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火山和地震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火山和地震》。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体系、内容

《火山和地震》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属于“地球的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三:“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其他地球运动所引起的变化,如:“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关心天气》单元,“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单元,它们都为六年级研究《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顺应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规律,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分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的内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主要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

《火山和地震》有六个教学活动(PPT),其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是重点。

2、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

●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会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

●会做地震的实验。

情感与态度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产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4、教学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5、教学安排:1课时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火山和地震的录像、烧瓶、石棉网、酒精灯等。

学生准备:橡皮泥。

二、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能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知道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了地球内部的构造,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能用橡皮泥等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但是不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的,充满了力量。另外,学生能针对问题,从更多渠道查阅相关资料,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课件展示法:通过视频课件展示,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样子及形成原因;通过影像资料介绍许多科学家为研究火山和地震做出的贡献。

演示法:通过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形象的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讲解法:学生对火山和地震的资料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师的讲解;

指导法:在做火山和地震的模拟实验时,由于学生不具备探究的基础,都需要教师详细的指导;

合作探究法:在探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时都采用了此方法,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我设计了五个步骤:

(一)导入

1、复习:通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么?学生回答:地核、地幔、地壳。

2、过度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和地震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学生交流:关于火山和地震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新课的学习,衔接自然,学生对火山和地震已经有一点了解,这时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前知识,也为下面学习火山和地震打下基础。

(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1、学生观看火山视频

大家刚才观看了火山喷发的录像,从火山喷发的现象中,人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

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交流。

3、火山喷发实验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按照大家的设想来做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教师演示,讲解实验的注意点

学生分组实验,及时记录

4、小结:

火山喷发的原因。

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冒出大量的水汽和烟尘)

5、拓展:介绍收集来的火山知识。

[设计意图]:

科学强调的是验证学生自己的假设,而不是先让学生知道结论,再让学生做实验来验证课本中的结论,探究在前,结论在后,着重体验真实的科学研究过程。而验证性学习是结论在前,缺乏学生自主的思维加工。所以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从现象中分析获得的信息,再来推测火山形成的原因,然后做模拟火山实验,这个实验比较难,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自己的推测进行检验。抓住了教学的重点,也突出了教学的难点。

(三)、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火山很可怕,地震也很可怕,而且我国是一个地震很多的国家。

1、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学生观看地震视频,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

2、介绍地震的危害。

3、做模拟地震实验。纸箱模拟地震,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学生画图表示地震的中心,比较几次敲击纸箱箱面的震动大小。

4、小结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都面面俱到时间不允许,也无必要,地震的研究性学习可简化,主要是讲授。其实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讲授,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比如地震的类型及各自的成因,这是教学的重点。并且学生在对火山的研究中已经知道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这也为理解地震的成因打下了基础。

四、读故事说体会,谈安全教育

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以及伟大的发明。

1、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的故事,张衡的研究)

2、提问:这两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

3、讨论: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些自然现象?

4、安全教育:

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在教室内进行实际逃生演练)

在其他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设计意图]:地震部分主要是通过讲授使学生短时间获取大量的知识,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有实际的意义。汶川地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使掌握了相关知识也不一定能有效逃生。所以在安全教育的环节最重要的是放在逃生演练上,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让学生经过真实的演练掌握逃生的技能,因为“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理解”。

五、拓展活动

幻灯出示拓展讨论题,学生交流。

1、地球是运动的吗?

2、为什么我国的台湾是地震频发的地区?

3、板块之间的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4、我国古代对地震的研究还有哪些成果?

5、现代还有哪些地震预测器?

6、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预测地震?

7、为什么地震之前有征兆?

[设计意图]: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知识以后,要能培养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继续研究火山和地震。教师出示拓展讨论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让学生把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