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五)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三 第2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唐代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3)土地制度:北魏和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
(2)唐代①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②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商业(1)发展历程①魏晋: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商业恢复发展,洛阳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
②唐代:商船中有“俞大娘航船”,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出现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
(2)“市”的发展①魏晋南北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②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益州;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
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
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
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1.思想(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冲击着儒家为核心的正统思想。
(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科技(1)造纸术: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
(2)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4)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的动荡时期,处在当时的文人们思想各异,而受那时的思潮影响,玄学成为了一道文人之风。
魏晋玄学是继两汉经学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发展阶段和一种意识形态,与两汉经学相比,它提出并探讨了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的“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和江左玄学的思想为代表,较为全面的发掘和彰显了玄学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思辨性,对当时及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产生发展影响现实意义题纲:一魏晋玄学的产生:时代背景代表作二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主体思想三魏晋玄学的影响:近代评论的转变创作形式四魏晋玄学的现实意义:玄学中人对学儒精神的认识现实意义魏晋玄学的产生玄学的产生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汉末随著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名教理论开始破产。
到了党锢之祸发生后,传统的价值体系也开始崩溃,“自然”﹑“无为”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人们开始崇尚贵生、避世。
在思想价值体系崩溃的同时,士族社会开始形成,而在士族知识分子之间,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也开始行成。
在这个阶层平面,它要求在学术上平等交谈,自由聚会;在思维方法上尊重理性;在人性论上要求“自然”;在政治上要求君主“无为”。
魏晋玄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魏晋玄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本文导读: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后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
玄学的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立言玄妙,专门探讨“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行事玄远,远离具体事务。
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统称为玄学。
玄学家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举止和虚无玄远的“清淡”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
一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依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伦理观念。
玄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正始玄学,以王弼、何晏为代表,是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由汉末才性问题的讨论演进到玄学本体论的范围。
尤以王弼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最大。
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家最喜谈论的著作。
他们以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是世界的本体,“有”为各种具体事物的存在,是本体“无”的表现。
王弼还从哲学上探讨自然与名分、尊卑、名教的关系,宣称名教出于自然,尊卑名分是自然的结果,应当反映自然。
何晏作《道德论》、《论语集解》,王弼注《周易》、《老子》,著有《论语释疑》,皆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企图齐一儒家,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
王、何等玄学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哲学问题问难析理,反复辩论,称为“清谈”,这是玄学发展的独特方式。
王、何等人出身儒家,身居显位,而又寄托心神于老庄,显示超脱世俗的姿态,既能辩护世家大族放达生活的合理性,又能博得“高逸”的赞誉,所以短时间内玄学蔚然成风。
竹林玄学,以嵇康、阮籍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哲学上嵇康、阮籍与向秀利用了王弼体系的内在矛盾分别发展了王弼“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的思想,使正始时期的玄学向两个方面发展。
嵇康、阮籍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乃是宇宙本来的状态,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任何矛盾冲突。
而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本应是一个无利害冲突的和谐整体。
他们认为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因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为魏晋时代思想主流,与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当代新儒家皆为中国哲学史之重要脉络。
汉末,由于天下大乱,刘表于荆州,招致士人,当地局势大体安定,文士、学者多前往归附,日渐形成特殊学风,后人研究有称为荆州学派者。
荆州学风,逐渐舍弃象数、吉凶等说法,而改以义理内容为主。
汉代时,气化思想、宇宙生成论盛行,演述阴阳、天人等论题。
而魏晋时期,此类讨论渐往形而上学形式发展,以王弼、郭象为其代表。
而汉代对人性的讨论,逐步发展成为魏晋时“才性”与“人物鉴赏”等论题,其中以刘劭《人物志》为其代表。
当时政治势力更替,局势混乱,原有价值体系面临挑战,“名教与自然”、“圣人论”亦随之而起。
玄学概述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于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
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代表人物:王弼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找寻世界统一性的原理。
其主要范畴是讨论五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即本体论世界观的范畴。
(二)动与静的关系问题,属于运动观的范畴。
(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属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围。
(四)性与情的关系问题,属于人性论的问题。
(五)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即玄理哲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问题。
重要著作:《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认为若把某种一定的事物当作世界的始基,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所以“有”不能成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故要以“无”为本。
魏晋玄学
三、为西晋元康时期 代表人物是郭象与向秀。 向秀重要著作:《庄子注》;郭象重要著作:《庄子注》 郭象的玄学,是在魏晋之际向秀《庄子》注思想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郭象的玄学,以庄学为主,以反对何晏、王弼贵无论 玄学的面目出现,提出了自己的玄学崇有论思想。他主张“有” 之自生独化说,以此否定“无中生有”说和“以无为本”说, 认为“有”是自生自化的,并不需要一个“无”作自己存在的 根据。由于他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把自生独化说成各自孤 立的毫无联系的东西,最后得出了神秘主义的独化于玄冥之境 的思想。
南北朝时,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玄学家 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玄佛合理。东晋后,玄学已 与佛学合流,做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也就“笑渐 不闻声渐悄”了。
魏晋玄学的历史地位
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的 弊病,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时期,还 对之后的佛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 提出的“本末”、“体用”等宇宙本体论思想,与西 汉讨论宇宙生成论的哲学相比,在理论思维上是一个 很大进步。
僧肇: 著有《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等文,对当时
的佛学,尤其是从思想上对魏晋玄学作了总结。 他认为玄学的贵无思想与崇有思想都是各执一偏
的理论。真谛应当是合有无为一。“虽有而不有”, “虽无而非无”,“有无异称,其致一也”。
僧肇的佛教玄学最后完成了魏晋玄学思维发展的 一个三段式的发展过程,即从贵无到崇有再到合有无 为一的认识过程。
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 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 有形而上者谓之道。
❖ 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用具体(感性) 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 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
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与内涵
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与内涵魏晋时期是中国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对当时的社会、文明以及存在的人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思想潮流便是玄学思想,虽然这一派思想存在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对之后的思想传统、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与内涵。
一、魏晋时期社会的背景想要深入理解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首先要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
魏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剧烈的变革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面对着新的政治、宗教、文化问题,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思想和信仰。
二、魏晋玄学思想的基本内涵魏晋玄学思想是一种承袭了先秦诸子思想、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综合性的思想体系,它的出现是在先秦时期的诸子思想、道教、墨家、名家等等多种思想相互触发的结果。
具体来说,魏晋玄学思想有以下几个基本内涵:1. 把握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玄学思想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
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对矛盾,而是一种更加深刻的联系。
因此,玄学思想中的“道”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实体,还具有物质基础和内在的本质。
2. 探索存在意义的问题玄学思想深入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认为存在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非相对的存在。
它关注的问题并不是现象的外在表象,而是存在的根源和内在的本质。
这种思想引导人们在物理世界之外追寻存在的本质。
3. 一种超越凡俗、悟性的思想魏晋玄学思想认为,人的精神是可以升华的,超越于世俗、形式化知识和经验的层面。
与此同时,玄学思想也强调了超越凡俗的通途——悟性,意目于人的悟觉冥思的能力,以实现超越物质世界的归依。
三、魏晋玄学思想发展的历程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过程相对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清习天人清习天人思想是魏晋玄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纯粹的内在的冥想,即通过冥想来探求魏晋时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魏晋玄学概说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玄学
二、魏晋玄学的兴起
三、魏晋玄学的基本特点
四、魏晋玄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五、魏晋玄学的历史地位
一、什么是玄学
“玄学”即“形而上学”。
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Fra bibliotek庄的思潮。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 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 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1、开创时期
代表性人物主要有何晏与王弼(贵无)
2、竹林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是阮籍与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主要代表人物是郭象。(万物独化说) 主要代表道安与僧肇等。以玄学解释印度佛教,佛 教玄学化。
3、两晋元康时期
4、玄佛合流时期
五、魏晋玄学的历史地位
魏晋玄学在中国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二、魏晋玄学的兴起
1、魏晋玄学是在汉代儒家衰落的基础
上,为弥补儒学不足而产生的。 2、魏晋玄学是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 演变发展的产物。 3、魏晋玄学是汉末魏初的清谈演变的 产物。
三、魏晋玄学的基本特点
1、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
2、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4、以解决名教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
名教与自然是中国魏晋玄学的一对范畴。 名教,一般是指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和道 德规范。 自然,主要指天道自然,认为天是自然之天,天地的运转, 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的,自己如此的。 名教和自然的观念产生于先秦。孔子主张正名,强调礼治; 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提倡无为。孔子与老子被后世看做是 “贵名教”与“明自然”的宗师。 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经》和《论语》,把儒道调和 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 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 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阮籍、嵇康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魏晋玄学的概念及背景
魏晋玄学的概念及背景魏晋玄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派重要思潮,主要在魏晋时期兴起和发展。
玄学的概念和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背景: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社会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和分裂,经济失衡,统治者的道德沦丧,社会秩序严重颠覆,人们在动荡中开始寻求安定与宁静。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玄学应运而生。
二、概念:1. 玄学的概念:玄学指的是一种探究宇宙本体和道德伦理的学说,它试图通过思辨和反思来解决魏晋时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和谐。
2. 玄学的哲学观点:玄学强调超越形象和言语的表层,探索深奥而本质的真理。
它认为世界具有某种隐藏并超越人类理解能力的内在原则,人应通过自省、理性思辨和悟性的开发来接近这种真理。
3. 玄学的研究领域:玄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宇宙本体、道德伦理、人性和心性、认识论等。
它强调以回归本源、精神解构和个体觉察来实现心灵的升华和真理的达到。
三、主要思想家与代表作品:1. 王弼:《易经注》是他的代表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其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人应当遵循道德规范和自然规律。
2. 陶渊明:以《归去来兮辞》为代表作,他在南方山水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安稳,主张返璞归真,追求生活的简朴和自然的才情。
3. 陆机:《文心雕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强调文学的内涵和情感表达,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虚无。
4. 阮籍:他的作品思想深邃且充满了哲理,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最为脍炙人口,他主张超越凡俗,追求灵魂的自由与升华。
四、玄学的影响:1. 文学艺术:魏晋时期,玄学的思想理念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陶渊明的田园诗、阮籍的豪放诗和曹操的辞章等都具有玄学的元素。
2. 人文关怀:玄学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倡导追求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和情感表达,对于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哲学思维:玄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后世的哲学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宋明理学,后来的禅宗和道家思想等都受到了玄学的启发和借鉴。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
西晋时期是中国玄学思想的诞生时期,此时形成了以天道说、儒、道、释为主体的“四教”。
这四教的思想共同构成了玄学的基本框架和特征。
玄学最具代表性的晋代思想家是陶渊明。
他在以《道德经》为根本,通过融合儒、道、释三家学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境界思想。
陶渊明认为,人生在世间唯有把握“真知”和“抚慰”体验,才能实现出世精神的高潮。
他从“莫独有”出发,使不分流派、不断探索的大局心态逐渐成形。
除陶渊明外,晋代又有指挥家王安石、第一位道家著作家张陵,以及唐初大诗人崔致远等,他们也都有不同程度地探索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使玄学思想得到了发挥。
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得到了更大发展。
此时出现了不同于晋宋时期“四教”思想的新思潮,这就是以黄老为主要代表的黄老学派,以其强调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性活动。
此外,还出现了以张苏翼为代表的佛学思想,其以平等态度接受道家、儒家、释家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最后,到唐代玄学的形成和发展,尤以寿三思学最为出名。
李寿先生将儒释佛三教整合在一起,把儒家思想作为主体,兼收当时各派思想,形成了以尊师重道、
古今无异、视不尊卑、勿纪异端为特点的唐代“三思”思想,成为玄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总之,从西晋到唐代,中国玄学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复杂抽象到具体深刻,不断融合不同的东西派思想,充分表现出中国特有的玄学思想特征。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一、学习要求:第二章主要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经过。
先秦时期到近代,教材选取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百家争鸣、汉代黄老学说与经学、佛教与道教、宋代理学等知识要点进行分析。
重点掌握:人文主义基调的形成、百家争鸣、汉初儒法之争、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的代表、西方文化在近代的传入。
二、知识点归纳:(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是以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模式形成的。
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
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早期各阶段的遗骸化石,在中国大地上均有发现;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余处。
有学者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划分为几个特色不同的文化区: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
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2、长江中下游两个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指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屈家岭文化等。
长江下游文化区指以太湖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3、燕辽和黄河上游文化区: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等地带的北方文化区。
4、华南文化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两广、闽台、江西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文化。
5、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区:指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等地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
上述考古文化的区域划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基本模式,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区域性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汇聚、冲突、融合而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1)孕育阶段:大体说来,新石器时代,我国南北各地就已存在各种古文化。
这些古文化都属于中国早期的农垦文化。
哲学-魏晋玄学发展史
阮籍著有《咏怀诗》《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在《大人先生传》里,阮籍树立了一个确定的精神境界,自我意识已与宇宙的最高自然本体合而为一,现摘录如下:
阮籍嵇康的思想也由前期的儒道结合到崇道反儒,遵循了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方向,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自我分裂和二重化,他们的玄学思想不能不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演变为自然与名教的对立。
玄学思想的发展是在既同世界对立又同世界统一的矛盾中进行的。就本质而言,玄学是一种阐发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它力求与世界协调一致,为当时不合理的政治局面找到一种合理的调整方案。但是当现实变得更不合理,连调整的可能性也完全丧失时,玄学从世界分离出来退回到自身,用应该实现的理想来对抗现实不合理的存在。玄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脱离现实的玄远之学的外衣,由政治哲学变为人生哲学,由外向变为内向,由积极入世变为消极避世。虽然如此,由于哲学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哲学不可能脱离现实,正如人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所以阮籍嵇康的玄学思想一直是承担着巨大痛苦,在对立的两极中动荡不安。他们把外在的分裂还原为内在的分裂, 并且极力探索一种安身立命之道来恢复内心的宁静,为的是使世界重新获得合理的性质,在更高的层次上适合人们的精神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阮籍嵇康思想的演变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逻辑的必然。
竹林玄学: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
玄学到了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集团打折名教的旗号,罗织罪名,诛锄异己,把名教变成残酷毒辣的权力争夺工具。人们被迫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做出选择。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政治性的选择,拥护司马氏政权的选择了名教,反对派则选择了自然。同时儒家贵名教,道家法自然,这也是对儒道两家思想的选择。其实,从深层的含义来看,这种选择反映了魏晋禅代之际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人们或者放弃理想与现实妥协,或者坚持理想与现实抗争。
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魏晋时期是中国哲学历史上变革的时期,玄学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过程,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一、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汉末的黄老、墨子等学派。
黄老学派提出了“道胜于德”、“道成育物”等思想,重视宇宙之道的应用。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强调人类间的和谐与平等。
这些思想建立了魏晋玄学思想的基础。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名士思想大放异彩。
庄子的思想在魏晋时期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玄学。
庄子强调天人之间本是一体,主张超脱世俗,自由游离于人事之外。
玄学家生活在士卒之间,他们机智灵活,拥护庄子思想。
玄学思想日益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主流思想。
二、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1.理念的深入探讨玄学家思想体系的深入探讨给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弼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念,强调形而上的道在一个事物的本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邵雍则进一步解释了道的含义,认为道是一个世界的基础法则。
2.与佛教思想的对话魏晋玄学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对话,也为玄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北魏时期一位佛教禅师慧能创立的禅宗吸收了玄学中的宇宙观念和超越世俗的理念。
这种以内观转化心识为核心的禅宗,不断吸收和融合玄学思想,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
3.思想融合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并不是孤立的,它融合了许多其他学派的思想和理论。
比如黄老学派的“道胜于德”理念和“道成育物”观念,在玄学思想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构建了完整的道论体系。
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也对玄学思想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合起来,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场辩证的历史进程,不断演变和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了庞大而透彻的哲学思想体系。
它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二)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玄学简略:魏晋时一般把“玄学”称为“玄远”之学《世说新语·德行》引《魏氏春秋》:“上曰:天下之至慎者其惟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
”陆澄《与王俭书》:“晋太兴四年,太常荀菘请置《周易》郑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时政由王、庾,皆俊神清识,能言玄远,舍辅嗣而用康成,岂其妄然。
”“玄学”二字最早见于西晋《陆云传》:“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
却寻昨宿处,乃王弼冢。
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
”如果给“魏晋玄学”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可以表述为: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调和儒道,会通“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
【何晏】建安年代的假子:动荡的建安年代,中原霸主曹操娶了一位年轻的寡妇尹氏为妻,同时也收养了他年幼的儿子。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位体弱多病的养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曹操的理论和实践直接导致了汉魏之际传统儒学向形名法术转变的化,那么何晏创建的融各家于一体的玄学思潮又否定了曹操的名法,影响中国长达几百年之久。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人。
生年不详,一说其祖父为汉末大将军何进,一说为何苗。
但何苗是何进的弟弟,二人都是灵帝何皇后的兄弟。
然而《太平寰宇纪》记载何晏的坟墓在庐江县。
汉魏时期盛行归葬,即某人客死他乡,其亲属或门生故吏往往不辞艰辛将其遗体送回故乡安葬。
政府对行刑的法人也是如此。
何晏被杀于洛阳东市,其墓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庐江,可以说明是归葬习俗所致。
但也不能排除后人伪造的可能。
总之没有地下发掘的实物或文献资料推到《太平寰宇纪》的记载,那么何晏的籍贯和家世永远都带着问号。
曹操这种人物在临终前也会拉着姬妾孩子留下嘱托。
“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
伤哉!昔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可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爱亲子是人之常情,但曹操对随母进宫的秦朗和何晏也一视同仁,“并见宠如公子”。
魏晋玄学思想与中国哲学发展
魏晋玄学思想与中国哲学发展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历了不同朝代及其思想流派的演变和影响。
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东吴、蜀汉,但真正兴盛是在魏晋时期,故称为魏晋玄学。
它的主要特点是“玄”、“道”、“气”、“德”、“真”等概念的研究,注重内心修养,强调心性、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也产生了影响。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郭象、嵇康、阮籍、邢昺等,他们在哲学、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
首先是王弼,王弼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一切存在的本源,是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他主张“治心先治国”,认为人类的本质在于“天人合一”,通过内心修养达到自我实现,进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其次是郭象,郭象主张“知行合一”,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贴近实际并影响实际。
他的思想以“玄”+“理”为主,注重思辨和反思,强调知行结合的重要性。
再者是阮籍,阮籍强调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认为要成就圣人必须从内心开始,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达到一种“大道”的境界。
他认为,人类通过思想和行动得到的所有的知识和力量都源自于“大道”,而内心的反省和修养则是一种达到“大道”的必要手段。
最后是嵇康和邢昺,他们的思想注重文化和人性。
嵇康主张文学艺术的自由创作,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提倡“文凭于人心”,明确了文学创作要符合时代和文化的特点。
邢昺主张“可以除旧立新”,强调人性的发展,认为任何一种思想和文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都有它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根源,应该发扬其优长,同时也应该指出其不足和改进之处。
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虽然在当时并没有直接影响到社会和政治,但对于后世的哲学、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玄学
第四章魏晋玄学第一节魏晋玄学发展概论教学目的:了解魏晋玄学发展概论教学重点、难点:魏晋玄学的形成和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与讨论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一、何谓玄学1、定义:玄学是魏晋时占主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哲学理论。
汉末时期,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清谈”,玄学即从中发展演变而来。
但玄学不等于清谈,而只是清谈中最重要的方面。
清谈包括玄学,名理,评论人物等广泛内容,而玄学的兴趣主要在政治、伦理、文学、哲学等方面,其中哲学是主干。
所以我们说的玄学指汉代哲学之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历史形式,是标志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潮。
玄学是玄远之学。
玄学不讨论具体的事物及存在,而探究天人之际,自然名教、本末有无等一系列抽象幽远的深奥哲理,它祟尚老庄哲学,把《老子》、《庄子》和《周易》奉为三玄。
所谓玄远之学,包括三层涵义,一是玄理、玄论、玄言,不特别追寻具体事物的道理,而着重探讨抽象的本体;二是玄妙,玄学一反汉儒的作风,不重文字而重义理,以简单的语言阐述深奥之理;三是玄静,即追求精神上超迈与宁静、人格上的自由和玄远。
概括地说,玄学即是以阐发三玄为形式,追问存在的本质,追求精神的超越和人性的自由的本体之学。
二、玄学的形成1、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汉朝的大一统社会在黄巾起义中灭亡,各路军阀纷纷割据,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接下来的200余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处于动荡分裂的战乱状况。
维护中央集权制的儒学在这种形势下丧失了其作用,经过汉儒论证的纲常名教的权威性不复存在,但是,在人们心目中这种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生活。
于是,就迫切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道德原则重新进行论证,玄学就是在批判儒家思想的同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论证,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进行辩护的学说。
2、从学术上来说,玄学的兴起是对两汉经学和神学目的论的反动。
儒学独尊之后,两汉经学日趋繁琐,使得儒学越来越僵化,成为保守的教条,已经失去了规范人心,统一思想的作用。
魏晋时期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 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鸡。 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鸡。
统治者为了维护利益,必须改弦更张, 统治者为了维护利益,必须改弦更张,寻找新的思 想武器和统治法术, 想武器和统治法术,新的思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 生的。 生的。
3.现实政治的需要 3.现实政治的需要
3.玄学家多力求把孔子和老子、道家的 无为和封建的伦理等级关系和观念结合起 来。
玄学家一般都很推崇孔子,尊其为圣人, 玄学家一般都很推崇孔子,尊其为圣人,但他们所 说的孔子,已不是孔子的原型, 说的孔子,已不是孔子的原型,而是被染上了若干道 家的色彩。而且他们还认为,孔子是圣人, 家的色彩。而且他们还认为,孔子是圣人,老子是贤 圣人与贤人也不是对立的, 人,圣人与贤人也不是对立的,只是人的道德修养的 两个不同层次,不能截然分开。总之, 两个不同层次,不能截然分开。总之,玄学家把孔子 老子的思想融合了。 老子的思想融合了。
一、魏晋时期玄学
“玄学”其广义是指一切抽象的理论,也称“形而 玄学”其广义是指一切抽象的理论,也称“ 上学” 即研究超经验东西的学说。其狭义就是指“ 上学” ,即研究超经验东西的学说。其狭义就是指“ 魏晋玄学”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魏晋名士 借用《老子》一书的范畴, 能不能生“ 借用《老子》一书的范畴,以“无”能不能生“有” 为中心议题,讨论有无、本末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 为中心议题,讨论有无、本末的关系, 建立起不同的学术流派,统称玄学, 建立起不同的学术流派,统称玄学,玄学不是道家学 说的变种,也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 说的变种,也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而是儒道合流的 思想体系。 思想体系。
魏晋玄学最终版
5.法律思想:直面诉讼;善待刑罚; 重视立法普法。 6.学思为用的改革意识 王弼主张变革, 但是他认为, 变革要考虑实际情况, 不可妄动, 只有在上下“不合”, 就像“火欲上而泽欲下”, 才能进行。 另外, 王弼也不反对适时“革命”, 赞同必要和时机成熟的时 候, 按照民意进行革命。 7.军事智慧 王弼的军事智慧集中体现在《师》注中。王弼吸收了孙子从 严治军、以正治军的思想, 指出用兵“兴役动众”, 不能劳而 无功。王弼认为, 有了军队, 军纪、军规非常关键, 是关乎胜 败的大事。 8.王弼看重婚姻家庭 王弼主张治家“恭” “严” , 反对“妇子嘻嘻”失节、失态 的现象。
四、政治学---- 崇本息末
“崇本息末”思想是王弼的政治哲学思想。 王弼的“崇本息末”在政治方面是价判断和 行为选择的崇本息末的统一。无为政治的真 正实施是建立在承认宇宙本体,确认宇宙本 体统筹万物地位的基础之上的。
《老子指略》: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孝子。
不要纠结于如儒家的伦理纲常,那些伦理纲 常的根本是道、是自然,是无为,只要懂得 了无为,自然就懂得了人伦礼仪,不必死守 儒家的条条框框。
魏晋玄学
王弼、郭象
魏晋玄学的定义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 就是研究幽深玄远的东西。是由汉代道 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过来的。 魏晋的玄学体系以辩证“有无”为中心。 一是,关注天地万物的本源 二是,远离人情俗事的干扰
• 魏晋玄学发展阶段:
第一,正始玄学,由王弼创立,提出名 教于自然。 第二,竹林玄学
五、社会观----名教本于自然
• 王弼的论述,可以发现自然是针对万物、百姓而 言的,名教则是在作为治理方式和治理结果两种 意义上被理解的。
• 魏晋玄学的主题是自然与名教之辨。王弼在其老 学中所进行的其本工作, 就是依据他所发明的崇本 息末观念, 沿着以“无”摄“有”的理路, 通过创造性地 诠释《老子》, 打通自然和名教的关系, 实现儒道 两家思想的综合。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有着深刻思想的文化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被人们称之为“玄学家”。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在思想上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一、玄学思想的发展背景魏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期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和新文化的诞生。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玄学家们开始思考自然和人类的本质问题,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哲学思想。
玄学家们的思想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思潮,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示。
二、玄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道家思想的充分发挥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在思想上主要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他们认为道有虚、有实,虚实不相离,道是一切事物的核心。
其中以庄子和老子的思想最为深刻影响着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
他们深刻理解了道家思想中的人道自然和道统天下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玄学思想中。
2、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与道家思想相比,玄学家们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更为明显。
玄学家们认为儒家思想讲究人文之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应该尽量充分发挥出来。
他们认为儒家思想重视人伦,注重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延续,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玄学家们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正义”等概念,为玄学思想注入了更为深刻的价值观和理论体系。
3、佛教思想的融入魏晋时期,佛教思想开始传入中国,这对于玄学家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玄学家们将佛教思想中的“空”、“无”融入到玄学思想中,使其更加完善。
此外,在佛教的思想中,“缘起”、“假相”等概念也被玄学家们运用到了玄学思想中。
三、玄学思想的对当时社会的影响1、对个人思想的影响魏晋时期,玄学思想重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超脱,倡导人们追求心灵上的极致和自由。
这些观点不仅对玄学家们自身的成长有所帮助,也为当时的千古留下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2、对社会的影响魏晋时期,社会处于剧变之中,人民生活十分艰难。
玄学家们通过推崇“仁政”、“正义”等概念,提出了许多理论来指导当时社会的发展。
魏晋玄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魏晋玄学发展的四个阶段魏晋玄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分为:1. 建立阶段:在魏晋时期初期,玄学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特体系。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王弼,他通过对《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的解读,提出了"反经行道"的观点,并试图将道家思想与儒家经典进行结合。
这一时期的玄学注重对天人之道、阴阳五行等宇宙万物的探索和理解。
2. 繁荣阶段:在晋朝时期,玄学逐渐繁荣发展。
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派和学者。
其中最重要的是王弼的弟子陆机,他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玄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言观论"和"道心一如"等重要思想。
同时,玄学的研究也涉及到了社会政治、人伦道德等方面,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指导。
3. 转变阶段:到了晋朝末年和南朝时期,玄学开始逐渐转变。
这一时期的玄学注重实践和实证,强调道法的实践经验和验证。
学术界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派别,如黄学和郭学,他们在思想上有所分歧,但都继承了玄学的基本观点。
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乱象,玄学逐渐趋于封闭,主要在学术圈内传承和发展。
4. 开放阶段:到了南北朝时期,玄学开始呈现开放的趋势。
此时出现了以玄学为基础的新兴学派,如丹学和心学。
丹学注重炼丹、修身养性,强调对身心的调养和内在力量的培养。
心学则更注重人性、人心、人情,提出了"以心为体,以心论事"的观点。
这一时期的玄学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为后来的哲学和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四个阶段,展示了魏晋玄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魏晋玄学
《人物志》人物品评问题
才性问题
一多问题
■ ■有无ຫໍສະໝຸດ 题圣人问题从汉末到魏晋的思想发展看:“才性问题”是要给人 性找存在的根据;“有无问题”是要给天地万物找存在的 根据;“一多问题”是要给社会社会找存在的根据;“圣 人问题”是要给当时的理想人格找根据。从这几个方面构 成了一个总问题,就是宇宙人生存在的根据何在?这些问 题既然已经提出,就必须要从哲学上予以回答,何晏、王 弼等玄学家对这些问题作了哲学论证,魏晋玄学由此产生。
●在魏晋时代,“玄学”被称为玄远之学。
●魏晋玄学欲为天地万物包括政治人伦找一个形而上学的根 据,它所谈论的问题就必然具有特殊性。这就是“本末有无” 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老庄哲学中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所 以当时有常常把“玄远之学”直接称为“老庄”或“玄学”、 “玄虚之学”等等。实际上,玄学借取的资料先秦时期主要 是三家,即《老子》、《庄子》、《周易》,三者通称为 “三玄”。
(二)竹林时期的玄学
如果说正始玄学以王弼为代表主要讨论“有无本末”问 题,而到竹林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玄学家讨论的则 主要是“名教”与“自然”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也是有 无本末问题的延伸。 魏晋玄学大都把“自然”看作是“本”,而把“名教” 看作是“末”。“自然”是宇宙本体,世界本原或宇宙万物 本来的样子;“名教”实指人们所作为的,是人们为调整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定的等级名分和教化。 就王弼来说,他主张体用如一,本末不二,主张崇本 举末,“守母存子”,落实到自然与名教问题,就必然得 出 “名教”因于“自然”的结论,即名教不仅应当而且必 然反映自然。到竹林时期,名教与自然的讨论更加热烈, 嵇康、阮籍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张湛哲学思想
“有之为有,恃无以生。言生必有无,而无不生有,此运通之 功心赖于无,故生、动之称,因事而立耳。” “谓之生者,则不无,无者,则不生。故有无之不相生,理 既然矣,则有何由而生?忽尔而自生。忽尔而自生,而不知 其所以生,不知其所以生,生则本同于无”。 “有”是忽尔而自生的,但既然是忽尔而自生的,就是说, 有本身也不是自己的根据,这个思想实际上表明王弼的思想和 郭象的思想是难以相容的,这也造成了张湛思想中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五)四、本末与体用人们常说汉代“滞重”而魏晋“空灵”。
所谓“滞重”是说汉代思想多就事论事,停留在感性现象的表层,用象数思维去解释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所谓“空灵”,是说魏晋人的思想不满足于具体现象的表面,而能从个别上升到一般,透过现象抓到事物的本质。
文化现象背后的的变革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即从象数思维向本体思维的变革,王弼的“本末”“体用”方法正是这一历史性巨变的转折点。
1,、本与末所谓“本末”方法,就是将一切事物都简单划分为“本”与“末”或“一”与“众”两个对立统一的层次,简称“本末”和“一众”。
“本”指根干,根干只有一条,也就是“一”;“末”指枝叶,枝叶繁多,也可称为“众”。
从王弼三本注释性著作《老子注》、《周易注》和《论语释疑》看,他的确是有意识的用这一学术方法重新解释儒道圣贤的思想,同时王弼还写了《老子指略》和《周易略例》,明确介绍了他是怎么运用新方法澄清了《老子》、《周易》的“本义”。
①《老子注》《老子指略》是王弼系统阐述他注释《老子》一书基本方法以及他所理解《老子》主旨的文章。
他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万有共同的混沌母体,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
因此,法、名、儒、墨、杂各种学术流派都在《老子》关于“道”的论述中,发现了与自己学说一致的因素,于是将自己片面理解的“道”的某种属性误认为是“道”的本质。
都以“得道”者自居。
比如法家见《老子》讲以客观态度治国,则认为属法家;名家见其讲求真,则认为属名家;儒家见其讲纯粹的爱心,则认为属儒家;墨家见其讲俭朴,则认为属墨家;杂家见其立论不拘一格,则认为属杂家。
总之,各家都陷入了片面性,这样一来,《老子》的真义被曲解了。
对《老子》的解释,决不能案文责句,拘泥于其中的个别论述,作孤立的理解,或者说理解的切入点不能是枝叶的“末”,而应该把握其根干的“本”。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
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
文虽五千,贯之者一;义虽广瞻,众则同类。
解其一言以蔽之,则无幽而不识;每事各位意,则虽辩而愈惑。
"王弼认为:“崇本息末”是贯穿《老子》一书的主导思想。
抓住了这个主旨,才能统帅驾驭洋洋五千字的全书。
《老子》并非逻辑严密的论文,而是自由畅想的散文诗。
如果完全随老子的描述漫游,则会陷入繁乱而不得要领;然而只要抓住“自然无为”这个思想主旨,则等于抓住了全书的灵魂。
万变不离其宗。
王弼将《老子》一书中的“道”与万物的关系,概括为“本”与“末”的关系,认为无形无名的“道”作为本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创立了宇宙本体论。
②《周易注》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尽管有较大的包容性和随意发挥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卦爻辞写的十分具体,因此硬性作相反的解释却并不容易。
况且,完全以道家哲学替代儒家义理,也不是儒道兼综的玄学家所乐于做的事情。
汤用彤先生说《易经》本身存在着两个矛盾,一是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矛盾,二是卦象、卦辞与爻象、爻辞之间的矛盾。
第一个矛盾也就是“言意”问题,王弼将儒家的“言尽意、言不尽意”与庄子的“得意忘言”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言意理论,解决了这个矛盾。
第二个矛盾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王弼对这个问题采用了“执一统众”的方法。
他在专门阐述注《易》新方法的著作《周易指略》中写道:"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
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
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
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
"王弼将《易》的每一卦都分为“一”与“众”两个层次。
“一”指每卦卦象和卦辞所表达的时义,它是统帅全卦的“宗主”;“众”是指的每卦的六爻及爻辞,它们处于从属地位,受时义的制约。
因此在解释易经各卦时,首先要抓住每卦卦象的时义。
各爻的意义,取决于它们与时义所表达的形势之间的关系。
③《论语释疑》《论语释疑》是王弼解释《论语》其中难通文句的著作,原文已佚。
2、体与用体用,简单的说是一种表达事物本质与现象的思维模式。
传统观点认为“体用”作为一对哲学思维并被运用是由王弼开始的。
关于王弼首次提出“体用”范畴的论点,证据是王弼《老子·三十八章》注中的一条资料:“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传统观点认为,此处的“体”指的本体。
即“无”。
然而王弼在自己的著述中,“体“作为一个名词,都是指的事物的有形体。
有时指人体,有时指物体。
所指事物虽然不同,但都是指的它们有形的部分,是属于“有”的范畴。
王弼从未用过“体”字去表示宇宙本体“无”。
因为在他的哲学观念中,宇宙本体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没有形体。
所以上文中的“体”,是指的事物的形体,即现象;“用”指的事物内在本体“无”的作用。
既然在王弼的哲学术语中,“体”为现象,“用”为本体,那么如果把上文中“不能舍无以为体”视为体用观的命题,那么王弼“体用”观的语言表达形式则与东晋南北朝之后的中国古代体用观的表达形式是完全颠倒的。
即王弼笔下的“用”,后代一般表达为“体”,而王弼笔下的“体”,后代一般表达为“用”。
然而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所以这段我一直想不明白。
钟会是王弼思想的追随者,钟会《老子注》作于王弼《老子注》之后,因此钟会的思想基本反映了王弼的观点。
钟会借助器皿的周围形质部分和中间空洞的不可分割性来说明有无的关系。
他认为一个器物有形部分的作用,在于它的形体,无形部分的作用,在于它的空洞。
有形体部分的作用不可能离开中空部分完成,而中空部分的作用,也不可能离开周围形质部分。
所以有与无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在王弼的意识中,本体与万物是母子式生成关系。
所以应当承认王弼决未达到佛教和理学的即体即用,体用一如的水平。
王弼的体用思维实际上仍未脱离本末思维。
这种思想局限性是王弼在他那个时代所无法超越的。
王弼笔下存在于每个事物中的本体不是事物自身的产物,而是宇宙本根的表现形式。
万物得以完善的动力不是来自自己的质料,而是最终来自神秘的宇宙力量。
宇宙本体与事物之间永远是母子关系,本末关系。
而不可能成为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想真正开始从事物自身出发考虑其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必须抛开宇宙生成论的思维才有可能。
所以也只有当佛教的缘起性空理论对中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洗礼后才会完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因此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家们,都没有真正达到严格意义上的体用境界。
王弼之后的郭象,虽然不讲宇宙生成论,强调事物的自生独化,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即体即用的水平。
佛教缘起性空学说,尤其是中观学派的理论,才彻底超越了中国哲学本根论的思维模式。
王弼虽然尚未达到佛教的思想层次,但是已经模糊的感觉到了事物的体用关系。
正是这种新的天才直觉,王弼玄学才使人耳目一新,从总体上超越了汉儒象数和黄老形名,开始了一个新的思想时代。
尾声:独领风骚二百年王弼去世后,首先对其一生作出系统评价的是何劭,他经历了魏晋玄学的两次高潮:曹魏正始十年,他是14岁的少年,对王弼贵“无”论的社会反应,必然是耳闻目睹;西晋元康年间,王衍、乐广新贵“无”论再次兴起时,他正当50多岁的年纪。
并且一直生活在上层士族文化圈子中,所以,对王弼身后几十年中士族知识界的理解与评价是了如指掌。
“,陈说近代事,若指诸掌。
”他为荀粲、王弼所做的评传,之所以大行于世,得道广泛的承认,是因为这些著作集中表达了当时思想界对自己玄学前辈理论贡献的理解,具有公认的权威性。
无与有,无为与有为,无情与有情,名教与自然。
王弼以其天才的敏锐,首先从圣人人格这个难点为突破口,运用本末体用方法成功地将融儒道于一体,从根本上回答了汉魏之际的历史课题。
并以此为指导思想,重新注释的儒道经典,统一了儒道两家在名教与自然、无为与有为。
性与情、无与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的差异,创立了魏晋玄学,将中国文化带入了儒道融合的新时代。
平心而论,儒道两家的融合由来已久,秦汉之际,诸子合流的趋势就已经形成。
秦汉时期已无原来意义上的儒家道家。
无论是以黄老之学面貌出现的新道家,还是以今文经学面貌出现的新儒家,都已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作为诸子中最有实力的儒道两派,于两汉时期已经开始发生合流,但是双方的融合毕竟局限于浅显的方面。
而在思想的深层次,儒道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
如在人生的终极价值方面,儒家是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而道家则是恢复个体生命的自然本色。
表面上看,汉儒的价值之源是“天命”。
但是这个“天”与上帝不同,它不是汉儒精神超越的彼岸,不是真正的价值之源,而是神圣的外衣。
汉代经学思潮的终极关怀,是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实现这个社会理想的途径则是建立在每个社会成员的自我牺牲基础之上,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为理想社会奋斗中作出道德牺牲而获得永垂不朽的功名,是汉代士大夫精神的支柱,它具有超越生命的意义。
汉末清流为社会正义面捐躯时,丝毫不是为了灵魂升天,而是在为理想社会的奋斗中名垂千古,精神不朽。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汉代经学的社会理想虽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并激发士人的献身精神,但是它并不能因此而永远存在。
理想社会仅仅表达了人类心灵的光明面,然而在表达人类心灵的光明层面的理想蓝图之外,存在着一个实实在在的私有制社会以及人类丑恶阴暗的心灵层面。
任何理论都可能演变为虚伪的招牌、谋利的工具以及杀人的屠刀。
汉代经学的兴衰是一个典型,名教之治的破产使其社会理想变成了精神废墟。
理想社会所激发的功名不朽意识,使汉儒精神世界趋向现世功利。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所以,当名教之治变为虚伪的道德欺骗,而社会理想又被证明可能是无何有之乡时,汉代经学精神世界迅速崩溃。
社会本体观念动摇了,个体生命的意义得到重新确认,从汉魏之际开始,中国文化向个体方向发展。
同时,人类的生存不可能离开社会。
共同的伦理道德又是维系任何一个人类群体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何处理个人自由与社会伦理之际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儒家与道家之间的关系。
知识界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在儒道之间痛苦的徘徊。
王弼的成功,就在于他以本末体用的新思维全面解释了儒道关系。
王弼以本末体用方法融合儒道,是魏晋玄学最鲜明的理论特征。
在玄学的发展中几乎所有所有玄学家都持儒、道同的观点。
虽然也有嵇康、阮籍之类激烈崇道反儒的玄学家,但是并非他们的思想本色。
而是时势所逼,不得不然,可以视为玄学的变态。
王弼的世界观带着一个宇宙生成论的尾巴,既然存在生母,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必然存在先与后、主要与次要的差异,即本末。
既然有本末,则必然不是一个事物。
儒道之间既然为本末关系,也就难以真正的融为一体。
只有上升到体用高度,才可以消除两者的对立。
这个演变过程从向秀开始,直到郭象那里才最终完成。
如果说王弼的玄学可以概括为:“名教源于自然”即“儒家源于道家”的话,那么郭象的哲学可概括为:“名教即自然”,“儒家即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