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
原创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50篇
第一篇:《名师教你读懂古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简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叙述南朝时期齐悼惠王登山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离散的山东兄弟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富含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美学。
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学生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1.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件或教材。
2.学生的课本。
3.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一下古代的山东兄弟故事,引起学生对山东兄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朗读诗歌(5分钟)根据学生的水平,老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诵读,让学生倾听诗歌的音韵美。
理解诗歌(10分钟)1.老师解读诗歌的基本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和句子。
2.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回答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确保学生理解并思考诗歌的内涵。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中的某些句子或词汇展开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读诗歌。
感受与表达(10分钟)1.学生自由地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或引用诗句来表达。
2.鼓励学生多交流,相互倾听,互相启发。
总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整个诗歌学习的过程,总结诗歌的基本内容,以及学到的一些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小结通过这堂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帮助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学教资语文教案试讲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缕、梦、蜻蜓、蜷缩、曲径通幽”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赞美之情。
(3)能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
(2)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
(3)对荷塘月色赞美之情的感受。
2. 教学难点:(1)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
(2)对荷塘月色赞美之情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意思。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赞美之情。
(三)合作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出文章的线索。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作者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3.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文,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课后搜集关于荷塘月色的诗句,撰写一篇短文。
四、板书设计《荷塘月色》1. 生字词:缕、梦、蜻蜓、蜷缩、曲径通幽等。
2.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等。
3. 赞美之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赞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赞美之情。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5篇】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5篇】篇一: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会认7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奇妙,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独创的爱好与愿望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打算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一、激趣导入新课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爱好,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二、初读课文,引导思索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
原委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要求:(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犯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3、检查认读生字的状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状况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三、师:好。
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仔细地读一读。
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状况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亮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四周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殊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
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兰桥座特牢固1、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沟通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老师加以确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依据多数学生的看法老师进行书写指导3、学生练写,老师巡察指导。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模板古诗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咏柳》的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比喻手法。
2.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咏柳》的朗读音频、生字词卡片、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咏柳》,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介绍诗人贺知章及其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背景了解。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诗句意思。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三、细读古诗,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2. 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书写技巧。
四、品析古诗,体会意境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比喻手法,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美好意境。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1. 教师播放与柳树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柳树的美。
2. 学生分享自己查找的关于柳树的资料,如柳树的传说、柳树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等。
六、背诵古诗,默写诗句1. 学生跟读古诗,注意停顿和韵律。
2. 教师随机抽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3. 学生独立默写古诗中的诗句。
七、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中的比喻手法和美好意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八、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古诗《咏柳》。
2. 查找更多关于柳树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学语文教资面试试讲的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材:《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晒、晾”等10个生字,会写“晴、阳”等10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朗读体会、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晒、晾”等10个生字,会写“晴、阳”等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事物。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查字典,理解字义。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朗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 学生分组朗读,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四、精讲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段话主要描写了秋天的雨带来的丰收景象。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金黄的”、“晶莹的”、“丰收的”等。
4.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问:“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五、背诵课文1. 学生跟读第2自然段,教师提示重点词语。
2. 学生尝试背诵第2自然段。
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背诵中的错误。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雨带来的丰收景象,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葫”、“芦”等10个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课文,体会种葫芦的人不在意别人的劝说,最终没有得到葫芦的启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培养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体会种葫芦的人不在意别人的劝说,最终没有得到葫芦的启示。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朗读、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品,教师引导说出“葫芦”。
3. 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圈出的生字词,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3. 学生跟读生字词,加强记忆。
三、朗读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学生自主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默读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 学生通过默读,理解课文中的启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扮演角色。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角色和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案例,如其他种植物的人听取别人意见,最终收获丰富的故事。
2.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启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5分钟)1. 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为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黄山奇石》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黄山奇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仙桃”“仙鹤”造句。
(3)了解黄山石的特点,认识黄山的奇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观察图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奇特。
(2)学会通过景物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描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奇特。
2. 学会通过景物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描述。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仙桃”“仙鹤”造句。
2. 理解并体会“奇石”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出示黄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黄山的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特。
3.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想象自己置身于黄山之中。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仙桃”“仙鹤”造句。
(2)学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最美的黄山奇石。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黄山的相关资料,了解黄山的其他奇石。
3. 写一篇关于黄山奇石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黄山奇石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短文的写作和对生字词的掌握。
3. 朗读与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时的情感投入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七、教学反思: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在黄山奇石认识和描述方面的进步。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精选6篇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精选6篇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鞠躬)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题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以围绕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表达了。
其中,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对课文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还不足,仍需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重点词句、写作手法加以点播。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___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个生字,重点指导等字的书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运用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段,学习手法,并进行小练笔。
其中,教学重点是:通过精读分析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学会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朗读感悟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会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在谈话中引出今天的课题。
(板书课题)教学时启发学生质疑应在点点滴滴。
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这样设置悬念,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又很好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以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1、边读课文,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不正确的读音我会及时进行矫正,特别注意的读音,并针对字进行范写。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等词语。
3、重点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目的。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语文教学,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秉着这种理念:我将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抓住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教案标题: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2.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的大意;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3. 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运用;2. 课文的深入理解;3. 创作能力的发展。
教学准备:1. 课文《小猫钓鱼》的复印件;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介绍今天的教学目标。
2.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生字词。
Step 2:课文阅读(10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小猫钓鱼》,并指导学生跟读。
2. 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 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3: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依次介绍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 学生跟读生字词,并进行词义解释。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生字词的运用练习。
Step 4:课文朗读(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朗读。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Step 5:创作活动(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活动,可以是续写故事、改编课文等。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Step 6: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回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鼓励学生继续拓展课文内容,进行更多的创作和阅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3. 评价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和思维发展。
教学反思:1. 教案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3. 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篇一: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刘彬各位专家:您们好!我是来自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全日制公费硕士研究生刘彬,2012年6月毕业,今年已经42周岁,中共党员,在考取研究生之前,我是安徽省宿州市一所农村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任教有20年了,担任过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报社通讯员、现金会计、主管会计、总务主任等职务,是我们那个市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之一。
我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我试讲,在我试讲过程中,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恳请你们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改进。
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册(版本)第课(板书课题)课型是,体裁是,作者是。
这一设计的教学理念是采用三读法(板书出来):一、粗读课文,略知大意;二、细读课文,解决疑难;三、精读课文,加深巩固。
突出了学生的读,让他们在读中感悟。
彰显了课标中提到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地读书、学习,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教师也能够引导学生自觉有效地完成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陶冶品德情操等主要内容。
今天我要试讲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采用的是课题导入法,因为课题也就是文章的眼睛,俗称“文眼”,一篇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揭示文章的主要的内容。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遍课题,然后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后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也很响亮)。
那么请你们再读一遍课题,思考一下你想从课题上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齐读课题后,留给他们2到3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可以找3到5名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作简短的评价,如果你真会思考,你从课题上想了解的内容大致就是这节课所要重点讲述的部分,请你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讲,认真记,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同学们,我们从课题上粗略地知道了一点内容,如果想要详细地理解课文的主体部分,就需要我们同学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了,希望你们能读出味道来,读出感情来,读出兴趣来,好不好?学生回答以后,老师适当评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语文试讲教案1《熟悉的脚印》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3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分析尼基申是如何根据狗的脚印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问:你熟悉哪些动物的脚印呢?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全文,边标然段序号。
2、标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2、学生利用拼音试读。
3、教师教读。
4、易混字的辨析。
“熟、顺、叉、守”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
“互相”的“互”读“hù”,不读“fù”。
四、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
2、描红。
3、难写字的指导。
诉: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将最后一点写掉了。
4、请学生上黑板写,老师进行纠错,再次指导。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1、出示认读字_ī biàn pèng shòu hǒu悉辨碰兽吼2、老师范读3、学生上台教读。
4、多种形式认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问句,并做上记号。
(1)读第一个问句:“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2)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孩子们怎么会走进森林的?读出嬉戏的高兴劲儿和迷路后的害怕与恐惧。
(3)启发想象:孩子们此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4)读第二个问句:“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向尼基申提出这么个问题?体会他们是怎样向尼基申提出这个问题的?(5)指导读这段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小学语文教案试讲万能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尊重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 通过朗读、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学生在表演中如何准确地表达人物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文朗读音频或视频。
3. 生字卡片、词组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课文中的哪个部分最感兴趣?为什么?二、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解释字义。
2. 学生跟读,教师检查读音。
3. 教师出示词组卡片,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并进行组词练习。
三、朗读课文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3. 邀请学生展示朗读,给予鼓励和评价。
四、理解课文内容1.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总结主题。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
五、角色扮演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
2. 学生准备台词,教师指导表演技巧。
3. 各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评价。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七、布置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2. 预习下一课,准备发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面试试讲教案语文万能模板
一、课题:《》(课文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识记、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述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期待?2. 预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用卡片记录下来。
(2)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
(2)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重点内容。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书写情况,纠正错误。
5.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分组朗读,教师点评。
(3)学生尝试背诵课文,教师指导。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练习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生字卡片- 图片或视频资料2. 学生:- 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 准备发言和讨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1.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2. 生字词教学:-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讲解字义、读音、书写。
-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3. 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4.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课文中如何表达情感。
- 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三)巩固练习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预习下一课课文。
2. 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3. 尝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板书设计1. 课文标题2. 作者及背景3. 生字词4. 课文内容5. 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建议。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_小学语文试讲范文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_小学语文试讲范文小学语文试讲内容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二)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2. 介绍背景。
(出示课件)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
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
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3. 揭示题目: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
(师板书课题)4. 据题质疑:(1)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1. 学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2. 检查反馈:(课件)(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 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生1: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
我要的是葫芦小学语文试讲教案范文
《我要的是葫芦》小学语文试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懂得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分析角色形象,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葫芦。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葫芦的了解。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节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角色形象。
(2)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练习:(1)设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批改。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了解他们对待自然、生命和努力的态度。
小学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及反思模板
小学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及反思模板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学生作业本3.教学卡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语气、节奏等。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
3.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观察与思考(1)教师出示教学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图片或文字,展开想象。
(2)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和表达,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5.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6.课堂小结(2)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1)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情况如何?(2)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提高?2.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进行得较好?(1)导入新课的方式是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2)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需要改进?(1)对学生的引导是否到位?(2)课堂氛围是否活跃?4.针对不足之处,如何进行调整和改进?(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试讲十分钟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溪、石、沙”等生字,学会“沙、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等方式,体会小溪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家乡小溪的热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溪、石、沙”等生字,学会“沙、滩”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1. 体会小溪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家乡小溪的热爱之情。
2.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美丽的小溪》。
”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字音,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溪、石、沙”等生字。
2. 学生齐读生字卡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3.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沙、滩”等词语。
4. 学生齐读词语卡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词语。
四、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背诵。
五、体会小溪的美丽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小溪的哪些美丽?”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溪的美丽体现在水清、石奇、沙白、鱼跃等方面。
”3.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小溪的美丽。
六、感受作者对家乡小溪的热爱之情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对小溪的感情是怎样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对小溪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热爱家乡的小溪。
”3.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小溪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试讲重点教案模板
一、课题:《小蝌蚪找妈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感受小蝌蚪的坚持不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小蝌蚪是谁的妈妈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课文大意。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讲解生字词。
(三)深入研读,理解课文1.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1)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小蝌蚪最终找到了妈妈吗?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角色扮演,感受情感1. 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小蝌蚪、青蛙妈妈、鲤鱼阿姨等角色。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感受小蝌蚪的坚持不懈。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和最终结果。
2. 提问:从这篇文章中,你们学到了什么?3.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小蝌蚪找妈妈2. 生字词:蝌蚪、青蛙、鲤鱼、乌龟、荷叶3. 课文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小蝌蚪的坚持不懈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试讲教案
刘彬
各位专家:
您们好!
我是来自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全日制公费硕士研究生刘彬,2012年6月毕业,今年已经42周岁,中共党员,在考取研究生之前,我是安徽省宿州市一所农村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任教有20年了,担任过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报社通讯员、现金会计、主管会计、总务主任等职务,是我们那个市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之一。
我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我试讲,在我试讲过程中,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恳请你们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改进。
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册(版本)第课(板书课题)课型是,体裁是,作者是。
这一设计的教学理念是采用三读法(板书出来):一、粗读课文,略知大意;二、细读课文,解决疑难;三、精读课文,加深巩固。
突出了学生的读,让他们在读中感悟。
彰显了课标中提到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地读书、学习,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教师也能够引导学生自觉有效地完成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陶冶品德情
操等主要内容。
今天我要试讲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采用的是课题导入法,因为课题也就是文章的眼睛,俗称“文眼”,一篇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揭示文章的主要的内容。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遍课题,然后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后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也很响亮)。
那么请你们再读一遍课题,思考一下你想从课题上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齐读课题后,留给他们2到3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可以找3到5名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作简短的评价,如果你真会思考,你从课题上想了解的内容大致就是这节课所要重点讲述的部分,请你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讲,认真记,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同学们,我们从课题上粗略地知道了一点内容,如果想要详细地理解课文的主体部分,就需要我们同学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了,希望你们能读出味道来,读出感情来,读出兴趣来,好不好?学生回答以后,老师适当评议。
同学们读书热情很高,这让老师感到很欣慰。
不过,老师在你们将要朗读课文的时候,给你们提一下朗读课文的建议(板书或出示写好建议的小黑板或是课件等):
1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试着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找出自己不太明白的句子,标上记号,以便在老师讲课时注意理解。
3准备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希望你能在认真读文的基础上,
提出有一定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
老师的建议就是上面三条,这样做的目标是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统一,也就是:学生主体作用与老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自学、讲读、练习的统一;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实际上语文教学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过程。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地、细心地朗读课文,朗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你们既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既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一段来读,也可以选几段来读;既可以与同桌一起读,也可以几个人一个小组读。
老师相信你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发现问题,有发现,才能有所创造。
留给学生6到8分钟的时间读课文以及他们思考问题,在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下去到位上指导学生读书的姿势、方法等。
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朗读了课文,而且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点很好,也是读书的要诀之一。
下面请同学们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找4到6名同学提问题,请你把所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把自己的姓名也写上。
学生在写问题的板书时,老师适时进行评价一下。
比如: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真好,提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说明他读书很细心,粉笔字也写得很漂亮。
那个同学的问题问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说明他读书很认真,字也写得工整。
大约留3到5分钟的时间,老师出示一下小黑板或课件等,出示的内容是预设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启发同学们再认真地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以便大家共同讨论。
这些同学课文读得仔细、认真,提的问题很好,值得大家鼓掌鼓励一下。
接下来,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老师还是建议同学们从课文中来找答案,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出答案来。
这次读的时候,可以是围绕问题有重点地读部分段落,与同桌或小组在一起讨论,合作学习。
也可以自己思考,自主学习。
这里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因为学法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形成语文素养的方法,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能够从读课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你们再细致地读读课文,就会有新的发现了。
这次读书以及讨论的时间大概4到8分钟。
学生在读书、讨论的时候,老师下去巡回指导。
同学们读书读得都很认真,思考、讨论问题也很热烈,值得表扬。
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试着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可以找5到7名学生,在这些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老师适当评价,补充他们说得不够完整的地方。
他们可能有说得脱离主体的内容,老师适时加以引导,让他们再看课文后理解,尊重他们的独特阅读感受,爱护他们的求知、好奇的心理。
评价的内容可以是: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说明你们很会读书,很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在读书之前就说相信你们的能力,果然不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不同的见解。
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请问你们刚才提问题的同学理解了吗?要是理解的话,请你上来把你的问题擦掉吧!这个时
间段需要5到8分钟的时间。
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都是从课文中找出来的,为了加深一下你对课文的理解,请你再围绕着解决问题的段落朗读一遍,就会有解决问题成功的自豪感,这次朗读大约需要3到5分钟,教师还要下去辅导学生。
同学们学习积极、主动,认真、细致。
这让老师很感动,这篇课文讲得就是这些内容了,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学习了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段等,收获不小吧!下节课,同学们还可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想给同学们提一下作业建议: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要写得工整、规范。
2摘抄文中优美句段,最好熟读成诵。
3回家把课文朗读给家长听,听听他们给你提的建议和意见,自己认真领会。
这一过程大概用时2到3分钟,问题的设置明确提出的是三个延伸,即:让学生能够使自己的知识向能力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习向生生活延伸。
我相信同学们能够做得很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再次感谢各位专家来听我试讲课文,恳请你们对这节课提出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今后改进。
谢谢!
附:板书设计
课文题目
一粗读课文,略知大意
二细读课文,解决疑难
三精读课文,加深巩固
(板书列成的是小标题的形式,比较醒目、确切。
板书也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学生思维的窗口,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