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情简述

合集下载

中外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中外经典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经典法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法律的精神、原则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文将选取中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法律案例,从法律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法律实践有所启示。

二、案例一:美国“水门事件”案1. 案件背景1972年6月17日,美国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发生窃听事件,涉案人员被警方逮捕。

这一事件最终导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

2. 案件分析(1)宪法原则“水门事件”案体现了美国宪法中的权力制衡原则。

在该案中,总统尼克松试图掩盖犯罪事实,干预司法调查,这严重违反了宪法规定的权力制衡原则。

法院最终判决尼克松因妨碍司法公正而辞职,体现了宪法对权力滥用的制约。

(2)程序正义案件调查过程中,美国司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确保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程序正义的原则,即法律的实施应当以公正、透明的方式进行。

(3)公民权利在该案中,被告人的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公民权利得到了保障。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法律适用的公正性。

3. 案件启示“水门事件”案告诉我们,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法律实践中,应当遵循宪法原则、程序正义和公民权利等基本原则,确保法律的公正、公平、公开。

三、案例二:中国“刘燕文案”1. 案件背景2002年,中国法学硕士刘燕文因在学位论文中涉嫌抄袭,被北京大学取消博士学位。

此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我国学术领域的一起标志性事件。

2. 案件分析(1)学术规范“刘燕文案”体现了我国学术规范的重要性。

在学术研究中,遵守学术规范是每位学者的基本义务。

刘燕文因抄袭行为受到处罚,表明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2)法律适用在该案中,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刘燕文的抄袭行为进行了判决。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行政判决书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行政判决书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行政判决书(1999)海行初字第104号原告刘燕文,男,35岁,汉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住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1条9号。

委托代理人何海波,男,北京大学法学院98级行政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住北京大学30楼210室。

委托代理人何兵,男,北京大学法学院98级行政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住北京大学30楼210室。

被告北京大学,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法定代表人许智宏,校长。

委托代理人周其凤,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委托代理人湛中乐,男,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原告刘燕文诉被告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毕业证书一案,原告刘燕文于1999年9月24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1999年11月19日和1999年12月17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于1999年12月17日当庭宣判。

原告刘燕文与其委托代理人何海波、何兵;被告北京大学的委托代理人周其凤、湛中乐到庭参加了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大学于1995年1月不予颁发刘燕文博士毕业证书,向其颁发了研究生结业证书。

原告刘燕文诉称,其原是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92级博士研究生。

1996年初,其博士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全票通过了论文答辩,并通过了系学位委员会的审查,但不知何故没有通过学校学位委员会的审查,学校向其颁发了结业证。

同时,原告认为,其在博士生学习期间,已在国际最权威的科学文献索引(SCI)收录的重要刊物Nucl.Instr.and Meth.(现已被SCI和EI同时收录)上发表一篇论文,并已得到国外学者重视。

在一级学报——《中国激光》(此文已被国际工程索引EI收录)、《北京大学学报》(此文已被国际电子工程文摘EEA 收录)、《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上发表三篇论文。

以上四篇论文全部是其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且各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决无重复。

北京大学现在的新规定里才刚刚注明博士生必须在一级学报上发表或接受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包括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新闻背景1996年初,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刘燕文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和系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批后,报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北大认为赞成未过半数,决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只授予其博士结业证书。

3年多来,刘一直多方反映,未果。

1999年9月24日刘燕文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北大推上被告席。

1999年11月19日和1999年12月17日法院两次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于最后一次开庭中当庭宣判北大败诉:撤销北大不授予刘博士学位的决定,责令北大重新审查并作决定,责令北大在判决生效后两个月内向刘燕文颁发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对这个案子,我一直是抱着一个特别兴奋的态度来看的,当然兴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本案跟自己所服务的这所大学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大学的毕业生状告自己我们的大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更令人兴奋的一点是,被告与原告分别由我的同事和――在一个不严格的意义上讲――我的学生代理,他们在法庭上唇枪舌剑,一争高下,这的确很令人开心。

当然刚才两位原告的代理人和我们被告人的代理律师,两家都澄清了一些观点。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个澄清,是关于职务和承担职务的特定人的分离。

我想律师这样一个职业是非常特殊的,像湛老师刚才所说的一番话,提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当然他的同情心我也是很能理解的,昨天他还跟我说,一方面自己是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有着无比的爱心和无比的同情心,让自己的在法庭上与自己所在学校的毕业生对垒,常常感觉到自己有一种角度错位,但是另外一方面律师必须为自己客户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的客户利益而作斗争。

这两种角色相互分离,我记得孟子曾经说过职务和与人之间区分的道理,这里则更是两种职务角色的冲突。

不知道职务与人之间的分离是不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非常重要原理?湛老师刚才说希望一审的时候代理被告,二审时代理原告。

我想,他实际上可以这样,同一审级的时候,就可以既代理原告又代理被告,在这边辩论一会儿,在那边辩论一会儿,自己与自己打架。

刘燕文诉北大

刘燕文诉北大

分析
• 自由不能成为拒绝司法的理由。法律是用来调节 自由不能成为拒绝司法的理由。 社会各方利益,规范社会各种行为的。 社会各方利益,规范社会各种行为的。 • 当事人的自愿决定尚且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行政 当事人的自愿决定尚且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行为这种双方地位明显不平等的行为更加需要法 律的规范。 律的规范。 • 就本案而言,学位证书的发放并非学术自由的问 就本案而言, 而是教育管理的纠纷。 题,而是教育管理的纠纷。 • 我国这种学位评价制度并非国际通例,而是行政 我国这种学位评价制度并非国际通例, 权力无所不及这一历史现象的遗留, 权力无所不及这一历史现象的遗留,是教育行政 学术行政化的表现,在当前的国情之下, 化、学术行政化的表现,在当前的国情之下,我 们要做的正是加强对这种行政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们要做的正是加强对这种行政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二、法律疑点与法理解析
疑点一: 疑点一:学位委员会的构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条:“学位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条: 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 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组 织答辩,就是否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做出决议。 织答辩,就是否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做出决议。 决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2/3以上通过, 决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2/3以上通过, 2/3以上通过 报学位评定委员会。 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对学位 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决议, 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决议, 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 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 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 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 • 《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十九条:“学 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十九条: 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在 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在 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中遴选, 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中遴选,并有学校有关党 政领导干部参加。 政领导干部参加。”

科技大学生田永北大学生刘燕文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

科技大学生田永北大学生刘燕文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

科技大学生田永北大学生刘燕文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原告田永是北科大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94级学生。

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

田永中途去厕所,纸条掉出,被监考老师发现。

监考老师虽末发现田永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还是按照考场纪律,当即停止了田永的考试。

北科大以田永违反该校制定的(94)第068号文件——《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为由,决定对田永作出勒令退学的处理。

但是该退学处理决定并未得到实际执行,即北京科技大学没有直接向田永宣布处分决定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末给田永办理退学手续。

在此后约二年中,原告田永继续在该校以一名正常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的学期注册,交纳学费。

继续享受学校补助金和使用学校各项设施,包括校医院、图书馆、教室。

田永还以该校大学生的名义参加各科的考试,修完了所有学分并参加大学生毕业实习设计,先后领取了英语、计算机毕业设计等成绩的合格证书。

1998年6月临近毕业,北京科技大学以原告田永已作退学处理,不具有学籍为由,拒绝为其颁发毕业证和派遣证等,也没有将田永授予学士学位资格名单交本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于是田永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要求母校为他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要求母校向他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经济损失等,最终田永胜诉。

该案曾引起法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北大学生刘燕文为学位状告母校为行政诉讼被告案。

2000年,几百名北大学生在海淀区法院鼓掌欢呼,庆祝刘燕文为学位状告母校一审胜诉,两位原告的诉讼代理人在北大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1996年初,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刘燕文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和系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批后,报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

学位评定委员会共有委员21人,表决时到会16人,表决结果是7票反对,6票赞成,3票弃权。

北大认为赞成票未过半数,决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只发给其博士结业证书。

刘燕文得知后,曾经向北京大学多次询问,北京大学给予的答复是无可奉告。

案例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

案例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

案例: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原告:刘燕文被告:北京大学一审受理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案例内容:原告:刘燕文,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92级博士生。

委托代理人:何海波、何兵,北大法学院行政法学博士生被告:北京大学委托代理人:周其凤,北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湛中乐,北大法学院行政法学副教授原告刘燕文认为自己符合大学毕业生的法定条件,被告北京大学拒绝给其颁发博士毕业证、学位证是违法的,遂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基本案情介绍:1992年9月,刘燕文在获得北大的硕士学位和毕业证书后,继续留在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电子物理,其导师是以吴氏理论著称于世的光电阴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全德。

由于实验仪器未能准时到位,刘燕文的论文推迟了半年才答辩。

对刘燕文的博士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的审查经过了三道程序:其一是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审查(当时7位委员全票通过);其二是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电子学系分会的审查(当时13位委员中12票赞成,1票反对);其三是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查(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共计21位,对刘文进行审查时到场16位委员,6票赞成,7票反对,3票弃权)。

根据1996年1月24日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查结果,决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只授予其博士结业证书,而非毕业证书。

并且这一决定结果未正式、书面通知刘燕文,他为此曾多次向系、校有关部门询问未获得学位的原因,也曾向国家教育部反映情况,均未得到答复。

1997年他向法院起诉,法院以"尚无此法律条文"为由不予受理。

1 999年7月,他从报上看到"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田永诉学校拒发'两证&a pos;行政诉讼案,田永胜诉"一事的报道后,带着报纸来到海淀法院,院方终于受理了他的诉讼,至此他得以与北大对簿公堂。

第一次开庭时,刘燕文独面北大两位诉讼代理人(北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其凤和法学院行政法学副教授湛中乐),第二次开庭时何海波与何兵两位北大法学院行政法学博士生作为其代理人出庭,由此海淀法院展开了"学子告北大,学生辩先生"的别开生面的一幕。

公平正义的经典法律案例(3篇)

公平正义的经典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1年,我国著名学者刘燕文因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过程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将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告上法庭。

此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探讨公平正义和法律精神的典型案例。

刘燕文,女,当时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2000年,她报考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并在初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然而,在复试过程中,她因各种原因未能获得录取资格。

随后,刘燕文向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诉,但未得到满意答复。

无奈之下,她将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告上法庭,要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在招生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2. 刘燕文是否具备研究生录取资格?3. 法律应如何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三、法院判决经过审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1.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在招生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具体表现在:未严格按照招生简章规定进行复试,对考生评价标准不一,存在主观随意性。

2. 刘燕文具备研究生录取资格。

根据相关规定,初试成绩合格者,应参加复试。

刘燕文在初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符合参加复试的条件。

3. 法律应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招生单位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

综上,法院判决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败诉,要求其撤销对刘燕文的处分决定,并给予其相应的录取资格。

四、案件影响刘燕文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案在我国法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社会对教育公平正义的关注度。

此案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公平、招生制度等方面的关注,促使相关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加强了法治教育。

此案使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认识到,依法维权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3. 促进了教育改革。

此案促使我国教育部门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宪法案例分析

宪法案例分析

案例刘燕文系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通过了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考试;导师认为其博士毕业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水平并予以推荐;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其论文也达到了博士学位水平,可以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经过答辩认为其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水平,建议授予其博士学位;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经过表决认为其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水平,也建议授予其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经过表决认为其论文没有达到博士学位水平,决定不批准授予其博士学位。

在此基础上,北京大学根据这一决定,作出了不发给毕业证书的决定,而发给结业证书。

由此引发讼案。

本案有许多法律问题值得研究,但在诉讼中原被告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北京大学是一个综合性院校,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是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的机构,而这些专家中只有一人属刘燕文所读学科,即只有这一人能够读懂刘燕文所写论文。

换言之,不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决定是由一批“门外汉”作出的。

1980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所确定的学位授予体制是,由论文答辩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而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无疑,北京大学的做法是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的。

而刘燕文及其代理人认为,《学位条例》所规定的这一学位授予体制是不合理的,侵害了公民受宪法保护的受教育权。

那么,判断《学位条例》的规定是否合理的依据是什么呢?当然只能是在地位上和效力上高于它的宪法。

因我国的法院无权依据宪法审查法律是否合宪,即法院没有违宪审查权,故虽然在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法院最终不予以认定。

分析什么叫法治?有权利必须有救济,这才是法治。

如果只有权利而没有救济,那权利还是是权利吗?所谓的法治还是法治吗?没有权利就没有法,连法都没有,何谈法治呢?同样,在公民的宪法权利受到侵犯时,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救济。

如果没有相应的宪法救济,那宪法权利还是宪法权利吗?连宪法权利都不存在,何谈宪法的存在呢?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原告刘燕文,男,35岁,汉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住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1条9号。

委托代理人何海波,男,北京大学法学院98级行政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住北京大学30楼210室。

委托代理人何兵,男,北京大学法学院98级行政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住北京大学30楼210室。

被告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住所地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法定代表人陈佳洱,主任。

委托代理人周其凤,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委托代理人湛中乐,男,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原告刘燕文不服不批准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诉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学位委员会)案,原告于1999年9月24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1999年11月19日和1999年12月17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于1999年12月17日当庭宣判。

原告刘燕文与委托代理人何海波、何兵;被告校学位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周其凤、湛中乐到庭参加了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1995年1月24日召开第41次会议,对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提交的建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议,以6票赞成、10票反对作出不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

在公开开庭审理中,本院根据有效的证据认定以下事实:原告刘燕文系北京大学92级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4年4月27日,刘燕文通过北京大学安排的笔试考试,并于当年5月10日通过了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试,成绩为良。

之后,刘燕文进入博士论文答辩准备阶段。

1995年12月22日,刘燕文提出答辩申请,将其博士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提交学校,由学校有关部门安排、聘请本学科专家对该论文进行评阅和同行评议。

其中,同行评议人认为论文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同意答辩;评阅人意见为“同意安排博士论文答辩”。

1996年北京大学论文学术评阅、同行评议汇总意见为“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行政判决书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行政判决书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行政判决书(1999)海行初字第104号原告刘燕文,男,35岁,汉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住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1条9号。

委托代理人何海波,男,北京大学法学院98级行政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住北京大学30楼210室。

委托代理人何兵,男,北京大学法学院98级行政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住北京大学30楼210室。

被告北京大学,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法定代表人许智宏,校长。

委托代理人周其凤,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委托代理人湛中乐,男,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原告刘燕文诉被告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毕业证书一案,原告刘燕文于1999年9月24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1999年11月19日和1999年12月17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于1999年12月17日当庭宣判。

原告刘燕文与其委托代理人何海波、何兵;被告北京大学的委托代理人周其凤、湛中乐到庭参加了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大学于1995年1月不予颁发刘燕文博士毕业证书,向其颁发了研究生结业证书。

原告刘燕文诉称,其原是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92级博士研究生。

1996年初,其博士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全票通过了论文答辩,并通过了系学位委员会的审查,但不知何故没有通过学校学位委员会的审查,学校向其颁发了结业证。

同时,原告认为,其在博士生学习期间,已在国际最权威的科学文献索引(SCI)收录的重要刊物Nucl.Instr.and Meth.(现已被SCI和EI同时收录)上发表一篇论文,并已得到国外学者重视。

在一级学报——《中国激光》(此文已被国际工程索引EI收录)、《北京大学学报》(此文已被国际电子工程文摘EEA 收录)、《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上发表三篇论文。

以上四篇论文全部是其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且各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决无重复。

北京大学现在的新规定里才刚刚注明博士生必须在一级学报上发表或接受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包括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科技大学生田永北大学生刘燕文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

科技大学生田永北大学生刘燕文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

科技大学生田永北大学生刘燕文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科技大学生田永北大学生刘燕文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原告田永是北科大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94级学生。

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

田永中途去厕所,纸条掉出,被监考老师发现。

监考老师虽末发现田永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还是按照考场纪律,当即停止了田永的考试。

北科大以田永违反该校制定的(94)第068号文件——《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为由,决定对田永作出勒令退学的处理。

但是该退学处理决定并未得到实际执行,即北京科技大学没有直接向田永宣布处分决定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末给田永办理退学手续。

在此后约二年中,原告田永继续在该校以一名正常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的学期注册,交纳学费。

继续享受学校补助金和使用学校各项设施,包括校医院、图书馆、教室。

田永还以该校大学生的名义参加各科的考试,修完了所有学分并参加大学生毕业实习设计,先后领取了英语、计算机毕业设计等成绩的合格证书。

1998年6月临近毕业,北京科技大学以原告田永已作退学处理,不具有学籍为由,拒绝为其颁发毕业证和派遣证等,也没有将田永授予学士学位资格名单交本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于是田永把母校告上了行政法庭,要求母校为他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要求母校向他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经济损失等,最终田永胜诉。

该案曾引起法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北大学生刘燕文为学位状告母校为行政诉讼被告案。

2000年,几百名北大学生在海淀区法院鼓掌欢呼,庆祝刘燕文为学位状告母校一审胜诉,两位原告的诉讼代理人在北大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1996年初,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刘燕文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和系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批后,报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

学位评定委员会共有委员21人,表决时到会16人,表决结果是7票反对,6票赞成,3票弃权。

北大认为赞成票未过半数,决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只发给其博士结业证书。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之完善1999年岁末,随着刘燕文以一纸诉状将北京大学告上法庭,这桩后来在社会上沸沸扬扬的诉讼拉开了序幕。

[1] 在此后的两次开庭审理中,双方唇枪舌剑,据理力争,而经由这个案件引起的极其广泛而热烈的思考和讨论,则远远超出了这个案件本身,直接和深刻地触及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方方面面。

[2] 本文试图从该案出发,对高等教育制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将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论述:1、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相关问题分析;2、受案范围问题及教育领域的法律救济;3、正当程序;4、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主体资格及其职责;5、投票表决及计算问题;6、诉讼时效;7、毕业证问题。

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相关问题分析在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中,一审法院认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高等学校对受教育者有进行学籍管理等权力,有代表国家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职责。

高等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行政机关,但是其对受教育者进行颁发学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等的权力是国家法律所授予的,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项的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3] 下面,就将围绕学校的地位及由此产生的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问题进行论述。

法国行政法上,认为学校属于公立公益机构。

公立公益机构是一个人格化的公共行政机构,它在特定的范围内提供一种或多种专门的公共服务,其有三个要求:专门服务,公共服务及人格化。

[4] 而法兰西研究院、各高等研究院、大学院校、公立中学和各中高教育学校等公立教育机构则均属于国属公立公益机构。

[5] 因此,它们属于公务法人的范畴,和地方团体以及国家一样,是一个行政主体。

[6] 那么,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地位有什么区别呢?韦德在《行政法》一书中认为,如果大学是依法规设立的,可以将它作为法定公共机构对待,归入行政法的范畴,如果只是依章程或私自设立的,则不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学生针对这种大学的权利便取决于契约。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

•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员们,能否弃 权? • 答案应当是无可置疑的——他们不 能弃权。学位评定委员会,是一个 行政性委员会,他们的权力,也是 他们的责任。如同法官不能拒绝裁 判一样,行政官员不能拒绝行政。
• 6、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程序是否违背了法 律的正当程序?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不予授予学位 的决定,涉及到学位申请者能否获得相应 的学位证书的权力,因此其作出决定前应 当告知学位申请者,听取其申辩意见;在 作出不批准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后,从充 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出发,应将 决定送达本人。本案中学位评定委员会的 程序违反了“程序争议原则”,影响刘燕 文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权利的 行使,该决定应予以撤销。
• 4、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博士论文有无实质 审查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10条 对论文答辩委员会 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权,进行了界定。按该条,答辩委 员会负责审查学位论文,组织答辩,就是否授予学位作出 “决议”,即对论文进行实质审查的权限,以及是否授予 学位的决定权限,在于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就论文是 否达到博士水准问题,作出“决议”而不是“建议”。校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权限,是对“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 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决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校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权是审议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决议”, 而不是“论文”!换句话来说就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 议的“标的”,是答辩委员会的“决议”而不是“论文”。 它有权决定是否“批准”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决议,而无权 决定是否“批准”论文。从法条所用的词汇,我们也可以 明白这个道理。“批准”是行政管理上的一个习惯用词, 并非学术判断上的习惯用词,对于博士论文,岂能批准或 不批准?
《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19条:“学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会成员 主要在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中遴选,并有学校有关党政 领导干部参加……” 20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做出授 予博士学位的决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以上职责范 围内的工作负责向校评定委员会提出报告。”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21条“博士学位 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学习课程,成绩合格,并 通过论文答辩,由所在院(系、所、中心)将全部博士学 位报批材料送学位办公室审核,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 过后,按规定发给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硕士生和博 士生完成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学习课程,学习 期满,毕业(学位)论文提交答辩但未获通过者,发给结 业证书。”

刘燕文案

刘燕文案

原告刘燕文系北京大学92级无线电电子系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5年12月22日,刘燕文将其博士学位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研究》提交给学校,经过由学校组织对论文进行评阅和同行评议,认为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1996年1月10日,刘燕文所在系论文答辩委员会召开论文答辩会,刘燕文以全票通过了答辩。

1996年1月19日,刘燕文所在系学位评定委员会12票赞成,1票反对,决定建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

1996年1月24日,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召开第41次会议,应到委员21人,实到16人,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6人,不同意者7人,3人弃权,结果未通过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

随后,由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通过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是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条件之一,学校对刘燕文颁发了研究生结业证书。

由于评审过程保密,原告此后多次向北京大学询问,答复是无可奉告;向校长反映,答复是“研究一下”;向教委学位办反映,学位办称已责成北京大学答复,但一直杳无音讯。

1997年原告曾向法院起诉,但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未予受理。

1999年10月,刘燕文再次起诉,分别以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为被告,要求北京大学颁发博士毕业证书和撤销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不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

双方争议的焦点:一、诉讼时效问题:被告认为拒绝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是1996年1月24日做出的,到1999年10月早已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应受理。

而原告认为这期间一直在主张权利,所以时效不应起算。

二、行政主体资格:被告认为北京大学是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机关。

而学位委员会是北京大学的下属机构,更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三、受案范围: 被告认为《行政诉讼法》第11条并未规定不颁发学位证书和学历的行为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教育法》、《学位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也未规定当事人不服不予颁发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的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此法院不应受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
【案情简介】
刘燕文系北京大学92级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4年4月27日,刘燕文通过北京大学安排的笔试考试,并于当年5月10日通过了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试,成绩为良。

之后,刘燕文进入博士论文答辩准备阶段。

1995年12月22日,刘燕文提出答辩申请,将其博士论文《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提交学校,由学校有关部门安排、聘请本学科专家对该论文进行评阅和同行评议。

其中,同行评议人认为论文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同意答辩;评阅人意见为“同意安排博士答辩”。

1996年北京大学论文学术评议、同行评议汇总意见为“达到博士论文水平,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1996年1月10日,刘燕文所在系论文答辩委员会举行论文答辩会,刘燕文经过答辩,以全票7票通过了答辩。

论文答辩委员会作出决议“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建议刘燕文对论文作必要的修订。


1996年1月19日,刘燕文所在系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博士学位授予问题,应到委员13人,实到委员13人,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12人,不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1人,表决结果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1996年1月24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41次会议,应到委员21人,实到委员16人。

[2]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6人,不同意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者7人,3人弃权,该次会议将3票弃权票计算在反对票中,其表决结果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不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

之后,北京大学据上一个表决结果颁发给刘燕文博士研究生结业证书,而不是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
【诉讼过程】
刘燕文于1999年9月24日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不批准授予其博士学位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诉讼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为被告;同日,其又以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为由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诉讼以北京大学为被告。

海淀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于1999年12月17日以(1999)海行初字第103号行政判决书对博士学位证书诉讼作出判决:(1)撤销被告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1996年1月24日作出的不授予原告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2)责令被告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判决生效后3个月内对是否批准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议审查后重新作出决定。

同日,以(1999)海行初字第104号行政判决书就博士毕业证书诉讼作出判决:(1)
撤销被告北京大学1996年1月为原告刘燕文颁发的(96)研结证字第001号博士研究生结业证书;(2)责令北京大学在判决生效后两个月内向刘燕文颁发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北京大学对一审法院的上述两个判决均表示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上诉人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本案审理过程中所提的时效问题,原审法院未能查清。

”故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重审。

海淀区法院经过重新审理,于2000年12月15日作出裁定,以原告起诉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起诉。

原告刘燕文对海淀区法院的裁定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也认定刘燕文的起诉超过了诉讼时效,于2001年3月30日作出裁定,驳回刘燕文的上诉、维持海淀区法院的裁定。

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海淀区人民法院(1999)海行初字第103号行政判决书即博士学位证书诉讼及本案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评析。

[4]
【诉讼争点】
庭审辩论中,本案当事人围绕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是:
一、高等学校在博士学位管理中的职责
二、取得博士学位的条件
三、授予博士学位证书的程序
四、不予颁发刘燕文博士学位决定依据的事实
五、以上问题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