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地理教案八年级上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

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

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

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

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第一章 6 1-4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第三、四章 14 11-17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目录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二节人口第三节民族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二节农业第三节工业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第二节人口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不包括港、澳、台数据),约占世界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3.我国人口问题及政策:(1)人口众多,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注意: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并不是我国人口数量就开始减少了,实行计划生育,只是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密度大: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2)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XXX少。

5.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①天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高原、山地多。

干旱少雨,交通不便。

②社会经济方面原因:东部:农业发展早,工商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西部:生产力水平低。

第二节人口1.我国事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别的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1600万人。

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

(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少数民族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3.我国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3、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4、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5、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6、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7、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2.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教学难点】1.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3.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回答、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提问: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二、展示目标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精选全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精选全文
2.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四大高原
3.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三大平原
4.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丘陵
(二)山区面积广大
1.结合地形图与统计图,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现状
2.教师讲解山脉为何成为地形的骨架
3.教师讲解山脉的走向
4.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5.结合山脉分布,介绍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关系
(三)人口问题
1.课堂探究:展示自然增长率及年净增长人口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二者差异,并说出原因
2.教师讲解我国人口问题
(四)人口政策
1.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春运等资料进行分析
(五)人口分布
1.教师讲解人口密度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结算青海与上海的额人口密度
教学内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活动及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
2、通过读地形面积比例扇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认知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4、东南沿海地区(闽粤港澳桂琼台)
5、西南地区(云贵川渝藏)
6、西北及北方地区(陕甘宁青新蒙)
(五)省级新政去记忆
1、教师利用图片展示,讲解部分行政区的轮廓;
2、教师利用地图介绍黄河、长江等地理事物穿过的省份
3、教师利用地图介绍省份的相邻关系
4、教师介绍省份歌谣
5、教师介绍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行政中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全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疆域1、位置优越中国地处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这种地理位置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方便了对外交往与合作,因为中国东濒太平洋,拥有多个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而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2、国土辽阔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当,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中国的领土四至为:最东为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为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为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为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53°N)。

中国的陆上疆界长达2万多千米,海岸线则长达1.8万多千米。

中国陆上邻国有14个,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渤海、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

中国的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和海南岛。

3、34个省级行政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详见教材第8页。

除此之外,中国的地理位置还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国冰雪、南国热带风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完美版)

附送教师精彩课堂用语(不需要可自行删除)(听说读问写)☆☆☆☆☆☆☆☆☆☆听☆☆☆☆☆☆☆☆☆☆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说☆☆☆☆☆☆☆☆☆☆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

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

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

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读☆☆☆☆☆☆☆☆☆☆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人教 疆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 件
第二节 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 件
第三节 民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 课件目录
0002页 0041页 0114页 0144页 0258页 0338页 0423页 0455页 0511页 0598页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四节 自然灾害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水资源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三节 工业 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 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 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教学难点】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教师: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学生回答预设: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

教师: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东半球、北半球。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

§1.1辽阔的疆域(1)自学内容:位置优越自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图说出我国的位置。

2、分析我国在世界的位置及优越性3、掌握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自学重点:掌握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特点.自学难点:分析我国在世界的位置及优越性自学过程:任务一:1、半球划分:度和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同学们还记得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子吗?按从大到小顺序写出来吧。

任务二、学生阅读1.1图,及2页课文1、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2、从大洲与大洋位置的关系,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从此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3、地球上共分哪五带。

在图上辨认我国大部分位于纬度,在五的带位置;南部有线穿过,跨很广,有带,没有带。

4、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请同学们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讨论中得出结论:从纬度看(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是的国家或(例如巴西等)是的国家,你还记得这几个国家主要的农产品吗?是由于其所属的,限制了的多种经营。

(2)从海陆位置看,(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属于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的发展;而(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属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国家的比较,你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是怎样理解的呢?(3)评价一下“我国位置优点”吧,可以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讨论: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在五带中的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我国东临大洋的海陆位置,而是深居内陆,就会对有很大的影响,还记得亚洲东部主要的气候类型吗?写出来。

上述条件对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还会对我国哪些是也产生影响呢?。

建构知网:1、位置2、优越§1.1辽阔的疆域(1)学效检测一、填空题1、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干米,相部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越、老、缅、)。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7、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干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8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多),最南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 附近):(南北纬度相差近50,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多),最西是新雷的帕米尔高原(73E附近)(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干米,因而产生了时差)9、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喆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10、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邮政编码210001,21表示省,00表示县,01表投递地段的代码。

1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2、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増长快。

1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以黑河(黑龙江)一腾冲(云南)为界,东多西少,分布不均。

1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顶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

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汉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8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第一章重点图:P4图 1.4;P7图1.7:P10表格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蔵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阶梯的分界域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太。

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纬度最高)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混石流。

开发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25、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其次是冬季风的影响。

1月0C等温线大致沿杂一准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低于0℃,有冰期;该线以南高于0℃,无冰期。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是新疆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26、划分温度帯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侯区。

南京位于亚热帯北京位于暖温带2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28、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也是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南京位于湿润地区,北京位于半湿润地区。

不同干湿地区植被景观也存在差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29、我国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帯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1、外流河:以降水补给,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天。

秦岭一淮河以北河流有冰期,流量小,汛期短,部分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大: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河流无冰期,流量大,汛期长。

外流河的汛期长短受降水影响。

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

32、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汛期出现在夏季,流量较小,多为季节性河流,汛期长短受温度影响。

塔里木河是最大的内流河。

33、流入印度洋的河流:雅藏布江、怒江、澜沦江;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34、内外流区分界线:大致相当于400mm等降水量线。

内流湖基本上是成水湖,如青海湖;外流湖都是淡水湖,如部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最大湖泊为青海湖(威水),最大淡水湖部阳湖。

35、黄河发源地巴颜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境内,自西向东流经了九个省级行政区,在山东省注入渤海。

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内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河南的孟津。

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水士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要想根治黄河,最主要的是是防止中游水士流失,因此,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的水士保持工作。

36、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位于青海省内,自西向东经过了11个省级行政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的宜員,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的湖口。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

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背面的汉江。

37、从以下方面掌握黄河、长江这两条河流,知识点要落实到图上:发源地、源头、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主要水利枢纽、沿线主要城市等。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38、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資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0、根据士地的用途及士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41、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谈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士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的1/3)4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_,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水土资源的地区分配不均表现为:北方地多水少南方水多地少。

43、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漫化、乱占耕地。

44、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慣和合理利用毎一す土地,切实保护耕地45、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共占98%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0.3%46、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7、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配看,夏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

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细的建设。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別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況。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48、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49、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1可利用淡水资源有限: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人为原因①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増:2水污染:3.水浪费4.水资源利用率低。

50、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1夸流域调水2兴修水库、水利工程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第四章中国的经済发展51、交通运输被比喻为经済发展的先行官。

52、交通运输网: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分布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56、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输。

短途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输。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天然气,石油的气体和液体的长距离运输,一般选择管道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