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说课稿(精选8篇)
《桂林山水》说课稿(精选8篇)《桂林山水》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桂林山水》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
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
语言优美流畅,适合学生朗读背诵,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2、教学目标(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列提纲背诵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4、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根据提纲背诵课文。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试写一处景物。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课文作者抓住桂林山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读熟课文。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4、5题。
第三课时:学习课文第三段,总结全文。
按课后练习题3的提纲背诵课文。
完成第7、6题,听写词语。
5、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配音磁带一盒二、说教法1、举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上《桂林山水》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上《桂林山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
本文通过描绘桂林的山、水、洞、石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魅力。
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诗意,是进行语文教学和学生欣赏美的良好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
但在欣赏文学作品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本节课通过学习《桂林山水》,旨在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2.教学难点: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桂林山水的景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5.欣赏与感悟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用心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
6.拓展延伸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7.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桂林山水的说课稿
桂林山水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桂林山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展现了山水的独特魅力。
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和写作能力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写景类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感到好奇,但也可能会在理解山水特点和写作方法上遇到一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领悟作者是如何把桂林山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提高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等问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说课稿桂林山水说课稿一等奖
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说课稿桂林山水说课稿一等奖说课稿标题:《桂林山水》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的课文是《桂林山水》,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文章,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写,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并能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并能正确运用;(3)能正确读出课文中的生字,理解课文的意思。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感受、描写的能力;(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3)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描写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细致观察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复杂的词句,并能正确运用;(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大家看到这些美丽的山水了吗?那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引导学生猜测,最后逐渐引导出这是桂林山水。
2.呈现(10分钟)a.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b. 教师呈现课文内容,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并帮助学生认识生词。
3. 讲解(15分钟)a.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并多次重复和示范,让学生理解。
b. 教师导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4. 合作探究(10分钟)a. 学生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或幻灯片,并展开讨论,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b.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并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
5. 拓展延伸(10分钟)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描述自己所见过的美丽山水。
桂林山水说课稿
If you want to live an ordinary life, you will encounter ordinary setbacks.(页眉可删)桂林山水说课稿桂林山水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课。
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先课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
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
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2.教学目标(l)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按“总-----分------总”和按特点记叙的构思方法。
(4)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
(5)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段分析:二、三两个自然段分别具体描绘了桂林水、山的特点,是全文的主体,也是重点。
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是相同的,也是独具匠心的。
每段都由三句组成,第一句都以别处的秀水或青山作比较来映衬桂林的水和山,其中第三个分句以“却从没看见过”这种转折语气的句式来强调、赞美桂林的山或水,并以此句提示下文。
第二句由三个并列分句组成,具体地从三个方面,运用排比、对偶和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桂林的水、山,每一个分句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小句组成,而且前半句写出山水的特点,后半句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小句组成,而且前半句写出山水的特点,后半句补充描写前半句的特点。
《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桂林山水》说课稿1、设计理念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有较丰富的积累;扩年夜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背诵一定命量的名篇。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进行字、词等知识的积累就是集“米”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可能有之“炊”。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在读“万卷书”的时候可以积累许多粗词妙句,积累许多体式、构造、佳篇,似蜜蜂采蜜,广收博取。
人们认为:语文能力的培育要经过一个“死而复活”的过程。
其实“死去”的过程就是年夜量影象、积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仅可以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最终翻出新意。
日常的积累越丰富,我们就越能汲取知识的养料,在运用中便会“心有灵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死而复活”之“活来”??创新过程。
因此,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识积累和创新的关系,年夜胆引导学生在讲堂上进行知识积累。
然则单单依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积累是很有限的,“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新标准也同样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门径的积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门径;学会运用多种阅读门径等。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教给学生更多的还应该是进行积累的门径。
学生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知识的门径,在有教师时会学得更好,无教师的时候同样学得轻松。
2、设计思绪《桂林山火》位于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它文质兼美,在谴辞造句上也富有特色,尤其适合学生进行朗诵、背诵,进行知识、门径的积累。
本文是粗读,但通俗易懂,我用两个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以学习课文,进行积累为主。
第二教时:以理解写作门径,进行练笔为主。
1、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和突破因本文适合进行积累,而且本单位的训练重点也是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所以本文的学习重点定位在学习列提纲背诵的门径和运用已学的门径进行积累。
在第一教时中,穿插了富阳市小学乡土教材第十二册课文《中沙落雁》的了解学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外读懂它并不难,但要在讲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读懂它显然是有困难的,尤其是一部分语文学习能力并不强的学生遇到的阻力更年夜。
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说课稿山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的体现,而桂林山水则被誉为“山水甲天下”,是中国最著名的山水胜地之一。
本次说课将以《桂林山水》为主题,通过学习桂林山水的地理环境、景点特色、历史文化和艺术创作等方面,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欲望。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环境及其与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2.熟悉桂林山水的代表景点及其特色;3.了解桂林山水的历史文化底蕴;4.掌握桂林山水在文学、绘画和摄影等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欣赏和研究桂林山水,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2.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欲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环境与形成原因;2.熟悉桂林山水的代表景点及其特色;3.了解桂林山水在文学、绘画和摄影等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艺术创作等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绘画和摄影等艺术创作。
三、教学过程引入:通过观看一段桂林山水的宣传片,引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导入: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桂林山水的地理环境,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讲授:1.桂林山水的代表景点及其特色:通过图片和简要介绍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桂林山水的代表景点,如漓江、象鼻山、阳朔等,强调每个景点的独特之处,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
2.桂林山水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讲解桂林山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情,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深厚底蕴,并通过故事、诗词、歌曲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讲解。
3.桂林山水在文学、绘画和摄影等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和分析桂林山水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与神奇,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绘画创作和摄影创作。
《桂林山水》说课稿模板5篇
《桂林山水》说课稿模板5篇
让我们欣赏漓江的水,品味桂林的山,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桂林山水》说课稿模板1《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主要描写桂林漓江的水静、青、绿,桂林的山奇、秀、险。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
今天语文网为大家收集到了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这篇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信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一起来看看。
一、说教材《桂林山水》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的文章,全文共四个自然段,以总分总的结构,抓住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生动得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很显然,这是一篇适合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好教材!二、说教学目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也在不断提高,能初步养成与他人阅读感受的习惯。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澜、瑕、翡、峦等生词,理解并积累波澜壮阔、无瑕、峰峦雄伟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把握文章大意3.领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4.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说教法。
《桂林山水》特级教师说课稿
《桂林山水》特级教师说课稿《桂林山水》特级教师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桂林山水》特级教师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省编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第2课。
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
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
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2.教学目标(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3.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报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4.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
学习课文第一段。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李习课文第二段,理解课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读熟课文。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4、5题。
第三课时:学习课文第三段,总结全文。
按课后练习题3的提纲背诵课文。
完成第7、6题,听写词语。
5.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写有重点句段投影片若干张、投影仪、《桂林山水》录像带、录像机。
二、说教法1.直观教学法:教学2、3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板画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桂林山水说课稿一等奖(模板5篇)
桂林山水说课稿一等奖(模板5篇)桂林山水说课稿一等奖篇一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课《桂林山水》一文。
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熏陶。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声、色的辅助教学,使学生很快入情、入境,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解文字内容,在多元化的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升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桂林山水的特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一幅如诗如画的桂林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也有较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入地感悟,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四、融入媒体,激活教学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效的整合,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形、有音、有情、有境,很好地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知识。
同时,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具体要求:观察事物能注意抓特点,并适当展开想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件演示,采用图文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
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桂林山水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1课。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先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的缘由。
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和我对这课教材的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1)会写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那种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本课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能将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学会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继续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学习作者写作方法,试着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配音磁带一盒三、说教法文章是写景的抒情散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这一方法进行教学。
语言文字具有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许多妙词佳句往往讲也讲不清楚。
《桂林山水》遣词造句严谨,语言优美,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热情。
如果老师讲得太多,文章会搞得支离破碎,整体的美被破坏。
只有通过多读,反复读,读出语感,以读代讲,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溶为一体。
四、说学法1、合作讨论法重点段两小节的结构、写法颇相似,教师先引导学生揭示规律,掌握方法。
学习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
《桂林山水》精品说课稿(超详细版)
《桂林山水》精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
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对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两个方面作了具体描绘。
文章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
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2、教学目标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崭新的要求,在学习语文中,学生的发展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情感世界的丰富,观察领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探索精神的培养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组训练的重点,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 澜、暇”等8个生字;理解“波澜壮阔、无暇”等18个词语的意思。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3、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4.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
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课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桂林山水》二、说教法、学法首先抓住一条主线即以“桂林山水”为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把“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两个内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究漓江水静、清、绿。
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养有机的融为一体。
2024桂林山水说课稿课件范文
2024桂林山水说课稿课件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桂林山水》,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桂林山水》是地理课本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并了解了一些地理景区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地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桂林山水在旅游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以及对旅游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地形地貌的能力,掌握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旅游资源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对桂林山水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热爱自然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以及对旅游的影响。
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地形地貌的能力,掌握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旅游资源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法是探究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我通过向学生介绍桂林山水的美丽和引入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和感受。
环节二、学习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
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同时,我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的理解。
环节三、探究桂林山水对旅游的影响。
我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旅游者,通过观察地貌特点和地理位置,分析桂林山水对旅游的影响。
《桂林山水》说课稿
《桂林山水》说课稿乔殿云一、说教材《桂林山水》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的文章,全文共四个自然段,以总分总的结构,抓住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生动得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很显然,这是一篇适合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好教材!二、说教学目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也在不断提高,能初步养成与他人阅读感受的习惯。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澜、瑕、翡、峦等生词,理解并积累波澜壮阔、无瑕、峰峦雄伟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把握文章大意3;领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4;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说教法学法语文是培养学生通说读写能力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解并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关系,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学法:在教法上,第一我会利用导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用朗读感悟情境,用声音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入境动情!第二,我会采用“读、找、品、诵”为主要训练方式,鼓励学生多读,在读中促悟,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观察体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处很著名的自然景观,你知道在哪里吗?(出示中国地图课件)广西“桂林”,是啊!桂林的自然风光很美,你们想去看看吗?“想”好!那就一起来欣赏桂林的自然风光吧!(出示课件)2、刚才看了图片,谁来说一说桂林最美的是什么?是“山和水”。
人教版桂林山水说课稿2篇
人教版桂林山水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
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对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两个方面作了具体描绘。
文章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
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组训练的重点,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 澜、暇”等8个生字;理解“波澜壮阔、无暇”等18个词语的意思。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列提纲背诵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4.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
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课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桂林山水》二、说教法1.直观教学法:教学2、3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板画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3.举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说学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我紧扣“课标要求”,针对教材内容,采用讲读法、讨论法、多读多想、从扶到放等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山水闻名遐迩,然后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桂林的山和水等角度分别描写了桂林美景的特色。
学习本文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与热爱之情,并让学生体悟作者是如何用优美的语句来表情达意的。
(二) 本课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单元主题和本文的特点,设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学会用写景手法描绘身边的事物。
难点:了解本文语言特点,掌握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二、说学情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之前学习过关于描绘山水的文章,初步具有了欣赏美、热爱美的能力,但是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运用技巧来写景达意,并对其中的优秀技巧进行模仿写作,这样的感悟力和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组词和听写,并能正确读写“无瑕、兀立、嶙峋、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不断”等词语。
2.背诵多文。
(二)方法目标:
1.通过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掌握引用、对比、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2.能够模仿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三)情感目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此,我主要采用“品读赏析”和“问题探究”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安排2课时。
借助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在描写景色时所采用的优美语句;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须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三) 学法
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有感情的读;
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图文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世识记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所搜集的桂林山水图。
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展示,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我们忍不住想去桂林看看,并赞叹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祖国处处充满了美丽的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陈淼一起去广西欣赏一下被称为天下第一美景的桂林山水。
(板书:第2课桂林山水)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分钟的时间。
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
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
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
”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分排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美,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景色美。
2.教师范读,学生标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现重要词语;
3.教师范读以后,再请学生默读,这次是带着任务的默读:首先,让学生借助词典查出生字的读音和组词,并查出新出现的重要词语的意思;然后,试着概括每段最主要写的是桂林的什么美景。
(说明: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初步学会默读,不指读,学会略读并粗知文章大意,所以在默读的时候,我给学生布置了简单概括文章的大意的任务;另要求学生学会借助相关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的意思,所以我还安排学生自己查词典并解决生词释义。
)
4.检查朗读的任务完成,并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
首先我请两名同学分别读出8个生词,并进行组词。
带领学生解决了生词的问题,再来初步概括文章大意。
这里仍然采用检查任务完成的方式,请4名同学分别说出每段最主要写了桂林的什么美景。
得出如下线索: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
(3)桂林的山
(4)桂林的山水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三)深入阅读、攻克难点
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和结构以后,接下来就要重点学习文章如何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桂林的美景的。
在这个环节,我采用让学生分段研读的方法,因为本文每个段落的主题都很鲜明,整体形成总--分--总结构,进行分段研读非常适合。
分段研读的设计如下:
1.第1段,统领多文:前面我们已经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学习第2段。
(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以这7个字为纲,统领整篇课文)
2.第2段,漓江的水:
(1)请一名同学读第二段,教师重点讲解:波澜壮阔、无瑕
(2)攻克重点:体会作者描写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先写大海和西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B.作者写了漓江水的哪几个特点?具体是怎么写的?
(板书:漓江水:静、清、绿)
静:采用引读法(老师读前面的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读出后面的内容),教师:漓江的水真静啊学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清啊学生: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绿啊学生: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翡翠。
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绿水比喻成一块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板书:桂林的山:奇、秀、险)
A.请一名同学读第3段,重点讲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B.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呢?描写山的特点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说明:由于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学生根据前面老师的讲解,结合小组讨论,可以对第三段进行分析了,所以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
)
小组讨论以后,预想学生会总结出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险、秀,和采用的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排比,老师就可以根据大家的回答,按照第二段的模式写成板书。
(4)第4段,桂林山水:
A.请一名同学朗读,重点讲解:连绵不断
B.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么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画中游”的?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攻克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会带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并进行相应的拓展。
我是这样帮助学生回顾整体知识的: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总领多篇,又分别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进行景色描写,最后写桂林的山和水汇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作者在描写景色时,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桂林的语言跟美景一样,格外美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描写你所见的一处风景。
3.我们的祖国,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画卷一样。
同学们,如果你们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培养自己开放的胸怀。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模仿文中描写漓江水的写作手法,写一篇5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你所见过的或者特别喜欢的风景、植物、动物。
六、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