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仪器第陈尚松 三版课件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技术(第3版)第三章第1部分

电子测量技术(第3版)第三章第1部分

(2)固定电阻的测量。 ① 万用表测量电阻。模拟式和数字式万用表都有电阻 测量挡,都可以用来测量电阻。采用模拟万用表测量 时,应先选择万用表电阻挡的倍率或量程范围,然后 将两输入端短路调零,最后将万用表并接在被测电阻 的两端,测量电阻值。
② 电桥法测量电阻。惠斯登电桥的原理如图3.3所示, 它是一种四臂的直流电桥。其中R1、R2是固定电阻,
2、测量原理和常规测试方法
2.测量原理和常规测试方法
(1)电阻的频率特性。电阻工作于低频时其电阻分 量起主要作用,电抗部分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只 需测出R的值就可以了。
工作频率升高时,电抗分量就不能忽略不计,等效 电路如图3.2所示。等效电阻随频率的不同而不同。
R
L
C
图3.2 电阻的等效电路
(1) 电阻规格的直标法。
直标法是将电阻的类别和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直接 标注在电阻的表面上,如图3.1(a)所示为碳膜电阻, 阻值为10kΩ,精度为1%。图3.1(c)所示为电阻额定 功率的直接标识方法。
(2)电阻规格的色环法。
色环法是将电阻的类别和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 色(色环)标注在电阻的表面上,如图3.1(b)所 示。其中,第一、第二色环表示电阻被乘数量值; 第三环为倍乘的量值。将第一、第二、第三色环分
别用X、Y、Z表示,则电阻阻值为
R 10 X Y 10Z ()
图3.1 电阻和电位器参数标注方法
(3)电位器的标识法。 一般将电位器的阻值和功耗直接标注在器件的表面 上,如图3.1(d)所示两种电位器,左边为卧式线 性可变电阻器,阻值为0.5kW,右边为旋转式对数 可变电阻器,阻值为100kW。
3.2 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
3.2.1 电阻和电位器的测量 电阻和电位器在电路中多用来进行限流、分压、分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培训课程(PPT 227页)_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培训课程(PPT 227页)_

原式 13.44 20.38 4.6 38.42 38.4
2)
603.21 0.32 4.011 603 0.32 原式 48.1 48 4.01
第2章
信号源
返回
课程目录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信号源在电子测量中的作用、组成原理和 种类 。
*本章内容主要有:●正弦信号源的性能指标及基本原理;
低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范围为1Hz~1MHz;
视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范围为20Hz~10MHz; 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范围为100KHz~30MHz; 甚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在30MHz~300MHz; 超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在300MHz以上。
3、示值(X):被测量的量值。
读数:从仪器刻度盘、显示器等读数装置上直接读来的数字。 例:用一电流表测量某电流值,量程选择10mA档。刻度盘指示如下图所 示:
0 8 10
其读数为:8; 示值为:8mA
4、标称值:被测量上标示的数值。 例:电阻器的色环标示其阻值;
二、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
3)等于5时,取偶数,则当末位是偶数,末位不变;末位是奇数, 在末位增1。 例1:将下列数据舍入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43 →16.4 (0.03<0.1/2=0.05,舍去) 16.46 →16.5 (0.06>0.1/2=0.05,舍去且往前位增1) 16.35 →16.4 (0.05=0.1/2,3为奇数,舍去且往前位增1) 16.45 →16.4 (0.05=0.1/2,4为偶数,舍去) 16.4501 →16.5(0.0501>0.1/2=0.05,舍去且往前位增1) 38050 →3.8010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1章.pptx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1章.pptx

1.3 测量方法的分类
1.3.2 被测信号的性质分类
1.时域测量:测量被测对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特性,将被测 信号看成是一个时间的函数。
2.频域测量:测量对象在不同的频率时的特性,被测对象 看成是一个频率的函数。
3.数据域测量:对数字系统逻辑特性进行的测量。利用逻 辑分析仪能够分析离散信号组成的数据流,可以观察多个输入通 道的并行数据,也可以观察一个通道的串行数据。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例 1.1 两个电压的实际值分别为 U1A=100 V,U2A=100 V;
测量值分别为 U1X=98 V,U2X=9 V。求两次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 对误差。

U1 U1X U1A (98 100)V 2V
U2 U2X U2A (9 10)V 1V
U 1
解:将依次直接测量的结果作为最终结果, 仪表的准确度 登记表示:
该仪表的最大引用相对误差和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xm 1.0% 100 1V
由(1.1)可知,测量的绝对误差 x ≤xm S %
x≤(xm S %)/ x
式中 ,S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结论:选择仪表量程时,应使指针尽量接近满偏转,指示
1.2 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
1.2.1 电子测量的意义 1.2.2 电子测量的内容 1.2.3 电子测量的特点
1.2 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
1.2.1 电子测量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科学技术的水平是由电子测量的水 平来保证和实现的,电子测量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 重要标志。
1.2 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
第 1 章 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
1.1 测量及其定义 1.2 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 1.3 测量方法的分类 1.4 误差的表示方法 1.5 测量结果的表示及其有效数字 1.6 电子测量一起的基本知识 本章小节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二章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2.1术语解释:真值、实际值、指示值、误差和修正值。

答:真值是指表征某量在所处的条件下完善地确定的量值;实际值是指用高一级或高出数级的标准仪器或计量器具所测得的数值,也称为约定真值;示值是指仪器测得的指示值,即测量值;误差是指测量值(或称测得值、测值)与真值之差;修正值是指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量值。

2.2测量误差有哪些表示方法?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答:测量误差有两种表达方式: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是:(1)仪器误差(2)方法误差(3)理论误差(4)影响误差(5)个人误差。

2.3哪些类型的错误按性质分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各自的特点为: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数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当同一数量值被多次测量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变化;粗差:在一定条件下,测量值与实际值存在显著偏差。

2.4标准差、平均标准差和标准差的估计值是多少?1n答:标准差是指对剩余误差平方后求和平均,然后再开方即??(xi?x)2;?ni?1平均值标准差是任意一组n次测量样本标准差的n分之一,即s(x)?s(x);n1n标准差的估计值即s(x)?(xi?x)2。

?n?1i?12.5归纳比较粗大误差的检验方法。

答:粗差的测试方法主要有Wright测试、shawner测试和grubs测试。

莱特的测试方法:如果在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结果中,对应于项目I的测量值席的残差是多少?I的绝对值i>3s(x)则该误差为粗差,所对应的测量值xi为异常值,应剔除不用。

该测试方法简单易用,也称为3S标准。

当测量次数n较大时,这是一种更好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正态分布。

最佳测量数据为n>200。

如果n<10,很容易判断错误。

NO3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PPT课件

NO3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PPT课件

学习单元四 通用电子计数器实例
三、前面板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学习单元四 通用电子计数器实例
三、前面板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学习单元四 通用电子计数器实例
三、前面板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1)电源开关。 (2)复原键。 (3)功能选择模块。 (4)闸门选择模块。 (5)闸门指示。 (6)晶振指示。 (7)显示器。 (8)单位指示。
三、 频率扩展技术
如图3-17所示为手动外差降频变换法扩频原理框图,它的输入信号与 调谐滤波器的输出混频后产生差频信号,该差频信号频率刚好落在计数电 路频率范围内而获得频率读数。
学习单元三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
三、 频率扩展技术
如图3-18所示,预定标法数字频率计与通用计数器的区别就是对被测 信号进行N分频,即预定标。
学习单元四 通用电子计数器实例
三、前面板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1)电源开 关。开关键 按下为机内 电源接通, 仪器可正常 工作。
(2)复原 键。每按 一次,产 生一次人 工复原信 号。
(3)功能选 择模块。
学习单元四 通用电子计数器实例
三、前面板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E312A型通用计 数器的面板图 如图3-20所示。
学习单元一 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方法
一、 无源测频法
谐振法测频的基本原理如图3-1所示。被测信号经互感M与LC串联谐振 回路进行耦合,改变可变电容器C,使回路发生串联谐振。谐振时回路电 流I达到最大。被测频率fx可用以下表达式计算:
学习单元一 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方法
一、 无源测频法
凡是平衡条件与频率有关的任何电桥都可用来测频,但要求电桥的频 率特性尽可能尖锐。测频电桥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有文氏电桥、谐振电 桥和双T电桥。通常采用如图3-2所示的文氏电桥来进行测量。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的_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的_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的_课后答案第三章信号发生器思考题与习题3.3 已知可变频率振荡器频率f1=2.4996~4.5000MHz,固定频率振荡器频率f2=2.5MHz,若以f1和f2构成一差频式信号发生器,试求其频率覆盖系数,若直接以f1构成一信号发生器,其频率覆盖系数又为多少?解:因为差频式信号发生器f0= f1-f2所以输出频率范围为:400Hz~2.0000MHz 频率覆盖系数k0?2.0000MHz=5000=5?103 400Hz如果直接以f1构成一信号发生器,则其频率覆盖系数??k04.5000MHz?1.8 2.4996MHz3.5 要求某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8~60MHz,已知其可变电容器的电容C的变化范围为50pF~200pF,请问该如何进行波段划分,且每个波段对应的电感应为多大? 1解:k?fmax2?LCminC=max?1fminCmin2?LCmax60MHz=7.5,k??kn 8Hz200?2 50而k??n?lgk?lg7.50.875???3.43?4 lg0.9klg1.80.255由fmin=12?LCmax?12?L200pF?8MHz,所以L0?1.979?H相邻波段的电感值满足:Ln?1?k2,所以可以计算得出LnL1?0.495?H L2?0.124?H L1?0.031?H3.9 XFG-7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为f=100kHz~30MHz,试问应划分几个波段?(为答案一致,设k=2.4)解:而k??30MHz=300,k??kn 100KHzn?lgk?lg3002.477???7.4?8 lg0.9klg0.9?2.40.3343.11 简述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试设计一个利用微处理器产生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方案,并讨论如何提高任意波形的频率?答:在存储器里存储任意波形的数字量,通过微处理器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读取数据,并送D/A转换器进行转换,并将电压信号送滤波器进行滤波,一直以相同的转换时间间隔取下一个数进行转换,这样就可得到任意波形发生器。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郭庆、雷加版的-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郭庆、雷加版的-课后答案

第二章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2.3 误差按性质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各自的特点为: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在一定条件下,测量值显著偏离其实际值。

2.4 何谓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标准差的估计值?答:标准差是指对剩余误差平方后求和平均,然后再开方即∑=-=ni i x x n 121)(σ; 平均值标准差是任意一组n 次测量样本标准差的n 分之一,即nx s x s )()(=; 标准差的估计值即∑=--=ni i x x n x s 12)(11)(。

2.5 归纳比较粗大误差的检验方法。

答:粗大误差的检验方法主要有莱特检验法,肖维纳检验法以及格拉布斯检验法。

莱特检验法:若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结果中,第 i 项测量值x i 所对应的残差i ν的绝对值i ν>3s (x )则该误差为粗差,所对应的测量值x i 为异常值,应剔除不用。

本检验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也称3s 准则。

当测量次数n 较大时,是比较好的方法。

本方法是以正态分布为依据的,测值数据最好n >200,若n <10则容易产生误判。

肖维纳检验法:假设多次重复测量所得n 个测量值中,当)(x k i σν>时,则认为是粗差。

本检验方法是建立在频率趋近于概率的前提下,一般也要在n >10时使用。

一般在工程中应用,判则不严,且不对应确定的概率。

格拉布斯检验法:对一系列重复测量中的最大或最小数据,用格氏检验法检验,若残差max ν>G s 。

本检验法理论严密,概率意义明确,实验证明较好。

2.6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传递公式有何用处? 答:绝对误差传递公式:j mj jx x fy ∆∂∂=∆∑=1在进行系统误差的合成时,如果表达式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为和差关系时,利用绝对误差传递公式更方便求解总系统误差的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传递公式:j mj jy x x f∆∂∂=∑=1ln γ在进行系统误差的合成时,如果表达式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为乘、除,开方以及平方关系时,利用相对误差传递公式更方便求解总系统误差的相对误差。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陈尚松版课后习题与答案2.1 名词说明:真值、实际值、示值、误差、修正值。

答:真值是指表征某量在所处的条件下完善地确定的量值;实际值是指用高一级或高出数级的标准仪器或计量器具所测得的数值,也称为约定真值;示值是指仪器测得的指示值,即测量值;误差是指测量值〔或称测得值、测值〕与真值之差;修正值是指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量值。

2.2 测量误差有哪些表示方法?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答: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测量误差的来源要紧有:〔1〕仪器误差〔2〕方法误差〔3〕理论误差〔4〕阻碍误差〔5〕人身误差。

2.3 误差按性质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各自的特点为: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在一定条件下,测量值显著偏离事实上际值。

2.4 何谓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标准差的估量值?答:标准差是指对剩余误差平方后求和平均,然后再开方即∑=-=ni i x x n 121)(σ; 平均值标准差是任意一组n 次测量样本标准差的n 分之一,即nx s x s )()(=; 标准差的估量值即∑=--=ni i x x n x s 12)(11)(。

2.5 归纳比较粗大误差的检验方法。

答:粗大误差的检验方法要紧有莱特检验法,肖维纳检验法以及格拉布斯检验法。

莱特检验法:假设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结果中,第 i 项测量值x i 所对应的残差i ν的绝对值i ν>3s 〔x 〕那么该误差为粗差,所对应的测量值x i 为专门值,应剔除不用。

本检验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也称3s 准那么。

当测量次数n 较大时,是比较好的方法。

本方法是以正态分布为依据的,测值数据最好n >200,假设n <10那么容易产生误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按照被测量的特性,电子测量仪器可分为以下几类: 1.时域测量 也叫瞬态测量,主要测量被测量的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例如:电压、电流等电参量的瞬时值
u
t 时域(示波器)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2、频域测量 又称稳态测量,主要测量测量对象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频谱、 功率谱、相位噪声等) 例如:放大器的增益、相移等
(一次表)
电子测量仪器
(二次表)
1.2 电子测量概述
电子测量的内容 广义讲:凡是利用了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
狭义讲:在电子学中有关电量的量值
电子测量的基础: 频率、时间、电压、相位、阻抗
1.2 电子测量概述
狭义电子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
(1)能量的测量 能量的测量指的是对电流、电压、功率、电场强度等参量 的测量。 (2)电路参数的测量 电路参数的测量指的是对电阻、电感、电容、阻抗、品质 因数、损耗率等参量的测量。 (3)信号特性的测量 信号特性的测量指的是对频率、周期、时间、相位、调制 系数、失真度等参量的测量。 (4)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 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指的是对通频带、选择性、放大倍数 、衰减量、灵敏度、信噪比等参量的测量。 (5)特性曲线的测量 特性曲线的测量指的是对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器件特性 等特性曲线的测量。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2.标准 根据工作基准复现出不同等级的便于经常使用的计 量标准量具或仪器,简称标准。 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在工作基准之下,工作计量 器具之上。 按精度高低又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 通过这些标准经常性地对日常工作仪器进行检定, 确定其量值的精确度大小。 除标准器具外,还有标准物质。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3,输入阻抗: 测量仪表的输入阻抗对测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某示波器输入阻抗Ri=10M,Ci<35pf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4,灵敏度: 灵敏度表示测量仪表对被测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一般定义 为测量仪表指示值(指针的偏转角度、数码的变化、位移的大 小等)增量Δy与被测量增量Δx之比。 灵敏度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叫作分辨力或分辨率,是指测量 仪表所能区分的被测量变化的最小值,在数字式仪表中经常 使用,同一仪器不同量程的分辨率不同。
1.1 测量概述-测量方法
按获得读数的方法分类 1) .直读法 用能够直接指示或显示被测参数的电子仪器进 行测量称为直读法。 例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指针的偏转位臵反映了 被测电压的大小,我们可以直读电压值。
1.1 测量概述-测量方法
2). 比较法

用被测量和已知量进行比较而得到测量参数的方法。 它有下面几种: 替代法
实际应用仪表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国际单位制(SI)的组成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国际单位制是由国际单位制单位、国际单位制词头和国际单位制的十进倍数单位 三部分组成。 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使单位增大或缩小的十进倍数。 例:5.4X10-9s=5.4ns
1.3 测量结果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大珩院士说: “ 计量测试和仪器仪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分”。作为对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 理和控制的重要基础手段和设备,广泛应 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
1.1 测量概述-测量方法
根据测量结果的方法分类 1). 直接测量 在仪器上直接获得测量结果并进行读数,称为直接测量。 如用频率计测量频率。 2). 间接测量 在这种测量中,是测量一个与被测量有着某种函数关系的量 ,再利用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量。 如测量放大电路的集电极电流,我们可以测量发射极上电阻 的电压,再通过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计算出集电极电流。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精度 测量准确度又称测量精度,它是指测量仪器的读数或测量 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对精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公 认的、定量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常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来使 用。包括三个方面:
精密度 : 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 正确度 : 指示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 : 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反映.
本课程的任务
掌握通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具备一定的误差理论知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了解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技术性能 理解基本电信号参数、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概念和基 本测量方法 熟悉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中的智能仪器、虚拟仪器、 合成仪器
第 1章


1.1 测量概述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1.4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 1.5 本课程任务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单位和单位制
根据定义而令系数为1的量称为单位。 单位是表征测量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对两个同类量值进行比较的基础。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通过国际单位制SI。 198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决定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
1.2 电子测量概述
上述各种参量中
频率、时间、电压、相位、阻抗等是基本参量,
其他的为派生参量,基本参量的测量是派生参量测量的基础。 电压测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测量内容
1.2 电子测量概述
电子测量的特点
(1)测量频率范围宽。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除测量直流外, 测量交流信号的频率范围低至10-6Hz以下,高至THz(1T Hz=1012Hz) (2)量程范围宽。如数字万用表对电压测量由纳伏(nV) 级至千伏(kV)级电压,量程达12个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例如,用电子测量方法对频率和时间进 行测量时,由于采用原子频标和原子秒作为基准,可以使 测量准确度达到10-13~10-14的数量级。 (4)测量速度快。因为电子测量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波传 播进行工作 (5)易于实现遥测 :遥测,遥控 (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智能化

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测量,离开测量就不会有真正 的科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 技术和通信技术。测量技术对信 息进行采集和处理,是信息技术 的源头,是关键中的关键。”
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 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①灵敏度=指示量增值/被测量增值 ②偏转因数(示波器)=偏转灵敏度的 倒数,单位: mv/div 。 请思考3mv/div 的含义。 ③分辨率:测量仪表所能区分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请思考数字电压表分辨率为1µV的含义。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仪表输入/输出特性之一,表示仪表 的输出量(示值)随输入量(被测量)变化的规律。
测量结果=测量数值.测量单位,即: x { x} x0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计量基准和标准
1.基准 基准用来复现某一基本测量单位的量值,只用于 鉴定各种量具的精度,不直接参加测量。 (1)一级基准,又称主基准和国家基准 具有最高水平的基准。一个国家只有一个。 (2)二级基准,又称副基准 副基准的量值精度由主基准确定,用以代替主基 准向下传递或代替主基准参加国际比对 (3)三级基准,又称工作基准 工作基准用来直接向下属标准量具进行量值传递 ,用以检定下属计量标准量具的精确度。
不精密、不正确
正确欠精密
精密不正确
精密正确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2.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区间,其他外界条件恒
定不变的情况下,保证仪器示值不变的能力。 例 ,某数字电压表的稳定度为: (0.008%Um+0.003%Ux)/8h 其含义为: 外界条件不变情况下,在8小时内,测量同一电压,电压表 示值在(0.008%Um+0.003%Ux)范围波动。 其中:Um为电压表相应量程的满度值,Ux为示值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测量的仪表设备,统称为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
1.转换功能:电量(功率、电流、电阻)→电压;非电量→电量 (电压) 2.信号处理与传输功能:信号调理、模/数、抗干扰、压缩、有 线或无线传输 3.显示功能:指针在仪表度盘;数码管、液晶或阴极射线管显示 测量结果。 此外,一些先进的仪器,如智能仪器等,还具有数据记录、 处理 及自检、自校、报警提示等功能。

在仪器上用已知量的标准元件代替未知的被测元件,如果两 次测量仪器的读数相同,则未知量等于已知量。如利用Q表 测量电感量。 仪器测量的读数是未知量和标准已知量的差值。

差值法

1.2 电子测量概述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是测量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 量
非电量
传感器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6,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是指保证测量仪器其他指标正常工作的 有效频率范围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术语: 测量(Measurement)---确定量值(数据/单位)的实验过程
测试(Test)—“测评”性测量,界定较模糊。 定性—体能、智商 含 定量—0/1、≥A 统一性---单位,方法 计量---权威性的基准测量 准确性---建立基准、比对 法制性---政府、计量局 检测---监控性的测量(只要不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则认为合格) 没有测量,就谈不上计量;没有计量,测量则失去价值。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3.几个术语 (1)计量器具:凡是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 量值的量具、计量仪器和计量装臵都统称为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按作用可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 计量器具三类。 (2)计量标准器具: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 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3)工作计量器具:工作岗位上使用,不用于进行量 值传递,而是直接用来测量被测对象量值的计量器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