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赏析
古琴曲《高山流水》赏析
古琴曲:《高山流水》欣赏《高山流水》系古琴曲。
据《神奇秘谱》所载《流水》的解题:“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者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据《荀子·劝学篇》、《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述我国春秋时期,伯牙投师成连先生学琴,成连带伯牙到东海蓬莱山去实地领略“移情”功夫,伯牙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后,琴艺大进,成了著名的琴师。
而钟子期对音乐有很高的鉴别欣赏能力,伯牙弹《高山》,钟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
”伯牙弹《流水》,钟子期又说:“洋洋乎,若江海。
”伯牙便说:“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
”两人一位善弹,一位善听,遂成为知音。
现在流传的《流水》多为清代琴家张孔山所传。
它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奔腾澎湃的效果,有“七十二滚拂流水”之称。
《流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有淙淙的山泉、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
用真挚的感情,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
全曲共有九个小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
起:引子由缓慢的速度以散音奏出:这个引子音乐气氛静穆,接着旋律在宽广的音域内不断跳跃,变换音区,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
整个“起部”曲调节奏明朗,情绪活泼轻快,清澈的泛音犹如“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抒发了在深山茂林息心静听流水琮时的愉悦心情。
承: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
这一部分用实音演奏,音乐进一步展开。
音乐写情多于写实,“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转:用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拂”等手法,如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转部”分成前后两个部分,1).前一部分中旋律出现大幅度的上、下滑音,犹见“激流中之洄澜,飞溅之浪花。
”2).后一部分连续运用“拂”、“滋”等复杂的演奏技巧,“盖右手滚拂略无停机,而左手实音动宕其中,或往或来无窒碍,缓急轻重之间最难取音”。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赏析
中国⼗⼤古典名曲《⾼⼭流⽔》赏析古筝名曲《⾼⼭流⽔》中国中国⼗⼤古曲《⾼⼭流⽔》、《梅花三弄》、《春江花⽉夜》、《汉宫秋⽉》、《阳春⽩雪》、《渔樵问答》、《胡笳⼗⼋拍》、《⼴陵散》、《平沙落雁》、《⼗⾯埋伏》。
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声⾳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斑。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的⼈从⼩就酷爱⾳乐,他的⽼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领略⼤⾃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乐的真谛。
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流⽔⼀般。
虽然,有许多⼈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
他⼀直在寻觅⾃⼰的知⾳有⼀年,俞伯⽛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
遇风浪,停泊在⼀座⼩⼭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出,景⾊⼗分迷⼈。
望着空中的⼀轮明⽉,俞伯⽛琴兴⼤发,拿出随⾝带来的琴,专⼼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曲⼜⼀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个⼈在岸边⼀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吃了⼀惊,⼿下⽤⼒,“啪”的⼀声,琴弦被拨断了⼀根。
俞伯⽛正在猜测岸边的⼈为何⽽来,就听到那个⼈⼤声地对他说:“先⽣,您不要疑⼼,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到这⾥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听了起来。
”俞伯⽛借着⽉光仔细⼀看,那个⼈⾝旁放着⼀担⼲柴,果然是个打柴的⼈。
俞伯⽛⼼想:⼀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什么曲⼦?”听了俞伯⽛的问话,那打柴的⼈笑着回答:“先⽣,您刚才弹的是孔⼦赞叹弟⼦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的回答⼀点不错,俞伯⽛不禁⼤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看到俞伯⽛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造的。
”接着他⼜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的这番讲述,俞伯⽛⼼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俞伯⽛⼜为打柴⼈弹了⼏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顾太清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清代:顾太清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标签抒情、写景、豪放、喜悦译文注释壑:两山之间的谷地。
林皋:高处的森林地带。
玲珑:空明。
形容晓日,因此时日光尚不强烈。
偏东:东方尽头。
浑河:即永定河。
原名浑河,康熙时更名。
源出山西,称桑干河。
溟濛:幽暗迷蒙。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
白衣苍狗:亦作白云苍狗,风云变幻之谓也。
苍狗,原指黑色的狗。
无心者、变化虚空:也是形容变化无穷的云。
日承红:在阳光照耀下呈现红色。
高凌霄汉:形容清风阁建在高处。
霄,云。
汉,银汉、银河。
列岫如童:意为从清风阁上望去,众山像一个个童子。
“待何年归去”二句:奕绘经营南谷别墅,有死后归葬于此的打算,所以说“归去”。
意为二人辞世以后,夫妇还要在此谈笑争雄,各论雄长。
赏析这首词境界开阔,它不仅写了一处楼阁,作者还注意到了它的群山环抱的气势。
词一开始,就以“群山万壑引长风”为引领,表现出清风阁所在的西山一带的雄浑气势。
它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清风阁居高临下,境界开阔。
“透林皋、晓日玲珑”,在这里,可以东迎日出。
透过茂密的树林,迎来一轮缓缓升起的朝日。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是依山面东的朝向。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作者登楼眺望,心旷神怡,颇有“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之感。
下片承上片的描写,但从远眺转入仰望,词人说:“云容。
看白衣苍狗”,蓝天白云,组成各种形状,变化莫测,“无心者、变化虚空”,它不受驱遣地在虚空中开阖组分。
作者再睇视清风阁的四周,“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绝壁巉岩上攀缘着细草,山崖上的秀丽山花承受着阳光照射,现出一派红色。
登临阁上,有“高临霄汉”之感,周围的群山,突出云层之上,一座座山巅好像不同形态的童子。
乐曲赏析词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渔樵问答》是一首古琴曲,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
现存谱初见于明代。
《渔樵问答》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
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
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现在的谱本有多种。
《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
」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霸王卸甲》,著名琵琶大套武曲,全曲共分十六段。
该曲和《十面埋伏》同样都是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不同的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
此琵琶乐曲沉闷悲壮。
《霸王卸甲》是著名琵琶大套武曲,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这个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
《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全曲共分十六段:(一)营鼓(二)开帐(三)点将一(四)整队(五)点将二(六)出阵一(七)出阵二(八)接战(九)垓下酣战(十)楚歌(十一)别姬(十二)鼓角甲声(十三)出围(十四)追兵(十五)逐骑(十六)众军归里。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译文注释及鉴赏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译文注释及鉴赏《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是由吴文英所创作的,此词赞丁妾多才多艺。
在结构上纡回曲折,在手法上多种多样,有对其音乐的正面描写,又有从听者感受的侧面烘托。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的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宋代:吴文英丁基仲侧室善丝桐赋咏,晓达音吕,备歌舞之妙。
素弦一一起秋风。
写柔情、都在春葱。
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
低颦处、翦绿裁红。
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
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
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
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
后堂深、想费春工。
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
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译文丁宥的妾能诗赋,善音乐,懂得音律,具备歌舞的美妙。
凄厉的商炫声如一阵阵秋风。
音乐来自那纤细、柔情的手。
徽音之外的悲哀的旋律,使秋天的鸿雁惊飞。
时而低首皱眉,满含红情绿意的缠绵之态。
丁宥相伴,在月夜下窗栊内共谱新曲,奏新声,新曲接旧曲,曲曲优美动听。
夫妻恩爱如并蒂花迎春,天天沉醉在春天里。
吴中西施虽是古代著名美女,但她不晓得音律。
而丁妾音乐旋律中富有优美高尚的情感,诗才喷涌如花似碧。
在深深的后堂内,费尽心力作曲、弹琴、吟诗、作赋。
我愁绪满怀,时时听到雨打芭蕉的音响,当听到丁妾的商弦秋声,泪湿潸潸。
丁宥金屋藏娇,可谓风流之至。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注释高山流水:词牌名,又名“锦瑟清商引”。
定格为双调一百十字,前段十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丁基仲:丁宥,字基仲,号宏庵。
侧室:妾。
丝桐:琴。
素弦:商弦,商属秋。
春葱:女子洁白纤细的手指。
徽:徽音,美好的乐声。
颦(pín):皱眉。
剪绿裁红:指红花绿叶。
赓(gēng):连续。
换徵(zhǐ)移宫:指弹奏音乐。
唾碧:化用《飞燕外传》所载的婕妤言飞燕唾吐如石上花的典故,赞丁妾口唾如花的诗才。
胎教音乐中国名曲《高山流水》赏析
胎教音乐中国名曲《高山流水》赏析实验表明,受过胎教音乐的孩子有良好的音乐感,学习成绩也比没有受过的孩子好。
进行音乐胎教,要选择明朗轻快柔和的乐曲,还可以选择穿插有自然界的鸟啼虫鸣和潺潺的流水声的乐曲,这些乐曲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使人心旷神怡,有利于胎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在,我们都知道胎教音乐的重要性了,为胎宝宝选择好的音乐不仅能开发智力,还能受到艺术的熏陶!艺术欣赏是一种很好的音乐胎教,孕妈妈在享受艺术之美时,如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其艺术感染力将大不一样,胎教的效果也必然不一样。
利用准爸爸休息时间,一起推开艺术殿堂之门吧!今天就讲讲《高山流水》这一古典名曲咯!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
《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朝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高山流水 古筝曲谱
《高山流水》古筝曲谱与赏析赏析: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做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
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
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
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中州古调”(或称“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
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
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演奏特点有“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弓的演奏。
高山流水摘抄赏析
高山流水摘抄赏析
摘录的原文如下:
高山流水出自汉朝文学家文选中的《高山流水词》,作者是京兆人。
本词是一篇抒发胸臆的作品。
词作者通过对高山、流水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高山流水的一些镜头感触句如下:
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酒醉方归,醉中甘相与。
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独自上了高楼之后,对着天涯的路感慨万分。
他昨夜酒醉方归,却甘愿酒醉之中与所思念的人相伴。
这句话表达出了词作者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不愿与所爱的人分离的情感。
2、经过昨晚,却又是新的一天。
这句话语出朝代变革,从字面上看是在描述一天的更替,但从词作者的角度来说,它是在表达一个人内心经历了一夜的惊吓、重生并怀抱美好展望。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这句词描述了行程和跋涉。
山和水是指旅途中的险阻和艰苦;身向榆关那畔行,则是在表达自己所要走的路的艰辛。
夜深千纸灯则是形容长途艰险。
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不畏艰险,一直奋斗到底的意志。
4、夜色沉沉,听见江流一片。
这是描写夜景的句子,通过指出夜色沉沉,强调作者在艰苦人生之路上靠自己的坚定信念与不屈不挠的毅力,遇到困难也能越挫越勇。
5、白天不懂夜的黑。
这句话是用来对比日夜之间的不同,把作者的不易理解、经历了一夜之后的痛苦心情用黑暗表达出来。
高山流水,这首词传达出了词作者壮志凌云、生活在北方边塞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内心文化的追求、对自身命运的选择与忍耐,在赏析这首词的时候,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
以上是对高山流水摘抄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赏析《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首名篇,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手笔。
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押韵和流畅的语言,借用自然风光来表现人生哲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哲理诗之一。
《高山流水》以山水为题材,描绘了高山与流水的景象。
作者以流畅的笔触,描绘出了高山的雄伟壮观,以及流水的清澈透明。
诗中描写的高山与流水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自然风光的画面。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和隐喻来表现人生的真谛。
他用高山的高耸来比喻人的崇高志向,用流水的清澈来比喻人的心灵的纯洁。
作者还用流水的流动来比喻人的生命的流逝,用高山的持久来比喻人的恒久不变。
《高山流水》中还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比如“高山峻岭苍茫目,流水清澈潺潺流”,这句话描绘了高山的高耸和流水的清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
又如“高山万仞凌空起,流水千里无绝期”,这句话描绘了高山的崇高和流水的流动,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漫长和永恒。
总之,《高山流水》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山水为题材,描绘出了自然风光的美景,并运用了许多比喻和隐喻来表现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歌的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押韵使得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哲理诗之一。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首经典名曲,属于传统的古筝曲目之一,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音乐风格和审美意蕴两个方面对该曲进行解析和鉴赏。
一、音乐风格1.曲调清丽高远《高山流水》以其曲调清丽高远而著称。
曲开处古筝演出采用自由弹奏的方式,由慢到快逐渐进入主题,表现了人们的情感态度在逐渐激昂。
曲中旋律流畅,曲式简单,但层次分明,一段一段的过渡自然,奏出了天籁般的凄壮之音。
同时,曲调中雄浑而朗朗的高山流水音,表现出云雾缭绕、巍峨壮观的山川景色,给人以宽广深邃之感。
2.曲式简单大方《高山流水》曲式简单大方,由连续的4个小节构成一个主旋律。
整个曲子旋律表现流畅、连续、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
曲式的简单化不仅增强了曲子的整体感官效应,也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首曲子的内涵。
3.音乐性质优雅《高山流水》音乐性质优雅,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中体现出优美、深沉、均衡、和谐、谐调的音乐美感,以及人之情感气息与意志形态的多样性,这种旋律创意、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二、审美意蕴1.温馨传神的情感《高山流水》音乐传递着温馨传神的情感,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高山流水的激昂、华丽,体现出中国古代尊崇大自然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的高超绘画技巧。
2.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高山流水》也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表达了对自然原始的敬畏和哀思。
针对当今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音乐意蕴也启示了人们要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与环境建设一种和谐的关系。
3.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高山流水》还同时反映了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对于情感境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这种关系的具体表现和实现方式。
这种音乐意蕴的展现,使得这首曲子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作品,也是思想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高山流水》作品以其曲调清丽高远、曲式简单大方、音乐性质优雅等音乐风格和其温馨传神的情感、自然生态的哲理思辨、人世间的人、事、物及其变化等审美意蕴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高山流水浅析
《高山流水》浅析[论文摘要]1、《高山流水》的时代背景《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战国的诸子典籍多次记录转载,是与当时“士文化”的背景分不开的。
《高山流水》在先秦时代就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
所以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当在情理之中了。
2、《高山流水》的成因《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高山流水》的历史渊源《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1425年刊行),由民间广泛流传的“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可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筝曲,成曲时间大约在两千多年前。
4、《高山流水》,各流派呈现百家争鸣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浙江派的《高山流水》,以清弹为主,旋律典雅,指法简洁,讲究韵味,比较内在含蓄二、聆听《高山流水》,品味知音之情三、《高山流水》赏析[关键词]伯牙鼓琴遇知音浙江筝浙江武林派《高山流水》音乐赏析一、从“伯牙鼓琴遇知音”到《高山流水》――――序《高山流水》是春秋时著名音乐家俞伯牙所作,伯牙是楚国人,琴艺高超。
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并能深知其意,两人相遇,当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时,子期听了就说:“巍巍呼,若泰山!”当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时,子期听了就说:“洋洋呼,若江河!”伯牙在琴曲中所表现的内容、感情,钟子期都能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使他俩结为知交好友。
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了极点,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后来就衍变成了成语“高山流水”,也创建“知音”这样一个常用的词,这是中国古代妇孺皆知的故事。
古琴曲《高山流水》赏析讲解学习
古琴曲:《高山流水》欣赏《高山流水》系古琴曲。
据《神奇秘谱》所载《流水》的解题:“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者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据《荀子·劝学篇》、《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述我国春秋时期,伯牙投师成连先生学琴,成连带伯牙到东海蓬莱山去实地领略“移情”功夫,伯牙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后,琴艺大进,成了著名的琴师。
而钟子期对音乐有很高的鉴别欣赏能力,伯牙弹《高山》,钟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
”伯牙弹《流水》,钟子期又说:“洋洋乎,若江海。
”伯牙便说:“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
”两人一位善弹,一位善听,遂成为知音。
现在流传的《流水》多为清代琴家张孔山所传。
它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奔腾澎湃的效果,有“七十二滚拂流水”之称。
《流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有淙淙的山泉、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
用真挚的感情,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川。
全曲共有九个小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
起:引子由缓慢的速度以散音奏出:这个引子音乐气氛静穆,接着旋律在宽广的音域内不断跳跃,变换音区,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
整个“起部”曲调节奏明朗,情绪活泼轻快,清澈的泛音犹如“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抒发了在深山茂林息心静听流水琮时的愉悦心情。
承: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
这一部分用实音演奏,音乐进一步展开。
音乐写情多于写实,“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转:用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拂”等手法,如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转部”分成前后两个部分,1).前一部分中旋律出现大幅度的上、下滑音,犹见“激流中之洄澜,飞溅之浪花。
”2).后一部分连续运用“拂”、“滋”等复杂的演奏技巧,“盖右手滚拂略无停机,而左手实音动宕其中,或往或来无窒碍,缓急轻重之间最难取音”。
高山流水赏析
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 “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 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高山流水》为山东筝曲的代表性乐曲。全曲分成四个 小段,分别命名为: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 这是四个各自独立的段落,可分别演奏。每一段均为八 板体结构(或称六十八板体结构)。第一段是模仿古琴 音乐的音韵,故名“琴韵”,旋律优美,韵味十足;第 二段旋律出现在高音区,演奏上用弹拨和撮轮技法,配 合左手的颤音,使旋律生动活泼。第三段是相间,连续出现切分节奏。演 奏上运用“勾搭”技法,使音乐华丽流畅。第四 段旋律多处在低音区,有山东地方方言的特性, 以模仿书童的吟诵之声。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 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 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 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 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高山流水》赏析
《高山流水》赏析《高山流水》赏析史书《吕氏春秋》最早记有古琴曲《高山流水》,引出俞伯牙弹琴觅知音,与钟子期最终结为知心朋友的感人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人俞伯牙很会弹琴,他在汉阳江口初次遇到钟子期时,见钟子期是个樵夫,不相信钟子期会识谱弹琴,于是对钟子期提出许多有关器乐的专门问题来考他。
钟子期对答如流,如数家珍。
但是伯牙还有怀疑,于是紧拨琴弦,弹奏一曲,想考考钟子期。
伯牙刚刚弹完琴,钟子期就赞叹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
”伯牙又徐奏一曲,子期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
”伯牙大惊,推琴而起,连连施礼告罪说:“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负了天下贤士?”并主动提出与钟子期结为异姓兄弟,相约第二年中秋再到此地相会。
到了第二年,余伯牙如约赴会,等了很久,还不见钟子期,后来才知钟子期已于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余伯牙顿时“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
大哭之后,余伯牙在钟子期坟前抚琴吊唁。
哀曲奏毕,余伯牙想,从此再无知音,琴瑟又对谁弹?于是便用力一摔,将琴砸得粉碎,这就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
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这段故事,这段琴曲流芳百世,被人传颂着,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筝曲《高山流水》如今也有河南、浙江、山东流传的三种异曲同名的乐曲,都属以上三大流派中的代表作。
这三首乐曲,虽相差万千,但还是有其共性的,首先是从板体上承袭了传统的老六板、老八板的变体,取材于民间乐曲、戏曲、板头曲,最重要的也是通过弹奏而从中悟出《高山流水》以琴声寻知音、觅知音,传播人世间真情友爱的真谛。
《高山流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创新与改编
为了适应现代审美和观众需求,可以对《高山流水》进行 适度的创新和改编,如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使用新的演奏 技巧和音效等。
融合其他艺术形式
可以将《高山流水》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如舞蹈、 戏剧、影视等,以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观赏性的艺术作品 。
国际化的传播与推广
1 2 3
参加国际艺术节和音乐会
表现力
通过演奏者的情感投入和艺术想象,将乐曲的意境和内涵传 达给听众,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
03
《高山流水》的意境与内涵
高山的象征意义
雄伟壮观
高山通常象征着雄伟壮观,代表 着崇高和庄严,给人以敬畏之感
。
坚韧不拔
高山上的岩石和树木经历了风霜雨 雪的考验,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理想追求
高山是许多人心中的理想追求,代 表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培养审美
通过学习《高山流水》,学生可 以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传承文化
在音乐教育中传承《高山流水》 ,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文化自信。
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创新
融合风格
许多现代音乐作品将《高山流水》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 音乐风格,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
跨文化传播
通过《高山流水》等传统音乐的传播,中华文化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认同。
增强文化自信
《高山流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有 助于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05
《高山流水》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音乐元素的保留
在未来的发展中,《高山流水》应继续保持其传统的音乐 元素,如旋律、节奏和演奏方式,以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魅 力。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赏析之一:高山流水
第九段
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 ,富于激
情 ,最 后 结 束 在 宫 音 上 。 八 、九 两 段 属
古琴 曲结构中的 “ 复起 部分。
尾声
清 越 的泛 音 ,使 人 们 沉 浸 于 “ 洋 洋
乎, 诚古调之希声者乎 之思绪中。 ◎
回 回 圈匾卿鲴嘲嘲豳姻姻嘲嘲豳 国 匿
行书 :快乐养生
作者 .文 国光 .广西壮 族 自治 区法院刑一庭 副庭 长 .三级 高级法 官。从小临摹研 习历代名 贴 。自成风格 。现
为北京名家世华书画院委员会主任委员 ,签约书法家。
快乐养生 2 1 : 中 ) 3 0 03( 9
先 降 后 升 , 音 势 大 减 , 恰 如 “ 舟 已 轻
过 ,势 就倘佯 ,时而余波激石 ,时而旋
谳微 沤 。
《 高山流水》的 几个不 同版本
筝曲 《 山流水 》 ,音乐 与琴 曲迥异 , 中 高 其
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 , 旋律典雅 ,韵味隽永 ,颇具 “ 山之巍巍 ,流水 高 之洋洋”貌。
第一段
静 听 ,愉 悦之情 油 然而 生 。第 三
“ 猛滚 、慢拂 ”作流水声 ,并在
其 上 方又 奏 出一 个递 升递 降 的音
引子部分 。旋律在宽广音域 段 则是 第 二段 的移 高八 度重 复 , 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 但 省略 了后 者的 尾部 。
调 ,两者巧妙的结合 ,真似 极 腾 沸澎湃 之 观 ,具蛟 龙怒 吼之
象 。息心 静 听 ,宛然 坐危 舟过 巫
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 时现 。犹 见高 山之巅 ,云雾缭
绕 ,飘 忽无定 。
高山流水赏析
高山流水赏析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曲调,源于唐代著名音乐家韦应物的《高山流水》琴曲。
它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音乐中充满了壮丽的气势和奔放的豪情,给人一种宏伟壮丽、奔放豪情的感觉。
下面将从曲调、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三个方面对高山流水进行赏析。
高山流水的曲调独特,展现了山水的壮美和奔流不息的景象。
整个曲调流畅自然,音符间的转换自然流动,呼应了山水的起伏和变化。
它的旋律高亢激昂,表达了对壮丽山川的赞美之情。
在演奏中,音乐家通过速度的加快和音符的连贯性,打造出一种高山流水般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感受到山水间的壮丽与奔放。
高山流水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手法,将山水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其中最常见的手法是“顺”和“逆”。
在音符的演奏过程中,音乐家巧妙地运用顺逆的手法,以模拟山水的起伏和波澜。
当音符向上演奏时,表现的是山高水长的景象;当音符向下演奏时,则是表现水流湍急的效果。
这种顺逆的变化不仅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还使得整个曲调更加生动活泼,更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高山流水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旋律的自由性,二是情感的奔放性。
高山流水的旋律非常自由,它不受拘束,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模式。
音乐家在演奏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觉,随意改变旋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自由性使得高山流水在各个演奏者之间有所差异,也增加了演奏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另外,高山流水的音乐情感非常奔放豪情,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它通过旋律的起伏和音符的连贯性,将音乐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综上所述,高山流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曲调、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展现了山水景色的壮丽和奔放。
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感受到山水间的壮美和宏伟。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能够通过高山流水这首音乐作品,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赏析《高山流水》
好 。我 的老师 方子 春是 一代 宗师 ,对音 乐 有独特 的 感受
力 ,现 在 住 在 东 海 的 一个 岛 上 ,我 带 你 去 拜 见他 吧 。 他 们 准 备 了充 足 的食 品 , 乘 船 往 东 海 进 发 。待 船 行 至 东 海 的 蓬 莱 山 , 成 连 对 伯 牙 说 : “ 先 在 蓬 莱 山 稍 候 , 我 去 接 老 你
汤 汤 乎 若 流 水 。 ’钟 子 期 死 , 伯 牙 破 琴 绝 弦 ,终 身不 复鼓 琴 者 。 ”这就 是琴 曲 《 水 》 的来 历 。 流 《 水 》 充 分 运 用 “泛 音 ” 、 “滚 ” 、 “ ” 、 流 拂 “ ” 、 “ ” 、 “ ” 、 “ ” 等 指 法 , 描 绘 了流 水 的各 绰 注 上 下 种 动 态 , 抒 发 了 “ 在 流 水 ”之 意 。共 有 九 段 一 尾 声 ,其 结 志
构 的安排可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第 一 部 分 ( 至 三 段 ) :乐 曲从 深 沉 、 浑 厚 的 散 板 引 子 一 开 始 , 旋 律 时 隐 时 现 , 忽 远 忽 近 , 犹 见 高 山 之 巅 , 云 雾 缭 绕 , 飘 忽 无 定 , 逐 渐 引 出清 澈 的 、 生动 活 泼 的流 水 主 题 。
第二部 分 ( 四至五段 ):这是令人惊心动 魄的一 部分。
跌 宕 起 伏 的旋 律 ,似 极腾 沸 澎 湃 之 观 ,具 蛟 龙 怒 吼之 象 。 悉
师 ,马上就 回来 。”他离 开后 ,过 了许 多天都没 回来,伯 牙 很伤 心。他抬头远望 ,大海 波涛汹涌 ,回首蓬 莱,山林
煌的中华乐章。
才能 “ 移人 之情 ”,而不致 “ 精神寂 寞”了。这是 《 乐府解 题 ・伯牙 水仙 操序 》 中记载 的伯牙 学琴 “ 上移情 ”的故 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流水》赏析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古琴曲。
它本只有一曲。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它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的澎湃,使全曲形象生动,气势磅礴。
刚开始听音域不断跳跃,感觉虚无缥缈,有时又重重低音时隐时现,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须白发的长者抚琴于天地山水之间挽一个高高的发髻,髻后的长发与琴声随风飘扬。
天地间布满大雾,面对雄伟的泰山和延绵的河流,雄伟而庄重,滚滚的流水,宽广浩荡,好似无边的大海一般。
仿佛天地之间就只有抚琴者一人。
而后,感觉从前面一段的音乐中跳了出来,反而声音变得清澈,开始活泼明朗起来,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仿佛整个人都飞了起来。
而后还有一小串清脆的琴声。
仿佛泉水流过小溪一样。
而后琴声变得舒缓,与之前的景象不同。
仿佛自己侧立与溪旁,静静的欣赏这缓缓地溪流,感觉十分静谧安心。
仿佛自己也与这大自然合为一体。
忽然,曲调变得激昂澎湃,音调快速上升下降,感
觉十分惊心动魄。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那潺潺的流水一下子倾斜于瀑布、江河突然沸腾起来。
不停刮奏的水没有留下一点的空隙,本清澈见底的溪水顷刻间奔腾跳跃起来,从万丈高的山崖上直流而下,仿佛自己已处于飞瀑之间,那份壮观近在眼前。
一连串的高音过后,江水已不是那样的汹涌澎湃了,仿佛自己又到了林间小溪之中。
重回了舒缓和轻松。
所有的一切又归于平静。
但还是回味无穷。
不久,音调又继续转高,仿佛更大的瀑布又来临了。
激昂之情又油然而生,滔天的飞泻之声又起,跌宕起伏,久久不息,那最初的震撼又来到了我的眼前,久久不息。
尾声,情越动人,心又恢复了平静却仍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
,不能自拔......
这首曲子柔内有刚,静中有急,给人一种舒心,安定的感觉像是与世隔绝的仙境,不掺杂任何烦恼忧愁。
”本曲音调舒缓,犹如水花飞溅,高山流水,韵律和谐,好像身临其境。
这首曲子给我的启示:
高山流水给人带来一种平和安宁的感觉,听完这首曲子之后,有种让人安心的感觉。
仿佛在启示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面对你所对待的人和事物,亲近自然。
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大自然的那种超脱平和,抚琴者与大
自然的那种高度默契与和谐。
仿佛预示着我们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内心平和、纯净。
悠幽之情寓表于琴声之中,将天地万物与心中之情融为一体。
而我们听琴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听,更多的是感受和思考!一种心灵的聚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之中,我们需要这种内心平和。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毫不惧怕,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