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介绍
翻译家:卞之琳人物简介
• 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卞之琳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 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03
卞之琳的翻译成就
卞之琳的翻译风格与技巧
卞之琳的翻译风格独特
卞之琳的翻译技巧高超
• 注重保持原作的精神和风格
• 能够准确把握原作的意境和内涵
卞之琳在文学界的声誉与评价
卞之琳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卞之琳的评价客观公正
• 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他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 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 他的精神追求和品质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卞之琳的文学批评方法严谨
• 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
• 善于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
• 强调作品的个性和创新
• 能够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卞之琳的文学研究成果与影响
卞之琳的文学研究涉及多个领域
卞之琳的文学研究成果丰富
• 包括现代主义诗歌、小说、戏剧等
• 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
•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卞之琳在翻译领域的地位与贡献
卞之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卞之琳的翻译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被誉为“中国翻译界的巨匠”
• 成为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作
• 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04
卞之琳的文学批评与研究
卞之琳的文学批评观点与方法
卞之琳的文学批评观点独特
卞之琳的诗精选5篇
卞之琳的诗精选5篇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卞之琳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卞之琳的诗1距离的组织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
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
灰色的海。
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卞之琳的诗2古镇的梦小镇上有两种声音一样的寂寥: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做着梦似的瞎子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做着梦似的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毛儿的爸爸,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老在梦里哭,明天替他算算命吧?」是深夜,又是清冷的下午:敲梆的过桥,敲锣的又过桥,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卞之琳的诗3半岛半岛是大陆的纤手,遥指海上的三神山。
小楼已有了三面水可看而不可饮的。
一脉泉乃涌到庭心,人迹仍描到门前。
昨夜里一点宝石你望见的就是这里。
用窗帘藏却大海吧怕来客又遥望出帆。
卞之琳的诗4白螺壳空灵的白螺壳孔眼里不留纤尘,漏到了我的手里却有一千种感情:掌心里波涛汹涌,我感叹你的神工,你的慧心啊,大海,你细到可以穿珠!可是我也禁不住:你这个洁癖啊,唉! 请看这一湖烟雨水一样把我浸透,象浸透一片鸟羽。
我仿佛一所小楼风穿过,柳絮穿过,燕子穿过象穿梭,楼中也许有珍本,书页给银鱼穿织,从爱字到哀字——出脱空华不就成!玲珑吗,白螺壳,我? 大海送我到海滩,万一落到人掌握,愿得原始人喜欢,换一只山羊还差三十分之二十八,倒是值一只盘桃。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
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
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
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
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
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
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
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
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
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
关于卞之琳的诗《圆宝盒》
关于卞之琳的诗《圆宝盒》关于卞之琳的诗《圆宝盒》杨匡汉苗⾬时卞之琳(1910——),祖籍江苏溧⽔,⽣于江苏海门。
1933年北京⼤学英⽂系毕业,先后任教于四川⼤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西南联合⼤学和南开⼤学。
1947年应英国⽂化委员会之邀赴⽜津任“旅居研究员”。
1949年回国,历任北京⼤学西语系教授、北京⼤学⽂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卞卡林于1930年开始写诗,与何其芳、李⼴⽥以“汉园三诗⼈”登上诗坛。
他融汇中国新⽉派、法国象征派、西⽅现代派和我国古典诗词之优长,努⼒探索诗歌“艺术过程”中的转化和表现,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
卞⽒著述甚丰,主要有诗集《汉园集》(三⼈合集)、《三秋草》、《鱼⽬集》、《慰劳信集》、《⼗年诗草》、《雕⾍纪历》以及诗论集、译著多种。
《圆宝盒》在诗⼈1935年出版的诗集《鱼⽬集》中列作⾸篇。
全诗的内容在超想象的想象世界中展开,“圆宝盒”乃是⼀种精神世界物化的象征。
其内涵,按照卞之琳⾃⼰的解释,“算是‘⼼得’吧,‘道’吧,‘知’吧,‘悟’吧,或者,恕我杜撰⼀个名⽬,理智之美(beauty of intellgence)。
”(《关于<鱼⽬集>》)。
故⽽隐寓的本体,既为“宝盒”⼜为“圆”形,可以说是诗⼈在⼈⽣追求过程中理智之美、悟、道、知之实现的圆满形态。
此诗发表后因“朦胧”、因深埋之“象征”⽽被许多⼈不理解。
争议主要发⽣在意义的探寻和艺术的传达上。
值得注意的是,争议就在⽂学挚友即著名批评家李健吾的“误读”与诗⼈卞之琳的“⾃⽩”之间。
这是新诗史上友善切磋的⼀则佳话。
李健吾于1936年2⽉2⽇写成《<鱼⽬集>——卞之琳先⽣作》⼀⽂,其中谈到对《圆宝盒》的理解:“‘桥’隐指着结连过去与未来的现时”,“我们不妨多冒⼀步险,假定这象征⽣命,存在,或者我与现时的结合。
然后我们可以了解,⽣命随着永⽣‘顺流⽽⾏’,⽽‘舱⾥⼈’永远带有理想,或如诗⼈所云:‘在蓝天的怀⾥’。
断章
性和不确定性。
•象征意象的组合 •相对的哲学观念 •对举的巧妙结构 •情智化的探索
背 景 介 绍
《断章》写于1935年
10月,据作者自云,这 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 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 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 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 来。
第一节: (一)风物素描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 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 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 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 体‛;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 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 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
名家鉴赏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
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 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 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 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 饰。
名家鉴赏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
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 “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 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 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 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 “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 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 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 臧克家也有同感)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
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 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 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 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 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 《汉园集》、《雕虫纪 历》、《十年诗草》《人 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 水》、《小说片断》、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英国诗选》等。
诗人简介
卞之琳是30年代中国文坛
“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 表人物。卞之琳的创作与 提倡格律诗的新月派有关 联,但他的风格实际上更 接近于象征派,此外,在 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 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 名为《汉园集》的诗集, 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 三诗人。
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
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卞之琳《断章》赏析一、作者简介: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
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
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二、关于《断章》:《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
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四、赏析: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
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
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35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卞之琳简介_卞之琳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卞之琳中外短诗五首分析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断章》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
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
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
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当然,也可以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这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更能引起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风雨》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
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卞之琳——现当代诗人
卞之琳——现当代诗人
卞之琳介绍
中文名称:卞之琳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海门汤家镇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8日
逝世日期:2000年12月2日
职业: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断章
卞(biàn)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
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
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
智性诗——新智慧诗
新智慧诗这一概念是诗人金克木提出来的,
1937年他将卞之琳等人的诗歌称为“新的智慧 诗” ,其特点是以“智慧”为“主脑”,进行 哲学沉思,追求诗与哲学的融合。
这种诗歌写作,与西方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
叶慈(W▪B▪Yeats)、里尔克(R▪M▪Rilke)、 瓦雷里(Paul Valery)等影响有关。
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
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 石。 ——1936
雨同我
1937年5月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白螺壳
空灵的白螺壳 孔眼里不留纤尘, 漏到了我的手里 却有一千种感情: 掌心里波涛汹涌, 我感叹你的神工, 你的慧心啊,大海, 你细到可以穿珠! 可是我也禁不住: 你这个洁癖啊,唉!
1937/05
请看这一湖烟雨 水一样把我浸透, 象浸透一片鸟羽。 我仿佛一所小楼 风穿过,柳絮穿过, 燕子穿过象穿梭, 楼中也许有珍本, 书页给银鱼穿织, 从爱字到哀字—— 出脱空华不就成!
无题(一) 1937/03
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 掠过你一丝笑影而去的, 今朝你重见了,揉揉眼睛看 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 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 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 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 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
无题(四)
1937/04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怀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付出一片轻喟, 今朝收你两朵微笑, 付一支镜花,收一轮水月…… 我为你记下流水帐。
卞之琳——苦情半生,有缘无分
卞之琳——苦情半生,有缘无分1910年,卞之琳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家世普通。
1929年,卞之琳到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开始接触到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歌,师从徐志摩。
1933年的秋天,张充和到三姐和三姐夫沈从文家做客,遇见了沈从文的好朋友卞之琳。
张充和在考北大的时候数学是零分,但文章写得极好,由胡适强烈推荐,被北大破格录取。
而师从过徐志摩的卞之琳,算起来是张充和的老乡兼师兄。
张充和对姐夫的朋友非常客气的握手、交谈。
在沈从文家客厅的这次相遇,在卞之琳心中激起了爱情的涟漪。
自此以后,卞之琳便沦陷了,他性格内向,并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点跟性格开朗的张充和正好相反。
也许是与沈从文等人相处时间较久的原因,他还是用写信的方式,满怀憧憬的追求张充和。
可张充和是一个古典爱好者,她认为两个人难以引起共鸣,觉得他们不合适。
1936年,卞之琳由于母亲病逝,回老家海门奔丧,事后,他赶去苏州探视生病的张充和,来者是客,卞之琳在张家住了几天,张充和还陪他游览了一些风景名胜,这让卞之琳有一点希望,近距离接触了,欣喜如狂,但是张充和并没有表达要谈恋爱的想法。
1937年,卞之琳将自己的诗编写成一本《装饰集》送给张充和,扉页工工整整写上了:献给张充和。
这就等于是一次正式而庄重的表白了,可惜结果还是一样。
这会离他们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四年了,四年时间,卞之琳依旧打动不了张充和这块冷若冰霜的心,他对张充和一路跟随,从北平到苏州、从成都到昆明,从昆明到重庆,张充和拒绝多次,仍没有放弃。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的消息,已成为整个中国稍有名气的圈子的共同秘密。
西南联大时期,夏济安与卞之琳是同事,日记中颇多涉及这段苦恋,比如,1947年暑假前,卞之琳为了办理去牛津大学访学的出国手续,到在苏州小住数日,与张充和话别。
不久后,张充和就去了北平,在北京大学担任昆曲和书法教师。
还是在姐夫沈从文家,张充和认识了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的德裔美籍学者傅汉思,两个人一见钟情,1948年11月,张充和结婚了。
断章
建国后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 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 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 事等职。 著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数行 集》(收入《汉园集》)、《慰劳信集》、 《十年诗草》、《雕虫纪历》等。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社主编、 诗人高洪波说:“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 琢玉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 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 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的写法有 两种,一种是才华横溢式的,写得很多,像 龚自珍;另一种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 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 如卞之琳。
卞之琳本人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 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 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 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 (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 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 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 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 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 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 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 佩服。
中心意蕴 此诗着重强调的是世间万物互为依存、耦合 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事物既各有其 独特性又彼此圆融哲理感悟,它所推许的是 一种有机且有情的大宇宙观,以及“与天地 参”的天地境界的代表作。这 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 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 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 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 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 “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 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断章》是卞之琳的一首现代诗经典名作〔286〕
《断章》是卞之琳的一首现代诗经典名作〔286〕一、卞之琳为现代诗人、翻译家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卞之琳自小热爱新诗。
1929年上海浦东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大英文系,师从许志摩、胡适、沈从文,深受赏识,出诗集《三秋草》,又出合集《汉园集》,名列“北大汉园三诗人”。
卞之琳1933年毕业后,先后任教四川大学、西南联大、延安鲁艺、南开大学。
1947年,应英国邀请,赴牛津大学任研究员。
49年回国,任职北大、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中国作协理事、顾问。
2000年年底,诗人离世,享寿91岁。
主要著作,有《三秋草》、《雕虫纪历》、《汉园集》、《十年诗草》、《人与诗》、《英国诗选》、《莎西比亚悲剧论集》等。
荣获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
二、经典名诗《断章》的诞生在青年时代,卞之琳爱恋师妹张充和,用爱情诗追了她15年,结果等来的,却是她跟别人结婚的消息,他成了这场马拉松苦恋悲剧的失败者。
1933年,他北大毕业时,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
因为张充和,他一改不写情诗的习性。
他说:原先“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相识,显然彼此间有相通的‘一点’,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可又任其消失。
不料事隔两三年,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间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
我开始做起了好梦,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
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
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
”于是,就写了《断章》等一大本诗。
其实,《断章》原为诗人写给张充和的一首长诗的片断。
诗人写作态度一向严谨,写给恋人的爱情诗,更不敢怠慢,他反复推敲,总觉得不满意,仅有四句差强人意,于是,一狠心,便将全诗都废弃,只留下这四句“断章”。
张充和著作,含肖像与题字再一推敲,“断章”为题,一为事实,此诗仅为长诗的断章残篇,二为诗的内容又仅是人生一瞬间的片断,可不是确定的永久,读者可凭自身经险,再度延续下去,而领悟相对论的哲理性启示。
卞之琳
人物履历
人物履历
卞之琳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新诗 创作。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 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情感经历
卞之琳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
创作特色
创作特色
卞之琳原受“新月派”的影响,但其很快就走向了现代诗风。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 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 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其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 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并且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 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他的 诗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 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另外,他的诗由于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 晦涩。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 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 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 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诗歌选
卞之琳诗歌选卞之琳介绍: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新诗创作。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
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年-1949年)。
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篇一】尺八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听了雁声,动了乡愁,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来一枝尺八,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
(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海西人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篇二】圆宝盒我幻想在哪儿(天河里?)捞到了一只圆宝盒,装的是几颗珍珠:一颗晶莹的水银掩有全世界的色相,一颗金黄的灯火笼罩有一场华宴,一颗新鲜的雨点含有你昨夜的叹气……别上什么钟表店听你的青春被蚕食,别上什么古董铺买你家祖父的旧摆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近代诗人、学者。
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
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卞之琳生平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
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
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
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
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著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
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他是莎士比亚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著作---《布莱希特印象记》;
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报》的却是杂文《漏室铭》。
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
《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
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铭》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牛汉先生说:"卞先生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
"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
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布莱希特印象记》、《漏室铭》,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
彩。
《断章》是卞之琳不朽的代表作。
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词家李商隐、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作品
诗歌选集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雨同我】"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於巢吗?人安於客枕?想在天井裏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入梦】设想你自己在小病中(在秋天的下午)望著玻璃窗片上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枕著一个远去了的人留下的旧枕,想著枕上依稀认得清的淡淡的湖山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仿佛风流云散的旧友的渺茫的行踪,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在梦中的烟水?
【灯虫】可怜以浮华为食品,小蠓虫在灯下纷坠,不甘淡如水,还要醉,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多少艘艨艟一齐发,白帆篷拜倒於风涛,英雄们求的金羊毛,终成了海化的秀发。
赞美吧,芸芸的醉仙,光明下得了梦死地,也画了佛顶的圆圈晓梦后看明窗净几,待我来把你们吹空,像风扫满阶的落红。
【鱼化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墙头草】五点钟贴一角夕阳六点钟挂半轮灯光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古镇的梦】小镇上有两种声音一样的寂寥∶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做着梦似的瞎子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做着梦似的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毛儿的爸爸,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老在梦里哭,明天替他算算命吧?」是深夜,又是清冷的下午∶敲梆的过桥,敲锣的又过桥,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妆台(古意新拟)】世界丰富了我的妆台,宛然水果店用水果包围我,纵不废气力而俯拾即是,可奈我睡起的胃口太弱?游丝该系上左边的担角。
柳絮别掉下我的盆水。
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憎,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眉。
可是从每一片鸳瓦的欢喜我了解了屋顶,我也明了一张张绿叶一大棵碧梧——看枝头一只弄喙的小鸟!给那件新袍子一个风姿吧。
“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 谁写给我的话呢?别想了——讨厌!“我完成我以完成你。
” 卞之琳:生死桥上看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