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3d8cd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c.png)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试题数:21,满分:01.(单选题,0分)简谐运动中反映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A.周期B.频率C.振幅D.位移2.(单选题,0分)如图,A、B分别为两传动轮边缘上的两点,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A、B两点的()A.加速度大小相等B.线速度大小相等C.转速相等D.角速度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单选题,0分)对于万有引力定律F=G m1m2r2A.当r=∞时,F=0B.当r=∞时,F=∞C.当 r=0 时,F=∞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单选题,0分)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m甲=2m乙,轨道半径r甲=0.5r乙,则甲、乙两颗卫星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之比为()A.4:1B.1:4C.8:1D.1:85.(单选题,0分)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6.(单选题,0分)如图所示,正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固定有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B、C,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 A=2m B=2m C,到轴O的距离关系为r C=2r A=2r 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线速度比C的大B.A的角速度C的大C.B的向心加速度比C的大D.A受到的向心力比B受到的大7.(单选题,0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
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8.(单选题,0分)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 √g(R+r)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 √gR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9.(单选题,0分)质点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不属于机械振动的是()A.B.C.D.10.(单选题,0分)如图,两质点a、b在同一平面内绕O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b的周期分别为2s和20s,a、b和O三点第一次到第二次同侧共线经历的时间为()sA. 920sB. 209sC. 1120sD. 201111.(单选题,0分)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是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到达另一端D,丙沿圆弧轨道从C点运动到D,且C点很靠近D 点.如果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B.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C.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D.甲球最先到达D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点12.(单选题,0分)如图所示,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0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象,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cm。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4f41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2.png)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质量为 2 kg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水平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g取10 m/s2。
则()A.6 s 时物块的动能为零B.3 s 时物块离初始位置的距离最远C.0 ~ 6 s 时间内合外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8 JD.0 ~ 6 s 时间内水平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20 J2.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点,OA、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OB。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甲、t乙的大小关系为()A.t t<甲乙B.t t=甲乙C.t t>甲乙D.无法确定3.下列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牛顿(N)B.秒(s)C.千克(kg)D.米(m)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5.某次救灾演习中,救援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机上工作人员将装有救灾物质的箱子投出,已知箱子下落的初速度为零下落过程中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计。
启程中,箱子始终保持投放时的状态,则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资处于超重状态B.物资仅受重力作用C.物资受箱子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由静止开始,箱子在持续相同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2∶3二、多选题6.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先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开始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210m/sg=,则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μ=A.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3m=B.物体质量1kgC.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D.当F为6N时,物体的加速度2a=2.5m/s7.经过近两年的改造,原“佛山一环”被改造成了封闭管理的高速公路,但最高限速仍然为100 km/h。
最新-华师大二附中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特约] 精品
![最新-华师大二附中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特约]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3476a9b8762caaedd33d4e8.png)
华师大二附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说明:1.请将解答写在答卷纸上. 2.本试卷中取g=10m/s 2.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对重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就是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B .物体各部分受的重力可以认为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物体上C .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位于其几何中心D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一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受的重力相等2.图中棒与光滑斜面接触,并被竖直张紧的细线拉住,分析棒所受的力有( ) A. 重力B .重力、细线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C .重力、细线的拉力D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3.如果一个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使该物体平衡,则它们( ) A .必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必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必是同种性质的力 D.可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可以不是4.下图为四位同学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所作的图示.F 1和F 2是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F ˊ是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的力的图示,F 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 1和F 2的合力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 )5.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粗糙的水平面上,若用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 ;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 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 ˊ,则( )A .a ˊ= aB .a ˊ< 2aC .a ˊ> 2aD .a ˊ= 2a6.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是( ) A .朝某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做来回往复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B .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均为9.8NC .力学中的力按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D .力学中的力按效果分有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不同物体所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不同的D .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个2 s 内、第2个2s 内,第3个2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同一物体在地球和月亮上惯性一样大C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D .相同合外力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10.若两个力F 1、F 2夹角为α(α≠180°),且α角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 .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11.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经过t 秒后,又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a 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相同的( )A . 位移 B.加速度 C.经历的时间 D .平均速度12.如图所示,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对木块施加一水平推力F ,木块相对于斜面静止,则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表示为( )A .22F GB .Gcos θC .θsin FD .Gcos θ+Fsin θ三.填空题(第15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4分,共34分).13.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 处的瞬时速度是6m/s ,16秒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 ,则运动员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1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10N ;F 2=2N 和摩擦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N.若撤去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N.15. A 、B 、C 、D 四个质点各自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起始时,它们都在同一出发点.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是———————————————;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是——————————;在t=2s 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近.16.一辆汽车从车站起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司机忽然发现有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停止,结果在5s 内又前进了10m ,根据这些条件可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为——————————m/s.1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上某点时的速度为1 m/s ,车尾经过站台上该点时的速度为7 m/s ,则车身的中部经过站台上该点时的速度为———————————— m/s.18.如图所示的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mm ;弹簧秤的示数为—————————N.19.一物体沿斜面向上滑时,加速度大小为6m/s 2,它沿该斜面向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4m/s 2,则该斜面的倾角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50次/秒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A 、B 、C 、D 、E 共5个记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以A 为起点,量出到各点的位移为AB=1.60cm ,AC=3.40cm ,AD=5.40cm ,AE=7.60cm ,可根据实验数据求得小车在 C 点的瞬时速度υC =_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m/s 2.四.计算题(共24分).21.如图所示,在轻质三角架上的B 点用一根细绳挂一个重50N 的重物G ,求横梁AB 和斜杆BC 所受的力.22.质量为m=60kg 的木箱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一人沿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方向施加给木箱一个力F=450N.已知sin37°=0.6,cos37°=0.8.分别求出下面两种情况下木箱滑动的加速度:(1)人斜向上拉木箱;(2)人斜向下推木箱.23.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1s 后去掉拉力,再经过5s ,物体的总位移是多大?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D .在力学中,存在三类性质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力属于弹力,只能说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重力本身并不是压力,选项A 错;选项B 中的一点指的是重心,重心可以在物体外,B 错;具有规则形状的密度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才位于其几何中心,C 错;只有D 选项正确.2.C .此时棒受到重力与绳的拉力,二力都在竖直方向上,棒与斜面虽然接触但没有弹力.∵如果有弹力,方向应垂直于斜面,此力向左的水平分力使物体向左加速而不会静止.故棒只受重力与绳的拉力.选项C 正确.3.B . 4.B 5.C . 6.A . 二.多项选择题7.BCD 说明:1千克力等于9。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333a62d52ea551810a68754.png)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26分.)1.(2分)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2分)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3.(2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4.(2分)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sinθC.GcosθD.Gtanθ5.(2分)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虽然马能将车拉动,但是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6.(2分)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的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A.b对a的支持力等于mgB.水平面对b的支持和小于2mgC.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D.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7.(2分)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A.1:3:5 B.2:6:5 C.2:8:7 D.4:12:98.(2分)正常走动的钟表,其时针和分针都在做匀速转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时针和分针角速度相同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12倍C.时针和分针的周期相同D.分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12倍9.(2分)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至到达最大高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是()A.B.C.D.(1﹣)10.(2分)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11.(2分)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的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拉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用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线间的夹角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12.(2分)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13.(2分)如图所示,在静止的木箱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c;绳a水平,绳b与竖直方向成θ角,静止不动时,两绳拉力分别为T a和T b,现将木箱沿cb方向斜向上由静止开始加速度直线运动,则细绳拉力的变化时()A.T b增大,T a减小 B.T b增大,T a不变C.T b不变,T a减小 D.T b和T a都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题有两个或多个答案正确,共15分.)14.(3分)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M的半径为r1,从转动N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n D.从动轮的转速为n15.(3分)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才受到向心力的作用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种力的分力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16.(3分)小明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梯运行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A.电梯一定在向上运动B.电梯可能在向下运动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17.(3分)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A.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可能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D.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的加速等于5(﹣1)m/s218.(3分)如图所示,小木块放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它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F≠0)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以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则小木块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可能是()A.沿y轴正方向B.向右上方,与y轴夹角小于aC.向左上方,与y轴夹角小于a D.向左上方,与y轴夹角大于a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9.(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向右运动的物体,物体的质量为10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它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5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20.(4分)重为3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大小为F=5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大小为N,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N.21.(4分)两个大轮半径相等的皮带轮的结构如图所示,A、B两点的半径之比为2:1,则A、B、C三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ωA:ωB:ωC=,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A:a B:a C=.22.(4分)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23.(4分)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1)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为.(2)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率仍为v0,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的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四、实验题(共10分)24.(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问题”时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1)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通过比较和来验证力的合成是否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在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通过下列哪个方法实现的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C.细线套受拉力产生形变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相同长度(3)在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25.(5分)关于“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图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图中固定在小车上的是传感器的部分.本实验通过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五、计算题(共29分)26.(6分)某种类型的飞机在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0s速度达到80m/s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80m/s时,又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使飞机制动,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1)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的加速度;(2)飞机制动阶段所用时间;(3)飞机在跑道上共滑行的距离.27.(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kg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200N/m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取g=10m/s2.求:(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2)弹簧的伸长量;(3)弹簧被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28.(8分)为了提高运动员奔跑时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在训练中,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汽车轮胎奔跑,已知运动员在奔跑中拖绳上端与地面的高度为1.2m,且恒定,轻质无弹性的拖绳长2m,运动员质量为60kg,车胎质量为12kg,车胎与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甲所示,将运动员某次拖胎奔跑100m当做连续过程,抽象处理后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运动员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及跑完100m后用的时间t;.(2)在加速阶段绳子对轮胎的拉力大小T及运动员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人29.(9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s 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2015-201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26分.)1.(2分)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A、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A错误.B、质量、路程是没有方向的标量,速度、平均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B错误.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C正确.D、路程、时间是标量,位移、加速度都是矢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矢量与标量,要抓住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2.(2分)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 错误.B、物体的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不一定为零,则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3.(2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解答】解:A、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错误;B、汽车惯性与速度无关,只和质量有关,故B错误;C、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故C错误;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可以减小质量;故可以减小惯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解答此题要注意: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4.(2分)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sinθC.GcosθD.Gtanθ【分析】人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人受力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力,另一部分是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解答】解:人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人受力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力,另一部分是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得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即大小是G.故选A.【点评】通过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5.(2分)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虽然马能将车拉动,但是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解答】解: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所以A选项错误.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一定是大小相等的,马之所以能将车拉动,是由于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所受到的摩擦力的缘故,所以B选项正确.C、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之所以鸡蛋碰坏了,是由于鸡蛋的承受力小,所以C选项错误.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根本不能求它们的合力,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才可以求它们的合力,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同时注意区分它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6.(2分)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的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A.b对a的支持力等于mgB.水平面对b的支持和小于2mgC.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D.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分析】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的受力情况,抓住合力为零判断b对a的支持力以及它们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对整体分析,根据整体受力情况判断地面对b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解答】解:A、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a受重力、支持力、拉力,由于拉力F沿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分力,所以b对a的支持力小于mg,故A错误.B、对整体分析,在水平方向上,F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地面对b无摩擦力,在竖直方向上,F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地面的支持力为2mg.故B错误,C错误;D、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a受重力、支持力、拉力,由于拉力F水平方向有向右的分力,必须要有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否则a不能处于静止,故a还受b 对a的静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合适地选择研究的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知识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7.(2分)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A.1:3:5 B.2:6:5 C.2:8:7 D.4:12:9【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根据该规律得出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解答】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知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1+3):(5+7):9=4:12:9.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并能灵活运用.8.(2分)正常走动的钟表,其时针和分针都在做匀速转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时针和分针角速度相同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12倍C.时针和分针的周期相同D.分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12倍【分析】时针、分针的周期不同,根据ω=可以求出角速度之比.【解答】解:时针的周期是12h,分针的周期是1h,它们的周期比为12:1,则C、D都错误;根据ω=得:角速度之比为1:12.故A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为基本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搞清楚时针、分针、秒针的周期比.本题容易将时针的周期误算为24h.9.(2分)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至到达最大高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是()A.B.C.D.(1﹣)【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与速度公式求出运动时间.【解答】解: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到达最大高度一半过程:=,时间:t=,解得:t=(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小球的运动时间,分析清楚小球的运动过程、应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即可正确解题.10.(2分)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分析】先对物体Q受力分析,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对Q有弹力,故弹簧对P有沿斜面向下的弹力;再对物体P受力分析,即可得到其受力个数.【解答】解: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由于木板P上表面光滑,滑块Q受到重力、P的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上的弹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Q必对物体P有压力,同时弹簧对P也一定有向下的弹力,因而木板P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Q的压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所以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对物体受力分析,通常要用隔离法,按照先已知力,然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11.(2分)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的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拉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用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线间的夹角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分析】物块在水平方向受到n根橡皮条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由于每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每根橡皮条拉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a与n的关系式,由数学知识分析图线的斜率与水平面材料的关系,再进行选择.【解答】解:设每根橡皮条拉力大小为F,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F﹣μmg=ma,得a=﹣μg由数学知识得知,a﹣n图象的斜率等于,由题意知,F、m不变,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则直线与水平轴间的夹角θ保持不变.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与n的关系式,即可由数学知识分析出图象斜率,得到斜率不变即知θ也保持不变.12.(2分)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分析】将F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两个方向F1和F2,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单独研究F的作用效果,当F引起的动力增加大时,加速度增大,相反引起的阻力增大时,加速度减小.【解答】解:未加F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当施加F后,加速度a′=,因为gsinθ>μgcosθ,所以Fsinθ>μFcosθ,可见a′>a,即加速度增大.故C确,A、B、D均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13.(2分)如图所示,在静止的木箱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c;绳a水平,绳b与竖直方向成θ角,静止不动时,两绳拉力分别为T a和T b,现将木箱沿cb方向斜向上由静止开始加速度直线运动,则细绳拉力的变化时()A.T b增大,T a减小 B.T b增大,T a不变C.T b不变,T a减小 D.T b和T a都增大【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进行解答.【解答】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将重力和拉力T b合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T a=mgtanθ,T b=;当小球加速时再次对小球受力分析,同上图,再次将重力和拉力T b合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a′=mgtanθ,T b′﹣=ma,即T a不变,T b增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答题时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在坐标轴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进行解答.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题有两个或多个答案正确,共15分.)14.(3分)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M的半径为r1,从转动N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n D.从动轮的转速为n【分析】因为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从动轮通过皮带的摩擦力带动转动,所以从动轮逆时针转动,由于通过皮带传动,皮带与轮边缘接触处的线速度相等,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A、因为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从动轮通过皮带的摩擦力带动转动,所以从动轮逆时针转动,A正确;B错误;C、由于通过皮带传动,皮带与轮边缘接触处的线速度相等,根据v=nr得:n2r2=nr1所以n2=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要知道同一根带子转动,线速度相等,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15.(3分)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才受到向心力的作用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种力的分力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要有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外力,此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因此向心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由于始终指向圆心,故方向不断变化;因为向心力方向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作用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大小.【解答】解: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故又称为向心力,向心力不是由于物体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故A错误;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故又称为向心力.它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故B正确;C、向心力一定要由物体受到的外力来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某种力的分力.故C正确;。
上海师范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海师范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9d897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6.png)
上海师范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题)关于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心力相同B.周期相同C.向心加速度相同D.离地心的距离相同参考答案:BD【考点】同步卫星.【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轨道平面的中心.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通过已知量确定未知量.【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 r,可知,同步卫星的质量不同,则向心力大小也不同.故A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 r,其中r为运行的轨道半径.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T为一定值,根据上面等式得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一定值.故BD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a,可知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化,故C错误.故选:BD.2. 如图4所示,二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在不光滑的旋转台上,A离轴为r,B离轴为2r,则圆台旋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A、B都未滑动时,A受的静摩擦力大于B受的静摩擦力B.当A、B都未滑动时,B受的静摩擦力大于A受的静摩擦力C.若圆台转速逐渐增大,则A比B先滑动D.若圆台转速逐渐增大,则B比A先滑动参考答案:BD3. 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秒内位移最大的是()A.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加速度最大的物体参考答案:A4. (单选)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末的速度达到4 m/s,则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A.2 mB.4 mC.6 mD.8 m参考答案:C5. 如图示质量分别为m、M 的A、B 两木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与B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用一水平拉力F 作用于B,使A和B 一起以加速度 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 μmgB. maC. mF/(M+m )D.F - Ma参考答案:CB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5m/s2,经过8s速度变为4m/s。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802d1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5.png)
(2)墙壁对球的支持力
(3)A点绳子断开,求3s下落的位移和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B
【解析】对斜面体P受力分析如图:
如果:(1)FN=G的话,P体受力可以平衡,故P可能受2个力的作用;
(2)FN<G的话,P不可能平衡
故选C。
3、C
【解析】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由此分析即可
【详解】根据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可知,重物在P位置时速度方向为②,加速度方向为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C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测量工具分别是刻度尺、天平、秒表,故C正确,ABD错误.
D.D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压紧墙的分力G1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G2,故选项D正确
8、BC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析】A.物体在0~6s内的位移大小在数值上为图象和时间轴包围的面积,
平均速度
选项A错误;
B.撤去外力后的加速度:
根据
可得
μ=0.5
选项B正确;
C.有外力时的加速度:
根据
解得
F=15N
选项C正确;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外力F的大小为15N
D.加速段与减速段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9、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17-2018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17-2018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a60a0df4a7302768f99396c.png)
华东师大二附中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60 分钟卷面满分:100 分)、单项选择题(共40 分,1至8 题每题3 分,9至12 题每题 4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A. 摆球所受的重力B. 摆球重力在垂直悬线方向上的分力C. 悬线对摆球的拉力D. 摆球所受重力和悬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2、已知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则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A. 频率变小,波长变长B.频率变大,波长变短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短3、起重机沿竖直方向以大小不同的速度两次匀速吊起质量相等货物,则两次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和起重机的功率大小关系是()A. 拉力不等,功率相等B.拉力不等,功率不等C.拉力相等,功率相等D.拉力相等,功率不等4、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趋于确定值时,气体内分子运动速率均相同B. 液体难于被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 气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分子力的作用D.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5、弯曲管子内部注满密度为ρ的水,部分是空气,图中所示的相邻管子液面高度差为h,大气压强为Po,则图中 A 点的压强是()A. ρghB. Po+ρ ghC. Po+2ρ ghD. Po+3 ρ gh6、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 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 为原点,建立Ox 轴,向右为x 轴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 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8、如图所示,小物体P 放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转动,下列关于小物体所受摩擦力 f 的叙述正确的是()A. f 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B. 圆盘匀速转动时f=0C. 在物体与轴O 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 f 跟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成正比D.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f 跟物体到轴O 的距离成正比9、如图,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半径在逐渐减小的螺旋形光滑水平轨道。
2017-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
![2017-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a54434e45c3b3566ec8b4c.png)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题3分,9至12题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分)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2.(3分)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不属于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A.“质点”B.“平均速度”C.“合力与分力”D.“总电阻”3.(3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一定为零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4.(3分)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基本单位?()A.m、kg、s B.kg、m/s2、s C.m、N、s D.kg、m/s、s5.(3分)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唯一解D.无解6.(3分)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A.立即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然为零B.立即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C.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立即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然为零7.(3分)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8.(3分)以30m/s的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4s末物体对抛出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50m,向上B.50m,向下C.40m,向上D.40m,向下9.(4分)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A.B.C.D.10.(4分)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11.(4分)如图,物体A在竖直力F的作用下静止。
2017-2018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
![2017-2018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343ec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e.png)
华二附中2017-2018高一上期中数学卷一、填空题1.若集合{}**(,)|24,,A x y x y y N x N =+=∈∈,用列举法表示:A =________________.2.函数y =__________.3.已知命题P 的逆命题是“若实数满足1a =且2b =,则4a b +<”,则命题P 的否命题是4.若()f x x =,()g x =,则()()f x g x ⋅=_________.5.设集合{}24,,3A m m m =+中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M ,则R C M =_____.6.不等式12x<的解集是_________.7.任意两个正整数x 、y ,定义某种运算⊗:()()x y x y x y x yx y +⎧⊗=⎨⨯⎩与奇偶相同与奇偶不同,则集合{(,)|6,,}M x y x y x y =⊗=∈*N 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____8.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160kx x k --+<的解集为空集,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9.已知函数()f x k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0.已知函数()()y f x x I =∈,对函数()()y g x x I =∈,定义()g x 关于()f x 的“对称函数”为函数(),y h x x I =∈.即(),y h x x I =∈满足对任意x I ∈,两点()()()(),,,x h x x g x 关于点()(),x f x 对称.若()h x 是()g x =()3f x x m =+的对称函数,且()()h x g x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二、选择题11.设集合2{|430}A x x x =-+<,{|230}B x x =->,则A B = ()A.3(3,2-- B.3(3,2- C.3(1,2 D.3(,3)212.设0x >,则“1a =”是“2ax x+≥恒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3.下列命题中:①a b c a c b >⇒-<-;②a b >,0c cc a b>⇒<;③22ac bc a b >⇒>;④33>⇒>a b a b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4.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它的计算公式为xn y=x 代表人均食品支出总额,y 代表人均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且2475y x =+,各种类型的家庭标准如下表:家庭类型贫困温饱小康富裕n59%n ≥50%59%n ≤<40%50%n ≤<30%40%n ≤<张先生居住区2017年比2016年食品支出下降7.5%,张先生家在2017年购买食品和2016年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人均少支出75元,则张先生家2017年属于()A.贫困B.温饱C.小康D.富裕三、解答题15.解关于x 的不等式(1)()0x x a --<,a R ∈16.已知a 、[1,1]b ∈-,求证:|||1|a b ab +≤+17.如图,某机械厂要将长6m ,宽2m 的长方形铁皮ABCD 进行裁剪.已知点F 为AD 的中点,点E 在边BC 上,裁剪时先将四边形CDFE 沿直线EF 翻折到MNFE 处(点C ,D 分别落在直线BC 下方点M ,N 处,FN 交边BC 于点)P ,再沿直线PE 裁剪.(1)当4EFP π∠=时,试判断四边形MNPE 的形状,并求其面积;(2)若使裁剪得到的四边形MNPE 面积最大,请给出裁剪方案,并说明理由.18.设集合2{1,2,3,2}n A n = ()*2,n N n ∈≥,如果对于2n A 的每一个含有m ()4m ≥个元素的子集P ,P 中必有4个元素的和等于41n +,称正整数m 为集合2n A 的一个“相关数”(1)当3n =时,判断5和6是否为集合6A 的“相关数”,说明理由;m n≥+.(2)若m为集合2n A的“相关数”,证明:3华二附中2017-2018高一上期中数学卷一、填空题1.若集合{}**(,)|24,,A x y x y y N x N =+=∈∈,用列举法表示:A =________________.【答案】(){}2,1根据**24,,x y y N x N +=∈∈解出方程,写成集合形式.【详解】由题:**24,,x y y N x N +=∈∈,根据0,0x y >>,必有04,02x y <<<<,且**,y N x N ∈∈,所以只能,12y x ==,所以(){}2,1A =.故答案为:(){}2,1【点睛】此题考查根据集合描述法求集合中的元素,准确辨析限制条件,用列举法表示,注意元素的表示形式.2.函数y =__________.【答案】[]5,1-解不等式2450x x --+≥,其解集就是函数定义域.【详解】由题:2450x x --+≥,即2450x x +-≤,()()510x x +-≤,解得:51x -≤≤,所以定义域为:[]5,1-.故答案为:[]5,1-【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函数求定义域,关键在于准确求解不等式,结果写成集合或区间形式. 3.已知命题P 的逆命题是“若实数满足1a =且2b =,则4a b +<”,则命题P 的否命题是【答案】,4,12a b a b a b +≥≠≠若实数满足则或根据四种命题之间关系,可先由逆命题写出原命题,进而可得出其否命题.【详解】因为命题P 的逆命题是“若实数满足1a =且2b =,则4a b +<”,所以命题P :若实数满足4a b +<,则1a =且2b =;所以其否命题为:若实数满足4a b +≥,则1a ≠或2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熟记概念即可,属于基础题型.4.若()f x x =,()g x =,则()()f x g x ⋅=_________.【答案】根据运算法则对两个函数进行乘积运算即可.【详解】由题:()f x x =,()g x =则()()f x g x x ⋅=⋅.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求两个函数的乘积,关键在于正确计算代数式的乘积.5.设集合{}24,,3A m m m =+中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M ,则R C M =_____.【答案】{}4,2,0,1,4--根据集合中的元素的互异性,列出不等式组求解.【详解】由题:集合{}24,,3A m m m =+,则224343m m m m m m ≠⎧⎪+≠⎨⎪+≠⎩,化简得:()()()441020m m m m m ⎧≠⎪+-≠⎨⎪+≠⎩,解得:()()()()()(),44,22,00,11,44,m ∈-∞----+∞ ,即()()()()()(),44,22,00,11,44,M =-∞----+∞ ,所以{}4,2,0,1,4R C M =--.故答案为:{}4,2,0,1,4--【点睛】此题考查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需要注意不重不漏.6.不等式12x<的解集是_________.【答案】()1,0,2⎛⎫-∞+∞ ⎪⎝⎭【分析】由不等式12x <得120x -<,所以210x x->,等价于(21)0x x ->,解之得所求不等式的解集.【详解】由不等式12x <得120x -<,即120x x -<,所以210x x->,此不等式等价于(21)0x x ->,解得0x <或12x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1,0,2⎛⎫-∞+∞ ⎪⎝⎭,故填:()1,0,2⎛⎫-∞+∞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一般的步骤是:移项、通分、分解因式、把每个因式未知数的系数化成正、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作简图数轴标根、得解集,属于基础题.7.任意两个正整数x 、y ,定义某种运算⊗:()()x y x y x y x y x y +⎧⊗=⎨⨯⎩与奇偶相同与奇偶不同,则集合{(,)|6,,}M x y x y x y =⊗=∈*N 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9根据正整数的奇偶,讨论x y 、的不同取值情况:若一奇一偶,则取6xy =;若都是奇数或都是偶数,则取6x y +=,列举出所有可能即可.【详解】集合{(,)|6,,}M x y x y x y =⊗=∈*N 若x y 、一奇一偶,则取6xy =,此时所有个数为16x y =⎧⎨=⎩,23x y =⎧⎨=⎩,32x y =⎧⎨=⎩,61x y =⎧⎨=⎩,此时(),x y 共有4个;若x y 、都是偶数,则取6x y +=,此时所有个数为24x y =⎧⎨=⎩,42x y =⎧⎨=⎩,此时共(),x y 有2个;若x y 、都是奇数,则取6x y +=,此时所有个数为15x y =⎧⎨=⎩,33x y =⎧⎨=⎩,51x y =⎧⎨=⎩此时(),x y 共有3个;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元素共有9个.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与集合的综合应用,注意分析题意并正确理解新定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8.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160kx x k --+<的解集为空集,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176k +≥【详解】由题意知,对每一个x R ∈,都有22160kx x k --+≥,即()2216x k f x x -≥=+,所以,(),k maxf x x R ≥∈.当1x ≥时,令1t x =-,0t ≥则()()()22227167216ttf x tt ==≤=++++,当且仅当t =,即1x =+当1x <时,令10t x t =->,,则()()()22227167216ttf x ttt +==≤+--+,当且仅当t =,即1x =-综上知,()17max 6x Rf x ∈=,故k 的取值范围是176k ≥9.已知函数()f x k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5,14k ⎛⎤∈-- ⎥⎝⎦函数()f x k =-在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只需满足(),()f a b f b a ==,转化成方程的根的问题.【详解】由题函数()f x k =在定义域[)2,-+∞内是减函数,函数()f x k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a b ,所以(),()f a b f b a ==,即k bk a ⎧=⎪⎨=⎪⎩,2a b k -≤<≤k b k a ⎧-=⎪⎨-=⎪⎩,两式同时平方得:22222222k bk b a k ak a b ⎧-+=+⎨-+=+⎩,两式相减得:2222ak bk b a a b -+-=-,()()()2k a b a b a b a b --+-=-,所以:21a b k +=-所以22222222k bk b a k ak a b ⎧-+=+⎨-+=+⎩等价于222222122212k bk b k a k ak a k b ⎧-+=--+⎨-+=--+⎩,即()()22222121021210b k b k k a k a k k ⎧--+--=⎪⎨--+--=⎪⎩,所以可以看成,a b 是方程()2221210x k x k k --+--=在[]2,x k ∈-的两个不等实根,由根的分布可知:()()()()()()2222222142102122221221021210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化简得:2450421223010k k kk k k +>⎧⎪-<-<⎪⎨++≥⎪⎪--≥⎩,解得:54321k k k ⎧>-⎪⎪⎪>-⎨⎪≤-⎪⎪⎩,所以5,14k ⎛⎤∈-- ⎥⎝⎦.故答案为:5,14k ⎛⎤∈--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函数的单调性讨论定义域与值域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根的问题解决.10.已知函数()()y f x x I =∈,对函数()()y g x x I =∈,定义()g x 关于()f x 的“对称函数”为函数(),y h x x I =∈.即(),y h x x I =∈满足对任意x I ∈,两点()()()(),,,x h x x g x 关于点()(),x f x 对称.若()h x 是()g x =()3f x x m =+的对称函数,且()()h x g x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m >由“对称函数”的定义及中点坐标公式得2()432h x x x m +-=+所以,2()624h x x m x =+--,()()h x g x >恒成立即226244x m x x +-->-,234x m x +>-恒成立,亦即直线3y x m =+位于半圆24y x =-的上方.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直线3y x m=+及半圆24y x =-(如图所示),当直线与2300213m⨯-+=+解得10m =,故答案为m 10>二、选择题11.设集合2{|430}A x x x =-+<,{|230}B x x =->,则A B = ()A.3(3,2-- B.3(3,2- C.3(1,2 D.3(,3)2【答案】D试卷分析:集合()(){}{}|130|13A x x x x x =--<=<<,集合,所以3|32A B x x ⎧⎫⋂=<<⎨⎬⎩⎭,故选D.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2、集合的运算.【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2.设0x >,则“1a =”是“2ax x+≥恒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试卷分析:由题意得,min 2(2221a a x x a a x x +≥⇔+≥⇔≥⇔≥,故“1a =”是“2ax x+≥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2.恒成立问题.13.下列命题中:①a b c a c b >⇒-<-;②a b >,0c cc a b>⇒<;③22ac bc a b >⇒>;④33>⇒>a b a b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析①③④正确,②中若0a b >>则不成立.【详解】对于①:a b a b c a c b >⇒-<-⇒-<-,正确;对于②:若0a b >>,00c cc a b>⇒>>,所以原说法错误;对于③:22222220ac bc ac bc c a b c c>⇒>⇒>⇒>,正确;对于④:33a b a b >⇒>⇒>,正确,所以正确的命题共3个.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性质的应用,对命题真假性进行判断.14.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它的计算公式为xn y=x 代表人均食品支出总额,y 代表人均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且2475y x =+,各种类型的家庭标准如下表:家庭类型贫困温饱小康富裕n59%n ≥50%59%n ≤<40%50%n ≤<30%40%n ≤<张先生居住区2017年比2016年食品支出下降7.5%,张先生家在2017年购买食品和2016年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人均少支出75元,则张先生家2017年属于()A.贫困B.温饱C.小康D.富裕【答案】D根据食品支出下降7.5%和人均支出少75元,求出2017年的食品支出和人均消费支出,即可求出系数.【详解】设2016年人均食品消费x 元,则2017年人均食品支出()17.5%92.5%x x -=,2017年人均消费支出:292.5%475x ⨯+,由题:292.5%475752475x x ⨯++=+,解得:500x =,所以92.952.50.33292.55475%292.5%5475n x x ⨯==≈⨯⨯+⨯+,所以属于富裕.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函数模型的应用,根据题目所给关系,建立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三、解答题15.解关于x 的不等式(1)()0x x a --<,a R∈【答案】当1a >时,不等式的解为:(1,)a ,当1a =时,不等式解为∅,当1a <时,不等式的解为:(,1)a .分类讨论当1,1,1a a a >=<三种情况的解.【详解】关于x 的不等式(1)()0x x a --<,a R∈当1a >时,不等式的解为:1x a <<,当1a =时,原不等式为2(10)x -<,不等式无解,当1a <时,不等式的解为:1<<a x ,综上所述:当1a >时,不等式的解为:(1,)a ,当1a =时,不等式解为∅,当1a <时,不等式的解为:(,1)a .【点睛】此题考查解含参数的不等式,关键在于准确进行分类讨论.16.已知a 、[1,1]b ∈-,求证:|||1|a b ab +≤+【答案】证明见解析.通过作差法证明()()()()221110ab a b ab a b ab a b +-+=++++--≥即可【详解】a 、[1,1]b ∈-,所以10,10,10,10a b a b +≥+≥-≥-≥()()()()22111ab a b ab a b ab a b +-+=++++--()()()()11110a b a b =++--≥所以()()221ab a b +-+,即1ab a b +≥+,所以|||1|a b ab +≤+.【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含绝对值问题可以考虑平方处理,常用作差法结合因式分解证明.17.如图,某机械厂要将长6m ,宽2m 的长方形铁皮ABCD 进行裁剪.已知点F 为AD 的中点,点E 在边BC 上,裁剪时先将四边形CDFE 沿直线EF 翻折到MNFE 处(点C ,D 分别落在直线BC 下方点M ,N 处,FN 交边BC 于点)P ,再沿直线PE 裁剪.(1)当4EFP π∠=时,试判断四边形MNPE 的形状,并求其面积;(2)若使裁剪得到的四边形MNPE 面积最大,请给出裁剪方案,并说明理由.【答案】(1)四边形MNPE 为矩形,面积22S m =.(2)当3EFD π∠=时,沿直线PE 裁剪,四边形MNPE 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6-.理由见解析.(1)当4EFP π∠=时,由条件得4EFP EFD FEP π∠=∠=∠=.可得FN BC ⊥,四边形MNPE 为矩形.即可得出.(2)设(02EFD πθθ∠=<<,由条件,知EFP EFD FEP θ∠=∠=∠=.可得22sin(2)sin 2PF πθθ==-,23sin 2NP NF PF θ=-=-,23tan ME θ=-.四边形MNPE 面积为112222()[(3)(3)]2622sin 2tan tan sin 2S NP ME MN θθθθ=+=-+-⨯=--,化简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详解】解:(1)当4EFP π∠=时,由条件得4EFP EFD FEP π∠=∠=∠=.所以2FPE π∠=.所以FN BC ⊥,四边形MNPE 为矩形.所以四边形MNPE 的面积22S PN MN m == .(2)设(0)2EFD πθθ∠=<<,由条件,知EFP EFD FEP θ∠=∠=∠=.所以22sin(2)sin 2PF πθθ==-,23sin 2NP NF PF θ=-=-,23tan ME θ=-.由230sin 2230tan 02θθπθ⎧->⎪⎪⎪->⎨⎪⎪<<⎪⎩得2sin 232tan ,(*)30.2θθπθ⎧>⎪⎪⎪>⎨⎪⎪<<⎪⎩所以四边形MNPE 面积为1()2S NP ME MN =+122[(3)(322sin 2tan θθ=-+-⨯226tan sin 2θθ=--2222(sin cos )6tan 2sin cos θθθθθ+=--36(tan tan θθ=-+66-=-.当且仅当3tan tan θθ=,即tan ,3πθθ==时取“=”.此时,(*)成立.答:当3EFD π∠=时,沿直线PE 裁剪,四边形MNPE 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6-.【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性质、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基本不等式的性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应与求值,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8.设集合2{1,2,3,2}n A n = ()*2,n N n ∈≥,如果对于2n A 的每一个含有m ()4m ≥个元素的子集P ,P 中必有4个元素的和等于41n +,称正整数m 为集合2n A 的一个“相关数”(1)当3n =时,判断5和6是否为集合6A 的“相关数”,说明理由;(2)若m 为集合2n A 的“相关数”,证明:3m n ≥+.【答案】(1)5不是集合6A 的“相关数”,6是集合6A 的“相关数”;(2)证明见解析.(1)写出6{1,2,3,4,5,6}A =,分别考虑含有5个元素的子集和含有6个元素的子集讨论其中某四个数之和是否为13即可;(2)分析2n A 的含有2n +个元素的集合,{}1,,1,2,,2n n n n n -++⋅⋅⋅,其中任意四个元素之和的最小值42n +,不可能等于41n +,所以2n +不是集合2n A 的“相关数”,分析当2,m n m N *≤+∈时,m 不是集合2n A 的“相关数”,即可得证.【详解】(1)当3n =时,6{1,2,3,4,5,6}A =,它的5个元素的子集中{2,3,4,5,6},它的四个元素之和的最小值23451413+++=>,其中任意四个元素之和都不可能为13,所以5不是集合6A 的“相关数”,它的6个元素的子集中只能是{1,2,3,4,5,6},存在四个元素124613+++=,所以6是集合6A 的“相关数”;(2)若m 为集合2n A 的“相关数”,假设2,m n m N *≤+∈,则448m n -≥--,分析2n A 的含有m 个元素的集合{}21,22,,2n m n m n -+-+⋅⋅⋅,其中任意四个元素之和的最小值21222324841042n m n m n m n m n m n -++-++-++-+=-+≥+,不可能等于41n +,则m 不是集合2n A 的“相关数”,与题矛盾,所以2,m n m N *>+∈,即3,m n m N *≥+∈.【点睛】此题考查对集合中元素特点分析进行辨析和证明,涉及推理与证明,利用反证法证明,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数学试卷含详解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数学试卷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2bd7c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5.png)
2018学年华师大二附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填空题1.函数()lg 1x y x +=的定义域是______.2.设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满足()()2f x f x +=-,则()2f -=_______3.已知5cos 5α=,02πα-<<,则tan α=______.4.2020 是第______象限角.5.已知函数()y f x =与()1y f x -=互为反函数,若函数()()1,R 1x a f x x a x x --=≠-∈+的图像过点()2,3,则()4f =______.6.若关于x 的方程12xa a -=,()0,1a a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7.屠老师从2013年9月10日起,每年这一天到银行存款一年定期1万元,且每年到期的存款将本金和利息再存入新一年的一年定期,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50%保持不变,到2018年9月10日将所有的存款和利息全部取出,他可取回的钱数约为______元(保留整数)8.已知函数()()14245x x f x k k k +=⋅-⋅-+在区间[]0,2上存在零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______.9.下列命题正确的序号为______.①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②偶函数一定不存在反函数;③“()f x 是单调函数”是“()f x 存在反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若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有偶数个交点,则可能都不在直线y x =上;10.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f x x =,若对任意的[],2x t t ∈+,不等式()()2f x t f x +≥恒成立,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二、选择题11.“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睡醒我又拿起刀,我再横刀向天笑。
”这首由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创作的打油诗中,蕴含着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它与我们本学期所学的哪个数学知识最为有关()A.函数的奇偶性 B.函数的单调性C.函数的周期性D.二分法求函数零点12.函数x xx xe e y e e --+=-的图像大致为()A. B.C. D.13.已知()()122018122018R f x x x x x x x x =++++⋅⋅⋅+++-+-+⋅⋅⋅+-∈,且集合()(){}221M a f a a f a =--=+,则集合(){}N f a a M =∈的元素个数有()A.无数个B.3个C.4个D.2个1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A.若存在[]12,,x x a b ∈,当12x x <时,有()()12f x f x <,则说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B.若存在[],i x a b ∈(1i n ≤≤,2n ≥,i 、*N n ∈),当123n x x x x <<<⋅⋅⋅<时,有()()()()123n f x f x f x f x <<<⋅⋅⋅<,则说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C.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0,+∞,若对任意的0x >,都有()()0f x f <,则函数()y f x =在[)0,+∞上一定是减函数:D.若对任意[]12,,x x a b ∈,当12x x ≠时,有()()12120f x f x x x ->-,则说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三、解答题15.已知一个扇形的周长为30厘米,求扇形面积S 的最大值,并求此时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的弧度数.16.判断并证明函数()2121log 121x x x f x x++=+--的奇偶性.17.已知函数f (x )=9x ﹣2a •3x +3:(1)若a =1,x ∈[0,1]时,求f (x )的值域;(2)当x ∈[﹣1,1]时,求f (x )的最小值h (a );(3)是否存在实数m 、n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n >m >3;②当h (a )的定义域为[m ,n]时,其值域为[m 2,n 2],若存在,求出m 、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设()m h x x x =+,1,54x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e8be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9.png)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统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一个质量为50kg 的高中生站在台秤上从静止开始下蹲,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秤上的读数变化的是()A. B. C. D.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司机紧急制动。
从制动开始计时,该汽车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6x t t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汽车的初速度为6m /sB.4s 内该汽车行驶了8mC.该汽车制动后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D.在汽车停止前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运动就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B.互相接触的两物体间,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D.合外力逐渐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大小为F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的恒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则A.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mgB.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sinα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α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5、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力F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B上,A、B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A.3B.4C.5D.66、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3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7、如图为单车的主要传动部件.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a、b分别是大齿轮和小齿轮边沿上的两点.已知大齿轮直径d1=20cm,小齿轮直径d2=10cm,若两齿轮匀速转动,则下列关于a点与b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周期之比为2:1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斜面也仍能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支持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C.F增大前,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方向水平向右D.F增大前,斜面底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方向水平向左9、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飞船飞往火星的最佳运行轨道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C.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D.计算从北京往上海的一列高铁的运行时间10、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正下方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竖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B.小球受到的弹力一直在增大C.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在最低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11、质量为2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相互接触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对A施加水平推力F,则两物块沿水平方向作加速运动.关于A对B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B.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1 3 FC.若物块A与地面无摩擦,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mgμD.若物块A与地面无摩擦,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2)3F mgμ(1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14、(10分)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
上海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套)
![上海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套)](https://img.taocdn.com/s3/m/406edbf5ee06eff9aff8076f.png)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上要用一些装置去纠正卫星运动所造成的时间偏差,这一应用技术的理论来源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做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3.露露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A.他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B.他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他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他1s末的速度为1m/s4.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表示这物体()A.每秒运动2mB.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s2C.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sD.每经过1秒,位移增大2m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物体也能够产生力的作用B.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6.关于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跟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它的任意一个分力的大小B.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它的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C.合力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与它的分力大小相等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有惯性C.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8.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9.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相对应的s-t图像是图A、B、C、D中的()A. B.C. D.10.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11.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的中心O上,如图为俯视图,现要使合力沿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最小值是()A.FcosθB.FsinθC.FtgθD.Fctgθ12.如图所示,一个箱子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沿着杆匀速下滑,环与杆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等于(M+m)gB.圆环所受重力G等于摩擦力f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等于Mg+fD.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f。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ed668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9.png)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解答题自驾出行自驾出行在选择对象、参与程序和体验自由等方面,给旅游者提供了伸缩自如的空间,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晨晨一家在元旦期间选择自驾出行,晨晨同学的质量为50kg。
1.长为4km的区间测速牌上标有数字90。
这说明,在这一___________(选涂:A.路程,B.位移)为4km的区间内的___________(选涂:A.平均速度,B.平均速率)不得超过90km/h。
2.从平原到高原过程中,地球对汽车的引力F随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可能是()A.B.C.D.3.地球对汽车的引力符合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引力常量G由卡文迪什测出,其单位可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为____________。
4.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因前方故障采取紧急措施,此过程可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人与车相对静止,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单位:m;s)。
汽车刹车5s内的位移为___________m,该过程晨晨受到水平座椅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N(g取9.8m/s2,保留1位小数)5.出行过程中,汽车故障,晨晨利用千斤顶对汽车检查。
如图,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大小为2×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为1×105NB.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得更高,则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C.此时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2×105ND.汽车能被顶起是因为千斤项对汽车的力大于汽车对千斤顶的力6.减速带是驾驶过程中常见的交通设施,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图中弹力F的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A.B.D.C.二、综合题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7.下列过程神舟十六号飞船不能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过程中的时间B.研究神舟十六号返回舱着陆的轨迹C.研究神舟十六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D.研究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后的轨迹8.天宫空间站绕地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在天宫空间站运行的过程中,下列保持不变的是()A.合力B.角速度C.加速度D.速度9.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工作生活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上海)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上海)](https://img.taocdn.com/s3/m/075121b427284b73f3425044.png)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1、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动力学的一条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想象的实验B.伽利略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假设、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都可通过实验直接检验2、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 ,两长方体物块a 和b 叠放在P 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 和b 、b 与P 、P 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1f 、2f 和3f 表示。
则()A. 1230,0,0f f f =≠≠B. 1230,0,0f f f ≠==C. 1230,0,0f f f ≠≠=D.1230,0,0f f f ≠≠≠3、电梯从低楼层到达高楼层经过启动、匀速运行和制动三个过程,启动和制动可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电梯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则前5秒内电梯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 时间(s )123456789101112速度(/m s )0 2.0 4.0 5.0 5.0 5.0 5.0 4.0 3.0 2.0 1.0 0A.19.25mB.18.75mC.18.50mD.17.50m4、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s 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C.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相等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0B.233g C.g D.33g6、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A. B.C. D.7、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的Q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P点.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再把物块放到Q点自由滑下,那么( )A.它可能落在P点B.它可能落在P点左边C.它不可能落在P点右边D.它可能落到P点右边8、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4s后落地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9、如图所示,水平杆固定在竖直杆上,两者互相垂直,水平杆上0、A两点连接有两轻绳,两绳的另一端都系在质量为m的小球上,OA=OB=AB,现通过转动竖直杆,使水平杆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三角形OAB始终在竖直平面内,若转动过程OA、AB两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OB绳的拉力范围为3 0~B.OB绳的拉力范围为3333mg ~C.AB绳的拉力范围为233mg ~D.AB绳的拉力范围为30mg ~10、如图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v-t图像中物体4,在t4时刻离出发点最远B.图线1、2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C.两图像中, 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D.x-t图像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11.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华师大版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上海交大附中
![华师大版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上海交大附中](https://img.taocdn.com/s3/m/5dfd8ee3cc7931b764ce1573.png)
高一物理期终试卷(满分100 分, 90 分钟达成。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 本试卷重力加快度g=10m/s 2)一、选择题(32 分)本大题共 8 题,每题 4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起码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方的字母填写在答卷上表格的对应地点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得 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
1.对于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互相作用,所以力老是成对出现的B.不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也能够有力的互相作用C.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不必定存在弹力D.由有必定距离的磁铁间有互相作使劲可知,力能够走开物体而独立存在2.对于弹力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拉力、压力、支持力性质上均为弹力B.物体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会对使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加弹力作用C.对相同一根弹簧,弹性形变越大, 弹力越大D.很多物体能够在不发生形变的条件下对物体施以弹力作用3.对于力的合成和分解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协力必大于此中一个分力B.协力可比任一个分力都小C.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均衡, 此中任两个力的协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D.协力产生的成效与各分力共同产生的成效相同4.某人坐在行进的列车车厢内,察看悬挂在车厢顶上的摆球来判断列车的运动状况,得出下边一些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摆球向后偏离竖直地点时,列车减速行进B.摆球向前偏离竖直地点时,列车减速行进C.摆球向后偏离竖直地点时,列车加快行进D.摆球竖直下垂时,列车匀速行进5.跳高运动员使劲从地面起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和他所遇到的重力是一对均衡力B.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等于他对地面的压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他所遇到的重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它的弹力6.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且所受阻力和重力成正比,未洒水时,物体作匀速运动,洒水时它的运动状况是A.作变加快直线运动B.作匀加快直线运动C.作减速直线运动D.持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7.图示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表示图, OA为杆,重力不计, 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 OA受力的关系是:A.a>b>c B. a>c=b C. a=b>cD.a=b=c8.一根弹簧的下端挂一重物,上端用手牵引使重物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题3分,9至12题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分)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2.(3分)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不属于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A.“质点”B.“平均速度”C.“合力与分力”D.“总电阻”3.(3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一定为零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4.(3分)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基本单位?()A.m、kg、s B.kg、m/s2、s C.m、N、s D.kg、m/s、s 5.(3分)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唯一解D.无解6.(3分)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A.立即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然为零B.立即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C.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立即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然为零7.(3分)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 D.8.(3分)以30m/s的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4s末物体对抛出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50m,向上B.50m,向下C.40m,向上D.40m,向下9.(4分)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A.B.C.D.10.(4分)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11.(4分)如图,物体A在竖直力F的作用下静止。
物体A受力的个数为()A.2个B.3个C.2个或3个D.2个或4个12.(4分)如图所示,物体G用两根绳子悬挂,开始时绳OA水平,现将两绳同时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且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α不变(α>90°)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在旋转过程中,设绳OA的拉力为T1,绳OB的拉力为T2,则()A.T1先减小后增大B.T1先增大后减小C.T2先增大后减小D.T2先减小后增大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13.(4分)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14.(4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一个3s内的位移为3m,第二个3s内的位移是6m,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和9s末的速度各为多大?15.(4分)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在t 1到t 2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的,它的平均速度v(v1+v2)/2(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16.(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用轻绳连接后挂在三角劈的顶端斜面平行,劈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劈水平向右匀加速加速度a1=时,球与斜面相对静止且细绳的拉力恰好为零;当劈以加速度a=2g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绳的拉力T2=。
17.(4分)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重为G的球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斜面上,则水平力F的大小为;若将力F从水平方向逆时针转过某一角度α后,仍保持F的大小,且小球和斜面也仍旧保持静止,则此时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三、综合题(共40分)注意: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放入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18.(10分)在“点力合成”实验中(1)图1是A、B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可以断定其中问学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理由是。
(2)(单选)在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通过下列哪个方法实现的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C.细线套受拉力产生形变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相同长度(3)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已记录下结点O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如图2所示,F′为用一个弹簧秤拉时力的方向,三个力F1、F2、F′的大小分别是 2.8N、3.4N、5.0N,请你用作图法帮这个同学完成该实验,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19.(14分)如图所示,AC和BC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保持AC绳的方向不变,AC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为60°,改变BC绳的方向,试求:(1)如果θ=60°,AC绳中的拉力为多大?(2)物体能达到平衡时,θ角的取值范围;(3)θ在0~90°的范围内,求BC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16分)如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受到平行斜面的拉力F=22N,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斜面足够长,斜面倾角θ=37°.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2)若F作用4s后撤去,小物块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 A;(3)上题中,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物块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点上方8.35m的B点。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题3分,9至12题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分)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分析】亚里士多德由生活实际中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例如小车受力才运动,一旦撤去力后,它会停止运动.然而直到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任何物体均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种性质.【解答】解: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随后被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所推翻,从而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选:B。
【点评】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只关注是表面上看得见的力,当撤去力后,物体之所以要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因此这正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2.(3分)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不属于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A.“质点”B.“平均速度”C.“合力与分力”D.“总电阻”【分析】等效替代法,物理学研究术语,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解答】解:A、质点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把物体看做一个抽象的点,A不属于等效替代;B、平均速度是利用位移比时间的数值来替代运动过程中的速度,B属于等效替代;C、合力与分力是可以相互替代,C属于等效替代;D、总电阻是各个分电阻的和,D属于等效替代;故选:A。
【点评】等效替代的前提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进行替代,否则不能等效替代.3.(3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一定为零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D.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解: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
C、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不是增加出来的速度,故C错误。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
4.(3分)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基本单位?()A.m、kg、s B.kg、m/s2、s C.m、N、s D.kg、m/s、s【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
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
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解答】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5.(3分)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唯一解D.无解【分析】已知合力的大小为10N,一个分力的方向已知,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Fsin30°=5N,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分解的组数.【解答】解: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知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5N,而另一个分力大小大于5N小于10N,所以分解的组数有两组解。
如图。
故Fsin30°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合力和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实质是相同的.6.(3分)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A.立即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然为零B.立即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C.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立即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然为零【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分析速度.【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推力,合力等于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力F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如果没有加速度,则牛顿第二定律就不成立了;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v=v0+at,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零;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