过渡段施工 (2)(一)、施工准备 (2)(二)、各项检测及控制标准 (3)(三)、施工方法 (4)(四)、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9)(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使用计划表 (11)(六)、过渡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 (12)四、过渡段施工结论 (12)1、过渡段级配碎石+5%及两侧A、B组填料填筑 (12)2、松铺厚度 (13)3、碾压组合 (13)4、雨季防排水 (13)5、过渡段级配碎石+5%水泥松铺系数 (13)6、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记录: (14)四、过渡段沉降观测 (15)1、沉降板 (15)2、路基面沉降监测桩 (15)3、沉降仪 (16)4、观测频率 (16)路基与横向过渡段工艺总结一、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五标段,DK1109+570.89~DK1110+020.32路基长449.43m,前接东石潭特大桥后于张巷大桥相连接,DK1109+603和DK1109+868分别设1-1.5*2m框架涵。

DK1109+570.89~+592.10、DK1109+890~DK1110+020.32段为路桥过渡段,纵向坡率1:3。

DK1109+846.22~+889。

45、DK1109+592.10~+621.49为路涵过渡段,纵向坡率1:5 .过渡段基床表层及基床表层以下均以级配碎石+5%水泥分层填筑。

过渡段两侧填料为B组料,由马湾料场供应。

二、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3、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路基工程设计施工图》(土建五标段);4、《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实施细则》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设计指南》三、过渡段施工(一)、施工准备1、路涵过渡段施工前先进行涵洞两侧采用基坑混凝土回填,回填高度为涵洞设计涵底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试验目的 (1)二、试验段情况简介 (1)三、过渡段质量检测标准 (4)四、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五、试验数据分析 (6)六、试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13)七、质量控制措施 (13)八、安全保证措施 (18)九、环境保护措施 (20)过渡段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1、通过改***路涵过渡段进行试验性填筑,明确过渡段填筑的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指导邯黄铁路*标段所有过渡段填筑的施工;2、松铺系数、松铺厚度的确定;3、确定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速度和遍数;4、确定人员配置。

二、试验段情况简介1、试验地点选择在改***路涵过渡段进行试验性填筑。

该过渡段填筑高度为5.91米,共计21层。

涉及基床以下、基床底层和基床表层三个标准,在过渡段施工中具有典型性。

2、填料来源本段填筑填料来自***A组料场。

3、填料类型根据《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附录B路基填料分组,我单位选择细圆砾土做为填料。

粒径及级配要求为:过渡段A组料采用粒径大于2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大于15%,颗粒级配中不均匀系数不小于5,曲率系数位于1~3之间。

施工前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确定,使其能够确保试验段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填筑情况本过渡段填筑共21层,实际填筑时间为2011年5月2日至2011年7月2日。

6月8日开始进行基床底层填筑,6月22日开始进行基床表层填筑。

5、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及测量试验仪器配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机械状态1 挖掘机大宇220 1 良好2 装载机ZL50 1 良好3 推土机TY220 1 良好4 压路机XS202J-II 1 良好5 夯实机LT-4平板振动夯 1 良好6 洒水车东风 1 良好7 自卸车25m3 3 良好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1 全站仪TC802 套 1 合格2 水准仪DSZ2 台 1 合格3 水准尺3m 把 1 合格4 平板载荷仪K30套 1 合格5 灌砂筒φ150mm 个 1 合格6 平整度检测尺 2.5m 把 1 合格6、管理、技术及施工现场人员配备6.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总体施工组织,项目分部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实行项目分部、架子队、施工工班三级管理模式。

具体见施工组织机构图。

施工组织机构图6.2试验段主要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如下: ①.施工负责人:*** ②.技术负责人:*** ③.机械负责人:*** ④.试验负责人:*** ⑤.测量负责人:*** ⑥.材料负责人:*** ⑦.质检工程师:*** ⑧.安全负责人:***6.3试验、测量人员:试验人员2人,负责整个填筑过程的试验检测工作;测量人员2人,负责整个填筑过程的测量工作。

6.4施工人员:工艺性试验段由路基填筑队施工,队长***,现场技术员3人(控制及记录施工过程),机械、汽车司机共10人、电工1人、普工3人。

工程管理部 ***计划部 ***试验室***安全质量部***副经理***副经理 *** 总工程师*** 物资设备部***财务部***项目部经理:***路基架子队***三、过渡段质量检测标准1、过渡段A组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在填筑前应对填料抽样检查,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一:过渡段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填料种类颗粒级配液、塑限击实试验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细粒土及黏砂土—5000m35000m35000m3——粗粒土(黏砂除外)5000m3——5000m3——碎石土5000m35000m3——5000m35000m3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有关规定。

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2、层厚控制首先予以摊铺整平,并设置4%的人字形排水坡,人工配合推土机粗平,然后平地机刮平,保证填筑层的平整度和厚度均匀,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涵洞2m范围内采用LT-4平板振动夯碾压时,填料的最大虚铺厚度为20cm。

检查数量:每检测层检查2点。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

3、过渡段压实质量标准表二:过渡段压实质量标准部位K30(MPa/m)孔隙率(%)过渡段基床以下路堤≥110 ≦32 过渡段基床底层≥130 ≦31过渡段基床表层≥150 ≦28检验数量:K30每个过渡段每检测层检查2个点;孔隙率每个过渡段每检测层检查3个点。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

5、过渡段的外形尺寸和偏差控制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相关规定要求。

表三: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中线至边缘距离0,+50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尺量2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3 横坡+0.5% 每过渡段抽样检查2个断面坡度尺量4 路基面平整度不大于15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2.5m直尺量测5 边坡坡率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坡度尺量6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7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四、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一般施工规定(1)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桥涵基础施工前完成。

(2)过渡段的涵洞等建筑物施工完成后的基坑以原状土分层回填,并用小型震动设备碾压夯实。

(3)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

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4)过渡段A组填料和其相连的路堤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基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均匀压实。

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5)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6)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及靠近结构物2米范围内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按不大于20cm控制。

2、摊铺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专人指挥卸车。

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涵洞2m范围内采用LT-4平板振动夯碾压时,填料的最大虚铺厚度为20cm。

根据填筑范围计算方量,利用推土机和挖掘机予以摊铺整平,并设置4%的排水坡,保证填筑层的平整度和厚度均匀。

待整平后测量松铺高程。

3、机械整平⑴粗平。

填料上足后,采用推土机粗平。

为保证每层的平整度及施工厚度的均匀,摊平过程中利用水准仪或反开挖尺量检查层厚和平整度。

⑵精平。

待粗平完成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作业。

且每层填筑时均须形成4%的人字形横坡。

测量出精平后的试验段中、边桩的高程。

⑶集窝处理。

在摊铺及整平过程中,容易出现骨料集窝现象,应安排小型挖掘机对局部级配较差的填料进行现场拌和,改良级配。

对骨料局部集窝部分,由人工进行现场拌和。

4、机械碾压精平完成后,现场技术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确认填筑层标高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

⑴碾压采用22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5~8遍,碾压组合:从第4遍开始检测K30、孔隙率、压实厚度等各项指标。

碾压组合方式1: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1遍+静压1遍,共4遍;碾压组合方式2: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遍+静压1遍,共5遍;碾压组合方式3: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共6遍;碾压组合方式4: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静压1遍,共7遍;碾压组合方式5: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4遍+静压1遍,共8遍。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再弱振、后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⑵碾压采用LT-4平板振动夯碾压4~8遍,碾压组合:靠近涵洞2米范围内和压路机碾压不到的边角处用进行夯实,沿涵长方向行走,相邻痕迹重叠1/2夯板宽度,夯机行进速度控制在12m/min左右。

⑶搭接处理。

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米。

以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5、压实检测及记录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试验人员记录松铺厚度、压路机的压实遍数、碾压顺序、碾压速度及压实度的检测等情况。

6、试验段注意事项(1)控制自卸车的装运量,以保证合适的松铺厚度。

(2)严格按提前洒好的范围线卸土。

(3)碾压时,压路机碾压速度控制在3-5km/h。

涵洞2m范围内采用LT-4平板振动夯碾压时,走行速度控制在12m/min。

施工工艺框图如下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五、试验数据分析(一)振动压路机数据1、基床以下路堤检测数据如下:(1)小里程侧松铺厚度(cm) 压实厚度(cm)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最小值31.830.6 4地基系数K30(MPa/m)113 106113106孔隙率n(%)30.0 29.5 31.831.829.531.629.8 5地基系数K30(MPa/m)129 118129118孔隙率n(%)30.0 31.1 29.831.129.831.628.9 6地基系数K30(MPa/m)143 155155143孔隙率n(%)28.2 27.1 27.527.526.8(2)大里程侧: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最小值台背基坑回填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层、分区碾压路堤地段过渡段后的倒梯形段A组填料填筑砂卵石汽车运输至现场检验合格过渡段基底处理(cm) (cm) 31.8 30.6 4 地基系数K30(MPa/m ) 108 115115 108 孔隙率n (%) 32.0 29.5 31.8 31.8 29.5 31.6 29.8 5 地基系数K30(MPa/m ) 131 121 131 121 孔隙率n (%) 30.0 31.0 29.8 31 29.8 31.628.76地基系数K30(MPa/m ) 142 143152 143 孔隙率n (%)26.8 28.0 28.228.226.82、基床底层检测数据如下 (1) 小里程侧:(2)大里程侧:松铺厚度(cm) 压实厚度(cm) 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 最小值32.4 30.7 5 地基系数K30(MPa/m ) 131 121131 121 孔隙率n (%)28.0 27.1 29.829.8 27.1 32.7 30.0 6 地基系数K30(MPa/m ) 146 155155 146 孔隙率n (%) 26.8 28.1 27.5 28.1 26.8 32.629.17地基系数K30(MPa/m ) 161 168161 168 孔隙率n (%)23.8 26.4 24.526.423.83、基床表层检测数据如下 (1) 小里程侧:松铺厚度(cm) 压实厚度(cm) 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 最小值32.6 30.7 5地基系数K30(MPa/m ) 117 123123 117 孔隙率n (%)31.0 28.1 29.831 28.1 32.4 29.7 6地基系数K30(MPa/m ) 148 155155 148 孔隙率n (%)26.7 27.3 27.527.5 26.7 32.428.87地基系数K30(MPa/m ) 162 167167 162 孔隙率n (%)26.3 26.4 24.826.324.8松铺厚度压实 厚度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 最小值(2)大里程侧:松铺厚度(cm) 压实厚度(cm)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最小值33.631.0 6地基系数K30(MPa/m)142 154154142孔隙率n(%)27.8 26.1 27.227.826.13329.2 7地基系数K30(MPa/m)162 158162158孔隙率n(%)24.8 26.6 25.526.624.833.829.7 8地基系数K30(MPa/m)159 170170159孔隙率n(%)25.2 24.3 23.625.223.64、LT-4平板振动夯检测数据(1)小里程侧松铺厚度(cm) 压实厚度(cm)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最小值18.617.9 4地基系数K30(MPa/m)100 106113116孔隙率n(%)33.0 32.5 31.83331.81918.1 5地基系数K30(MPa/m)119 118129118孔隙率n(%)30.1 31.5 30.831.530.118.516.9 6地基系数K30(MPa/m)133 125133125孔隙率n(%)28.2 27.1 27.527.526.81916.9 7地基系数K30(MPa/m)152 143152143孔隙率n(%)26.4 23.3 24.926.423.31916.8 8地基系数K30(MPa/m)154 156156154孔隙率n(%)25.2 26.3 27.427.425.2(2)大里程侧: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遍数检测项目检测值数据汇总最大值最小值33.630.8 6地基系数K30(MPa/m)138 147155138孔隙率n(%)26.7 27.3 27.527.526.733.229.5 7地基系数K30(MPa/m)158 163163158孔隙率n(%)26.4 23.3 24.926.423.333.729.6 8地基系数K30(MPa/m)174 161174161孔隙率n(%)25.2 24.3 23.425.223.416.415.8 4地基系数K30(MPa/m)106 107115108孔隙率n(%)32.0 29.5 31.831.829.516.815.8 5地基系数K30(MPa/m)114 118118114孔隙率n(%)30.0 31.0 29.83129.816.815.3 6地基系数K30(MPa/m)136 128148146孔隙率n(%)26.8 28.0 28.228.226.81715.2 7地基系数K30(MPa/m)151 157168157孔隙率n(%)27.3 27.6 28.02827.31715.0 8地基系数K30(MPa/m)155 164164155孔隙率n(%)26.2 27.2 27.027.226.2通过以上各层各区段不同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所得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规律:(1)随着松铺厚度的变化,相应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说明采用该种型号压路机可以适当调整松铺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