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重点
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了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包括(1)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2)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3)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4)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5)行政法律关系的运动,包括行政法律关系运动的条件和原因,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一节行政法律关系界说法律是用以调整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一经法律调整必然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不同的部门法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据此形成不同的部门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规范的社会形式,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进行行政法研究的客观基础。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①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关系一经行政法律规范调整,便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政法律关系。
因此,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在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基于行政法律规范的调整和确认,而在行政关系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由此可见,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涵义:第一,行政法律关系是在实现国家行政职能过程中发生的,与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并非全部都是行政法律关系,只有那些受行政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行政关系才能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所以,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规范与行政关系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第三,行政法律关系是发生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即包括权利义务的主体与客体和法律关系之间的权利义务等基本要素。
行政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而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规范调整行政关系的结果,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但是,行政关系并不等同于行政法律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区别:首先,两者的性质不同。
行政法律关系属于思想意识范畴,体现国家的意志,而行政关系属于物质社会关系。
试述行政法的效力
试述行政法的效力篇一:2014电大行政法论述题1.试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有以下特点:(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选择权利、义务,也不得随意放弃、转让义务,而只能依据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
这是行政法律关系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
(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这种不对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的地位不平等;第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不以双方主体意思表示一致为必要条件。
(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总是交叉重叠的,权利与义务很难分开,其职权往往是其职责,即其权力往往又是其义务。
(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行政主体的先行裁决是行政法律关系区别于民事、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特点。
2.试述行政法的特点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有以下五个特点:(一)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行政法调整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纷繁复杂,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并且具有变化快的特点。
因而,要如同刑法、民法那样制定出一个系统完整的法典式文件是十分困难的。
(二)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行政法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一,其效力等级有明显区别,不像刑法、民法等,法律形式单一,法律文件数量有限。
(三)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四)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和法规,而国家行政管理的特点之一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行政法律规范与行政管理的这种变动性相适应,及时对客观形势作出反应。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性:行政法律关系是在行政法律规范的框架下产生的。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法行使,并受法律的制约。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活动中享有一定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而这些权利和义务也都是在法律的规范下确定的。
2.垂直性: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机关或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相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行政机关有权对其进行管理、指导和约束。
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具有垂直性。
3.强制性: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强制性关系。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能够采取强制措施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干预。
例如,行政机关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活动中必须遵守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约束,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4.平等性:行政法律关系要尊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平等地位。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不能歧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搞特权、搞压制。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并且可以依法要求行政机关履行相应的义务。
5.实践性: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实践性关系。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管理、指导和约束。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活动中也要通过实践行动来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权益,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总体来说,行政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国家机关或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法律性、垂直性、强制性、平等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的存在和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行政法
●名词解释:⏹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行政立法权:所谓行政立法权,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政主体有制定和发布征法规、行政规章的权力。
⏹行政优先权:是指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赋予行政主体许多职务的优先条件,即行政权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权利在同一领域或同一范围相遇时,行政权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
⏹行政受益权:是指行政主体享受国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优益条件。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体将其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来行使的法律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事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
⏹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应行政相对方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10、一事不再罚原则:指对方的某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如罚款)处罚。
⏹11、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
⏹12、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物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在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13、“参照”规章: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司法审查时对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章参酌、鉴定之后,决定是否依照。
●简答:⏹我国行政法的渊源: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所有立法的依据。
(2份)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十年期末考试题库(2021 2020学期版)
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学期版)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1分,共10分)1.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B)。
A.立法机关B. 行政主体C.行政相对方D. 司法机关2.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A)。
A. 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相对方总是公民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 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3. 《行政处罚法》对行政机关没有规定组织听证义务的是(C)。
A. 责令停产停业B. 吊销营业许可证C.没收财物D. 数额较大的罚款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在我国,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B. 派出机关是指由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不是一级人民政府C.乡(镇)人民政府内部只设办事机构,不设职能部门D. 在我国,居委会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5.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情况下(A)。
A.应当撤销B. 可以撤销C.不予撤销D. 可以注销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符合条件的某公司颁发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A)。
A. 行政许可B. 行政确认C. 行政裁决D. 行政指导7.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B)。
A. 调任B. 退休C.升职D. 委任8. 《国家赔偿法》规定,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C)。
A.应当征税B. 可以征税C.不予征税D. 减低比例征税9.被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A)A. 委托行政机关承担B.自己承担C.与委托的行政机关共同承担D.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谁来承担10.关于行政不当的表述,错误的是(C)。
A. 行政不当不构成行政违法B. 行政不当只针对裁量行为C.行政不当针对羁束行为和裁量行为D. 行政不当一般只限于引起补救性行政责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行政法学简答题
一、简答论述部分1、行政权的特点(1)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言,它具有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等特点(2)相对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它则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等特点2、行政权的消极作用腐败和滥用权力;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威胁3、简述行政法的特点(1)在形式上的特点: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②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2)在内容上的特点:①行政法的内容广泛;②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③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4、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分为三种情形:物质财富、精神财务和行为(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5、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6、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基本特征:(1)是一种多重复杂的法律关系(2)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3)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具有非对称性7、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3)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可以断言,行政法的确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8、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1)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2)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行政法的上述两方面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9、简述行政法治原则的作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1)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工作(2)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及解释(3)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实施,发挥执法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发生执法误差或错误执法(4)可以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10、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和内容含义: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内容:(1)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之。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五)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五)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2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A故意伤人致人死亡B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C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D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我国的政体是A民主集中制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4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秘密投票的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D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5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6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元罚款。
交警的行为属于A抽象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C被动行政行为 D非要式行政行为【】7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
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A客观性特征 B关联性特征C合法性特征 D排他性特征【】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A经理 B股东会C董事会 D监事会【】9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A自主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C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D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10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A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指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表现形式,分为:一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殊渊源: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
行政法的特点:形式上:1.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2.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特别多,位于各部门法之首;内容上:1.内容广泛2.以行政法规、规章形式表现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3.行政法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交织在一起,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行政法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
赖保护原则:指政府对其行为应守信用,个人或组织对政府行为的正当信赖必须予以合理保护,以使其免受不可预计的不利后果。
条件:1.信赖的基础是政府的一定行为,包括作为、不作为以及承诺,而不管该政府行为是否合法;2.个人或组织对该政府行为存在信赖,这种信赖是通过个人或组织采取的某种行为表现出来的;3.个人或组织的信赖是值得保护的正当信赖。
保护方式:存续性保护(政府不得撤销变更或废止已作出的行为)补偿性保护2.适用情况(1)行政机关依职权撤消违法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的废止——原来适用但后来由于情势变更如政策变化,行政机关应予以保护(3)行政计划——行政计划做出后,因情势变更或原来评估错误,需要废止或修改,应考虑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问题,在衡量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后决定维持该计划或废止变更该计划,同时加以补偿(4)行政法上的承诺——行政机关单方面承诺将来做或不做,由于情势变更或承诺本身违法而无法履行承诺,应当对公民对该承诺的信赖加以保护(5)公法上的权利失败——最早是民法上的概念(信赖保护原则来自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权利人长时间不行使权力使义务人产生权利人将永不行使权利的信赖,一旦权利人以后再行使该权利,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被视为是不诚实的延迟。
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二)
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二)引言概述:
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行政性质的法律关系,它是指在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存在和运行对于维护国家法治、保障公民权益以及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
正文: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定义和概念
2. 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性质和法律性质
3. 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要素
4. 行政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 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公民和法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3. 其他组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参与和地位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和变更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条件和程序
2.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方式和途径
3. 行政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效力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法律效果
2.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3.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责任和救济
五、行政法律关系的保障与监督
1. 行政法律关系的保障机制
2. 行政法律关系的监督制度
3. 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法律关系建设
总结:
行政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具有行政性质和法律性质的双重属性。
在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主体、形成与变更、内容与效力以及保障与监督等方面都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与研究。
只有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关系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法律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B. 政府C. 党D. 立法机关答案:A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隐私权D. 财产权答案:C解析:隐私权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3.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
A. 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B. 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C. 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D. 10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4. 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处罚?()A. 罚款B. 没收非法所得C. 罚金D. 暂扣营业执照答案:C解析:罚金属于刑事处罚,不属于行政处罚。
5.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下列哪项不属于侵犯姓名权的行为?()A. 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姓名B. 盗用他人姓名进行非法活动C. 假冒他人姓名签订合同D. 他人善意使用他人姓名答案:D解析:他人善意使用他人姓名不属于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利益C. 保卫祖国D. 劳动答案:ABCD解析: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保卫祖国、劳动均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
2. 下列哪些属于民事法律关系?()A. 物权法律关系B. 债权法律关系C.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D. 亲属法律关系答案:ABCD解析: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亲属法律关系均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3. 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律关系?()A. 行政许可法律关系B. 行政处罚法律关系C. 行政强制法律关系D.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答案:ABCD解析:行政许可法律关系、行政处罚法律关系、行政强制法律关系、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均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一、简答题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分)(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设定;(2分)(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2分)(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2分)(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2分)2.简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包括:(1)合法性原则;(2分)(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分)(3)便民原则;(1分)(4)救济原则;(1分)(5)信赖保护原则;(2分)(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1分)(7)监督原则。
(1分)3.简述行政法的特点。
答:(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分)(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2分)(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2分)(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2分)(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2分)4.简述行政行为的分类。
答:(1)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
(2分)(2)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2分)(3)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2分)(4)根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分)(5)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双方和多方行政行为。
超星法律基础答案(3篇)
第1篇一、单项选择题1. 法律是由()制定的。
A. 国家权力机关B. 国家行政机关C. 国家司法机关D. 社会组织答案:A解析: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
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C.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以下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D. 法律关系客体答案:D解析: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
4. 以下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 合同B. 侵权行为C. 无因管理D. 无权处分答案:B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5. 以下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
A. 行政处罚B. 行政许可C. 行政复议D. 行政强制措施答案:C解析: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要求上级行政机关或同级行政机关复查、改正的行为,属于行政监督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1.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国家性B. 普遍性C. 权威性D. 自愿性答案:ABC解析: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性、普遍性和权威性。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
A. 政治权利和自由B. 监督权C. 人身自由D. 文化教育权利答案:ABCD解析: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
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 财物B. 行为C. 人身利益D. 智力成果答案:ABC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财物、行为、人身利益和智力成果。
4. 以下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 行政机关B. 公民C. 法人D. 其他组织答案:ABCD解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行政法律关系特征(3篇)
第1篇一、引言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特征1.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机关。
其中,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要主体,具有行政权力的行使和管理职能。
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机关作为行政相对人,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
2.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多样性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层面。
这使得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高度的复杂性。
3.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国家行政机关拥有行政权力,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机关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这种不对等性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的强制性、单方面性和优位性。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特征1.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广泛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质性客体和非物质性客体。
物质性客体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事务,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非物质性客体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所涉及的政策、法规、规章等。
2.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可变性和不确定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可变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权力的行使,客体可能发生变化。
同时,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不确定性,如政策、法规、规章等可能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特征1.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强制性,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对行政相对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这种强制性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的强制性、单方面性和优位性。
2.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特定性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特定性,即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针对具体行政事务而言的。
行政法论述题及其答案
3、论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答:行政责任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责任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①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②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③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且行政责任的内容和承担方式必须依法确定;④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作为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之一的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①通报批评。
即由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的一种书面形式的批评措施;②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本身向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悔过措施;③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即由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或其他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补救措施;④返还权益,恢复原状。
针对违法和不当的剥夺权益、侵害财产的行为采取的恢复措施;⑤停止违法行为;⑥撤销违法决定;⑦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⑧履行职务。
即针对行政主体不作为行为而采取的继续履行职责一种方式;⑨纠正不当。
对不当的行政行为及时纠正;⑩行政赔偿。
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要给予经济上的赔偿。
行政主体的执行公务的人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①通报批评;②赔礼道歉,承认错误;③退赔,恢复原状;④停止违法行为;⑤采取经济制裁措施;⑥赔偿损失;⑦行政处分;⑧罢免。
5、论述行政合法性原则。
答:⑴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
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适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⑵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
⑶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三方面:①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②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能偏废。
(3)任何行政职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又被称为行政法主体,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其中,行政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以自己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权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当事人即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被国家行政机关会法律法规组织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被管理方及相关的厉害关系方,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对行政主体及相关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履行行政职责实施监督的组织和公民,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或专门行政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组织和公民。
2.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
㈠行政法的成文法形式: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⑤行政规章⑥决议、决定、命令、通知等文件⑦法律解释⑧国际条约或协定㈡行政法的不成文法形式:①行政惯例②行政判例③行政法律原则(另一个说法)A、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又被称为行政法主体,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在该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The reason why a great man is great is that when he is in adversity with others, others lose confidence, but he is determined to achieve his goal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第一,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第二,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地位的不对等性;第三,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法定性和不可处分性;第四,行政法律关系设定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当前社会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都可以采用司法的方式来进行维护,司法的进行依据就是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律在当前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法律的内容较多而且涉及的方面较广,所以大部分人对此是不了解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那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呢?行政法律关系的原则1、主体的恒定性与不可转化性。
即关系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不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律关系,而且在我国,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则只能是行政主体,他们之间不能互为原被告(与民诉不同之处)2、主体资格的受限制性。
在我国,只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3、主体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性质不完全相同。
(2)、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数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4、行政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个人5、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的组织,是行政权的归属者。
6、行政主体有权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代表国家并独立行使职权7、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参加诉讼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
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政主体
为实现行政目的,而给予、施加或规定其他主体的行为而构成的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如下:
一、公权力为主。
行政法律关系是由政府行使公权力来给予其他主体
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由政府发出的一种政府行为的法律关系,表现为政
府的政令、法令、行政命令等,其特点是政府行使权利前无需征求其他主
体的同意。
二、强制性。
行政法律关系通常是指政府对其他主体行为的强制性管理,它是政府大权力的表现,即政府可以强制执行规定,要求其他主体遵守,并威胁违约或违法的后果。
三、公共利益为依据。
行政法律关系是政府帮助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
权利义务关系,它是社会维护秩序的一种法律关系。
政府以解决公共利益
问题,改善公共服务状况为目的,以法律的形式对其他主体施加政府的权
利义务。
简述行政法的特征
简述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律规范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律规范体系。
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基础和保障,它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行使程序、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标准等,保证了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公正、透明。
二、行政法是一种公法。
行政法是公法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规范体系。
行政法的主要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不是私人,因此它具有公法的特征。
三、行政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体系。
行政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体系,它与其他法律规范体系有所不同。
行政法的规范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它的规范内容主要是行政职权的行使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标准,而其他法律规范体系的规范对象和规范内容则有所不同。
四、行政法是一种动态的法律规范体系。
行政法是一种动态的法律规范体系,它随着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行政法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立法、司法和行政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五、行政法是一种多元化的法律规范体系。
行政法是一种多元化的法律规范体系,它包括宪法、行政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指导性文件等多种法律规范形式。
这些法律规范形式在行政法的体系中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行政法的法律规范体系。
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律规范体系,它具有公法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一种动态的法律规范体系,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法律规范体系。
行政法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立法、司法和行政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以保证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公正、透明。
行政法律关系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特征【1】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具有恒定性。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互有权利义务,但具有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中个体权利行使的有限性。
5、行政法律关系设定的灵活性与及时性。
6、行政法律关系救济形式的多样性。
行政主体概念:依法享有国家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独立进行行政管理并独立参加行政诉讼的组织。
(分为:1行政机关——A,各级人民政府B,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1、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部分2、与行政组织:行政主体强调组织具有对外管理的权利,行政组织是一个系统概念,突出行政机关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3、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法律术语,行政主体是法学概念。
行政主体地位7、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组织中的地位。
8、行政主体在对外管理中的法律地位。
行政主体的范围:①国务院②国务院组成部门③国务院直属机构④经国务院授权的办事机构⑤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⑧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⑨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议事卸掉机构和临时机构⑩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1.根据行政职权来源不同:职权行政主体和授权行政主体2.根据管辖范围的不同: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3.根据行政主体的构成不同和行政职权的对象不同:地域性行政主体和公务型行政主体。
公务员概念:依法享有职权或受行政主体委托,能以行政主体的名义进行管理,其行为后果属于行政主体的个人。
特征:1、行政公务人员是个人而不是组织。
2、行政公务人员代表行政主体。
3、行政公务人员所实施行为的后果由其所代表的行政主体承担。
范围: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其他行政公务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任职、形式国家行政权、之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诉讼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行政诉讼中形成的人民法院与行政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同其他诉讼法律关系一样,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也是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组成。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行政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为所欲为义务的诉讼参与人。
行政诉讼中各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他们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也有差异。
因此,他们的诉讼地位就不同。
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地位相同的人,如第三人、共同诉讼人和诉讼代理人,他们的诉讼行为对行政诉讼程序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会产生决定性影响,显然他们在诉讼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这些人被称为诉讼主体;而另一些诉讼参与人由于同行政案件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他们参加诉讼仅仅是协助人民法院查明案情。
他们虽然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但他们的诉讼行为不会对行政诉讼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产生直接影响,这些人被称为其他诉讼参与人。
诉讼主体的构成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有行政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证人、鉴定人员、翻译人员、勘验人员。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行政诉讼权利,是指由行政诉讼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实施的行为或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和法律保障。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是指行政诉讼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诉讼中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不得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和法律强制性。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不同,其所指向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指向的对象是查明案件事实,解决行政争议。
人民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的对象是查明案件事实。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具有不对等性;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所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成立便对相对方和行政主体等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一般而言,所有行政行为都具有下列效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不是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具有约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约束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限制和约束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效力。
政行为具有公定力。
公定力是指,即对任何人都具有被推定位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完全实现的效力。
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不同。
行政强制是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只要相对方放弃或停止对社会秩序的危害,接受法律制裁,履行法定义务,符合停止适用的条件,行政强制措施即可解除。
行政处罚是对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人的最终处理结果,具有制裁性,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改变。
目的不同。
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或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或继续,或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成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
行政处罚的目的是通过对相对方实施一定的惩罚,使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法律后果不同。
行政强制的适用是为了保障行政执法的目的得以实现,其本身不给相对方科以或增加义务。
行政处罚是为了最终制裁相对方的行政违法行为。
适用的频率不同。
行政强制可以适用一次,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对同一相对方持续适用,直至达到其停止对社会的危害或迫使其履行完义务为止。
行政处罚则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诉讼结果不完全相同。
行政强制是羁束行政行为,诉讼中对违法或适用不当的,人民法院只能判决撤销。
部分行政处罚行为是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或具有自由裁量权的因素,对其中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