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萧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张磊

(萧县农业委员会园艺站,235200)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其独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为葡萄的栽培与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系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素有“萧县葡萄砀山梨”的美誉,在国内外葡萄市场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几年来,由于受到葡萄市场行情的影响,葡萄发展较为迅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受到了多数农户的欢迎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从横向比较看,我县葡萄产业规模总量依然偏小,早中晚品种搭配不尽合理,质量效益还有待提高。如何重振萧县葡萄产业辉煌,做大做强葡萄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带着这个课题,我对萧县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了萧县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1萧县葡萄产业基本情况

萧县现有葡萄总面积5万亩,(其中露地生食葡萄面积3.7万亩,设施葡萄面积0.3万亩,加工葡萄面积1万亩),年产葡萄8万吨,年加工能力3万吨,年贮藏能力0.3万吨年总产值5亿元。生食葡萄主要坐落在永蝈、官桥、圣泉、杨楼、刘套、新庄等乡镇,加工葡萄品种主要分布在萧县园艺总场及白土等乡镇,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以北部黄河故道为主的中晚熟葡萄生产基地、东南山区为主的早熟鲜食葡萄基地和中部酿酒葡萄生产的三大葡萄生产基地,为全县葡萄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示范作用。

2萧县葡萄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萧县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萧县葡萄的发展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曾历经曲折。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县依托时为全国四大葡萄酒生产基地之一的萧县双喜葡萄酒厂,先后建成了11个国营园艺农场,大力发展酿酒加工型葡萄品种。1985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生食葡萄面积3.5万亩,加工葡萄面积1.5万亩),县双喜葡萄酒厂年销酒量达1万多吨,葡萄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1987年,全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葡萄产业,1989年,双喜葡萄酒厂生产销售出现滑坡,随后连续多年不收购葡萄,几万亩盛果期的葡萄有的烂在地里,有的倒进沟里,严重挫伤了葡萄种植户的积极性。1991年,加工葡萄开始大面积被砍伐或被改建生食葡萄,1995年以后,葡萄酒市场在经历了多年严冬之后,终于春回地暖。1996年7月,经过谈判,古井集团兼并了双喜葡萄酒厂,成立了安徽古井双喜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当时市场葡萄酒热销,原料的紧俏使古井双喜萌发了利用萧县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葡萄基地的念头。

1997年春天,古井双喜从国外引进巴柯、梅露辄、赤霞珠,法国兰、蛇龙珠等10多个优质红

葡萄品种,在白土、官桥等几个乡镇栽种,号称万亩葡萄基地(实际为5000多亩)。古井双喜

公司在种植时提供苗木、技术等等,与果农签订了收购合同。1998年,加工型葡萄价格已涨到2

元/公斤以上,巴柯、梅露辄等优质品种价格每公斤接近4元。葡萄价格的攀升使许多园艺场及

农民纷纷发展种植,甚至不惜将生食葡萄再次改良为酿酒型品种。2002年,全县加工酿酒型葡萄

已发展到1.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5万吨

与此同时,生食葡萄也在经历多年的惨淡之后,通过改良推广,引来美国红提、黑提、巨峰系列等优质品种在萧县安家落户。生食葡萄发展迅猛,到2002年,全县生食葡萄已达3万多亩,价格不菲,优质果每公斤1至2元之间,黑提、红提葡萄每公斤售价在4元以上。受国内外大市场环境的影响,从2003年起,生食葡萄销售价格不断下降,加工葡萄酒的销量持续降低,导致葡萄产业效益大幅下降,果农又开始出现大量砍伐葡萄的现象,至2005年底,全县葡萄总面积锐减到3 万亩(其中生食葡萄面积2万亩,加工面积1万亩)。2006以后,随着葡萄市场行情不断好转,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为了重振萧县葡萄产业雄风,我县依靠科技为支撑,大力改造传统葡萄种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产葡萄,引进的生食葡萄品种主要有维多利亚、醉金香、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美人指、夏黑等:引进的加工品种主要有赤霞珠、蛇龙珠等,截止至今年,萧县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5万亩(其中露地生食葡萄面积3.7万亩,设施葡萄面积0.3 万亩,加工葡萄面积1万亩),年产葡萄8万吨,年产值达4亿元,为重塑萧县葡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萧县葡萄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3.1现代农业迅速发展,为周边果农发展竖立了标杆。经过省财政连续四年的投资,萧县园艺总场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400亩、连体大棚200

多个的葡萄休闲观光采择园,目前己进入结果期,维多利亚、夏黑、醉金香等葡萄品种已上市,销

售价格6—10元/斤,亩收入1.5—2万元;黄河故道园艺场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的200亩连

体大棚葡萄也已大面积上市,亩收入1.5万元左右,为防止“谷贱伤农”萧县园艺总场投资500

万元建成了可保鲜葡萄1000吨的大型冷库,并建成一个葡萄汁加工厂,确保葡萄就地深加工;

黄河故道园艺场投资240万元,建造了贮藏能力为500吨的大型冷库,延伸了葡萄产业链条,

增加了果农收入,为周边果农发展竖立了标杆。

3.2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带动了周边果农发展近年来,萧县始终把葡萄生产作为水果生产的主导产业来抓,以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为出发

点,全力推动葡萄生产。目前,全县有省级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熙可安粮与萧县园艺总场),有市级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包括黄河故道园艺场和东阁园艺场等),以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建立起来的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辐射周边果农发展葡萄产业。

3.3葡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增长,推动了葡萄产业发展随着葡萄市场行情不断好转,注册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的越来越多,目前已有萧县田丽

葡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萧县东南山葡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5家,有萧县园艺总场葡萄

协会等5家,借助葡萄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的推动,永蝈、杨楼、张庄寨等乡镇葡萄发展非常迅

速,以永堀镇为例,通过9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及2家协会的推动,目前全镇己发展夏黑、醉金

香、红芭拉蒂等葡萄3600亩,今年销售价格4—8元/斤,亩收入1.5-2万元,在当地震动很

大,为周边果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3.4创品牌、抓安全,以质量拓宽市场为提高葡萄质量,萧县园艺总场国家级标准葡萄园、黄河故道园艺场、东阁园艺场省级标准葡

萄园等基地农户全部采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同时建立了水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目前,园艺总场

的伊甸园牌葡萄、尧舜牌葡萄酒,黄河故道园艺场的硕园牌葡萄,东阁园艺场的旺园牌葡萄在销售

市场上均有较高的知名度,以这些品牌为基础争刨国、省级名牌产品,以达到拓宽市场,提高我县

葡萄在市场中的占有率的目的。

3.5加强技术培训,为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工作为了将葡萄栽培管理的先进实用技术及时传授果农手中,根据葡萄的不同生长季节,从郑州果

科所、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等单位聘请葡萄专家来我县授课,并进行田间技术指导,同时为了拓宽视野,组织全县部分葡萄种植大户到合肥达圩、江苏句荣等参观学习。不仅如此,全县还成立了50人的葡萄科技服务队伍,帮助果农引进新技术、新成果,解决果农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管理、加工贮藏等难题。该县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萧县葡萄销售专页,组织近100 名专业销售人员分赴全国各大水果销售市场组织营销,以订单生产的形式与上海、南京等南方10 多个城市的超市建立起了长期的供货合同。在网络销售、营销销售、订单销售等多种销售策略带动下,萧县葡萄已插上了翅膀飘香四海。

4当前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4.1品种结构搭配不尽合理,市场竞争优势不强据查,萧县葡萄主要是早、中熟品种为主,

晚熟品种偏少,采摘期比较集中,周期短不利于拉

开葡萄上市时间差,葡萄价格难以提高,而且由于大量葡萄集中上市,容易造成滞销,葡萄销售压力大,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又不能完全跟上,从而降低了我县葡萄在市场的竞争力。

4.2技术开发滞后.在优质苗木供应上没有优势。与我县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至今我县仍未有一家正规的葡萄苗木繁育基

地,无法提供优质苗木进行品种更新,现在基本还是从山东、河南等外地引进品种,苗木成本高,而且容易发生买假葡萄苗的现象,给果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葡萄种植先进地区在葡萄品种上的战略是使用一批,淘汰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

4.3种植规模受限,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据统计,全县20亩以上的葡萄种植大户只有328户,规模种植总面积仅有0.8万亩,绝大部

分葡萄种植户都是分散经营,管理较为粗放,同时,由于葡萄种植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费工、费时,机械化程度较低,且目前农民种植主要采取以家庭为主的管理方式,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