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饲养法方
蜜蜂人工饲养技术大全

蜜蜂人工饲养技术大全蜜蜂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精美的蜂蜜和其他蜜蜂产品,还起着传粉作用,促进植物的繁殖。
人工饲养蜜蜂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蜜蜂人工饲养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蜜蜂的养殖。
一、选择合适的蜜蜂品种在开始养殖蜜蜂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地区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蜜蜂品种。
常见的蜜蜂品种包括意大利蜜蜂、大蜜蜂、黑蜜蜂等。
不同品种的蜜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繁殖习性,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成功率。
二、蜜蜂栖息地的搭建为了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建立一个合适的蜜蜂栖息地是至关重要的。
蜜蜂需要一个舒适的巢穴,包括一个蜂箱、蜜蜂巢房、蜜蜂过冬仓等。
蜂箱需要保持通风良好、防雨防螨虫等。
巢房必须具备保护蜜蜂免受外界侵害和恶劣天气的能力。
蜜蜂过冬仓要保持温暖和适度的湿度。
三、蜜蜂的饲养与繁殖蜜蜂需要充足的花蜜和花粉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为了确保蜜蜂获得足够的食物,养殖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蜜源,并按照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饲养。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给予蜜蜂适量的空间,保持蜂群强大和健康。
蜜蜂繁殖主要通过分蜂的方式进行。
养殖者可以根据蜜蜂的生长和繁殖周期,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人工分蜂。
分蜂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蜂群的稳定和健康,合理控制蜂群的数量和密度。
四、疾病防控与管理蜜蜂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害虫的侵袭,对蜜蜂进行疾病防控和管理是养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保持蜜蜂巢房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定期检查蜂房是否存在寄生虫和病原菌。
如发现蜜蜂群体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五、蜜蜂收获与蜂产品加工在适当的时间收获蜜蜂产品是蜜蜂人工饲养的最终目标之一。
蜜蜂产品包括蜂蜜、蜂胶、蜂王浆等。
蜂蜜的收获需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方法,保持蜂蜜的品质和口感。
蜜蜂产品加工过程中要遵循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养蜜蜂的方法

养蜜蜂的方法
养蜜蜂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乐趣的活动,不仅可以享受蜜蜂采
蜜的过程,还可以获得美味的蜂蜜和蜂蜡。
但是,养蜜蜂也需要一
定的技巧和知识。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养蜜蜂的方法,希望对初学
者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蜜蜂品种非常重要。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意大
利蜜蜂、德国黑蜜蜂、卡尼奥蜜蜂等。
不同品种的蜜蜂在生长习性、采蜜能力、疾病抵抗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蜜蜂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自身的养蜂目的进行选择。
其次,搭建合适的蜂箱也是至关重要的。
蜜蜂需要一个干净、
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蜂箱的选择和搭建至关重要。
蜂箱的材
质可以选择木质或塑料的,而蜂箱的大小和结构也需要根据蜜蜂的
数量和生长习性来选择,以便更好地管理蜜蜂群。
除此之外,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养蜜蜂的关键。
蜜蜂需要充足
的花粉和蜂蜜作为食物,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蜜源植物,保证蜜蜂有
充足的食物来源。
此外,定期检查蜜蜂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蜜蜂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及时采收蜂蜜也是养蜜蜂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蜜蜂采蜜的季节,要定期检查蜂箱内的蜂蜜情况,及时采收成熟的蜂蜜,并储存起来。
在采蜜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蜜蜂,避免过度扰动,以免影响蜜蜂的生长和采蜜积极性。
总之,养蜜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和知识,需要耐心和细心地照料蜜蜂群。
希望通过以上方法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想要养蜜蜂的朋友们,让大家都能够享受到养蜜蜂的乐趣和收获。
蜜蜂养殖人工饲养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人工饲养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的传统行业,也是一门非常有前景的农业产业。
随着人工饲养技术的不断发展,蜜蜂养殖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蜜蜂养殖的人工饲养技术,帮助养殖者提高生产效益。
一、蜜蜂养殖环境的选择蜜蜂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在选择养殖区域时,应注意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
同时要避免养殖区域附近有农药残留、污染物等对蜜蜂有害的因素。
二、蜜蜂种类的选择根据养蜂的目的,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蜜蜂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蜜蜂、猄蜂、意大利蜜蜂等,每种蜜蜂都具有不同的性状和养殖特点。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的蜜蜂品种,可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效益。
三、人工饲养技术1. 蜜源的补给蜜蜂以花蜜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因此要保证充足的蜜源供给。
养殖者可以在养殖区域附近种植花草,提供充足的花蜜给蜜蜂,也可以用蔗糖水或蜂糖等代替花蜜进行饲养。
但需要注意,不同阶段的蜜蜂对花蜜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蜜蜂的生长阶段和数量来合理补给蜜源。
2. 超级饲料的使用超级饲料是一种能够在蜜源不足时给蜜蜂提供营养的补充饲料。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蜜蜂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养殖者可以根据需要配制超级饲料,然后按照规定的比例投喂给蜜蜂。
3.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蜜蜂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在饲养过程中,合适的温湿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者可以通过调整养殖区域的通风和湿度控制装置,使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疾病预防和控制蜜蜂养殖过程中,疾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蜜蜂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可以采取灭螨、防治霉菌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蜜蜂疾病。
五、蜜蜂养殖的管理技巧1. 蜂箱管理蜂箱是蜜蜂的家园,管理蜂箱是养殖者的基本工作之一。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蜂箱的结构和材料,确保其严密性和稳定性。
此外,勤清理杂草和周围环境,保持蜜蜂的生活环境整洁和舒适。
养蜜蜂的方法

养蜜蜂的方法蜜蜂养殖是一种普遍的农业养殖项目,而且在养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重视日常的养殖管理技术,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蜜蜂的养殖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养蜜蜂的方法一、中蜂养法管理要点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
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
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
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
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
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
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
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
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
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
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
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
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
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
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
蜜蜂饲养周期与养殖规划技巧大全

蜜蜂饲养周期与养殖规划技巧大全蜜蜂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它们不仅可以提供精美的蜂蜜,还可以进行蜜蜂产品的收集和销售。
要成功养殖蜜蜂,了解蜜蜂的饲养周期和相关的养殖规划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蜜蜂饲养周期以及一些实用的养殖规划技巧,帮助养殖者有效管理和照顾蜜蜂群。
一、蜜蜂饲养周期1. 蜂王蜂王是整个蜜蜂群的核心,她负责生产、繁殖和管理整个蜂群。
蜂王的寿命通常为2~5年左右,但在繁殖季节中,会进行更换。
蜂王一般在秋季开始产卵,一只蜂王每天可产下约1000~2000枚卵。
养殖者需定期检查蜂王的状态,确保其健康与生产力。
2. 工蜂工蜂是蜜蜂群中的劳动者,她们负责采集花蜜、酿造蜂蜜、清理蜂巢等工作。
工蜂的寿命较短,通常为20~40天。
蜜蜂养殖者需要做好日常的蜜蜂巡查工作,以确保工蜂的数量和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
3. 雄蜂雄蜂是由蜂王产卵受精后的产物,主要用于交配以保证蜜蜂群的繁殖。
雄蜂的寿命较短,大约为20天左右。
养蜂者需要确保蜜蜂群内雄蜂的数量适中,以促进蜜蜂群的繁殖与稳定。
4. 春季春季是蜜蜂饲养的关键时期。
当气温逐渐回暖时,蜜蜂开始活动,并逐渐增加其蜜蜂群的规模。
此时,养蜂者要注意检查蜂王的状况,保证蜂群的健康发展。
5. 夏季夏季是蜜蜂采集最为丰富的季节。
蜂群达到巅峰状态时,蜜蜂会采集大量的花蜜和花粉。
养殖者需要密切关注蜜蜂巢的状态,定期收蜜,并确保蜜蜂群的生产力与健康。
6. 秋季秋季是蜜蜂群内蜂王的更替季节,此时蜜蜂会收集足够的食物储备,以度过冬季。
养蜂者应及时检查蜜蜂巢内的蜂王,并做好冬季的养蜂准备工作。
7. 冬季冬季是蜜蜂群休养生息的季节。
蜜蜂会聚集在巢内形成一个蜂球,通过共同保暖来度过寒冷的季节。
养蜂者要定期检查蜜蜂群内的食物储备情况,以确保蜜蜂群在冬季内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
二、养殖规划技巧1. 选择适合的蜂种在养殖蜜蜂之前,养蜂者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蜂产品需求选择适合的蜂种。
常见的蜂种有意大利蜂、中华蜜蜂等。
怎样饲养中华蜜蜂

怎样饲养中华蜜蜂中华蜜蜂有着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华蜜蜂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中华蜜蜂饲养方法1、中蜂放蜂场地的选择中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
中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2、中蜂蜂群的摆放由于中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蜂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
摆放中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
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处女王投错被杀。
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3、防止异味接触中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
饲养中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
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蜂接受,防止飞逃。
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4、中蜂群管理中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
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5mm。
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
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
中蜂叩旧脾的习性是与其对巢虫(蜡螟)抵御能力差有关,饲养中蜂要勤造新脾更换旧脾,换出来的旧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应及时淘汰化蜡,防止蜡螟卵虫带入蜂群,加高箱底与巢脾下梁间的距离,至少要有40毫米的间距。
或者采用活底蜂箱,以便随时清除箱底上的蜡屑,以防蜡螟产卵。
中华蜜蜂的饲养方法

中华蜜蜂的最新饲养方法中华蜜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蜂种,有些地方称为土蜂,养殖中华蜜蜂是山区和半山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下面是精心为你的中华蜜蜂的最新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转地饲养是养蜂场充分利用蜜源,提高蜂蜜产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躲避农药危害和制止盗蜂常用的有效方法。
由于中蜂受振动易离脾结团,只适宜短途小转地。
一、转地前的准备:1、调查、落实新场地:详细了解新场地的位置、蜜源状况和农药喷施情况、放蜂密度,选好摆蜂地点。
2、包装蜂群:运蜂前,用木卡子卡牢巢脾,挤紧巢框与靠板后,用铁钉将各个框耳固定,并钉好纱盖。
下钉子时,注意要用钳子将钉子夹住,用手力往下压入,以减少对蜂群的振动刺激。
黄昏蜜蜂进巢后,关紧巢门,翻开纱窗。
二、转运蜂群:运蜂时间,应在晚上或早晨。
运蜂时,巢脾与运行方向平行,中途尽量不要停留,车速不能太快,减少蜜蜂骚动。
热天转运还要注意通风,防止蜂群受热、受闷。
三、到新场地的管理:1、蜂群到达新场地后,及时将蜂箱摆放到预先看好的地点,巢门方向要错开。
待蜂安静下来后,再分批、间隔地翻开巢门。
开巢门时,可适当喷水,以免工蜂迷巢咬杀和飞逃。
2、过2 3天后,蜜蜂进出恢复正常,可开箱辙除木卡,检查蜂群。
巢虫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华蜜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蛀食巢脾。
1、危害: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产生“白头蛹”,蜂群大量逃亡(34%)或大批封盖蛹死亡。
2、防治①加强蜂群管理:饲养强群,即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
选用优质蜂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地消除巢虫的生存空间。
②杀除虫卵法:在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次年3月初至4月初,对蜂场进行全面清扫,彻底清扫箱体,烧开水浇灌箱底以杀死虫卵。
在冬季最寒冷时段,把箱脾置于户外霜冻,也可杀灭巢虫卵及幼虫。
在夏秋季节,对有巢虫危害的蜂群,脱蜂抽出受害的封盖子脾,阳光照晒5-15分钟后,巢虫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
蜜蜂饲养管理技巧大全

蜜蜂饲养管理技巧大全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在农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蜜制品,还能进行有效的传粉作用。
蜜蜂的饲养管理对于蜜蜂的健康和蜜制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蜜蜂饲养管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蜂箱:蜂箱是蜜蜂饲养的基本设备,应选择结构合理、密封性好、透气性强的蜂箱。
常见的蜂箱有木蜜蜂箱和塑料蜜蜂箱,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2.确定合适的放置位置:蜂箱应放置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免受干扰的地方,避免遭受恶劣气候和外界干扰。
3.建立花草园:为了提供蜜蜂足够的花粉和蜜源,可以在蜂箱周围建立花草园,选择富含花粉和蜜源的植物进行种植,如罗汉松、迎春花等。
二、蜜蜂饲料1.采集蜜源:蜜蜂主要依靠采集花粉和蜜源进行生活。
合理安排蜂箱周围的花草园,以确保蜜蜂可以获得丰富的花粉和蜜源。
2.注意补充饲料:在枯草季节或蜜源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补充蜜糖或者蜂蜜水作为蜜蜂的饲料。
蜂糖和蜂蜜水的比例要适当,以满足蜜蜂的需求。
三、蜜蜂疾病防控1.保持蜂箱清洁:定期清理蜂箱内部的蜜蜂尸体和蜂翅,清除蜂箱底部的积水和污物,保持蜂箱的卫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2.定期检查蜂群健康:定期检查蜂群的健康状况,观察蜜蜂的行为和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防治蜂螨:蜂螨是蜜蜂的常见病害,可以采用化学药物或者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药物防治时,注意按照药物说明进行使用,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蜂箱通风,以防止蜜蜂受药害。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寄生性螨虫和益生菌等进行控制。
四、蜂群管理1.注意蜂群密度:蜜蜂饲养的密度应适中,过高的密度会导致食物竞争和疾病传播的增加。
根据蜂种和蜂箱的大小,合理控制蜂群的数量。
2.保持适宜温度:蜜蜂需要一定的温度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活动,蜂箱内部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蜜蜂的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3.及时繁育新蜂王:繁育新蜂王是维持蜂群健康的关键。
养蜂的技巧和方法

养蜂的技巧和方法
养蜂是一项古老的农业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正确的养蜂技巧和方法能够提高蜜蜂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养蜂的效益。
以下是一些养蜂的技巧和方法:
1.合理选择蜜蜂种类。
不同的蜜蜂种类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蜜蜂种类,能够提高蜜蜂的适应性和生产效益。
2.选择合适的养蜂场地。
养蜂场地应该远离工厂、道路等污染源,同时环境要安静、空气新鲜并具有足够的阳光和水源。
3.合理布置蜂箱。
蜂箱应当远离地面,以免被小动物侵扰,蜂箱排列要整齐,间距要适当,以方便操作和维护。
4.合理饲养蜂群。
蜜蜂在春季需要充足的蜜源和花粉,夏季需要适量的清水。
同时,要及时检查蜂群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掌握蜜蜂繁殖技术。
蜂王的繁殖和蜜蜂的分蜂是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
要掌握繁殖技术,及时更换老蜂王,保证蜂群数量的增长。
6.控制害虫和疾病。
蜜蜂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要及时识别和控制,保证蜜蜂健康。
7.科学采蜜。
采蜜时要注意不要过度采集,以免影响蜜蜂的正常生产和发展。
同时,要注意合理存放和处理蜂蜜,保证蜜蜂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总之,养蜂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工作,要掌握科学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养蜂管理办法

养蜂管理办法养蜂管理办法一、引言饲养蜂类是一项传统又实用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在农村地区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保障蜜蜂的生长和产出,是养蜂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养蜂管理办法,以帮助养蜂人员提高养蜂技术和管理水平。
二、蜂箱管理蜂箱是蜜蜂生活的家园,在管理中需注意以下几点:定期清洁蜂箱,保持蜂箱内部卫生;保持蜂箱的通风良好,防止蜜蜂患病;定时更换蜂箱中的蜂蜜,保持蜜蜂的正常生长。
三、蜜蜂饲养管理蜜蜂是养蜂的核心,好的管理办法对于蜜蜂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确保蜜蜂有足够的饲料,如蜂蜜、花粉等;注意定期检查蜜蜂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蜜蜂群的蜂虫危害,定期清除幼虫和蛹的粪便。
四、蜂群疾病防治蜜蜂易患各种疾病,为了确保养蜂产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对蜜蜂群体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有病蜂,应立即隔离进行治疗;注意蜜蜂的生长环境,保持蜂箱内的清洁卫生。
五、收获与营养养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收获蜂蜜和其他蜂产品,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定期收获蜜蜂产出,保证时间新鲜;合理安排蜂箱中空间,使蜜蜂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蜜源的采集;营养蜜蜂,增加产蜜数量。
六、环境保护在养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生态造成破坏:遵守当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蜜蜂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保持蜂场卫生,避免蜂蜜被污染。
结语养蜂管理办法是养蜂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只有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养蜂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养蜂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带来更好的养蜂体验。
蜜蜂的养殖方法

蜜蜂的养殖⽅法 养蜜蜂是现在很时兴的⼀种养殖业,那么,你知道蜜蜂该怎么养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蜜蜂的养殖⽅法。
蜜蜂的养殖的卫⽣措施 养蜂员要注意个⼈卫⽣,蜂场要经常打扫,保持蜂箱、巢脾等蜂具的清洁,并定期进⾏消毒。
物理消毒:常⽤是利⽤⽇光暴晒、沸⽔蒸煮和⽕焰喷射等法。
如蜂箱、隔板、纱盖和⼩型蜂具等均可采取此法。
化学消毒:是利化学药品消毒,在养蜂⽣产上应⽤最⼴泛。
如⽤1-3%的热烧碱⽔,洗刷或烧煮蜂箱、巢框、隔板、分蜜机等,再⽤清⽔冲洗⼲净晒⼲;⽤4%的甲醛溶液浸泡蜂箱、巢框、隔板、空脾等,浸泡12⼩时后,再⽤清⽔浸泡3-4⼩时晾⼲备⽤;也可⽤⾷盐的饱和溶液,把蜂具等浸泡24⼩时,但消毒效果没有甲醛溶液好;还可⽤硫磺熏烟等⽅法来消毒蜂具等。
蜂场地⾯、墙壁和越冬室等处可⽤途10-20%⽯灰乳来消毒。
另外可从蜂群管理措施上,给蜂群创造良好条件,提⾼蜂群的抵抗⼒。
蜜蜂的养殖⽅法 蜜蜂蛹病的症状 患蛹病的蜂群封盖⼦脾颜⾊变暗,封盖下陷,部分封盖被⼯蜂咬开,露出死蛹。
死蛹体⾊由⽩⾊逐渐变成灰⽩、浅褐、深褐、暗褐⾊。
死蛹⽆臭味,挑取⽆丝状物,易被⼯蜂清理。
死蛹多呈⼲枯状,有的呈湿润状。
感病幼⾍⼲燥、萎缩、光泽感差,养蜂者称之为⼲蛆。
部分死⾍为浅黄⾊,患病群巢门外可见到各⾊死蛹。
部分幼蜂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有的⽆翅,有的只有1对翅或3⽀翅,⽆⽣产⼒,常飞出巢后就不能返巢⽽死于蜂巢附近。
患病群蜂王腹部膨⼤、翅外张,容易死亡。
蛹病的防治 蜜蜂蛹病是⼀种病毒病,它的发⽣与蜂种、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和防治实践证明,必须进⾏综合防治。
选育抗病蜂种,由于蜂场采取近亲育种的⽅式育王,使蜂种退化,蜂群抗病能⼒降低,这是蜜蜂蛹病⼴泛流⾏的⼀个重要原因。
从长远和⼤范围来看,⼀⽅⾯要有计划地引进良种,进⾏远缘杂交,提⾼蜂群的抗病能⼒。
另⼀⽅⾯,要进⾏抗病育种,国内外已有选育抗病品种的先例。
这是⼀项长远⽽经济的防治蜜蜂蛹病的⽅法。
养蜜蜂的方法

养蜜蜂的方法
养蜜蜂是一项古老而又有趣的活动,不仅可以享受蜂蜜带来的美味,还可以体
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但是,要想成功养蜜蜂并获得丰收,需要掌握一些养蜜蜂的方法。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养蜜蜂的基本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蜜蜂种类非常重要。
在选择蜜蜂种类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
环境和植被情况。
不同种类的蜜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蜜蜂种类,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养殖。
其次,搭建合适的蜂箱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蜂箱的设计要符合蜜蜂的生活习性,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蜜蜂需要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采蜜和生产蜂蜡。
因此,搭建合适的蜂箱是养蜜蜂的关键之一。
接着,要合理安排蜜蜂的饲养和管理。
蜜蜂需要定期喂食和巡视,以确保它们
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要做好蜜蜂疾病和害虫的防治工作,保障蜜蜂的健康生长。
除此之外,合理的采蜜时间和方法也是养蜜蜂的关键。
在采蜜时,要选择适当
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对蜜蜂造成伤害。
同时,要注意保护蜜蜂的生存环境,避免过度采蜜导致蜜蜂生存环境的破坏。
最后,要做好蜜蜂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工作。
蜜蜂不仅可以产出蜂蜜,还可以产
出蜂蜡、蜂王浆等产品。
因此,要做好这些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工作,将养蜜蜂所产出的产品变现,实现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养蜜蜂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只有掌握了合适的养蜜蜂方法,才能获得丰收。
希望以上介绍的养蜜蜂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养蜜蜂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怎么饲养蜜蜂

怎么饲养蜜蜂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
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
蜜蜂养殖的季节性很强,我们根据不同的季节,注意调整养殖技术。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蜜蜂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蜜蜂的方法一、春季如何养殖蜜蜂1.越冬蜂的适时排泄飞行。
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10℃以上的天气,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晒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飞翔,以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延长寿命。
如天气晴好,可继续让其排泄,待气温适宜时,再撇去保温设施。
2.蜂巢保温。
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要低得多,有时还会遭遇寒流的侵袭,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众多的蜜蜂从事增温工作,会导致饲料消耗量加大,蜜蜂寿命缩短。
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
可结合早春开箱检查,整理蜂巢,抽出多余空巢脾,保持蜂多余脾,并将蜂路缩小到8毫米,对1-2脾蜂的小群,进行双王同箱饲养,以利保温;箱内其余空间用保温物填充:箱外用禾草包装,并覆盖塑料薄膜,早晚应缩小巢门:不宜过频开箱检查,以防热量散失。
3.饲料补充。
春季蜂群开始育虫后,饲料消耗增加1倍多,在育虫期外界尚无蜜源、粉源时,补充花粉尤其重要。
经试验,哺育一只蜜蜂幼虫,需消耗120-145毫克花粉,培育1框蜂约需花粉150克。
因此,在检查之后,对于那些缺蜜缺粉的蜂群,应及时补充蜜、粉饲料。
外界气温较低时,宜补充蜜、粉脾;外界气温达12℃以上时。
则饲喂蜜水(或糖浆)和花粉饼。
饲喂蜜水应在两三天内喂足,尔后为了提高蜂群的产育力可另行奖励饲喂,直到外界有辅助蜜粉源才停止。
奖励饲喂要适醋,防止饲料压脾缩小卵圈,寒潮来临时,要停止饲喂。
4.加脾扩巢。
蜂多于巢的蜂群,当子脾上有2/3封盖时,加第1框脾。
其中,强群,当子脾面积达巢脾总面积的七八成时加脾;弱群,待新蜂大量出房时加脾。
加第2、3框脾时要在天气正常,蜜源初花,蜂脾相当,蜂王健产,子脾7成以上,温度不断上升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可缓加脾。
中华蜜蜂四季的管理方法

中华蜜蜂四季的管理方法1、适时排泄正常越冬的蜂群应在当地蜜源出现前20~30天排泄,但越冬下痢群排粪时间应提前。
排粪陈列蜂群的场地,要选在西北向有天然或人为防风屏障,干爽的地方,在气温14℃以上,风力2级以下时进行。
室内越冬群,在上午8点前把蜂群搬到排粪场地,20分钟后再打开巢门放蜂飞翔排泄;室外越冬群,撤去蜂箱上部和前部的保温物,让阳光直射到蜂箱上,然后打开巢门放蜂排泄。
2、注意保温春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放大巢门,晚上缩小。
箱内巢脾的两侧加棉花,上面也用棉垫盖上。
保温物受潮要勤换晒。
蜂箱外侧和底下塞上干草,箱上盖草帘,再蒙上塑料薄膜。
春末撤去外包装时,应先撤强群,后撤弱群,先撤上面,后撤四周和箱底。
箱内的保温物应随巢门的扩大逐渐撤去。
5、扩大卵圈,加脾扩巢如果卵圈偏于巢脾的一端,蜂多于脾又气候良好,可选其中的一脾前后对调,使卵圈迅速扩展满框。
若只有3框子脾,两大一小,可将小的脾调到中间,待子脾扩展全框后再加脾。
加脾应加在子脾外边饲料脾里边第二脾的位置上。
6、强弱群互相抽补早春气温低,弱群因保温及哺育力差,产卵圈的扩大有限,可将弱群的卵虫抽给强群,换入空脾,让蜂王产卵,既可发挥弱群的产卵力,又能充分利用强群的哺育力。
待强群新蜂陆续出房时,再将强群中带幼蜂的脾和正在出房的老子脾给弱群,使弱群变为强群。
一个大群与一个小群同箱饲养,将小群留一脾作为繁殖区,余下的全部补给强群,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可组成强大的生产群。
一、解决饲料。
饲料是蜜蜂越夏的重要条件。
每蜂箱一定要留足5~8千克越夏蜜。
如蜂蜜不足,可以人工制作混合饲料喂养。
混合饲料制作方法:将优质西瓜、蕃茄等用干净纱布包2~3层后,用力挤压,盛接汁水备用;用炒过的黄豆加工成粉备用。
配制时用西瓜计200克,番茄汁70克,白糖100克,黄豆粉20克,奶粉15克,食盐10克,酵母片10克碾粉,加冷开水50克拌匀,或用蕃茄汁、西瓜汁各50克,白糖100克,奶粉20克,食盐5克,加冷开水30克拌匀。
蜜蜂的饲养技术与养殖管理

蜜蜂的饲养技术与养殖管理蜜蜂是重要的花粉授粉者,也是蜜源动物之一。
饲养蜜蜂既可以提供丰富的蜂产品,也可以维护生态平衡。
然而,蜜蜂的饲养技术与养殖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就蜜蜂的饲养技术和养殖管理方面进行探讨。
一、蜜蜂的饲养技术1. 环境选择与营建:蜜蜂需要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来繁衍生息。
饲养蜜蜂的合适地点应远离噪音和污染源,并且有丰富的花草植被。
营建蜂巢时,需要选择结构稳定且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地方,并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通风。
2. 蜂巢的建立与管理:蜜蜂会自行筑巢,但饲养者需要提供合适的蜂巢基础设施。
常见的蜂巢材料有木蜂箱和塑料蜂箱。
蜂巢的管理包括巢箱的定期清理和消毒,以及巢箱内的蜜蜂数量和蜜蜂活动情况的观察。
3. 蜜蜂饲料的准备与供给:蜜蜂的饲料主要包括花蜜和花粉。
饲养者可以提供人工制作的蜜混合物和花粉粉末作为蜜蜂的饲料补充,以确保蜜蜂健康成长。
饲料的供给可以通过饲料架或饲料槽来进行。
4. 蜜蜂的繁殖与照顾:蜜蜂的繁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分群繁殖和人工繁殖。
分群繁殖是指通过蜜蜂的自然繁殖方式实现新巢的建立和新群体的形成。
而人工繁殖则需要饲养者进行干预和管理,如人工授粉和人工选择优良种蜂进行繁殖。
二、蜜蜂的养殖管理1. 定期检查与观察:定期检查蜂巢的状况是蜜蜂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观察蜜蜂活动情况、巢箱内的蜂蜡和花粉库存情况、蜜蜂的数量和群体健康状况等来评估蜜蜂的养殖状况。
2. 疫病防治与健康管理:蜜蜂容易受到一些疾病和寄生虫的侵害,如蜜蜂病、虫螨等。
饲养者需要定期进行疫病防治工作,包括巡查发现感染蜂群、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以确保蜜蜂的健康和养殖产量的稳定。
3. 蜜蜂的采蜜与蜂产品处理:蜜蜂是蜜源动物,其蜜和蜂蜡是重要的蜂产品。
饲养者需要在适当的时机采蜜,保留足够的蜜量供蜜蜂食用,并进行适当的蜂产品处理和包装,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蜂群的迁移和保护:饲养者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对蜂群进行迁移,如蜜蜂进行蜜源转移等。
蜜蜂的饲养方法

蜜蜂的饲养方法推荐文章不同的季节饲养20箱蜜蜂一年能赚多少钱热度:如何饲养蜜蜂热度:人工饲养蜜蜂的养殖方法有哪些热度:如何捕捉与饲养野生蜜蜂的捕捉方法热度:野生蜂蜜和饲养蜂蜜有什么区别热度: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时酿造储存成蜂蜜。
蜜蜂怎样饲养?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蜜蜂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蜜蜂的饲养方法一、场地选择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
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
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
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
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
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
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
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
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
蜜蜂健康饲养攻略

蜜蜂健康饲养攻略为了蜂群的顺利发展,保证饲养者稳定的经济收入,蜜蜂健康饲养是养殖户亟需的关键技术。
那么蜜蜂要怎么饲养才健康?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蜜蜂健康饲养攻略一、保证蜜蜂营养充足1.蜜蜂营养蜜蜂营养是指蜜蜂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蜜蜂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蜜蜂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是三大主要营养特质,主要为蜜蜂供给能量、形成机体组织、代谢调节和形成分泌物的原料(如蜂蜡、蜂王浆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蜜蜂个体需要量较少,但不可或缺,蜜蜂自身不能合成,只能靠从食物中摄取。
当蜜蜂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过量或缺乏时,都会严重影响蜜蜂繁殖、能量代谢、酶的分解和合成。
2.蜜蜂营养供给蜜蜂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重要授粉昆虫。
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蜜蜂通过取食蜂蜜、花粉、蜂王浆,繁衍生息。
蜂蜜、花粉、蜂王浆不仅含有蜜蜂生命活动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还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了蜜蜂的正常生存和健康发展。
但由于人们追求高产、效益,把蜂群内部的蜂蜜、花粉全部取出,换以代用饲料,并大量生产蜂王浆,导致蜜蜂营养失衡,抵抗力下降,各种病害、螨害频发,并大量病死,最终得不偿失。
因此,高产、高效的饲养目的,主要是从蜜蜂营养充足、健康饲养谈起。
给蜜蜂饲喂充足、优质的蜂蜜和花粉,适当生产蜂王浆,让蜜蜂营养充足、避免过度劳累,为人们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培育抗病蜂种1.抗病力罗森布纳对抗病力做了权威性的研究,并指出:培育对美洲幼虫腐臭病具有独特抗性的蜜蜂品系是可行的,该行为的遗传性,完全符合遗传分析。
同样的,库金切维奇和罗森布纳(1975)成功地选择蜜蜂抗慢性麻痹病品系。
泰别尔(1980)指出,抗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蜜蜂也抗白垩病。
具卫生行为的蜜蜂能很好地清理巢房,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强,巢箱里巢虫也很少。
培育蜜蜂抗螨品系是解决大蜂螨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1]。
蜜蜂怎样养殖有哪些提高产蜜量的养殖技术

蜜蜂怎样养殖有哪些提高产蜜量的养殖技术蜜蜂的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蜜蜂采集而成的蜂蜜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蜜蜂是怎么养殖的。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蜜蜂的养殖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蜜蜂的养殖技术蜜蜂的养殖设备1、蜂箱: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
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
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
2、蜂脾: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
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
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
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
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
3、蜂路: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
4、隔王板: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
养蜂前的准备工作1、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称蜜源植物,蜜源是养蜂生产的基础。
在确定放蜂地点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花期等情况。
能采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绿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树中的枣树,林木中的槐树,灌木中的荆条等。
通常,一群蜜蜂大约需要2~4亩蜜源植物。
还要了解清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以及历年放蜂产蜜的情况。
放蜂地点应选在距离主要蜜源植物2km内的地点。
蜂场离蜜源植物越近越好。
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
如湖泊、小溪。
水渠等,以保证蜜蜂采水和养蜂人员生活用水。
蜂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东南方开阔,没有障碍物。
2、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篱笆的位置,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灯、诱虫灯的地方不适于放蜂。
3、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平原地区,夏季干燥,有流蜜期较长的大蜜源,可以选择意大利蜂。
东北的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选择耐寒能力强的东北黑蜂。
野生蜜蜂养殖方法有哪些

野生蜜蜂养殖方法有哪些*by OpenAI GPT-3*引言蜜蜂是非常重要的传粉昆虫,也是蜜蜂产品的重要来源。
传统的蜜蜂养殖方法依赖于人工干预,但近年来,随着野生蜜蜂养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野生蜜蜂养殖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野生蜜蜂养殖方法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和技术,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户外饲养户外饲养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蜜蜂养殖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自然条件下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如花草茂盛的山地、原野或田园等。
养殖者通常会选择适合蜜蜂繁殖和采集蜜的地点,搭建蜂箱或者使用天然的栖息地。
户外饲养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也能为蜜蜂提供更自然的生存环境。
2. 室内饲养室内饲养是一种将野生蜜蜂引入室内进行养殖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利用人工手段模拟蜜蜂的自然生境,如调控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并提供适宜的饲料,如蜂蜜、花粉等。
室内饲养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或气候条件下,无法实施户外饲养的地区。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养殖环境,提高蜜蜂的产量和品质,也便于养殖者进行管理和观察。
3. 裸养裸养是一种相对自然的野生蜜蜂养殖方法,不使用人工蜂箱或其他设施。
养殖者只需在合适的环境中引入一群野生蜜蜂,并留下适量的蜜蜂巢穴。
裸养的优势在于减少了人工设施的投入和维护成本,也保留了蜜蜂天然的行为和生态习性。
然而,裸养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天敌的侵袭、疾病的传播等,养殖者需要密切观察蜜蜂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4. 传统人工养殖传统人工养殖是一种基于人工干预的野生蜜蜂养殖方法。
在传统养殖中,养殖者通常会使用标准化的蜂箱和蜂巢,为蜜蜂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生活环境,并进行定期的巡查、繁殖和采蜜等操作。
传统养殖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良,已经相对成熟,能够确保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传统养殖方法存在较高的成本和管理难度,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结论野生蜜蜂养殖方法多种多样,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的饲养法方
蜜蜂的饲养法方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
其细胞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
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如何饲养蜜蜂呢?
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
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
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
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
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其方法有:
①补饲蜂蜜。
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
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
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
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
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
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
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
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
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
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
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
②
盐类。
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管理
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
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
②蜂巢的保温。
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
紧缩蜂巢,密集群势。
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
②保持强群采蜜。
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
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
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
注意小群管理。
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
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
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
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
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
③适时早断子。
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
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
为宜。
②防蜂蜜结晶。
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
③北方室内越冬。
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
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