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合集下载

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城市化趋势的加剧,城市人口的猛增和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带来了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缺等系列负面影响,这些都给人类带来了较大的生存危机,成了阻碍创建和谐社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推行立体绿化不但节约用地、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效益十分可观,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和现代化城市改善环境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一、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一)、立体绿化的含义。

在《国家卫生区》标准中,多次提到“积极实行立体绿化”、“见缝插绿”、“提倡开展屋顶、垂直等多种绿化形式”,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往往是寸土寸金,人口密集,绿化用地紧张,立体绿化更凸显其重要性、可行性。

立体绿化是地面绿化、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的总称,是与地面绿化相对应,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的一种方法,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房顶、墙壁、阳台、窗台、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

立体绿化具有占地少,覆盖面大、造价低、见效快的优点,立体绿化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与家庭绿化的不足,丰富绿化层次,还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改善不良环境,而且可以增加城市建筑的艺术效果,使之与环境更加协调统。



地面绿化指在城市中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把裸露的地面覆盖装扮起来。

墙体绿化是指垂直绿化,一般是在建筑物的外墙根处,栽上一些具有吸附、攀缘性质的植物,利用它们的茎叶攀附在墙体表面,逐渐地给建筑物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

也可在阳台或屋顶上种植一些向下垂吊的藤蔓植物,逐渐覆盖墙面。

屋顶绿化是指在建筑物的顶面进行绿化。

一般在房顶(多为平面屋顶)铺上一层20厘米至30厘米厚的土,种上花卉、草皮和低矮的灌木,形成一个个"空中花园"。

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提出了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城市建设;发展1 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势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

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2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2.1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紧迫性当前世界处在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

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树立了辉煌的业绩。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时的威胁。

先建设(污染)后治理(保护)的教训代价太大。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2.2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城市生态园林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是为了使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减少热辐射和噪声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使环境适宜人类居住的发展战略要求。

自然就是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向往绿色。

绿色植物具有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所以把植物比喻为“城市的肺”,供城市交换空气。

城市绿化具有改善城市气候,改善卫生环境,蓄水防洪、防灾、美化景观、承载游憩、城市节能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城市假如没有绿化将是不可想象的。

增加绿量,重视生态,绿化城市是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关键,而人均绿化面积,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绿化的量化基础。

2.3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形成当前,城市都在为步人现代化城市而积极的编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围绕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这一中心而编制新一轮的城市绿化规划。

如何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

如何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

如何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城市绿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城市规划是提高城市绿化率的重要前提。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的布局和规模,确保绿地的分布均匀、合理。

对于新建城区,要预留足够的绿地空间,将公园、广场、绿化带等纳入规划之中。

对于老旧城区,要通过改造和优化,增加绿地面积。

例如,可以将一些闲置的土地改造成小型公园或绿地,在道路两侧增加绿化带,在建筑物屋顶和墙面进行绿化等。

同时,要注重绿地的连通性。

通过建设绿道、林荫道等,将分散的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居民出行和休闲,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加强城市绿化建设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城市绿化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优先选择本地树种和花卉,因为它们更适应本地环境,易于生长和养护,也能更好地体现地域特色。

同时,也要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

2、提高绿化质量绿化建设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在种植过程中,要保证植物的种植密度和成活率,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3、推广立体绿化除了地面绿化,还要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如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

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降低建筑物的温度,减少能源消耗;垂直绿化可以美化建筑物墙面,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三、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绿化意识,让大家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鼓励居民在自家阳台、庭院进行绿化,开展“绿化家庭”“绿化社区”等评选活动,激发居民的积极性。

努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努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努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作者:邱哲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4期摘要: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发展,但环境生态日趋恶化。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文就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建设的同时,提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和方法,走科学规划,优化设计之路,不断改善城市人民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一般来说,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与土建工程项目有着其相似的一面。

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小区、园林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与土建工程的建筑材料基本相同,由此所套用的施工规范也大致相同。

然而,园林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有很大不同的地方,有些方面甚至有质的区别。

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1.1 园林绿化工程的部份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

通过各种色彩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的作用。

它是源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而又有别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1.2 “三分种七分管”,而且,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

城市园林绿化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对绿化工程做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的长势。

因为不这样做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

所以,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

1.3 追求工程的艺术美。

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

而这一点,某些设计部位可能很难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

1.4 除大的公园建设项目外,一般来说,园林绿化工程均作为建筑配套附属工程出现,其规模较小,工程量分散,不便于监督管理。

通常有两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应引起注意:一是少数业主认为园林绿化工程不会出大乱子,大不了死几棵树,把投资控制到不合理的程度,主张谁的标低谁中标。

探讨如何增加和拓展城市绿化绿量的途径和方法01.doc

探讨如何增加和拓展城市绿化绿量的途径和方法01.doc

探索在昭阳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增加绿量的途径和方法使我们的城市更美丽作者:138870 昭阳区园林绿化管理局初稿日期2013.2.21 文稿01 文章目录1绿量的概念及其评价优势2 绿化绿量在昭阳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3 昭通市昭阳区中心城市绿化相关慨况3.1昭阳区地理气候的慨况3.2城市园林绿化的慨况4 探索城市绿化增加和拓展绿量的途径和措施方法:4.1园林绿化政策、管理、机制体制方面探求绿化增加绿量的途径4.1.1首先,建立和健全与园林绿化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4.1.2充分有力地协调各级组织和管理部门,通力合作。

4.1.3提倡建造经济、节约型,适用型园林。

4.1.4针对“建房不建绿”,实施异地建绿,使城市总体绿量不减。

4.1.5加大培养和招聘园林绿化专业人员的力度,搞好绿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4.1.6不断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园林绿化的管理机制。

4.1.7探索建立园林绿化建设新体制,建置城市“缓冲带”或“绿肺”4.2绿化工程建设中探求增加和拓展绿量的措施和方法4.2.1在绿化工程设计中,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

4.2.2科学严谨地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评审、审批、监管、验收各个环节工作。

4.2.3城市街道、道路绿化侧重点。

4.2.4居民区、单位庭院绿化侧重点。

4.2.5公园、广场及景观节点绿化侧重点。

4.2.6绿地分隔功能区绿化侧重点。

4.2.7立体绿化(屋顶绿化、架空层及天台绿化、垂直绿化侧重点。

4.3走出城市园林绿化误区,真正增加绿化绿量,为生态建设做贡献。

4.3.1在园林设计上4.3.2园林工程施工方面4.3.3政府决策在绿化建设的理念上4.4城市园林绿化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建设:4.5搞好园林绿化政策宣传的力度,提高市民素质5 结语探索在昭阳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增加绿量的途径和方法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与美丽作者:138870 昭阳区园林绿化管理局初稿日期2013.2.21 文稿01摘要:认识城市园林绿化总绿量的多少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在绿化建设中影响和制约绿量增量的因素,结合多年在昭阳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增加绿量的途径和方法,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弥补市区绿化用地的不足。

节约型园林建设实践

节约型园林建设实践

节约型园林建设实践摘要:本文介绍都匀市建设节约型园林采取的方法、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为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景观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duyun saving garden building to take, measures and results achieve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aving of urban construction.keywords: saving; landscaping; landscape中图法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素有高原桥城之美誉。

近年来,都匀市在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国家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的精神,结合都匀山水城市特色和城市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践,通过优化园林绿化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园林绿化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贯彻节约原则,制定合理的实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水平和艺术品位,使城市面貌和生态得到很大提高。

一、明确都匀市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内涵,确立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方向都匀市是山水景观独具特色的中小城市,节约型园林建设首先是通过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抵御和消减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充分结合都匀市城市山水特色,丰富植物种类和园林景观内容,提高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及园林绿化文化艺术档次,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第三是在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自然资源和其它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2024年基于双碳目标的园林植物景观营建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公园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双碳目标的园林植物景观营建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公园为例》范文

《基于双碳目标的园林植物景观营建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公园为例》篇一一、引言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下,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园林植物景观的营建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对于双碳目标的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公园为例,探讨基于双碳目标的园林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二、双碳目标与园林植物景观的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园林植物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碳排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此外,合理的植物配置还可以提供阴凉,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三、海淀公园概述海淀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个集休闲、游憩、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其植物种类丰富,是研究园林植物景观营建策略的优秀案例。

四、海淀公园的植物景观营建策略1. 选用低碳排放的植物种类:优先选择本地的、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如耐旱、耐寒、耐污染的树种,减少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

2. 合理配置植物: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等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多样化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结合四季更替,配置不同花期的花卉和观叶植物,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4. 引入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通过增加绿量,提高园林空间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温度,减少能耗。

5.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利用植物和地形的自然特性,建立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减少雨水径流,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五、实施效果及评估通过对海淀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上述策略的营建和调整,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植物的多样性增加,空气质量得到提升,公园的游憩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同时,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调整营建策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为双碳目标服务。

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

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

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在当今社会,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不仅是为了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家园。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呢?首先,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包括在城市中建设更多的公园、花园和绿地。

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它们不仅能够提供清新的空气,还能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绿洲。

在规划公园时,应注重多样性,不仅要有大片的草坪,还要有丰富的树木、花卉和水系。

花园可以分布在社区、学校和办公区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亲近自然。

而在道路两旁、建筑物之间等空地种植绿色植物,能形成绿色廊道,改善城市的微气候。

同时,要注重绿化植物的选择。

优先选择本地的树种和花卉,因为它们更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容易成活和养护。

而且,本地植物对于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不同的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绿化时,要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除了增加绿化面积,推广绿色建筑也是让城市变绿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和通风,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采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保温隔热材料、太阳能板等,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加强能源管理,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电、用水,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另外,发展绿色交通也是让城市更加绿色的关键。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车、轻轨等,可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

(064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4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4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论述题]公园出入口总宽度如何确定?参考答案:D=C×t×d/qD――公园出入口总宽度(m).C――游人容量(人)t――最高进园人数:最高在园人数(转换系数0.5~0.15)d――单股游人进入宽度(1.5米)q――单股游人高峰小时通过量(900)C=A/AmA――公园总面积(平方米)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平方米/人)2:[论述题]公园出入口有几种,如何确定?参考答案: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和专门出入口三种。

主要出入口确定:取决于公园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园内分区的要求,以及地形特点等,全面衡量、准确确定。

次要出入口确定及专门出入口确定:方便居民入园及方便公园管理为原则。

3:[论述题]工厂防护林的设置有哪些要求?对树木选择有哪些要求?参考答案:(1)在工厂生产区与生活区防护林带的方位,应与其交线一致。

当两个盛行风呈180°时防护林应设置成"一”字型。

当有夹角时,应设置成"L”型。

(2)防护林的树种配置应选择生长健壮,抗性强的乡土树种。

常绿与落叶的比例为1:1,快长与慢长结合,乔木与灌木结合,经济树与观赏树结合。

特殊树种应:a、选择经济、观赏价值高、有利于环境卫生的树种;b、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树种;c、选择对有害物质抗性强的,或净化能力较强的树;d、应满足近、远期绿化效果的需要,冬、夏季景观和防护效果的树种;e、选择便于管理,当地产、价格低、补植移植方便的树种。

4:[论述题]工矿企业绿地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1)统一安排、统一布局;(2)与工业建筑主体相协调;(3)保证生产安全;(4)维护工厂环境卫生和工人的身体健康;(5)结合本厂实际情况;(6)与全厂的分期建设相协调一致;(7)适当结合生产。

浅议绿量作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的可行性

浅议绿量作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的可行性
城 市 的 绿 地 不 仅 包 含 了 园林 绿
的 日吸碳产 氧 量约 相 当于 同面 积草 坪 盖 率) 和郁 闭度 所显示 的平面 覆盖 的程
的3 5 ;就 降噪音而言 ,乔 、灌 、草 度 ,更 能反 映 立体 空 间内叶 片面 积分 ~倍
结合( 高叶面指数) 的篱障阻挡和 吸收噪 布 的差异 ,这是现 行3 个绿 化指标所不 声 的功 能又 远 高于 同样厚 度 的 单纯 乔 及 的 。 因此 在评 价城 市 绿化 的结 构和 木 篱障 。然 而 ,现行 二维 绿 化指 标在 推算 城 市绿 化 的生 态效 益上 ,绿量 是 评价 不 同植 物种 类 ,不 同绿 化 结构 的 更 为 有 效 和 更 为 准 确 的 指 标 。 其 主 要
i h e — m e son 1idiaorf r n v g t t o r t tc n v r om e t h t o i sof t WO— i e i a ndc t s The sat r edi n i a n c t oru ba e e ai C ve ha a o e c on he s orc m ng he t dm nson li iaor.
L n sa e ln ig Dein a d cp P a n n s g
浅 议 绿 量 作 为 创 建 生 态 园林 城 市 绿 化 指 标 的可 行 性
F aiit f e eai1Qu ni e s nE a ainId xfr n t cino E oo i l re t es lyo V gtt 1 a t yUsda v l t n e sr t f c lgc d nCi bi o t a u o o Co u o a Ga y
1现行绿化 指标 的局限性 现阶 段我 国- 建 生态 园林 城市 的 g 0 绿化 指标 有三 个 ,并且 都 属于 二维指 标 :绿化 覆盖 率 、人均 公 共绿地 面积 和绿地 率 。二 维绿化 指 标在 指导 城市 绿 地规 划 、衡 量一个 地 区绿 化 的基本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居住区绿地不仅承担着绿化美化的功能,更为居民直接提供了户外休息活动的场所。

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阐述了居住区绿地的内涵,分析了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居住区绿化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内涵问题解决对策居住区绿地不仅承担着绿化美化的功能,更为居民直接提供了户外休息活动的场所。

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居住区绿地也越来越受到居民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居住区的开发建设者不惜高价包装、美化居住区,以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就目前的建设状况来看,居住区绿化存在诸多问题。

一、居住区绿地的内涵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由城市各类绿地互相联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地环境体系。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使用最多的室外活动空间,是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生活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的50 %~60 % ,而居住区绿地占居住用地的30 %~60 %。

如此大面积的居住区绿地,是整个城市绿地点、线、面相结合中“面”上的重要一环。

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生活最乐于使用的公共场所,使用频率较高。

居住区绿地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其基本组成要素有山水、地形、植物、道路、建筑、设施以及社会风土人情等。

其规划要以人为本,从使用功能出发,在空间层次划分、住宅组团组合、景观序列布置、小区识别性等方面体现地方特色,创造良好的功能环境和景观环境,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1、规划与建设脱节房产开发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在绿地的规划设计上弄虚作假,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提升生态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提升生态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如何提升生态效益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园林绿化已逐渐成为提升生态效益的关键因素。

它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更在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显著改善空气质量。

树木、花草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人们提供清新的呼吸环境。

同时,它们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例如,一些阔叶树木的叶片表面具有绒毛和分泌物,能够拦截和吸附空气中的细小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此外,城市中的绿地还能够促进空气的流通和交换,减少局部地区的空气污染积聚。

其次,城市园林绿化对调节气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面积的植被可以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在炎热的夏季,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往往比周边的建筑物和道路温度低,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相反,在寒冷的冬季,树木和草地能够起到一定的挡风保温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

而且,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向空气中释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使城市气候更加宜人。

再者,城市园林绿化有助于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园林中的绿地、花坛、树木为各种动物、昆虫和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它们为鸟类提供了筑巢的地方,为昆虫提供了食物来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增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增强了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另外,城市园林绿化还能够减少噪音污染。

密集的树木和植被可以阻挡和吸收声音的传播,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

特别是在城市道路两侧、工厂周边等噪音较大的区域,合理的绿化布局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对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确保绿地的分布均匀、合理。

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区生态效益

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区生态效益

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区生态效益刘桂茹【摘要】针对天津开发区“三率”指标达不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现状,提出今后城区绿化建设要在增加城市绿量,发挥绿地生态效益,提高城区环境质量方面着手。

列举了一些可以增加城市绿量的可行途径。

同时指出,栽植密度合理树木才能枝繁叶茂,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而重视“规划建绿”则是提高城区生态效益的保障。

%In view that “Three Rates” indicators of TEDA cannot mee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garden city standar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increasing urban greening construction in future urban virescence to give play to ecological benefits of greenbel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environment.It lists some feasible ways of increasingthe quantity of urban green quantity.At the same time,it points out that a reasonable planting density will ensure the flourishof trees and the green “planning” should be attached with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6(043)008【总页数】3页(P95-96,99)【关键词】增加绿量;生态效益;园林城市【作者】刘桂茹【作者单位】天津泰达绿化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天津开发区成立30多年来,连续多年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使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保持第一。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作者:姜琳琳梁亚森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1期一、当前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1、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2、养护管理的长期性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

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3、营造工程的艺术美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

这就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三、提高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

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

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园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

绿色环境有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污染物、杀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

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是由其公益性特性所产生的绿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摘要人类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中,人们开始把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提到建设的重要内容中来,并开始思考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鉴于此,本文对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景观0 引言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被各国政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各地大兴土木,见缝插绿,城市环境日趋改善。

然而,目前我国的园林行业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提高绿地率、增加绿量的同时,没有真正从城市系统的生态工程高度给予重视,我国城市目前状况与真正的“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距离,创建“生态园林”,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

因此,生态园林的诞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1 生态园林建设的作用1.1 满足城市生态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中各种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破坏等矛盾日渐显著。

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生态园林建设以生态优先为主导,合理布局绿地系统,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尤其是河流、海滨、山脊线和湿地,将自然融入城市,把自然生态系统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1]1.2 满足游憩休闲及绿色产业的要求随着经济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论文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论文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了恶化,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是一个好方法。

本文主要是对绿化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园林工程绿化生态效益的方案。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绿化工程;养护管理1 当前城市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目前我国各地市已经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2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2.1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污染。

2.1.1 绿色植物能吸碳制氧。

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汽车尾气和工业燃料释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其他其他有害气体都需要植物来吸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等人类所排放的废气,然后释放了氧气,从而净化了空气。

2.1.2 绿色植物能吸滞粉尘。

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

林木树冠茂密,具有减低风速的作用,当含尘量很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颗粒较大的粉尘迅速下降。

另外有些树的树叶表面粗糙,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油脂或黏液,能吸收空气中的大量飘尘,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会大大降低。

2.1.3 绿色植物能杀死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

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杀菌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

如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如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如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拥有高绿化覆盖率的城市,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少噪音、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居民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面临着诸多挑战。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呢?首先,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是关键。

城市规划部门应当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绿化用地的布局和规模。

这包括在新城区开发中预留足够的绿地空间,以及在旧城区改造时,通过拆迁、整合等方式增加绿化面积。

同时,要注重绿地的分布均匀性,使居民能够在合理的距离内享受到绿色空间。

例如,可以在居民区附近建设小型公园、街头绿地,方便居民日常休闲和锻炼。

加强城市公园和大型绿地的建设也是重要举措。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提供大面积的绿色空间,还能成为城市的生态核心。

在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中,应注重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结合。

可以打造多样化的生态景观,如湖泊、湿地、森林等,增加生物多样性。

此外,大型绿地如城市绿化带、生态廊道等的建设,可以连接城市中的各个绿地板块,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网络,促进空气流通和物种迁移。

推广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创新方式。

垂直绿化是指在建筑物的墙面、阳台、栏杆等垂直面上种植植物,屋顶绿化则是在屋顶上进行绿化。

这些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立体空间,增加绿化面积而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例如,可以在建筑物外墙上种植爬藤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建筑外观,还能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在屋顶种植草坪、花卉或蔬菜,既能降低屋顶温度,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又能为城市增添绿色。

鼓励居民参与绿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绿化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城市绿化中来。

例如,组织居民在社区内开展植树活动,或者鼓励居民在自家阳台、庭院进行绿化种植。

同时,建立居民绿化监督机制,让居民参与到城市绿化的管理和保护中来,共同维护城市的绿色环境。

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对策

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对策

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对策1、发展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作用,一般在各类建筑物的屋顶、墙面以及可利用的空间进行多层次的美化效果。

它包括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像国外的一些国家提出"生态墙"的方式进行城市的绿化,这样可以再短时期内达到绿化效果,对于环境以及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像空中花园的出现就可以利用屋顶或者阳台进行层次性的绿化,立体绿化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

同时对于噪音以及隔热都有很大的作用,是园林工程中发展的重点项目。

2、注重乔灌木结合,增大绿化量目前的城市绿化形式逐渐以草坪发展为主,但是却忽略了生物多样的保护,像学校、军区都是以草坪为主的绿化建设,某些地方将有些大树被草坪代替,这是不科学的绿化方式,因为草坪的密度大,厚度薄,绿化量只是局限于地层表面,生态功能较弱,而乔灌木属于厚度很高的植物,有很明显的绿化量级别,对于水土流失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在绿化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将草坪的绿化与乔灌木相结合,这样才能均衡的发展,将绿化面积不断地扩大。

3、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绿化的面积一定要扩大。

目前园林的工程已经在城市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绿化,但是这种封闭式的空间难以改变城市环境的需求。

所以必须要将界限扩张,对于城郊也要进行大环境的绿化。

只有将绿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形成有组织的管理系统,才能在更大的空间发展园林工程,将人与环境进一步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制定好园林规划做好园林规划是城镇绿化的基本要求,在城镇绿化是一定要满足一下几点要求。

首先要保护好城镇本身的面貌,对于有很大绿化基础的山体以及水体要重点加以保护,才能确保城镇自然面貌的完整。

其次在工程建设中要提前将绿化面积规划出来不能忽视生态的建设。

最后在城镇的的美化环境中,要以绿化环境为主,不要因为注重环境的美而忽略了绿化的意义,真正体现出园林的绿化效益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表时间:2015-12-07T09:08:05.53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作者:魏永萍
[导读]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林业局,黑龙江,嫩江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加以利用才可以达到目的。

魏永萍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林业局,黑龙江,嫩江,161444)
【摘要】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进入快发展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并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一、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是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出路。

我国绿化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绿化面积设定的,这些指标主要是绿地总面积、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等。

这种指标体系实际上只考虑了绿地量的问题,需忽视了绿地的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绿量这个不仅能反映量的概念,还能反映质的概念。

即:一是城市“总绿量”既城市绿化的总叶片面积,它反映了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总的生态效益能力,二是“绿地单位绿量”既城市绿地每平方米上所载负的绿量,它反映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质量。

三是“人均绿量”既城市中每人所能分摊的绿量,它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

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前各地都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这种发展前景需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建设做出适应发展的科学决策。

如何积极而合理地增加绿量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目前在园林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增加绿量有两个途径,第一积极扩大绿地面积,以发挥其生态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要解决一个绿量问题。

要使得城市的空间同园林绿化形成的自然空间协调共存;第二,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科学性,重视生态效益的统一,重视绿量结构。

改善现在绿地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的质量和水平。

总的来说,面积的扩充和水平的提高,是抽调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于提高城市绿量的问题,首先应从提高绿地的单位面积绿量做起,不同类型的绿地,在生态效益的量化上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按照平均每一公顷绿地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包括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蒸腾、吸热、滞尘、减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等)综合的量化指标,现有绿地中公共绿地为最高,第二位是单位附属绿地,第三是道路绿地,第四是居民绿地。

最差的是片林,即防护隔离带。

这是由于树种单一,结构单一,缺少复层结构,树体的体量比较小等原因所致。

以上各类绿化,主要是树种的配置方式和蕴含绿量的不同导致生态效益的不同。

在增加绿量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重视绿地景观的多样性。

由形态上、功能上有所不同的不同类型绿地所组成,这是园林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要尊重多样性。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坚持树木为主体,以乔木、灌木和草坪所组成的群落,作为城市绿化的主旋律,不要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在技术路线上要克服只追求形象美,或者是表现美这一单一的价值取向,注重科学和艺术性相结合。

(2)近年来,国内有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种草坪热,搞大草坪过量。

很多城市也受此潮流的影响,种植了大量的草皮,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这是缺乏对城市园林植被须保持合理绿量以对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和改善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只强调追求开阔疏朗的景观效果的单一价值取向,应当说明,这种景观效果只是园林中的一种,决不是园林景观的全部。

过量发展大草坪,缺乏对功能多元化这一规律的尊重和应有的科学作为支撑,这种认识和追求,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过量的搞大草坪,危害很多,一是绿量和生态效益大大减少。

由乔、灌、草结合,组成的绿地,其综合生态效益为纯草坪的五倍;二是从景观效果来看,过量的搞草坪,就会丧失园林复层种植结构所能展示的丰富多彩的本维空间景观,而且在大量丧失绿量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只能造成城市大量园林景观的单调和雷同;三是过量的大草坪,不适合人类行为的需求。

可以说是对只追求装饰和景观美而忽视以人为本这种思潮的一种批评;四是过量的以草代木,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五是如过量搞大草坪,它的养护费和由乔、灌、草组成的群落相比是三到五比一,也就是说群落的一平方米需要一元,它就需要三到五元,这将给城市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如果说我们养护的投入多些,也能得到很好的综合效益也就罢了。

但多花这么多钱仅仅是维护一种景观,而我们失掉的是大量的绿量、大量的生态效益,失掉了一个城市的园林三维景观的丰富多彩,这就得偿失了;六是根据城市土地紧张的情况,是对有限绿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草坪不可不建,但决不可滥建。

(3)重视绿量结构,增加城市绿量,必须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

强调绿量结构不是越密越好,不是绿量的堆积,要和园林美学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营造乔、灌、草结合群落的前提下,要在考虑美学的同时通过生态效益的计算合理确定乔、灌、草的数量比例、密度。

(4)积极拓宽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量。

要搞好规划,规划必须预留土地,规划的关键问题是城市发展面积和绿地面积要有合理的比例。

应有理论支撑,有法律保证。

将来城市的发展蓝图是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提高档次、提高园林绿化的美学水平和生态效益水平,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既越是黄金地段,就越是要重视绿化用地的预留,决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

实际上,城市环境好了地价会增值,经济效益为仅不会差甚至会更好,这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的途径是多样的,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加以利用才可以达到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