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导读之《二十四孝图》(语段阅读中考题导读要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单五《二十四孝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单五《二十四孝图》任务目标本任务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朝花夕拾》中的故事《二十四孝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并从中汲取正能量,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和行为。
任务内容1.阅读《二十四孝图》2.分析故事内容,提取出孝道观念3.讨论孝道观念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4.思考如何将孝道观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5.撰写一篇心得体会,阐述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任务步骤第一步:阅读《二十四孝图》1.学生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
2.仔细观察图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第二步:分析故事内容,提取出孝道观念1.与同伴一起讨论《二十四孝图》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分析每个故事中的孝道观念,如长幼尊卑、亲情至上、感恩敬爱等。
第三步:讨论孝道观念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孝道观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道。
2.学生就自己的实际经验和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四步:思考如何将孝道观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1.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如何表现孝道。
2.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并相互交流、提供建议。
第五步:撰写一篇心得体会,阐述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撰写一篇关于孝道的心得体会。
2.学生可以借鉴《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阐述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可以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排版,使文章更加美观。
任务要求1.文章要求至少1200字,要求言之有物、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2.文章要求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包括适当的标题、列表、引用等。
完成时间本任务需要学生在本周内完成,并将撰写好的心得体会提交给老师。
评价标准1.文章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清晰明确。
2.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使用了适当的标题、列表、引用等Markdown语法。
3.语言是否流畅,使用了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以上就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单五《二十四孝图》的内容。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名著导读专题练习——《朝花夕拾》【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专题练习——《朝花夕拾》1. 名著阅读。
(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
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名著阅读。
(1)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风筝》B.《狗·猫·鼠》C.《阿长与<山海经>》D.《藤野先生》(2)“‘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此文谴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扼杀。
3. 名著阅读。
(1)简·爱在洛伍德学校被勃洛克赫斯特先生污蔑为爱撤谎的姑娘,并罚站凳子示众,当简·爱万念俱灰的时候,谭波儿小姐给了她哪些帮助?(2)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以上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之思维导图+情节梳理+音频+精度指导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之思维导图+情节梳理+音频+精度指导【主要内容】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主题思想】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解读内容1针锋相对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不久,当时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十分激烈,为了维护反动统治,北洋军阀政府一方面疯狂镇压革命运动,一面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二十四孝图》、《百孝图》等沉渣在社会上重新泛起。
以“甲寅派”(专门宣传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一个派别)为代表的封建复古势力争相附和,叫嚷“读经救国”,提倡文言,攻击白话。
所以本文一开始,鲁迅就以犀利的文字对这伙反动的复古势力发出愤怒的诅咒,表示要用“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三个“最黑”的形容词充分表达出鲁迅对这些封建余孽的刻骨仇恨,作者还申明:“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
”进一步表明同复古派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
2不容易的进步接着,作者夹叙夹议,回顾了“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儿童读物的状况,认为与外国相比,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可以看懂,有了进步(鲁迅还特别回顾了童年时候枯燥的读书经历)。
可是这种改革却受到复古主义者的竭力“阻遏”,他们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鲁迅深刻地指出,封建复古主义的反动实质就是“吃人”,他们远胜过《开河记》中蒸食小儿的麻叔谋,因为麻叔谋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却“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作者表示,他的这些话必然要招来敌人的诬蔑和攻击,但这些他都不管。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题型整理及答案备课讲稿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题型整理及答案精品文档《二十四孝图》1. "我"收到长辈赠送的二十四孝图是一种怎样的反应?恐惧,害怕他父母把他杀了,煮成肉汤给他奶奶吃。
2. 读完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更害怕了。
害怕他父母把他杀了,煮成肉汤给他奶奶吃。
3. 列举7个有关二十四孝图的成语故事.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割肉喂母,杀子喂母,典子为母,卖身葬父4. 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所列举的孝子们的做法持什么态度?鄙视的态度5. 他认为应该怎样孝顺父母才是正常的?根据生产力的实际情况,简单的赡养照顾6. 作者虚拟自己仿效"陆绩怀橘" "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揭示道德家们的虚伪(包括现代人),他们故意捏造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道德高标,以突显自己的价值,7.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
”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
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
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段议论是针对那些反对白话文的人的,顺便讽刺了陈西滢对他的攻击。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话听起来很恶毒,歇斯底里,和西洋绅士的体面格格不入,所以绅士不愿听,要掩住耳朵。
后面带引号的是陈西滢攻击鲁迅的话,说他喜欢骂人。
鲁迅引用他的话讽刺了他一下。
意思是我就是要骂人,你这种西洋装逼绅士一定要堵着耳朵。
是一带而过的讽刺。
文格就是人格,这是一个传统的说法,文章的品位代表着人品。
这个传统很远,大概是来自孟子。
所谓论文必须要知人。
言者心声,这都是中国古典的诗论、文论,出自扬雄的法言,当然扬雄也是从古代的诗言志那一套发展来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2.3《二十四孝图》(自读任务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2.3 《二十四孝图》自读任务单1. 理解本章节主要内容。
2. 自主完成各章节测评。
《二十四孝图》、导读微课、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任务一:阅读下面的资料,初步了解本章节概况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人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任务二:阅读原文,结合下列问题,做好圈点批注。
【思考题】1.《二十四孝图》是不是歌颂孝道的作品?为什么?2.作品开头,鲁迅为什么如此憎恶复古派呢?3.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鲁迅先生怎样概括性批判“孝”的故事的?4.鲁迅先生如何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的?任务三:观看导读微课《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理解探究阅读中的疑难。
【疑难解析】1.《二十四孝图》是不是歌颂孝道的作品?为什么?《二十四孝图》是《朝花夕拾》里的一篇重要作品,表现了鲁迅对白话文的坚决捍卫和对封建孝道观念的猛烈批判。
文章写于1926年5月。
当时,思想文化域正泛起一股复古逆流,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当通令全国恢复祀孔,强制学校普遍读经,还把《百孝图》重新翻印成《男女百孝图全传》滥肆发行。
旨在提倡复古主义的《甲寅》杂志重新出刊,公开反对白话,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果,甚至提出要“读经救国”。
“现代评论派“则与之互相呼应,摆开阵势共同向新文化运动反攻倒算。
因此鲁迅为了坚持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在“三·一八”惨案之后的艰难处境中奋笔写作了此文。
文章一方面揭露了新旧复古势力特别是“现代评论派”的丑恶面目,另一方面通过对《二十四孝图》的剖析深刻揭示出封建“孝道”的吃人本质及其虚伪性。
2.作品开头,鲁迅为什么如此憎恶复古派呢?作品一开头,作者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他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的复古派誓不两立的态度,宜告要寻求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来诅咒他们,即使因此而应堕入地狱,也“决不改悔”。
名著《朝花夕拾》中考复习备考解读-2024年中考专题复习资料名著阅读部分(长春专版)
名著《朝花夕拾》中考复习备考解读《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可以受到启迪和熏陶这。
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家庭、历史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文化素养。
因此中考出境指数★★★★★链接中考【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①五猖会②琐记③藤野先生【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朝花夕拾》简述推荐理由。
【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陈莲河一对蟋蟀【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五猖会背书一段考点解读1.必须记住有关鲁迅和《朝花夕拾》的文学常识;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主题:1.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2.记叙作者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片段,表达了作者对旧日美好生活的眷恋及对旧礼制的批判。
如:《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3.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作品简介: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本书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主要情节+知识点
部编版中考语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十四孝图
一.主要情节: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做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二.相关知识点。
2020中考专题--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名著导读(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分篇简介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⑷《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⑸《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情节梳理+精度指导
解读内容1针锋相对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不久,当时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十分激烈,为了维护反动统治,北洋军阀政府一方面疯狂镇压革命运动,一面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二十四孝图》、《百孝图》等沉渣在社会上重新泛起。
以“甲寅派”(专门宣传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一个派别)为代表的封建复古势力争相附和,叫嚷“读经救国”,提倡文言,攻击白话。
所以本文一开始,鲁迅就以犀利的文字对这伙反动的复古势力发出愤怒的诅咒,表示要用“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三个“最黑”的形容词充分表达出鲁迅对这些封建余孽的刻骨仇恨,作者还申明:“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
”进一步表明同复古派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
2不容易的进步接着,作者夹叙夹议,回顾了“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儿童读物的状况,认为与外国相比,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可以看懂,有了进步(鲁迅还特别回顾了童年时候枯燥的读书经历)。
可是这种改革却受到复古主义者的竭力“阻遏”,他们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鲁迅深刻地指出,封建复古主义的反动实质就是“吃人”,他们远胜过《开河记》中蒸食小儿的麻叔谋,因为麻叔谋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却“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作者表示,他的这些话必然要招来敌人的诬蔑和攻击,但这些他都不管。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表现了鲁迅捍卫“五四”文化革命成果的坚定立场。
文中鲁迅几处借题发挥,运用杂文笔法,对“现代评论派”的陈西滢之流攻击自己的言论,顺戈一刺,旁敲侧击,予以嘲讽,既增添了杂文意味,又始终未离全文主旨。
3二十四孝图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主要忆述童年时期的生活,他通过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了“孝道”的虚伪性、残酷性和欺骗性。
作者先写自己对“孝”的最初认识,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及至见到《二十四孝图》以后,才知道做“孝子”比这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中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附答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根据下面的描述,写出相应的人物。
(1)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3)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4)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5)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二、阅读名著,完成填空。
1、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 ___”、“__ 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和______ __。
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的照片。
三、中考链接【2014温州中考】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3分)【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03《二十四孝图》内容导读+知识清单+真题演练
《二十四孝图》内容导读及知识清单一、写作背景"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作品讲述了传说中二十四位古人如何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敬父母本来是必须的,是一种基本的道德。
但在封建社会,往往把这个道德要求极端发挥,变成可以牺牲子女的幸福去无条件服从父母,甚至有很多非常苛刻的毫无人性的做法,也成为要人们学习的楷模。
如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一类牺牲后代以孝敬父母的故事,是非人性的。
“五四”时期那些改革的先驱者就激烈抨击儒家这些迂腐的思想。
二、内容概述1、概述: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
2、思路(1)表明态度: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2)谋害白话者,都应灭亡。
比作《开工记》中吃小孩的麻叔谋,比作掩着耳朵的绅士。
(3)对我国孩子读书的同情。
对比私塾内读枯燥之书被打手心。
(4)调侃戏谑某些人言行不一。
举例反驳:陈尔志跋绥夫回答少女的质问。
(5)读《二十四孝图》:高兴→扫兴→绝望“孝”如此之难。
少时:听话、从命:《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
如今:奇迹、生命之忧:《哭竹生笋》《卧冰求鲤》。
(6)主旨: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
最烦感: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荒谬愚昧,同情担忧自己性命。
3、内容概括:作者先诅咒反对白话者,然后说“文学革命”使孩子总算有了点书读,就这还有人想阻遏,接着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两个孝道故事,深刻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处境。
三、主要事件1、郭巨埋儿:说的是晋代有一孝子郭巨,家贫,有个三岁孩子,还有个老母亲。
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知识点 、相关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知识点、相关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常见考点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0、“好。
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课件
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 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 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 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 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 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卧冰求鲤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 忽自解,双鲤跃出。
不同版本的“老莱娱的最先 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
的画图本子,是 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
一位长辈的赠品: 使我产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
《二十四孝图》
都拿着“摇咕咚”。咕咚咕咚地响起 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
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 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
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 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
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 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
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是和我不两立,至少,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 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
此子?”
些妨碍的人。
刘向《孝子传》
能吸引孩子
3.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 3. 内容丰富,贴近孩子
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 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
生活,启示孩子追求
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真善美
鲁迅仅仅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
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 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
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 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 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 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 图画。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 辑录古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 《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 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 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二十四孝图》中考阅读试题(含答案)
《二十四孝图》中考阅读试题(含答案)1.简述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①开门见山,紧扣文题;②先扬后抑(或前后态度对比,先高兴后扫兴),设置悬疑,吸引读者;③奠定感情基调,总领下文内容,暗示文章主旨。
2.《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
(《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答:高兴: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4."我"收到长辈赠送的二十四孝图是一种怎样的反应?答:恐惧,害怕他父母把他杀了,煮成肉汤给他奶奶吃。
5.文中有两段都提到老莱子的孝亲故事,两者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答:《太平御览》版本在前,扮孩子哭是机智之举,显得自然;日本人版本在后,将婴儿啼变成了故意行为,还增加了穿彩衣做儿戏的情节,认为夸张,显得牵强。
这种变化说明了封建孝道宣传者为强化封建孝道宣传而进行失真夸张,效果适得其反。
(或这种变化说明了封建孝道宣传者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6.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答: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
7.根据原文内容,结合现代观念,试对《二十四孝图》之“郭巨埋儿”进行全面评论。
答:为孝母亲,却埋儿子,郭巨即便孝心可嘉,也是做法残忍;分财于弟,却携母食贫,这种孝道,逻辑怪异:此举还间接造成母亲不能和弟弟相聚,弟弟不能对母亲尽孝;让母亲痛失爱孙,让妻子痛失爱子:既不孝,也不慈;虎毒尚不食子,郭巨竟可埋儿!上天安可怜此恶贼,此事置于当今,既不合情理,也触犯刑律,郭巨其人,当受严惩!荒诞的结尾,显然是迷信思想结合愚民政策的畸形产物。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 《朝花夕拾》
示例,用包含“一开始我以为……后来才知道……”的句式,结合人物的
成长经历,写出你的成长感悟。
A.鲁迅(《朝花夕拾》)
B.祥子(《骆驼祥子》)
【示例】孙悟空:一开始我以为孙悟空被戴上紧箍儿,是对本性的
束缚。后来才知道,紧箍儿让悟空学会忍住浮躁的脾性,学会约束自己
不当的行为。我明白:成长需要约束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理性。
2.活动二:同学们在班会中设立了杰出女性奖,以下人物被提名,你更 希望谁能获得这个奖项?请你为她写一段推荐辞。 提名人物:长妈妈、达雅、简·爱 【示例】长妈妈。长妈妈虽没有文化,有点粗俗、迷信,但善良、热心、 真诚。她照顾“我”时尽心尽力,给“我”讲述了很多奇闻逸事增长“我”的 见识,又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主动为“我”苦苦寻找并买回“我”心心念念的 《山海经》。
人。
【示例二】周恩来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周恩来出身于官僚家庭,但他接 受了“开明”教育,决定投身到社会革命之中。1919年学生运动,周恩来 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获释后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建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周恩来参加北伐战争,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从他身上我能学 到要树立远大志向,并勇敢无畏、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A.《朝花夕拾》 B.《西游记》 C.《经典常谈》 D.《昆虫记》
2.栏目二:名著作品我会读。经典作品都有超越国家、超越时代的价值。试以 《朝花夕拾》为例,说说怎么阅读可以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示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所写的都是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琐 事和心路历程。这些文字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常读常新,不会产生隔膜。①要耐心地读,带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去读,读出 儿童的天真、好奇、贪玩、善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丰富有趣的 百草园,令人流连忘返。②和现代社会中的现象作比较阅读,可以思考许多 问题。如《五猖会》里写儿时要去看庙会,父亲却要“我”背书,背完也对看 会索然无味了,这里就反映出现在仍时有发生的家庭教育问题。③鲁迅先生 文化积淀很深,时时诵读,有利于我们的文化积累。先生写人栩栩如生,无 论是严肃正直善良的藤野先生,还是淳朴善良的阿长,都可以给我们写作的 借鉴。④鲁迅先生的思想能鼓舞当代青年。他对人生、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也 深深激励中国青年塑造“大我”人格。(答出两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5.简述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①开门见山,紧扣文题。(1分)②先扬后抑(或前后态度对比,先高兴后扫兴)(1分),设置悬疑,吸引读者。(1分)③奠定感情基调,总领下文内容,暗示文章主旨。(1分)(只需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⑨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现在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朝花夕拾》导读之《二十四孝图》(语段阅读中考题导读要领)
阅读要领
1.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⑥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太平御览》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3.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作者是如何看待二十四孝图的故事的?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其实对于中国古代的24孝,我们应该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辩证的借鉴。
语段阅读中考题
鲁迅
①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②“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以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幼小时候,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以为“孝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供年迈父母好好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⑧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③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④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握柄左右摇晃就“咕咚咕咚”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⑤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的是日本人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意与旧本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⑦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原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让母亲跟自己一起受苦;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