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上课用《中国传统建筑》教案

上课用《中国传统建筑》教案

上课用《中国传统建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价值。

学会识别和欣赏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建筑。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懂得在保护传统建筑的进行合理利用和创新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中国传统建筑概述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演变。

2. 第二节: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如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

分析不同类型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3. 第三节: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工艺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如木结构、砖石结构等。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技术,如雕刻、彩绘等。

4. 第四节: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与艺术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如屋顶、墙体、门窗等。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如对称、和谐等。

5. 第五节: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价值。

讨论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和措施。

三、教学资源1. 图片:中国传统建筑的图片,包括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

2. 视频:中国传统建筑的视频资料,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过程和特点。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中国传统建筑,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传统建筑的看法和理解。

2. 小组作业: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完成小组作业,展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和欣赏。

五、教学建议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种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建筑。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精选5篇)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精选5篇)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课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课时: 一课时课型: 欣赏课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

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学会分析古代建筑布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大量幻灯片的展示,对其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参与互动,加强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加深对故宫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教学方法:1.教法:欣赏、讲解、演示(多媒体)2.学法:欣赏、看书教具准备: 教材,辅助资料,多媒体。

学具准备:美术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0分钟)引入: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同学回答:是故宫。

问: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同学回答:(讲述)(教师归纳)引入: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

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多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和苏州园林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25分钟)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师讲解):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

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第六章第一节《古代建筑艺术》。

详细内容包括: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分类和主要建筑风格;古代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技术特点;古代建筑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分类和主要建筑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掌握古代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技术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 认识古代建筑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分类、构造原理与技术特点。

难点:古代建筑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古代建筑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建筑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讲解:详细讲解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分类、构造原理与技术特点。

4.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处古代建筑,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讲解古代建筑的价值及其影响。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分类、构造原理与技术特点。

2. 古代建筑的价值及其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2)分析古代建筑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答案:(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构架结构、对称布局、重檐翘角、雕梁画栋等。

分类:宫殿、寺庙、园林、陵墓等。

(2)古代建筑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反馈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资料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资料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建筑史》教材第三章“古代建筑”,详细内容涵盖: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构造技术、装饰艺术以及其在不同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具体包括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建筑类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建筑的演变过程、风格特点及其在各个朝代的代表性建筑。

2.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和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建筑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建筑构造技术、装饰艺术的理解。

重点:古建筑的演变过程、风格特点及其在各个朝代的代表性建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各个朝代的演变;(2)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性建筑;(3)古建筑构造技术、装饰艺术及审美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古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保护和利用。

4. 例题讲解:以颐和园为例,讲解其建筑风格、构造技术及装饰艺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古建筑简图,并分析其风格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故宫的建筑特点及其在明清时期的代表性。

2. 答案:故宫建筑特点包括:严谨的布局、宏伟的建筑、精美的装饰、丰富的文化内涵等。

在明清时期,故宫是皇权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建筑的了解程度,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保护现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1. 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2. 古代建筑的构造技术3. 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4. 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5. 古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保护与利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古建筑相关知识。

历史课教案学习中国古代建筑

历史课教案学习中国古代建筑

历史课教案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个窗口。

本教案旨在通过历史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意义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一、引入部分1. 目标:通过引入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了解。

2. 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古代建筑是指历史悠久的中国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石材、瓦片等为主要材料”等。

二、发展部分1. 目标:通过发展部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分类等方面。

2. 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和特点的研究与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如秦始皇陵、故宫等,以及其所体现的艺术风格。

三、拓展部分1. 目标:通过拓展部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度思考中国古代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2. 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充当不同的角色,例如建筑师、政府官员、艺术家等,与其他角色进行对话,讨论古代建筑在社会经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四、总结部分1. 目标:通过总结部分,总结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归纳整理能力。

2. 方法: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影响因素、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知识点,并将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五、拓展阅读1. 延伸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书籍、资料,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内涵。

2. 阅读提示: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如《中国建筑史》、《中国的建筑艺术》等,以及一些介绍具体建筑样式的著作,如《中国古建筑与园林》、《中国古代建筑》等。

六、实践活动1. 实地考察:计划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并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

中国古代建筑导言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导言教案
3)悬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或出山。
4)硬山顶
硬山顶也是两坡顶的一种。其特点是屋面不悬出于山墙之外,山墙大多用砖石承重墙。常用于我国居住建筑中。
5 )攒尖顶
攒尖顶的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台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平画大多为正方形、圆形和正多边形。多用干画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北京天坛的皇穹宇就是单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4)最高级台基
2、柱、枋、梁、檩、椽(画图来解释)
3、斗拱: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弓形的拱和斜而长的昂组成。一般置干柱头和额坊、屋面之间,在结构上挑出屋檐,井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画上的过渡。此外,它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怔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1)普通台基
2)较高级台基
3)更高级台基:须弥座又称金刚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比较复杂,用砖或石砌成,一般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是我国古代表示建筑级别的标志之一。初始的须弥座形式很简单,没有多少装饰。后来逐渐出现了凹凸线脚和莲瓣卷草纹饰等,装饰性很强,造型也日益复杂,井建有汉白玉栏杆等。
4、雀替
5、挂落
6、彩画
木构表画施油漆彩画,初为保护木材,起到防腐、防潮、防蛀的功效,后来逐渐突出其装饰性。彩画的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梁坊上,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1)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最高级彩画,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其主要特点是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凤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其中主要线条及龙等用沥粉贴金。著名的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其画画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中国建筑史教案》

《中国建筑史教案》

《中国建筑史教案》word版一、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掌握其基本特点和主要成就,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2)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成就;(3)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2.1 建筑材料(1)木材: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因其易于加工、施工方便和可持续利用等特点而受到青睐。

(2)砖石:在砖石结构建筑中,砖主要用于砌筑墙体,石主要用于柱子、梁、基石等承重构件。

2.2 建筑结构(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包括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等结构类型。

(2)砖石结构: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如佛塔、城墙等。

2.3 建筑风格(1)对称布局:中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对称布局,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

(2)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如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成就3.1 宫殿建筑如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古代建筑的豪华与辉煌。

3.2 宗教建筑如佛教塔、道教宫观等,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宗教影响力。

3.3 民居建筑如福建土楼、四川民居等,体现了民间建筑的特色和智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4 园林建筑如苏州园林,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传承与演变4.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建筑规模逐渐扩大,出现庭院式布局。

4.2 秦汉时期:统一天下,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出现大型宫殿和城市。

4.3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建筑风格受到影响,出现佛教建筑。

4.4 隋唐时期:国家繁荣,建筑技术不断创新,出现木结构建筑的高峰。

4.5 宋元时期:城市商业繁荣,建筑风格趋向多元化。

4.6 明清时期:建筑技术日趋成熟,出现故宫等代表性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形式;(2)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3)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3)通过参观考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1)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形式。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1)木结构体系:榫卯结构、斗拱结构;(2)砖石结构体系:砖墙、石柱、石塔。

3. 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材料(1)木材:樟木、楠木、紫檀木等;(2)砖石:青砖、红砖、石料等;(3)瓦:青瓦、琉璃瓦等。

4.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1)屋顶形式: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等;(2)门窗形式:棂窗、隔扇窗、朱门等;(3)装饰手法:雕刻、彩绘、壁画等。

5.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价值(1)历史见证:宫殿、寺庙、园林等;(2)文化遗产: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3)旅游资源:苏州园林、平遥古城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形式;(2)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3)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具体运用;(2)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力;(3)讨论法:小组讨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4)实践法:参观考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建筑精品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精品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建筑》教材第三章《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及特点,宫殿、寺庙、园林等典型古代建筑的风格分析,古代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掌握宫殿、寺庙、园林等典型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3. 提高学生对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特点及其发展历程;宫殿、寺庙、园林等典型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古代建筑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建筑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及特点。

①分类: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

②特点:木构架结构、飞檐翘角、彩绘装饰、对称布局等。

(2)宫殿、寺庙、园林等典型古代建筑的风格分析。

①宫殿:以故宫为例,介绍其宏伟壮丽、严谨对称的风格特点。

②寺庙:以少林寺为例,介绍其庄严肃穆、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点。

③园林:以颐和园为例,介绍其山水相依、曲折有致的风格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所了解到的古代建筑,并分析其风格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古代建筑风格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一道古代建筑风格分析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及特点2. 宫殿、寺庙、园林等典型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布达拉宫(2)苏州园林2. 答案:(1)布达拉宫:宏伟壮丽、庄严肃穆,具有鲜明的藏式建筑风格。

(2)苏州园林:山水相依、曲折有致,具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中国古代建筑导言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导言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导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3. 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和著名建筑师。

4. 能够分析并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3. 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4.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5. 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发展。

2. 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3. 了解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历史发展、艺术价值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建筑和著名建筑师的作品。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中国古代建筑导论》等。

2.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3. 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4. 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讨论题目和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历史发展、艺术价值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代表性建筑和著名建筑师的作品。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和看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古代建筑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建筑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作品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代建筑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模型等,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艺术修养。

七、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1.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运用更多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评价古代建筑艺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装饰手法和审美价值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斗拱结构、彩画工艺等,我会通过图片、模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建筑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装饰手法和审美价值。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我国优秀的古建筑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古建筑?”(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教学文案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教学文案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北京昌平明长陵祾恩殿
故 宫 午 门
二、中国古建筑的形制
▪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以土、木、砖、 石、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甚 至石、砖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为尺 度设计和加工的手段,以师徒关系维系技术与 工艺的传承。
▪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建筑逐步形成 了自身独有的体系与风格,长期的建筑实践与 经验积累,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相沿 下来。历朝历代大量的建筑实例,成为中华五 千年文明最直接的魅力展现。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远景
4、隋唐至宋
▪ 隋:结束战乱及分裂,为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创 造了条件。著名建筑有河北赵县安济桥(赵洲桥,世界上最 早的敞肩空腹拱桥,李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等。
▪ 唐: 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大雁塔、小雁塔、登封会 善寺净藏禅师塔等。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庄重大方。 斗拱的结构职能鲜明,补间铺作少且造型简洁,色调简洁明 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 明代: 砖普遍应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广泛用于 塔、门、照壁等建筑物。木结构形成了新的定型的 木构架,斗拱作用减少,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密。 出现了木工行业的术书《鲁班营造正式》。代表性 建筑主要有:明孝陵、十三陵、天坛、故宫等。

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文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文案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中国古代建筑学》选修论文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5-2包静文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搭树枝棚、帐篷等是最简单的建筑。

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村落分布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警穴,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等。

随着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巨石纪念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

中国的奴隶社会从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建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

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殿和陵墓。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商代早期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建筑遗址,以木结构为骨架,使用纵架形式的是规模宏大的公共场所,还有一种井幹式结构形式。

周代建筑上已经使用斗和棋,并已有简单的组合形式。

湖北蕲春发掘出的周代遗址,则明确地说明干阑结构已经普遍应用。

三、秦汉时期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

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斗拱在汉代的种类十分之多。

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出现佛教建筑。

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

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

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资料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资料

中国建筑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建筑史》的第三章“古代建筑”,详细内容涉及古代建筑的风格、结构特点、装饰艺术以及其在不同朝代的演变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结构特点,掌握古建筑在各个朝代的代表性建筑。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建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对建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

教学重点:古建筑在不同朝代的演变过程和代表性建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古代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结构特点b. 古代建筑在不同朝代的演变过程c. 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3. 例题讲解:以北京故宫为例,分析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古建筑的结构简图,并分析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结构特点2. 古代建筑在不同朝代的演变过程3. 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建筑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古建筑,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对中国古建筑的认识。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古建筑题目。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1. 古建筑结构特点:建筑中的斗拱、梁、柱、枋等部件,具有独特的结构作用和装饰功能。

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2. 古建筑装饰艺术:装饰题材丰富,如龙、凤、蝙蝠、莲花等吉祥图案。

装饰手法多样,包括雕刻、彩绘、镶嵌等。

小学历史六年级教案:学习中国古代建筑

小学历史六年级教案:学习中国古代建筑

小学历史六年级教案: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学习中国古代建筑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为辉煌的建筑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在小学六年级的历史学习中,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经典的中国古代建筑,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活动,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中国传统四合院(段落标题:了解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布局和形式成为人们向往的居所。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四合院。

(段落标题:特点与结构)四合院得名于由多个房间围绕一个中心庭院构成,在结构上呈“正”字形或凹字形布局。

它通常由大门、正房、厢房和花园等组成。

正房是主人居住平日休息之处,而厢房则用于存放物品或作为走廊连接各个房间。

庭院是四合院的中心和重点,很多人会在庭院内种植一些花草,以增加居住环境的美感。

(段落标题:学习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四合院,老师可以组织观察实物或看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并描述四合院的特点和结构。

同时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在教室内或校园里模拟四合院布局,让学生体验四合院独特的空间结构。

二、中国古代宫殿(段落标题:了解中国古代宫殿)中国古代宫殿是皇帝和贵族们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展示皇权和文化的象征。

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段落标题:名胜古建与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宫殿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北京故宫。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禁地,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包含有上千间房子,其中包括正殿、后殿、享堂、太监厢房等部分。

这些建筑艺术精湛,雄浑壮观,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之一。

(段落标题:学习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宫殿,老师可以进行故宫文化知识的讲解,并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故宫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此外,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故宫建筑的理解创作绘画或手工模型,以加强对宫殿建筑特征的体验和记忆。

古建筑课程方案模板范文

古建筑课程方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古建筑文化体验课程二、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我国古建筑历史、艺术和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热爱。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古建筑基础知识1. 古建筑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2. 古建筑的主要类型与结构特点3. 古建筑的艺术风格与装饰手法4. 古建筑的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第二部分:实地考察与体验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如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等。

2. 通过实地观察、拍照、记录等方式,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3. 亲身体验古建筑的建造工艺,如砌墙、木作、彩绘等。

第三部分:古建筑保护与传承1. 分析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探讨古建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2. 了解古建筑修复技术,学习古建筑修复的基本流程。

3. 探讨如何将古建筑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古建筑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古建筑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亲身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4.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古建筑建造工艺,提高实践能力。

五、课程安排1. 第一周:古建筑基础知识讲解2. 第二周:实地考察准备,包括古建筑选择、考察路线规划等3. 第三周:实地考察与体验4. 第四周:古建筑保护与传承探讨5. 第五周:课程总结与交流六、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提问等。

2.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地考察报告,包括古建筑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等内容。

3. 古建筑保护与传承方案:要求学生提出古建筑保护与传承方案。

七、课程资源1. 古建筑相关书籍、文献、图片等资料。

2. 实地考察路线、景点介绍等资料。

3. 古建筑修复技术、保护方法等资料。

八、课程预期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我国古建筑的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精选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精选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第四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详细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特点、建筑类型及代表作、建筑美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建筑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代表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原理。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特点、类型及代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故宫、颐和园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及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如木结构、飞檐翘角、对称布局等。

(2)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代表作1. 宫殿:故宫、颐和园等;2. 寺庙:少林寺、白马寺等;3. 陵墓: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4. 园林: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等;5. 桥梁:赵州桥、卢沟桥等。

(3)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原理,如布局、色彩、装饰等。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一处古建筑,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4. 例题讲解1.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 请列举三处我国著名的古建筑。

5. 随堂练习1. 画出故宫的平面图;2. 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原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1.1 发展历程1.2 建筑特点1.3 建筑类型及代表作1.4 建筑美学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1)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2. 请列举三处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并分析其建筑特点。

(2)实践题参观一处古建筑,写一篇观后感。

2. 答案(1)简答题答案: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夏商周时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风格逐渐多样,出现宫殿、寺庙等建筑;秦汉时期,建筑规模宏大,注重对称布局;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风格融合,出现园林建筑;隋唐时期,建筑艺术达到鼎盛,出现大量宫殿、寺庙、园林等;宋元明清时期,建筑风格逐渐简化,注重实用性。

小学美术《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小学美术《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2.教学难点
(1)古代建筑斗拱、飞檐等结构的具体表现方法;
(2)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准确表现古代建筑的美感;
(3)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融入个人情感,展现独特风格;
(4)学生在欣赏和分析古代建筑时,如何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化内涵。
举例:
(1)针对斗拱结构的表现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模型或图片结合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斗拱的结构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艺术价值和绘画表现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代建筑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文化、历史角度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理解其艺术价值;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使其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法表现古代建筑的美感;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展现个人风格;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讨论与创作中学会倾听、交流、互助。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在中国古代建筑主题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然而,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这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还需加强对他们的实践指导。

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文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学文案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中国古代建筑学》选修论文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5-2包静文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搭树枝棚、帐篷等是最简单的建筑。

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村落分布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警穴,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等。

随着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巨石纪念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

中国的奴隶社会从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建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

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殿和陵墓。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商代早期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建筑遗址,以木结构为骨架,使用纵架形式的是规模宏大的公共场所,还有一种井幹式结构形式。

周代建筑上已经使用斗和栱,并已有简单的组合形式。

湖北蕲春发掘出的周代遗址,则明确地说明干阑结构已经普遍应用。

三、秦汉时期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

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斗拱在汉代的种类十分之多。

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出现佛教建筑。

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

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

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小学古代建筑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古代建筑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如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地方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时期。

2. 教师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如屋顶形式、色彩运用、雕刻艺术等。

3.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如宫殿、坛庙、园林、佛寺等,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选择一种中国古代建筑,分析其特点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古代建筑,感受其魅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如宫殿、坛庙、园林、佛寺等。

2.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古代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古代建筑,设计一个现代建筑方案,体现古代建筑的特点。

2.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古代建筑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学》选修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15-2
包静文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
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搭树枝棚、帐篷等是最简单的建筑。

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村落分布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警穴,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
等。

随着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巨石
纪念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

中国的奴隶社会
从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

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
殿和陵墓。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
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商代早期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建筑遗址,以木结构为骨架,使用纵架形式的是规模宏大的公共场所,还有一种
井幹式结构形式。

周代建筑上已经使用斗和栱,并已有简单的组合
形式。

湖北蕲春发掘出的周代遗址,则明确地说明干阑结构已经普
遍应用。

三、秦汉时期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

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斗拱在汉代的种类十分之多。

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出现佛教建筑。

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

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

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佛道大盛,兴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有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

在建筑装饰方面,在工艺表现上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

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

斗拱有卷杀、重叠、跳出,人字拱大量使用,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结构,后期出现曲脚人字拱;令拱替木承转,栌斗承栏额,额上施一斗三升柱头人字补间铺作,还有两卷瓣拱头;栏杆是直棂和勾片栏杆兼用;柱础覆盆高,莲瓣狭长;台基有砖铺散水和须弥座;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天花常用人字坡,也有覆斗形天花;屋顶愈发多样,尾脊已有生起曲线,屋角也已有起翘;梁坊方面有使用人字叉手的和蜀柱现象,栌斗上承梁尖,或栌斗上承栏额,额上承梁;
柱有直柱和八角柱等,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收分。

早期寺以塔为中心,继之则塔殿并重。

这个时期开始创建许多石窟寺,在材料、技术和艺术方面,出现了用砖券砌筑的门窗洞口;琉璃制品开始应用于建筑;模制花砖用于壁面和铺地;塔刹和门窗装饰用镏金件;屋顶呈曲面,屋角起翘的特点已经出现;应用了鸱尾一类大型瓦饰;佛寺绘制有绚丽多彩的大幅壁画等。

五、隋唐五代时期
隋代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

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

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

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

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

隋初全城循中央轴线均衡对称,是里坊制城市的典型。

唐代地方城市有规模和形制的等级差别。

唐代各陵基本因袭汉代四向开门的平面,但强调南侧神道的前导布局,设两重阙和石柱、石兽、石人等。

唐代佛寺遍于全国,多数采取以殿阁为主体的布局。

塔由寺的中心位置改为建在别院。

唐代木塔已无遗存,而砖石塔存留尚多,有密檐式,有楼阁式,还有单层塔。

塔的形式有方、圆、六角、八角等多种平面,造型装饰也丰富多样。

唐代继续营造石窟,其雕刻和壁画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艺术品,与宗教建筑的完美结合。

唐代又风行建大佛像,造大佛阁。

十国之中,前后蜀和南唐的陵墓已发掘,木构则留存很少。

六、宋辽金元时期
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缩小,建筑比起唐代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

有形态复杂的阁楼的出现,以较低的配体簇拥中央高耸的主题,四周与抱厦、腰檐、平坐和回廊相连接。

内部藻井,勾栏之类华美、细腻。

才华装饰绚丽、多彩。

当时建筑风貌显现鲜明的地域性特色。

北宋陵墓选前高后低的地形,遗留在地面上的大量石雕刻品是宋代雕刻技艺的珍贵遗物。

宋代各地普遍修筑寺、塔。

现存砖塔多数创建于宋代,类型繁多,巧思迭出,结构合理。

宋代铸造铁塔工艺精美,赵县陀罗尼经幢,雕刻精致,尺度高大。

北宋木构建筑总趋向是结构精巧,组合复杂,装饰多样。

小木作制品如藻井、帐龛、门窗、经橱、勾阑之类,日趋华美繁缛。

建筑色彩由于使用琉璃和彩绘而复杂华丽。

石雕刻、木雕刻用于建筑的部位日益增多,不同品类按复杂程度分级。

南宋木建筑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构架以厅堂型为主,风格雅洁。

辽南京城附近有大批辽墓、辽塔,辽代建筑密檐砖塔则很特殊,形制多是实心,底层立于须弥座、平坐勾阑和莲瓣之上,塔身八角或六角,仿木构的斗、柱、枋、门窗,上作层檐。

辽塔一般色白或浅黄,极醒目。

金朝中都建设规模宏伟,宫殿用汉白玉为台基栏杆,绿琉璃瓦,色彩强烈,装饰华丽。

金代统治者崇儒,修复曲阜孔庙,又修理诸岳庙、渎庙和后土庙。

宋、辽、金时期仿木砖作常见于砖石塔、砖石墓室。

福建盛产花岗石,石工技术精湛,自五代至南宋,福建出现石造塔、桥甚多。

南宋保持汉族固有建筑传统,木构建筑有较强的地方特色,风格含
蓄雅洁。

汉族传统的祭奉天地、社稷、宗庙、五岳、四渎的坛庙祠祀建筑和孔庙、学宫等,都得到修缮或重建。

元代宗教建筑风格多样,西藏地区的寺院,在藏式建筑加上汉式殿屋,斗明显带有元代特点。

七、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

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

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明代在北方沿边设九镇,筑边防城堡,并陆续完成了万里长城的修筑,以防御蒙古入侵,明长城大部分保存至今。

明代又一大患是沿海倭寇骚扰,因此实行严格的海禁,并在沿海修建大量的海防卫所,如山东蓬莱水城和宁波镇海卫。

城市明初临濠为中都,有大规模城垣、宫殿、陵墓等建设。

明代中叶以后在城南加筑外城。

明北京宫殿则在元宫废墟上重建,并建立完备的坛庙体制。

一般府县城普遍包砌砖垣。

许多城市建高大城门楼,以钟鼓楼为城中心,面貌甚为整饬。

建筑用材和建筑技术明代官式建筑用料精良,结构严密,造型庄重,标准化水平甚高。

地方建筑如现存明代祠堂、住宅,典雅稳重,做工讲究,装修精美,雕刻和彩画细腻而雅净。

明代砖石建筑数量大增。

纯用砖筑者,称无梁殿,有的用作档案库;更多的用于佛寺;万历年间建造最多。

明代琉璃制作技术提高,产量
增加。

现存山西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重建于明代后期,尺度虽小,但表现出当时琉璃制作技术的高度水平。

明代的铜铸殿是一项特殊工艺,最早的作品是武当山金殿。

家具、木工明代家具造型优美,尺度合宜,结构严密,雕饰适度。

高级者选用紫檀、花梨等贵重材料,其技法迄今仍作典范,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

宫廷建筑是明官式建筑的继续,技术上趋于拘谨保守,规制刻板清东陵乾隆帝裕陵地宫的石雕精美异常。

清代建筑的盛期是乾隆时期。

京城改建各坛庙,其中天坛一组非常成功。

北京宫内新建供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一组,自宫门九龙壁至西侧花园,华美精致,微失繁琐,是乾隆时期代表作之一。

宫苑清代最主要的建筑活动是营造宫苑,最盛也在乾隆时期。

五园以圆明园最重要,全园分为若干景区,各异其趣。

园东北一隅且仿照欧洲建筑风格。

清末重修清漪园,更名颐和园,初具规模而已。

少数民族地区建筑清代是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

藏族大建筑大抵建于清代,规模宏大,庄严富丽。

蒙古喇嘛庙曰“召”,以汉式为主,掺以藏式,为汉藏混合风格。

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基本上为中亚样式。

云南傣族崇信小乘佛教。

村寨普建塔庙,德宏地区受汉族影响稍大;西双版纳地区佛寺形式则同泰国、老挝的建筑接近。

其他建筑清代各地住宅园林有颇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