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10-2402国家电网公司自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检验报告
系统电磁兼容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数量的增加,电磁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电磁兼容(EMC)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本文针对某型号电子系统进行了电磁兼容实验,以评估该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
二、实验目的1. 评估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2. 分析系统在电磁干扰下的抗扰度;3. 识别系统可能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4. 为系统设计提供改进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电磁兼容测试系统、频谱分析仪、干扰信号发生器、被测系统等;2. 实验环境:符合国家电磁兼容标准的实验室;3. 实验步骤:a. 确定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b. 连接被测系统与测试设备;c. 进行电磁兼容测试;d.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问题所在;e. 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内容1. 电磁干扰发射测试a. 测试项目:辐射发射(RE)、传导发射(CE);b. 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 4824.3-2006《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第3部分:发射》进行测试;c.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被测系统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辐射发射和传导发射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电磁干扰抗扰度测试a. 测试项目:静电放电抗扰度(ESD)、射频辐射抗扰度(RS)、射频传导抗扰度(CS);b. 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17626.2-2008《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测试;c.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被测系统在规定的干扰条件下,ESD、RS、CS抗扰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电磁兼容问题分析a. 通过实验分析,发现被测系统在以下方面存在电磁兼容问题:i. 辐射发射:部分频率范围内的辐射发射超过国家标准要求;ii. 传导发射:部分频率范围内的传导发射超过国家标准要求;b. 产生问题的原因:i. 设计缺陷:部分电路设计不合理,导致电磁干扰;ii. 元器件选择不当:部分元器件的电磁兼容性能较差;iii. PCB设计不合理:部分PCB设计不合理,导致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实验报告3-4
电磁兼容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三电感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电力系统中,在电网容量增大、输电电压增高的同时,以计算机和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继电保护、电网控制、通信设备得到广泛采用。
因此,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
例如,集继电保护、通信、SCADA功能于一体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通常安装在变电站高压设备的附近,该设备能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它能够承受变电站中在正常操作或事故情况下产生的极强的电磁干扰。
此外,由于现代的高压开关常常与电子控制和保护设备集成于一体,因此,对这种强电与弱电设备组合的设备不仅需要进行高电压、大电流的试验,同时还要通过电磁兼容的试验。
GIS的隔离开关操作时,可以产生频率高达数兆赫的快速暂态电压。
这种快速暂态过电压不仅会危及变压器等设备的绝缘,而且会通过接地网向外传播,干扰变电站继电保护、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磁兼容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了解此软件使用方法,熟悉电路中因电感耦合造成的电磁兼容性能影响。
二、实验环境:Multisim仿真软件三、实验原理:1.耦合(1)耦合元件:除二端元件外,电路中还有一种元件,它们有不止一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的带压或电流与另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相关联,该类元件称为偶合元件。
(2)磁耦合:如果两个线圈的磁场村相互作用,就称这两个线圈具有磁耦合。
(3)耦合线圈:具有磁耦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称为耦合线圈。
(4)耦合电感:如果假定各线圈的位置是固定的,并且忽略线圈本身所具有的电阻和匝间分布电容,得到的耦合线圈的理想模型就称为耦合电感。
自感磁链:11ψ=1N 11Φ 22ψ=2N 22Φ 互感磁链:21ψ=2N 21Φ 12ψ=1N 12Φ 2.伏安关系耦合线圈中的总磁链:1ψ=11ψ±12ψ=1L 1i ±M 2i2ψ=22ψ±21ψ=2L 2i ±M 1i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定律及楞次定律:电路变化将在线圈的两端产生自感,电压U L1,U L2和互感电压U M21,U M12。
电磁兼容标准化与认证.doc
电磁兼容标准化与认证2004年10月电磁兼容标准化与认证目录一、国际上有关标准化组织 (2)二、国际上有关标准 (8)三、我国的标准化组织 (13)四、中国电磁兼容标准 (15)五、欧盟电磁兼容指令 (16)六、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18)七、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制度 (25)附件1:已发布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 (31)附件2:CNAL/AC12:2002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 (36)电磁兼容标准化与认证张林昌一、国际上有关标准化组织在国际上,不止一个组织涉及电磁兼容领域的研究,并且也发布一些有关电磁兼容的规范性文件。
例如: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铁路联盟(UIC),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等等。
但这些组织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其标准或规范的权威性常常限于专业领域之内。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涉及电磁兼容的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主要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中,从事与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有关的有第77技术委员会(IEC/TC77),即电磁兼容技术委员会,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IEC/CISPR),以及大约50多个关心特定产品的电磁兼容方面问题的产品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
负责制定四类电磁兼容出版物和标准:1) 基础电磁兼容出版物;2) 通用电磁兼容标准;3) 产品类电磁兼容标准;4) 产品电磁兼容标准。
在IEC执委会领导下,还成立有电磁兼容顾问委员会(ACEC),以鉴定“市场对电磁兼容标准的需要”;协调IEC和其它组织的电磁兼容工作;避免工作项目重复和防止制定出有冲突的标准;以及特别指导分配电磁兼容标准制定任务给合适的技术委员会。
2.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IEC/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的英文全名为International Special Committee on Radio Interference。
电气设施的安全检测报告样本
完美WORD格式编辑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报告
受检单位:
项目名称:
学习指导参考资料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
批准人:审核人:主检人: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低压配电箱(柜):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室内低压配电线路: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室内配线: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或器具连接: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照明装置: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照明装置:
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检测报告
一、综合结论:
经检测,该项目已安装到位的电气设施基本符合使用条件。
二、用户须知
1,敬请贵单位报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专业人员定期巡查、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3,加强对用电设施的监控和维护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备注:本报告为即时检测报告,仅对检测时的环境条件和负荷运行状态下检测结果有效。
当今后的环境条件和用电情况发生变化时,本报告的检测数据及结论将不再有效。
)
XX单位
年月日。
珍藏版EMC实验报告(国家级)
Ver 3.0
№:JW130627-EMC
电 磁 兼 容 检 验 报 告
样品名称: 开关电源 型 规 号: ZD-2 格:
输入 DC220V 47-63Hz 输出 DC5V/1.5A DC24V/0.2A DC±12V/0.2A
委托单位: 常州智电电子有限公司 制造商: 常州智电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商/经销商: / 检验地点: 开普实验室
判定结果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Ver 3.0
第 2 页 共 16 页
№:JW130627-EMC
序号 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
振荡波抗扰度检验 1. 环境条件:温度 20℃,相对湿度 52%; 2. 严酷等级:Ⅲ级 共模 2.5kV,差模 1kV; 3. 脉冲重复率: 1MHz 为 400 次/s, 100kHz 为 50 次/s; 4. 脉冲持续时间:2s; 5. 检验回路:输入回路; 6. EUT 工作状态:直流输入 DC220V,监 测直流输出 DC5V/1.5A、DC24V/0.2A; 7. 考核条件: a.干扰过程中,EUT 不应损坏,DC5V 通道输出稳压精度应满足-1%~+2%,DC24V 通道输出稳压精度应满足-2.5%~+7.5%; b.干扰结束后,EUT 工作正常。
测量或观察结果
检验连接示意图
判定
5
1.干扰过程中: EUT 无损坏,运行无异常,DC5V 和 DC24V 通道输出稳压精度满足要求。 2.干扰结束后: EUT 工作正常。
合格
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检验 1. 环境条件:温度 20℃,相对湿度 55%; 2. 严酷等级:Ⅲ级 10V; 3. 频率范围:150kHz~80MHz; 4. 幅度调制:1kHz 正弦波,80%调幅; 5. 扫频步长:0.9%; 6. 驻留时间:1s; 7. 检验回路:输入回路; 8. EUT 工作状态:直流输入 DC220V,监 测直流输出 DC5V/1.5A、DC24V/0.2A; 9. 考核条件: a.干扰过程中,EUT 不应损坏,DC5V 通道输出稳压精度应满足-1%~+2%,DC24V 通道输出稳压精度应满足-2.5%~+7.5%; b.干扰结束后,EUT 工作正常。
电磁兼容性测试在电力设备设计中的重要性
设备损坏
强烈的电磁干扰可能直接 损坏电力设备的电子元件 ,缩短设备寿命。
安全隐患
在某些情况下,电磁干扰 可能导致电力设备误动作 ,引发安全事故。源自在设计中增强电磁兼容性的方法
选用低电磁干扰元器件
在设备设计时,尽量选用低电磁干扰的元器件,降低设备本身的 电磁辐射。
电磁屏蔽设计
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和结构,减少设备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敏感性。
完善接地设计
良好的接地设计可以降低设备内部的电磁干扰, 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例如,采用多点接地、 混合接地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接地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接地设计
合理的接地设计有助于将电磁干扰导入大地,降低设备间的相互干 扰。
在设计中增强电磁兼容性的方法
布局优化:优化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布局,减少电磁干扰的传 播路径和耦合可能性。
通过以上在设计中对电磁兼容性的考虑,可以显著提高电力 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正常工 作,并降低因电磁干扰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因此,在电力 设备设计中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设备设计和布局,降低电磁干扰,有助于提高设备性能和系统
效率。
03
遵守法规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法规,要求电力设备
必须通过相应的电磁兼容性测试。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有助
于设备的市场推广和应用。
报告的目的和范围
目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电磁兼容性测试在电力设备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优 化设备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
范围
报告将涵盖电力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设计优化策略等方面 的内容,为电力设备设计和制造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测试报告
测试记录:THLWL-3型微机励磁装置测试记录报告一、技术指标;无功调节精度为<THLWL-3型微机励磁装置电流调节精度为<0.5%I;电压调节精度为<0.5%UF6.0%Q二、实验数据第一章发电机组的起动与运转实验测试结论:按实验步骤可顺利完成发电机组的起励建压、并网、解列、停机等相关操作,实验现象与指导书中的描述一致,满足要求。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实验实验2 不同α角(控制角)对应的励磁电压波形1.观测三相全控桥的电压输出及其波形⑴测试记录及数据处理观测到的波形如下:0.029A励磁电压波形0.5A励磁电压波形0.5A励磁电压波形1.5A励磁电压波形2A励磁电压波形2.5A励磁电压波形2.5A励磁电压波形2.68A励磁电压波形⑵测试结论:观测到的波形与理论波形基本一致,满足要求。
⒊控制角α的测量⑴测试记录及数据处理:观测到的典型波形如下:α=60°时Uac和Uk的对应关系α=120°时Uac和Uk的对应关系α=120°时Uac和Uk的对应关系表2-2-1序号12345电量励磁电流If(A)00.5 1.5 2.5 2.68励磁电压Ud(V)014.3238.163.468.1输入电压Uac(V)62.762.261.460.860.5由公式计算的α角120°86.6°62.73°38.49°32.78°示波器读出的α角120°84°66°42°36°计算公式:Ud=1.35UacCOSα (0≤α≤π/3)⑵测试结论:由公式计算的α角和由示波器读出的α角相差4°以内,基本相等,满足要求。
实验3 典型方式下的同步发电机起励实验测试结论:按实验步骤可顺利完成恒UG方式起励、恒Ug方式起励和恒IL方式起励等三种方式的起励建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与实验指导书中的描述一致,满足要求。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试验报告模板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试验报告(888888配电工程)内容保护装置试验报告审核:编写:编写日期:2020年月日88888配电室微机线路保护试验报告客户名称:88888 试验报告:新投校验设备名称:AH2 10KVI段电源进线柜试验日期:2020年01月03日一、通电前检查:1.退出所有压板,断开所有开关。
检查结果:压板退出,开关断开。
2.检查装置的型号和参数是否与订货一致。
检查结果:正确3.插件是否松动,装置有无机械损伤,各插件的位置是否与图纸一致。
检查结果:无松动、无损伤、插件正确。
4.检查配线有无压接不紧,断线等现象。
检查结果:无压接不紧,断线等现象。
5.检查电源回路有无短路及断线。
检查结果:无短路及断线。
6.确认装置可靠接地。
检查结果:可靠接地。
7.结缘试验用1000V的摇表测量交直流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均大于20兆欧。
二、通电检查:1.合上电源开关,电源模块无异常,相应的电源指示灯点亮。
2.通电后,装置软件正常运行,指示灯和界面无异常。
3.无自检异常信息,相关保护正常投入。
4.装置定值区切换正确,相关保护正常投入。
电流回路同级性串联通入0.5A、1A、3A,电压回路同级性通入57.73V,精度检查均满(1)保护跳闸(2)保护合闸(3)告警五、模拟短路试验:300/5,定值为临时逻辑传动试验定值六、传动试验:在电流回路加入模拟量至保护定值,保护装置动作正常、开关分合闸信号指示正确。
七、继电保护校验结论1.装置各元件已按照技术要求校验,符合技术要求。
2.保护特性符合装置技术要求。
3.装置屏内绝缘良好,符合技术要求。
4.保护装置逻辑回路经施加故障量传动检查,符合设计原理。
5.整套保护装置完整,符合技术要求。
6.该保护装置可以投入运行。
888888配电室微机线路保护试验报告客户名称:888888 试验报告:新投校验设备名称:AH10 10KVII段电源进线柜试验日期:2020年01月03日一、通电前检查:1.退出所有压板,断开所有开关。
EC203测试报告(新)
6.001 0.02
C
测量 值(A)
0.500
误差 (%)
0.0
1.0001
0.01
2.501 0.04
5.001 0.02
6.001 0.02
电流相量精度检验
备注:误差计算公式:
1. 电 流 的 测 量 范 围 是
0.1In~1.2In;
2.电流误差要求:
6
输入电压
幅值误 相角误 差极限 差极限
0.1In≤ U<0.2In
判定
1.幅值测量精度
通 道
输入 值(A)
0.500
1.000
2.500
5.000
6.000
A
测量 值(A)
0.500
误差 (%)
0.0
1.0001
0.01
2.501 0.04
5.001 0.02
6.001 0.02
B
测量 值(A)
0.500
误差 (%)
0.0
1.0001
0.01
2.501 0.04
5.001 0.02
№ JW080125
检验报告
产品型号
VP-EC203
产品名称 电压自动调整及相量测量装置
委托单位 上海铱控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签发日期
2008 年 5 月 7 日
中 国·开 普 实 验 室 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JW080125
样品名称: 电压自动调整及相量测量装置
型 号: VP-EC203
备注: Safety-安全检验报告 EMC-电磁兼容检验报告 Protocol-通信规约检验报告 Dynamic-动模检验报告 System-系统检验报告 /-不适用于该产品,或未进行该项检验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两篇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两篇篇一: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编号:建(构)筑物/场所名称:委托单位:检测内容:低压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报告日期:注意事项1、此报告无检测单位公章、检测专用章及骑缝章无效。
2、此报告复印件未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无效。
3、此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此报告涂改无效。
5、检测前电气设施已带电运行6小时,达到热稳定状态。
6、本检测报告格式仅适用于低压(1KV及以下交流额定电压)配电系统及相关电气设备的检测。
检测单位地址:检测单位邮箱:检测单位联系人:检测单位联系电话:XX省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XX省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XX省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XX省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XX省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XX省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XX省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测报告1、2、3、(检测单位专用章)xxxx年x月xx日主送:委托单位抄报: XX省消防协会抄送: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篇二: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机构:日期:年月日检测机构声明1、本检测机构经批准具备、检测能力,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检测工作并出具公正数据;2、本报告无本机构CMA章、检测专用章或公章无效;3、未经本机构书面批准,部分复印检测报告无效;4、本报告无检测人、报告审核人、批准人签名无效;5、本报告涂改无效;6、对本报告若有异议,请收到报告后于十五日内向本机构提出。
机构名称:机构地址:联系电话:监制声明1、本报告为浙江省消防检测机构出具消防检测报告的格式文本,由浙江省消防协会依据GB50303-20XX《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6-20XX《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编制,并组织专家审定,供浙江省消防协会检测行业分会会员单位出具检测报告时统一使用;2、本报告由检测机构如实填写,填写内容及检测结果真实性、客观性由检测机构负责,本协会有权对该格式的检测报告进行监督;3、检测报告的总编号由浙江省消防协会统一编制,无总编号的检测报告不得使用“浙江省消防协会”标识;4、总编号编制格式:ZDJ20XX No.XXXXX总编号编制说明:1-3位的“ZDJ”代表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4-7位为检测年度;No.之后5位为报告流水号。
电磁兼容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信号1504姓名:李子琦学号:15212097日期:2017/11/11目录实验一扼流变压器参数和特性测试 (1)(一)扼流变压器牵引线圈阻抗测试实验 (1)1.实验目的 (1)2.实验电路 (1)3.实验设备和仪表 (1)4.实验步骤 (2)5.实验记录和数据 (2)6.结论分析 (3)(二)扼流变压器线圈同名端测试实验 (4)1.实验目的 (4)2.实验电路 (4)3.实验设备和仪表 (5)4.实验步骤 (5)5.实验记录 (6)6.结论分析 (6)(三)扼流变压器变比(匝数比)测试实验 (6)1.实验目的 (6)2.实验电路 (6)4.实验步骤 (7)5.实验记录和数据 (7)6.结论分析 (8)实验二扼流适配变压器参数测试 (8)(一)适配器品质因数和谐振阻抗测试实验 (8)1.实验目的 (8)2.实验电路 (9)3.实验设备和仪表 (9)4.实验步骤 (9)5.实验记录和数据 (10)6.结论分析 (10)实验三钢轨阻抗特性测试实验 (11)1.实验目的 (11)2.实验电路 (11)3.实验设备和仪表 (12)4.实验步骤 (12)5.实验记录和数据 (12)6.结论分析 (13)实验四牵引电流干扰轨道电路实验 (14)(一)牵引电流模拟系统特性实验 (14)2.实验电路 (14)3.实验器材 (15)4.实验步骤 (15)5.结论分析 (15)(二)25Hz 相敏轨道电路系统测试实验 (15)1.实验目的 (15)2.实验电路 (16)3.实验设备和仪表 (17)4.实验步骤 (17)5.结论分析 (17)(三)不平衡牵引电流对轨道电路干扰测试实验 (17)1.实验目的 (17)2.实验原理 (18)3.实验设备和仪表 (18)4.实验步骤 (18)5.结论分析 (19)实验五浪涌抑制器件性能测试实验 (19)1.实验背景 (19)2.实验目的 (20)3.实验原理 (20)5.实验内容及步骤 (22)6.实验结果 (24)7.测试结果分析 (24)实验六研究设计性实验 (25)电源EMI滤波器的设计 (25)1.实验目的 (25)2.实验方案 (25)3.电路设计仿真 (26)4.滤波效果测试 (28)5.电路优化 (30)6.实验总结 (30)实验一扼流变压器参数和特性测试(一)扼流变压器牵引线圈阻抗测试实验1.实验目的(1) 测试BE 600/25 扼流变压器牵引线圈阻抗值。
电气检测报告样本
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批准: 审核: 主检:日期:日期:日期: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重要问题说明共24 页第2 页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3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4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0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1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No:2000-309*************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3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4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5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6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7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8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19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20No:2000-309*************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21 页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22No:2000-309 *************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共24 页第23No:2000-309*************电气检测中心检验报告检验信息汇总共24 页第24页。
CNAS-TRL-021:2022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能力模型
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能力模型前言本文件依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 -A008: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磁兼容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等相关认可文件中关于检测人员能力的要求,并结合点电磁兼容检测领域的学科特点、检测技术要求和人员管理的特殊要求制定。
本文件旨在提升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人员能力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帮助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更加精准、系统地提升专业水平,同时也进一步指导对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的能力评价。
本文件可为检测机构培养电磁兼容检测专业人员、提升人员能力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性建议,也为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提升职业技能、规划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能力模型1 适用范围1.1本文件规定了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
1.2本文件适用于开展电磁兼容检测活动的实验室人员管理、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能力培养、以及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能力的内外部评价。
1.3本文件提供的模型为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的系统性、通用性能力模型,相关方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范围以及检测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对该模型进行分解或组合,以达到更贴合实际的应用效果。
1.4非专业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或非专业电磁兼容检测相关人员在实施电磁兼容相关的检测活动时,也可将本文件所述要求作为参考。
2 参考文件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CNAS-CL01-A008: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磁兼容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RL02:2018《能力验证规则》3 术语和定义3.1检测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EMC电磁兼容测试报告2
共页检验记录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SHENZHEN ELECTRONIC PRODUCT QUALITY TESTING CENTER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记录第 2 页共页检验负责人:审核:批准:职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抗扰度试验判据说明:检验项目: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依据标准:IEC 61000-4-5:2005 、企业要求产品名称:智能读卡锁商标型号:CHD1200M 样品编号:1#试验条件:温度: 23 ℃,湿度: 52 %RH,正常大气压。
电磁条件保证受试设备正常工作,并不影响试验结果。
EUT状态:试验前工作正常,试验中受试设备刷卡及RS485命令开锁正常,使受试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试验等级:在受试设备的DC电源和信号线端口:正-负:电压峰值2kV,开路电压波形1.2/50μs(短路电流波形8/20μs),2Ω内阻正(或负)-地:电压峰值2kV,开路电压波形1.2/50μs(短路电流波形8/20μs),12Ω内阻信号线对线:电压峰值2kV,开路电压波形1.2/50μs(短路电流波形8/20μs),15Ω内阻信号线对地:电压峰值2kV,开路电压波形1.2/50μs(短路电流波形8/20μs),15Ω内阻要求符合性能判据B。
试验布置:严格按标准要求。
试验过程::浪涌(冲击)电压施加在EUT的DC电源和信号线端口,60秒钟一次,正、负极性各做5次。
试验电压由低等级增加到规定的试验等级,较低等级均应满足要求。
EUT表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危险或不安全的后果,试验中及试验后,EUT工作正常,表现出抗扰能力。
符合性能判据 A 。
描述如下:受试设备在试验前正常工作,试验中及试验后EUT工作正常。
符合性能判据要求。
检验人:校核人:检验日期:校核日期:抗扰度试验判据说明:检验项目: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依据标准:IEC 61000-4-2:2001 、企业要求产品名称:智能读卡锁商标型号:CHD1200M 样品编号:1#试验条件:温度 24 ℃,湿度: 52 %RH ,正常大气压。
电磁兼容型式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 第1页共31页注:样品描述及说明1.受试设备(EUT)描述:受试设备安装形式:受试设备接地方式:供电方式:电源电压:电源频率:电流:电源线:信号线:I/O 接口:受试设备功能描述:其它重要说明:2.受试设备(EUT)的设置和工作状态3 .支持或辅助设备描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串号:制造厂: 连接方式:工作状态: 4. 试验项目及结论()输入信号应是足够强,以便产生无噪声的声音和图象,受试设备的各旋钮应处于正常位置,并将音量控制旋钮调到标称输出功率1/8 的位置上。
试验要求及结果1 .150kHz ~30MHz 电源端骚扰电压:试验布置说明:在屏蔽室内进行测量。
对接收机采用辐射场的方式提供有用信号,对其它设备由信号源通过隔离变换器提供有用信号,避免辅助设备影响测量结果,播放设备由标准测试盘/ 带提供。
被测设备置于80cm 高非金属支架上,前面板距屏蔽室壁40cm ,被测设备与测量接收机和屏蔽室顶距离要大于80cm ,天线距离屏蔽室顶板和非金属支架均大于80cm ;人工电源网络置于屏蔽室地面接地金属板上并接地;被测设备电源线按尽可能短的路径接入人工电源网络EUT 端口上,超过80cm 的部分应与电源线平行往返折叠成30~40cm 的一束。
试验布置照片:试验条件:温度(℃):相对湿度(%RH )大气压(kPa ):试验要求及结果2. 30MHz ~2.15GHz 天线端骚扰电压试验布置说明:用混合网络将被测设备天线端、辅助信号发生器和干扰测量仪相接。
试验布置照片:报告编号: 第11页共31页报告编号第12页共31页注:1GHz 以下用准峰值检波,1GHz 以上用峰值检波。
试验要求及结果3.30MHz ~1GHz 辐射骚扰场强试验布置说明:在电波暗室进行测量,被测设备置于80cm 高非金属支架上,此支架360 度旋转(转台),其几何中心距接收天线3m ,接收天线在水平极化时在1~4m 范围内升降,垂直极化时在2~4m 范围内升降(天线升降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