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活着的三个理由
罗素的名言
罗素的名言罗素说,人活着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追求爱情(longing for love)。
因为爱情会带来狂喜(ecstasy),这是其他任何经历都做不到的;爱情能减轻孤独,让你对生活不再那么恐惧;爱情能创造最美好的人类生活,仿佛天堂的缩影。
第二个理由是追求知识(search for knowledge)。
因为知识能让我们理解人的内心,理解自然界,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第三个理由是同情心(pity for the suffering)。
当你看到他人受苦、看到饥饿的孩子、看到被压迫的人民、看到被虐待的老人,看到人类的孤独、贫穷、痛苦,你的内心都会难以平静。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减轻一些这种苦难,不仅为了帮助他人,还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种苦难的受害者。
罗素曾说,人活在世上,主要是在做两件事:一、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二、支使别人这样干。
罗素名言录:如果没有知识,我们可能相信道听途说,好心做了坏事。
(罗素:分析哲学家)人的欲望有四大种:贪婪、竞争、虚荣、权力。
(罗素:分析哲学家) 《怎样变老》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被狭窄的河岸所束缚,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
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
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无痛苦地消失了自我。
恐惧是迷信的根源,也是造成残忍的主要原因之一。
智慧始于征服恐惧。
放弃自己想要的某些东西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的情绪起落是与他对事实的感知成反比的,你对事实了解得越少,就容易动感情。
精神崩溃的一个最初征兆就是坚信自己的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人的真实生活不在于穿衣吃饭,而在艺术、思想和爱,在于美的创造和瞑想以及对于世界的合乎科学的了解。
我们两次出生于这个世界,第一次是为了存在,第二次是为了生存。
人类一切的活动都发生于两个来源:冲动与愿望缺乏,是幸福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乞丐不忌妒百万富翁,虽然他们忌妒比自己收获多的其他乞丐。
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课前活动
照
片
新 感 受
人是唯一追寻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
——周国平
英 伯特兰·罗素
检查预习:
不可遏制( è) 飓风( jù ) 肆意( sì) 濒临( bīn ) 震颤( chàn) 俯瞰(kàn)
CONTENTS
整体感知:
•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课文采用了什么结构形式?
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1.课外阅读一些随笔,收集相关资料,了 解古今中外各层次人不同的生存观。
2.以“我为什么而活着”为话题写一篇班 会发言稿,立意自定,300字左右。
寻求知识
了解人的心灵,星星为什么发光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同情苦难
痛苦的呼号,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 被儿女视为 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 力的哲学家之一,未来时 代的先知
数学家,逻辑学家,社 会活动家
富有鼓动天 才的辩论家
罗素
百科全书式 思想家
1961年,为反对美国发展核武器,89岁高 龄的罗素与夫人一起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 威,被判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他卖掉古书,创立“罗素和平基 金会”。
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 中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爱因斯坦
合作探究:揣摩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1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 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总起 我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分述
渴望爱情 寻求知识 同情苦难
总结 这 就 是 我 的 一 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文章虽小,自成方圆。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2022年学习资料
对于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有人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答案一一我觉得人为-什么活着不能把它考虑大了,大多数-人都是 通人,人又是群居生活的,-我们的生活内容很多,只要每个人能-够为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一片领域的进-步而努力工作 ,无论最终他是否有-成就,他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死只-是终点,不是目标,-进步的过-程才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同-的人生目标
同情人类的苦难-坚决反对导致人类灾难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反对英国参战,被指控反战宣传罪-而判刑六 月-50年代,抗议氢弹试验,-发表著名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89岁高龄时因主持反战静坐示威,与妻子一起 判两个月-的监禁-他支持希腊与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运动-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发表声明抗议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 -70年逝世前还抗议以色列发动的中东战争
我为什么而活?-渴望爱情-追求美好的生活-鎏-追求知识-一掌握改造世界的方-法-同情苦难-渴望拯救人类的苦
渴望爱情-他的一生有过四次婚姻-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 心地将偏狭得多-。
追求知识:-他一生追求知识。出生不久父母去世,童年非常孤独。书-本与数学将他从孤独与绝望中拯救出来。他迷上 数学。-11岁开始从哥哥那里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并很快掌握-几何学定理。-18岁考入剑桥大学,前三年攻读数 ,第四年攻读哲学。-作为数学家,他完成巨著《数学原理》-作为哲学家,他是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年近80 开始写小说,散文在英国文学中享誉甚高。-一生著作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 、宗教和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大的建树。-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是当今时代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和言论自由的见-证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分析:《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单元说教学目标是品味这些散文的情趣和理趣,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实现能力迁移.《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作者在文中开门见山地回答了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目标有三个: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然后逐一阐明理由.追求爱情,因为爱情可以带来狂喜,可以解除孤寂,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追求知识,因为知识可以了解人类心灵,可以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可以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威力.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全文短小精练,层次分明,充满理性的力量,饱含人文的激情,字里行间透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说教学目标:1、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2、体会罗素随笔简洁素净而又包含哲理与激情的特点.3、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的人生问题.三、教学方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说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文本研习,感受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体会罗素包含哲理与激情的语言风格.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三、说教学程序(一)导入设计从介绍作者导入:伯兰特罗素是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在他将近一百年的漫长生活历程中,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尤以哲学和数学为最.他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还是个文学家,这也许让不少人感到意外.1950年,瑞典文学院授予罗素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他对文学园地不经意的闯入,令许多为了文学以生命相搏的作家汗颜.“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对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是否有过思考?罗素,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又有怎样的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文本研读: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2、质疑释疑,师生共同探讨:(1)这些感情……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2)身边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3)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了……(4)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说课稿第【2】篇〗邓州市穰东高中语文组吕大伟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数学家 哲学家 文学家
国际和平战士
朗读课文:
第一遍 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总——分——总
第二遍:抽读 一、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
□
思考:
二、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 三、指出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 具体内涵。
我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 遏制的同情
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
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 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 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 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中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 心忡忡.
冷漠
经济的 发展, 不代表 道德的 进步。 华丽也 掩饰不 住荒凉 ……
冰心:“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 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 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郭明义:“帮助别人,改变命运 ,比啥都重要。”
名人的人生追求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 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 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 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 解放而斗争。” 爱因斯坦: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 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 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 是善、美和真。”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为什么而活着(上课用)
二、关于知识:
卢克莱修:“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左拉:“愚昧从来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 于知识。”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高士其:“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 身体就要衰竭,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李大钊:“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只为家庭活着,这是自私;只为 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 活着,这是耻辱。 ——奥斯特洛夫斯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 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 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 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 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 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 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 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 心
只属于他自己。
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 不息求索的一生, 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 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 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
王致中17 岁,在贵州 以背煤为 生。一筐 煤40斤, 从煤坑向 上爬100米, 然后再走 1000米路, 挣1元人 币... 这画面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他为什么 而活着?从他身上你又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和精神? 他为希望梦想而活!
三、关于同情(苦难):
莎士比亚:“用温婉的怜恤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放 开。” 阿诺德:“同情,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 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 白朗宁:“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但丁:“爱是美德的种子。” 雪莱:“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去了生命。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
部编八上语文《我为什么而活着》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
部编八上语文《我为什么而活着》朗读+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1.作者简介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2.题目解说问句做标题,既点明了文章要论说的话题,又制造了悬念,能够引发读者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重点字词】㈠字音字形。
(6个)1.遏制(è);2.飓风(jù);3.肆意(sì);4.濒临(bīn);5.震颤(chàn);6.俯瞰(kàn);㈡词语释义。
1.遏制:阻止;迫使停止。
2.濒临:紧接;临近。
3.俯瞰:俯视㈡主题归纳文章概述了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显示了作者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字里行间洋溢着博爱精神。
㈢写作特色1.直抒胸臆,简洁明了文章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抒抒胸臆,简洁明了,以其内在的思想力量打动人心,以其立意的高远令人折服。
2.逻辑严密,感情强烈文章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生动感人。
如“这三种感情就像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形象地表现了三种感情对“我”的影响。
㈣重点问题掌握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如何理解这三种感情间的关系?[参考答案]“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
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想象的仙境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作者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
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2.罗素是怎么回答“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的?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
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
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作者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三、朗读师: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下面我们有请一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四、分析师:罗素为什么而活着?生:(读出课文第一句话)师:对!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
文章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具体说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又是总结。
所以,全文采用的结构是——生:总——分——总。
师: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严禁。
那么我们具体看看罗素的人生内容吧。
师: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生:有三个理由:爱情给作者带来狂喜,给作者解除孤寂,令作者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师:很好。
爱情无意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只要是健康的,生理发育健全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会怀有爱情的美好渴望。
在座的你们,不是也萌发了恋爱的种子了吗?(学生笑)师:不要笑。
你们中的某些人甚至实践了。
你们的思想、你们的行为逃脱不了我的锐利的眼光。
罗素:我为什么活着
《我为什么活着》——罗素What I Have Lived ForBertrand Russell我为什么活着三股简单而非凡强烈的激情一直控制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堪忍受的怜悯。
这三股激情,象阵阵巨风,把我在痛苦的海洋的路途中吹得任意东西,变动无常,直吹到了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首先是因为它带来了欣喜若狂之情——欣喜若狂使人如此心醉神迷,我常常愿意牺牲我的全部余生来换取几小时这样的欢乐。
我寻求爱,其次是因为它能解除寂寞——那种可怕的寂寞,如同一个人毛发悚然地从这世界的边缘探望令人战栗的死气沉沉的无底深渊。
我寻求爱,最后是因为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圣徒们和诗人们所想象的预言中的天堂景象的神秘雏型。
这就是我所寻求的东西,虽然它也许似乎是人生所难以得到的美好事物,但这就是——最后——我终于找到的东西。
我怀着同样的激情寻求知识。
我希望理解人们的心。
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
我力图领悟毕达哥拉斯的才能,他的才能使数字支配着不断变动的事物。
在这方面,我只达到了一小部分,并不很多。
爱和知识,尽其可能,远远地把人引向九天之上。
倡怜悯总是把我带回到地面上来。
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里回荡。
受饥挨饿的儿童,在压迫者折磨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无依无靠而成为自己子女嫌恶的负担的老人,以及整个孤苦寂寞的世界,穷困与痛苦都在嘲弄着人生,使人们不能过应有的美好生活。
我渴望减轻灾难祸害,但是我力不从心,我自己也在受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
我觉得我的一生过得很值得。
如果我还有机会的话,我将乐意再度过这样的一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法]帕斯卡尔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我为什么而活着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周易》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 活的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 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 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 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 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 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 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 然后感铭自己的伟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让我们 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 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 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得到!
到了垂暮之年, 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 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 “未来时代的先知”; 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 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 辩论家”。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 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我 为 什 么 同情苦难 而 活 着
饥饿中的孩子 被压迫被折磨者
罗素
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过去的活法给现在留下的 是什么?
我现在的活法给将来留下的是 骄傲,是遗憾,还是悔恨?
我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带来狂喜 摆脱孤寂 体会美好 人生境界
渴望爱情
罗素的婚姻
24岁那年,出身显赫贵族家庭的罗素, 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和比他大5岁的美国贫 民姑娘爱丽斯结婚,可是没过几年,却义无 反顾的和爱丽斯离了婚。原因说起来更可爱, 有一天罗素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走在乡村风 景如画的小路上,突然发觉自己不爱爱丽斯 了——她老觉得自己比别人纯洁高雅,让罗 素受不了。后来罗素又结过三次婚,其中第 三位妻子,老对他们的孩子说:“你们的父 亲如果再有一辆自行车,我一定把它砸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的主要思想
当一部分人还不得不为得到自由的必须品而发愁时,
如果另一部分人在享受奢侈品,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来剥 夺一些人的奢侈品来满足另一些人的必须品。当然我们并 不赞成对那些并非以牲牺他的为代价所获得的财富进行干 涉。
自由必须以平等为前提。而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只 能是“引起最少嫉妒的安排”。
真正的自由在思想主张、科学知识、文化艺术方面较容 易实现。因为在这些方面的占有并不会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而在经济学领域里,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总是在所难免。
二、 关于金钱崇拜 金钱崇拜指的是一种信仰,即认为一切价值都要用金钱来衡量,
金钱是人成功与否的惟一尺度。 这种错误的成功理念引导人们残害了自己的本性,降低了人生的
快乐,增加了紧张的感受,使整个社会变得消极、厌倦、缺乏幻想。 使人心中一切伟大愿望陷于沉寂。
由于惧怕失去金钱,从而使人有了更多的忧虑和烦恼,使人把获 得幸福的能力消耗殆尽。 三、 关于欲望
蟒蛇嘱饱之后就会开始睡眠,除非到了需要另外一餐之后,决不 会醒来。而人则不一样。人吃饱之后,绝不会就由此满足,反而更 为欲望丛生,生机勃勃。
人的欲望有四大种:贪婪、竞争、虚荣、权力 贪婪是一种巨大的动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财富或财富的控制权。 无论你拥有多少,你总是希望得到更多,永远不会满足。 如果说贪婪是渴求比原有的多得多,而竞争则是比别人的多得多。 如果竞争比贪婪更为强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那么这个世 界将成为最不幸的地方。 虚荣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动机,它是人们内心深处一种最重要的 欲望,它的表现形式多样。虚荣带来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自我不断 地膨胀。 权力欲近似于虚荣,但有所不同。满足虚荣心的是荣誉。拥有荣 誉却拥有权力较之拥有权力而不拥有荣誉是件容易的事。拥有权力 的人可以管制仅有荣誉的人,而仅有荣誉的人却不能管制有权力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课件
整体感知
读第4段,为什么说同情心也支配着作者的一生?
这种感情之所以支配了他的一生,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思想 家拥有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他的经历就是对这种情感的最好诠释。他一生坎坷曲折, 但始终以悲悯的目光关注着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 追求世界和平。为了拯救人类的苦难者,即使身受迫害也在所 不惜。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大思想家缘于人类良知的悲悯 情怀和博大真诚的人类之爱。
主旨归纳
作者罗素坦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 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且强烈的激情支配 着他的一生,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人生中奋 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也体现了其崇高 而博大的胸怀 。
课堂感悟
人生的意义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这篇文章让我开始思考自己活着的目的。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不断探寻 ,为了爱、为了知识、为了对人类苦难不 可遏制的同情心而努力生活,让生命绽放 出独特的光彩。
我为什么而活着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
他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社会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素的 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作涵盖广 泛,包括《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等。《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他为自己的自传所撰写的 序言,在文中,他阐述了自己一生的三大驱动 力: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 苦难的同情 。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而活着。
爱情 知 识 同情心
整体感知
读第2段,想一想作者追求爱情的原 因有哪些。
带来狂喜 解除寂寞 看到仙境
整体感知
读第3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追求知 识的。
《我为什么而活着》读后感
《我为什么而活着》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为什么而活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选自《罗素自传》,作者是波特兰。
罗素。
他是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在他将近一百年的漫长生活历程中,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作家”。
这篇文章,作者分为三段来进行具体阐述。
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他的一生。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他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这时,我陷入沉思,我为什么而活着呢?……当我试想,在这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疾病、战争而死去,又有多少人因此而流离失所,痛不欲生,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活着?在我看来,活着是一种责任、使命。
人好不容易来到世上,怎么能白白走这一遭呢?既然我们拥有了生命,为什么不让每一天过得快乐、充实呢?为人一生,虽然有种种不幸,但又何尝没有丝毫快乐。
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要知道真正想要的,也是真正能够飞上蓝天的人,是绝对不会在乎短暂的艰苦奋斗的!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只有成功之后永恒的快乐!活着,更是为了给予我生命的父母、自己及他人的快乐。
人一定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出什么决定,谁都有心情低谷的时候,如果按照沮丧的想法,那么世上每天都会死好多的人,无论什么事情,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
就算死了之后现实能够为之改变吗?家人、朋友还有同学会伤心,那你会开心吗?别人会幸福吗?那么这又值得吗?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生命是世上最为宝贵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容不得有第二次。
活着是世上最为难得的事情,一旦荒废了,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所在。
因此,我们要爱护这颗珍贵而又脆弱的生命,笑对生命中的真诚,为自己的生命着色,好好活着,因为活着是一首耐读的好诗。
读《我为什么而活着》有感
读《我为什么而活着》有感
这篇文章是一篇随笔,是作者伯特兰·罗素对自己生活的审视和思考。
罗素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阐述了为什么而活着,以及对于生命的感悟和追求。
文章开头,罗素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为了追求爱情、知识和同情而活着。
这让我深受感动。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有着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而罗素所追求的,是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的关怀和同情。
罗素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他为什么而活着。
首先,他追求爱情,认为爱情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之一。
他相信爱情可以消除孤独,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其次,他追求知识,认为知识是让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重要因素。
他渴望了解世界的奥秘和真理,探索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最后,他追求同情,认为同情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可以让人更加关注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罗素对于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思想深刻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意义。
我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思考了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总之,《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文章,让我深刻思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会珍惜每一个生命,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仰,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16课《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
俯瞰:俯视。 从高处向下看。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形容水、洞穴等很深。 濒临:紧接,临近。 缩影:指同一类型的人或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遏制:制止,控制。 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wéi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思考罗素是为何而活着, 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为之而活呢?
三个理由
对知识的追求
追求知识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同情情苦心难
2、请简要概括文章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并 说说本文的结构思路。
总 第一段:回答标题问题,明确“我”活着的三个理由
第二段:具体阐释活着的第一个理由——寻求爱情
分 第三段:具体阐释活着的第二个理由——寻求知识
第四段:具体阐释活着的第三个理由——同情不幸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胡作玄、赵慧琪译。有改动。
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可以说,罗素是一个具有强 烈社会关怀意识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内心充满正 义、良知、睿智、温情。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真实地 展示了罗素一贯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怀。
2、作者为什么追求知识?你能说说知识给你带来了什么吗?
寻求 知识
了解人的心灵(人类) 知道星辰为何发光(自然)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社会)
事实上,我们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在对世界的好奇心 驱使下的创造,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解开世界之谜的快 乐,还有思考过程本身的快乐。
✓ (1)罗素一生著书71种,平均每天写作三千多字, 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品: 《西方哲学史》、《自由之路》、《数学原理》等数 十种。
✓ (2)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 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简单却又极为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无法遏止的同情。
——伯特兰·罗素
刚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阵子,我经常想:人为什么活着?
现在不想了,因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
对我来说,活着首先就是去做这些事情。
但是,人为什么活着?依然是一个我说不清的问题。
直到最近,我读到了《罗素自传》,序言就叫做《我为何而活》。
我发现,罗素的总结非常好,以后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就让他去读这篇文章。
罗素说,人活着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追求爱情”(longing for love)。
因为爱情会带来“狂喜”(ecstasy),这是其他任何经历都做不到的;爱情能减轻孤独,让你对生活不再那么恐惧;爱情能创造最美好的人类生活,仿佛天堂的缩影。
第二个理由是“追求知识”(search for knowledge)。
因为知识能让我们理解人的内心,理解自然界,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第三个理由是“同情心”(pity for the suffering)。
当你看到他人受苦、看到饥饿的孩子、看到被压迫的人民、看到被虐待的老人,看到人类的孤独、贫穷、痛苦,你的内心都会难以平静。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减轻一些这种苦难,不仅为了帮助他人,还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种苦难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