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指导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制订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内涵发展。
该制度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和考查、教研等七个方面作出要求,并要求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及教务处、教科处、年级组、教研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做好检查的记录。
备课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教师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案。
备课应遵循有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
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备课还应强化适时备课,坚持集体备课,按教学内容范围与教学时间跨度,备课要有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教师应根据自身情况,写出规范详案、简案或个性实效的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
总之,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教师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学期备课需要教师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改革设想、实施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等。
单元备课则需要教师重点关注教材分析、资源收集、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单元检测和课时安排。
课时备课则需要教师准备好课题、教学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以及教学反思等要素。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密度和深度。
同时,教师还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研究惯、操作技能、思想障碍和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
备课的设计理念也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体现尊重差异、生活化、课程资源整合以及教学方式与研究方式转变的理念,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一、总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
二、教师职责1. 原则上,每位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
2.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知识教育、素质培养和道德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师应做好个案管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问题。
4.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爱。
三、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1. 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四、课堂教学1. 教师应按照规定时间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取消或调整课程安排。
2. 教师应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
3. 教师应准时上课、下课,严禁早退和延误上课时间。
4. 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专心听讲和参与课堂活动。
5.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1. 教师应合理布置作业,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数量适宜。
2.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出明确的评语和建议,引导学生改进。
3. 教师应及时反馈作业批改结果,与学生共同总结和提高。
六、考试与评价1. 教师应按照学校规定的考试安排进行考试,不得擅自修改或调整考试时间和内容。
2. 教师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得任意给予好评或差评。
3. 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评价,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 教师应积极参与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评价材料和数据。
七、后勤保障1. 教师应合理利用和保护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为成员。
2. 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本制度,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教学常规管理内容1.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1)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3)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4)教师应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5)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作业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纠正。
(7)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学计划与备课(1)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2)教师应认真备课,提前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3)教师应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教学方法,提高备课质量。
3. 课堂教学(1)教师应按时到岗,提前进入教室,准备教学工具,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2)教师应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
(3)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作业与辅导(1)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布置适量、合理的作业。
(2)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是指教师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剖析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些实施细则,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教室管理1.教师应负责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安静,定期检查教室设备和教学用具的使用情况。
2.学生进入教室后应迅速就座,按照规定的座次分配情况就座。
3.严禁在教室内吃东西、喧哗和乱丢垃圾,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堂纪律管理1.教师应对学生课堂纪律进行引导和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井然。
2.教师应提前做好课堂准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教师应确保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严禁串课、停课或提前放学。
三、学生考勤管理1.学生应按时到校上课,教师应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
2.如有学生请假或缺勤,教师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补办相关手续。
四、学籍管理1.学校应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和奖惩记录等。
2.教师应认真填写学生评语和各类评定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家长。
五、作业管理1.教师应合理布置作业,并确保作业的及时批改,书写评语。
2.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应及时检查和批改,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六、考试管理1.学校应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考试安排和要求进行考试管理。
2.教师应严格监考,防止作弊行为的发生,并确保学生能够公平地参加考试。
七、奖惩管理1.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减少违纪违规行为。
2.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奖惩制度,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八、家校沟通管理2.教师应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以上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一些实施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只有通过规范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教师在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要求第一条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调课、串课、请他人代课,更不允许缺课和停课。
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提前下课,中途不离开课堂,下课不拖堂。
不带孩子进教室上课,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
严禁在教室内抽烟、酒后上课、上课时接打手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第二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学案(有条件的可设学案),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加以检查,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第四条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合理。
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地组织教学,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层递性强;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
第五条教学内容处理得当。
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理解和运用学习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和体验学习内容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讲解科学准确、详略得当,知识梳理脉络清晰。
抓住关键,揭示重点内容,分散化解难点内容,具体分析对比疑点,着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第六条教学过程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体现教的过程,更要体现学的过程。
要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教学的倾问,加强过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要根据教学实际和个体差异,选用恰当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024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三篇)
2024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一、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应统一进行,每月进行一次。
每次普查均需详细记录并进行总结,存档备查。
若发现教案不符合要求,应立即进行沟通并要求其进行修正。
普查中若发现未进行二次备课的情况,应立即予以纠正。
二、课堂教学1.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教师应在教育育人的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认真准备并讲授每一堂课。
课前两分钟应到达教室,组织好教学活动,维护课堂纪律,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
2. 教师应坚持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进行授课。
一堂课的成功标准包括:①教学目标明确,即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均需具体明确,并确保落实,所有教学活动均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②教师应熟练掌握教材,根据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体系,将教材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体系,确保教学内容深浅适宜、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明确,既巩固基础知识又培养能力。
③应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乐教乐学”的原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讲练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任务、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3. 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确保坐姿、站姿、阅读和书写姿势正确。
4. 不得提前下课或拖延课程。
5. 原则上应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无特殊情况下,应完成预定教学内容,教师不得擅自调换课程。
因公出差的教师应按学校要求安排好课务,因病或因私事请假的教师应依照考勤制度执行请假,避免出现无教师上课的情况。
6. 课堂教学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并特别关注小科教学(如科学、品德、音乐、体育、美术、写字等)。
学校教导处将不定时进行随堂听课。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 各科应有基本作业量,完成课后习题或思考题,并可适当设计或补充配套练习题。
课堂作业应坚持限时分层校内完成的原则,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各科应协调好每天作业的总量,低年级一般不留课外作业(适时调整);中年级每天不超过____小时;高年级每天不超过____个半小时。
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及学校常规管理细则
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及学校常规管理细则一、教师教学常规1.教师课前预习:教师应提前充分准备好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包括研读教科书、参考资料,了解学生背景和前期学习情况等。
2.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应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应兼顾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学生参与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回答问题,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教学评价及反馈: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6.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潜能。
7.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师应合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具和信息技术设备等,提供更丰富、更具深度的教学内容。
1.学生行为规范:学校要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纪律、校园秩序、学生着装等,以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
2.学生考勤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按时到校上课,缺勤情况及时记录和报告家长。
3.校园安全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包括制定安全预案、加强校园巡查、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等,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4.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应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教师业务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适应教育的需要。
6.学生管理信息化:学校应建立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方便管理教师查询学生信息、记录学生考勤和成绩等,提高工作效率。
7.学校活动组织:学校要组织各类学校活动,包括学术竞赛、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综合素质。
以上是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及学校常规管理细则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有所帮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全新完整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小学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纪律等方面。
第三条教师应遵守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原则。
第二章教学计划第四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制定年度教学计划,并在每学期开始前向学校报备。
第五条教师的教学计划应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课程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标准。
第六条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应合理安排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习进度,注意知识的渗透和整合,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教学组织第七条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第八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九条教师应注意教学环境的创设,保持课堂秩序,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十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章教学评价第十一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
第十二条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常规性的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十三条教师应定期组织考试和测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教师应注意评价结果的及时公布和解释,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提升措施。
第五章教学纪律第十五条教师应遵守教学纪律,严守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教师应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调课,确保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
第十七条教师应认真备课,准备充分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十八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歧视、不体罚、不侮辱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全新经典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学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小学各级各类教学机构。
第三条本规程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章教学准备第四条教师应做好教学准备,包括以下方面:1.备课:教师应提前准备教案、教学材料和课件等教学资源,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2.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整洁有序,教学设备和教具应齐备,并保证正常使用。
3.学生档案:教师应妥善管理学生档案,包括学生信息、成绩记录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第三章教学秩序第五条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以身作则,严守教学纪律,规范教学秩序。
第六条教学秩序包括以下内容:1.课堂纪律: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早退,不得随意离座和交头接耳。
教师应有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保持课堂秩序。
2.作业管理:教师应布置合理的作业,并按时检查,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
学生应按要求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作弊。
3.考试管理: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考试,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四章师生互动第七条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互动与沟通。
第八条师生互动包括以下方面:1.尊重与关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3.有效沟通:教师应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并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问题和答疑解惑。
第五章课堂教学第九条教师应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条课堂教学包括以下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相匹配。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一、教室管理1.教室卫生:教室要保持干净整洁,教师要定期检查和指导学生卫生管理,加强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
2.教室纪律:教师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教室纪律,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涂画等,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3.教室用品管理:教师要对教室用品进行计划采购和合理配置,学生要爱惜教室用品,不可随意损坏或私藏。
二、教师管理1.课堂管理:教师要制定详细的课堂管理规则,确保学生听讲、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教育。
2.作业管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布置学生的作业,规定作业要求和截止时间,并及时批改和讲解作业内容。
3.评价管理:教师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科特点,合理制定评价标准,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三、学生管理1.学生出勤:教师要监督学生按时到校上课,对旷课、迟到、早退等情况要及时记录并做出必要处理。
2.学生纪律:学生要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规定,不得违反教室秩序和纪律,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打闹、交谈等。
3.学生安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相关安全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学生应急能力。
四、家校合作管理1.家庭作业:教师要制定明确的家庭作业内容,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家长要积极配合教育学校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
2.家长会:学校要组织开展定期的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家访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家访制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积极与家长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以上就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的内容,通过规范和严格执行这些管理细则,能够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学生和家庭的引导和培养,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管理格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一、目的本细则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管理1. 教师应遵守教学纪律,认真备课,保证教学质量。
2. 教师应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 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或研究方法,帮助他们改正。
三、学生管理1. 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遵守教室纪律和学校规定。
2.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打扰他人研究。
3. 学生应自觉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不作弊。
4. 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四、课堂管理1. 教室应保持整洁,桌椅摆放整齐。
2. 上课时,学生应就坐端正,不嬉戏打闹。
3. 教师应提前安排好教学内容,准时开始上课。
4.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问题,确保教学进度。
五、考试管理1. 考试前,教师应告知考试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 考试时,学生应认真答题,不相互抄袭,不作弊行为。
3. 考试后,教师应及时批改试卷,向学生公布成绩和评价。
六、奖惩管理1. 对于优秀表现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2. 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七、家长管理1.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
2.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和活动,关心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八、其他1. 教师和学生应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任何违法活动。
2.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以上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师和学生应共同遵守。
细则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字数:204)。
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及学校常规管理细则
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及学校常规管理细则一、教师教学常规1.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清晰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课前准备充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提前充分准备。
针对每一堂课的内容,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准备好相关教材、教具等教学资源。
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自己对所教授知识的理解准确,并能够灵活运用。
3.教学方法多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5.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学校纪律要严明学校应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确保学生遵守纪律。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
2.安全管理要到位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确保学生的安全。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教师队伍建设重要学校应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合理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家校合作要密切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学校要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加强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5.班级管理要规范学校应加强对班级的管理,规范班级内的日常秩序。
班主任要认真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建立良好的班级风气,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及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前准备的充分,教学方法的多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措施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措施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制定一些常规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措施:
- 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检查教室的设施和器材是否齐全,课件是否演示成功,以及备好所需的讲义、文具等。
此外,所有教师应当要准时到达教室,节省出足够的时间,站在讲台上准备好课程。
- 学生的管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管理好学生。
教师应当认真备课,把握好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跟上课程进度。
在考试前,教师应该和学生做好考前温工作,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确保学生成绩理想。
- 课堂管理:
教师应当在授课时严格遵守纪律,避免出现因管理不善而导致
学生失控的情况。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思维和动作状态,并及时进行调整,提供必要的帮助。
此外,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地保
护好学生的兴趣,多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班级管理:
教师应当坚持班级管理的原则,帮助学生解决研究、生活中的
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中去,帮
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拓宽视野。
以上是一些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需要得到学校
领导和家长的支持,所有参与者应该通力合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一、前言中小学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阶段,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全面、有序、科学的进行管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希望能对中小学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提供帮助。
二、基本原则(一)严格执行课堂纪律,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要与学生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良好关系。
(三)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开发学生创造性和发展潜力。
(四)在班级管理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创造价值”的原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关注和照顾。
三、具体管理措施(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班级卫生:严格执行班级卫生制度,要求每位学生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洁,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2.宣传教育:通过班级大会、封闭式课程、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班级纪律、学习方法等一系列重要内容,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3.文化建设:通过积极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活动、课前活动、节日庆祝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二)实行科学的考核制度,推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1.考核成绩:采用不同科目、不同类型的考试和评级评选,科学、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相对竞争力。
2.评价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包括老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准确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3.考核建档: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档案,记录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
(三)注意学生情感关爱,拓展学生多元化发展。
1.关注学生情感:教师要适当关注学生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并积极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平衡的心态。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第一章教师课堂管理1.1 教师课前准备1.2 教师进教室顺序1.3 教师布置座位1.4 教师提前检查教学设备1.5 教师保持秩序1.6 教师掌控课堂时间第二章学生行为规范2.1 学生进教室顺序2.2 学生正确就座2.3 学生保持卫生2.4 学生遵守纪律2.5 学生认真听讲2.6 学生注意课堂礼仪第三章作业管理3.1 教师布置合理作业3.2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3.3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3.4 学生做好作业记录3.5 教师与家长沟通作业情况第四章考试与评价4.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4.2 考试前提前告知学生4.3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与地点4.4 公平公正评价学生成绩4.5 试卷保密处理4.6 成绩及时反馈家长第五章班级管理5.1 班级组织结构5.2 班级干部选举5.3 班级会议召开5.4 班级活动策划与组织5.5 学生事务管理5.6 班级纪律与规范执行第六章家校沟通6.1 家长会召开6.2 家校通讯工具使用6.3 家长意见收集与反馈6.4 家长投诉处理6.5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第七章校园安全管理7.1 学生进出门禁管理7.2 校园监控设施使用7.3 食品安全管理7.4 交通安全教育7.5 应急演练与处理第八章特殊学生管理8.1 特殊学生档案管理8.2 特殊学生个性化教育8.3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8.4 特殊学生安全保障8.5 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第九章教师自身管理9.1 教师职业操守9.2 教师继续教育9.3 教师工作备课9.4 教师与同事合作9.5 教师个人形象维护9.6 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维护结语:以上所述即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规程,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保持学校秩序与安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能够严格遵守并落实以上规程,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范文1. 导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2. 课堂管理2.1 教师应准时到达教室,并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2.2 教师应确保课堂秩序良好,控制学生行为,并鼓励积极参与。
2.3 教师应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合理性,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2.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作业管理3.1 教师应按时布置作业,并确保作业的难度和量适中。
3.2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认真给予评价和指导。
3.3 教师应及时反馈作业情况给学生和家长,并配合家校沟通。
4. 考试管理4.1 教师应按照学校的考试制度组织考试。
4.2 教师应确保试卷的合理性和难易程度适中。
4.3 教师应及时批改试卷,并公布成绩。
4.4 教师应与学校的教务处做好考试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5. 学生评价管理5.1 教师应定期进行学生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
5.2 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教学工作。
5.3 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与家校沟通合作。
6. 自我反思和提升6.1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改进。
6.2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参加培训和研讨活动。
7. 遵守校纪校规7.1 教师应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7.2 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利,维护学校的声誉。
8. 违规处理8.1 教师如果存在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接受相应的纪律处分。
8.2 教师如有严重违规行为,将面临解聘等严重后果。
9. 附则9.1 本制度的具体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9.2 本制度的内容将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以上为教师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的范本,教师应严格遵守以上规定,并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学生发展为目标。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范文(二)旨在规范和优化教师的教学工作流程,确保其教学工作有效、高效地开展。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一、教学常规管理概述教学常规管理是指在中小学教学中,为保证教学秩序、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措施和规定的执行细则。
它对于促进教师有效备课、正常授课、学生积极参与和课堂纪律维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堂管理和课后总结三个方面,探讨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细则。
二、课前准备1. 教师备课规范教师应提前研究备课内容,准确掌握教材要求和教学目标。
其次,细化备课计划,设定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
最后,教师还应准备好所需教学材料和教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学生预习指导教师可通过课前布置作业或导学案等形式,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预习情况,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整体学习进度。
三、课堂管理1. 课堂秩序管理教师应树立良好的课堂管理形象,规范学生入座行为,注意学生对教师发言的礼貌回应。
同时,教师要注重时间分配,按时开始与结束课堂,确保每个环节的完成。
2. 学生学习参与管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提供多元智能的学习机会等。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3. 课堂纪律管理教师应制定并明确课堂纪律规定,如学生不得吃零食、玩手机等。
同时,教师要严格执行纪律制度,及时制止和处理违纪行为,保持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的良好。
四、课后总结1. 教师总结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情况,思考自身所用授课方式的有效性,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同事请教、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学生学习反馈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需求,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3. 教学资源整理教师应及时整理和归档教学所用的教学资源,方便今后的备课和教学参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中小学教务管理常规细则
中小学教务管理常规细则一、教学计划管理1.建立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明确教师教学任务、时间安排和教学目标。
2.每个学期开始前,学校要组织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
3.教学计划要与教材相结合,注重知识点的细化和教学进度的安排。
4.教学计划要科学合理,注重知识的渗透与延伸。
二、教材使用管理1.学校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材。
2.定期评估和更新教材,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3.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避免过度或不足。
4.学校要建立教材管理制度,监督教师正确使用教材。
三、教学评价管理1.学校要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2.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
3.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多角度、多层次评价学生。
4.教师要定期总结和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课堂管理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
2.课堂教学要积极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4.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学生要尊重教师和同学,不得干扰课堂秩序。
五、学生考勤管理1.学校要建立学生考勤制度,规定学生上下学和各类活动的签到要求。
2.学校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3.学生的缺勤和迟到要及时记录和统计,对于频繁迟到和旷课的学生要及时采取措施。
六、成绩管理1.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成绩管理制度,规定成绩评定的标准和流程。
2.学校要定期组织各类考试和测评,科学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
3.成绩要及时公布和通知学生和家长,及时进行成绩的反馈和讲解。
4.学校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七、师德师风管理1.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操。
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3.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研修和专业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是中小学教务管理常规细则,旨在规范教学、提高教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指导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指导
中小学教师教学
常规管理制度
指导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
为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结合我区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教学常规。
一、备课
集体备课
1.学校
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持
人、定主备人。
并做到“三有”:有记录、有检查、有反馈。
每两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
2.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
2.分析把握学情。
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要具体到每一节课。
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
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从教不满五年的教师要写规范教案,其他教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
4.教务处要严把备课关,备课簿有教研组
长或教导主任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教导处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检查至少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以上,并签名或盖章,注明日期,教导处要将检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及时向全体教师反馈,反馈材料要备案。
二、上课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了解学情,如要求学生预习的,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化课堂秩序管理。
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教学中教师不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
3.教师讲授新课不得超过全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不得超过15分钟);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
不少于10人次;下课后10分钟,和学生一起活动,听取学生意见,及时反馈;每节课后,在教案上总结
一句话(成功或成败之处)。
4.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中层领导、教研(备课)组长听课20节以上,教师听课15节以上,并有听课、评课记录。
学校教导处或教研室每学期要对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针对学生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杜绝惩罚性作业(力求作业的最佳值)。
2.合理控制作业总量。
每天的作业时间要严格控制在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内,即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
初中各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测定)。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初中每学期作文不少于7篇。
要有写周记、日记或小作文的要求。
各学科作业量要互相协调,不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3.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
作业批改的形式应以教师批改为主,学生的互批互改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批改格式、书写要规范,提倡精批精改、对有困难学生的可面批面改。
除作文外,作业应在该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
活动类作业应得到辅导教师的及时检查和点评。
4.教导处每学期对作业要全面认真检查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形式可多样)以上,并向全体教师书面反馈检查情况,书面材料要备案。
四、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主要包括学业类辅导、兴趣特长类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
⑴学业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情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⑵兴趣特长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学科竞赛
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力争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⑶心理健康类辅导要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学习压力,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2.课外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
、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
3.课外辅导要符合有关规定。
不得以辅导为名组织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不得占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及节假日休息时间;不得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五、考试与评价
1、采取多元化评价形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不得挖苦、谩骂、污辱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规范考试评价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考试为主,其他科目及实验、操作等以考查为主。
每学段可由年级组或学校命题,组织一次考试或考查。
考试方式一般以笔试为主,坚持笔试、口试或其他考试方式相结合。
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均采用等级制呈现。
3、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各负其责,适时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
4、提高考试命题水平。
任课教师要能自己独立命题,试题要科学编制、精选改创。
试题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加强命题反思,提高命题质量。
六、课后反思
1、坚持多样化的课后反思。
要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后反思可以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
课后反思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札记”等形式。
2、形成撰写课后反思习惯。
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800字以上有一定深度和质量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