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导学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体验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分析。
三、知识链接1、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类型: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向化性等。
2、胚芽鞘胚芽鞘是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四、学习过程(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2)实验过程及现象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②去掉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③用锡箔罩子把胚芽鞘尖端罩上,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用锡箔罩子把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罩上,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3)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将胚芽鞘尖端切下,放上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在琼脂片上,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曲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将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一侧,黑暗中,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把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对照实验: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7篇)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能力目标: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发现生长素过程中蕴涵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分析。
导学过程:一、向光性的概念: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__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 方向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实验:进行实验:(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阅读教材:?1图3—1中的4个胚芽鞘是否生长?如何生长??2胚芽鞘向光性与什么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3胚芽鞘向光生长与什么部位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4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具体是什么部位?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得出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伸长区_____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19xx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通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猜一猜)。
(三)19xx年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 __________造成的。
(四)1928年温特的实验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1)a组:①处理:把 ____________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现象:胚芽鞘会________生长。
(2)b组:①处理:把 _____________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高三生物)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编写人:王艳红审核:高二生物组寄语:科学发现需要大胆假设和精密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能让你充分体验到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分析,希望我们也能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习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学习过程]一、本节聚焦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会么?2、生长素是什么物质?3、什么是植物激素?二、自主学习(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向光性⑴概念:在___________的照射下,________向着光源生长的现象。
⑵举例:放在窗口的盆栽植物,其_______________向着窗外生长。
⑶意义: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__________,从而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2.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⑴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_____________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后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后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_____________。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尝试作出假设: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______________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______________,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3]设计实验,证明假设。
①1910年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_____________传递给下部。
高中生物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学习难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自主研讨目标与导入本节聚焦: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2、生长素是什么物质/3、什么是植物激素?观察问题探讨的图片讨论回答问题。
自学与诊断1、向光性指在的照射下,植物朝向方向生长的现象。
2、植物的向光性是由造成的,胚芽鞘尖端产生____,单侧光照射时,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或少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运送到,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
合作互动互动与展示探究1、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请结合课本上的图32,简述实验的过程探究3、1914年拜尔的实验请结合课本上的图32,简述实验的过程精讲与点拨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1910年鲍森詹森的实验1914年拜尔的实验1928年温特的实验2、植物激素的概念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检测与评价总结与升华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植物激素的概念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达标检测题1、在下列植物的结构中,能产生生长素的是()。
A、形成层B、韧皮部C、木质部D、髓部2、下列植物的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3、用燕麦幼苗的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
A、尖端B、尖端下面的一段C、基部D、尖端与基部之间4、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盆中。
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
导学案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制人:刘欣欣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习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课前预习案【问题导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 发现问题: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在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 进行实验①取材:金丝雀草的___________。
②条件:___________照射③根据图示写出每组的处理方式和相应的现象。
(3)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_____,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4) 验证假设①鲍森·詹森实验a. 过程I. 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________。
II. 胚芽鞘尖端和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片+单侧光→_______________。
b.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__________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②拜尔实验a. 过程I. 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左侧+黑暗→_________弯曲生长。
II. 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右侧+黑暗→_________弯曲生长。
b.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③温特实验a. 过程I. 把___________________的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一侧。
II.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
b. 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_______,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
(5) 得出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____________,生长素传递到下部___________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__________,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3.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4. 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5. 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重点难点】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发布;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学法指导】同学们要充分理解实验中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以达到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那些科学家所作的实验中得出的那些结论。
关于生长素的运输中,要分清楚形态学的上下端和地理方位的上下的区别。
【导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结合课本45——49页,完成以下内容)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⑴发现问题: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在的照射下,植物弯向方向生长的现象。
⑵进行实验:①取材:金丝雀虉草的②条件:照射③操作及现象实验①实验②处理:去掉尖端处理:单侧光下现象:胚芽鞘生长现象:实验③处理: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住实验④处理:用锡箔罩住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结论:受刺激后,就向下部的伸长区传递某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因而胚芽鞘出现弯曲2.1910年鲍森.詹森实验现象:前一实验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后一实验胚芽鞘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不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部3.1914年拜尔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造成的。
①②初步证明:顶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实验(1)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A与B对照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
(2)设置A组的目的是。
(3)实验结论: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温特将其命名为。
5.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IAA),1946年科学家才真正分离并确认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就是。
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PAA)、(IBA)等。
3.1植物激素的发现导学案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①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②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①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四、教学过程:向光性:在的照射下,植物的现象。
一、生长素发现过程达尔文: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胚芽鞘介绍:单子叶植物所特有,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是一个鞘状结构。
胚芽鞘是植物叶片的保护组织,能顶土出芽。
)(一)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推测:1.19世纪末,达尔文通过植物向光性现象的观察,推测向光性的原因有哪些?2.如何证明?实验步骤:①实验分组②自变量的处理③因变量的观察④分析结果,得结论 (注意变量的控制和遵循的原则)组别自变量因变量结论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达尔文的发现:达尔文的推测:思考:1.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2.如何证明这种刺激的存在?(二)1910年,鲍森.詹森实验:组别自变量因变量结论1组2组3组思考:1.为什么胚芽鞘尖端以下两侧生长速度不一样?2.如何证明?需要什么样的外界环境?(三)1914年,拜尔实验:组别自变量因变量结论1组2组3组由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推测?↓初步证明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即:尖端是通过产生的,影响生长。
↓如何证明?(关键是:)(四)1928年,温特的实验:(自己设计)结论:。
(五)1931年,郭葛的实验:1.生长素本质:2.生长素类似物:总结:植物向光性的解释:⑴向性运动:由性刺激所引起的。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2篇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精选2篇(一)导学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主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植物生长素的定义和作用。
2. 提出问题:植物生长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发现生长素有哪些重要贡献者?二、探究(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a. 植物生长素最早是在什么时候被发现的?b. 最早发现的植物生长素是什么?c. 谁是最早的贡献者?2.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回答问题。
三、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并提问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植物生长素的理解。
2. 综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以及发现者的贡献。
四、拓展(10分钟)1. 提出问题:除了最早的植物生长素,现在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植物生长素被发现?2. 学生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并与同学们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现在已经被发现的植物生长素的类型和作用。
五、小结(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作用。
2. 教师强调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参考资料,继续了解植物生长素的种类和作用。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扩展活动:为了巩固学生对植物生长素的理解,教师可以考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植物材料,设置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同时,学生可以进行论文的完善,形成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精选2篇(二)学案: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导入1. 列举一些你所了解的植物生长或发育中会受到调节的因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导学案_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说出生长素合成的部位、运输的方向及化学本质2、过程与方法:模仿实验方案的设计,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感受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合成的部位、运输的方向及化学本质学习过程:一、植物的运动(一)、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
(它的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2、实例:植物幼苗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
3、意义: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
(二)、感性运动1、概念:植物由于外界刺激、或内部时间机制而引起的不定向运动。
(它的运动方向与外界刺激方向无关)2、实例:感夜性、感震性、感热性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分析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1)、实验:①②③④⑤(2)现象(生长情况):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⑴实验①②形成对照,单一变量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⑵实验③④形成对照,再加上实验①的空白对照,单一变量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产生传递到下面的伸长区,造成比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2、1910年,詹森实验3、1914年,拜尔实验(1)现象:(1)现象:(2)实验结论:(2)实验结论: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胚芽鞘生长情水的云母片呢?况应是怎样?有什么关系?4、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生长素运输)(1)实验:(2)现象:①②③(3)结论:5、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处具有生长素效应得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直到1942年才从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就是IAA,还有、。
向光性实验总结——三部位(判断生长情况的依据)产生部位感光部位作用部位(弯曲部位)【例题1】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空白琼脂块黑暗中A. B. C. D.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植物向光性弯曲生长:是由于分布不均匀造成。
生物必修3导学案3.1植物生长素发现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教案学习目标: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
2.解说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由。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散布。
学习要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科学实验设计的谨慎性剖析。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向光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实验资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有关信息”);锡箔(遮光)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条件:单侧光下条件: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条件:锡箔罩上尖端尖端下边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 _______光照耀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达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此出现曲折。
(2)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达给下部。
思虑:假如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状况应是________。
(3)1914年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虑:尖端搁置的地点及以后曲折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曲折生长,是由于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类化学物质的散布不平均造成了胚芽鞘的曲折生长。
4)1928年温特的实验第一依据课本剖析实验过程思虑剖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状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实验结论:进一步证了然造成胚芽鞘曲折的刺激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类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实质是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预习案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阅读课本46-47页,完成下面的题目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1)发现问题: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在的照射下,植物弯向方向生长的现象。
(2)进行实验: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图1 图2 图3 图4条件:单侧光条件:去掉尖端条件:锡箔罩在尖端条件:锡箔罩在尖端下部现象:现象① ;现象② ;现象③ ;现象④ 。
(3)分析结果:实验①②形成对照,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与有关实验③④形成对照,再加上实验①的空白对照,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4)得出结论:受刺激后,就向下部的伸长区传递某种“ ”,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因而胚芽鞘出现弯曲。
2、1910年鲍森、詹森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不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部。
3、1914年拜尔实验实验及现象:实验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左侧+黑暗→向弯曲生长实验②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右侧+黑暗→向弯曲生长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4、1928年温特实验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并命名为5、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IAA),1946年科学家才真正分离并确认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就是。
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PAA)、(IBA)等。
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阅读课本48页,完成下面的题目植物向光性弯曲生长:是由于分布不均匀造成。
1、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尖端产生的发生横向运输,使两侧分布。
生长素向下运输。
2、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面生长素含量比面的多,背光面长得比向光面快,造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3、植物激素的含义由植物体产生,能从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第1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4.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相关探究实验(1)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对①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感光部位:②尖端;生长部位:③尖端下段。
(2)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④琼脂块传递到下部。
(3)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⑤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⑥生长素。
(5)1946年郭葛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⑦吲哚乙酸。
2.植物激素的概念:由⑧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⑨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⑩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极性运输。
极性运输是细胞中的主动运输。
在韧皮部可发生非极性运输。
3.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1.达尔文是怎样解释胚芽鞘的向光性的?2.“红杏出墙”所描绘红杏的生长方向有何特点?可能是哪种因素的刺激引起的?3.你能参照教材上温特实验的示意图,给其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吗?请描述你的设计。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下面图示的一系列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结合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尝试总结以下问题。
(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 。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
(4)生长素的作用: 。
(5)弯曲生长的原因: 。
(6)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运输1.请说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2.请为下列实验设计图设计对照实验,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生物 精品导学案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生物导学案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A层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体验生长素发现过程和方法B层1.达成A层要求2.评价试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_______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_________造成的。
(四)温特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①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放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黑暗条件;结果:胚芽鞘_________生长;②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放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黑暗条件;结果: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_____________。
温特将其命名为__________。
(五)1931年,郭葛生长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英文缩写____________。
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了IAA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有机物。
2.本质:____________3.特点:①产生部位:_________(与动物激素相比,植物激素无特定的_____________)②能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4.功能:调节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本质:__________2.合成原料:__________3.合成部位:________芽、叶,________的种子4.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________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_______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和果实。
5.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课时)
一、知识回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的实验:
①胚芽鞘 ,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
②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会产生 ,且从 传递到 ; ③ 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④感光部位是 ;弯曲生长部位是 。
注意:②和③只是达尔文的推测,事实到底如何,还有待验证
2、1910年,鲍森·詹森实验:
①实验结论: ②不足之处: 实验补充:
③此实验验证的是达尔文推测的哪一点?
3、1914年,拜尔实验:
①实验结论: ②不足之处: ③此实验验证的是达尔文推测的哪一点?
这些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这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914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温特重新设计了下列实验,据图回答:
(1)实验现象:A 组实验: B 组实验:
(2)自变量: 因变量: (3)结论: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 ,温特将其命名为 。
(4)本实验中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 对胚芽鞘的影响。
(5)由温特的实验结论可以推测:单侧光的作用可能是改变生长素的,使生长素在 分布的多。
(6)思考: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有没有提取出这种物质?他是怎样作出这一推测的? (7)在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下,1931年,人们首先从 中分离出具有生长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
但是,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 )。
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除IAA 外,还有苯乙酸(P AA )、吲哚丁酸(IBA )等。
三、胚芽鞘的四个重要部位: (1)生长素产生部位—— ; (2)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 ;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 (4)弯曲生长的部位—— 。
四、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 (1)内因: 。
外因: 。
(2)过程解释:
2 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的刺激→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细胞: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的快→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五、植物激素的概念
(1)由 产生,能从 运送到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
(2)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 、 、 和 。
(3)人工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具有类似于生长素的效果,如2,4-D ,那么2,4-D 是植物激素吗?请说明理由。
六、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有其一定的合成部位,又有其重要的运输方式,其分布也有规律性。
请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1)生长素的合成
①合成部位:主要在
②合成过程: ――→经一系列反应 生长素。
(2)生长素的运输:
①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得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
若仅设计这一组实验能不能说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若不能应如何补充实验?
②生长素的运输:
幼嫩部位(胚芽鞘、芽、幼叶、幼根): 成熟组织(通过韧皮部): ③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使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的同时,在尖端产生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同理,横放的植物,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A 、
B 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是 ,属于横向运输的是 。
④研究表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向侧芽运输,由此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
小贴士 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的辨别方法 在形态学上,分生迅速,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是上端;分生缓慢,不延伸或者延伸很少的是下端。
地上部分⎩⎪⎨⎪⎧ ①层次越高的枝条相对下面枝条为形态学的 上端②以树干中轴为基准,同一枝条距中轴越远的 为形态学的上端 地下部分⎩⎪⎨⎪⎧ ①以地面为基准,距地面越深的根为形态学的 上端②以主根中轴为基准,同一侧根距中轴越远的 为形态学的上端 (3)生长素的分布: ①分布部位:集中地分布在 的部位。
②含量特点: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生长旺盛部位>衰老部位,如幼根>老根。
归纳提炼 1.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中,生长素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因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