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减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归纳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1~5的认识
从前往后数:1、2、3、4、5 。

从后往前数:5、4、3、2、1 。

知识点二、比多少
在1、2、3、4、5中,后面的数比前面的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小。

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用大于号“>”表示。

例如3比1大,写作:3>1,读作:三大于一。

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用小于号“<”表示。

例如1比3小,写作:1<3,读作:一小于三。

写“>”和“<”要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如果两个数大小一样,用等号“=”表示。

例如1和1相等,写作:1=1,读作:一等于一。

知识点三、第几
物体的排列顺序可以用“第几”来表示。

从1开始数数,数到几是那个物体,那么它的排列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和“几个”是不同的。

“第几”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顺序,而“几个”表示的是物体的多少。

知识点四、分与合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计算加法的时候,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数一共有多少个,那么得数就是多少。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计算减法的时候,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再数剩下的部分是多少,那么得数就是多少。

知识点五、0
0表示“没有”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起点”的意思。

0读作:零。

写0的时候要注意: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写,起笔和收笔的地方要相连。

任何数加上0都得原数,任何数减去0也得原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0 。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第一册》的第三章“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1~5的数字认识、数序理解、数数练习;以及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5的数字认识,理解数序,能熟练地进行数数。

2. 让学生掌握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5的数字认识,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难点:数字的数序理解和加减法运算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卡片、磁性黑板、计数器。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水果卡片,为学生展示一个水果摊,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水果的数量。

2. 数字认识(10分钟)(1)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1~5的数字。

(2)通过磁性黑板,展示数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

(3)组织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巩固数字认识。

3. 加法和减法运算(10分钟)(1)利用水果卡片,进行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演示。

(3)进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学生用数字卡片,组织学生进行数字练习。

(2)利用计数器,进行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

(3)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数序展示。

2. 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公式。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家里的物品,记录数量。

(2)完成练习本上的数字填空题。

2 +3 =5 1 =3 + 2 =4 3 =2. 答案:(1)学生自行记录答案。

(2)填空题答案:1、2、3、4、5。

(3)加减法答案:2 +3 = 55 1 = 43 + 2 = 54 3 = 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PPT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PPT
( 教学内容:几和几( 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 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 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19页和20页 19页和20页) 页和20
(1)0的认识。①0表示没有:小猴逐次吃桃。 ②0表示起点:尺子的0刻度。 (2)0的加减法。根据0表示没有,来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l~5的认识(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的认识(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14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会 读、会认、会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会 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能用1―5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 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 验 与 同 伴 互 相 交 流 学 习 的 乐 趣 。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 页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减法 (教科书第 、26页) 完成相应的“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经历各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明确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 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 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 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 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 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1.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事物的数量2)1~5各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题型分析:常用于找规律或者插空填数题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书写。

2.比大小、第几、分与合1)比较大小:(1)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2)填“<”,“>”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2)“第几”的含义: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无论第几,表示的物体的个数都是1.区分:第几和有几个的区别,无论第几都只有1个,有几个表示的是物体的数量。

3)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2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为止数的分与合的读法:(1)数的分可以读成: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Eg:5可以分成2和3(2)数的合可以读成:几和几可以组成(合成)这个数Eg:2和3组成(合成)53.1~5的加、减法1)加法: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补充:2+3=5这个数学式子,我们可以把它代入到实际例子中,如,小猴原来有2只桃子,又拿到3只桃子,现在总共有5只桃子,需要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的这个“等号”的意义是“总共”“一共”的意思。

2)减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补充:5-2=3这个数学式子,我们可以把它代入到实际例子中,如,小猴原来有5只桃子,吃掉了2只桃子,现在还剩3只桃子,需要让学生理解减法算式中的这个“等号”的意义是“还剩”、“还有”的意思。

3)加减法计算: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题型分析:(1)实际的看图写数学式子(2)计算题4.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含义:(1)表示没有(2)表示起点2)有关0的加减法:(1)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2)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为0。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1-5的认识1-5的基数含义: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用几个表示,描述数量。

比如一个太阳,一只小狗都是用数字“1”表示。

1-5各数的形状认识与书写: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子,5像枰钩。

1-5各数比较大小1、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就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等于号,等于号用符号吧表示可写作“=”。

2、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大的在前面、数字小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大于号,大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3、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小的在前面、数字大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小于号,小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第几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区别几和第几,几表示数量,第几表示位置。

分与合掌握2-5的分与合:5的组成有4种(4和1、1和4、2和3、3和2);4的组成有3种(3和1、1和3、2和2);3的组成有2种(2和1、1和2)。

加法掌握加法的含义与读法:把两个数字合起来在数学上用“+”表示,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用“=”连接。

“+”为加号,“=”为等于号。

比如:3+1=4读作3加1等于4。

减法掌握减法的含义与读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是减号表示去掉,剩下多少用“=”连接。

比如:4-1=3读作4减1等于3。

认识“0”掌握0的含义与写法:0表示一个也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分界线。

重难点知识梳理1.1-5各数的大小比较,注意区分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关系。

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

2.3.理解序数的概念,用第几表示位置,并且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4.易错点区别几和第几,几为基数概念,表示数量关系,第几为序数概念,表示位置关系。

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填一填。

(39分)1. 3的前面是(),3的后面是()。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识别数字1到5,并理解它们代表的数量。

2.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到5的加减运算。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1到5的认识2. 1到5的加法运算3. 1到5的减法运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数字1到5。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与这些数字相关的物品或数量。

(二)教授新知:1. 认识数字1到5:教师逐一展示数字卡片,同时展示相应的实物,如1个苹果,2本书等,让学生直观感知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学习1到5的加法运算: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如拿出两个苹果,再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理解“2+1=3”的概念。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其他加法运算。

3. 学习1到5的减法运算:同样通过实物演示,如拿出三个苹果,吃掉一个,问学生现在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理解“3-1=2”的概念。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其他减法运算。

(三)实践应用:1. 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1到5的加减法运算。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实物进行加减法的实践操作,如使用积木进行计算。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作为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家中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1到5的认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梳理带练习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梳理带练习

1-5的认识1-5的基数含义: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用几个表示,描述数量。

比如一个太阳,一只小狗都是用数字“1”表示。

1-5各数的形状认识与书写: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子,5像枰钩。

1-5各数比较大小1、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就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等于号,等于号用符号吧表示可写作“=”。

2、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大的在前面、数字小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大于号,大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3、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小的在前面、数字大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小于号,小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第几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区别几和第几,几表示数量,第几表示位置。

分与合掌握2-5的分与合:5的组成有4种(4和1、1和4、2和3、3和2);4的组成有3种(3和1、1和3、2和2);3的组成有2种(2和1、1和2)。

加法掌握加法的含义与读法:把两个数字合起来在数学上用“+”表示,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用“=”连接。

“+”为加号,“=”为等于号。

比如:3+1=4读作3加1等于4。

减法掌握减法的含义与读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是减号表示去掉,剩下多少用“=”连接。

比如:4-1=3读作4减1等于3。

认识“0”掌握0的含义与写法:0表示一个也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分界线。

重难点知识梳理1-5各数的大小比较,注意区分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关系。

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

理解序数的概念,用第几表示位置,并且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易错点区别几和第几,几为基数概念,表示数量关系,第几为序数概念,表示位置关系。

练习题一.填一填。

(39分)1. 3的前面是(),3的后面是()。

2. 5的前面是(),2的前面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5 以内各数的认识、5 以内各数的大小比较、第几、5 以内各数的分解和组成、5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数 10 以内各数,以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在此阶段,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 5 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安排教学建议1.把写数字作为教学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弄懂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按照范例书写,一写一对照,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2.在数概念的建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3.加强对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在加减法含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情境图、直观图(点子图等)以及学生自己喜欢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4.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计算方法多样化,是学生思维处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视作学生思维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的表现之一。

第1课时1~5的认识课时内容教材第14~6、18~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
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快速准确地辨认1-5这几个数字;
2.能够运用1-5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能够理解1-5之间的数值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
1.1-5数字的认知;
2.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1-5数字的大小比较;
2.1-5的加减法结合运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板书;
3.学生教材;
4.教学实物:计数棒、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让学生看清楚这几个数字,然后进行数字认知练习,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辨认这几个数字。

2. 认识1-5
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1-5这几个数字的认知。

可以利用计数棒,让学生进行数量对应,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3. 1-5的加法运算
老师出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1-5的简单加法运算练习,引导学生利用计数棒或其他辅助工具完成加法运算。

4. 1-5的减法运算
同样,老师出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1-5的简单减法运算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计数棒或其他辅助工具完成减法运算。

5. 综合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练习,结合1-5的认知和加减法运算,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六、课堂作业
在家中完成与课堂练习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前,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字1至5。

2.能够掌握1至5的数位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数字1至5的认识。

2.能够准确地进行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1至5的写法及数量。

2.1至5的加法运算。

3.1至5的减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1. 认识数字1至5•让学生通过数课本上的图示和实物理解数字1至5的含义。

•给学生出示写有数字1至5的卡片,让学生辨认并练习写出来。

2. 1至5的加法运算•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1至5的加法运算规则。

•给学生出示算术题,让他们进行1至5的加法运算练习。

3. 1至5的减法运算•同样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1至5的减法运算规则。

•给学生出示算术题,让他们进行1至5的减法运算练习。

4. 综合练习•给学生出综合性的练习题,要求他们在理解1至5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教学评估1.日常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情况。

2.练习评估:布置小练习进行评估学生对1至5认识和运算的掌握情况。

3.课堂表现评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发现学生对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继续加强课后练习和复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数学一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至5的认识和运算。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完整版公开优质课件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完整版公开优质课件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完整版公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一册第四章《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1~5的意义,掌握1~5的数序和数的大小比较;学习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1~5这五个数字,理解它们的意义,掌握它们的数序和大小比较;学会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5的认识,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难点:1~5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教学挂图等。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一系列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图片中有几个物品?”2. 数字认识(10分钟)a. 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1~5这五个数字。

b. 通过磁性黑板上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数字1~5的形状。

3. 数的大小比较(10分钟)a. 通过比较磁性黑板上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掌握1~5的大小顺序。

b.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

4. 加减法运算(10分钟)a. 利用磁性黑板,讲解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b. 让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运算方法。

5. 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b.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分别列出1~5的数字卡片,旁边标注大小顺序。

2. 在磁性黑板上展示1~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公式,并标注运算结果。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数字1~5的认识 • 加法运算 • 减法运算 • 加减法混合运算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使 学生初步认识1~5各数,并理解 其含义。
1~5的加减法
通过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5的 加减法口算方法。
数的顺序在加减法中的应用
在加减法运算中,数的顺序非常重要。比如在进 行加法运算时,需要把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排列;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保证被减数大于 减数。
03
加法运算
加法的定义
加法是一种基本的数 学运算,表示两个或 多个数相加得到的结 果。
加法可以应用于各种 数集,包括整数、有 理数、实数和复数等 。
实例2
5 - + 3 = 6,先计算5 - = 3,再 计算3 + 3 = 6。
实例3
(2 + 3) - = 4,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先计算2 + 3 = 5,再计算5 - = 4 。
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注意事项
注意运算顺序
在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一定 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确
保计算的准确性。
注意括号的使用
准备1~5的数字卡片,每个学 生一套。
03
游戏规则
04
学生随机抽取一张数字卡片,根 据卡片上的数字做出相应的动作 或表情,让其他同学猜测是数字 几。或者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 ,学生快速找到并举起相应的数 字卡片。
游戏建议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 察数字卡片上的图案和数量,帮 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数字1的读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2、3、4、52、数的顺序全班齐读:正、反读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五、作业课后反思:第2课时:比多少教学内容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小学数学必备基础知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解析

小学数学必备基础知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解析

小学数学必备基础知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解析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解析在小学数学学习中,1~5是常见的数字,也是数字的基本认识和运算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这些数字时,应该掌握它们的名称、大小、大小关系、数码和组合方法等基本知识。

同时,加减法也是小学生必学的运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学数学必备基础知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解析。

一、小学数学必备基础知识:1~5的认识1.数字的名称与书写数字1到5的名称依次为一、二、三、四、五。

学生在掌握数字名称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它们的书写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1)数字1的书写方法数字1的书写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画一条竖线即可。

2)数字2的书写方法数字2的书写方法需要画一个弧线,再加上一个斜线就好了。

3)数字3的书写方法数字3的书写方法需要画两个弧线相交,再画上一个斜线与第一个弧线相交,是不是有点像一只蚂蚁在走路?4)数字4的书写方法数字4的书写方法需要画上一条横线,再画两条竖线,像个房子一样。

5)数字5的书写方法数字5的书写方法需要画上一条横线,再画两个弧线,像个大拇指一样。

通过以上演示,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数字1到5的书写方法了吧!2.数字的大小与大小关系在学习数字的认识中,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数字1到5大小的顺序排列:1 < 2 < 3 < 4 < 5。

学生可以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直观感受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3.数字的数码和组合方法在数字的认识中,掌握数字的数码和组合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数字2可以用1+1的方式组合成,数字3可以用1+2或2+1的方式组合成,数字4可以用1+3、2+2或3+1的方式组合成,数字5可以用1+4、2+3或3+2的方式组合成。

通过这样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字的认识与加减法的运算相结合。

二、加减法教案解析1.小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在小学生的数学课堂上,首先要帮助他们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它的运算规则和应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