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模型的建立
基于模型预测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热管理策略
基于模型预测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热管理策略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热管理策略是指在汽车运行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各个部件的热量产生与传输,有效管理和利用热能,以保证动力总成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基于模型预测的热管理策略是一种通过建立热管理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未来的热量产生与传输进行预测,从而进行热管理策略的制定和优化的方法。
1. 热源建模和预测:首先需要建立动力总成的热源模型,包括电池组、电机、电控系统等各个热源的热特性参数。
通过对这些热特性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建立热源模型,并预测未来的热量产生情况。
2. 热传输建模和预测:在热管理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热源的热特性,还需要考虑热传输路径和特性。
热传输路径包括冷却系统、散热器、管道等,对热传输进行建模和预测,以便对热传输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
3. 热管理策略优化:通过对热源和热传输进行建模和预测,可以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量产生和传输情况。
基于这些预测结果,可以制定和优化热管理策略。
可以调整散热器的风扇转速、冷却液的流速等参数,以最优方式进行热管理,提高动力总成的效率和稳定性。
4. 效果评估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热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可以通过对动力总成各个部件的温度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热管理策略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优化。
1. 灵活性高:通过建立热源和热传输的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量产生和传输情况,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行驶状况和环境条件,灵活制定热管理策略。
2. 能耗低:通过优化热管理策略,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动力总成的效率,降低纯电动汽车的能耗。
3. 系统稳定性高:热管理对于保证动力总成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热源和热传输的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和优化热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动力总成的温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SYSWELD中文教程T型
(使用软件版本,sysweld2010,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一、软件安装说明软件包括,sysweld2010,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其中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统一叫做WeldingDE09,安装基本相同,点击setup,所有选项默认,点击next按钮,直到安装完成,点击finish。
所有安装完毕后,重启计算机,在桌面上出现ESI GROUP 文件夹,所有软件的快捷方式都在此文件夹内。
二、基本流程中小件焊接过程模拟分析的步骤是CAD->网格划分(Visual-mesh)->热源校核(sysweld软件中的Heat Input Fitting)->焊接向导(sysweld软件中的welding wizrad)->求解(sysweld slover)->后处理观察结果(sysweld)网格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必需的步骤。
Sysweld的网格划分工具采用visual-mesh。
版本使用的是Visual –mesh界面见下图对于形状简单的零件,可以在visual-mesh里面直接建立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复杂的图形,需要先在CAD画图软件中画出零件的3维几何图形,然后导入visual-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
Visual-mesh的菜单命令中的Curve,Surface,Volume,Node是用来创建几何体的命令,接下来的1D,2D,3D是用来创建1维,2维,3维网格的命令。
对于一个简单的焊接零件,网格创建的步骤为:建立节点nodes生成面surface网格生成a)生成2D mesh 用于生成3D网格b)拉伸3D mesh 用于定义材料赋值及焊接计算c)提取2D mesh表面网格用于定义表面和空气热交换d)生成1D 焊接线,参考线用于描述热源轨迹添加网格组a)开始点,结束点,开始单元用于描述热源轨迹b)装夹点用于定义焊接过程中的装夹条件下面以T型焊缝网格划分为例,说明visual-mesh的具体用法,常用快捷键说明:按住A移动鼠标或者按住鼠标中键,旋转目标;按住S移动鼠标,平移目标;按住D移动鼠标,即为缩放;按F键(Fit),全屏显示;选中目标,按H键(Hide),隐藏目标;选中目标,按L键(Locate),隐藏其他只显示所选并全屏显示;Shift+A,选中显示的全部内容;鼠标可以框选或者点选目标,按住Shift键为反选;在任务进行中,鼠标中键一般为下一步或者确认。
第2章+焊接热源模型
第2章 焊接热源模型焊接热源的物理模型,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热源的热能有多少作用在工件之上;二是已经作用于工件上的热量,是如何在工件上分布的。
因此,建立焊接热源的物理模型,是进行焊接热过程和熔池行为分析或数值模拟的前提和条件。
本章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2.1焊接热效率和焊接熔化效率电弧焊接时通过电弧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利用这种热能来加热和熔化焊丝(或焊条)与工件。
熔化极焊接时,焊接过程中焊丝 (或焊条)熔化,熔滴把加热和熔化焊丝 (或焊条)的部分热量带给熔池。
而对于钨极氩弧焊,电极不熔化.母材只利用一部分电弧的热量。
弧焊时,电弧功率可由下式表示a IU Q =0 (2-1)式中,a U 是电弧电压(V),I 是焊接电流(A),0Q 是电弧功率(W ), 即电弧在单位时间内所析出的能量。
由于能量0Q 不是全部用在加热焊件,故真正有效用于加热焊件的功率为a IU Q Q ηη==0 (2-2) 式中,η为电弧功率有效利用系数或称为焊接热效率,它与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材料的种类(焊条、焊丝、保护气等)有关。
各种弧焊方法在常用焊接工艺参数下的热效率η见表2-1。
表2-1 各种弧焊方法的热效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η值随着弧长的增加、电弧电压的提高而下降,随着电弧电流的增大或电弧潜入熔池而增加。
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热效率η,只是考虑焊件所能吸收到的热能。
实际上这部分热能一方面用于熔化金属而形成焊缝,另一方面则流失于焊件而造成热影响区。
η值并没有反映出这两部分热量的比例。
根据定义,电弧加热工件的热效率η是电弧在单位时间内输入到工件内部的热量Q 与电弧总功率0Q 的比值,即Q Q=η (2-3) 021Q Q Q +=η (2-4) 21Q Q Q += (2-5)式中,1Q —单位时间内熔化焊缝金属(处于液态m T T =时,m T 为熔点)所需的热量(包括熔化潜热);2Q —单位时间内使焊缝金属处于过热状态(m T T >)的热量和向焊缝四周传导热量的总和。
焊接模拟sysweld详细教程
目录1、模型的建立1.1创建Points1.2由Points生成Lines1.3由Lines生成Edges1.4由Edges生成Domains1.5离散化操作1.6划分2D网格1.7生成Volumes1.8离散Volumes1.9生成体网格1.10划分换热面1.11划分1D网格1.12合并节点1.13保存模型1.14组的定义操作1.15保存2、焊接热源校核2.1建立模型并修改热源参数2.2检查显示结果2.3保存函数2.4热源查看2.5保存热源2.6高斯热源校核3、焊接模拟向导设置3.1材料的导入3.2热源的导入3.3材料的定义3.4焊接过程的定义3.5热交换的定义3.6约束条件的定义3.7焊接过程求解定义3.8冷却过程求解定义3.9检查4、后处理与结果显示分析4.1计算求解4 .2导入后处理文件4.3结果显示与分析1、模型的建立1.1创建points根据所设计角接头模型的规格,选定原点,然后分别计算出各节点的坐标,按照Geom./Mesh.→geometry→point步骤,建立一下十个点:(0,0,0)、(0,0,10)、(0,0,50)、(10,0,50)、(10,0,20)、(10,0,10)、(20,0,10)、(50,0,10)、(50,0,0)、(10,0,0)。
1.2由Points生成Lines按照Geom./Mesh.→geometry→1Dentities步骤,按照一定的方向性将各点连接成如下图所示的Lines:1.3由Lines生成Edges按照Geom./Mesh.→geometry→EDGE步骤,点击选择各边,依次生成如下图所示各Edges:1.4由Edges生成Domains按照Geom./Mesh.→geometry→Domains步骤,依次生成如下六个Domains:1.5离散化操作离散化操作是针对由Points所生成的Lines而言,由于除了有这些点生成的线以外,软件本身也会自动产生一些辅助的线条,可以通过“隐藏→显示”处理通过以下操作为后面的离散操作做好准备:通过Meshing→Definition→Discretisation启动离散化操作界面,离散后的线条显示如下图所示:1.6划分2D网格通过“隐藏→显示”处理,只显示Domains。
电池有限元热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池有限元热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池有限元热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电池内部温度变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在电池的正常工作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控电池的温度,将会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安全隐患。
因此,对电池内部温度进行准确预测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电池温度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传感器,但这种方法存在成本高、布局困难等问题。
相比之下,电池有限元热模型可以基于电池的内部结构和性能参数,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来预测电池的温度分布,具有成本低、易于实施等优点。
在电池有限元热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取电池的几何参数和材料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将电池分割成一个个小元素,并考虑各个元素之间的热传导、热对流以及内部反应等因素,通过求解热传导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得到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
通过电池有限元热模型,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变化,并预测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
这对于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于电动车而言,通过控制电池的温度分布,可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电池有限元热模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化,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控制。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池有限元热模型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电池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讨论电池有限元热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在发展。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电池有限元热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的第2.1节,我们将详细讲解电池有限元热模型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将介绍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解释其在热模型中的应用。
接着,我们将阐述电池热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方程,以及其与其他模型的比较和优势。
热源模型的建立
焊接热源的作用模式对于高能束焊接,由于产生较大的焊缝深宽比,说明焊接热源的热流沿焊件厚度方向施加了很大的影响,必须按某种恰当的体积分布热源来处理。
具体采用双椭球体分布热源。
由于激光沿焊接方向运动,激光热流是不对称分布的。
由于焊接速度的影响,激光前方的加热区域要比激光后方的少;加热区域不是关于激光中心线对称的单个的半椭球体,并且激光前后的半椭球体形状也不相同。
如图1所示:作用于焊件上的体积热源分成前后两部分。
设双半椭球体的半轴为(a f ,a r,b h,c h),设前、后半椭球体内热输入的份额分别是f f、f r。
前、后半椭球体内的热流分布:q f222222333)ff h hx y za b c---,0x≥q r(x,y,z)=√3 (f ra b cπ√π(−3x2a r2−3y2b h2−3z2c h2),x<0f f+f r=22。
焊接热传导的有限元法计算用有限元法分析热传导的过程是:1)把传热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2)对求解区域进行有限元分割,把变分问题近似地表达成线性代数方程组。
3)求解代数方程组,将所得的解作为热传导问题的解的近似值。
一.采用分段式双椭球模型理由: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热源具有集中、移动的特点,会形成在空间和时间上梯度都很大的不均匀温度场,从而导致了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产生[l]。
因此,建立适当的热源模型,对焊接温度场进行准确模拟是焊接数值模拟的重要课题之一。
针对激光焊接过程的特点,可采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模拟焊接热源。
双椭球体热源模型所描述的热流输入分布在一定的体积内,能够反映出热源沿深度方向对焊件进行加热的特点,在模拟电子束、激光焊接等具有穿透效应的深熔焊接过程时,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但由于焊接热源的高度集中性,如果直接采用移动热源进行计算,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需要将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网格划分得很细,计算中也需要很多时间步进行迭代运算,这使得计算效率极为低下,从而对于一些实际复杂构件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一分钟学会ABAQUS高斯移动热源
边界面
9 边界条件。
这里只固定底面温度。 有其他需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据实际情况来。
载荷面
10 载荷条件。
11 打开VS按规矩老 老实实把代码敲进 去,保存为红框格 式文件。
敲代码一定要老实,绝不能有 错,包括空格,行开头空六格。
参数对着高斯公式自
己看,不难。就是别 扭。
大写的不用管, 调用的ABAQUS自 带函数
一分钟学会高斯移动热源
制片人:亚索老师 (&儿童劫
&小学生之手)
疾风 好!接下来, 面对
吧!
1首先需要买一个出门装备, 咳,即随便建个模型,图中分 块是为了细分网格。
2导入ABAQUS组成装配体。
建议存成STP格式
怎么导入的? file.>>import>>>part
3 MESH,画网格。
注意:温度场选这种单元
12 JOB怎么搞的就 不说了,主要注意 把刚才的保存文件 关联进来。
到此设置全部结束。
点鸡,submit!
盘膝坐下,双手打开,悬于膝盖,掌心朝天, 只感觉天地灵气汇聚于风合,百九两穴,你会 觉得丹田越来越热,并顺着全身奇经八脉涌入 四肢百骸,
接着一道金光冲天而起。
大功告成!
算完了,
结果 来看看
这样分块的好处可以体现,关注区 域可以划得很细,且消耗资源不会 太大,垃圾电脑也能爬。
放大
当然,这么做就得注意做接 触,或者绑定。
怎么选? 看这里,
4 材料属性,按12345设设 就OK了。
Elastic可不设,做热力耦合时 才需要用。
此处省了个不重要步骤
5 把材料和几何体捆 起来。
焊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分 。基于 T型接头的埋弧焊工艺 ,采用高斯分布的 热源函数作为表面热源 ,焊件熔池部分采用双椭球 形热源分布函数作为内热源 。
高斯函数分布的热源 [ 3 ]
q ( r) = qm exp
-
3
r2 R2
(1)
式中 : qm为加热斑点中心最大热流密度 ; R 为电 弧有效加热半径 ; r为离电弧加热斑点中心的距离 。
理论研究
熊震宇 董 洁 谢雨田 蒋海侠 焊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67
2. 2 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焊接过程的动态温度场计算结束后 ,进入 AN2
SYS的前处理器 ,将热单元转换为相应的结构单元 ,
设定计算热应力所需参数值后 ,热应力分析模块将 自动完成整个焊接过程的动态热应力分布的计算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自然科学版 …………Natural Science
q ( r)
6 =π3
3f1 Q /2 abcf
ex
p
-3
x2
y2
z2 2
a2 + b2 + c2f
(2)
在后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为
q ( r)
6 =π3
理论研究
熊震宇 董 洁 谢雨田 蒋海侠 焊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65
热 ,将辐射换热的影响考虑到对流换热中 ; (4)忽略熔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和搅拌 、对流等
现象 [ 7 ] 。 1. 4 焊接热源的处理与施加
由于加热电弧是移动的 ,对于移动的实现 ,利用 ANSYS的 APDL语言编写子程序 ,采用离散的思想 , 进行多步循环来实现具体思路如下 :沿焊接方向将焊 缝长度 L等分为 N 段 ,将各段的后点作为热源中心 , 在以电弧中心为圆心 ,半径小于电弧有效加热半径的 区域内加载热源 ,每段加载后进行计算 ,计算时间为 L /V ,每一段的计算为一载荷步 。当进行下一段加载 (即下一载荷步计算 )时 ,需消除上一段所加的热流密 度 ,而且上一次加载所计算得到的各点温度值作为下 一段加载的初始条件 。如此依次在各点加载即可模 拟热源的移动 ,实现移动焊接瞬态温度场的计算 。 2 T型接头焊接的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
赵 欣等: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429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赵 欣 张彦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建立合理的热源模型是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本文总结了各种常用的热源模型,讨论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温度场;数值模拟;热源模型1 序 言焊接过程通常是材料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热源作用下,连接区域局部熔化或呈塑性状态,进而冷却形成焊缝和焊接接头的过程。
焊接的过程伴随着材料加热和冷却的热过程,研究焊接的热过程对于研究焊接冶金、焊缝凝固结晶、母材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以及焊接缺陷的产生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焊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是研究焊接热过程的重要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可以得到焊接过程中母材上任意点任意时刻的瞬时精确解,而建立合理的热源模型是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本文在多年焊接数值模拟及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讨论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方法。
确定数值模拟中的热源模型,即确定合理的焊接热流分布函数,使模拟的温度场符合实际焊接的情况。
热源模型的建立准则是熔池边界准则,即与实际焊接相比输入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所选热源模型所模拟得到的熔池区域边界(Fusion Zone Boundary ,FZB )与实际焊缝熔合线相符,那么就认为此热源模型是合理的[1]。
对于现有热源模型的选择使用及发展均以此准则作为出发点,同时,这一准则也为判断所选模型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
事实上,我们总是依据不同焊缝的热源特点和表现出的不同形貌特征来选择和组合热源模型,以使得模拟得到的熔池边界区域与实际焊缝融合线相符。
这样得到的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结果是能够满足焊接力学分析的要求的。
2 表面热源模型 表面热源模型的特点是外界热量只是通过焊接构件表面输入,进而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传输到焊接构件的每个部分。
热泵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热泵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热泵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热泵系统是基于热力学原理的,通过将低温热源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来达到供暖、制冷、热水供应等目的。
它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
建立热泵系统的模型可以对热源、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等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和控制,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热泵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规律的,它利用环境中的热能来达到加热或冷却的效果。
热泵系统由热源、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等环节组成。
其中,热源一般分为空气源、水源、地源等,热泵机组则包括压缩机、换热器、膨胀阀等。
通过热源中的低温热量,热泵机组中的冷媒从低温侧流入,经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换热器在高温热源中释放热能,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最后经过膨胀阀放出压力,形成低温低压液体,完成一个循环过程,辅以控制系统,以达到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整个过程实现热量转移,加热或冷却,是一个热运动与热学平衡的过程。
二、热泵系统的建模热泵系统的建模是为了对系统的热量转移和耗能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以提高系统效率和性能。
建立热泵系统的模型一般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环境到热源,包括热泵机组的工作过程和传热过程;二是从热源到环境,包括供热供冷等。
热泵机组的工作过程模型主要涉及热泵机组的组成和热力学特性,传热过程模型主要涉及热交换器的传热特性和传热效果。
供热供冷模型主要是热量的传递和控制,包括调节阀门、风机、水泵等,并与环境因素进行协调和调整。
因此,热泵系统的建模包括了热力学、传热学、功率学、气候学和控制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热泵系统的控制热泵系统的控制是通过对系统的模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以提高系统效率和性能。
具体来说,热泵系统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器设计:控制器是热泵系统的核心,它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调节系统的运行模式,以达到合适的操作状态。
sysweld焊接热源校核部分
四、热源校核焊接热源模型,可以认为是对作用于焊件上的、在一定时间和位置上的热输入分布特点的一种数学表达。
实际融焊过程是给焊件加热,热源模型就是在有限元计算中的输入热量,用数学函数表示出来。
热源模型的建立在SYSWELD里面使用热源校核工具界面,界面打开方法如下图所示,热源校核的实际操作步骤如下:1.建立网格此步骤的目的是建立焊缝周围的网格模型,对于T型焊缝,搭接焊,拼焊可以直接在系统上选择存在的模板文件。
本次采用T型焊缝为例,操作方法见下图,之后点击OK载入,parameters设置生成2D网格模型的参数,选取焊缝参数与实际焊缝厚度方向相一致。
窗口中选择选项,在左边输入框中输入数值,回车即可赋值给所选选项:参数设置分别为(单位mm)(1) C1板高度 3(2) C2板高度 3(3) C1板半宽度30(4) C1板半宽度30(5) 焊缝处面积 6.5(6) C1板厚度方向网格数4(7) C2板厚度方向网格数4(8) 最大的网格尺寸 3完成后,点击save,保存参数。
点击create mesh,即可生成在主窗口中生成2维网格。
如下图然后在热源校核界面上选择拉伸(Translation)或者旋转(Rotation),点击Parameters按钮输入参数,本例中选择拉伸,参数如下(1) 拉伸总长度90(2) 在多大区域内划分细密网格30 (3) 热源中心所在位置距离拉伸的最末端的距离15(4) 最小网格尺寸 1(5) 最大网格尺寸 3输入后点击Save,进行保存。
返回到热源校核界面。
点击Create mesh,在主界面上生成3维网格如右图2.加载材料数据库和函数数据库a.加载材料数据库步骤如右图所示(注意在sysweld的软件界面上关闭窗口时,应选择下面的Quit或者Close按钮来关闭窗口)打开后,默认路径就是软件的安装目录,材料库文件选择welding.mat文件,点击OK,加载完成。
给焊接零件赋材料,本例材料均选择S355J2G3,方法如下b.加载函数库文件步骤如右图所示函数数据库是用来存放函数的,热源我们定义好后也是一个函数,校核完毕后将被存放在我们加载的函数库文件中。
叉流热源塔传热传质模型的建立及实验验证
h a — o r e t we n o l g t we . i rm a y d fe e c s a e p i t d o ta o l ws h a e it n e e t s u c o ra d c o i o r S x p i r i r n e r o n e u s f lo : e t r ss a c , n f
p y ia r p ryo i ud,r t fltn e tp r e tg ,fo r t fcr u a t r l u d ef c f h sc lp o e t fl i q a i o a e th a ec n a e lw ae o ic lr wa e /i i , fe to o q
Ve ii a i n o o e o e ta d m a s t a f r pr c s r fc to fm d lf r h a n s r ns e o e s i r s l w e t s u c o r n c o s fo h a - o r e t we
摘 要 :热 源 塔 作 为新 型 的热 质 交 换 设 备 ,在 热 源 塔 热 泵 机 组 运 行 过 程 中起 着 重 要 作 用 。其 在 冬 季运 行 时 从 空 气 中 吸 收 热量 ,为 热泵 机组 提供 低 品位 热 量 。热 源 塔 与 冷 却 塔 在 传 热 传 质 上 存 在 一 定 异 同点 ,指 出 了 冷 却 塔 与 热 源 塔在 传 热 传质 上存 在热 阻 、液 体 物 性 、潜 热 换 热 量 比例 、循 环水 / 体 流 量 、飘 液 对 系 统 的影 响 、 热量 传 递 方 液 向 和 换 热 量 大 小 等 方 面 的 差异 根 据 热 源 塔 与冷 却 塔 差 异 建 立 叉 流 热 源 塔 传 热 传 质 数 学 模 型 ,并 采 用 实 验 验 证 模 型 的 准 确 性 。结果 表 明 叉 流 热 源塔 潜 热百 分 比低 于 3 ,模 型 结 果 与 实 验 结 果 相 比 换 热 性 能误 差 低 于 1 % , 5 O 该 模 型 能 够 较 为 精 确 地 对 叉 流 热 源塔 换 热 性 能 进 行 模 拟 。
试论激光熔覆数值模拟过程中的热源模型
2热 源 模 型 的模 拟对 比分 析 .
基 于对 gus曲面模型 的模拟程度 的检验 .我们选择正常的平板 as 焊接作 为研 究支点 . 行实际 的模 拟 . 进 然后将模拟 值与实验 值进行对 比分析 。 采 用 G us as 曲面模 型进行计算时 .采取弧线 形激光束进行照射 . 输入功率 u 3 0 W。 = 0 0 熔覆速度为 O 1 / . ms 0 因为所输入 的热 流都集 中在 较小 的基体 材料表面 . 导致裂缝 中心处 的最 高温度达到 7 0 K左右 . 00 这会导致极大 的偏差 所 以我们初步得 出结论 . 能量较为集 中的熔 在 覆过 程中 . 如果我们 采用弧状激光 束 . 就将会 错误地估计对 温度场影 响, 从而导致计算结果 的不准确 。所 以我们 只有选 择直线型的激光束 来照射 G US曲面热源模型 . aS 以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 为了更好 地进行 数值模 拟. 我们选择直线 型激光束继续熔覆 的模 拟实验 .记 录和测量此次激光熔覆过程 中的变形 值以及残余应力 . 并 对 比计算值与测量结果 的差异 。 此次激光束 的发 出设备选择高压激光 束发 射机 . 本次实验采 取的熔覆 工艺与弧线形 实验保持一致 . 在熔覆 材料 的表面冷却之后 . 选择盲孔法 来测量残余 应力 . 并结 合基准平 面
r 一 c … 2 2 ] 3 . 、
m ,)() l (y=0 p x,m, z 0 【
J( ) }7
由上面数学 模型 , 我们 不难 看出 , 只要 给定热 源的 高度 K 功率 、 u、 截面半 径 或者热源形状 的集 中系数 C , 们就可以依据 ( ) i我 6 式进 行热 流密度 m O ) ( , 的计 算 . 0 然后代人到 ( ) 中 . 7式 就可以得到 g a。 曲 面的热源模型 了
热源模型
热源模型热源选取原则热源模型的建立与焊接温度场的模拟是焊接数值模拟的重要部分。
对于手工电弧焊、钨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采用高斯分布的函数就可以得到较满意度结果;对于电弧穿透能力较大的熔化极氩弧焊(MIG 焊),常采用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
高斯分布的函数与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相比,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考虑了熔透。
高斯函数分布的热源模型焊接加热斑点上的热流密度分布采用Eagar 和Tsai 的高斯数学模型,其分布函数如下: ()22233exp UI r q r R R ηπ⎛⎫=*- ⎪⎝⎭式中:R 为电弧有效加热半径;r 为焊件上任意点至电弧加热斑点中心的距离,η为焊接热效率;U 为焊接电压;I 为焊接电流。
双椭球热源模型Goldak 提出的双椭球形热源考虑到热源移动对热流分布的影响,将热源前方(前半部分)是个1/4椭球、后方(后半部分)是另一个1/4椭球,热源前方(前半部分)、后方(后半部分)的热流密度分布函数分别用下面两式表示:()()22232221163,..e z vt Qff x y q x y z t a b c abc ππ-⎛⎫-=++ ⎪ ⎪⎝⎭()()2223222223,..e z vt Qfr x y q x y z t a b c abc ππ-⎛⎫-=++ ⎪ ⎪⎝⎭式中ff 、fr 是热流密度分布系数,ff 取0.6,fr 取1.4,且2ff fr +=。
a 、b 、1c 、2c 分别为熔池的几何尺寸。
半球状热源模型针对高能束焊接方法,例如激光、电子束焊等等,由于其具有高的熔透,所以提出了用半球状的热源来模拟能够很好的解决高能束焊接的穿透。
222236333(,,)Q x y z q x y z c c ππ⎛⎫---= ⎪⎝⎭(9) 上式中:(,,)q x y z ——功率密度Q ——热输入功率c——半球半径。
solidworks热力分析实例教程
Simulation 热剖析SolidWorks Simulation 是一个与 SolidWorks 完整集成的设计剖析系统。
SolidWorks Simulation 供给了单调屏幕解决方案来进行应力剖析、频次剖析、歪曲剖析、热剖析和优化剖析,下边简单介绍一下热剖析得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
一、建立模型依据需求结构一个包含热源和散热元件得模型,我们常用得是热源是 IGBT 和散热元件是散热器(组合或许插片),以 45A 三电平为例,以下图。
二、新算例模型建完后,在 solidwoks 的插件中找到Simulation ,建热力剖析新算例,步骤以下列图。
三、设置连接和热载荷(1)右键单击零零件接触,选择相触面组单击,进入设置页面。
(2)相触面组设置,依据图示步骤进行设置, 1.分别选用三个 IGBT 的底面 2. 选用散热器的上表面 3. 选散布 4. 接触热阻(不同材质数值不同样)最后点击确立。
(3)下一步设置热载荷,右键单击热载荷,选择对流单击,进入对流设置对流设置分三步: 1.选用实体,就是散热器得全部外边面(顶面除外) 2.对流系数(与风速相关) 3.环境温度设置达成后,点击确立。
其实应当加入IGBT 的自然散热对流,可是对结果影响不大,此处不做介绍。
(4)下一步进入热量设置,右键单击热载荷,选择热量单击,进入热量设置页面。
此设置分两步: 1.选用实体 ,三个 IGBT 得底面,点击总数。
2.热量,增添热量数值设置达成,点击确认。
四、生成网格在左边菜单栏下方网格处单击右键,选择生成网格,单击进入,详细设置以下。
五、运转在菜单栏点击运转,等候一会出现运转结果。
如显示温度为华氏温度,右键点击热力,计入编写定义,选择摄氏度就能够了。
焊接模拟专业软件SYSWELD中文终极教程
焊接部分(使用软件版本visual-mesh6.1,sysweld2010,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一、软件安装说明软件包括visual-mesh6.1,sysweld2010,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其中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统一叫做WeldingDE09,安装基本相同,点击setup,所有选项默认,点击next按钮,直到安装完成,点击finish。
所有安装完毕后,重启计算机,在桌面上出现ESI GROUP文件夹,所有软件的快捷方式都在此文件夹内。
二、基本流程中小件焊接过程模拟分析的步骤是CAD->网格划分(Visual-mesh)->热源校核(sysweld软件中的Heat Input Fitting)->焊接向导(sysweld软件中的welding wizrad)->求解(sysweld slover)->后处理观察结果(sysweld)网格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必需的步骤。
Sysweld的网格划分工具采用visual-mesh。
版本使用的是6.1Visual –mesh界面见下图对于形状简单的零件,可以在visual-mesh里面直接建立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复杂的图形,需要先在CAD画图软件中画出零件的3维几何图形,然后导入visual-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
Visual-mesh的菜单命令中的Curve,Surface,Volume,Node是用来创建几何体的命令,接下来的1D,2D,3D是用来创建1维,2维,3维网格的命令。
对于一个简单的焊接零件,网格创建的步骤为:●建立节点nodes●生成面surface●网格生成a)生成2D mesh 用于生成3D网格b)拉伸3D mesh 用于定义材料赋值及焊接计算c)提取2D mesh表面网格用于定义表面和空气热交换d)生成1D 焊接线,参考线用于描述热源轨迹●添加网格组a)开始点,结束点,开始单元用于描述热源轨迹b)装夹点用于定义焊接过程中的装夹条件下面以T型焊缝网格划分为例,说明visual-mesh的具体用法,常用快捷键说明:按住A移动鼠标或者按住鼠标中键,旋转目标;按住S移动鼠标,平移目标;按住D移动鼠标,即为缩放;按F键(Fit),全屏显示;选中目标,按H键(Hide),隐藏目标;选中目标,按L键(Locate),隐藏其他只显示所选并全屏显示;Shift+A,选中显示的全部内容;鼠标可以框选或者点选目标,按住Shift键为反选;在任务进行中,鼠标中键一般为下一步或者确认。
高斯热源模型公式
高斯热源模型公式
高斯热源模型是绝大多数室内空气流动及热舒适性计算的基础,其公式如下:
q = 2πkHΔT/ln(r2/r1)
其中,q为单位时间通过一个半径为r1的球体壳面的热流量,单位为W/m;k为空气的导热系数,单位为W/(m·K);H为球体的高度,单位为m;ΔT为发热电器的表面温度与空气的温度差,单位为K;r1为发热电器中心与球体壳面的距离,单位为m;r2为发热电器中心与球体壳面外半径的距离,单位为m。
该公式描述了发热电器散热的物理规律,其中的ΔT代表了发热电器表面和空气之间的温度差,r1和r2分别代表了空气流动的空间范围,而k则代表了空气的传导能力。
焊接热源
焊接热源模型摘要:根据目前焊接工作者的实践和共识,所谓的焊接热源模型,可以认为是对作用于焊件上的、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热输入分布特点的一种数学表达。
到目前为止,用于焊接数值模拟中的所有焊接热源模型大都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认为在焊接进行过程中热源模型是不发生变化的,即静态焊接热源模型。
而动态焊接热源模型,其热输入是随着焊接的进行而发生变化的。
关键字:热源模型、高斯热源、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一、焊接热源模型种类及其参数在焊接尤其是熔化焊中,其热过程贯穿整个焊接过程的始终,一切熔化焊的物理化学过程都是在热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
焊接温度场不仅决定焊接应力场和应变场,还与冶金、结晶及相变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焊接温度场内包含着焊接接头质量及性能的充分信息, 始终是焊接发展中的最基本课题之一。
按照热源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焊接热源当作集中热源、平面分布热源、体积分布热源来处理。
当关心的工件部位离焊缝中心线比较远时,可以近似将焊接热源当作集中热源来处理。
对于一般的电弧焊,焊接电弧的热流是分布在焊件上一定的作用面积内,可以将其作为平面分布热源。
但对于高能束焊接,由于产生较大的焊缝深宽比,说明焊接热源的热流沿工件厚度方向施加很大的影响,必须按某种恰当的体积分布热源来处理。
1.1焊接模型特点1.焊接热源的特点:(1)能量密度高度集中;(2)快速实现焊接过程;(3)保证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
2.焊接热源的种类:(1)电弧焊:气体介质中的电弧放电 (2)化学热:可燃气体 (3)电阻热:电阻焊、电渣焊 (4)高频感应热:磁性的金属高频感应产生二次电流作为热源 (5)摩擦热:机械高速摩擦 (6)电子束: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 (7)等离子焰:电弧或高频放电—离子流 (8)激光束:激光聚焦3.热源的形式(从热传导的角度来考虑):(1)点热源(三维)—厚大焊件焊接 (2)线热源(二维)—薄板焊接 (3)面热源(一维)—细棒摩擦焊4.焊接热源模型的概念:根据目前焊接工作者的实践和共识 ,所谓的焊接热源模型 ,可以认为是对作用于焊件上的、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热输入分布特点的一种数学表达。
焊接模拟专业软件SYSWELD中文终极教程
焊接部分(使用软件版本visual-mesh6.1,sysweld2010,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一、软件安装说明软件包括visual-mesh6.1,sysweld2010,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其中pam-assembly2009,weld-planner2009统一叫做WeldingDE09,安装基本相同,点击setup,所有选项默认,点击next按钮,直到安装完成,点击finish。
所有安装完毕后,重启计算机,在桌面上出现ESI GROUP 文件夹,所有软件的快捷方式都在此文件夹内。
二、基本流程中小件焊接过程模拟分析的步骤是CAD->网格划分(Visual-mesh)->热源校核(sysweld软件中的Heat Input Fitting)->焊接向导(sysweld软件中的welding wizrad)->求解(sysweld slover)->后处理观察结果(sysweld)网格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必需的步骤。
Sysweld的网格划分工具采用visual-mesh。
版本使用的是6.1Visual –mesh界面见下图对于形状简单的零件,可以在visual-mesh里面直接建立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于复杂的图形,需要先在CAD画图软件中画出零件的3维几何图形,然后导入visual-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
Visual-mesh的菜单命令中的Curve,Surface,Volume,Node是用来创建几何体的命令,接下来的1D,2D,3D是用来创建1维,2维,3维网格的命令。
对于一个简单的焊接零件,网格创建的步骤为:●建立节点nodes●生成面surface●网格生成a)生成2D mesh 用于生成3D网格b)拉伸3D mesh 用于定义材料赋值及焊接计算c)提取2D mesh表面网格用于定义表面和空气热交换d)生成1D 焊接线,参考线用于描述热源轨迹●添加网格组a)开始点,结束点,开始单元用于描述热源轨迹b)装夹点用于定义焊接过程中的装夹条件下面以T型焊缝网格划分为例,说明visual-mesh的具体用法,常用快捷键说明:按住A移动鼠标或者按住鼠标中键,旋转目标;按住S移动鼠标,平移目标;按住D移动鼠标,即为缩放;按F键(Fit),全屏显示;选中目标,按H键(Hide),隐藏目标;选中目标,按L键(Locate),隐藏其他只显示所选并全屏显示;Shift+A,选中显示的全部内容;鼠标可以框选或者点选目标,按住Shift键为反选;在任务进行中,鼠标中键一般为下一步或者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热源的作用模式对于高能束焊接,由于产生较大的焊缝深宽比,说明焊接热源的热流沿焊件厚度方向施加了很大的影响,必须按某种恰当的体积分布热源来处理。
具体采用双椭球体分布热源。
由于激光沿焊接方向运动,激光热流是不对称分布的。
由于焊接速度的影响,激光前方的加热区域要比激光后方的少;加热区域不是关于激光中心线对称的单个的半椭球体,并且激光前后的半椭球体形状也不相同。
如图1所示:作用于焊件上的体积热源分成前后两部分。
设双半椭球体的半轴为(a f ,a r,b h,c h),设前、后半椭球体内热输入的份额分别是f f、f r。
前、后半椭球体内的热流分布:q f222222333)ff h hx y za b c---,0x≥q r(x,y,z)=√3 (f ra b cπ√π(−3x2a r2−3y2b h2−3z2c h2),x<0f f+f r=22。
焊接热传导的有限元法计算用有限元法分析热传导的过程是:1)把传热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2)对求解区域进行有限元分割,把变分问题近似地表达成线性代数方程组。
3)求解代数方程组,将所得的解作为热传导问题的解的近似值。
一.采用分段式双椭球模型理由: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热源具有集中、移动的特点,会形成在空间和时间上梯度都很大的不均匀温度场,从而导致了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产生[l]。
因此,建立适当的热源模型,对焊接温度场进行准确模拟是焊接数值模拟的重要课题之一。
针对激光焊接过程的特点,可采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模拟焊接热源。
双椭球体热源模型所描述的热流输入分布在一定的体积内,能够反映出热源沿深度方向对焊件进行加热的特点,在模拟电子束、激光焊接等具有穿透效应的深熔焊接过程时,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但由于焊接热源的高度集中性,如果直接采用移动热源进行计算,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需要将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网格划分得很细,计算中也需要很多时间步进行迭代运算,这使得计算效率极为低下,从而对于一些实际复杂构件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分段化思想应用于双椭球体热源模型上,在移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分段移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将原来高度集中、瞬时作用的移动加热方式转化为段状分布、相继作用的顺序加热方式。
实际的模拟计算表明,应用该热源模型在保持较高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大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使对实际复杂构件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成为可能。
1 分段移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1.1 移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如图1所示,双椭球体热源模型的输入热流密度分布在一定的体积内,由两个1/4椭球组合而成。
模型分成前后长度不同的两部分,是为了使计算温度场结果更加合理而对热流分布进行了修正。
热输入功率在前后两个1/4椭球内的分配由能量分配系数f f、f r决定。
式(l)给出了在随热源移动的局部坐标系o,x,y,z,中,沿焊接方向y,轴正向的前半部分椭球内部的热流密度分布q(x,,y,,z,)=√3f fexp(-3x,2/a2)×exp (−3z,2/b2)exp (−3y,2/c12) (1)abcπ√π后半部分椭球内部的热流密度分布q(x,,y,,z,)=√3f rexp(-3x,2/a2)×exp (−3z,2/b2)exp (−3y,2/c22) (2) abcπ√π式中:a,b,c1, c2--------热源形状参数(m)(如图1所示)Q--------热输入功率(W),Q=ηQ0(Q0为激光功率(W),即激光在单位时间内所析出的能量。
η-----焊接热效率参数f f、f r--------前后能量分配参数,f f+f r=2图1 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在一般计算时,作为简化处理,可以忽略热源前后部分热流密度分布的不同,取c1=c2= a,将热源看作是关于z,轴对称的旋转半椭球体。
则热流分布q(x,,y,,z,)可由公式3统一描述q(x,,y,,z,)=q(0,0,0)exp(−3x,2/a2)×exp (−3z,2/b2)exp (−3y,2/a2) (3)式中,q(0,0,0)为最大热流密度值,出现在热源中心(0,0,0)处,取值如式(4)所示q(0,0,0)=√3Q(4)a2bπ√π在整体坐标系Oxyz中,考虑到热源模型的移动,经过坐标变换。
方程式化为式5q(x,y,z,t)=q(0,0,0)exp(-3x2/a2)exp (−3z2/b2)exp (−3[y+ν(τ−t)]2/a2)(5)式中x,y,z---------整体坐标系中的坐标值(m)t----------加热时间(s)τ----------时间延迟因子(s)(坐标变换过程中引用)式5反应了随时间参数t的变化,空间内各点处的热流输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体现出了焊接热源的移动特点。
1.2 分段移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当采用移动热源进行模拟时,由于热源体积很小,在焊缝部位需要划分相当致密的网格,并采用细小步长划分很多时间步进行计算,这将导致巨大的计算量。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分段移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分析可知,对于一定长度的焊缝来说,如果焊接热源的移动速度足够快,那么在这条焊缝上所施加的移动热源就可以近似看作为段状热源。
该热源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和沿深度方向上的热流分布均呈Gauss分布,与原双椭球体热源模型相似:而沿长度方向上的热流密度为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
这样,对于较长焊缝来说,可将其划分成若干段,将此等效段状热源依次施加于各段上,使其按焊接顺序依次加热各段。
这样在垂直于移动方向上和沿深度方向上的热流分布仍保持了原热源模型的集中特点,同时顺序加热又能体现出焊接热源的移动特点。
对于一段的加热,可将其划分为很少的时间步,每步采用较大的步长进行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由于段状热源在沿焊接方向上的热流密度为均匀分布,所以沿焊接方向上的网格尺寸可划分较大,从而可进一步减少计算量,缩短计算时间。
设焊接热源热输入功率为Q m,移动速度为V m, 沿直线移动加热一段长度为d的区域,用时为t m ,用一段段状热源模型模拟此移动热源,如图2所示。
热源内部空间各处热流密度q s (x,y,z)定义如式(6)所示 q s (x,y,z)=q sm exp (−3x 2a 2)exp(−3z 2b 2) (6)式中:q sm 为段状热源的热流密度最大值,位于热源中心线y 轴上,应等于移动热源的最大值q mm (0,0,0),即有q sm =√3Q m a 2bπ√π(7) 此段状热源的热输入功率Q s 可由积分求出 Q s =∫∫∫q sm exp (−3x 2a 2)exp (−3z 2b 2)dxdzdy=16+∞−∞−∞0d 0q sm πadb (8)此段状热源加热所输入的热量应与移动热源输入热量相同,即有式(9)成立 Q s t s =Q m t m (9) 式中t s ----------分段热源的加热时间(s ) t m ---------移动热源的加热时间(s )t m =dv m(10)由式(7)一式(10)可得加热时间t s 为 t s =a v m√π3 (11)由式(11)可以看出,分段热源加热时间与加热长度d 无关,与焊接速度v m 成反比。
式(6)、(7)和式(11)分别给出了段状双椭球体热源模型的空间热流密度分布和加热时间的计算公式,完全定义了段状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对于较长焊缝,可将其划分为一定长度的数段,将段状热源依次施加到焊缝部位进行加热,则焊接热源的移动特点也可得以体现,这样便得到了分段移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2. 数值模拟部分1) 试验材料种类及尺寸2) 各项材料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特征(线性还是非线性) 3) 焊接工艺(激光焊接,有效热输入功率,焊接速度,焊接起始部位(一般自从中心开始)并附上平板几何尺寸示意图)4) 若采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拟采用MATLAB 进行模拟。
5) 模型应用范围,相关处理以及边界条件(一般材料用平板,具有对成性,可简单化) 6) 采用的网格模型以及计算方案(例如细网格+4段双椭球热源)并附上相应图补充部分:1.激光高能束焊接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的确立指导思想:采用解析法来确定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1.1双椭球热源模型双椭球模型[3]所描述的热流输入分布在一定的体积内。
模型考虑了焊接束流的“挖掘”“搅拌”作用,适用于描述电子束焊、激光焊等深宽比较大的深熔焊接过程,如图3所示。
模型沿y轴前半部分的椭球内部热流密度分布为q(x,y,z,t)=6√3f f Qabc1π√π×exp(-3x2a2)exp(−3z2b2)exp (−3[y+v(τ−t)]2c12)(1)沿y轴后半部分的椭球内部热流密度分布为q(x,y,z,t)=6√3f r Qabc2π√π×exp(-3x2a2)exp(−3z2b2)exp (−3[y+v(τ−t)]2c22)(2)式中:a,b,c1,c2为热源形状参数Q为热输入功率v为焊接速度t为焊接时间τ为时间延迟因子f f、f r为模型前后部分的能量分配系数,f f+f r=2图3 双椭球热源模型模型分成前后长度不同的两部分是为了能更好的模拟出焊接过程中移动热源的前端和后端不同的温度梯度分布(前端较陡,后端较缓)。
在一般计算时,作为简化处理,可以取c1=c2=c。
热流分布由统一的方程式(3)进行描述q(x,y,z,t)=√3Qabcπ√π×exp(-3x2a2)exp(−3z2b2)exp (−3[y+v(τ−t)]2c2)(3)在模拟焊接过程时,评定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的判据之一,是看能否获得较为准确的焊缝熔池形状,(一般取焊接过程进入稳态时的熔池尺寸作为评定的标准)。
对于同样功率的热源,当内部热流密度分布不同时,计算所得的熔池形状差异很大。
试算的过程也就是反复调整热源参数,以获得合理形状尺寸的熔池的过程。
而有限元运算是非常耗时的计算过程,反复试算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有时试算所消耗的时间几乎与实际运算所需的时间相当,造成计算效率极为低下。
并且由于试算是凭借经验摸索调整参数数值,计算精度因此也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干扰的影响。
1.2解析法求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如前所述,选取热源形状参数的重要标准是在计算中能够获得合适形状的熔池。
而熔池的形状参数,如熔池宽度、熔深等,可较容易确定,一般是通过测量试验焊件的截面焊缝形状,以此作为稳态焊接时的熔池形状。
那么,如果能在给定熔池形状参数尺寸的前提下,通过简便的方法反求出得到此熔池所需的热源参数,便可省去反复的试算过程,简化了计算。
焊接传热学给出了点状连续移动热源形成准稳态温度场时,在以该点为原点的相对参照系中,坐标为(x,y,z)的某点处的温度升高[4]为∆T=q2πλR exp [−vx2a−vR2a](4)式中:q为热源点的热输入功率;v为焊接速度;λ为导热系数;a为导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