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七章 力运动和力(含三年中考,pdf)(新版)新人教版 (2)

合集下载

2015届中考物理(人教,包头)总复习课件【第7讲】运动和力

2015届中考物理(人教,包头)总复习课件【第7讲】运动和力

二力平衡 例2:(2014,南昌 )如图所示 ,一只足球放在桌子上 ,而桌子立于地 球表面,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________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解析: 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桌子 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方法归纳]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 体上。
第7讲 运动和力
物理
知识网络
惯性 运动和力的关系 例1:(2014,河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 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 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解析: 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它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车在水平方向上静止时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 一对平衡力,打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 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ACD
(1)误认为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仍受到脚对它的作用力。 (2)拉着小球匀速上升,若撤去拉力,误认为小球会立即向下运动。 (3)匀速上坡的汽车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误认为汽车会下滑。 (4)混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例3:某同学上体育课时,用力推出一个铅球,铅球在空中运动时,不 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受到手的推力和重力 B.只受手的推力,方向向前 C.只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解析:空中飞行的铅球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向前飞行 是由于惯性。 答案:C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第七章力与运动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第七章力与运动

第七章力与运动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__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__的时候,总保持_ 匀速直线运动 _状态或___静止___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_惯性__定律。

2.我们把物体保持____ 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____的性质叫作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这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_ 作用效果 _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 大小之和 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相同_。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 大小之差 _,方向跟__ 较大的那个力 ___的方向相同。

知识点三力的平衡1.物体处于___静止___状态或__ 匀速直线运动 ___状态,叫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互称为_平衡力 __。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同一__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相等_,方向__相反__,并且作用在__同一条直线上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合力为_零 _。

注意:“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关键看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狙击考点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常考角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例1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思路点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完整ppt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完整ppt课件

3、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4、体育课上,只见小明用力将铅球沿斜上方推了出去,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
线后落到地面,地面被砸了一个坑。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
作用效果。
精选编辑ppt
16
例 :图甲是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图乙是守门员奋勇地把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丙中, 运动员在用头顶球时,对头的施力体是 球 ,
人头对飞来的球施力撞击,使球沿原来运动相反方
向运动,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
生改变。
精选编辑ppt
第七章 力
精选编辑ppt
1
导入新课
什么是力?
精选编辑ppt
2
什么是力?
精选编辑ppt
3
什么是力?
精选编辑ppt
4
人用力推车 人拉开弹弓
人用力拉弹簧
手压弹簧
精选编辑ppt
5
实例分析
人对车有推的作用
手对弹簧有拉的作用
人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
手施加了力,弹簧受到 了力;
学生分析后面两个
结论: 我们把“推”、“拉”、“压”、“举”等概括为 “作用”。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8、小孩用力可将弹簧拉长,将木条压弯,这些现 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足球运动员用头 顶球,可让球向反方向飞出,汽车刹车后会越来
越慢,这些现象说明: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精选编辑ppt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力课件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力课件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____形__变_______,也可 以使物体的___运__动__状__态____产生改变。 3. 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大__小_______、___方__向________和 __作__用__点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4. 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__牛__顿______,简称_____牛________ ,符号为____N_________。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_______1______N。
考点3 重力
1. 重力的定义:由于__地__球__的__吸__引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
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地球
2. 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____________。
3. 重力的大小: 重力
质量
(1)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___跟它的__________成正比
思路点拨: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第一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 把指针调节至零刻度线处,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度线相垂 直。
4.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力__的__大__小_____的仪器。它是利用 弹簧在___弹__性__限__度____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__伸__长__量_______就越___长___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 之前,要先视察弹簧测力计的_量__程_____和___分__度__值______,并 调整指针在零刻度线的位置上。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轴线 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_在__同__一__条__直__线__上___。 如图1-7-9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2_._4_____N。
1. 下列物体中,运动状态没有产生改变的是_③__⑥__⑦__⑩_____; 仅运动方向改变,使运动状态产生改变的是___①__⑨_______; 仅速度大小改变,使运动状态产生改变的是_②__⑤__⑧________;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使运动状态产生改变的是 ___④_________。 ①随地球一起做圆周运动的同步卫星 ②正从树上竖直下落的苹果 ③沿直滑梯匀速下落的小朋友

第七章--力-运动和力(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课一体化资源

第七章--力-运动和力(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课一体化资源

第七章 力 运动和力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关于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2物体.(3(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 2. 3.力的作用效果:(1 (2注意:两者只要有一个改变或同时改变,都叫运动状态的改变.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2)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二、弹簧测力计5.弹力(1.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2)产生条件:(36.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3)使用:a.使用前①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③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b.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平行,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且要使弹簧测力计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最小分度值.(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口诀:认分度、看量程、先调零;要顺拉、勿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若未调零就使用,则要用读出来的示数减去未调零时指针所对应的示数.③弹簧测力计特殊情况下的判断.三、重力7..(注:地球表面及附近注意:对重力的理解①的大小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①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的飞机也受到重力的作用.8..9.其中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10.11.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注意:对重心的理解①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①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①一般来说,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就越稳定.12.常见的物体的重力:①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②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 N;③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 N.四、运动和力13.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2(3)假如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的运动将不受影响,远地运动下去.14.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2状态.注意: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一切物体”表明该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理想情况下物体不受力,实际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①该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规律.(3.注意: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①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仅根据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变化来判断力的大小或变化.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要看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15.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影响因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①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②纸飞机离开手以后,还会继续飞行;③锤头松了,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其套牢;④车启动时,人会向后仰,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⑤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⑥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⑦汽车紧急刹车时,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⑧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4)惯性的利用与防范惯性的利用: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要助跑.惯性的防范:安全带、公交车上的扶手.五、二力平衡16衡状态.17.二力平衡的条件(1(2(3(418.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根据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ab .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a b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力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19.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六、摩擦力 20.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2)大小:总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拉力、推力、重力等).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注意:对静摩擦力方向的理解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例如,人走路时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同.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一定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21.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2(3.(4.(5)增大有益的摩擦:a..b.粉、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c.变滚动为滑动。

中考冲刺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七章 力

中考冲刺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七章  力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即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总结词
牛顿第三定律是指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个定律说明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相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例如,当一个人推墙时,墙也会对人施加一个相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在解释许多日常现象时非常有用,例如为什么我们能够行走在地面上,而不是飞离地球。
简单绘制
在绘制示意图时,应突出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如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突出主要因素
应在示意图上标注必要的信息,如力的名称、方向和作用点等。
标注必要信息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
定义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平衡条件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具体公式为F=ma,其中F代表作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解释许多日常现象,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当物体的质量越大,其产生的加速度越小。牛顿第二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平衡状态
04
CHAPTER
力的计算
掌握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
总结词
合力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其效果与一个单独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分力则是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单独的力。在计算合力与分力时,一般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求解。合力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这些法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

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复习课件32(第七章_力)

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复习课件32(第七章_力)
河校区游泳馆展开.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水,人
向前运动,推动人相向互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此现象的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
初中物理课件
考点二:弹

弹性和塑性 弹力
弹力
作用:测力的大小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
答案:相互 方向
初中物理课件
全方位 突破
1. (2015 温州市)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
C 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初中物理课件
全方位 突2. 破(2015 宜宾市)如图所示,吃汤圆、拉兔子灯是元宵节
的风俗.将面团揉成汤圆形,说变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_______;停着运的兔动子状灯被小朋友拉动,说明力可以使物 体的___________态___发生改变.(选填“形变”或“运动状
态”)
初中物理课件
全方位
突破
3. (2015
成都市)2015年5月11日,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
动会在成都开赛,其中游泳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遗产十分丰富,如图所示的是湖北
崇阳出图的商代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
青铜艺术和农历社会礼乐制度珍4贵25实物,
该铜鼓质量为42.5 kg,受到的重力为
_振_______N,轻敲鼓面,它能发出清脆的 声动音,这是因为鼓面仍能发生
________.
初中物理课件
全方位 9突. (破2014 汕尾市)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体验“模拟引

中考物理人教版基础过关复习课件:第七章 力

中考物理人教版基础过关复习课件:第七章  力

_运__动__状__态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相__互__的__.
(人教八下 P6图7.2-1)
命题点:弹力、能量转化
2.撑杆跳高运动员跳起时将杆压 弯,杆发生形变,产生__弹__力__, 同时运动员将助跑时的动能转化 为撑杆的__弹__性__势能和自身的重 力势能.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
画指定力的示意图
考点 2 弹力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弹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 大小.
1. 弹力 (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⑱ __恢__复_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⑲_发__生__弹__性__形__变_____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⑳__相__反____,在弹性限度 范围内,21 __形__变__量__越大,弹力越大.
(3)常见的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 (4)常见测力计:22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_、握力计、弹簧秤、托 盘秤.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图示
实验视频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原理 作用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23 _正__比___
测量力的大小(主 要测重力、拉力)
使用前
看清它的 24__量__程____和25 __分__度__值__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26 __零__刻__度__线____上(如果不在应调零)
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
测量时 使
a.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平行,避
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b.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
力不允许超过它的 27 _量__程____
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市2017.11CD)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⑮_相__互___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 都是大小⑯_相__等___,方向⑰_相__反_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举例: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 可见,不但手对水桶施加了力,水桶对手也施加了力.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实验次数 压力 F /N 摩擦力f /N
1 3 0.6
2 4 0.8
3 5 1.0
4 6 1.2
5 7 1.4
(3) 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 , 记 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 , 在图乙
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答图所示

第6题答图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图片
命题内容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可以 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使两 个相互接触的表面⑦ 彼此分离 ________, 减小摩擦
图片
命题内容
通过向船体下方施加 气垫船⑧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空气 使船体悬浮在水平面 __________ 上,从而大大减小船体航行时的摩 擦力
第一部分
第七章
教材知识梳理
运动和力
中招考点清单
教材图片解读
课堂过关检测
河南五年中招 常考类型剖析 实验突破 备考试题演练
教材图片解读
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
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
金属片飞出,这是因为小球具有① 惯性 小球之后又落回支座,是因 _____, 重力 的作用 为受到了② _____
第3题图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由于每段距离的时间间 隔是一样的,木块运动的距离不断减小,根据 s 公式v = 可得出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 t 越来越小,说明木块做的是减速运动,即木块 的速度减小;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 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题中木块与桌面
的推理,可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6. (’12河南19题7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中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力

中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力
源自(RJ八下P3图7.1-2乙)
第七章 力
返回目录
(2)如图所示,让小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若在与小钢球 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观察到小钢球在水平面沿曲线运动,由于小钢球 受到_磁__场__力___(选填“重力”或“磁场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_. (3)小钢球从斜面上滚下后,由于_惯__性___在水平桌面上继续向前滚动.
提分必练 2.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G
第2题图
第七章 力
返回目录
教材图片分点练
1. (教材实验延伸)小冬同学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果小钢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磁铁靠近小钢球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小__钢__球__向__靠__近__磁__铁__的__方__向__移__动____.
第1题图
第七章 力
返回目录
命题点 2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他地方真题展示
2. [2020黔西南州8(2)题2分]如图所示是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场景,压路机将地 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形__状___;将土压实后,泥土的密度 __变__大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第七章 力
返回思 维导图
返回 目录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__动__状__态___(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 力的作用效果 变) ,如箭被射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形__状__,如弓被拉弯.
_大__小___、__方__向____ 和__作__用__点__. 力的三要素
注: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铜仁2018.13B)

中考物理总复习-章节复习-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章节复习-运动和力

第七章 运动和力11 第七章 运动和力1.1 知识精讲中招考点清单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日常现象中,运动的物体不受动力作用时会减速到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常常是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无法通过实验证明,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正确理解惯性(1)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2)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无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的量度;(3)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应说“由于惯性”.例1地球表面的物体因为受重力的作用,同样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的作用,但通常是我们会看到物体竖直下落,而不是看到地球上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课本图图中的滑雪爱好者在空中飞行是因为____,空中飞行时身体尽可能地向前倾,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例3知识精讲(1)手使弹簧片弯曲——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簧片具有弹性势能。

(2)弹簧片击打金属片——弹簧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弹簧片对金属片有力的作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惯性。

(4)小球和金属片下落——受重力的作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4解释以下课本插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状态,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叫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判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强调:必须是一个受力对象。

例5完成课本22页内容。

2015年新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七章力解析

2015年新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七章力解析

【典例2】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 g,那么汤匙重
N。把汤
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承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
静止,如下图,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思路导引】
【精讲精析】此题考察重力示意图的画法。汤匙的重力 G=mg=50×10-3kg×9.8 N/kg=0.49 N,重力方向始终竖直 向下,汤匙与手的接触点为汤匙重心的位置。 答案:0.49 如下图
3.力的示意图:用一条_带__箭__头__的线段表示力。 (1)在_受__力__物体上,沿_力__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2)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方__向__; (3)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作__用__点__。 4.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相__互__的。如拉弓时,手给弓 一个力,弓对手产生_力__,使手也感到疼。
4.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吸引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
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解析】此题考察力的相互性。由甲图可知,小铁球受磁铁的吸 引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乙图 知,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被推走,说明受到了力的作 用,即另一只船施加的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运动状态 相互的
【方法技巧】(1)在同一物体上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时,力越 小,线段越短;力越大,线段越长。 (2)箭头的旁边标注力的符号和大小。如果从题干中可知力的 大小,那么必须标注力的大小,否那么标注力的符号。 (3)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用“·下图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 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
【方法归纳】(1)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①形变:形状的改变; ②运动状态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2)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中考物理复习 第7章 力 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复习  第7章  力  运动和力

例6 (2019·毕节中考)小敏爸爸驾驶小汽车载着家人外出旅 游,小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小敏坐在小车的 座位上,突然遇到紧急情况,爸爸紧急刹车,小敏身体将向 什么方向倾斜?说出理由。
答:小敏坐在小车的座位上,当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敏的 下半身随汽车一起停止运动,但其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小敏身体会突然向前方 倾斜。
2.25/ 2/2 0.75/ 2/2
0.75/ 1/6
总分值 9.5
11.25 6.25 4.75 7.75
2020年中考预测
本章知识点在中考中占 4~12分,主要以选择题、 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题 的形式考查。力、力与运 动知识是毕节中考的必考 内容,本章的高频考点是 “力的作用效果”“摩擦 力”“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二力平衡”,其 中,“摩擦力”“牛顿第 一定律”“惯性”“二力 平衡”的相关知识点是毕 节中考考查的重点,在复 习备考时,要注意理解和 掌握。本章的几个重点实 验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方法点拨】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 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解 题的关键是掌握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由于惯性 物体仍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 力,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不能说受到惯性作 用、受到惯性力等。
【方法点拨】 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试题解答时把握好:牛顿第一定律 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 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再就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 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验
3/10/ 14/20
摩擦力、力与运动/力的 选择/作 6/14/2
示意图/二力平衡
图/计算 4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力.doc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力.doc

第七章力目录: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核心知识归纳知识点一力1.力是①物体对物体的作用__;力的作用是②_相互_ 的,所以施力物体本身也是③__受力物体___。

2.力的单位是①_牛顿____ ,简称②_牛_ ,用字母③_N_表示。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①_运动状态__(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②__形状__ 。

4.力的三要素:力的①_大小____、②__方向_、③____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5.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作力的示意图。

具体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①_力的大小___,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②_力的方向_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③___力的作用点____。

知识点二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是物体因发生__弹性形变__而产生的力。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①__拉力___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②__越大_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①__量程__ 和②__分度值__;指针调到③_零刻度线__处;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④__同一条直线__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知识点三重力1.由于①__地球的吸引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用符号②_G_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①__弹簧测力计_来测量。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②_质量____成正比,即G=③mg___,式中g是常数,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④__10 N/kg_。

注意: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 N,一个苹果的重力约1.5 N,一只鸡的重力约20 N,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500 N。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①_竖直向下_,据此可做成②_重垂线__,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墙壁是否竖直等。

4.重心:重力的①_等效作用点__叫作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②_几何中心__上。

精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第七章力

精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第七章力

第七章 力知识网络构建 N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力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单位: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作用点:接触面弹力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应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的伸长量越长使用方法(9.8N/kg)G mg g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小取重力竖直向下方向应用:铅垂线作用点:重心知能解读:(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力物体。

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一也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即甲对一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参与力的作用的物体总是“一身兼二职”。

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如图所示。

知能解读:(三)力的作用效果()()⎧⎧⎪⎨⎩⎪⎪⎨⎧⎪⎪⎨⎪⎪⎪⎩⎩形状发生改变物体形状改变如图所示体积发生改变力的作速度大小发生改变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改如图所示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知能解读:(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特征,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知能解读:(五)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 品腐烂变质,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 (4)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 用久的灯丝变细等
2.凝华 (1)定义:物质从④_气__态__直接变为⑤_固__态__
的过程叫做凝华 (2)吸、放热情况:凝华⑥__放____热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 卷,温度计(寒暑表)读数考查4次,体温计 读数考查4次,温度的估测考查3次) 1.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①_冷__热__程
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作用:测量②__温__度___的工具 (2)原理:液体的③__热__胀__冷__缩___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
4.温度计的使用 (1)估:估计待测物体的⑧__温__度___ (2)选:根据⑨__估__测__温__度___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看:看清温度计的⑩__量__程___和11 _分__度__值__ (4)放:玻璃泡12___浸__入____被测液体中,不要 碰到13__容__器__底___或14 __容__器__壁___. (5)读:待温度计示数15 ___稳__定___后再读数.读 数时玻璃泡16__不__能_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 温度计中液柱的凹液面17_相__平___.
寒暑表
3.摄氏温度
(1)单位:④_摄__氏__度___,符号:⑤_℃__ (2)摄氏度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⑥
_冰__水__混__合__物____的温度定为0 ℃,⑦_沸__水__ 的温度定为100 ℃,它们之间分成100份, 每一份代表1 ℃. (3)常考温度估测: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左 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
冷水的容器外壁“出汗”等. (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A. 19 __降__低__温
度;B.在一定温度下,20 _压__缩__气体体积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 升华考查4次,凝华考查8次)
1.升华 (1)定义:物质从①__固__态___直接变成②
_气__态___的过程叫做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③__吸___热
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 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 读数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 熔化考查7次,凝固考查1次) 1.物态变化 (1)常见三种状态:固态、①__液__态____、②
__气__态____ (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③
__液___、④_气____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 质各种状态之间的⑤__变__化____叫做物态 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
定义:物质从⑥__固__态____变为⑦ __液__态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 吸、放热情况:熔化⑧___吸_____热 (2)凝固 定义:物质从⑨__液__态____变成⑩ __固__态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 吸、放热情况:凝固 11__放___热
变干等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沸腾的异同
方式
蒸发
沸腾
发生 液体④_表__面___ 液体⑤_表__面__和
⑥__内__部___同时
部位
Hale Waihona Puke 不同点发生发生 在⑦_任__何__温 达到⑧_沸__点__ ,
条件 度下
持续吸热
方式
蒸发
沸腾
剧烈 ⑨_缓__慢___的 ⑩__剧__烈___的汽
程度 汽化现象
(3)晶体、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曲线
熔点
晶体 有
非晶体 无
图像


熔化前:持续吸热, 整个过程持续 16
温度 __1_4__升高 _吸__收__热量, 温度 特点 熔化时:持续吸热,持续 17 _上__升___
温度 ___15__不变
凝固点
晶体 有
非晶体 无
图像 凝
固 凝固前:持续放热,整个过程持续 20
化现象
不同点
液体上方的 供热快慢、气
影响 空气流动速 压高低
因素 度 11_表__面__积__
_1_2_温__度__、
相同点 都是 13_汽__化____现象,都需14 _吸__热____
(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 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 不同,压强越大,沸点15 _越__高_____.
(3)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气泡特点:沸腾时会形成大量气泡不断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温度特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保持 不变,但要持续吸热.
3.液化 (1)定义:物质从16 __气__态___变为17 __液__态___
的过程叫做液化. (2)吸、放热情况:液化18 __放__热. (3)举例:白气、雾、露、雨蒸馏提纯、装
示例
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18_D__ (选填“A”、“B”、“C”或“D”),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正确1的9 是B ____(选填“A ”、“B”或“C”).
5.体温计 (1)作用:测量20__人__体___温度 (2)刻度范围(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通常为35 ℃~42 ℃. (3) 体温计的使用与读数
特点 温度 ___1_8 _降低 __放__出__热量,温 凝固时:持续放热,度不断21 _降__低___
温度 ___19__不变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 汽化考查2次,液化考查13次)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①_液__态__变为②气__态___的过
程叫做汽化 (2)吸、放热情况:汽化③__吸___热 (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湿物体
3.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 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 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 属等.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沥青、玻璃、松香、石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 1_2__熔__化__时__的__温__度__叫做熔点 凝固点:液体 1_3__凝__固__形__成__晶__体__时__的__确__ _定__的__温__度____叫做凝固点,同一物质的 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