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考试题目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考试题目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一、单选题1.(2分)从维熙的______________,以齐东海老人的不幸为中心,描绘了野花岭农林牧高级社的一幅混乱的生活图画。

• A. 《远去的白帆》• B. 《风泪眼》• C. 《大墙下的红玉兰》• D. 《并不愉快的故事》纠错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2.(2分)《创业史》是_____的作品。

• A. 周立波• B. 柳青• C. 浩然• D. 赵树理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3.(2分)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

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 A. 《将军吟》• B. 《伤痕》• C. 《我应该怎么办》• D. 《神圣的使命》纠错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4.(2分)马小辫是_______中的人物。

• A. 《苍生》• B. 《西沙儿女》• C. 《艳阳天》• D. 《金光大道》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5.(2分)存妮是________中的人物。

• A.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B. 《记忆》• C. 《挣不断的红丝线》• D. 《热雨》纠错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6.(2分)《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_______。

• A. 食指• B. 北岛• C. 顾城• D. 舒婷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7.(2分)_______掀开了建国后干部主题的新篇章,开辟了建国后的“赵树理方向”——作家选定的方向。

• A. 《登记》• B. 《小二黑结婚》• C. 《卖烟叶》• D. 三里湾纠错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8.(2分)_________以其对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赞颂,成为“十七年”反映体制思想的“压卷”之作。

• A. 《苍生》• B. 《西沙儿女》• C. 《金光大道》• D. 《艳阳天》纠错得分: 2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展开解析9.(2分)老甘是___________中的人物。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

A.刘雨生 B.王金生
C.梁生宝 D.李月辉
2.王蒙12岁起就“奉为圭臬”的苏联小说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日瓦哥医生》
C.《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D.《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3.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 )。

A.茅盾 B.巴金
C.田汉 D.老舍
4.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 )。

A.郭小川 B.贺敬之
C.流沙河 D.蔡其矫
5.《伏羲伏羲》和<狗日的粮食》的作者( )等。

A.李锐 B.刘醒龙
C.刘恒 D.刘震云
6.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 )。

A.《叔叔的故事》 B.《长恨歌》
C.《乌托邦诗篇》 D. <启蒙时代》
7.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

A.《突围表演' B.《山上的小屋》
C《思想汇报》 D.《黄泥街》
8.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有《文化苦旅》、《白鹿原》、《尘埃落定》、<马桥词典》、《日光流年》等,其中,《文化苦旅》的作者是( )。

A.余秋雨 B.陈忠实。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2017年春季《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期末考核答案

2017年春季《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期末考核答案

2017年春季《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期末考核答案期末作业考核XXX《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64分)1、林震的形象。

答:XXX是小说的主人公。

是一位朝气蓬勃、满怀革命理想、单纯热情的年轻员。

作为一个基层的党务工作者,他满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崇敬和对火热生活的热切向往,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的。

他直率、认真、执著,对腐败的斗争、对权力的不屈、对真理的坚持,使他一次次跃过迷惘和困惑,同与工人对立的麻袋厂厂长XXX斗争,同推委麻木的直接领导——XXX新怒目相对,同“一切看透了”,“一切就那么回事”的组织部副部长XXX据理力争。

他积极地向上级汇报、反映情况,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但得到的却是嘲讽、警告和批评,使他进一步陷入惶惑和苦恼之中。

他却逐渐摆脱了对新工作、新生活的美好幻想,开始了认真、理性的思考。

后来,他终于鼓起勇气向组织部部长倾诉自己的想法……。

2、《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答:首先,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通平凡的兵士和老庶民,她们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与通常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显然分歧。

其次,小说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1)从选材上讲,作者将战火纷飞的斗争场面推为背景,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情景通过民工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而仅仅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有词意的描写。

(2)在构思上善于以小见大。

(3)作者还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举动来刻画人物。

(4)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

3、简析《双桅船》中“船”与“岸”的多重象征性含义。

答:由于墨客接纳了象征的手法,使“船”与“岸”的关系十分复杂,具有了多重的含义。

我们不妨把他们假设为一对热恋中的情人,而《双桅船》也就可以说是一首情诗。

但这海岸又实在不止是一位情人的代表,它似乎还象征着某种比情人更为阔大深厚的事物,你甚至可以说它象征着祖国、民族、以及其他许多令人起敬的东西。

另外,假如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具体归结为某一种事物,而只是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种远比自己更加博大深沉的力量的钦慕呼唤和追求,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呢,无论是对一个饱经历史颠簸的民族来说,还是对一个在持续的风浪和动荡时期里成长起来的姑娘来说,这样的钦慕和呼唤都是非常自然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双桅船的心境正式我们许多人共同的心境。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分学期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代号:2408;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15日,收集了2009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1.知侠创作的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是(A)。

A.《铁道游击队》2.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C)。

C.梁斌3.对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题材创作影响最大的创作模式是(B)。

B.《子夜》模式4.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B)。

B.“半自由体”5.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以(A)为代表。

A.《回延安》6.《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D)。

D.翠翠7.“反思文学”中,鲁彦周的具有“公子落难型”特征的作品是(B)。

B.《天云山传奇》8.“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是(D)。

D.《种田大户》9.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文学”的代表诗人是(D)。

D.昌耀10.《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为了(B)。

B.得到一本字典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A)。

A.孙犁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A)等。

A.《铁道游击队》3.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B)。

B.《关大妈》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B)。

B.叶和甫5.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C)。

C.梁斌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C)。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7.杨朔国际题材的散文作品的代表作是(A)。

《中国当代文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A)A.林震B.刘世吾C.钱文D.张思远3.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小说是(A)。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4.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C)。

A.贾平凹的《秦腔》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C.麦家的《暗算》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5.《玫瑰门》的主人公是(B )。

A. 竹西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6.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A)。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A)。

A.《秦腔》 B.《月迹》 C.《商州》 D.《丑石》8.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是1894年正式出版的长篇言情小说(C)。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海上花列传》D.《孽海花》9.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是(C)。

A.郎红浣 B.金庸 C. 梁羽生 D.古龙10.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是《如果林秀雄》、《将军碑》的作者(C)。

A.七等生B.王文兴C.张大春D.朱天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 )等。

A. 小满儿 B.双眉 C.范灵芝 D.妞儿12.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标准答案】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期末考试真题-2018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

【标准答案】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期末考试真题-2018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
2. 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 ,余华小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其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830
试卷代号 :1289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 (供参考)
2018 年 1 月 一、分析题 (100 分)
l
一、分析题 (100 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 1000 字。在答题时应做 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 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说明"样板戏"与"京剧价值的看法。
2. 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 ,余华小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其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评分标准]
A.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0-30 分) B.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20-30 分) c.文字欠流畅或不优美。(扣 10-20 分) D.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2 分,最多扣分不超过 10 分)
试卷代号 :1289
座位号E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7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试题(半开卷)
E四
2018 年 1 月
说明:本试卷总分为 100 分,占考核总成绩的 70% ,其余 30% 为平时作业得分。考试时长 为 60 分钟{一个小时)。
|得分|评卷人|
831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 1000 字。在答题时应 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 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一、填空1、1949年7月2日到19日,召开“第一次文代会” 。

2、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简称“第一次文代会”,(成立了中国文联,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后来被当作“当代文学”的起点。

3、政治抒情诗: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何其芳4、生活抒情诗:闻捷《天山牧歌》、李瑛《戈壁日出》、公刘《西盟的早晨》、5、“山药蛋派”:赵树理二、名词解释1、什么是新时期?“新时期”这一在社会政治层面提出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领域,很多人用“新时期文学”来概括文革后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的总体风格和作家姿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历史的清算和对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无可回避的主题;2、文学界普遍表现了一种探索、求新的强烈意识。

3、文学发展的“潮流化”倾向。

2、什么是伤痕文学?70 年代末期,一批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被一些人称为“伤痕文学”。

一般认为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3、什么是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意识流小说最成功的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4、什么是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在文革期间就已经存在,到80 年代才形成一种文学潮流。

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的作家主要有孔捷生、郑义。

在80 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是用来描述一种叙事体裁的文学现象的概念。

但批评界对它的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较普遍的说法是:1、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比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 D.李大钊2.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 )。

A.汪静之 B.胡适C.朱自清 D.冰心3.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其作者是( )。

A.胡适 B.周作人C.鲁迅 D.李大钊4.田汉1920年创作完成的第一部剧本是( )。

A.《获虎之夜》 B.《梵峨嶙和蔷薇》、C.《名优之死》 D.<咖啡店之一夜》5.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 )。

A.戴望舒 B.刘呐鸥C.施蛰存 D.穆时英6.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沙汀的( )。

A.《淘金记》 B.《困兽记》C.《还乡记》 D.《种谷记》7.著名随笔《三八节有感》的作者是( )。

A.冰心 B.冯沅君C.丁玲 D.陈衡哲8.长篇小说《上海春秋》和长篇传记小说《窿芳记》的作者是( )。

A.无名氏 B.张恨水C.周瘦鹃 D.包天笑9.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 )。

A.《女神》 B.《新梦》C.《前茅》 D.<恢复》10.解放区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农村合作社题材的作品,也是当时第一部将反对革命队伍内部“左”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作为主要情节贯穿线的作品,是欧阳山的( )。

A.《高干大》 B.《小二黑结婚》C.<暴风骤雨》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排序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

排序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

排序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试卷代号:2408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历年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题库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6月9日;资料搜集了2008年7月至2016年1月十四次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为方便学员考试试题已经排序;2017年春期期末考试时间:2017年6月24日16:30-18:00。

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B.巴金 C.陆柱国D.杨朔12.我国的民族叙事诗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A.原始神话 B.英雄史诗 D.民间叙事诗13。

《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

A.邓拓 C.吴晗 D.廖沫沙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

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个和八个》 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15.王安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表现现代都市现实与历史的作品主要有()。

A.《纪实与虚构》B.《香港的情与爱》 C.《叔叔的故事》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 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 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年代初期,有三位作家以“马铁丁”为笔名开辟了一个“思想杂谈”专栏,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

这三位作家是。

B.郭小川 C.张铁夫 D.陈笑雨年代以后,表现历史战争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红高粱》C《黑太阳》 D.《皖南事变》5.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等。

A.沈从文 C.张爱玲 D.朱光潜6.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边城》的作者、主编《文学杂志》的著名美学家,以及在沦陷区广受欢迎的女作家等,他们是:A.沈从文 C.张爱玲 D.朱光潜7.《茶馆》表现中国近代最黑暗的三个时代是()。

A.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的清朝末年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初年 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8.方之的《内奸》描写的两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事件是。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本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 )等。

A.陈先晋 B.李月辉
C.盛佑亭 D.龚子元
2.“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 )。

A.<皖南事变》 B.《红旗谱》
C.《林海雪原》 D.《三家巷》
3.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的实验话剧是( )。

A.<现代折子戏》 B.《车站》
C.《绝对信号》 D.《野人》
4.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 )。

A.郭小川 B.贺敬之
C.流沙河 D.蔡其矫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 )。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6.因具有朦胧的女性视野而受到批判的《百合花》的作者是( )。

A.杨沫 B.茹志鹃
C.宗璞 D.韦君宜
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

A.《十八岁出门远行》 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C.<四月三日事件》 D.《-九八六年》
8.散文集《游牧长城》的作者是以诗歌创作步人文坛的( )。

A.周涛‘ B.余秋雨
C.于坚 D.贾平凹。

《中国当代文学(专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2.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赵树理主要受以——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

3.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历史小说,最初取名为《—------ 》,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

4.“九叶诗派”虽然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却得名于—------—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合集《九叶集》。

5.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编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

6.老舍在当代文学史上继《-------------- 》后创作的第二部话剧是《龙须沟》。

7.—-------—的《李自成》第一卷以潼关南原大战和起义军在商洛东山再起为主要情节。

8.-----------的《花园街五号》被看作是“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之一。

9.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八年,共发表“随想”l50篇。

10.杨绛在20世纪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11.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中篇小说热”,正值“伤痕文学”兴起之后,与“—---—文学”形成了一种共生现象。

12.--------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了菱花和两个女儿存妮、荒妹生活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悲剧故事。

13.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4.-------- 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给我们留下了小英子、小和尚等鲜活的人物形象。

中国当代文学》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A.XXX、XXX、XXXB.XXX、XXX、XXXC.XXX、XXX、XXXD.XXX、XXX、XXX14.下列哪部小说是XXX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之一(。

)。

A.《红高粱家族》B.《丰乳肥臀》C.《生死疲劳》D.《蛙》15.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中国版的《飘》”(。

)。

A.XXXB.XXXC.XXXD.XXX答案:一、1.C 2.A 3.B 4.B 5.D 6.A 7.A 8.C 9.D 10.C二、11.A、C、D 12.A、B、C 13.C 14.D 15.A14.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XXX的《黄土地》、XXX的《一个和八个》、XXX的《猎场札撒》和XXX的《邻居》。

15.XXX90年代以后以家族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九月寓言》、《柏慧》和《家族》。

16.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XXX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7.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18.在50年代中期的战争小说中,以“整体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XXX的《保卫延安》、XXX的《红日》;以“个人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XXX的《洼地上的‘战役’》、XXX的《百合花》;而以“民间视角”为特征的作品主要有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19.XXX与XXX、XXX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20.XXX的《红日》原计划写四部,后来又发展为六部,但只完成了它的第二部《播火记》和第三部《烽烟图》。

21.1957年1月,诗刊《群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日白的短诗《吻》和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22.“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2408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C)。

A.杨沫B.冯德英C.梁斌D.欧阳山2.《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A)中。

A.省港大罢工B.国民革命军北伐C.广州起义D.第一次国共合作3.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B)。

A.“楼梯式”B.“半自由体”C.“民歌体”D.“散曲小令体”4.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主要有陈翔鹤的(D)等。

A.《杜子美还家》B.《正红旗下》C.《鲁亮侪摘印》D.《陶渊明写<挽歌>》5.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B)。

A.谢小山B.叶和甫C.杨显之D.王和卿6.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张扬的(B)等。

A.《九级浪》B.《第二次握手》C.《波动》D.《火神交响曲》7.“反思文学”中,鲁彦周的具有“公子落难型”特征的作品是(C)。

A.《灵与肉》B.《李顺大造屋》C.《天云山传奇》D.《犯人李铜钟的故事》8.张贤亮有九部著名中篇小说的总标题是(B)。

A.《初吻》B.《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C.《绿化树》D.《男人的一半是女人》9.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A)。

A.《西线轶事》B.《高山下的花环》C.《金色叶片》D.《雷场相思树》1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D)。

A.《苏七块》B.《酒婆》C.《认牙》D.《神鞭》二、多项选择题11.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依次为(BCD)。

A.王愿坚B.巴金C.陆柱国D.杨朔12.著名杂文集《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ACD)。

A.邓拓B.吴南星C.吴晗D.廖沫沙13.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

2018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新青年》于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是。

2.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

3.甲寅派和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是、。

4.“三美”主张是指、、。

5.《》、《》等剧作的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不朽的地位。

6.沈从文作品中“神性”就是与的结合。

7.中国诗歌会于年9月成立于。

8.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为《》。

他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辟了天地,被称为“”。

9.戴望舒的成名作为“”,叶圣陶称许他为新诗的,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10.在鲁迅全部创作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成集的杂文集中有部之多。

11.林语堂散文笔调的核心是和。

这是他所认定的小品的本色。

二、名词(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研究会 2.孤岛文学3.“文协” 4.九叶诗派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人的文学》是周作人的重要文章。

2.《海滨故人》是庐隐的代表作。

3.新文学史上第一本诗集是郭沫若的《女神》。

4.鲁迅写了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

5.李金发是象征派诗人。

6.周朴园是具有“雷雨”式性格的人物。

7.李广田追求散文的秾丽精致之美。

8.丰子恺受佛教思想影响,自成一种清幽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

9.《饿乡记程》和《赤都心史》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10.沙汀在30年代的成名作是《法律外的航线》。

四、简答(每题7分,共20分) 1.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2.沈从文小说特点。

3.曹禺戏剧的杰出贡献。

五、论述:(30分) 1.分析阿Q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结合《手推车》一诗,分析艾青诗歌的艺术个性。

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以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此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此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___ 2、《文学改良刍议》 3、章士钊 4、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5、《雷雨》《日出》 6、爱美 7、 1932 上海 8、《烙印》“泥土诗人” 9、《雨巷》音节 10、杂文 16部 11、闲适性灵二、名词(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等12人。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答案(使用)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答案(使用)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8O年代小说历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个发展阶段。

2、《创业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林道静是小说《_____________》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

3、所谓“三突出”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想录》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回答》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5、谢惠敏是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A、绿原的《重读<圣经>》B、郭路生的《相信未来》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D、公刘的《哎,大森林》2、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A、杨朔B、秦牧C、史铁生D、周涛3、《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这主要说明了他()。

A、自信B、能力强C、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4、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A、冰糖葫芦式B、一人一事式C、人像展览式D、锁闭式5、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一”,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

2.----------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

3“一--------》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

4.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5.“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沙家浜》“____ 》、《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6.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 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

7.《》中的“运动根予”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8.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为代表的系列作品。

9. 1985年,-------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10.方方的《风景》和 ----------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

11.一-------一于1979年发表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12.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影响下,在小说创作申出觋一批以“文化化”为特征的系列作品,主要有一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

13.在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中r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莫言的《红高梁》、--------的《白鹿原》等。

14.“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的<花园街五号》等。

15.在关于“ ----------”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