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毕淑敏毕业论文题目

合集下载

主题话题素材巾帼文杰 倩影留芳(6)

主题话题素材巾帼文杰 倩影留芳(6)

蒙阴县实验中学导学案主题话题素材主备人:徐华使用人 2016年6月_____日巾帼文杰,倩影留芳(六)8、素面朝天,心颜常驻——毕淑敏话题3:文如其名毕淑敏提笔写字是在一年前,那时才开始接触一些关于文字方面的信息,走上读书之路。

这正如一座有实心围墙的花园,你不走进去,是看不见花园景色的,永远也不会知道里面究竟有多么的绚丽多彩,而毕淑敏就是这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散发着迷人的幽香。

王蒙说:"她太正常、太善良,甚至于是太听话了…有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

她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字、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读她的文章,好快速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打开书刚刚读完第一篇就被她的文字打动,像一块磁铁强烈地吸引着我的眼球,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贪婪吸取,读完此书,王蒙所说都一一清晰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她确实是位正常、善意、祥和、冷静的人,作文也是循规蹈矩,实在难能可贵,笔端流出的无不是善意与冷静。

合上书,细细品味,却很难想象一个十七岁的柔弱女子是怎样穿上军装扎根西藏阿里的,在阿里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此刻我多想置身高原,感受那时的她,一连串的问号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

油灯下笔耕的她需要多大的意志和韧性,也许正是这十一年的军旅生涯才练就了她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她的花季在高原上绽放,她的青春年华在她的笔下得到了升华。

而我曾经的理想也在这瞬间被点燃,我崇拜军人,心中的橄榄梦一直无法释怀,至今还是激情未减,脑海里闪现的是戈壁、奶茶…我很欣赏她说的这句话:写作是童年、皮肤、听觉、命运的延伸。

很形象很受启发。

她还说,因为写想起很多往事,幼时的落花生,埋在我们的大脑垄沟中,一镢头下去,几颗果实被刨出来,于是很贪心地接着挖下去,岁月也就在墨水中复活,在倾听世界立体声的同时感知辽阔恒远的历史气候和深邃内在的人性温差。

这个比喻真的很形象、很恰当,也很美丽,因为写作本身是一种思索的过程,将我们的记忆闸门打开,在记忆长河中收获的是生活点滴凝聚而成的颗颗果实,那里是我们的心血和汗水。

我很重要--毕淑敏分析

我很重要--毕淑敏分析

Page 5
毕淑敏,1969年(17岁)入伍,在 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 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 年。做过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
Page 6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1986年(34岁) 发表小说《昆仑殇》,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硕 士。从事医学工作22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曾获 当代文学奖、昆仑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共发表作品400余万字。
提问:这三句有什么共同之处?
强调谦虚,认为自己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我们历来都赞颂谦虚的美德,我们也习惯了 说“我不重要”,但是,现在却有一位女性 勇敢地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宣言。下面, 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位女性的心声。
我很重要
毕淑敏
作者简介
毕淑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 家一级作家。国家一级作家、内 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 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 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 理咨询师。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 校作家、客座教授。
(我这样说了)
(我终于说了)
Page 17
第一部分:“我重要 吗”
梳 理 结 构
第二部分:强调“我很重要 ”
第三部分:向世界宣布“我很重要 ”
议论文 结构
提出问题 我重要吗 恐惧
分析问题 我很重要 激动
解决问题 宣布重要 兴奋
内容
情感变化
“我很重要”能否改成 “我最重要”,为什么? 不能。 因为“我很重要”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而“我最重要”则是个人欲望的无限 膨胀。 前者是自尊、自信,从而热爱生命, 实现自身价值; 后者是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为 了自己,不择手段。

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论文报告: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死亡已经不再是一个摆脱不掉的话题。

毕淑敏的小说作品中,死亡主题贯穿始终,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她探索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利用文献分析法、文本解读法和归纳法,通过对毕淑敏小说对死亡的描写和哲思,阐述其对人生的启示,揭示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毕淑敏;小说创作;死亡主题;生命意义;价值探究一、毕淑敏及她的小说创作二、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主题1.生命和死亡的本质2.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生者的欲求和意志4.一个人自身的消亡5.死亡带来的改变三、生命的启示探究1.珍爱生命2.重视当下3.放下过去4.珍惜相处5.追求自我四、生命的价值探究1.人生的价值2.个体的价值3.活着的价值4.死亡的价值5.生命的延续结论:毕淑敏小说中所表达的死亡主题,不仅是对死亡的认知,更是对生命的思考。

她通过对死亡的探讨,呼唤人类珍视生命、追求自我价值,勇敢面对和迎接死亡。

此外,她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死亡观和生命观,为人类的幸福和美好生活贡献了一份力量。

1. 毕淑敏及她的小说创作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毕淑敏这位作家及她的小说创作背景。

重点可以介绍她的成长经历、文学背景、小说作品分类等。

2. 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主题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分别列出“生命和死亡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者的欲求和意志”、“一个人自身的消亡”以及“死亡带来的改变”这五个小标题。

然后分别围绕这五个主题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具体小说作品中的描写和情节展开,逐一呈现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3. 生命的启示探究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分别列出“珍爱生命”、“重视当下”、“放下过去”、“珍惜相处”以及“追求自我”这五个小标题。

通过解读毕淑敏小说中涉及到的哲学思想和情节,阐述小说对读者的生命启示,以及对于个体价值和人生哲学的探讨和思考。

毕淑敏星光下的灵魂高考作文

毕淑敏星光下的灵魂高考作文

毕淑敏星光下的灵魂高考作文你有没有在星光下静静地思考过人生呢?就像毕淑敏在她的文字里展现的那样,星光下的灵魂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毕淑敏的文字就像是那星光,在我们心灵的夜空中闪烁,照亮那些我们可能忽视或者不敢直视的角落。

她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让我们在忙碌喧嚣的生活中突然停下脚步,开始审视自己的灵魂。

你看啊,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就像一群被驱赶着不停奔跑的小羊羔。

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上学的时候忙着考高分,工作了又拼命追求业绩,仿佛永远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我们的灵魂就像是被我们落在身后的影子,在匆忙中变得模糊不清。

而毕淑敏就像是那个站在路边的智者,轻声对你说:“朋友,停一停,看看你的灵魂是不是掉队了。

”就像她在书中写的很多故事一样,那些看似平凡却又直击人心的故事。

比如说,她可能写一个在城市中迷失的年轻人,每天过着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内心空虚的生活。

白天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夜晚却对着冰冷的天花板发呆。

这个年轻人在星光下突然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突然有那么一瞬间的迷茫。

毕淑敏没有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你自己去感受,就像星光只是静静地洒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去感受那一丝宁静中的力量。

星光下的灵魂是柔软的,也是坚强的。

毕淑敏告诉我们,灵魂有着自己的韧性。

在生活的重重打击下,我们的灵魂可能会受伤,就像被暴风雨摧残过的花朵。

但是只要我们在星光下找到内心的那片宁静,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坚持和信念,灵魂就能重新焕发生机。

就像那些在逆境中仍然坚守梦想的人,他们的灵魂在星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而且啊,毕淑敏的文字还让我们明白,灵魂是需要对话的。

不是和别人滔滔不绝地聊天,而是和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对话。

在星光下,没有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就像我们在晚上睡觉前,脑海里会突然蹦出一些白天不敢想的念头,这时候我们就是在和灵魂对话啦。

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嫉妒、虚荣或者胆小,但是没关系,因为在星光下我们有勇气去承认,并且有机会去改变。

白衣天使-论毕淑敏小说对爱的诠释

白衣天使-论毕淑敏小说对爱的诠释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学界的白衣天使——论毕淑敏小说对爱的诠释姓名:鞠晶晶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张学军20071106文学界的白衣天使——论毕淑敏小说对爱的诠释作者:鞠晶晶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海燕.平原月穿谭底水无痕,滋润万物细无声——毕淑敏最新散文集《心灵眼睛》解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作为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心理医生,近年来毕淑敏尤以散文誉满海内外,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散文具有一种女性作家难能可贵的生命热力和思想深度,作品传达出作者对人类生命存在形态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把握与终极思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最新散文集<心灵眼睛>,来透视作家心理散文中的生命意识主题:对生命的礼赞,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心灵的拷阿.展示散文家毕淑敏独特的文化品位与情感世界.2.期刊论文何家娥从觉醒到超越——论毕淑敏小说中女性的性别意识-科技信息2009,""(31)毕淑敏以医生的悲悯情怀和作家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从女性的视角深入女性的灵魂深处,通过写女性自身性别意识的觉醒,思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处境及其命运,试图在男女两性平等协商,相互沟通,既重视区别又强调统一的大前提下,建立一种新的体系,一个人类两性趋向和谐的体系.3.期刊论文鞠晶晶.JU Jingjing文学界的白衣天使——论毕淑敏的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0)毕淑敏用小说诠释自己对爱的理解.她教给人们如何保持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如何热爱他人和事业,如何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婚姻,使毕淑敏心中充满爱."文革"期间在阿里当兵的经历,使她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没有留下太多的"文革"伤痕.毕淑敏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着社会人生,以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体的独特的写作方式,使她的小说成为文学界真善美的和谐因子.4.期刊论文张思敏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2)毕淑敏从生活中生发出对儿童的种种思考,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现儿童.她把这些对于儿童的爱,对由爱所牵引出来的教育问题,化作一篇篇关注儿童的散文表达,并对儿童作为个体的存在予以极大的重视,关注母亲教育儿童的困惑与思考,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下面一一分述之.5.期刊论文向红梅浅析儿童小说《最晚的晚报》的艺术特色-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创作的儿童小说<最晚的晚报>禀承她一贯的质朴自然的写实风格,从儿童的观点出发,在曲折生动的情节中,塑造了金戈这个倔强、自立、逐渐成熟的现代少年形象,体现了作者关于爱的理念--"父母应给孩子特别理智的爱".小说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独特,富有个性.人物语言大词小用,体现智慧和幽默,充满童趣.6.期刊论文李芳论毕淑敏散文的叙事艺术-当代文坛2008,""(4)自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以来,毕淑敏始终以自己的创作关注并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她用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抒写对自然和人生博大、深沉的爱.毕淑敏的作品既真挚、细腻、多情,又睿智、凝重、深刻,有着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7.期刊论文宫爱玲悲壮的西西弗之路——评毕淑敏《红处方》-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在毒品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毒瘤的社会背景之下,描写吸毒戒毒的小说<红处方>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学价值;在准绝症"毒瘾"、拯救与启蒙的历史尴尬和人性的黑暗面前,戒毒医生全力以赴的戒毒工作凸现出西西弗的悲壮色彩,从而使小说蕴含了深刻的存在主义哲学意蕴和美学效果.8.期刊论文詹小红.Zhan Xiaohong毕淑敏对冰心母爱主题的继承与发展-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毕淑敏是冰心母爱主题的竭力传唱者.她不仅高举冰心母爱神圣、伟大的旗帜,书写了母子之间纯洁无私,"在生死抉择中不可理喻的母爱",展示了人性的纯美、崇高、坚强,张扬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而且倡导母亲需要学习、打磨,成为智慧母亲.毕淑敏丰富了母爱的内涵,深化了母爱主题.9.期刊论文张厚萍.ZHANG Hou-ping社会转型期儿童教育的尴尬--毕淑敏母爱、儿童题材小说创作的意义-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1)毕淑敏的母爱和儿童题材的小说,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在社会转型期儿童教育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家庭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世哲学的冲突;童年的快乐与生存竞争的矛盾;口头上的减负与实际中的"加负"冲突以及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等等.虽然作者未能给这些问题开出好的处方,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充分体现了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研究和探讨毕淑敏小说中对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的深层思索,对当今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和老师如何对儿童施以合理和合适的教育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10.学位论文覃媛元悲悯济世 大音希声——以冰心为参照的毕淑敏解读20061987年以一曲大气磅礴的《昆仑殇》向我们走来的毕淑敏,是一位当下文坛上不可多得的,胸腔里跳动着温暖的心的作家。

2022届高考作文与阅读:毕淑敏《孝心无价》(附精彩点评与文章珠玑)

2022届高考作文与阅读:毕淑敏《孝心无价》(附精彩点评与文章珠玑)

2022届高考作文与阅读:毕淑敏《孝心无价》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人生错过了什么就再也无法挽回?大概只有“尽孝”一事吧。

时间残酷、生命脆弱、再加上我们年轻不懂事,错过了就终身遗憾!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作家毕淑敏在阅尽人生百态,感慨千种情怀后,更体味到“孝心无价”的真谛。

尽孝的形式不同,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这些在“孝”的天平上其实是平等的。

退一步讲,只要常回家看看,一起吃顿饭,说说话,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父母不是期待你给他们什么有形的物质,而是期待你真实的到来,足以尽享天伦之乐了。

那就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尽孝吧,趁父母在!披文入情孝心无价题目即主旨所在。

①听一位研究古文字的教授讲,“孝”这个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一个少年人牵着一位老人的手,慢慢地在走。

“孝”字从右上到左下那长长的一撇,便是老人飘荡的胡须……②不知这说法是否为史学家定论、是否无懈可击,但它以一种恒远的温馨,包含着淡淡的苦楚沉淀我心,让我感到一种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感怀、一种更为年轻的个体对即将逝去的年华无微不至的关顾与挽留。

开篇由“孝”的字形,引出孝的话题。

③“孝”是东方文化灿烂的遗产,但在我们这个国度里,身份却很有几分可疑。

和它们比肩的“忠”的地位,则要光辉伟大得多。

国家、民族、政党、军队……都是需要“忠”的,而在“忠孝不能两全”这句话下,“孝”好像成了“忠”的对立面,冰炭不相容。

首先谈了“孝”与“忠”的关系——忠孝往往不能两全,致使一部人不敢谈“孝”,心里有了遗憾。

④和忠比起来,孝的范围似乎比较窄。

前者面对的是众人,后者大约只包含自己的家人。

回顾中国的近代史,国家民族奋战的艰难历程,在浸透血与火的车辙里,难得有“孝”的位置。

先驱的革命者,从域外窃得种子,带回这块苦难的大地。

他们是有知识的年轻人,之所以曾受到良好的教育享有文化,多半和富裕的家境不可分,但他们义无反顾地向父辈的剥削阵营开火了。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文学论文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文学论文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摘要:毕淑敏是一位具有深厚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她在创作方面对死亡主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

结合她自身多姿多彩的经历和相关的知识,她对死亡主题的描写经历了“描写死亡”、“直面生死”、“挑战死亡”三个阶段。

她的创作展现了死亡的真相和价值同时又启发人们思考生存的意义与方式。

关键词:毕淑敏死亡主题生存《预约死亡》前言:毕淑敏是文学界的一朵奇葩,她的人生经历给了她创作的素材,同时也使她把她自己心中的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的感悟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分享又启发人进行深刻的思考。

一、从军行医的经历毕淑敏生于新疆伊宁。

17岁时,正值“文革”期间,毕淑敏参军入伍,被分配至西藏阿里军分区;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是一名部队医生,在西藏高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后,曾担任内科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

1986年,毕淑敏在其34岁时写出处女作——小说《昆仑殇》,并于次年发表在《昆仑》杂志上。

她于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1年,她退出已从事22年的医生职业,开始全职写作。

她于1991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94年,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奠定了毕淑敏在中国文坛的声誉。

此后,毕淑敏陆续发表作品《红处方》、《拯救乳房》、《血玲珑》。

1998年她于46岁高龄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方向入读,其后,她成为注册心理咨询师,并开办诊所。

二、关注死亡主题(一)描写死亡毕淑敏的处女作《昆仑殇》写了一群为了执行命令而葬送生命的年轻士兵,“殇”就是未成年英勇而亡。

“1号”首长不甘寂寞,争强好胜,为了自我的邀功请赏,强硬下达了让军队穿越无人区进行拉练的命令。

战士们一个个都表现得非常勇敢、无畏:号兵李铁为了鼓舞士气用生命吹响进军号,炊事班长金喜蹦为救护同行者滑下悬崖,女卫生员肖玉莲为荣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作战参谋郑伟良在赶送描写这次壮举的新闻稿件路途中车翻人亡。

但壮烈的背后还有让人陷入沉思的许多东西:“1号”首长明知是常年冻土的无人区却还要下命令让部队穿越;号兵李铁明知在高原缺氧状态下吹号无疑是送死却偏偏要主动去吹;炊事班长金喜蹦就因为读错一个字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要时时准备着用生命去赎罪;比任何人更懂得女性生理期需要避免剧烈活动的卫生员肖玉莲却硬是要和自己的生命较劲。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的开题报告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的开题报告

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一、选题背景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备受瞩目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女性为主要创作对象,关注女性生存状态、情感世界以及性别权利等话题。

作品中所表现的生命关怀成为毕淑敏创作的独特风格和特色,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肯定。

本文旨在探究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理解其在文学世界中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意义毕淑敏的作品探讨了现代女性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困境,并表达了对于生命的关怀、珍惜和呼唤。

通过分析毕淑敏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和生命关怀,有助于深入了解毕淑敏作为一位女作家的独特创作风格,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题与女性话语,推动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三、研究内容1.毕淑敏的生命关怀:从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毕淑敏作品中的生命关怀。

2.毕淑敏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探究毕淑敏的女性主题与生命关怀如何通过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得以体现。

3.毕淑敏的文学价值:分析毕淑敏的生命关怀与女性主题对当代文学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启示和警醒。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毕淑敏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中的生命关怀与文学价值,并结合文学理论进行解读和探讨。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毕淑敏作品中生命关怀的分析与探究,预期将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理解毕淑敏创作中的独特特色和风格,探究其代表作品的文学意义与价值。

2.深入掌握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女性主题和女性话语,推动女性文学的研究和发展。

3.对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提供启示和警醒,对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文计划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一月至二月:文献资料调研和收集,构建研究框架,明确研究目标。

三月至五月:对毕淑敏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深入探究生命关怀以及女性形象的表现与特征。

试论毕淑敏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一)

试论毕淑敏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一)

试论毕淑敏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一)论文摘要:文章探索了毕淑敏小说的审美意义,对小说折射出的医学与美学、人性与理性交切相融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小说中展示的生命尊严和人生价值。

论文关键词:毕淑敏;文学创作;人生价值;生命意识在灿若星辰的当代众多的女性作家中,毕淑敏是一颗耀眼的文星。

毕淑敏以她健壮的脚步,从巍峨的高山之巅——昆仑走来,将她对大自然高度的仰慕与对生命的崇敬传达给读者,成为具有独特生命意识的作家。

其作品“渗透着真实生命的机制,和饱蕴着健康生命的尊严和热能”,这沉沉甸甸的生命含金量致使她的作品加重升值。

1整合医学与美学,交织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毕淑敏在不到17岁时就去藏北高原当卫生兵,她看到了太多的死亡,她不得不在花季的年龄开始严峻郑重地思考死亡和生命,这使“她成为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

”她对生命具有强烈的悲悯之情,但对生活并不厌倦,这就是她的生命哲学。

而作为行医20多年的医生,毕淑敏胜过鲁迅、郭沫若几位文学大师的地方,就是他们虽学医出身,但极少有医疗实践。

毕淑敏能冷静地体察人的生理器官及其变化。

因此在作品中她能惟妙惟肖地摹塑人物由于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而引起的感觉世界的波动与平静,使读者真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在毕淑敏自称为“生命寓言”的小说《生生不已》里,她写了生命的传承,她对女孩甜甜患恶性脑瘤而亡以及对甜甜的母亲乔先竹孕育小生命历程的叙描,都是精致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

毕淑敏对人体及其感觉的描述和把握,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在《昆仑殇》中,作者更是再现了生命禁区的军人们如何与死亡抗争的情景。

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精神的强盛终于未能创出生命的奇迹,那么多的战士倒下去了,那个用号声唤醒兵士低迷精神的号长,那个单纯圣洁的美丽女兵,那个为救他人而坠崖的大个子,都倒在了生命的极线上。

毕淑敏以此告诉读者,什么是缺氧、寒冷,什么是美的灵魂。

医学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反映医学的文学作品是在文学的领域里打了一个医学的擦边球,达到了一种似是似不是的效果,这是文学追求的境界,却是医学的大忌。

试论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以《预约死亡》《红处方》为个案

试论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以《预约死亡》《红处方》为个案

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试论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以《预约死亡》《红处方》为个案On Death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s- - To "reserve death", "red prescription" for theCase所在院(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研究起止日期:二○○年月至二○○年月二○○年月(居中)试论毕淑敏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以《预约死亡》《红处方》为个案摘要:毕淑敏是一位极具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的女作家,在她的创作中,对于死亡体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而将更多的视角聚集于对死亡的关注,在众多小说中创造了死亡意识。

她根据自身的相关经历和知识,增加了这一主题的内涵,通过对死亡的描写来启发读者思考生存的意义。

关键词:毕淑敏;死亡意识;《预约死亡》;《红处方》On Death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s- - To "reserve death", "red prescription" for the Case Abstract: Bi Shumin was a great humanist and humanitarian feelings of he writer, in her creations, for death reflects the strong interest, and thus the more perspectives gathered in concern of death in many fictionIt created a sense of death. She based on their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increasing the concept of the subject, through the death of the description to inspire readers to ponder the meaning of life.Keywords: Bi Shumin; death consciousness; "reserve death"; "Red Prescription"目录绪论 (1)一.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识的表现 (1)(一)《预约死亡》 (1)1.临终关怀这所医院里到处都有各种小人物不可预知的死亡 (2)2.有的老人最终被安乐死 (2)(二)《红处方》 (3)1.戒毒所里各色吸毒男女浑浑噩噩在死与未死之间 (3)2.戒毒所院长通过自杀来获得了人的完整,个人在生命中理性的超越 (4)二.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5)(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环境因素、特殊的职业 (5)1.17岁当兵入伍,远征藏北 (5)2.20余年的主治内科军医 (6)3.做过心理咨询大夫 (6)(二)对生命的领悟 (6)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限度,这是不可拒绝的 (6)2.正视它,并且勇敢、淡然、有尊严地死去 (7)3.珍惜并且过好现在 (7)三.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识的价值意义 (7)(一)对作者而言 (7)1.找到心灵净土,找到生命终极意义所在 (7)2.面对苦难,坚持抗争,永不放弃 (8)3.从历史的深度看待生命毁灭/交替的意义 (8)(二)对社会而言 (8)1.对死进行深刻的体察、并形成身后的文化和阐释 (8)2.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和女性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绪论毕淑敏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获海内外文学奖30余次。

人物素材毕淑敏、周国平-初中议论文写作技巧精讲实练

人物素材毕淑敏、周国平-初中议论文写作技巧精讲实练

作文素材补充与积累一、议论文素材积累之毕淑敏童年和少年:努力而优秀的好学生毕淑敏有一个柔和的童年,从父母和师长那里得到许多无条件的喜欢和爱。

得益于父母的教诲,小小年纪的毕淑敏就知道“做每一件事都努力”,不偏科,喜欢语文也喜欢数学,在学校就是班长、大队长、学习委员,学习上力争上游,她的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是一个典型的“学霸”。

这种从小培养的习惯性努力,给她今后的生涯发展铺好了底色,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喜欢或不喜欢的工作,她都努力到极致,可谓是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

青年:藏北高原上从卫生员到军医在西藏的11年,是她人生中悲壮惨烈,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1.对医学,从最初的反感到平静的接受再到热爱的探索到西藏当卫生员,是她职业生涯的起点。

17岁,她从学校应征入伍,那个时代,人人争着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她却退缩一旁,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喜欢医学,不想做一个天天面对病人的医务工作者,命运有时说不清也道不明,恰恰五个名额里有一个就是她。

虽不情愿,但她安静地接受这一切现实,努力完成生命给予她的缘分,就像做学生时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那样,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很用功的卫生员。

毕淑敏逐渐被医学内在的魅力征服,她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更有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的工作使她获得了病人和领导的认可,她被推荐入党、上军医大学,大学期间依旧门门功课优异,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军医。

2.在西藏,冰雪、高原和死亡重塑她的三观从温柔乡里长大的女孩,到祖国最为边远的不毛之地当卫生员,毕淑敏被摧毁和重建,这块地球上最高的土地,以冰雪和缺氧的形式,把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强硬的灌输到她的大脑。

工作原因,在高原上一次次与死亡的近距离接触,毕淑敏在花季的年龄就悟出死亡的真谛,最震撼的第一次面对死亡是跟着老医生,将一位去世的当地牧人抬到山顶,实施“天葬”的同时,她学习解剖和了解人体构造,这样的解剖课,估计现在的医科大学都不可比吧?这样的场景,虽没有图片,我也能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那种撕裂和恐惧。

读书使人优美议论文毕淑敏

读书使人优美议论文毕淑敏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

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摘要:毕淑敏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备受推崇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中常常涉及死亡问题,探究人生的本质和生命的价值。

本篇论文以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为探讨对象,从直面死亡、生命如何被定义、死亡与爱、死亡的归属等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探究作家通过对死亡主题的描绘和思考,对读者以及社会提出的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毕淑敏;小说创作;死亡主题;人生价值一、死亡作为必然的结局二、生命如何被定义三、死亡与爱四、死亡的归属五、从死亡中寻找意义六、死亡的教益七、面对死亡的勇气八、生命的延续方式九、生命的价值探讨结论:毕淑敏的小说故事情节在追求真实、深刻地反映人性弱点和人类生命价值的同时,对社会和个人提出了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通过这些小说,我们可以真正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和人生的无常,面对死亡应该更加珍爱生命,感恩生命的赐予,并且从死亡中挖掘生命的意义,用生命的方式去维系死亡后的生活。

1. 死亡作为必然的结局在毕淑敏的小说中,死亡常常被描绘成一种必然的结局。

小说中的人物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措手不及的情况,这也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

这一主题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更加珍惜生命。

2. 生命如何被定义小说中有很多定义生命的语句,例如“生命是一种喜怒哀乐的交替过程”,“生命是一笔巨大的债务”。

这些定义都表达了生命的复杂和难以捉摸。

通过这一主题,毕淑敏想要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 死亡与爱在毕淑敏的小说中,死亡与爱常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人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往往更加珍惜身边人的存在,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些情感层面的描写对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起到了推动作用。

4. 死亡的归属在人们面临死亡的时候,会面临到身后事的考虑。

在毕淑敏的小说中,死亡的归属问题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1我很重要

1我很重要

理清思路,明确作者观点
思路:开篇提出“我不重要”—
—分析“我很重要”——鼓起信 心,肯定“我很重要”。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采用层层推 进的结构方式。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6自然段)
从反面着笔,指出我们从
小受过的教育是“我不重 要”。
内容分析
?思考· 探究三: 强调一种普遍的观点,采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铺垫 下文,与后文形成对比, 突出“我很重要”。
生字
lì 菽粟 shū sù 濡养 rú 相濡以沫 rú 回溯 sù 怅然 chàng 混淆 hùn xiáo 生死攸关 yōu 肋骨 lèi
战栗
琴弦
xián 淳厚 chún 粘起 zhān 微蹙 cù 揿 qì n 骤然 zhòu 一沓沓 dá 驰骋 chí chěng 寰宇 huán
后面掠过一阵战栗。——为什么? 原因: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① 对自己小声说——不习惯(但是我说了) ② 声音放大一点说——激 动(我这样说了) ③ 大声对世界宣布——勇 敢(我终于说了) ④ 昂头响亮地宣布——骄 傲(我坦然说了) 原因:作者认识到了“我很重要”是心灵对 生命的承诺 。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 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 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 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 间。
毕淑敏—“文学的白衣天使”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
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 高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 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 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 200万字。《红处方》是毕淑 敏第一部长篇小说,她是国家 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 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 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 主要作品有《血玲珑》等。

盛开在生命道途中的向阳花——论毕淑敏的创作品质

盛开在生命道途中的向阳花——论毕淑敏的创作品质

摘要:毕淑敏以自己军人、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身份所熔铸的特殊眼光去聚焦转型期社会中人们的身体与精神状态,自觉担起拯救病态心灵的责任,以温暖的笔触引导读者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其向阳花般的创作品质——温暖、坚强、追随光明与希望,体现出其看待生命的独特视角,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可帮助人们了解当下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认识并拯救自我,以及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等。

关键词:生命价值;尊严;人性;拯救与自救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699(2019)05-0072-06DOI :10.3969/j.issn.1671-3699.2019.05.013在当代文坛上,毕淑敏可谓是独具特色的女性作家。

毕淑敏有着二十二年的从医经历,其中十一年的军旅生涯让毕淑敏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医生和军人的身份,以及西藏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深刻体验,让她在看待生死时拥有一种超然的生存态度,并且对生命有着更崇高的敬意和高度的重视,因此她的文学作品始终围绕生命的主题,充满了对生命哲理和生存意识的思考。

完整的家庭和爱使她不仅有着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也有着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情怀。

同时,心理医生的身份让毕淑敏对人们的精神状态格外敏感,她善于将现代化过程中人们消极错误的生命意识和思想行为都置于显微镜下予以放大并进行观察与疗救,她拨开人性丑恶的层层表皮,揭开人们掩盖伤口的面纱,挖掘其深层的精神和思想,发掘人性的真善美,让习惯生存于冷漠与隔阂中的人们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温暖和关怀,让堕落的人们寻找到自我解救的药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进步举世瞩目,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的毕淑敏渴望以笔为剑,斩断缠绕着现代社会中使人们几近窒息的荆藤,以女性作家的细腻和心理医生的深刻睿智,拯救身陷泥淖的人们,净化其心灵,救赎其灵魂。

这就是毕淑敏向阳花般的创作品质——温暖、坚强、追随光明与希望。

毕淑敏的精神小屋(议二 一个人为例 散文化写法升格)

毕淑敏的精神小屋(议二 一个人为例 散文化写法升格)

毕淑敏的精神小屋(议二一个人为例散文化写法升格)华琳之在电视节目上看见毕淑敏,她笑意盎然地聆听主持人的问题,并且耐心细致的回答。

岁月给与她从容淡然的气质。

她也一直在用她的作品影响着我们。

像毕淑敏一样,构建自己的精神小屋,会让平凡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

第一间小屋里,盛放着似火的期望。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军队小护士,成长为一个杰出的作家。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能热爱它。

”我想我应该找到了答案。

读毕淑敏的《昆仑殇》,我了解到她的藏北军旅生活。

在阿里雪山上,没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吃,空气稀薄,异常寒冷。

她也曾背负装备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攀越六千米高山,甚至因无法呼吸而想过死。

但她热爱阿里,在描述阿里的生活时竟不曾抱怨苦难。

字里行间洋溢着活泼和轻松的气息,她仿佛又回到了17岁那年。

是的。

生活的难题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你若消极面对,它会恶狠狠地让你摔得更惨。

对将来怀有火红的期望,将苦难想像得好一些,苦涩的日子过得好一些,用自己的行动将艰难的日子活出色彩,生活就不会亏待你。

第二间小屋里是满目苍翠,生机盎然。

毕淑敏从阿里回京后依然做医生,行医22年,她一直对医生的职业情有独钟。

尽管她只做基层医生,危在旦夕的病不多,但她一直兢兢业业,全心全意。

她说:“这是一个务实的世界,不能随意夸张修改延误。

”医生的工作本就是平凡的,甚至你会觉得它枯燥无味,正因此,踏实和务实就显得格外珍贵。

当你凭借自己的事业心责任心将工作做到极致时,你的心里一定会盈满了满足感和自豪感。

这是因为你让看似枯燥的工作有了色彩,你的生命也必将绿意盎然。

第三间小屋被纯洁祥和的乳白色覆盖。

有很多人盛赞毕淑敏是贤妻良母,是好作家,她的不张扬,不争不抢,淡定从容的的确令人景仰。

她的文章直面死亡与血污,却不矫揉造作,文风顺畅平实。

这是她人生阅历沉淀下的厚积薄发,她的平静与平淡可能并不起眼,但能换发出强大的力量,感染每一位读者。

一曲庄严的生命之歌

一曲庄严的生命之歌

一曲庄严的生命之歌
毕淑敏是当代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她青年时期赴藏从戎的经历,以及她的从医背景和心理学博士学历,使得她的作品逼近生命本质,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本论文主要是通过死亡主题、生育与母爱主题和生命关爱主题三个方面来探究这种生命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写作是源自内心生命意识的涌动,主要分析作家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和创作特点。

第二章,死亡主题,分两部分阐述。

第一部分探讨作品中寻常之死的艰难,揭示作家对健康死亡文化的呼吁,层层展露由正视死亡到回应死亡,最后到超越死亡这样一种逐步深入的良性意识;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对,探讨异常之死在作品中的描述,通过对奉献者、卑微者和自杀者人物命运的分析阐释,昭示作家对生命本真追求的赞美。

第三章,生育与母爱主题,生育与母爱是与生命直接相关的自我体验,孕育让生命主体得到自我生成和绽放;生育构成了一个生生不已的生命圆环;而母爱在作家看来就是一种超越性别的大爱。

第四章,生命关爱主题,纵观了死生,本章从生命关爱的角度来关照生命意识,分别从拯救灵魂和寻求快乐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总之,毕淑敏的作品中高昂着生命意识,其丰富的创作实绩和深厚的写作实力,使她在文坛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文坛的一棵常青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物毕淑敏毕业论文题目
对于大多数写人物传记毕业论文的同学来说,确定题目十分困难,下面我们今天就以研究毕淑敏同志为例,整理了部分关于毕淑敏毕业论文题目精选,欢迎各位参考。

关于毕淑敏毕业论文题目一:
1、毕淑敏小说中的疾病书写
2、毕淑敏创作中的文学治疗作用阐释
3、论毕淑敏创作的生命哲学与审美取向
4、论毕淑敏作品中的生命意识、女性意识和救赎意识
5、毕淑敏小说女性意识研究
6、毕淑敏《红处方》话语情态分析
7、叙事学视阈下的毕淑敏小说
9、毕淑敏小说的心理学阐释
10、文学世界里的白衣天使
11、论毕淑敏创作中的生命关怀
12、毕淑敏小说创作论
13、穿越死亡沼泽
14、毕淑敏散文研究
15、论毕淑敏创作的生命情结与审美超越
16、毕淑敏、余华小说死亡主题比较论
17、文学的白医天使
18、论毕淑敏创作的生命意识
19、悲悯济世大音希声
20、论毕淑敏小说的“生命关怀”
21、论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
22、论毕淑敏创作的关爱情怀
23、灵魂的救赎与唤醒
24、从属性对现代女性自性完善的禁锢与延迟
25、论毕淑敏作品的伦理叙事
26、论毕淑敏小说中的两性格局
27、盛开在生命悬崖边的白莲花
28、毕淑敏小说创作论
30、生命意识的执着叩询
关于毕淑敏毕业论文题目二:
31、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32、毕淑敏小说原型人物论
33、毕淑敏散文比喻研究
34、毕淑敏小说创作论
35、直面生命的达观叙事
36、直面存在的生命悲歌
37、毕淑敏小说创作论
38、试论医学对毕淑敏创作的影响
39、一掬清泪眷苍生
40、毕淑敏小说人物论
41、弃负型故事的现代演绎
42、毕淑敏作品及其市场价值研究
43、毕淑敏散文的“心理治疗”功能研究
44、《开讲啦》(毕淑敏:别给人生留遗憾)口译实践报告
45、直面死亡困境
46、红与蓝
47、一曲庄严的生命之歌
48、背负写作的责任与良知
49、毕淑敏小说论
50、试论毕淑敏作品的悲剧意识和拯救情怀
51、悲悯的人文情怀
52、论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与局限
53、走向生命的圆融
54、生命意义的张扬与存在的拯救
55、毕淑敏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之美
56、毕淑敏散文的语言艺术
57、用生命擦拭生命
58、论毕淑敏小说中女性的四种意识
59、论毕淑敏作品中的人本情怀
60、平衡木上的舞蹈
61、毕淑敏小说创作个性论
62、《柔和的力量》翻译报告
63、女性作家孕育书写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