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合集下载

《敦煌莫高窟》课件

《敦煌莫高窟》课件

03
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传承和弘扬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政府和专家的努力,也需要社会
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05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资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价值
01
02
03
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 产,拥有丰富的壁画和雕 塑,展现了古代艺术的卓 越成就。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 为壁画和雕塑。
壁画内容丰富,包括佛像、菩萨 像、罗汉像、天神像、佛传故事 、佛教史迹等,以及建筑、山水
、花鸟等。
壁画的风格和技法也多种多样, 包括线描、平涂、晕染、沥粉堆 金等,以及工笔重彩、写意等。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 宝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 宝。
《敦煌莫高窟》ppt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敦煌莫高窟简介 •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 敦煌莫高窟的建筑风格 •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 •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资源
目录
CONTENTS
01
敦煌莫高窟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壁画色彩丰富,以红、黄、蓝、绿等 色为主,形成鲜明而热烈的视觉效果 。
壁画的制作工艺与材料
壁画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打稿、上色、勾线和渲染等步骤。
制作材料包括天然矿石粉、植物颜料和动物胶等,这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壁画的色彩和保 存具有重要影响。
壁画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材料的认识和利用,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传承 。
壁画起源于史前时期,作为人类 表达情感和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攻略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攻略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攻略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的一处世界级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敦煌莫高窟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详细的攻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游览敦煌莫高窟。

一、景区开放时间和门票信息敦煌莫高窟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半。

门票分为两种,一种仅参观莫高窟的门票价格为120元,另一种包含莫高窟和其他景区的门票价格为190元。

建议游客购买包含其他景区的门票,以充分体验敦煌的风土人情。

二、莫高窟介绍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处由千余个洞窟和数万平方米的壁画组成的佛教石窟群。

这些壁画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复杂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莫高窟内还有许多石雕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发现于第17窟的“敦煌驼队”雕塑。

三、游览线路安排1.第一天:上午游览主要寺庙游客可以从东南门进入景区,首先参观大殿式的第45窟,这是莫高窟中保存最完整的窟,其中有一尊高达34.5米的巨型佛像,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可以参观第96窟和第103窟,它们是精美的壁画窟,内容包括佛教故事和宫殿场景。

下午游览经幡墙和千佛洞接下来,游客可以前往经幡墙,这是一道长达700多米的墙壁,上面绘有独特的经幡图案。

一路走过,可以欣赏到不同种类和风格的经幡。

然后游客可以前往千佛洞,这是一个由数千个小佛像组成的洞穴,是莫高窟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2.第二天:参观其他景区游客可以去参观鸣沙山和月牙泉。

鸣沙山是一座沙丘,以其细沙悦耳的沙漠之音而得名。

登上山顶,可以饱览沙漠风光,还可以参加滑沙和骑骆驼的活动。

接着可以前往月牙泉,这是一处清泉环绕的湖泊,湖泊形状像一个新月,因此得名。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沙漠湖景。

三、交通和住宿信息1.交通:乘飞机:可以从主要城市乘飞机到敦煌机场,然后在机场乘坐出租车或大巴前往莫高窟景区。

乘火车:可以从主要城市乘火车到敦煌火车站,然后在火车站乘坐出租车或公交车前往莫高窟景区。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资,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

历史文化中国敦煌莫高窟

历史文化中国敦煌莫高窟

历史文化中国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下面将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起初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而修建的。

随着佛教的传入,更多的洞窟和壁画开始出现。

到了唐代,敦煌莫高窟进入了黄金时期,壁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多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莫高窟逐渐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被发现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二、文化丰富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而著称。

这些艺术作品以佛教题材为主题,展现了佛教信仰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表现了古代中国绘画的高超技艺。

此外,莫高窟还保存有大量的经书、研究文献和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

三、艺术风格独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同时也吸收了西域文化和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敦煌莫高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多样,衣饰华丽。

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四、对中国的影响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文化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实物。

其次,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灵感。

无论是绘画的技法还是题材的选择,都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最后,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五、保护与传承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备受重视。

中国政府对莫高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其艺术珍品能够留存至今。

同时,敦煌莫高窟也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举办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向世人展示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莫高窟名词解释

莫高窟名词解释

莫高窟名词解释
莫高窟是位于中国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是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的。

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

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敦煌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敦煌莫高窟的详细介绍1. 引言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

莫高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十六个王朝的兴衰变迁,经过千年风雨洗礼,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珍贵的壁画和雕塑。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中土与西域艺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重要的人类艺术宝库。

2. 概述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东临黄河,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莫高窟由多个大小窟穴组成,总共有735个窟穴,保存着大量的佛像、壁画、经卷等艺术瑰宝。

这些窟穴分布在东西两侧的峡谷和山丘上,距离敦煌市区约25公里。

3. 历史渊源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当时佛教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为了纪念释迦摩尼佛,敦煌的佛教徒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

最早的窟穴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洞穴,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雄伟壮丽的石窟艺术。

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朝代的建设和维修之后,莫高窟逐渐成为了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中心。

4. 艺术特色莫高窟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壁画和雕塑上。

壁画是莫高窟的独特之处,它以其丰富多样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莫高窟本生经》和《佛国土》两大主题系列。

雕塑是莫高窟另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以佛像为主。

这些佛像造型各异,体态优美,展示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

在莫高窟的佛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耸的弥勒菩萨和人物造像。

5. 保护与开放由于莫高窟的石窟艺术珍贵而脆弱,近年来对其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同时限制游客的流量,采取一人一票限制参观时间和数量,以降低人为破坏的程度。

莫高窟在1990年被列为世界遗产,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景点。

敦煌市与莫高窟之间有便捷的交通,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旅游服务设施。

由于莫高窟的优秀文化价值,游客能够在导游的带领下领略到佛教艺术的魅力。

6. 结语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独特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以其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莫高窟的名词解释

莫高窟的名词解释

莫高窟的名词解释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遗址

敦煌莫高窟遗址

敦煌莫高窟遗址
1. 背景和历史
敦煌莫高窟遗址始建于公元4世纪,距今已有超过1600年的
历史。

莫高窟是由僧侣在当时甘肃西北地区开凿而成的。

这些窟室
中雕刻了大量的佛像、壁画和石刻,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

2. 规模和布局
敦煌莫高窟遗址共有735个窟室,内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


些窟室分布在一片约 1.6公里长的巨大岩壁上,其中主要集中在东、中、西三个部分。

每个窟室都具有独特的设计和装饰,形成了多样
而精美的艺术风格。

3. 艺术特点
敦煌莫高窟遗址的壁画和雕塑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特点之一。


些作品展示了中国艺术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描绘了故事、宗教
仪式和古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壁画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宗教的感悟。

4. 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遗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文化的重要遗存,也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敦煌莫高窟遗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对于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5. 保护和传承
为了保护敦煌莫高窟遗址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这包括加强修复和保护工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限制游客数量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与此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莫高窟的内容保存和传播给更多的人。

敦煌莫高窟遗址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的辉煌成就。

它不仅是一个历史见证,也是艺术之美的结晶,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沙漠,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曾是唐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中心,拥有丰富的佛教石窟壁画和雕塑,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下面将为您介绍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保护与传承情况。

一、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的兴建始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在当时,敦煌地区成为东部与西部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佛教东传中国的要冲。

为了传播佛教,大量的石窟和寺庙在这一地区兴起。

莫高窟的建造则起源于一位名叫摄罗骠骑将军的高僧。

他为了修建离山精舍,亲自动员石匠和艺术家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第一个佛教石窟。

此后,莫高窟的建造逐渐扩大,并经历了北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兴盛与衰落。

二、艺术特色莫高窟以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艺术风格多样,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壁画约有四万余平方米,内容涵盖佛教经典、诗歌、肖像等。

1. 壁画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描绘佛教故事、传说和历史人物。

画面技法独特,色彩鲜艳,充满生动感。

在壁画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服饰繁复。

不仅展现了佛教的教义,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2. 雕塑莫高窟的雕塑以佛像为主体,包括坐像、卧像和立像等形式。

这些佛像造型圆润,神态庄严,从整体上体现了佛教的智慧和超脱。

不仅如此,莫高窟的雕塑还包含了丰富的装饰技法和精湛的工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

三、保护与传承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长期以来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侵蚀和破坏,亟需得到保护和修复。

为此,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建立了敦煌莫高窟研究院和敦煌莫高窟保护修复中心,以加强对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

同时,积极推动莫高窟的传承和研究工作。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已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学者与国际研究者通力合作,进行艺术鉴定与修复工作,保证了遗址本身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
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 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 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 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 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 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 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 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 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 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 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 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 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 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 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 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泥塑表现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 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 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 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 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 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 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 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 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 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 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 相得益彰。
绘画表现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 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 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 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 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 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 耕作、纺织、交通、 狩猎、 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 战争、建设、舞蹈、 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 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 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 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 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 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 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 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 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 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 米高排列, 公里的画廊。 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典范
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 认可,为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 和参考。
06
保护现状与未来展望
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01
自然环境破坏
风蚀、水蚀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 对莫高窟壁画和塑像造成了严重 破坏。
人为因素
02
03
保护技术难题
游客数量过多、不当的参观行为 以及历史时期的破坏行为也对莫 高窟保护构成了威胁。
的虔诚与传承。
雕刻技法与风格特点
技法
莫高窟塑像采用泥塑、木雕、石雕等 多种技法,其中泥塑最为普遍,通过 搭架、捆草、塑型、敷彩等步骤完成 。
风格
特点
注重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刻画,通 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细节展现人 物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塑像风格多样,既有古朴厚重的早期 风格,也有细腻优雅的唐代风格,还 有充满民间气息的西夏风格等。
《五百强盗成佛》
此故事绘于254窟南壁后部西侧,是莫高窟最长的连环画式故事画之一,讲述了古印度萨 埵国王舍身饲虎的故事。画面构图独特,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
《尸毗王割肉贸鸽》
此故事绘于254窟北壁后部,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画面中心为尸毗王端坐正 中,双手合十,神态安详。两侧分别绘有割肉和贸鸽的场景,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情节感 人至深。
艺术风格多样性
莫高窟壁画和雕塑风格多样,既有中原汉风,也有西域胡风,还有 印度犍陀罗风格等,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中国佛教艺术的深远影响
佛教艺术的传播
莫高窟作为佛教艺术的宝库,对于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 重要作用。
绘画与雕塑技艺的传承
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技艺精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和雕塑艺术的 最高水平,对后世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敦煌莫高窟

中国敦煌莫高窟

中国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风格最独特、时间跨度最长的佛教艺术石窟寺庙之一。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重要遗产。

本文将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艺术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概述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当时是为了纪念当地著名的佛教大师鸠摩罗什而兴建。

一开始,莫高窟只有一个小洞窟,后来逐渐扩建,到唐朝时期已经发展成规模庞大的石窟寺庙群。

在唐宋两代,敦煌莫高窟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成为了汉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

然而,莫高窟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明代以后佛教衰败以及政治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逐渐被人遗忘。

二、艺术特点敦煌莫高窟以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而著称。

在壁画方面,莫高窟的壁画内容广泛,包括佛教故事、人物肖像、风景和生活场景等。

这些壁画色彩斑斓,绘画技法熟练,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颜色,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之处。

莫高窟的雕塑也是其突出的艺术特点之一,雕刻形象栩栩如生,树立起了佛教艺术的高峰。

三、文化意义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和保护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无疑是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人们的信仰以及艺术家们的创作才华。

通过对莫高窟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它的发现和保护是我们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珍惜。

今天,敦煌莫高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人们在欣赏莫高窟的同时,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下去。

总结起来,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和瞩目。

敦煌莫高窟概要

敦煌莫高窟概要

敦煌莫高窟概要
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的一处著名石窟艺术遗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宝库之一。

1. 背景信息
敦煌莫高窟建造于4世纪至14世纪期间,是中国艺术的杰作
之一。

它包含了近500个洞窟和数千尊雕刻石佛造像,参差不齐地
分布在崖壁上。

这个艺术遗址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依山开凿石
窟群之一。

2. 艺术与文化价值
莫高窟内的壁画、彩塑和佛像雕刻呈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
成就。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在技艺上精湛,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文
化和宗教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证据。

3. 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敦煌莫高窟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保护和研究这一宝贵的艺术遗址,敦煌莫高窟研究院成立。

同时,敦煌莫高窟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4. 探索与发现
虽然有许多洞窟已经被发现和研究,但仍有一些尚未被完全开发。

近年来,新的洞窟和艺术品的发现使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更为重要和有挑战性。

5. 未来展望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将继续受到保护与研究。

同时,进一步的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措施也将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和可持续发展。

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和文化背景而令人称奇,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

莫高窟简介介绍

莫高窟简介介绍
文化价值
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和“世界文化遗产”,是中 国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和艺术,也 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交流。
世界文化遗产地位
认定时间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地位
莫高窟是中国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建筑雕塑
包括塔、殿、堂等佛教建 筑物的雕塑,用于装饰佛 教建筑。
动物雕塑
包括狮子、象、鹿等动物 形象,常用于佛教故事和 传说的表现。
雕塑风格与技巧
写实风格
莫高窟的雕塑艺术注重写实,力 求表现人物和动物的真实形态和
表情。
夸张变形
在表现佛教人物和动物时,莫高窟 的雕塑艺术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技巧 ,以突出其特征和象征意义。
04
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
佛教文化影响
佛教的传播
莫高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宝库,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在敦煌
地区不断得到传播和发展。
佛像与壁画
莫高窟中有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佛教的信 仰和哲学思想,如四谛、八正道
等。
禅观与修行
在莫高窟中,有些洞窟是为修行 者准备的,他们可以在这里禅观 和修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净化
法规依据
莫高窟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有着严格的法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莫高窟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和
谢谢您的观看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的见证
莫高窟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 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敦煌莫高窟旅游攻略及价格

敦煌莫高窟旅游攻略及价格

敦煌莫高窟旅游攻略及价格1. 敦煌莫高窟旅游攻略1.1 旅游时间选择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最佳旅游时间在每年的5月至10月,这段时间气候宜人,适宜户外活动。

其中,5月至6月以及9月至10月是最佳季节,既可以避开暑期旅游高峰期,又能享受相对舒适的气候和丰富的户外活动。

1.2 交通方式选择敦煌拥有机场,但直飞航班较少,因此中转是常见选择。

例如,从西宁或兰州中转。

火车也是到达敦煌的便利方式,通常从西宁或兰州出发。

此外,自驾或包车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追求行程灵活性的游客。

1.3 住宿推荐敦煌的住宿选择多样,从经济型到豪华型酒店均有覆盖。

特色住宿推荐包括“月牙小镇”,这里提供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住宿体验,价格区间在180-680元之间。

此外,七彩丹霞景区附近的“七彩小镇”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相对亲民。

1.4 必游景观介绍莫高窟是敦煌的必游之地,拥有735个洞窟和4.5万平方米的壁画,是佛教艺术的宝库。

此外,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雅丹魔鬼城等也是不容错过的景观。

1.5 餐饮推荐敦煌的美食融合了西北元素,其中胡羊焖饼、驴肉黄面、羊肉粉汤等都是当地特色美食。

沙州夜市是品尝当地小吃的好去处,但如果想要更地道的体验,可以选择当地人推荐的餐馆。

2. 敦煌莫高窟门票价格信息2.1 旺季门票价格旺季时间为每年的4月1日至11月30日,在此期间,莫高窟的门票价格为238元/人次,包含8个洞窟的参观讲解以及2部电影的观看。

旺季期间,由于游客众多,建议提前半个月至一个月进行预订。

此外,旺季时还会发售应急票,价格为100元/人次,可以参观4个洞窟,但不包括电影观看。

2.2 淡季门票价格淡季时间为每年的12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门票价格为100元/人次,可以参观8个洞窟。

淡季期间,游客相对较少,门票相对容易购买,但开放时间有所缩短,为每天的09:00-17:30。

2.3 特窟票价特窟是指莫高窟中极具研究与保护价值的洞窟,内容丰富,保存较为完整。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宝库之一。

以下是有关敦煌莫高窟的一些资料:
背景信息
-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距离敦煌市约25公里。

- 始建于公元4世纪,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 莫高窟由多个窟室组成,包括735个洞窟和约5万平方米的壁画。

艺术特点
- 壁画:莫高窟壁画以题材为主,展现了文化的丰富内涵。

- 塑像:窟内还有大量佛像、菩萨像等雕塑。

- 石窟:莫高窟窟室多以天然岩洞为基础,后经人工挖掘和修饰。

保存与保护
- 莫高窟的石窟艺术面临着一系列的保存与保护问题,包括自然风化、水分侵蚀等。

-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莫高窟,如控制游客数量、
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等。

世界影响
-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莫高窟的石窟艺术对于世界艺术史和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莫高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成为中国重要的
旅游景点之一。

以上是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一些资料。

莫高窟以其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莫高窟将继续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人
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以下是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1. 历史背景:莫高窟的建造始于公元366年,经过几百年的扩建和发展,一直持续到14世纪。

莫高窟是佛教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来自印度、中亚和中国的僧侣、艺术家和商人。

2. 规模和构造:莫高窟包含了735个洞窟,壁画面积达到45,000平方米,收藏有数以千计的佛像和壁画。

洞窟的大小不一,从小到大,由独立的小洞到宏伟的大殿,每个洞窟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3. 佛教艺术:莫高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杰作之一。

洞窟内的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佛教故事、佛像形象和神话传说。

这些艺术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细腻的表现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闻名,是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4. 文化交流:莫高窟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在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莫高窟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带来了各种艺术风格和技艺,使莫高窟成为东西方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5. 世界遗产:莫高窟于1987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它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和“世界上最伟大的洞窟艺术宝库”之一。

如今,莫高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他们前来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遗产,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

莫高窟以其壮丽的艺术和深远的历史价值而闻名于世,它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瑰丽和人类智慧的辉煌。

对于艺术爱好者、历史学家和文化探索者来说,莫高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行目的地。

敦煌莫高窟 的资料

敦煌莫高窟 的资料

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一处佛教石窟,俗称“千佛洞”。

它是中国古代造像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时约1000年之久。

窟内保存有大量彩塑和泥塑佛像、菩萨像和阿罗汉像等,其中以唐宋时期的壁画最为著名,主要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传说,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风貌和卓越成就。

莫高窟窟壁上的壁画数量之多、造型之丰富、着色之鲜艳,均属同期地区之冠。

2008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同时,它还是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特色旅游品牌。

敦煌莫高窟因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研究。

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环境、人为盗掘和污染等多种威胁,需要得到及时的保护和维护。

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的资料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瑰宝。

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石窟艺术博物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莫高窟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西北25公里处的莫高山壁上,占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

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时期,之后不断扩建和修缮,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十国、西夏、元等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

莫高窟主要由佛教的寺庙、佛塔和佛像组成,共有735个石窟和大约4.2万平方米的壁画。

莫高窟的壁画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珍品之一。

这些壁画以佛教故事为主题,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影响。

壁画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佛陀的生平事迹、佛教经典故事以及佛教艺术中的宇宙观念等。

壁画的绘制技法精湛,细致入微,色彩鲜艳,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艺术风貌。

除了壁画,莫高窟中还有大量的佛像。

这些佛像以佛陀、菩萨和护法神等形象为主,它们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技巧。

这些佛像有的是独立的,有的是与壁画一同构成整体艺术装饰。

莫高窟的佛像数量之多、造型之美是世界罕见的。

莫高窟的建筑也是其独特之处。

莫高窟的主要建筑形式为洞窟,洞窟一般由前室、正室和后室组成。

前室通常用于修行和礼佛,正室则是主要的供奉佛像和绘制壁画的地方,后室多用于寺庙的日常活动。

莫高窟的洞窟分布有序,布局紧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艺术殿堂。

莫高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宗教与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通过莫高窟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融合和发展过程,以及当时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莫高窟的壁画、佛像和建筑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莫高窟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为了保护和研究莫高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等。

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简介1. 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4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敦煌,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莫高窟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产物,被誉为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佛教石窟之一。

2. 莫高窟的规模和分布莫高窟由2100多个洞窟组成,总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

其中,有大小窟龛735个,保留较完好的有492个。

洞窟内雕刻的佛像、壁画和佛教经文石刻等艺术作品共计达5.5万余平方米。

莫高窟以其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佛像和壁画而闻名于世。

莫高窟的洞窟主要分布在中心大殿、西部穹顶、东山等地区。

其中,中心大殿是莫高窟的核心区域,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像和壁画。

3.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莫高窟的壁画以描摹佛教故事和系列传记为主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些壁画以其细致入微的表现技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著名。

莫高窟的佛像则充满了力量和神秘感,以多种姿态和形象展现了佛教中的不同神明和佛门弟子。

佛像的保存状态较好,给人以震撼和敬畏的感觉。

此外,莫高窟还以其丰富多样的彩塑和彩绘艺术而闻名。

彩塑和彩绘表现了佛教信仰、历史和人物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4. 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由于莫高窟所在地敦煌所处的地质环境恶劣,受到了风沙、水浸等自然灾害的侵蚀,同时也受到了人为因素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研究莫高窟,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对受损洞窟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工作,以保证其能够经受住自然环境的侵害。

其次,设立了相关机构,负责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加强了监测和保护力度。

同时,加大了对莫高窟的研究力度,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莫高窟的影响和价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承载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高窟(第二课时)大丰市新丰中心小学蔡燕【教学设计说明】《莫高窟》是苏教版第九册小学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生动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此文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记得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学习,那就需要我们创造一种愉悦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利用真正意义上的分组合作学习,唤起学习的情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情感。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我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想体现“大语文阅读教学观”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

1.走进艺术宝库。

如课文中所说,“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第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既然如此,教学本篇课文,首先应引领学生走进艺术宝库,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美好。

第一,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图文结合,走进艺术殿堂。

2激发爱国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本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情感态度: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一、导入新课出示“她坐落在甘肃……断崖绝壁上”学生齐读。

师问:她是谁?生:莫高窟。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地理环境险要……师: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甘肃,来到敦煌,来到莫高窟。

(板书课题)二、探究文本【一】学习一、五自然段师: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莫高窟生:“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生:“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第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出示这两个句子)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什么是“明珠”?(板书:一颗明珠)生:明亮的珠子……师:那么谁来读一读,读出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意。

学生大胆展示,教师及时评价。

师:②“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第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举世闻名”什么意思?生:非常有名师:形容有名的词语还有那些?生:闻名遐迩生:闻名中外……师:谁能用你的朗读,展示莫高窟的盛名?生尽情展示。

师:(板书:艺术宝库)这两个句子都是对莫高窟进行赞美,并且所处的位置,一句在开头,一句在结尾,这在写法上叫做——生:首尾呼应【二】师:(过渡为什么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洞窟里有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地浏览2、3、4自然段。

师:洞窟里有什么呢?生:彩塑、壁画、藏经洞师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学习“彩塑”师: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彩塑?生:第2自然段师:谁来朗读第2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也就是中心句是哪句,用“——”画出来。

生: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师:文中具体向我们展示了哪几种彩塑?生: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师:菩萨什么特点?生:慈眉善目师:“慈眉善目”什么意思?生:很慈祥生:和蔼可亲生:善良……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来欣赏欣赏慈眉善目的菩萨(出示图片)师:天王呢?生:威风凛凛学生说说“威风凛凛”的意思,这就是威风凛凛的天王。

师:力士怎样呢?生:强壮勇猛在你眼中什么样子才能称的上强壮勇猛,并欣赏力士的图片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要读出人物的不同特点。

师:接着,作者又为我们具体描写了一尊卧佛,他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读一读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学生读有关句子。

师:这尊卧佛的哪里给你印象最深?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简单加以讲解:①长达16米,和老师的身高进行比较。

②眼睛微闭,神态安详,似乎快要进入梦乡,又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大家想象一下。

生:他在想怎么普度众生,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

生:他在梦中看到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人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呀!那么,我相信大家的朗读水平肯定也不一般。

谁能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这尊卧佛的安详。

学生有感情朗读师:菩萨的慈眉善目,天王的威风凛凛,力士的强壮勇猛,卧佛的神态安详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是不是就只有这几尊彩塑呢?生:不,还有很多。

师:对,还有很多,多少呢?生:两千多呢。

师:请同学们欣赏。

(出示图片)师:你想到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彩塑?生:惟妙惟肖生:栩栩如生生:活灵活现……师: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想说些什么呢?生:古代的劳动人民实在是太了不起了1生:他们可真聪明!……师:如果是外国人看到这些精妙绝伦的彩塑,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生:中国人真棒!真是一个伟大民族。

……师:看着同学们惊诧兴奋的神情,听着同学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心中的那份由衷的自豪与骄傲,让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齐读本段。

学生齐读本段。

师:听着同学们动情的朗读,老师能真切地感受到——(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个自然段的:1说出小节意 2理解词语 3感情朗读【三】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壁画的。

师: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壁画?生:第三自然段师:小组自学这一部分,出示要求:①按学法自学第三小节。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对第二小节的总结,又是对壁画的概括,是哪一句呢?这句话在全文当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桥梁的作用。

我们把它叫做过渡句,如果我们在写作中多用上这样的句子,会使我们的作文前后衔接的更加紧密。

壁画有什么特点呢?壁画的内容呢?(出示句子)这是一组什么句?指导造句。

出示图片。

师:在神佛形象当中,我们把叫做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姿态万千,出示句子。

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呢。

出示图片。

你能想象还有怎样的飞天吗?师:大家的想象力真是令老师佩服。

此时,我感觉自己也成了一位飞天,飘飘悠悠地飞起来了。

师:漫步在这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欣赏着这些精美的壁画,我们心中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师:(过渡)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我们都为之惊叹。

其实,莫高窟的闻名,还因为藏经洞的奇珍异宝。

(板书:奇珍异宝)(出示藏经洞的图片)想欣赏一下这些奇珍异宝吗?唉,老师实在是无能为力,为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自己找出答案。

生交流原因师:(在学生交流时,随机再擦掉奇珍异宝。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生:清朝政府实在是太腐败无能了。

生:帝国主义分子们太无耻了,我恨死你们了!……师:此刻,想到这段耻辱的历史,面对现在这些仅存的部分经卷,你又想说些什么呢?或者说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生:我们要保护好这些仅存的经卷。

生: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其他国家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师:对,说的很好。

之所以当时帝国主义分子敢那么猖狂,就是因为我们贫穷,因为我们落后,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发愤图强,振兴中国。

师:同学们,尽管藏经洞内失去了那么多奇珍异宝,但莫高窟依然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依然是——(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五】情感升华师: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到这里寻觅历史文化的足迹,留下了一首首诗,一篇篇文;多少音乐家、舞蹈家,到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留下了一首首歌,一段段舞;多少雕塑家、摄影师,到这里拨开尘土,将历史的浪漫与斑驳深深铭刻……面对这样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同学们也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能由衷地赞美一下莫高窟吗?生:莫高窟,你是我的骄傲,你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生:莫高窟,你真不愧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呀!你令无数中外游客向往。

……【六】、沟通生活,迁移运用大凡历史名胜,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如今的莫高窟展现出迷人的魅力,令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敦煌。

这儿有一则招聘广告:“ 因敦煌博物馆游客量骤增,急需招聘导游,待遇从优,请有意者速来面试”。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莫高窟一定有了很深的了解。

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试一试?先自己练习,然后任选其中一个方面试着作介绍。

(师生或充当导游,或充当游客,共同表演)【七】、拓展延伸师: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一堂课,一次讨论就能说尽道明的。

为此,老师为大家推荐一本书: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相信大家读后定会对敦煌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八】最后,让我们用当代诗人王怀远的诗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吧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我是中国人--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