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doc
1.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计算器的使用.2、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运算.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四、教学难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科学计算器的记忆系统有保留中间运算结果的作用,所以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只要依照算式原来的顺序进行操作,就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我们学习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讲授新课例1、用计算器计算:(1)-5.2×(2.97+1.63)÷(6.22-3.62);(2)2×3.13×4.22-8.2×1.6(精确到0.001).(三)重难点精讲典例:例2、我们已经知道,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的路程叫做1光年.据测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千米∕秒,请用计算器计算1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解:300000×365×24×60×60=9.4608×1012(千米).答:1光年相当于9.4608×1012千米.跟踪训练:德国科学家贝塞尔推算出天鹅座第61颗暗星距地球102000000000000千米,比太阳距地球还远690000倍.请用计算器计算出暗星到地球的距离,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解:102000000000000×690000=1.02×1014(千米).答:暗星到地球的距离是1.02×1014千米.(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1)3.6×(2.88-3.26)÷(7.65-4.32);(2)3×2.12×4.52-9.16×(-2.33).2、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00000千米,太阳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约为500秒,请用计算器计算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六、板书设计用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9 习题 3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8.1有理数的除法教案.doc
1.8.1有理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一).2、掌握在不改变分数的值得条件下,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本身的符号之间的关系.3、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四、教学难点:在不改变分数的值得条件下,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本身的符号之间的关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怎样计算 (-8)÷(+4)呢?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的-8.也就是已知乘积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运用有理数乘法的知识,去探求有理数的除法应当怎样进行?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二)讲授新课交流:1、对于除法运算(-8)÷(+4),你能用乘法的知识求出商来吗?如果能,所得的商应是什么数?2、请你举出更多有理数除法的例子试一试,并用计算器检验你的结果是否正确.3、你能由此归纳出和有理数乘法法则类似的有理数除法法则吗?归纳出这个法则,再用计算器验证你归纳出的法则是否正确. 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经过验证,我们可以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一):1、同号两数相除得正,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0不能做除数,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典例:例1、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一)做下列除法:).2311(0)4();54()24.0)(3();415()125)(2();7()28)(1(-÷-÷--÷+-÷+.0)2311(0)4(;3.0)8.024.0()8.0()24.0()54()24.0)(3(;91)154125()415125()415()125)(2(;4)728()7()28)(1(=-÷+=÷-=-÷-=-÷--=⨯-=÷-=-÷+-=÷-=-÷+解: 跟踪训练:计算:(1) (-36) ÷9;).53()2512)(2(-÷- 解:(1)(-36)÷9=-(36÷9)=-4; .54)352512()532512()53()2512)(2(+=⨯+=÷+=-÷-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分数线也看做除号,于是除法的法则也可以用来处理分数中分子、分母和分数本身的符号.典例:例2、化简:.1535)3(;542)2(;436)1(----- .37)1535(1535)3(;25)452(542)2(;9436436)1(+=--=--+=⨯+=---=-=-解: 思考:1、通过做“例2”中的除法运算,你能概括出在不改变分数值得条件下,分数的分子、分母的符号和分数本身的符号的变化规律吗?2、怎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同学们思考并交流.这个规律可以叙述为: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本身的符号中同时有两个改变时,分数的值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分数值得条件下,把分数的分子、分母的符号都化为正号.(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若a÷b 商是正数,那么( )A .a ,b 其中有一个数是正数B .a ,b 都是正数C .a ,b 都是负数D .a ,b 同号2、若a +b<0,a b>0,则下列成立的是( )A .a>0,b>0B .a<0,b<0C .a>0,b<0D .a<0,b>03、计算:(1)(-18) ÷6; (2)(-63) ÷(-7); (3)0÷(-8).4、化简:.750)3(;4530)2(;972)1(----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3、4 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doc
1.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掌握去括号法则.2、掌握添括号法则.3、能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四、教学难点: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有些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是含有括号的,如下面的式子:).3876(31-- 如何计算上面的式子呢?下面我们学习去括号和添括号.(二)讲授新课思考:1、观察这个算式,如果按照运算顺序的规定,应当怎样计算?2、我们发现,括号内的一个加数38-和括号外的31是同分母的分数,如果对它们先做计算,就能使运算简便.那么,怎样才能对它们先做计算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们思考并交流. 要想实现38-和31先做计算,就必须去掉算式中的括号,然后再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我们已经知道,“某数减去若干个数的和,可以逐个减去各个加数”,按照这个法则,就有 .715763763831387631)38()76(31)3876(31=-=-+=+-=--+-=-- 可见,在某些时候,如果能把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就能使运算简便.(三)重难点精讲交流:1、形如m-(a+b-c)的算式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算法?2、如果我们选择先去掉括号的算法,你能从上面的研究中概括出“去掉前面带有减号(或负号)的括号”的法则吗?3、与此类似,对于形如m+(a+b-c)的算式,如果我们选择去掉括号的算法,那么你能概括出“去掉前面带有加号(或正号)的括号”的法则吗?同学们思考并交流. 由于存在加法结合律,所以“去掉前面带有加号的括号”可以任意地进行.而“去掉前面带有减号的括号”以后,进行的是减法运算.根据减法的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可以概括出去括号的法则.去括号法则1、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2、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典例:例3、计算:).52253711(739)2();41483(432)1(---+--++.8118318344143241483432)41483(432)1(-=--=--++=+--+=+--++解:.95452253711739)52253711(739)2(=+=++-=---.)3541(-3745-4⎥⎦⎤⎢⎣⎡+-+、简便地计算:例.31-321-35-413745)354137(45-.)3541(-3745-=+=++-=-++=⎥⎦⎤⎢⎣⎡+-+解: 跟踪训练:计算:).255321(5)2();31143(32)1(---+--+ .43-43-1-1311-43-32)31143(32)1(==+=+--+解: .53853252553215)255321(5)2(=++=++-=--- 交流:1、“添括号”和“去括号”是不是方向相反的变形?2、如果我们把一个算式先实施了“添括号”的步骤以后,再实施“去括号”的步骤,那么这个算式是不是应该恢复为原来的样子?3、“添括号”应有怎样的法则呢?同学们思考并交流.添括号法则1、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2、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典例:例5、把下列算式分别放入前面带有“+”和带有“-”的括号内:.76858837)2(;257273)1(+-+--+ ).257273().257273()1(+-----+++”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解:).76858837().76858837()2(-+---+-+-++”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得放入前面带有“例6、把下面算式中的后三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再把算式中的后四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13925131722758--+- ).139251317227(58).1392513-17(227-58++----++”的括号内,得入前面带有“把算式中的后四个数放”的括号内,得数放入前面带有“解:把算式中的后三位(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计算: ).7473611(623)2();41421(413)1(---+--++2、把下面算式中的后三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再把算式中的后四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119-53123721+-+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36 习题 10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列方程解应用题教.doc
2.6.2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用方程计算盈亏、打折问题的方法.2、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用方程计算盈亏、打折问题的方法.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常到商场购买东西,在那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能利用方程来解决的问题.为了搞活经济,许多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部分商品在打折销售.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讲授新课例4、某商场把一个双肩背的书包按进价提高50%标价,然后再按8折(标价的80%)出售,这样商场每卖出一个书包就可盈利8元.请问这种书包的进价是多少元?如果按6折出售,商场还盈利吗?为什么?分析:这个问题中涉及了哪些数量关系?请你按下面的思路进行分析.如果每个书包进价为x元,那么每个书包标价为(1+50%)x元;打8折后每个书包的实际售价为(1+50%)x×80%元.在这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实际售价-进价=利润.(三)重难点精讲解:设每个书包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50%)x×80%-x=8.解这个方程,得x=40.如果按6折出售,那么40(1+50%)×60%=36<40,所以按6折出售时商场不盈利.答:这种书包的进价是40元,按6折出售时,商场不盈利.跟踪训练:商场将某种品牌的冰箱先按进价提高50%作为标价,然后打出“八折酬宾,外送100元运装费”的广告,结果每台冰箱仍获利300元,求每台冰箱的进价是多少元?解:设每台冰箱的进价为x元,则标价为(1+50%)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50%)x×80%-100=x+300,解这个方程,得x=2 000,答:每台冰箱的进价是2 000元思考:通过以上的研究,思考一下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得相等关系;2、设出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题目中涉及的数量关系;3、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6、写出答案.(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某商品的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按零售价的九折并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则每件进价为多少元?2、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标价为1500元,商店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售货员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六、板书设计.6.2七、作业布置:课本P112 习题 2八、教学反思。
【推荐】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教案.doc
- 1 -1.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值的概念.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3、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近似值.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四、教学难点: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看一个例子: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种报道:“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
这里数字513确切地反映了实际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另一种报道说: “约有500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500这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下面我们学习数的近似.(二)讲授新课探索:用计算器寻求一个正数,使这个正数的平方恰好等于2.不难发现,我们寻求不到这个正数的精确值,我们发现1.42=1.96<2; 1.52=2.25>2;1.412=1.9881<2; 1.422=2.0164>2;1.4142=1.999396<2; 1.4152=2.002225>2;……(三)重难点精讲所以,只能寻求到和这个数越来越近的1.4,1.5,1.41,1.42,1.414,1.415;…一组又一组的近似数,我们把和精确值近似的数叫做这个精确值的一个近似值. 一般地说,为了更加接近精确值,在各种近似程度上近似值得最后一位都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最后一个数字在哪一位,就说它是精确到哪一位的近似值. 典例:).0001.0(20000699121791精确到的近似值和,、分别求例- 2 -.2857.1792857.10001.02857142.179≈=,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解:因为 .0833.01210833.00001.0083333.0121≈=,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0350.0200006990350.00001.003495.020000699≈=,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跟踪训练:).001.0(200011713191精确到的近似值和,分别求 .222.1911222.1001.0222222.1911≈=,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解:因为 .077.0131077.0001.0076923.0131≈=,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059.02000117059.0001.00585.02000117≈=,记作的近似值是,所以精确到因为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近似数13.5亿精确到了( )A 、亿位 B.千万位 C. 十亿位 D. 十分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27.0精确到十分位.B.近似数27.0精确到个位.C.8万与80000的精确到相同.D.近似数0.15与0.150的精确度相同.3、已知地球离月球约为3839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精确到千位)()千米.A.3.84×105B.3.84×106C.38.4×105D.3.83×1054、有下列数据(1)我国与13亿人口.(2)教室里有5人在绘画.(3)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4)这本书的定价是9.8元/本.其中___________是准确数.__________是近似数.5、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0.01,对5.9952取近似值的结果是__________.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9 习题 1八、教学反思- 3 -。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字母表示数教.doc
2.1.1字母表示数一、教学目标1、知道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的量.3、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知道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四、教学难点: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表示一种皮球的弹起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到一组数据.单位:厘米.?下面我们学习字母表示数.(二)讲授新课我们会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交流:请你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想一想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运算律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有理数,所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律比较简单明了,可以表示运算律的普遍性.在数学中,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这使我们对数的研究更具有一般性.典例:例1、用字母a,b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a比b小5;(2)a,b互为相反数;(3)a与b的2倍相等.解:(1)a=b-5;(2)a=-b或a+b=0;(3)a=2b.跟踪训练:用字母m,n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m比n大5;(2)m与n的和是6;(3)a比b的2倍小2.解:(1)m=n+5;(2)m+n=6;(3)a=2b-2.实践:1、某种练习册每本5.6元,请你根据购买练习册的数量计算应付的金额,填写下表,并进行概括:20,3,8,15,24,…,那么它的第10个数是________,第n个数是______.第1题中的空依次是:5.6,11.2,16.8, …,5.6n.第2题中这一列数的每一个数都是比它的序号的平方小1的数.所以它的第10个数是102-1=99,第n个数是n2-1.典例:例2、填空:(1)每瓶酸奶3.5元,小红买4瓶酸奶用了_____元;小红买x瓶酸奶用了____元.(2)在“手拉手”活动中,甲班捐献图书m本,乙班捐献图书n本,那么甲、乙两班一共捐献图书________本.(3)据报道,要治理祖国大西北的1亩沙地所需的费用大约是500元,主要用于购买适宜沙地种植的草种以及后期人工护养.某中学七年级(1)班有a名学生,七年级(2)班有b名学生,他们每人都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为祖国大西北的治沙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们决定将过年时得到的压岁钱中的一部分捐献出来用于治沙.如果平均每人捐献的钱可以治理1亩沙地,那么他们的捐款一共可以治理_____亩沙地;如果(1)班比(2)班的人数多,那么(1)班比(2)班多捐献了_____元.(4)如果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要_____小时.解:(1)小红买4瓶酸奶用了14元,买x瓶酸奶用了3.5x元;(2)两班共捐献图书(m+n)本;(3)两班的捐款一共可以治理沙地(a+b)亩;七年级(1)班比(2)班多捐献了500(a-b)元;100小时.(4)从甲地到乙地需要v跟踪训练:1、李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某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6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6x+8.2、某服装原价为a元,降价10%后的价格为0,9a 元.3、设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m,十位数字为n,请你写出这个两位数10n+m .100,这样的式子,我们称它们为代数式.上面问题中得到的5.6n,n2-1,3.5x,m+n,a+b,500(a-b),v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交流:当a表示有理数时,-a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并交流.(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判断对错:(1)πr2中的π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2)a+b=b+a可以表示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 )(3)某人步行速度是a米/时,则他30分钟走了30a米.( )(4)n只能表示正整数.( )2、填空:(1)父亲的年龄比儿子大28岁.如果用x表示儿子现在的年龄,那么父亲现在的年龄为岁.(2)设奶粉每听p元,橘子每听q元,则买10听奶粉、6听橘子共需元.(3)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3米,则面积是平方米.周长是米.3、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长度相同的小木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n条“金鱼”需要小木棒的根数为( )A.2+6nB.8+6nC.4+4nD.8n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85 习题 1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负数的引入教.doc
1.1负数的引入一、教学目标1、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有理数的分类.四、教学难点:正、负数的概念及有理数的分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数学课中我们曾经学习了自然数(如0,1,2,3,…)和分数(如 ,47,2311,53),我们还学习了小(2.84,0.333…,0.056,…),而且我们知道,小数只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下面我们接着学习其他的数.(二)讲授新课交流:1、你能举出生活中“用自然数或分数表示量的多少”的例子吗?2、你了解“光年”和“纳米”的意义吗?请设法查阅资料,了解这两个词的意义,说说1光年和1纳米的大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交流:1、在我们的身边,你见到过“负数”吗?在哪里见到过?2、你怎样理解“负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要用“负数”?在足球比赛中,某足球队的净胜球数是“-3”(读作“负3”);龙庆峡冰雪节时,某天的气温是“-12℃”;某精密仪器上的钛金属零件的误差一般要控制在“±0.02mm”(也就是+0.02mm 和-0.02mm)以内……可见,像“-3”,“-12”,“-0.02”,…这样的“负数”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了.ÊýµÄ²úÉúºÍ·¢Õ¹Àë²»¿ªÉú»îºÍÉú²úµÄÐèÒª£®ÓɼÇÊý¡¢ÅÐò£¬²úÉúÊý1£¬2£¬3£¬…Óɱíʾ“ûÓД“¿Õ딣¬²úÉúÊý0ÓÉ·ÖÎï¡¢²âÁ¿£¬²úÉú·ÖÊý£¬£¬…2131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实际上,“负数”也是用来表示一类量的多少的.这类量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一定存在着和它们意义相反的量.例如:“净胜球数是-3”,表示的是“输了3个球”.在这里,“负数”描述的是“输球数”的多少,而“输球数”是和“赢球数”意义相反的量.思考:1、“-12℃”、“-0.02mm”也有类似的情况吗?怎样说明它们的意义?2、请举出你所了解的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三)重难点精讲除0以外的自然数和分数,我们称它们为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数.为了进一步强调它们是正数,还可以在它们的前面加上一个正号“+”, 如+1,+3,+76,+3.56,+0.08, ,713,53++,“+”号可以省略;和它们意义相反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时,在0除以外的自然数和分数的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得到的数叫做负数.如-2,-7,-4.76,-0.045, ,637,95--“-”号不能省略. 我们规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号读作“负”,如:“-5”读作“负5”;“+”号读作“正”,如:“+3”读作“正3”;“+”号可以省略.我们原来认为,“0”表示是“没有”.在我们引入了“负数”以后,它是否又有了新的意义?这种新的意义是什么?当仓库中最后一台洗衣机运出后,仓库中洗衣机的库存量记作“0”,这时,它表示“没有”.但是当我们说“气温达到0℃时,水将结成冰”,却决不意味着那时“没有温度”,只是说那时温度恰好处于“正”、“负”之间.这说明,在引入了负数以后,“0”还表示“+”与“-”之间的分界点. 你能举出其他的用“0”表示正负之间的分界点的例子吗?交流:1、你学过哪些数,这些数可以怎样分类?2、各类数之间有怎样的包含关系?事实上,我们知道的数可以分为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两大类.整数和分数合并在一起,统称有理数.下面介绍一种有理数的分类方法:⎪⎪⎪⎩⎪⎪⎪⎨⎧⎩⎨⎧⎪⎩⎪⎨⎧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你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典例:例1、读下列各数,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7、-9、4/3、-4.5、998.解:+7、4/3、988是正数,-9、-4.5 是负数.跟踪训练: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0,109,998,5.4,31,9,7---+ 解:998,31,7-+是正数,109,5.4,9---是负数. 典例: 例2、把下列给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4,0.001,0,-1.7,15,+1.5.正数集合{0.001,15,+1.5…}负数集合{-4,-1.7…}正整数集合{15…}分数集合{0.001,-1.7,+1.5…}跟踪训练: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8-2009135%10,67,01.0,25.1,413,101,0,31,6,9.99,,,-+-+--- 整数集合:{ 18,2009,67,101,0,6+-…}分数集合:{ 135%10,01.0,25.1,413,31,9.99,--+--…} 正数集合:{ 2009135,67,01.0,413,6,++…} 负数集合:{ 18-%10,25.1,101,31,9.99,-----…} 典例:例3、如果80m 表示向东走80m ,那么-60m 表示向西走60m.跟踪训练:1、如果水位升高3m 时水位变化记作+3m ,那么水位下降3m 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3 m.2、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126 ℃,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记作 -150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1215,7.25,,0,,0.32,452+--+-. 正数集合:{32.0,512,5++…}; 负数集合:{21,43,25.7---…}. 2、填空:(1)如果买入100kg 大米记为+100 kg ,那么卖出220kg 大米可记作-220千克;(2)如果-10元表示支出10元,那么+100元表示收入100元;(3)太平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11034 m ,它的海拔高度可表示为-11034m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14 习题 1、2、3 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列代数式教案.doc
2.1.2列代数式一、教学目标1、理解列代数式的意义.2、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3、通过列代数式体会代数式会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有一般性.4、会求简单的代数式的值.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四、教学难点:求简单的代数式的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地区夏季高山上的温度从山脚处开始每升高100米降低0.7℃.如果山脚温度是28℃,那么比山脚高300米处的温度是多少?一般地,比山脚高x 米处的温度是多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学习列代数式.(二)讲授新课 在上面讨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并且把问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来表示,这就是列代数式.典例:例3、用代数式表示:(1)a 的3倍与b 的和; (2)a 的一半与b 的相反数的和;(3)a 与b 两数的平方差; (4)a 与b 两数和的平方.解:(1)3a+b; (2) );(21b a -+(3)a 2-b 2; (4)(a+b)2.(三)重难点精讲例4、用语言表述下列代数式的意义:(1)某型号计算机每台x 元,那么15x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2)某校合唱队男生和女生共45人,其中男生y 人,那么45-y 表示______________. 解:(1)15台计算器的价格;(2)合唱队中女生的人数.跟踪训练:填空:1、某厂产品产量第一年为a ,第二年比第一年增长了5%,第三年比第二年增长了4%,则第三年的产量是a(1+5%)(1+4%).2、用代数式表示:数a 的平方与b 的差的3倍为3(a 2-b).3、代数式 (a –b)²的意义是a 与b 差的平方.思考:代数式3a+b 能表示什么意义?如果a(元),b(元)分别表示签字笔和圆珠笔的单价,那么3a+b 表示3支签字笔和1支圆珠笔的价格;如果a(千克),b(千克)分别表示1袋大米和1袋面粉的质量,那么3a+b 表示3袋大米和1袋面粉的总质量……典例:例5、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用代数式表示:(1)甲数与乙数的和的三分之一;(2) 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倒数的差;(3)甲、乙两数积的2倍;(4)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2)3(;13)2();(31)1(22y x xy y x y x +-+解: 交流: 列代数式时,在表示方法上要注意什么?1、要正确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特别要弄清问题中的和、差、积、商与大、小、多、少、倍、几分之几等词语的意义.3、要弄清楚问题中的运算顺序.典例:例6、某学校有退休教师x 人,比在职教师少21人.教师节前学校组织慰问活动,请他们参加音乐会.学校为退休教师购买A 级票,为在职教师购买B 级票.已知音乐会门票的价格是:A 级票每张100元,B 级票每张80元.(1)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如果这所学校有退休教师11人,那么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是多少?解:(1)设该校有退休教师x 人,那么有在职教师(x+21)人,因此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应是[100x+80(x+21)]元;(2)当x=11时, 100x+80(x+21)=100×11+80×(11+21)=3660.因此,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总费用为3660元.跟踪训练:某动物园的门票价格是 :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1)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 人、学生y 人,那么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2)如果该旅游团有37个成人、15个学生,那么他们应付多少门票费?解:(1)该旅游团应付门票费是(10x +5y )元.(2)把 x =37, y =15 代入代数式 10x +5y ,得10×37+5×15=445.因此,他们应付445元门票费.思考:在上面的问题中,“学校购买音乐会门票的费用”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它给你什么启示?由于“学校有退休教师11人”,就是代数式[100x+80(x+21)]中,x=11,所以只要把x=11代替代数式中的x 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购票需要的总费用.它告诉我们,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时,可以求出对应的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原有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典例:例7、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2x-5,其中x=-2; (2) .25,373-=+y y 其中 解:(1)当x=-2时,-2x-5=-2×(-2)-5=4-5=-1;.6313721537)25(337325)2(-=+-=+-⨯=+-=y y 时,当 .2)2(;))(1(,25,28222y xy x y x y x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已知:例.481)25()25()2(2)2(2)2(;481)29()25(2-))(1(25,2222222=-+-⨯-⨯+-=++=-=⎥⎦⎤⎢⎣⎡-+=+-=-=y xy x y x y x 时:解:当 跟踪训练:求代数式的值:4x 2+3xy-x 2-9,其中x=2,y=-3.解:当x=2,y=-3时, 原式=4×22+3×2×(-3)-22-9=4×4+3×2×(-3)-4-9=-15.(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用代数式表示:“比k的平方的2倍小1的数”为( )A、2k2-1B、(2k)2-1C、2(k-1)2D、(2k-1)22、某工厂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的产值增长了x%,第三季度又比第二季度增长了x%,则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 )A、2x%B、1+2x%C、(1+x%)2D、(2+x%)3、用语言叙述代数式a2-b2正确的是()A、a, b两数的平方差B、a与b差的平方C、a与b的平方的差D、 b, a两数的平方差4、已知a3-a-1=0,求:a3-a+2016的值.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85 习题 5八、教学反思。
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7.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编】.doc
- 1 - 1.7.1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2、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3、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四、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3×3=9 3×2=6 3×1=3 3×0=0如何计算:3×(-1)=? 3×(-2)=? 3×(-3)=?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二)讲授新课交流:公园中有一条东西向的道路,甲、乙两名同学在该道路上锻炼.它们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甲同学以每秒5米的速度向东行进,乙同以每秒5米的速度向西行进.那么,4秒后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什么位置? 按照上面的叙述,列出的算式是什么?计算的结果应是什么?向东和向西行进的速度都是具有方向的量.如果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甲同学的速度可以记作+5米/秒,乙同学的速度可以记作-5米/秒.4秒后甲同学应在起点东侧20米处,用算式表示为(+5)×(+4)=+20.4秒后乙同学应在起点西侧20米处,用算式表示为(-5)×(+4)=-20.(三)重难点精讲实践:猜想下列两组算式的计算结果,并用计算器验证.(1) ①(+3)×(-2); (2) ①(-3)×(-2);②(+5)×(-4); ②(-5)×(-4);- 2 - ③(+6)×(-7). ③(-6)×(-7).验证可知:(1) ①(+3)×(-2)=-6; (2) ①(-3)×(-2)=+6;②(+5)×(-4)=-20; ②(-5)×(-4)=+20; ③(+6)×(-7)=-42. ③(-6)×(-7)=+42.思考:根据以上的事实和相应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吗?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发现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典例:1、计算:.0)52)(5();43()512)(4();58()3.2)(3();43()617)(2();8()3)(1(⨯-+⨯+-⨯-+⨯-+⨯-.00)52)(5(;59)43512()43()512)(4(;2592)581023()58()3.2)(3(;817)43617()43()617)(2(;24)83()8()3)(1(=⨯-+=⨯+=+⨯++=⨯+=-⨯--=⨯-=+⨯--=⨯-=+⨯-解: 跟踪训练:计算:(1)(-3)×9; (2)8×(-1); (3) ).4()21(-⨯-解:(1)(-3)×9=-(3×9)=-27;(2)8×(-1)=-(8×1)=-8; .2-)421()4()21)(3(=⨯-=-⨯-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填空题:- 3 - (1)(-25)×(-4)=______.(2)(-8)× 2.5 =______.(3) 0×(-2014) =______.2、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的乘积( )A .一定为正数 B. 一定为负数C .一定大于0 D. 不确定3、计算:.0)119)(4();65()2.1)(3();52()415)(2();6()4)(1(⨯--⨯--⨯-+⨯-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1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doc
1.6.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2、理解代数和的概念.3、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4、能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四、教学难点: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后如何运算下面的式子呢?(-3)+(+2)-(-5)-(+8);(+2)-(-6)+(+4)-(-5).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二)讲授新课思考:1、在生活中哪里会用到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举出你想到的例子.2、既然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那么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怎样进行?3、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以后,是否可能产生简洁的形式和更方便的算法?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我们来看一个加减法的混合运算(-4)+(+18)-(-3)-(+13)+(-2).先把它统一为加法运算,得(-4)+(+18)+(+3)+(-13)+(-2).由于都是加号连接,所以不妨省略“+”,使得式子更加简洁,得-4+18+3-13-2. ①在过去,①式被看做是有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而在代数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有理数的加法算式,也就是理解为“负4,正18,正3,负13和负2的和”.这样,我们把省略了加号的几个有理数的和的式子叫做这几个数的代数和.于是,它的计算过程就可以写为(-4)+(+18)-(-3)-(+13)+(-2)=(-4)+(+18)+(+3)+(-13)+(-2)=-4+18+3-13-2=-4-13-2+18+3 =-19+21=2.典例:).1219(21)38(47)65(1-+++---、计算:例 分析:观察算式的结构可以知道,算式尚未写成代数和的形式.其中47-和21+前面的加号已经省略,只需先把)38(+-转化为加法,再把尚未省略的加号略去,就转化为代数和的形式了. .3191276121921384765)1219(21)38(47)65()1219(21)38(47)65(-=-=-+---=-++-+--=-+++---解: 跟踪训练:计算:(-20)+(+3)-(+5)-(+7).解:(-20)+(+3)-(-5)-(+7)=-20+3+5-7=-20-7+3+5=-27+8=-19.典例:例2、学校餐厅购进大米20袋,每袋标准质量为50千克.但由于大米在装袋时有误差,运输时有亏损,所以入库时需要知道误差的数值.经过精确称量后每袋质量登记如下(单位:千克): 49.9,49.8,50.1,48.8,49.6,50.0,49.8,49.3,49.8,50.2,49.8,49.8,50.1,49.8,49.5,50.0,49.8,49.7,49.6,48.7.请你设计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这批大米总质量的误差.解:我们把多于标准质量的数量记为正数,少于标准质量的数量记为负数,得-0.1,-0.2,+0.1,-1.2,-0.4,0,-0.2,-0.7,-0.2,+0.2,-0.2,-0.2,+0.1,-0.2,-0.5,0,-0.2,-0.3,-0.4,-1.3.再用计算器求它们的代数和,得算式(0.1×2+0.2)+(-0.1-0.2×7-0.3-0.4×2-0.5-0.7-1.2-1.3)=0.4+(-6.3)=-5.9(千克).答:这批大米共缺少5.9千克.跟踪训练:某村共有10块小麦田,今年的收成与去年相比(增产为正,减产为负)的情况如下:55 kg ,79 kg ,-40 kg ,-25 kg ,10 kg ,-16 kg ,27 kg ,-5 kg ,31 kg ,4 kg ,今年的小麦总产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解:根据题意,得55+79+(-40)+(-25)+10+(-16)+27+(- 5)+31+4=55+79-40-25+10-16+27-5+31+4=(55+79+10+27+31+4)+(-40-16-25-5)=206-86=120(kg).答:今年的小麦总产量与去年相比增产120 kg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把18-(+10)+(-7)-(-5)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是( )A .18-10-7-5B .18-10-7+5C .18+(-10)+(-7)+5D .18+10-7-52、在式子3-10-7中,把省略的“+”号添加上,应得到( )A .3+10+7B .-3+(-10)+(-7)C .3+(-10)+(-7)D .3-(+10)+(+7)3、a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b 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c 的绝对值等于3,则a -b -c 的值是_______.4、 ,按此规律, =____.5、我们规定一种新运算:a ※b=a-b+1,如3※4=3-4+1=0,那么2※(-3)的值为_______.6、计算:(1)-5+7-2+136-88;.317215314)2(+-- 7、下表为某公司股票在本周内每日的涨跌情况(单位:元):计算这一周内该公司股票总数的变化是上涨还是下跌,上涨或下跌的值是多少元?六、板书设计§1.6.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七、作业布置:课本P35 习题 3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7.2有理数的乘法教案.doc
1.7.2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2、能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单的运算.3、要掌握乘法分配律的逆用.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四、教学难点: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依然适用.那么,与乘法有关的运算律呢? 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二)讲授新课 实践:请你举出一些有理数乘法的例子,用计算器验证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对加减法的分配律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仍然成立.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验证可知,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对加减法的分配律,在有理数的运算中也依然适用.1、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 =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 =a(bc).3、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 +c)=ab+ac ,有时也可以逆用:a·b+a·c=a(b+c).典例:例2、利用运算律做较简便的计算,并用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24()1214332)(2();118()411()36.0)(1(-⨯---⨯+⨯- .724)64()731()64)(3(⨯-+-⨯-;72.0)2()36.0()118()411()36.0()118()411()36.0)(1(=-⨯-=⎥⎦⎤⎢⎣⎡-⨯+⨯-=-⨯+⨯-解: ;421816)24(121)24(43)24(32)24()1214332)(2(=++-=-⨯--⨯--⨯=-⨯-- .64)1()64(724)731()64(724)64()731()64)(3(=-⨯-=⎥⎦⎤⎢⎣⎡+-⨯-=⨯-+-⨯- 例3、要制造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工件,但由于有加工误差,实际测量制得的工件的长、宽、高分别为5.99厘米、5.97厘米和6.0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比原来设计的大了还是小了?大了或小了多少立方厘米?精确到0.01立方厘米)?分析:由于有加工误差,实际生产出的工件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正方体,而可以看做长方体.用计算器计算制作出的工件的体积与原工件设计体积相差多少,再根据差的符号来判断制得的工件是大了还是小了. 解:5.99×5.97×6.03-6×6×6≈215.635-216=-0.365≈-0.37(立方厘米).答:制得的工件体积比原来设计的小了,体积约小了0.37立方厘米.跟踪训练: 利用运算律做较简便的计算,并用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2()612331)(2();76()37()2.0)(1(-⨯+---⨯+⨯- ;4.0)2()2.0()76()37()2.0()76()37()2.0)(1(=-⨯-=⎥⎦⎤⎢⎣⎡-⨯+⨯-=-⨯+⨯-解:.202184)12(61)12(23)12(31)12()612331)(2(=-+=-⨯+-⨯--⨯-=-⨯+-- (四)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 、54-×(10-411+0.05)=-8+1-0.04这个运算应用的运算律是________.2、191899×15=(100191-)×15=1 5001915-,这个运算应用了( )A .加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D .分配律3、利用运算律做较简便的计算,并用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5)×8×(-7)×0.25;).31(211158)125)(2(-⨯⨯⨯-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2八、教学反思。
【推荐】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3.2相反数和绝对值教.doc
1.3.2相反数和绝对值一、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2、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3、能进行简单的绝对值的计算.4、能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5、能结合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及进行简单的绝对值的计算.四、教学难点:结合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km,到达A,B两处(如图).它们行驶的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的路程相等吗?它们行驶的路线不同,行驶的路程相等.(二)讲授新课再观察图1-4数轴上的5对相反数:图1-4数轴上的5对相反数,每一对都是一个正数,另一个为负数,是不相同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点在原点两侧,是不同的两个点,但是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却相等,这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共同特征.(三)重难点精讲归纳:我们把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例如,如图.1-5(1)所示,数轴上表示+7的点到原点的交距离是7个单位长度,所以+7的绝对值仍是+7,记作︱+7︱=+7.例如,如图.1-5(2)所示,数轴上表示-5的点到原点的交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所以-5的绝对值仍是+5,记作︱-5︱=+5.特殊地,我们规定,0的绝对值仍是0,记作: ︱0︱=0.交流:1、怎样求25,125-,-0.16,0,16545,-0.0001的绝对值? 2、我们怎样用语言来叙述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法则?由于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和零三类,所以可以分三类不同的情况来叙述这个法则: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正数的绝对值是它自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仍是0.用式子表示为:(1)当a 是正数时,|a|=a ;(2)当a 是负数时,|a|=-a ;(3)当a 是0时,|a|=0.典例:例、-5的绝对值是( A )A.5B.-5C. 51D. 51- 跟踪训练: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这个数是( C )A.3B.-3C.±3D. 31 学习了有理数的绝对值以后,我们可以说,“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存在只需考虑数的绝对值而暂时不考虑它的符号的例子?如果有,请举出怎样的例子.例如:在-1层的停车场乘坐电梯去15层的办公室,一共经过多少层?典例:例1、计算:.236532)2(;9.104.35)1(--++--+---+;解:5.39.10-4.3-59.104.35)1(=+=-+---+.0236532236532)2(=-+=--++- 例2、求出绝对值分别是12,74 ,0的有理数. 解:因为︱+12︱= ︱-12︱=12,所以绝对值是12的有理数是+12或-12; 因为747474=-=+,所以绝对值是74的有理数是74-74或+; 因为只有0的绝对值是0,所以绝对值是0的有理数只有0.跟踪训练:1、计算:.5.505.23-+-+--.65.505.235.505.23=+--=-+-+--解:2、求出绝对值分别是10,85 ,0的有理数. 解:因为︱+10︱= ︱-10︱=10,所以绝对值是10的有理数是+10或-10; 因为858585=-=+,所以绝对值是85的有理数是85-85或+; 因为只有0的绝对值是0,所以绝对值是0的有理数只有0.思考:1、“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小,数轴上表示它的点离原点越近”,这个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是否能根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大小,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越小,数轴上表示它的点离原点越近”和“数轴上表示两个负数的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可以推想出:“两个负数中,绝对值较大的数反而小”.所以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来比较这两个负数的大小.典例:.-722-3π的大小和、比较例 .-722-.-722-1415.3-1429.3722-π<所以π>所以,π,解:因为 =≈跟踪训练:.73-218-的大小和比较 .73-218-.73-218-2197373-218218->所以<所以,,解:因为===(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数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左边,且|a|=4,则a 的值为( C )A .4或-4B .4C .-4D .以上都不对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C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D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3、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25 ,则这个数是+3.25或-3.25.4、如果a 的相反数是-0.74,那么|a| =0.74.5. 如果|x-1|=2,则x=+3或-1.6、已知:|x -2|+|y+3|=0,则x=2,y=-3.7、已知|a-1|与|b-4|互为相反数,且c为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d为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求a+d+c+b的值.解:由题意得,|a-1|+|b-4|=0,∴a-1=0,且b-4=0, ∴a=1,b=4.又∵c=0,d=-1,∴原式=1+(-1)+0+4=4.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17 习题 3、4八、教学反思。
【推荐】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3等式与方程教.doc
2.3等式与方程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概念.2、掌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3、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关等式、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四、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看到过下面的式子:3+(-5)=-2,a(b+c)=ab+ac ,3-2x=5,6x-3=y+4. 请你观察这四个式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下面我们学习等式与方程.(二)讲授新课思考:我们看到过下面的式子:5+(-2)=3,m(a+b)=ma+mb ,,)(21h b a S +=4+x=7,x+5=y-4. 请你观察这五个式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这五个式子都是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像这样用“=”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在等式中,等号的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其中,4+x=7,x+5=y-4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5+(-2)=3是一个算式,m(a+b)=ma+mb 表示的是分配律,h b a S )(21+=表示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当我们把m(a+b)=ma+mb ,h b a S )(21+=中的某些字母看做未知数时,它们也叫方程. 跟踪训练:判断下列各式,按要求填写序号:(1)2x+3y=0 (2) 1+2=3(3) x2–3x+2=0 (4) 3x+2(5) x+1=2x-5 (6) |x+1| =2(7) 0.32m-(3+0.02m)=0.7以上各式中是方程的有(1)(3)(5)(6)(7).以上各式中是等式的有(1)(2)(3)(5)(6)(7).探索:这里有-3,1,21-,2,0,43-共六个数,其中哪个数能使方程4x+5=3的左边和右边的值相等? 经过检验发现,只有把x=21-,代入方程的左边时,4x+5=4×)21(-+5=3,方程的右边也是3,所以可以知道,当x=21-时,方程4x+5=3两边的值相等,我们就说21-是方程4x+5=3的解. 一般地说,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求得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思考:怎样检验一个数是不是给定的方程的解?典例:例1、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x-7=5x+1的解:(1)x=-2, (2) .38-=x解:(1)把x=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2×(-2)-7=-4-7=-11,右边=5×(-2)+1=-10+1=9.∵左边≠右边,∴x=2不是方程2x-7=5x+1的解..157238.33713401)38(5,33773167)38(238)2(的解是方程右边,左边右边左边两边,得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把+=--=∴=-=+-=+-⨯=-=--=--⨯=-=x x x x 跟踪训练: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x-9=3x+1的解:(1)x=-5, (2)x=2.解:(1)把x=-5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5-9=-14,右边=3×(-5)+1=-15+1=14.∵左边=右边,∴x=-5是方程x-9=3x+1的解.(2)把x=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2-9=-7,右边=3×2+1=7.∵左边≠右边,∴x=2不是方程x-9=3x+1的解.典例:例2、用计算器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5.4(2x+8.56)=5.94的解:(1)x=-4.16, (2)x=-3.73.解:(1)把x=-4.16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5.4×[2×(-4.16)+8.56] =1.296,右边=5.94.∵左边≠右边,∴x=-4.16不是方程5.4×(2x+8.56)=5.94的解.(2)把x=-3.73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5.4×[2×(-3.73)+8.56] =5.94,右边=5.94.∵左边=右边,∴x=-3.73是方程5.4×(2x+8.56)=5.94的解.(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判断下列各式,按要求填写序号:(1)3-5=-2 (2) m-5n=8(3) x2–3x (4) 3x+2=0(5) x+1<2x-5 (6)x-3y+z=2以上各式中是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以上各式中是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方程中,解是x=-2的是()A.4x-2=3xB.5x-1=3x+3C.4x+1=3x-1D.4x-3=5x-23、方程5x-6=4的解是()A.x=0.4B. x=2C. x=-1D. x=-0.44、x=1000和x=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的0.52x-(1-0.52)x=80的解?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83 练习 1、2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有理数的减法教案.doc
1.5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3、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四、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北京某天气温是-3ºC~3º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如图温差为:3-(-3)=6如何计算3-(-3)=6呢?这是一个减法问题.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减法.(二)讲授新课下表列出的是北京市连续四周的周最高和最低平均气温:实践:求每周的平均温差时,应运用哪一种运算?你认为计算结果应是什么?请列出算式,并写出计算结果. 显然,这个问题应使用减法运算.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有理数减法运算应当怎样进行,但是根据常理,我们可以知道问题的答案分别是4℃,5℃,6℃ 和3℃.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探究有理数减法究竟应当怎样进行.(三)重难点精讲我们已经知道,减法是已知被减数和减数求差的运算,是加法的逆运算.交流:1、让我们根据上面的问题来研究一下,是否可以用加法的知识来做求差的运算?2、是否能直接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来求差?猜想一下,完成这个转化的法则应是什么?3、自己设计一些有理数的减法,用计算器检验你归纳的减法法则是否正确.做减法运算(-2)-(-5)就是求一个与-5的和是-2的数,也就是求等式(-5)+( )=-2的括号中应该填写的数.不难知道这个数是+3,这就是说,有(-5)+(+3)=-2.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把减法转化成为加法来求两个有理数的差.另一方面,我们还有 (-2)-(-5)=+3, (-2)+(+5)=+3,也就是 (-2)-(-5)=(-2)+(+5)=+3,其中,(+5)恰是(-5)的相反数,于是产生这样的猜想:“减去一个数,只需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经过验证,可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典例:例1、计算: (1)(-5)-(+3); );815(0)2(-- (3)(+3.7)-(+6.5); ).32()29)(4(---解:(1)(-5)-(+3)=(-5)+(-3)=-8; ;815)815(0)815(0)2(=++=-- (3)(+3.7)-(+6.5)=(+3.7)+(-6.5)=-2.8;.623)32()29()32()29)(4(-=++-=--- 跟踪训练:计算:(1)(-3)-(-5); (2)0-7;(3)7.2-(-4.8); (4) .415)213(--解:(1) (-3)-(-5)=(-3)+5=2;(2)0-7=0+(-7)=-7;(3)7.2-(-4.8)=7.2+4.8=12;.438)415()213(415)213)(4(-=-+-=--典例:例2、计算: (1)(-34)-(+56)-(-28);).247()329()25)(2(+---+解:(1)(-34)-(+56)-(-28)=-34+(-56)+(+28)=-90+(+28) =-62;.667)683(25)247()329(25)247()329()25)(2(=-++=-++++=+---+跟踪训练:计算: (1)(-25)-(-55)-(-32);).38()35()20)(2(+----解:(1)(-25)-(-55)-(-32)=-25+(+55)+(+32)=+30+(+28)=+58;. 21)1 (20)38()35(20)38()35()20 )(2(-=-+-=-+++-=+----(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D )A.3-7=-4 B.-8-(-8)=0C.8-(-8)=16 D.-8-8=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一个负数C.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D.两个正数的差,一定是一个正数3、计算:(1)(-5)-(-6); (2)(-4)-(+5);(3)0-8; (4)(-4.9)-(-6)-(-3.9).解:(1)(-5)-(-6)=(-5)+(+6)=1;(2)(-4)-(+5)=(-4)+(-5)=-9;(3)0-8=0+(-8)=-8;(4)(-4.9)-(-6)-(-3.9)=-4.9+(+6)+(+3.9)=-4.9+(+3.9)+(+6)=-1+(+6)=5.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35 习题 5、6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1一元一次方程教.doc
2.5.1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理解最简方程的概念.3、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最简方程.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四、教学难点: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最简方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概念,请你观察下面的方程:,11192,1347,623,214-=+=+-=-=-t t x y x 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点?下面我们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讲授新课 通过前面的情景导入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像这样的方程,我们把它们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在一元一次方程中,mx=n(m≠0)(其中x 是未知数)的方程是一类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形如mx=n(m≠0)的方程称为最简方程.(三)重难点精讲思考:怎样求最简方程mx=n(m≠0)(其中x 是未知数)的解?我们知道,方程的解可以表示为形如x=a(a 为已知数)的形式,对于最简方程mx=n(m≠0),只需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方程的两边同除以m ,就可以求出它的解.mn x =典例:例1、解下列方程: (1)3x=-5; (2)-6x=21; .623)4(;352)3(-=--=x x.3553.35132)1(-=-=-=x x x x 的解是所以方程,得的系数化为,使未知数,在方程两边同除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 .27216.27162)2(-=-=--=-x x x x 的解是所以方程,得的系数化为,使未知数,在方程两边同除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15352.2151522)3(-=-=-=x x x x 的解是所以方程,得的系数化为,使未知数,在方程两边同除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4623.41232)4(=-=-=-x x x x 的解是所以方程,得的系数化为,使未知数,在方程两边同除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跟踪下列:解下列方程: (1)-3x=7; .832)2(-=-x .3773.37132)1(-==--=-x x x x 的解是所以方程,得的系数化为,使未知数,在方程两边同除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12832.121322)2(=-=-=-x x x x 的解是所以方程,得的系数化为,使未知数,在方程两边同除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思考: 解最简方程mx=n(m≠0)(其中x 是未知数)时的主要思路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解方程mx=n(m≠0)(其中x 是未知数)时的主要思路是: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把它变形为x=a 的形式.解题的关键步骤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两边都乘未知数的系数的倒数),使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mx=n(m≠0)的解.mn x = 条件“m≠0”的存在使得“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的步骤总可以进行,最简方程mx=n(m≠0)一定有唯一的一个解.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2y =1B .2y +y 2+1=0 C. 3x +3=0 D .2y 2=82、若关于x 的方程2xn -1-9=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 = . 3、解下列方程: (1)5x=-3; .643)2(=-x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90练习 1、2八、教学反思。
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4.2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推荐】.doc
1.4.2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1、巩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3、能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化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4、能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四、教学难点:能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计算: 30+(-20) , (-20)+30.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下面我们学习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二)讲授新课思考:1、你认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依然成立吗?请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可以用计算器).2、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加减运算中能起什么作用?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依然成立: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a+b=b+a; (a+b)+c=a+(b+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加减运算中能简化运算.(三)重难点精讲典例:例4、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简便运算:(1)(-23)+(+39)+(-83)+(+11); (2)(-41)+(+33)+(+41)+(-39);).719()58()73()513)(3(-++++++ 解:(1)(-23)+(+39)+(-83)+(+11)=[(-23)+(-83)]+[(+39)+(+11)]=(-106)+(+50)=-56;(2)(-41)+(+33)+(+41)+(-39)=[(-41)+(+41)]+[(-33)+(+33)] =0;.79)716()1()719()73()58()513()719()58()73()513)(3(-=-++=⎥⎦⎤⎢⎣⎡-+++⎥⎦⎤⎢⎣⎡+++=-++++++解: 跟踪训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简便运算:(1)(-25)+(+17)+5+(-17); (2)(-50)+(+71)+(-170)+(+132);).21(54)32()21()31)(3(-++-+++- 解:(1)(-25)+(+17)+5+(-17)=[(-25)+5]+[(+17)+(-17)]=-20+0 = -20;(2)(-50)+(+71)+(-170)+(+132)=[(-50)+(-170)]+[(+71)+(+132)] =-220+203 =-17;.51540)1(54)21()21()32()31()21(54)32()21()31)(3(-=++-=+⎥⎦⎤⎢⎣⎡-+++⎥⎦⎤⎢⎣⎡-+-=-++-+++-解: (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7+(-3)+(-4)+18+(-11)=(7+18)+[(-3)+(-4)+(-11)]是应用了( D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符号化简D.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2.计算33+(-32)+7+(-8)的结果为( A )A.0B.2C.-1D.53、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7的所有整数的和是0.4、青山超市一周内各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利为正,亏损为负,单位:元):+620,-260,+380,-190,+450,+670,+530,则一周的盈亏情况是盈利2200元.5、三个数-12,-2,7的和加上它们的绝对值的和等于14.6、计算1+(-2)+3+(-4)+…+9+(-10)等于-5.7、计算 16+(-25)+24+(-35).解:16+(-25)+24+(-35)=16+24+[(-25)+(-35)]=40+(-60)=-20.8、有一批小麦,标准质量为每袋100 g,现抽取10袋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是:99,102,101,101,98,99,100,97,99,103(单位:g),用简便方法求这10袋小麦的总质量是多少?解:规定超过100 g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则这10袋小麦与标准的差累计是:(-1)+(+2)+(+1)+(+1)+(-2)+(-1)+0+(-3)+(-1)+(+3)=[(-1)+(+1)+(+2)+(-2)+(+1)+(-1)+(-3)+(+3)]+[0+(-1)]=0+(-1)=-1(g).所以100×10+(-1)=999(g).答:这10袋小麦的总质量是999 g.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35 习题 4、11.八、教学反思。
【精编】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4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doc
2.4等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并等式的基本性质1.2、理解掌握并等式的基本性质2.3、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等式变形.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1、2.四、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等式变形.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下图:我们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天平还是保持平衡.下面我们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二)讲授新课实践: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两边放入质量相同的砝码,并把这种状态想象成一个等式成立的形式,利用它来研究等式具有什么性质.(1)在天平的一边再放入(或取出)一些砝码,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做就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说明等式应具有什么性质?(2)使天平的一边的砝码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做就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又说明等式应具有什么性质?同学们思考并交流(三)重难点精讲通过上面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等式具有以下两个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我们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等式的基本性质:1、如果a=b,c表示任意的数或整式,那么a+c=b+c.2、如果a=b,c表示任意的数,那么ac=bc;如果a=b ,c≠0,那么cb c a =. 典例: 例、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得到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及怎样变形(改变式子的形状)的.(1)如果3x=7-5x ,那么3x+_______=7. (2)如果132=-x ,那么x=_______. 解:(1)3x+5x=7.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5x. (2)x=23-.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23-. 跟踪训练: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得到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及怎样变形(改变式子的形状)的.(1)如果2x=6-3x ,那么3x+_______=7.(2)如果241=-y ,那么y=_______. 解:(1)3x+3x=6.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5x. (2)y=-8.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4.(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5x -1=4x 变形正确的是( )A .5x +4x =-1 B. 25x -21=2x C .5x -4x =-1 D .5x +4x =12、下列四组变形中,变形正确的是( )A .由5x +7=0,得5x =-7B .由2x -3=0,得2x -3+3=0C .由6x =2,得x =31D.由5x=7,得x=353、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1)若2x+7=10,则2x=10-7.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同时;(2)若-3x=-18,则x=.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3)若3(x-2)=-6,则x-2=.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同时,所以x=.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84 练习 1、2八、教学反思。
【推荐】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9有理数的乘方教案.doc
1.9有理数的乘方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3、经历探索有量数乘方意义的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4、能用计算器求一些数的乘方.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四、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的算式是2个、3个或3个以上的相同数的连乘积?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方.(二)讲授新课在生活中,有这样的问题:1个细胞,经过1小时就可以分裂为2个同样的细胞,那么5小时以后,这个细胞可繁殖成多少个同样的细胞? 列出的式子为:2×2×2×2×2. 我国古代的数学书中有这样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竭.”那么,10天之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多少? 列出的式子为:.21212121212121212121⨯⨯⨯⨯⨯⨯⨯⨯⨯ (三)重难点精讲思考:“一尺之棰,日取其半”,如果问10个月之后还剩多少?10年之后还剩多少?那么列出的式子将是什么样子?显然,我们遇到了如何写出这个烦琐的式子的麻烦,我们需要创设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表达这样的运算.我们把a×a 写为a 2;a×a×a 写为a 3;2×2×2×2×2写为25;;)21(212121212121212121215=⨯⨯⨯⨯⨯⨯⨯⨯⨯ 一般地,我们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如果有n 个a 相乘,可以写为a n ,也就是,n an a a aaa =个 其中,a n叫做a 的n 次方,也叫做a 的n 次幂.a 叫做幂的底数,a 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 叫做幂的指数,n 可取任何正整数.特殊地,a 可以看做a 的一次幂,也就是说a 的指数是1.典例:例1、计算:.)1)(4()31)(3()5)(2()3)(1(2301934-+--.1-)1()1)(1)(1()1)(4(196831)31()31)(31)(31()31)(3(;125)5)(5)(5()5)(2(;81)3)(3)(3)(3()3)(1(230123019934=----=-=++++=+-=---=-+=----=-个个;解: 跟踪训练:计算:.)1)(4()31)(3()21)(2()2)(1(2016643-+--.1)1()1)(1)(1()1)(4(7291)31()31)(31)(31()31)(3(;161)21)(21)(21)(21()21)(2(;8)2)(2)(2()2)(1(201620166643=----=-=++++=+=----=--=---=-个个;解: 例2、利用计算器计算:).001.0()135)(2()01.0(125.21)1(45精确到精确到-交流:1、当底数是负数,指数是任意正整数时,幂的符号是确定的吗?如果是不确定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确定幂的符号?2、在-a n 和(-a)n(n 是任意正整数)的意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区别在哪里?3、在-a n 和(-a)n (n 是任意正整数)的计算结果总是相同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相同,在什么情况下不同?学生思考并交流.在做幂的运算时,要注意幂式中括号的意义:(-a)n 表示n 个(-a)相乘,它的计算结果随n 的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即有⎪⎩⎪⎨⎧-=----=-).()()())()(()(是正奇数,是正偶数个n a n a a a a a a n n n n -a n表示n 个a 的乘积的相反数,即有 .)(个n n a aaa a -=- 典例:例3、计算:(1)(-3)5; (2)-34;(3)[-(-5)]3; (4)-[+(-2)]7.解:(1)(-3)5=(-3)(-3)(-3)(-3)(-3)=-243;(2)-34=-(3×3×3×3)=-81;(3)[-(-5)]3=(+5)3=+125;(4)-[+(-2)]7=-(-2)7=-(-128)=+128.例4、据统计,2009年底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已经从2008年底的1695万人增加到1755万人.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率,请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1万人):(1)到2010年底、2011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2)到2014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先求出从2008年底到2009年底北京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 解:(1)用计算器计算,从2008年底到2009年底北京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为3.54%.100%0.0354%100169516951755=⨯≈⨯- 所以,到2010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1817(万人);到2011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1+3.54%)=1755×(1+3.54%)2≈1881(万人).答:到2010年底、2011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1817万人、1881万人.(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算式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我们还注意到,幂的指数等于所求的年份与2009年相差的年数.由于2009年与2014年相差5年,所以到2014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5≈2088(万人).答:到2014年底时,北京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2088万人.(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32与-23B .32与(-3)2C .32与-32D .-23与(-2)32、下列各式:①-(-4);②-|-4|;③(-4)2;④-42;⑤-(-4)4;⑥-(-4)3,其中结果为负数的序号为____________.3、计算:(1)(-4)6; (2)-24;(3)[-(-3)]4; (4)-[+(-5)]3.4、当你把纸对折1次时,可以得到2层;对折2次时,可以得到4层;对折3次时,可以得到8层…(1)计算对折5次时的层数是多少?(2)你能发现层数与折纸的次数的关系吗?(3)如果每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求对折12次后纸的总厚度.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5八、教学反思。
2020秋北京课改版数学七上3.1、3.2、3.3对图形的认识
3.1、3.2、3.3 对图形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2、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3、画出一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4、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画出一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及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的平面图形.四、教学难点:画出一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及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的平面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一组图片:下面我们学习对图形的认识.(二)讲授新课请看图3-1的一组图片:从图3-1,我们可以从中抽象出图3-2中的哪些图形?长方体、四棱锥的侧面,圆柱、圆锥的底面分别是图3-3中的哪些图形?图3-2中的图形都是立体图形,而图3-3中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跟踪训练:下列图形中,立体图形有(1)(2)(4)(6)(7);平面图形有(3)(5)(8) .(三)重难点精讲某些特殊形状的立体图形是由若干个平面图形围成的,我们可以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图3-4是一个装药的纸盒,它是一个立体图形,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我们可以将它展开成图3-5的形状.图3-6是一个圆柱形的饮料筒,将它的侧面及上、下两个底面展开后,可以得到图3-7的形状.图3-8是一个蛋筒冰淇淋,蛋筒部分可以看做是一个圆锥,它的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图3-9的形状.如果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去观察某种玻璃容器,得到三个平面图形(图3-12).你能想象出实物是什么样的吗?实践:图3-15是一个带槽的长方体,如果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它,试画出你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示意图.(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2、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六、板书设计§ 3.1、3.2、3.3对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看的平面图形:七、作业布置:课本P14习题2、3、4八、教学反思。
【推荐】2020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4一元一次方程教.doc
- 1 -2.5.4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巩固等式的基本性质2.2、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能熟练的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四、教学难点:熟练的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6(x+2)-3=2(2-x)+2的解法,如何解1232352--=+x x 呢?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讲授新课观察例3给出的方程与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怎样把它们转化为我们已经会解的方程? .141232)2(;421253)1(3=--+-=-x x x x 、解方程:例怎样去掉分母?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三)重难点精讲 分析:给出的方程含有分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去掉分母,转化为我们已经会解的方程.解:(1)方程两边都乘4,得.44214253⨯-=⨯-x x 去分母,整理,得2(3x-5)=1-2x.去括号,得6x-10=1-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 -8x=11.把未知数x 的系数化为1,得 .811=x 所以811=x 是原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都乘12,去分母,得.12112)41232(⨯=⨯--+x x 4(x+2)-3(2x-1)=12. 去括号,得4x+8-6x+3=1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1.把未知数x 的系数化为1,得 .21-=x 所以21-=x 是原方程的解. 跟踪训练:.611312+-=-x x 解方程: 解:方程两边都乘6,去分母,得.661616312⨯+-⨯=⨯-x x 2(2x-1)=6-(x+1).去括号,得4x-2=6-x-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7.把未知数x 的系数化为1,得 .57=x 所以57=x 是原方程的解. 思考:1、去分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方程两边所乘的数是怎样确定的?2、去分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 学生思考并交流. 一般地,对于给出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化为ax+b=0(a≠0)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五)随堂检测1、解方程2133)5(61184-+=--+x x x ,去分母时,两边同乘以( ) A .72 B .36 C .18 D .122、解方程261312=--+x x 有下列四步,其中发生错误的一步是( ) A .2(2x +1)-x -1=12 B .4x +2-x +1=12C .3x =9D .x =3.537313+-=--x x x 、解方程: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课本P100 习题 5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探索有量数乘方意义的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
4、能用计算器求一些数的乘方.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四、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的算式是2个、3个或3个以上的相同数的连乘积?
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方.
(二)讲授新课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问题:1个细胞,经过1小时就可以分裂为2个同样的细胞,那么5小时以后,这个细胞可繁殖成多少个同样的细胞?
列出的式子为:2×2×2×2×2.
我国古代的数学书中有这样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竭.”那么,10天之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多少?
列出的式子为:.2
1212121212121212121⨯⨯⨯⨯⨯⨯⨯⨯⨯
(三)重难点精讲
思考: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如果问10个月之后还剩多少?10年之后还剩多少?那么列出的式子将是什么样子?
显然,我们遇到了如何写出这个烦琐的式子的麻烦,我们需要创设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表达这样的运算.我们把
a×a写为a2;
a×a×a写为a3;
2×2×2×2×2写为25;
一般地,我们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如果有n个a相乘,可以写为an,也就是
其中,an叫做a的n次方,也叫做a的n次幂.a叫做幂的底数,a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叫做幂的指数,n可取任何正整数.
特殊地,a可以看做a的一次幂,也就是说a的指数是1.
典例:
例1、计算:
跟踪训练:
计算:
例2、利用计算器计算:
交流:
1、当底数是负数,指数是任意正整数时,幂的符号是确定的吗?如果是不确定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确定幂的符号?
2、在-an和(-a)n(n是任意正整数)的意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区别在哪里?
3、在-an和(-a)n(n是任意正整数)的计算结果总是相同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相同,在什么情况下不同?
学生思考并交流.
在做幂的运算时,要注意幂式中括号的意义:
(-a)n表示n个(-a)相乘,它的计算结果随n的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即有
-an表示n个a的乘积的相反数,即有
典例:
例3、计算:
(1)(-3)5; (2)-34;
(3)[-(-5)]3; (4)-[+(-2)]7.
解:(1)(-3)5=(-3)(-3)(-3)(-3)(-3)=-243;
(2)-34=-(3×3×3×3)=-81;
(3)[-(-5)]3=(+5)3=+125;
(4)-[+(-2)]7=-(-2)7=-(-128)=+128.
例4、据统计,20xx年底××市的人口总数已经从20xx年底的1695万人增加到1755万人.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率,请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1万人):
(1)到20xx年底、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
(2)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多少万人?
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先求出从20xx年底到20xx年底××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
解:(1)用计算器计算,从20xx年底到20xx年底××市的人口总数的增长率为
所以,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是:
1755×(1+3.54%)≈1817(万人);
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是:
[1755×(1+3.54%)](1+3.54%)
=1755×(1+3.54%)2
≈1881(万人).
答:到20xx年底、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1817万人、1881万人.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算式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我们还注意到,幂的指数等于所求的年份与20xx年相差的年数.由于20xx年与20xx年相差5年,所以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5≈2088(万人).
答: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2088万人.
(四)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五)随堂检测
1、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
A.32与-23 B.32与(-3)2
C.32与-32 D.-23与(-2)3
2、下列各式:①-(-4);②-|-4|;③(-4)2;④-42;⑤-(-4)4;⑥-(-4)3,其中结果为负数的序号为____________.
3、计算:
(1)(-4)6; (2)-24;
(3)[-(-3)]4; (4)-[+(-5)]3.
4、当你把纸对折1次时,可以得到2层;对折2次时,可以得到4层;对折3次时,可以得到8层…
(1)计算对折5次时的层数是多少?
(2)你能发现层数与折纸的次数的关系吗?
(3)如果每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求对折12次后纸的总厚度.
六、板书设计
七、
作业布置:课本P52
习题 5 八、教学反思 §1.9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定义:
幂、底数、指数的概念:
例1、 例2、 例3、
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