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分析心理学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的基本特性:人格的整体性: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①人格的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②人格的复杂性: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这种一点都不专业的感觉是什么鬼……orz)③人格的独特性: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第二章人格研究与评测一,人格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寻求研究深度) 相关研究(寻求研究广度) 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二,人格测评:测评资料的类型:自我报告资料(S-data),观察者报告资料(O—data),测验资料(T-data),生活史资料(L—data)获取S-data的途径:(1)访谈,(2)由个体定期记录和汇报所发生的事件,(3)人格问卷,(4)投射测验人格问卷是最常用的方法。

问卷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开放式问卷,也可以是结构化的问卷。

结构式问卷比开放式问卷使用的更多,它的反应选项是给定的,常见的形式还有多点评定。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的表现他的反应。

投射测验的特点:(1)刺激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被试有广泛自由的反应方式。

(2)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被试不知道他的反应如何解释,减少了伪装的可能.第三章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个体心理学1,人格结构:共同特质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可以使一个人对多项外在和内在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共同特质:指的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只有个人特质才是真实的特质,共同特质只是为了测定复杂的人格特质而抽取出来的概念。

首要特质:是个体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人格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从弗洛伊德到五大人格特质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从弗洛伊德到五大人格特质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从弗洛伊德到五大人格特质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人格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到现代的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丰富和完善着我们对人格的认知。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格理论家之一。

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个体内部的冲突和动机所驱动的。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了人类的原始冲动和欲望,自我是一个中介者,调节本我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超我则是道德准则和内在价值观的集合。

2.荣格的个人无意识理论荣格是另一位开创性的人格理论家,他提出了个人无意识的概念。

他认为人格是由个人无意识中的各种符号和象征所决定的。

荣格的个人无意识理论强调了潜意识对人格的影响,开拓了人格理论的新方向。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人格的发展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皮亚杰认为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婴儿时期的感知运动阶段到逻辑操作阶段。

他的理论为人格发展的研究提供了认知和发展的视角。

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艾森克是五十年代最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人格的三个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他认为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将决定他们的人格类型。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打下了基础。

5.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也称为"大五人格模型",是现代心理学中最主流的人格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将人格分为五个维度: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这五个维度涵盖了人类个体的主要特质和行为模式,并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

总结起来,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到现代的五大人格特质理论,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

每个人格理论都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认知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框架。

通过人格理论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为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指导和支持。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异同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异同

弗洛伊德,荣格人格理论的异同11应用心理学程树颖学号111543120133•引言本论文纯属摘要除肤浅的归纳外均不属于个人创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关键字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弗洛伊德荣格•正文一、人格理论简述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和内容叫做意识包括感觉、知觉、各种经验、记忆等那些可由注意变为意识的叫做前意识包括人们能够努力回忆起来的经验等那些被意识所排斥的内容和过程叫做潜意识包括先天本能、被意识压制到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以及被压制的情感和欲望等。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进一步修正新“三部人格结构”本我id: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发动冲动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

遵循快乐原则为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自我ego: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

遵循现实原则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道德化了的自我。

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的道德和伦理的一面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和权威严格控制着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

遵循道德原则。

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

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一处能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减少一处能量释放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中释放。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普遍的存在而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2. 简述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具有原始统一性和先天整体性又称为心灵。

认为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感情和以及行为。

《人格心理学》考研许燕版考研笔记及真题

《人格心理学》考研许燕版考研笔记及真题

《人格心理学》考研许燕版考研笔记及真题一、人格心理学概述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以及人格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许燕版的《人格心理学》在考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对其重点内容的笔记整理以及相关真题的分析。

二、人格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他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则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真题示例:请简述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则是决定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人格的内在因素。

真题:论述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并举例说明。

(三)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这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三维坐标系,可以较为全面地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

相关真题: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

三、人格类型理论(一)单一类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某一种标准来划分的,比如弗兰克·法利提出的 T 型人格,又分为 T+型和 T-型。

(二)对立类型理论包括AB 型人格、内外向人格等。

A 型人格表现为急躁、缺乏耐心、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B 型人格则相对温和、悠闲。

真题:对比 A 型人格和 B 型人格的特点。

(三)多元类型理论如气质类型说,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真题: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和特点。

四、人格动力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冲突和平衡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心理。

真题:分析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同人格类型的特点与表现

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同人格类型的特点与表现

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同人格类型的特点与表现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同人格类型的特点与表现人类的人格特征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心理学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对人格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格理论。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人格理论,并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特点与表现。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心理结构包括意识、潜意识和个人超我。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格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 本我:人格的本源,代表了人的原始欲望和冲动。

它是无意识的,只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

- 自我:在现实中操作的心理结构,为满足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通过合理的方式平衡两者的需求。

- 超我:代表了道德和良知,内部化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体的期望。

在这个人格理论中,不同的人格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例如,以本我为主导的人可能更加冲动和寻求即时满足,而超我的人格类型可能更加守规矩和守法。

二、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是心理学界另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提出了个人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格由不同的心理能量和原型建构而成。

- 个人意识:个体独立的心理领域,包含对自我和自我形象的认知。

- 集体无意识:整个人类共有的无意识心理元素和原型,超越了个体的意识。

根据荣格的理论,不同人格类型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例如,外向型人格可能更加关注外部世界的事物,内向型人格则更加关注内部心理世界和情感。

三、五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中最为广泛接受的人格理论之一,它提出了五个核心维度来描述人格特征: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这五个维度既是独立的,又相互影响。

- 神经质:人的情绪稳定性和情绪敏感性。

- 外向性:人的社交性和活跃程度。

- 开放性:人的知识追求、创造性和对新事物的接纳度。

- 宜人性:人的亲和力、合作性和同理心。

- 尽责性:人的自律性、责任心和组织能力。

基于五因素模型,不同人格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作业4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作业4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作业4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特质和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个体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行为模式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人格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人的
内在特质和外在表现的结合,它决定了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
和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可以通过多种理论和方法进行解释
和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
析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大五人格理论等。

这些理论
试图解释人格形成的过程、人格特征的分类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

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
的基本特质和倾向,而环境因素则塑造了个体的行为模式和社交技能。

同时,人格的形成也受到个体自身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心理学作业中,对于人格的解释和研究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角
度进行探讨,比如可以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分析个体的潜意识冲
突对人格的影响,也可以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探讨环境对人格形成的
影响。

另外,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者个案分析来说明人格理论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总之,人格在心理学中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

心理学家们长期以来对人格的研究,形成了多种人格理论。

本文将从五个主要的人格理论入手,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和五因素模型,来探讨人格理论对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主要由三个系统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他提出了心灵结构的理论,以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冲突与解决方法。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强调了无意识对人格的影响。

他认为,过去的经历、潜意识的欲望和冲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同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也包含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对某些情绪和思想进行保护性的排斥或否认。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在人格理论上注重个体内外的整合。

他提出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共同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荣格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和目标导向。

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不断发展和成长中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个体的心理成长需要通过自我实现和在社会中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发展。

同时,他还提出了人格类型理论,将人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类型,并将其与心理功能进行了对应。

三、马斯洛的人本主义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人格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的心理需求。

他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的需求从生理层次逐渐升级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意义追求。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内在的需求和追求更高的价值。

他的理论强调自我实现和个体的自我探索,为人们寻求真我和发挥潜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卡特尔的人格理论建立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了16种主要人格因素的分类。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精神分析学派;2、特质学流派;3、生物学流派;4、人本主义流派;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6、认知学流派第一章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第一节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1、脑解剖模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2、结构模型(伊底、自我、超我)3、本能和紧张的缓解4、防御机制压抑、升华、替代、拒绝、反应生成、理论智化、投射5、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6、了解无意识的东西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催眠、象征行为等。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应用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之父,他第一个提出用于治疗心理障碍的精神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

三、人格评价——投射测验1、投射测验的含义2、投射测验的类型3、对投射测验的评价四、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与批判1、贡献2、批判第二节弗洛伊德理论的相关研究一、梦的解释二、恋母情结三、幽默四、催眠第二章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第一节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一、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1、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人物及主要观点介绍1)寻求优越;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出生顺序。

2、卡尔?荣格(人物及主要观点介绍)1)集体无意识;2)一些重要的原始意象3、埃里克?埃里克森1)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2)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主动性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完善对绝望4、凯伦?霍尼(人物及主要观点的介绍)在她的研究中,强调文化和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她对精神分析方法中的两方面贡献是:1)神经病;2)女性心理学。

5、哈里?斯塔克?沙利文1)人格意象;2)发展时期6、艾里克?弗洛姆(人物简介,主要观点)1)逃避的手段;2)积极的自由二、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新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三、人格评价——测量类型1、荣格的心理类型说2、心理类型的测量:迈尔勘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四、新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与批判第二节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一、焦虑与应对策略二、挫折和攻击三、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第三章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第一节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一、特质流派1、做为特质维度的人格2、特质流派的主要特征二、重要的特点理论家1、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2、亨利?莫雷(Henry Murray)3、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B.Cattell)卡特尔的十六个根源特质;大巨人格因素分析三、特质理论的应用工作岗位上的人格因素分析四、人格评价——自陈式调查表1、明尼蒙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总体特征,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构造。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理论试图解释人格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本文将介绍这五大理论,分别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以及比格斯的社会认知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发展理论中最为经典的一种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结构组成的,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的最初形态,代表着个体的原始冲动和欲望;自我是人格的中心,负责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则是内化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包括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个体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冲突和挑战,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和挑战,人格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荣格认为人格是由个体的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面组成的。

个体的意识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知,个人无意识则是个体个人经历的积累和未解决的心理问题,集体无意识则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和符号系统。

荣格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个体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些需求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个体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能逐渐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个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追求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了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罗杰斯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体验。

世界著名99位心理学家介绍

世界著名99位心理学家介绍

世界著名99位心理学家介绍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无意识、潜意识、心理防御机制等理论,对人类心理的探索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卡尔·荣格(Carl Jung)卡尔·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人istic心理学家,也是人istic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4. 伊万·巴夫理斯特(Ivan Pavlov)伊万·巴夫理斯特是俄罗斯的著名生理心理学家,他通过对狗的条件反射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的现象,被誉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5.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斯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他提出了心理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心理现象的目的在于适应环境。

6. 约翰·华生(John Watson)约翰·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行为是心理”的观点,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加以解释。

7.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阿尔伯特·班杜拉是加拿大心理学家,也是认知社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产生的。

8.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心理学家,也是社会心理学家领域的知名学者。

他进行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

「【心理分析】弗洛伊德与荣格心理学中的意象与象征作用」

「【心理分析】弗洛伊德与荣格心理学中的意象与象征作用」

【心理分析】弗洛伊德与荣格心理学中的意象与象征作用文|李英、王超作者简介:李英,国际心理分析师(IAAP),沙盘游戏治疗师,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理事,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特邀导师,伦敦大学精神分析博士后,华南师大心理分析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黑龙江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专著:《学校心理教育》副主编,《学校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副主编。

论文:《正念禅修在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从神灵到神灵意象——宗教心理学研究新进展》《弗兰克尔意义疗法对生命意义教育的启示》《时间设置的心理意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对心理学的最重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对人类梦幻生活及其无意识过程的揭示,而对象征与象征作用的心理学的理解与运用,则成为分析师接近无意识及梦的真正意义的重要工具与途径之一。

尽管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指出:“象征并不专属于梦,而是属于无意识的想象,特别是关于人的那些象征,在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成语、格言和流行的趣话中比在梦中更为发达。

恰恰因弗洛伊德与荣格及其后继者从梦开始的,对象征与象征作用的研究与运用,才使今人看到了透过梦、神话、笑话、民间故事、俗语、格言以及诗歌等文学作品理解独特的个体心灵与人类心灵世界的可能。

作为对人类探索无意识过程贡献最大的两位巨匠——弗洛伊德与荣格,他们虽从同一点出发,但发展的道路与风景却大有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们关于象征与象征作用的理论加以回顾和反思。

一、象征的一般含义A.Petocz在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象征作用》(Freud,psychoanalysi s,andsymbolism)一书中,总结了广义和狭义上的五种关于象征的定义。

广义上的象征定义有四:一,将象征视为高级的范畴(symbol as super ordinate category),如新康德学派;二,将象征视为符号之一种(as a kind of sign),欧洲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即持这一观点;三,将象征视为间接表达的工具(as vehicle of ind irect expression),如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利科尔(Paul Ricoeur);四,将象征视为不可言说物的表达工具(as vehicle of theineffable),浪漫主义美学。

心理学角度看待人格与个体差异

心理学角度看待人格与个体差异

心理学角度看待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稳定特质和模式。

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人格,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角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待人格与个体差异,包括人格理论、人格测试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

1.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体之间差异的框架。

其中最知名的人格理论之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他主张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个体的原始欲望和冲动,自我是个体意识和现实思维的产物,而超我则是内化的道德和道德规范。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差异源于这三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平衡。

另一个重要的人格理论是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强调人格有个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层面,个体无意识包含了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经验和潜力。

2. 人格测试为了测量和评估个体的人格特点和差异,心理学家发展了许多人格测试。

其中最著名的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它用四个维度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外向与内向、感觉与直觉、思维与情感、判断与知觉。

通过这些维度的组合,可以将人格分为不同的类型,如ISTJ(内向、感觉、思维、判断)和ENFP(外向、直觉、情感、知觉)等。

人格测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并指导我们在工作、教育和人际关系中的应对策略。

3. 个体差异与行为个体差异在人类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特征与其行为方式和习惯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外向的人更喜欢社交和冒险,内向的人则更愿意独处和思考。

神经tic型的人更倾向于关注细节和分析问题,而直觉型的人更注重整体和未来的可能性。

这些不同的人格特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决策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总结起来,心理学角度可以通过人格理论、人格测试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来看待人格与个体差异。

人格理论提供了解释个体差异的框架,人格测试可以测量和评估个体的人格特点,而个体差异在人类行为中表现出来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人格分析

人格分析

人格分析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理论观点:人性观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具有独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

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

人格界定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

人格结构地形学模型:弗洛伊德强调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而意识的过程则是由潜意识的过程衍生的,意识又包括前意识,所以他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代表人在任何时刻所能够觉知到的每一件事,包括感觉、知觉和各种经验、记忆等。

前意识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动。

结构模型:晚期的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中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动力弗洛伊德对人格或心理动力持一种本能论的观点,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

最早,他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在最后的分类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生活的本能存在两种内本能,即生本能和死本能,前者代表心理活动的性欲成分,后者代表破坏成分。

上海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重点 第五章 人格心理学

上海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重点 第五章 人格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心理学概述一、人格心理学特点〔一〕“人格〞界定人格由生理与心理不同层面因素构成,包括个体过去、当下与未来不同时间形成的心理因素影响,尤其是人际交往过程与经历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人格心理学研究特点1、科学的风格2、哲学的风格3、艺术的风格二、人格研究〔一〕人格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原那么理性主义与经历主义,理性演绎与经历归纳分别为理性主义者与经历主义者所强调。

〔二〕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1、人格的临床研究人格的临床研究途径是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察。

2、人格的相关研究人格的相关研究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

3、人格的实验研究人格的实验研究旨在于通过对变量做系统的操纵以建立起因果关系,强调对变量的严格控制。

〔三〕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1、资料收集2、研究验证〔1〕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准实验与现场研究设计。

〔2〕现场研究。

〔3〕准实验研究。

〔4〕访谈法。

〔5〕问卷调查法。

〔6〕测验法。

第二节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的特质理论强调人的个别差异与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景一致性与跨时间的持续性。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学术背景奥尔波特有关特质的系统思考,推动了人格心理学开展,他也因此而在心理学领域享有盛名。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理论应该从人格的内部机制而不是环境进展解释;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应该寻求目前与未来的动机,而不是追溯过去。

在奥尔波特看来,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的最好方法是问他最近5年内准备干些什么。

应该去了解一个人的方案、价值观与倾向性。

〔二〕安康人格奥尔波特认为,安康人及神经症者的区别在于,安康人的行为动机基于未来,神经症那么受制于过去。

安康正常的人具有机能自主性,机能自主是指安康成人的过去动机与当前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即使儿童期的行为类似于成人行为,它们也未必代表一样的潜在动机。

一个人现在的行为及过去行为可能一样,但动机已经发生了变化。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人格理论的延续及不同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人格理论的延续及不同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学说(一)、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1、作为意识,弗认为是人格最表层部分,是由人能够注意提到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特点: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限时性;2、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被回忆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有关经验组成。

3、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主要指不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经是意识领域却被压抑起来的心理活动。

具体包括原始的冲动、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还有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特点:(1)、无矛盾性:互不干扰,各人独立(存在内容);(2)、无时间性:不因时间而消失或减弱,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影响;(3)、不存在彼此的否定、怀疑或不信任的成分;(4)、非现实性:―快乐原则‖(5)、无意识观念里面的能量是最大的,较活跃,易变形;三者关系:无意识是原动力,意识、前意识是检查官。

(二)、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一些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形成,它同人的内体过程相联系,本我中储存的能量为力比多,主要向躯体提供能量并储存能量同时为自我和超我输送能源。

生本能具备的能量叫eros,创造的力量;死本能具备的能量叫Thanatos自我:比较理智的、符合现实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是文明、最有道德的一部分,遵循道德原则,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

(三)、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为了协调人格内部产生的冲突而形成的防御方式。

比较常见的:压抑:最基本防御机制否认:消极的解释问题是的方式投射:拿加别人做替罪羊合理化;替代;升华设计:性别与防御机制的有关影响、性格与防御机制的有关影响。

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发展即人格发展理论凡是能带来愉快的满足的体验都叫性快乐;口腔期(0~1岁),快感区:唇、舌;前口腔期(0-8个月)、后口腔期(8-1岁)停止和倒退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在从低向高发展时,由于没顺利解决好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导致低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下来,从而出现任何发展阶段的停滞和延缓。

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观点比较

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观点比较

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观点比较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观点比较人格发展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讨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个性和行为的形成。

弗洛伊德和荣格是两位对人格发展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心理学家,他们的观点和理论在该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弗洛伊德和荣格在人格发展理论方面的观点,探讨他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提出了心理结构模型,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冲动驱力(本我)、现实自我和道德准则(超我)。

1. 本我(Id):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早形成的部分,它代表了个体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

本我追求即时满足,不受现实限制。

2. 自我(Ego):自我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现实组成部分,它根据现实情况对本我冲突进行调和,平衡本我的冲动和外界要求。

3. 超我(Superego):超我是个体道德和理想的部分,它代表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的内化。

超我通过内化过程形成,影响和限制个体的行为。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性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他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受到早期经验和冲突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了个体在人格发展中的整体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他主张人格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包括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内在力量的平衡。

1. 个人无意识: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是个体的非常规思维和情感的来源。

它包含了个体不易察觉的心理内容,如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和普遍人类心理模式。

2. 自我:自我是荣格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是个体对内外世界进行认知和决策的中心。

自我与意识相连,是个体个性的核心。

3. 外界阴影:荣格将外界阴影定义为个体试图避免的、不愿意接受的个性特质。

它是个体的不同面向和潜在能力的一部分,被深埋于个体的无意识中。

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还探讨了个体的类型论,如神经症型、性格型等。

人格心理学荣格之分析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荣格之分析心理学
内容
荣格将心理类型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 觉四种功能类型。
意义
心理类型理论揭示了个体心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提供了新的工 具。同时,该理论也为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03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实践应用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诊断
通过分析梦境、意象、情结等,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诊断, 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
原型理论
定义
原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 的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模式或意象。
内容
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等 ,这些原型在个体心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意义
原型理论揭示了个体心理中的原型结构,为理解 个体行为和心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心理类型理论
定义
心理类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动机等方 面的倾向性。
对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与指导
重视潜意识的作用
荣格认为潜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 作用,心理咨询师应关注个体的潜意识内容 ,通过分析潜意识来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 题。
强调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荣格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因此心理咨 询师应根据个体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 法,提高治疗效果。
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指导意义
治疗方法
荣格和弗洛伊德在治疗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 想和释梦等方法,而荣格则采用集体无意识理论和象征疗法。
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比较
理论观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需求层次,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则 强调人的本能和遗传因素。
治疗方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通常关注个体需求和动机,而荣格的象征疗法则更关注个体的 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心理学概述一、人格心理学特点(一)人格界定:“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指面具,意味着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着公开的、一个展示给大家的自我,即个体所显示的社会性特征,和此同时每个人也都有着内心隐秘的自我,它决定了人格外在的表现,也相对稳定。

人格由生理和心理不同层面因素构成,包括个体过去、当下和未来不同时间形成的心理因素影响,尤其是人际交往过程和经历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人格心理学研究特点:1、科学的风格;2、哲学的风格;3、艺术的风格。

二、人格研究(一)人格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原则:理性演绎和经验归纳分别为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所强调,科学研究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思维和探究方式的结合。

在人格研究中需要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精心的观察,同时也需要理性的设想和理论的抽象。

在人格研究的过程中,理性的思考探索和经验的收集整理是共同运作的。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观察和实验验证,再进一步思考,如此相继循环,从而获得研究对象给出有意义的解释。

(二)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1、人格的临床研究:人格的临床研究途径是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查。

其优势在于能提供充分的观察机会,使研究者对多种多样的人格现象和人的整体机能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并加以进一步观察。

其局限在于这种研究途径很难将一些临床上所验证的观察结果转化为在严格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具体假设。

2、人格的相关研究:人格的相关研究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

其优势在于其资料收集的量大而迅速,其局限在于在信息的获取上完全依靠个体的自我报告,因此在信息的真实性和确切性方面就会存在问题。

3、人格的实验研究:人格的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对变量作系统的操纵以建立起因果关系,强调对变量的严格控制。

(三)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1、资料收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洛克将人格资料的来源分为LOTS四种,L指life,指个体的生活史资料;O指observation,指由一些观察者对个体进行观察后所得出的资料;T 指test,指通过一些测试或实验程序,或得被试在测试中或实验情景里的一系列地反应记录;S指self-report,指自我报告资料,这类信息主要来自于一些自陈式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

2、研究验证(1)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准实验和现场研究设计。

实验室实验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相关变量的关系进行准确紧密地把握。

(2)现场研究,在人们的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情景中,对研究对象所包含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考察。

(3)准实验研究,是由心理学家坎贝尔和库克提出的。

(4)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和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

(5)问卷调查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6)测验法,采用公认的、特定领域通晓的人格测验来进行研究、了解或评定个体的人格特征。

(四)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和发展第二节人格特质理论一、奥尔伯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一)简介: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理论应从人格的内部机制而不是外部环境进行解释;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应该寻求目前和未来的动机,而不是追溯过去。

(二)健康人格: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和神经症者的区别在于,健康人的行为动机基于未来,神经症则受制于过去。

健康人的自我统一体具有机能自主性,不断自我调节和发展。

奥尔波特提出健康人格具有六个特点:1、自我广延的能力(自我意识广延);2、和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人际关系融洽);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自我接纳);4、具有现实性知觉(善于准确评价情景);5、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理解自我和理想自我);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特质及其类型:奥尔波特把特质作为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特质等值于动机或意向,具有动力性。

特质具有广泛、持久、相对稳定的用于推测和解释人类行为的特点。

特质可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个人特质可分为枢纽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人格特质研究(一)简介:卡特尔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使用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

(二)人格十六因素三、艾森克人格特质研究(一)简介:艾森克强调人格的生理特质,因而对注重潜意识的精神分析持有异议,欣赏行为疗法。

(二)人格特质研究:艾森克将人格特质分为三个纬度:1、内外倾;2、神经质;3、精神质。

高分神经质的特征是情绪易变,倾向于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

比一般人更容易激动、动怒和沮丧;低分特征是很快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情绪很少动摇不定。

高分精神质的特征是往往被看成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对他人不关心的;而低分者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

艾森克认为人是生物社会性的动物,具有特殊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倾向,但这些倾向能在社会要求下有某种程度的改变。

因此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才产生行为,其中遗传的生物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艾森克采用三种方式来证明基本的人格类型具有很强的遗传基因基础:1、跨文化的一致性:三个纬度在不同文化中被广泛发现;2、跨时间的一致性:个体的基本反应类型在不同的时间没有明显的改变;3、选取特定的样本来证明其遗传性: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基本人格类型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四、“大五”人格特质(一)“大五”产生背景(二)人格五因素:N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E外向、有活力、热情;O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A随和、利他、有感染力;C尽责、拘谨、克制。

第三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一、精神分析的起源(一)弗洛伊德简介(二)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渊源二、人格驱力(一)驱力探源和驱力运作:弗洛伊德认为,推动心理活动的动力,来源于生物体本身内在固有的能量。

(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三、人格结构学说(一)精神层次(二)人格结构四、焦虑及其表现(一)焦虑类型:焦虑是一种紧张的状态,主要来源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

1、现实性焦虑:自我感知到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威胁,由此引发的焦虑。

2、神经性焦虑:本我和自我之间冲突,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引起的恐惧感。

3、道德性焦虑:超我和自我之间冲突,即自我受道德良心自责引发的罪咎羞耻感。

(二)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缓解焦虑的防卫功能。

防卫机制有两项共同的特性:1、不是否定事实就是扭曲现实;2、在潜意识的层次上运作。

以下是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压抑:最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是许多其他自我防卫的基础和精神异常的根源。

其作用是将一些具有威胁或令人痛苦的想法或感觉排除在意识之外。

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

这是一种不自觉地主动遗忘和抑制。

2、否定:通过拒绝看见或拒绝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来减轻焦虑,保护自己的情感不受伤害。

例如拒绝讨论使自己不愉快的话题,忽视存在的问题等。

3、反向或反应形成:为了防范具有威胁性的行动,不让真实欲望被表达出来,以对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

例如用浓烈的爱来掩饰心中的恨或者用讨厌来掩饰喜欢。

4、投射:将自己无意识的想法和冲动归为他人的,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例如自己有无意识的偷窃欲望,看别人都有偷窃嫌疑。

5、转移:是一种解除情绪压力的方式,将情绪上的冲动转移发作在较安全的对象上,甚至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心理焦虑和痛苦。

6、合理化:给自己的行为赋予合理的、正当的理由,使自己的特定行为显得合理,并有助于减缓所受的打击。

合理化的形式有酸葡萄和甜柠檬两类。

7、退化:指行为方式退回较不成熟的阶段。

在面临巨大压力或挑战时,以不成熟、不恰当的行为来回应,以减轻内心的焦虑。

8、固着: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反应方式的刻板化。

9、自居:表现为通过攀附别人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借他人的光彩来荣耀自己。

10、认同: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儿童通过认同父母而成长。

11、补偿:指借助培养出正面的特质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弱点。

12、幽默: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13、升华:是将受挫的欲望或冲动改头换面,以一种积极的、可被社会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四节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一)埃里克森简介: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广泛渗透到社会科学诸领域。

(二)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艾里克森更强调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艾里克森认为,心理社会力量有赖于调节个人生命周期的总过程,有赖于世代相传,同时有赖于社会结构。

所有三者都处于共同的进化之中。

1、0-1岁,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2、约1-3岁,自主vs.羞却和疑虑3、约4-6岁,自动性vs.内疚4、约6-11岁,勤奋vs.自卑5、约12-20岁,同一性vs.同一性混乱:青少年在不断地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探索确认,从而逐渐获得一种自我同一性。

6、约20-24岁,亲密vs.孤立7、约25-65岁,繁殖vs.停滞8、约65岁至死亡,自我完善vs.绝望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阿德勒简介(二)寻求优越:阿德勒的理论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

当个体的自卑情感已经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已经成为他们自身发展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时,阿德勒称之为“自卑情结”。

(三)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要避免陷入自卑情结,关键在于发展个体的社会兴趣。

个人通过对社会事业的贡献而产生自尊和被重视感,另一方面也因为服务社会而正向补偿了原有的自卑感。

以阿德勒之见,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然需求。

阿德勒还指出个体在一生中都必须解决的三个重要任务:职业任务、社会任务、爱情和婚姻任务。

(四)生活风格:阿德勒将每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的、追求优越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风格,这是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领悟。

这种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领悟无形之中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式。

一个人如果有着积极的生活风格,那么他必定有着积极的社会兴趣。

个体对自身优越的追求将通过为社会所作的有价值的事情而实现。

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如果过于狭窄,从不考虑社会意义,那么他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根据社会兴趣状态,描述了四种典型的生活风格:1、统治—支配型:这一类型的人倾向于支配别人,别人必须听从他的观点;2、索取—依赖性:这一类型的人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一切,极力通过对别人的索取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回避型:这一类型的人总是回避问题,以这种应答方式来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往往抱着碌碌无为的态度,避免失败,以这样的方式来赢得他们的人生;4、社会利益型:这一类型的人往往正视问题,努力积极地寻求一种创造性的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难题,这种类型的人往往拥有正确、适宜的社会兴趣,他们更有可能获得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