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概述

合集下载

青铜器修复步骤

青铜器修复步骤

青铜器修复步骤青铜器修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物保护工作,也是一项非常细致、耗时、费力的工作。

下面将介绍青铜器修复的步骤。

第一步:清洗在开始修复之前,我们需要对青铜器进行清洗。

首先,用软毛刷轻轻地刷去表面上的灰尘和污垢。

然后,用温水和肥皂水混合物轻轻地擦拭表面。

最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第二步:拆解如果青铜器已经破碎成多个部分,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来。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部分的情况,并为下一步修复做好准备。

第三步:粘合在进行粘合之前,我们需要将每个部分的边缘清理干净,并确保它们完全干燥。

然后,在每个破碎的部分上涂上适当量的胶水,并将其与其他相应的部分粘合起来。

在粘合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坏。

第四步:填补如果青铜器有缺口或者丢失了一些部分,我们需要使用填补材料进行修复。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填补材料。

然后,将其涂抹在缺口或丢失部分的边缘上,并用刮刀将其平整。

最后,等待填补材料干燥。

第五步:打磨在填补材料完全干燥之后,我们需要使用砂纸和抛光机对青铜器进行打磨。

这样可以使青铜器表面变得更加平滑,并且让填补部分与原始部分无缝连接。

第六步:上色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为青铜器上色。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和颜料类型。

然后,在需要上色的区域上涂上颜料,并用刷子或棉签轻轻地涂抹均匀。

第七步:保护最后,为了保护修复好的青铜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保护。

这可以通过在表面喷涂一层保护剂来实现。

总结:青铜器修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物保护工作。

它需要非常细致、耗时、费力地工作来完成。

但是,在完成之后,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代文明的历史和文化。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青铜文物是反映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几千年的风吹日晒,加之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很多青铜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保护修复青铜文物是非常重要的。

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包含了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化学分析、物理检测等。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1. 表面保护青铜文物的表面保护技术是青铜文物保护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为青铜文物的表面容易受到风化、腐蚀、氧化等各种因素的侵蚀,所以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

现代表面保护技术主要包括采用防腐蚀剂、覆盖保护层、防护网和防护罩等方法。

2. 清洗和修复青铜文物的清洗和修复是青铜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通过清洗和修复可以除掉表面的污垢,修复文物表面的破损和缺失。

清洗和修复青铜文物一般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清洗,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如手工擦洗、磨光和喷砂等方法,也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如酸洗和碱洗等方法。

第二个过程是修复,可以使用焊接方法、填补法、打捆法和弥补法等多种方法。

3. 保存技术青铜文物的保存技术是青铜文物保护中最终的一环。

由于青铜文物的材质和工艺特点决定了它的保护保存需要特别注意,如何对青铜文物进行储存、展示和运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青铜文物的保存技术主要包括标本防护、气氛调节和避免振动等多种方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要想对青铜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修复,需要涉及到许多专业的领域知识,如并非每个修复人员都能够胜任此项工作,需要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维护团队才能成功完成。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青铜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承载着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由于青铜文物的材质特性、使用环境以及历史变迁等因素,使得青铜文物在保存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修复青铜文物,对其保护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并阐述其在青铜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青铜文物的保护青铜文物的保护工作包括保护、鉴定、修复等多个环节,而保护作为首要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青铜文物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青铜文物的保存环境对其长期保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保存青铜文物的库房或展览陈列场所,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防止青铜文物受到氧化、腐蚀等损害。

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2. 防护措施:对于已经出土的青铜文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避免其受到二次损害。

比如对文物进行包装、搬运、陈列等,需要特别注意文物的保护,避免碰撞、摩擦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3. 监测和鉴定:对青铜文物的状态进行定期监测和鉴定,了解其受损程度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保护修复措施。

以上就是青铜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些基本环节,而在这一过程中,青铜文物的修复工作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青铜文物的修复技术青铜文物的修复技术是指在文物受到损害后,通过专业的修复方法,使其恢复原有的形态和功能,并保证其长期保存和传承的技术手段。

青铜文物的修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方法:1. 清洗保护:因为青铜文物长期埋藏在地下或保存不善,表面常常积有尘土、灰尘、锈蚀物等。

在修复之前,需要对青铜文物进行仔细的清洗,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和光亮,避免其受到二次损害。

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注意洗涤液的浓度、温度、清洗时间等因素,以免对文物造成伤害。

2. 二次保护:青铜文物修复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二次保护,以确保修复效果的长期稳定。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青铜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古代华夏文明的辉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青铜文物经历了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因此保护和修复青铜文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青铜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技术进行浅谈。

一、青铜文物的保护1. 环境保护青铜文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对氧化、硫化等气体和湿气的侵蚀十分敏感。

进行青铜文物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文物的环境。

在展览和储藏青铜文物的场所要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防止酸性气体和湿气的侵蚀,减少文物的腐蚀和氧化速度。

2. 日常保养青铜文物保养时,首先要进行文物表面的清洁,必须使用专业的文物保护剂,不能使用普通的清洁剂。

在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缓文物表面的氧化速度和腐蚀速度。

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文物表面的损伤,确保文物的完整性。

3. 防盗防损对于文物的珍贵程度,要加强保护力度,设置防盗措施,保证文物的安全。

要建立完善的文物档案和管理制度,对文物的流转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文物损失和遗失。

二、青铜文物的修复技术1. 数据采集进行青铜文物的修复时,首先要对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包括文物的形态、尺寸、材料、工艺和损伤程度等。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修复工作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指导文物的修复。

2. 文物清理在进行文物修复之前,必须先对文物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尘土、杂质和污垢。

清理过程中要非常谨慎,避免对文物表面和损伤造成二次伤害。

3. 腐蚀处理青铜文物在长期的使用和保存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

对于腐蚀现象比较严重的文物,需要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处理的方法有机械去除腐蚀产物、电化学去腐蚀和化学除锈等。

4. 损伤修复青铜文物在保存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损伤,比如碎裂、变形、铁锈等。

对于这些损伤,修复技术可以采用结合金属补充、局部加热、焊接和粘接等方法进行修复。

修复时需要保持文物原有的形态和特征,不改变古物的历史原貌。

青铜器修复的步骤

青铜器修复的步骤

青铜器修复的步骤青铜器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岁月的侵蚀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许多青铜器出现了破损和腐蚀的现象。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宝贵的文物,青铜器修复成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和工艺。

下面将详细介绍青铜器修复的步骤。

第一步:清洗青铜器经过长时间的保存和使用,表面常常沾有尘土、污垢等杂质。

清洗是修复的第一步。

首先,要将青铜器放入一个浅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用软毛刷轻轻刷洗青铜器表面,去除表面的污垢。

需要注意的是,刷洗时要轻柔,避免刷毛对青铜器造成损害。

第二步:修复修复是青铜器修复的关键步骤。

根据青铜器的破损情况,修复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全面修复、部分修复和拼接修复。

全面修复是指将青铜器的破损部分全部修复,使其恢复原状。

这种修复方式适用于青铜器破损较为严重的情况。

修复者首先将青铜器分解成各个零部件,然后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位置进行修复。

修复者使用特制的胶水将各个零部件粘合在一起,然后将修复后的青铜器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部分修复是指只修复青铜器的部分破损部位,其余部分保持原状。

这种修复方式适用于青铜器破损较轻的情况。

修复者首先确定需要修复的部位,然后将该部位与青铜器其他部分进行分离。

修复者使用胶水将修复部位粘合在一起,然后进行打磨。

拼接修复是指将青铜器的破损部分进行拼接,使其恢复原状。

这种修复方式适用于青铜器破损较为严重且破损部分可以找到的情况。

修复者首先将破损部分与青铜器其他部分进行分离,并用胶水将破损部分的各个碎片拼接在一起,然后将拼接后的部分与青铜器其他部分进行粘合,最后进行打磨。

第三步:防锈青铜器修复后,为了保护其不再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修复者会在青铜器表面涂抹一层防锈油,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对青铜器的侵蚀。

第四步:修补色彩青铜器修复后,由于修复部分与青铜器原有部分的颜色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修补色彩。

修复者会使用特制的颜料,根据青铜器原有部分的颜色进行调配,然后将颜料涂抹在修复部位,使其与原有部分的颜色相协调。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青铜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青铜文物往往会出现各种损坏和腐蚀现象,因此对青铜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入手,探讨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践,以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青铜文化遗产。

一、青铜文物的损害类型青铜文物在长期的保存和传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损害,主要包括腐蚀、损坏和缺失。

首先是腐蚀,青铜文物在土壤中长期埋藏,受到土壤中的湿气、酸碱物质等的侵蚀,往往会导致表面产生绿锈、碳酸盐层等,极大地损害了青铜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其次是损坏,青铜文物在使用中或保存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外力撞击、摔坏等意外,导致表面凹凸不平、形体变形等损坏情况。

最后是缺失,青铜文物在长期保存中,可能会有零部件缺失、损坏,导致文物不完整,丧失了历史和艺术上的完整性。

二、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原理保护修复青铜文物,首先要了解青铜文物的材质特点和受损情况,然后制定合理的保护修复计划。

青铜文物多为铜合金制品,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需要重视保护青铜文物的完整性和化学稳定性。

考虑到青铜文物受损的不同类型,保护修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化学清洗、机械修复、缺失零部件的复原等多种手段。

1. 化学清洗:对于青铜文物的腐蚀现象,可以采用化学清洗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可以利用化学溶液对青铜文物的表面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腐蚀产物、锈斑等物质,恢复青铜文物原本的色泽和光泽。

还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对青铜文物进行防腐处理,减缓青铜文物的进一步腐蚀。

2. 机械修复:对于青铜文物的损坏情况,可以采用机械修复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可以通过打磨、磨光等机械手段,对青铜文物的表面进行修复,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裂纹等损坏情况,使青铜文物恢复原有的外观。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青铜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不仅承载着古代先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由于青铜文物的材质特性及保存环境的复杂性,青铜文物常常面临着各种保存、修复和保护的技术难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青铜文物,探讨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以期为文物保护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清洗、防锈、填补、强化和保管等几个环节。

其中清洗是第一步,它是指将青铜文物表面的尘土、污垢等异物清除干净,使文物表面恢复原有的光泽和色彩。

清洗青铜文物要慎之又慎,一般采用化学清洗剂、超声波清洗或手工清洗等方法,需根据文物的材质和状况选择适当的清洗方式,并注意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防锈是青铜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

青铜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铜绿(盖苏)等锈蚀现象,严重影响文物的保存和观赏价值。

为了防止青铜锈蚀,一般采用涂覆保护涂层、气相抑制剂、防霉剂等方法。

保持文物通风干燥,减少湿度和酸碱环境的侵蚀也是防锈的有效手段。

填补和强化是针对青铜文物损坏或疲弱的部分进行的保护修复技术。

青铜文物常常因长期使用或保存环境受损,出现断裂、缺角、风化等问题,需要进行填补和强化修复。

填补主要是指用符合青铜文物材质特性的修补材料填充文物的损伤部分,使其回复完整。

而强化则是通过加固、改善文物的内部结构和材质,提高其抗风化和抗老化能力。

填补和强化需要根据文物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同时要注意修复后的文物外观和材质特性与原始状态基本一致。

保管是青铜文物保护的重要一环。

青铜文物的保存环境对其长期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青铜文物的保存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恒温恒湿、避免阳光直射和化学污染等。

还要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浅谈馆藏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

浅谈馆藏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

浅谈馆藏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人类文明史上,金属文物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金属文物如青铜器、铜器、铁器等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由于时间的侵蚀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许多金属文物在保存过程中逐渐受损,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金属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金属文物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从传统的修复方法到现代的科技手段,修复人员不断探索并尝试新的修复技术,以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金属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重视,各种保护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金属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属文物修复技术、保护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金属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前景,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修复与保护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金属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意义和价值。

1.2 问题意义金属类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信息。

由于时间的长河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馆藏金属类文物出现了各种程度的损伤和腐蚀。

这些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意义在于,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不仅能够延长其保存时间,保护其历史信息,还可以传承文明的记忆,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认识。

通过对金属类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的研究,可以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进步。

在修复与保护金属文物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化学、物理、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相应的研究成果能够对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入研究金属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问题,探讨其技术方法及存在的挑战与前景,对传承文化遗产、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提升社会文明水平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问题意义】的探讨将有助于引起社会对金属类文物修复及保护工作的关注,亦将推动相关研究在文物保护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1.3 研究目的金属文物修复和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本文旨在通过对馆藏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进行浅谈,探讨其修复技术、保护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青铜器修复报告

青铜器修复报告

青铜器修复报告介绍本文是关于青铜器修复的报告,主要介绍了修复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品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许多青铜器出现了破损或损坏的情况。

为了保护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文物,修复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步骤一:评估和记录在开始修复之前,首先需要对青铜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记录。

这包括检查青铜器的破损程度、损坏部位的数量和位置,以及青铜器的整体结构和特征。

同时要拍摄详细的照片,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和特征。

步骤二:清洁在修复之前,必须对青铜器进行清洁。

清洁过程可以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污垢,使修复工作更加精确和有效。

清洁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但同时要谨慎避免对青铜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步骤三:粘合和填补修复破损的青铜器需要粘合和填补。

这个步骤需要使用特殊的胶水和填补材料,以确保修复后的青铜器具有稳定的结构和完整的外观。

粘合和填补的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和耐心,以确保修复的质量。

步骤四:润饰和修整修复完成后,青铜器需要进行润饰和修整,以恢复其原有的外观和光泽。

这包括通过抛光和涂饰等方法,使修复的区域与周围的青铜器表面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润饰和修整的过程需要非常细致和精确,以确保修复后的青铜器美观而耐用。

步骤五:保护和展示修复完成后,为了保护修复的青铜器,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包括使用特殊的保护涂层和包装材料,以防止青铜器再次受到损坏或腐蚀。

同时,修复的青铜器也可以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结论青铜器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评估和记录、清洁、粘合和填补、润饰和修整以及保护和展示等步骤,可以有效地修复和保护破损的青铜器。

修复后的青铜器不仅能够保留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还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方法解析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方法解析

258作者简介:段佳薇(1987— ),女,汉族,河南省新乡人。

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及馆藏文物研究。

青铜器出土容易腐蚀以及变形、部件缺失或是磨损。

因此在出土时针对青铜器我们需要进行完善的修复工作,避免它遭受第二次伤害。

一、修复工作原则藏品保护技术的核心是修复和保养,即治和防两方面。

对于其修复,首先要确定它的修复原则,要确定正确的态度,也就是最大程度维护它原来的样子,力求不要让它发生改变;其次便是要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也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对原材料和原工艺的大范围使用,修复的时候尽量减小对它原本的成分进行干预,修复它所用的材料我们也得达到尽可能接近原来面貌的材料,这样才能让青铜保持它原本的样子;对修复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来说,尽可能地选择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材料,所使用的新材料的适用范围要逐渐缩小,且要具有能实际操作的可逆性,待后人使用性能更好的材料时,能将其去除。

而原材料的使用需要我们多花点时间对它进行思考,也就是搜集青铜器原材料的组成部分,然后在基础上进行完善,这样修复出来的东西才是它本来的样子;另外就是可识别程度和文物的真实性我们也得合理的考虑到,对于它的工作性质还有就是青铜器的挖掘过程中的保护,需要考虑多种环境的因素。

比如说出土的环境成分,以及出土之后需要对文物及时的保护,防止它加快腐蚀;再者,保护技术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在工艺完成之后,应清除干净,不可残存于文物上,经保护技术处理后仍伴随文物的新材料和新生物,不能给文物带来不利影响。

这些原则与要求,无疑增加了文物保护的技术难度,但也正是需要创新开拓的研究方向。

二、修复注意事项对已损藏品进行技术处理,使其消除病害威胁,劣化现象受到控制,毁损得以恢复的工艺过程为藏品修复。

在修复时我们要注意在挖掘它的过程中,出土之后及时的联系好相关的保护单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送到有能力保护它的地方。

制定相应的方案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出土时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作者:格日乐其木格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30期摘;要:本文论述了青铜器文物传统的修复手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套安全完善的可逆性保护修复技术。

利用仪器设备对青铜器进行病害分析,做出安全可行的修复方案。

根据文物的病害情况对器物本体做清洗、化学药物浸泡、除锈、矫形、补配、焊接、粘接、补色做旧、封护等保护修复工作。

关键词:青铜器;保护修复;有害锈一、青铜器的病害分析(一)病害检测青铜器是铜和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成金属。

青铜器由于所含成分的不同,其锈蚀程度和锈蚀产物、类型都有很大的差别。

对青铜器进行本体成分分析是为做好更安全科学保护措施的前提基础。

利用XRF检测仪研究分析青铜器本身的成分比例,从而进一步分析锈蚀情况。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无损检测分析手段。

可以了解文物的成分,器物真伪的辨别和古代工艺、技术。

利用X;Ray探伤分析检测设备对青铜器进行探伤检测分析,充分了解基体矿化程度和腐蚀程度,文物原先修复补配情况,从而制定出适宜的保护方案。

(二)病害种类青铜器的致命病害是“粉状锈”。

粉状锈随着环境的恶化从器物局部腐蚀向四周迅速蔓延扩散到一大片,甚至整个器物本体。

从而破坏器物上的花纹、图案、铭文甚至整个器物。

由于青铜器出土后长时间存放在潮湿空气的环境中,氯离子参与反应的越来越多,导致锈蚀逐渐加深,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将原来的点、孔式腐蚀扩大为面层腐蚀,渗透到青铜器物的深层内部,与外部形成夹层锈,夹层锈的溃烂导致器物的断裂,“粉状锈”的断层发育使器物整体处于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

青铜器的其他病害包括表面硬结物、层状堆积物、孔洞、裂隙、点腐蚀、变形、残缺等。

这些病害在青铜器表面形成硬质覆盖层,层状腐蚀导致其腐蚀产物分层堆积现象,影响着器物的花纹、铭文、文物信息及美观。

有的在器物上形成穿孔、器物表面或内部开裂、瘤状凸起或器物本身一部分损坏缺失等现象。

二、保护修复技术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是复杂而细致的过程,要针对文物病害情况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下面简述几种最常见的修复方法。

青铜文物修复与保护现状分析

青铜文物修复与保护现状分析

青铜文物修复与保护现状分析郑刚摘要:文物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历史遗留居多。

青铜器作为我国的古文明的象征之一,在历史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文化价值,而且涉及到艺术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

本文主要针对青铜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青铜文物;修复;保护;现状;分析青铜器之所以成为我国国宝级宝藏,不仅对外展示了珍贵的铭文、华美的纹饰以及独特的造型,还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但由于青铜器时代距我们较为久远,由于埋藏的较深,受土壤或者其他环境影响,青铜文物表面容易产生腐蚀锈,而且出土之后改变了原有的储藏方式,也使原有的青铜文物面临着腐蚀防护的问题。

在青铜文物保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传承,推动青铜文物保护的快速发展。

历史及环境的变迁,青铜器历经数千年的年代的工艺洗涤,华美的青铜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外观以及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者采取一定的技术减少青铜文物侵蚀,对青铜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一些腐蚀严重的及时做好修复工作,将青铜瑰宝能够长久的保存下来。

是当前文物保护中一项紧迫的工作。

1 青铜文物的修复纯铜、锡、铅、镍等金属的合金就是青铜。

在青铜长期冶铸过程中,人们开始对其成分、性能等关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由于年代不同,青铜器铸造的方式及组成成分也有所不同。

为了便于考土研究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还需要依据出土文物的特性结构进行分析,保证修复后的青铜文物更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观赏性。

因此在修复的过程中本着少干预的原则来还原青铜文物原有的历史观赏风貌以及艺术价值。

依据青铜文物出土的时间以及形状等最先建立修复档案,并根据不同文物的分类、质地情况、纹饰、锈蚀状况等进行粗略分析,在使用高清的照相机或者X光拍摄技术绘制不同立面和局部的器物测绘图。

依据青铜文物的保存状况及制作工艺,清楚的掌握青铜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制定适合的修复方案。

1.1 清洗青铜文物采取的清洗主要是机械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方式。

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技术手册

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技术手册

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技术手册一、青铜文物概述青铜文物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类别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青铜器是由铜、锡、铅等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因其独特的材质特性和制作工艺,成为反映古代文明的重要实证。

青铜器的保护和修复是确保其长久保存并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关键。

二、文物采集与运输采集青铜文物时,应关注文物的来源、时代、工艺、材质等信息,为后续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文物安全,避免磕碰、挤压和振动,对于大型青铜文物,应制定专门的运输方案。

三、文物保存环境青铜文物的保存环境对其长久保存至关重要。

理想的环境应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灰尘和有害气体等因素,以防止青铜文物的锈蚀、老化、破损等损害。

博物馆应配备先进的空气净化装置和环境监测系统,确保文物的保存环境。

四、文物预防性保护预防性保护是指在文物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采取的保护措施。

这包括对青铜文物的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预防性修复等。

通过实施预防性保护,可以有效地延长青铜文物的寿命,并确保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完整传承。

五、文物修复技术青铜文物的修复技术包括:清理、加固、焊接、铸造、翻模复制等。

修复过程中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尽量保持文物的原貌和历史信息。

同时,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青铜文物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保护是对青铜文物进行永久保存的重要手段。

通过三维扫描、数字摄影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文物的详细数据,为研究、修复和展示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此外,数字化保护还可以提高文物的可访问性和可共享性,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七、展示与利用青铜文物的展示与利用是发挥其价值的重要途径。

博物馆应通过举办展览、制作专题节目、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向公众展示青铜文物的魅力,提高公众对文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利用青铜文物开展学术研究、教育活动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八、安全与法规博物馆应建立健全青铜文物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青铜器文物修复原则

青铜器文物修复原则

青铜器文物修复原则1. 引言1.1 青铜器文物修复的重要性青铜器文物修复的重要性在保护和传承古代历史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铜器是古代人类的重要文明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通过修复古代青铜器,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制作工艺、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为后人研究和认识古代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青铜器文物修复还可以有效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保护文物不受外界环境和自身老化等因素的侵害,使文物能够保存更加完整和原始的面貌。

修复青铜器还可以使其重新展现出艺术美感和制作工艺,让观赏者更好地体验和欣赏古代文明的瑰宝。

青铜器文物修复也对于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修复后的青铜器可以作为展览和教育的重要工具,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促进社会对文物保护的共识和支持。

青铜器文物修复对于弘扬文化传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传承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1.2 青铜器文物修复的目的青铜器文物修复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复可以有效保护青铜器文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保存时间,并且使其更好地展现出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修复可以增加青铜器文物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参考性。

修复还可以通过修复工作的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青铜器文物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修复还可以为青铜器文物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实物材料和信息,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青铜器文物修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2. 正文2.1 修复原则一:最大程度保留原件的完整性青铜器作为珍贵的文物,其修复过程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最大程度保留原件的完整性。

这一原则体现了对文物本身的尊重和珍视,也是保护文物历史价值的关键。

在修复青铜器文物时,修复人员应该尽可能保留文物原有的结构和材质,不做过多的改动和创新。

古代青铜器修复保护步骤与技术-文物保护论文-历史论文

古代青铜器修复保护步骤与技术-文物保护论文-历史论文

古代青铜器修复保护步骤与技术-文物保护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为完好保存商代铜贯耳壶, 在耳壶破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首先对青铜器的组成以及锈蚀产物的分析检测, 得出青铜壶表面锈色层性质稳定, 对该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该青铜器的主要由无损矫形和低温焊接修复成型, 探讨可行的馆藏青铜器抢救性保护技术, 为以后进一步开展修复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铜贯耳壶; 腐锈; 修复保护; 检测;0 引言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收藏的兽面纹铜贯耳壶于2008年由闰楼商代墓地发掘出土, 这件兽面纹铜贯耳壶制作精美, 纹饰细密, 是闰楼商代墓地发掘出土青铜文物中较为珍贵的一件, 对研究晚商青铜礼器冶炼技术和自身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是研究商南方方国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之一。

但由于铜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身铸造时合金成分的差异, 长时间受干湿不均匀气候及地层压力的影响出土时口沿折裂、腹部崩裂, 不利于文物的长期有效保藏、展览和科学研究。

因此, 为能完好的保存维护并传承于未来, 对该耳壶进行保护和修复就显得十分的迫切。

1 铜贯耳壶现状该兽面纹铜贯耳壶整器呈扁圆形, 直口微外侈, 方唇, 长颈微束, 深腹下垂, 高圈足, 颈腹间置对称的贯耳。

通体饰有六组花带, 皆饰一首双身对夔兽面纹。

通高39.10 cm, 口径长18.60 cm、宽14.94 cm, 腹径27.00 cm, 圈足长21.68 cm、宽17.20cm, 器重5.385 kg。

耳壶的质地为青铜。

出土时, 兽面纹铜贯耳壶的颈部附着有绿色锈蚀和暗红色二氧化铁附着物, 器体内壁上部有大片绿色锈。

腹部有浅绿色锈蚀, 片状分布, 底部有白色附着物, 较致密。

由于在地下长期受自然外力及环境干湿度作用的影响, 兽面纹铜贯耳壶发掘出土时已经破碎, 口沿一侧破碎为8块, 4.00~20.00 cm不等, 部分残块缺失。

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古代青铜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代青铜器因为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原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损伤和缺陷,亟需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物理、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对古代青铜器进行实际保护与修复工作时,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器物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品位。

首先,在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要做好材料的保存工作。

保护古代青铜器的第一步是要对其材质进行鉴定和分析,了解其金属成分、制作工艺等特征。

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可以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其次,在古代青铜器的修复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如3D 打印、激光技术等,对器物的损伤部位进行精细修复。

这就需要修复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以确保修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还需要结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保护文物的相关规定,确保对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文物部门的合作,共同探讨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古代青铜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保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才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古代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展示。

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技术,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

浅谈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青铜文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经历着几千年的风雨洗礼,承载了无数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保护修复技术,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浅谈。

一、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需要从环境保护入手。

首先要防止青铜文物长期暴露在灰尘、烟雾等污染物质当中,造成金属腐蚀和氧化。

因此在展示和储存文物的空间内,应适当加强空气净化和通风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温湿度和空气流量,避免紫外线的照射和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同时,需要加强对文物周围环境的控制,避免建筑材料、化学污染物等对文物造成损害。

二、清洗保护青铜文物的表面腐蚀和污渍会影响材料的保护和价值的提高,因此在文物保护中的清洗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清洗工作标准应该根据青铜文物的质地、器型和工艺特点来制定,遵循“轻微污染,轻微去除;严重污染,严格去除”的原则。

清洗时需要使用无机酸、碱性介质等有选择性并起到去污、脱蚀作用的溶液,同时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对文物表面造成损害。

三、修复技术对于已经损坏的文物,需要采用有效的修复技术,将其还原成原有的形态和用途。

修复的具体技术包括表面补伤、内补结构、补充丢失的装饰工艺等等。

补伤技术指的是对于文物上存在的裂纹、凹陷等缺口进行修补操作,其目的是恢复损害部位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内部结构修复则是对文物内部骨架和机构的损坏进行修复,以保证文物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

保护文物需要从环境入手,改善文物周围的环境以及文物本身的表面卫生,从而减少对文物造成的损坏。

在文物已经出现损坏痕迹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具体的修复技术,恢复文物原有的形态和完整性。

这些保护修复技术既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更要有耐心和细心,以确保文物得到长期的保护和传承。

青铜提梁卣的保护与修复

  青铜提梁卣的保护与修复

青铜提梁卣的保护与修复作者:***来源:《收藏家》2020年第02期1985年春天,潍坊市坊子区农民在院上水库取土时,发现青铜器3件,青铜提梁卣为其中之一。

院上遗址位于坊子区眉村乡院上村西,文化层厚1~2米,地表散见较多商周时期陶片,还有簋、豆、罐等商周器物残片。

发现青铜器的墓葬位于遗址西北断崖上。

这3件青铜器的出土,为研究潍坊地区夏商以来的古史面貌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一、文物的基本情况青铜提梁卣(图1),口径11.5、底径12.3、通高16.4厘米,重量1480克。

子母小口,椭圆形扁鼓腹,喇叭圈足,卣梁为绳索状,两端各一环与半环状卣耳相连。

子母口下饰一周带状菱形雷纹,器身两侧各饰浮雕小羊头。

弧形盖,纹饰与器身相同。

盖内与内底各有相同铭文2字(图2),似乎反映出一种氏族和徽号关系。

该器物通体锈蚀破损十分严重,提梁断为数段,器盖大面积缺失,提梁环部和器盖与器身锈蚀为一体,拆解十分困难。

器物腹部两处裂隙和一处孔洞(图3)并有大面积瘤状物。

部分出现了粉末状浅绿色锈蚀物等病害,且有进一步蔓延趋势。

二、科学分析、取样.检测青铜器在铸造完成后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形成腐蚀。

腐蚀现象的形成与文物自身的组成成分、合金比例、长期所处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锈蚀产物附着在文物表面,从结构、质地、色泽等方面影响金属文物。

有的在环境改良后,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对器物造成进一步的危害;有的还处于活跃或不稳定状态,当条件适当时,可能会对器物产生不良的作用。

在保护修复前应用现代分析手段对锈蚀物的组成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以确定腐蚀物对器物的危害性,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决定对腐蚀物的去除或少量保留,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

取样工作是在符合文物保护法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

取样位置为器物碎片,器物上无纹饰、无铭文处(图4)。

用美国雷尼绍公司inVia型共聚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挑取部分样品,选用633波长激光器,10%强度测试,从图谱上可以看出样品的特征峰为973,判断该样品主要成分为五水合硫酸铜(图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概述古代青铜器在我国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精美的青铜文物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逐渐锈蚀损坏,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本文将目前利用化学方法去除青铜器表面腐蚀产物以及保护的方法进行综合梳理,以期为深入研究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作用。

标签:青铜保护修复化学我国几千年的青铜冶铸史,在冶铸技术上有着辉煌和独特的成就。

青铜器主要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器物不管是传世品还是新发掘出土的,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形成各种类型的腐蚀产物。

因此,保护好它们,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古人的创造智慧,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

由于青铜器成分、耐腐蚀性不同,腐蚀环境不同,所以它们的腐蚀情况和腐蚀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仅在器物表面形成一层各种颜色的腐蚀膜;有的铜质已完全矿化;有的腐蚀在其表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锈斑、锈块。

有的锈蚀已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的腐蚀活动则十分活跃,正继续不断的发展。

所以,文物的损坏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内因或外因其中之一,都可以实现文物保护的目的。

本文主要讨论控制内因对文物进行保护,并以出土青铜器为例,简述用化学方法去除青铜器表面腐蚀产物以及进行保护的方法。

一、腐蚀产物检测首先应采用仪器分析对锈蚀产物进行分析。

目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通过仪器的分析,可以得知青铜器表面的锈蚀有多种成分:黑色的氧化铜(CuO)、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靛蓝色的硫化铜(CuS)、暗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灰白色的氯化亚铜(CuCl)、氯化铜(CuCl2)、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Cl2·3Cu(OH)2)等等。

这些腐蚀矿化物,质地较为紧密,在青铜表面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称其为“无害锈”;而氯化亚铜(CuCl)、碱式氯化铜(CuCl2·3Cu(OH)2)等锈蚀先产生于小孔或缝隙中,由局部逐渐蔓延,严重时可深入到铜体内部,器物体积膨胀,使铜体酥解,甚至造成器形严重改变和断裂。

称其为“有害锈”或“粉状锈”[2]。

在青铜器的保护过程中,粉状锈的危害性在于其腐蚀会在青铜器体内反复进行,氯离子对青铜器的危害甚大,所以在处理文物之前对氯离子的定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硝酸银检测法氯化亚铜与水反应:2CuCl + H2O → Cu2O + 2HCl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硝酸银就会有白色沉淀生成:Cl- + Ag+ →AgCl↓2.乙醇检测法氯化亚铜在乙醇溶液呈白色浑浊状,尤其是活性的氯化亚铜反应现象十分明显。

而无水乙醇是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有机试剂,对人体无毒无害,用此试剂检测简便易行,是检测氯离子的好办法。

3.吡啶检测法氯化亚铜加入砒啶溶液中生成绿色固体:CuCl + 4C4H5N → Cu(C4H5N)4Cl↓(绿色固体)二、腐蚀机理分析青铜器有害锈的锈蚀机理较为复杂,在含有氯化物的潮湿环境中,青铜器中的铜发生氧化反应:Cu → Cu+ + e当氧化反应产生的铜离子与环境中的氯离子相结合,金属表面就形成一层灰色的氯化亚铜,氯化亚铜和水反应,转化成红色的氧化亚铜(赤铜矿):2CuCl + H2O → Cu2O + 2HCl金属表面周围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与Cu2O作用,使之转化为墨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2O + O2 + H2O + CO2 → CuCO3·Cu(OH)2·2H2O由氯化亚铜反应而产生的氯离子反过来又影响铜器,使之继续发生锈蚀,这种锈蚀机理也可以解释青铜器腐蚀物的层状现象。

由以上所述可以得知青铜文物有害锈的形成原因,对于出土青铜器来说,有害锈(氯化亚铜)的存在是器物继续锈蚀的内因,只要外界条件有利,它就会对器物造成损害,因而对于一般青铜器的保护修复,主要就是对氯化亚铜进行物理和化学的清除处理。

三、除锈保护方法1.清洗除垢青铜器长期埋藏在地下环境中,出土时表面附着有锈蚀产物和粘土矿物的混合物,土壤中含有酸、碱、盐等物质,遇到潮气就会腐蚀青铜器。

出土青铜器可以先用毛笔或软毛刷去器物表面的浮土,还可以用8%—10%的醋酸作为松土剂,软化器物上的干硬泥土。

醋酸既是缓蚀剂,又易挥发产生气体而起到松土的作用。

2.除锈除去腐蚀产物有许多方法,如机械去锈法、还原去锈法、化学试剂去锈法、置换去除氯离子法等,其中有些方法去锈后文物的外观改变了,失去原来的特征。

所以必须选用对严重的粉状锈去除有效、处理后对青铜器的颜色质感无明显影响的方法。

2.1利用索氏萃取器索氏萃取器一般的化学实验室都有。

将小件青铜器置于提取器中,用蒸馏水作萃取液,为了防止在萃取过程中发生锈蚀,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

烧瓶中的水经加热后变为蒸汽上升,用冷凝器将蒸汽冷却,冷凝的蒸馏水则储存在索格利特管中,当储存的蒸馏水超出某一定量时,通过虹吸管让水回流到烧瓶中去,如此反复数次,用离子色谱仪或硝酸银法对回流到瓶中的水所含氯离子量进行定期测定,以确定清晰程度,直到除去氯离子为止。

2.2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法将化学纯的碳酸钠(Na2CO3)与碳酸氢钠(NaHCO3)以等摩尔数混合后,溶解于蒸馏水中,一般配置成5%的溶液。

浸泡处理前,先用手术刀去除表面的粉状锈,并用氨水刷洗干净。

在溶液中,Na2CO3水解呈碱性:CO32- + H2O → HCO3- + OH-在倍半碳酸钠浸泡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uCl(固)→ Cu++ Cl -2Cu+ → Cu + Cu2+Cu2+ + CO32- → CuCO3(固)对于大件青铜器来讲,浸泡法处理费用较为昂贵,可以采用脱脂棉蘸5%倍半碳酸钠溶液或用5%倍半碳酸钠浸渍过的纸浆敷到有“青铜病”的地方。

这种方法很平稳,但费时很长,有时需1-2年时间才完成一件器物的去锈。

此外,由于将CuCl转化成CuCO3,加之其它一些铜盐也转化成难溶的CuCO3,使处理后的器物色调较处理前加深加绿。

2.3氧化银局部封闭法当青铜器有害锈尚未蔓延开来,仅仅是些斑点时,可用细钢针或手术刀将锈斑剔除掉,剔除范围可以稍大于粉状锈的范围,特别要将产生“青铜病”的有害锈(灰白色蜡状物)清除干净,直至看出新鲜的青铜为止。

然后用丙酮溶液擦洗孔穴,待干燥后把氧化银粉末用乙醇或异丙醇调成糊状,仔细擦入孔穴内,再把此器物置于饱和的水蒸气中或潮湿环境中存放一昼夜,让氧化银和氯化亚铜充分作用成膜,同时也可用以检验封闭程度,若又发现新的绿色斑点,可重复操作,直至在饱和水蒸气中放置一昼夜后不再有新的绿色斑点产生为止。

其化学反应为:Ag2O + 2CuCl → 2AgCl+ Cu2O用Ag2O保护处理的斑点,外观呈棕褐色,与青铜器的其它锈蚀也能和谐一致,但不宜处理大面积的有害锈。

3.缓蚀苯骈三氮唑是一种有效的青铜缓蚀剂,简写为BTA,它是白色或奶油色的粉末结晶,能溶解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它可与铜及铜合金形成不溶于水和部分有机溶剂的透明覆盖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其原理是苯骈三氮唑与青铜器中的铜交替结合,形成类似金属配合物,并且很像高聚物的线状结构形式,从而有效地阻断金属铜与各种腐蚀介质的接触,起到保护的作用。

3.1浸泡法:将器物浸泡在1.5%的BTA、三氯乙烷溶液中,水浴加热至50℃,持续10-15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后取出干燥。

3.2涂刷法:如果器物强度不高,内部酥解,则不宜浸泡,可用毛刷涂刷1.5%的BTA处理,同时用红外灯光照射,使之反应充分,然后干燥。

4.封护为了增强青铜器本体对大气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抵御能力,采用保护剂对其表面作封护处理,其目的是创建一个连续的膜,并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衡,用以阻止可能出现的新的腐蚀,形成保护屏障。

现在常用的封护剂有:4.1B72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72)是目前常用的表面封护剂,采用1.5%的B72丙酮溶液涂刷器物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起到与外界隔绝的作用。

4.2微晶蜡微晶蜡是石油衍生物产品,熔点比天然蜡高很多,防水性好。

涂抹在器物表面,有助于减缓大气污染等自然因素对文物的影响。

四、小结去除青铜器有害锈的方法和试剂很多,由于各地出土器物的质地不同,加之藏品保存环境的差异,对于被处理的青铜器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应依照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使用。

不当的化学处理,常常会对青铜器表面长期形成的薄而致密的氧化物和金属矿化物等皮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因此要尽量采用较温和的对皮壳不起破坏作用的化学方法处理,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对青铜器做去锈处理时,修复者应有很高的自觉性和很强的责任感,因为使用的每一种化学试剂都会对青铜器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要随时注意所发生的变化,避免在去除铜锈时对青铜文物造成新的损害。

对每一件要修复的青铜器,应建立健全保护档案,便于随时考察保护处理的效果,同时为该青铜器以后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这体现了保护原则中保证文物真实性的原则。

此外,从技术、青铜器的微观结构以及考古意义方面不可能彻底清除造成青铜器腐蚀的氯离子,而任何封闭手段也仅起到相对的缓蚀作用。

因此,对腐蚀青铜器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应从研究和控制腐蚀环境入手,这就是保护原则中的最小干预原则。

参考文献[1]陆寿麟,中国文物和文物保护技术,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

[2]马清林等编著,中国文物分析鉴别和科学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