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厌氧性细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厌氧性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厌氧性细菌
中和抗体——破伤风抗毒素 人工免疫——破伤风类毒素;抗毒素
12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根据典型的症状和病史作出诊断 无须采集样本培养
13
14
二 肉毒梭菌
C botulinum
一 生物学特性:
1 形态: 2 培养:
G+杆菌;芽胞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 有鞭毛;无荚膜;网球拍状; 可在普通琼脂平板生长;严格厌氧;
6
破伤风痉挛毒素 结构 菌体内时为一条分子量约150kD的多肽 释出菌体时;即被裂解为一条分子量约50kD的轻 链A链和一条100kD的重链B链;但其间仍 由二硫键连结在一起
B链是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单位 A链则具有毒性作用
7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 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
力 • 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
18
四防治原则 1 低温保存食品 2 80℃;20min加热食品 3 尽早根据症状作出诊断;迅速注射A B E三型
多价抗毒素;同时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
19
医生在求美者脸上最易出现 皱纹的部位注射了肉毒毒素
20
面部肌肉解剖图;由于面部表 情肌肉复杂;所以每一针所注 射的位置和剂量是除皱的关 键所在
21
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条件 厌氧微环境
破伤风梭菌仅在局部增殖;无侵袭力; 致病作用依靠其产生的毒素;
5
2 致病物质外毒素: 破伤风溶血毒素 与链球菌溶血素O相似 破伤风痉挛毒素质粒编码 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 不耐热蛋白质65℃;30min 极强的神经毒素小鼠LD50=0 015ng; 人 的致死量小于1μg 免疫原性强;可获抗毒素和类毒素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1 厌氧菌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1 厌氧菌
破伤风芽胞
经伤口而入
伤口深,盲端,有泥土杂物污染 其他杂菌共同感染
厌养环境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10
芽胞出芽
形成
繁殖体
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
沿神经纤维 间隙
血流
淋巴液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二)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严格厌氧 血平板上,有β溶血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7
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例讨论
男:54岁,农民,入院前五天撒猪粪时不慎,左手 掌被竹签刺入,当时无特殊处理,伤口表面慢慢 结痂,但稍有肿胀三天后患者自觉乏力,张口进 食有些阻力,头颈活动稍受限制。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 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 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 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 强直性痉挛。
2.内在化作用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 达运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21
3.膜的转位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 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 质溶胶。
4.胞质溶胶中作用靶的改 变
分子量约150 kDa;B链(重链)是与神经节苷脂 结合的单位;A链(轻链)具有毒性作用(锌内肽 酶),轻链和重链之间由二硫键连结。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厌氧性细菌教学护理课件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厌氧性细菌教学护理课件

对患者接触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定 期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
的物体表面。
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 行无菌操作前应洗手或进行手 部消毒。
在进行插管、吸痰等有可能产 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采取空 气隔离措施,并佩戴合适的防 护用品。
对于需要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 的操作,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04
厌氧性细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
这些部位容易接触并带入细菌,应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碰。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和 消毒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表面。
垃圾分类和及时清理,避免堆积 和滋生细菌。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身体康复,提高免 疫力。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可在食物、土壤、水源等环境中存活。当人 体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时,产气荚膜梭菌可侵入人体并在肠道内繁殖,产生 毒素,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治疗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
无芽孢厌氧菌
无芽孢厌氧菌是一类常见的厌氧性细 菌,可在人体内部生长繁殖,引起各 种感染性疾病。
02
厌氧性细菌的致病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厌氧性细菌感染的途径
皮肤接触
厌氧性细菌可经皮肤破 损处侵入,引起局部化
脓性感染。
呼吸道吸入
吸入含有厌氧性细菌的 气溶胶或尘埃,可引起
肺部感染。
消化道摄入
摄入被厌氧性细菌污染 的食物或水,可引起肠
道感染。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

厌氧性细菌 PPT课件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18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
α毒素-----5型细菌均能产生,以A型产生量最大。能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 蛋白形成的复合物,造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溶解,引起 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疽 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β、ε、ι(iota)毒素-----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肠毒素------主要作用于回肠,其次为空肠。其作用机制是肠毒素肽链嵌入 细胞膜,破坏膜离子运输功能,改变膜的通透性,而引起腹泻。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19
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60%~80%由A型引起。该病多见于战伤, 但也见于平时的工伤、车祸、地震等。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 菌相同。气性坏疽潜伏期短,一般仅为8~48小时,使该病发 展迅速,病情险恶。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40%~100%。 临床表面为局部剧痛、组织水肿、气肿,触摸有捻发感,伴 组织坏死、分泌物恶臭。病菌产生的毒素和组织坏死的毒性 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休克。
厌氧培养,但不十分严格。在血 琼脂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 血环。
本菌代谢十分活跃,可分解多种 常见的糖类,产酸产气。在牛奶 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 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 体,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 状,气势凶猛,称“汹涌发酵”。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17
双层溶血环
内环是由θ毒素引起的狭窄的完全溶血,外环是由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20
21
(2)食物中毒: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某些菌株 可产生肠毒素引发食物中毒。因食入被本菌大 量污染的食物(主要为肉类食品)而引起,潜 伏期8~24小时,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 水样腹泻、便血。一般1~2天后自愈,但年老 体弱者可致死亡。

医学微生物学之厌氧性细菌护理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之厌氧性细菌护理课件

厌氧性细菌的控制措施
提高防范意识
严格消毒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厌氧性细菌感 染的防范意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 染者接触。
对医疗器械、环境、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 ,确保消毒效果达标,阻断传播途径。
隔离治疗
疫苗接种
对感染厌氧性细菌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减少与他人接触,降低传播风险。
针对特定厌氧性细菌感染,可研发和接种 相应的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疾病 传播。
输标02入题
血液培养是诊断厌氧性细菌感染的重要方法,通过采 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培养,可以检测出病菌的存在和 种类。
01
03
细菌分离与鉴定可以通过采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 等样本,在实验室中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确定病菌
的种类和药敏试验,为治疗提供依据。
04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 ,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从而确定感染的 存在和程度。
厌氧性细菌感染的症状
01
厌氧性细菌感染的症状因感染部 位和病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疼痛、 肿胀、恶心、呕吐、腹泻等。
02
在严重的情况下,厌氧性细菌感 染可能会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 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厌氧性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诊断厌氧性细菌感染需要进行血液培养、组织病理学 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等实验室检查。
厌氧性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休
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卫生
经常洗手、清洁环境、避免接 触污染水源和表面,以减少感 染的风险。
疫苗接种
接种相关疫苗,如破伤风疫苗 ,以预防某些厌氧性细菌感染 。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讲义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讲义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考点概念及分类分布与临床意义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分离与鉴定常见厌氧性细菌【内容讲解】一、厌氧菌概述概念: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二、厌氧菌感染(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及感染类型1.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人的肠道、口腔、阴道等处均有大量的厌氧菌寄居。

厌氧菌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其中绝大多数为无芽胞厌氧菌。

其中肠道中的厌氧菌数量是大肠埃希菌的1000~10000倍。

表5-22-2 重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在正常人体内的分布--------------------------------------------------------------------------厌氧菌皮肤上呼吸道口腔肠道尿道阴道--------------------------------------------------------------------------一、芽胞菌革兰阳性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0 0 ±++±±二、无芽胞菌(一)革兰阳性杆菌乳杆菌属0 0 +++±++双歧杆菌属0 0 +++0 ±优杆菌属±±+++0 ±丙酸杆菌属++++++?±放线菌属0 ±+++ 0 0(二)革兰阴性杆菌类杆菌属0 +++++梭杆菌属0 +++++±普雷沃菌属0 +++++++紫单胞菌属0 +++++++(三)革兰阳性球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四)革兰阴性球菌韦荣菌属 0 +++±+--------------------------------------------------------------------------2.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及芽胞来源于土壤、粪便和其他外界环境。

医学微生物学厌氧性细菌培训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厌氧性细菌培训课件

释放, 肌肉松弛性麻医学微痹生物.学厌氧性细菌
16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肉制品,发酵豆制品,面制品,蜂蜜(婴 儿)。 潜伏期短至数小时-36小时
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症状(乏力 、头痛)
眼肌(复视、斜视、眼睑下垂)
▪ G+细杆状,周毛菌,芽胞正圆形,位于菌体顶
端,大于菌体宽度,呈鼓槌状
▪ 培养特性
▪ 专性厌氧,血平板上呈扩散生长,有β溶血
▪ 抵抗力
▪ 强,芽胞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耐热
100℃1h.
医学微生物学厌氧性细菌
4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途径及伤口条件 破伤风梭菌由创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 能否发生感染的条件: 伤口的厌氧微环境 伤口窄而深,混有泥土及异物 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 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食物中毒(A型) 较轻,1-2天自愈.
坏死性肠炎(C型):
医学微生物学厌氧性细菌
13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深部创伤直接涂片镜检:有荚膜的G+大杆 菌、白细胞少且形态不典型(毒素使白细 胞无趋化反应), 伴其它杂菌。
分离培养鉴定
动物试验
防治原则
及时清创、扩创
切除坏死组织,必要时截肢11Fra bibliotek致病性
致病物质: 能产生十余种外毒素,有的即为胞 外酶
α毒素(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血 、坏死作用,最重要
κ毒素(胶原酶): 分解胶原纤维、组织崩解 μ毒素(透明质酸酶): 有利细菌及毒素扩散 ν毒素(DNA酶): 降低粘稠度,有利扩散 θ毒素: 溶血毒素、细胞毒素
肠毒素: 增加肠黏膜细胞通透性, 引起腹泻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

破伤风杆菌第12章厌氧性细菌概述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第12章厌氧性细菌概述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厌氧芽胞菌属无芽胞厌氧菌属第12章厌氧性细菌第12章厌氧性细菌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共同特点:G+杆菌有芽胞,抵抗力强;在自然界(水、土等)、动物及人体肠道中广泛存在;产生外毒素致病。

除产气荚膜梭菌外均无荚膜。

破伤风梭菌一般情况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创口污染、分娩时用不洁器械剪断脐带,本菌可从伤口侵入,引起破伤风,患者表现为肌肉痉挛,抽搐,最终呼吸衰竭或窒息而死,发病后,死亡率很高。

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G+杆菌有芽胞,呈鼓槌状,有周身鞭毛,破伤风梭菌2.培养:专性厌氧,血平板上菌落呈“羽毛”状(不规则,中心紧密,四周疏松),微溶血 3.抵抗力:芽胞的抵抗力很强: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能耐煮沸1小时;在适宜条件下可出芽形成繁殖体,产生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致病性:致病物质:⑴破伤风痉挛毒素化学本质:蛋白质化学结构:菌体外:重链和轻链,以二硫键相连;致病性:只有重链(与受体结合)和轻链(毒性部分)同时存在,才能致病,对人的致死量是1ug。

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破伤风梭菌⑵破伤风溶血毒素:在功能和抗原性上与链球菌溶血素O相似,对氧敏感;可溶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对破伤风病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破伤风梭菌致病条件:局部厌氧微环境窄而深的伤口;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感染;破伤风梭菌免疫性:抗毒素可中和游离毒素的作用;抗毒素不能阻断细胞内毒素轻链的毒性作用;由于极少量毒素即可致病,但却不足以引起免疫,故患过破伤风后不易获得牢固的免疫力破伤风梭菌防治:防:破坏厌氧环境:及时正确清创、扩创人工自动免疫:白百破三联菌苗,DPO 类毒素--→儿童、军人、野外工作者人工被动免疫:紧急预防: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 2. 治:早期足量TAT;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一般情况:是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
革兰阳性
杆菌
球菌
丙酸杆菌属 Propionibacterium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真杆菌属 Eubacterium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二、致病性
1. 致病条件 (1)寄居部位的改变:由于机械或病理的损伤如手术、拔 牙、肠穿孔,长期或多次静脉或其他部位插管等,皮肤、黏 膜屏障被破坏,细菌进入非正常寄居的部位而引起感染。 (2)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如患慢性消耗性疾病、使用激素 或免疫抑制剂、婴儿、老年人等。 (3)菌群失调:如长期使用抗生素。 (4)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如组织坏死、缺血、有异物存 在;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共生,使局部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利于厌氧菌生长。
①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 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迟缓性麻痹;②毒素经内化作 用进入细胞内由细胞膜形成的小泡中,并保留在神经肌肉 接头处;③毒素由细菌死亡自溶后释放。
2.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为毒素性食物中毒,而非细菌感染。肉毒中毒 的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肠道症状很少见,主要 为运动神经末梢麻痹。 ➢婴儿肉毒病:1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其肠 道的特殊环境及缺乏拮抗肉毒梭菌的正常菌群,当食入肉毒 梭菌芽胞污染的食品后,芽胞发芽繁殖,产生的毒素被吸收 而致婴儿肉毒病。严重者因呼吸肌麻痹导致婴儿猝死。
疱肉培养基中生长
双层溶血环
Nagler 反应
汹涌发酵
1. 致病性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有些外
毒素即为胞外酶。有荚膜,侵袭力强。外毒素有α、β、γ、 δ、ε、ι、η、θ、κ、λ、μ和ν12种。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和坏死性肠炎。
2.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 3. 防治原则 (1)伤口及时处理,改变厌氧环境。 (2)对于“气性坏疽”,要清除感染部位的坏死组织,必要 时须截肢,以防止病变扩散。 (3)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同时用大剂量青霉素以杀死 病原菌及其他细菌。
三、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C. botulinum)为G+粗短杆菌,芽胞呈椭圆
形,大于菌体,位于次极端,菌体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有 周鞭毛,无荚膜。严格厌氧。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 min即 可被破坏。肉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强,经胃液作用24 h也不 被破坏,故易进入小肠,被吸收进入血循环。
1. 致病性 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物。肉毒毒素的主要特点:
破伤风梭菌鞭毛染色
破伤风梭菌革兰染色
1. 致病性 致病物质:主要是破伤风痉挛毒素
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裂解成A链(轻链)和B链(重链)
B链与运动神经元胞浆膜上受体结合,A链进 入胞浆 阻止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造成骨骼肌 强直性痉挛
破伤风症状
细菌侵入伤口,伤口厌氧微环境,细菌在伤口局部大量繁 殖,释放毒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破伤风潜伏期可从几天至几 周。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
这属细菌侵袭力不强,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引起特定的 外毒素性疾病;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的厌氧微环境。
一、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C. tetani)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
经粪便污染土壤。革兰阳性细长杆菌,有周鞭毛,芽胞呈 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大于菌体,使菌体呈鼓槌状。为 专性厌氧菌,常用疱肉培养基培养。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2. 防治原则 (1)清创扩创,防止厌氧微环境形成。 (2)人工主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toxoid)或白百破三联 疫苗( trivalent vaccine )。 (3)人工被动免疫:感染早期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或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4)治疗原则
① 抗毒素:早期、大量应用,中和游离外毒素。 ② 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等。
第11章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类在无氧条件 下生长繁殖良好的细菌。
厌氧性细菌
有芽胞厌氧菌 无芽胞厌氧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一类革兰阳性菌, 能形成芽胞,大多为专性厌氧菌。因芽胞直径比菌体粗,使 菌体膨大呈梭状,故名梭状芽胞杆菌。主要包括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
二、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C. perfringens)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的次极端,无鞭毛,有荚膜。
产气荚膜梭菌芽胞染色
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染色
产气荚膜梭菌繁殖快,代时为8 min。在血琼脂平板培 养基上,多数菌株产生双层溶血环;在卵黄琼脂平板培养 基上出现Nagler反应;在牛乳培养基中形成汹涌发酵。
3. 防治原则 肉毒中毒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食品的卫生管理和监督。
对患者应尽早根据症状作出诊断,迅速注射多价抗毒素。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一、主要种类
革兰阴性
杆菌
球菌
类杆菌属 Bacteriodes
韦荣菌属 Veillonella
普雷沃菌属 Prevotella
卟啉单胞菌属 Porphyromon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