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的印记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3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36张PPT)
播种 育秧 插秧 日本人曾说,中国是文字之国。
祭毕,农民绕秧田一圈,拔一把秧带回家,挂在门墙上,意为谷神进门。
田间管理
收割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返回
古偈语: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你知道“男”字的由来吗?
日本人曾说,中国是文字之国。文字有助 于我们保存思想,把事物“凝固”起来,然 后再传递下去。如“男”字,造字者的初衷 是想通过会意的方法,把男人所从事的主要 工作反映出来。“田”表示沟渠众横的耕地, 在耕地里劳作是个需要出力的地方。因此, “田”和“力”合起来,就表示“男”字
和银担中抓出一把把谷种,撒在田里。耕田播种 农耕节是泰国的重要节日,每年到农耕节时泰国都要在曼谷王家田广场举行大典。
湄南河平原居民日常生活有哪些方面是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
仪式后,围在广场四周成千上万的人涌进田中,
从土壤中挖出种子,连泥土装进塑料袋中,带回
家去。他们相信,这些种子和王家田的“圣土”
人我口们分 这布里密人集们的精神水生活稻: 生产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因此,“田”和“力”合起来,就表示“男”字 祭品颇丰,内有20个米桃,在果盘上叠成山形,称为“生盘儿”,取“积谷如山”之意。 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农耕节大典始于13世纪,节日由占卜师选择在每年5月的一个吉日举行。 人口分布密集
个吉日举行。主犁官在号角乐声中扶着由两头白 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好年,预兆丰年,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这一天也是一年开
始种植水稻的标志。
和谐相处
泰国的重要公节日牛——春拉耕礼的金色木犁耕田6圈,两名挑金担和两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稻作文化的印记 (共1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稻作文化的印记 (共16张PPT)

7.《散步 》是一 篇叙事 抒情的 散文。 本文从 一件小 事入手 ,表达 了深刻 的内涵 。这种 以小见 大的写 法给读 者留出 了想象 空间, 同时也 充分地 表达了 主题思 想。日 常生活 中,你 可曾见 过一些 小事蕴 藏着哲 理和内 涵。试 着写一 段文字 ,从生 活中的 “小” 发掘出 “大” 。
自然 环境
稻作 生产
民居 特色
精神 生活
拓展 研究
请举例说明:稻 作生产对我们温州 一带的人们生活有 怎样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人口分布、民风民俗、社会风尚、民居饮食等角度去思考

1.话题要一致或相关。仿写有时会和 续写相 结合, 在仿写 时我们 要注意 话题或 中心的 一致性 ,使前 后语意 连贯。

6.这部带 有自传 色彩的 长篇小 说以“ 我”的 经历和 视角来 安排结 构和故 事情节 。通过 “我” 的人生 经历和 感情遭 遇来展 示人物 性格的 发展。 它既有 利于直 接展示 人物的 内心世 界,也 在无形 中拉近 了作品 和读者 之间的 心理距 离,易 于取得 感人的 艺术效 果。





扯秧苗
插 秧

田间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想一想 稻作生产
人们的生活
大量劳动力 人口密集分布
高产水稻满足生活需求
2、水稻生产需要很多环节,而每个环 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所以,水稻 生产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还需要 什么?
干栏式房屋
俗称“高脚楼”, 在泰国 十分普遍。一般只分上下 两层,用竹子或木材盖建。

4.赏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 赏析人 物形象 的社会 意义 首 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 性,然 后结合 社会现 实分析 人物形 象折射 的社会 现象及 给人带 来的某 种启示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28张PPT)


7.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 ,有很 多事物 就是以 因果关 系的联 系形式 存在的 。写材 料作文 ,审题 时如果 能由材 料中列 举的现 象或结 果推究 出造成 所列现 象或结 果的本 质原因 ,往往 能找到 最佳的 立意。
稻作生产影响文化活动
越南水上木偶戏视频
柬埔寨“御耕节”视频
文化活动
人们崇尚“稻母”、“谷神”
民俗
泰国的春耕礼
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 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 廷大典,在每年的五 月初举行。这一天, 耕牛打扮一新,吃好 食,过好日,预兆丰 年。 人们以此大典来 祈求天神,保佑农家 风调雨调、五谷丰登, 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 种植水稻的标志。
过,水网密布,便
于灌溉。
土壤:深厚肥沃

温度 稻

水分 光照

土壤 四


探究三 水稻生产的环节是怎么样?
扯秧苗→插秧→田间管理→收割→打谷
结合这些水稻生产的环节,说一说湄公河平原水稻 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自然 环境
人 工 劳 动
精 耕 细 作 ,
水稻 生产

满足需要,

高产的水稻
需 求

人口
密集
多姿多彩、丰富绚丽。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人口 密集
自然 环境
水稻 生产
民居 特色
精神 生活
稻作文化的印记
思考: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宜种植 水稻?
平原,人口密集,土壤深厚、肥沃,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我国南方地区、东南亚 及南亚平原地区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 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 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 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 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 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 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 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 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 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 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中国建 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 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 整个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6张PPT)
地形: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 深厚、肥沃
活动二: 稻作文化的印记 A 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 B 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 C 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水稻生产的几个环节:
人 工 劳 作
农业生产特点: 精耕细作 (人力劳动为主)
泰国民居------干栏式房屋
称“高脚屋”, 分上、下两层 用竹子、木材建造, 注重通风防潮,保持居室 干燥凉爽;能避免蛇等动 物的危害, 居住安全舒适
泰国的春耕礼
祭祀谷神、稻母
祭神舞
这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年 的五月初举行。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 好日,预兆丰年。 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 农家风调雨调、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
水稻的标志。
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本地有何异同
同:1、深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 润,
降水丰沛。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 3、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便于灌溉。 4、人口众多,稠密。 5、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 原流行干栏式房 屋。
稻作文化的印记
找一找
世界上著名的平原
说一说
本地的自然 条件以及适 合哪几种农 作物生长?
湄南河平原
泰国风光图
活动一:水稻成为湄南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
主要有哪些有利条件?
(请从自然环境的气候、河流、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河流:河流众多,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ppt
地形: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 深厚、肥沃
活动二: 稻作文化的印记 A 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 B 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 C 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水稻生产的几个环节:
人 工 劳 作
农业生产特点: 精耕细作 (人力劳动为主)
泰国民居------干栏式房屋
称“高脚屋”, 分上、下两层 用竹子、木材建造, 注重通风防潮,保持居室 干燥凉爽;能避免蛇等动 物的危害, 居住安全舒适
感谢观看,多谢指导!
降水丰沛。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 3、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便于灌溉。 4、人口众多,稠密。 5、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 6、屋顶都设计成人字形,坡度大。
异:
本地是坡顶房屋,湄南河平原流行干栏式房 屋。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5.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 水酿酒 ,泉水 香甜, 酒味清 醇,山 中的野 味野菜 ,杂乱 地摆开 在前面 的,这 是太守 在举行 酒宴。
6.像那太阳一出来,林中雾气就散开 ,云雾 聚拢在 一起, 山谷洞 穴就显 得昏暗 了,或 暗或明 变化不 一的, 是山间 早晚的 景色。 早晨进 山,傍 晚返回 ,四季 的景色 不一样 ,因而 乐趣也 就没有 穷尽了 。
稻作文化的印记
找一找
世界上著名的平原
说一说
本地的自然 条件以及适 合哪几种农 作物生长?
湄南河平原
泰国风光图
活动一:水稻成为湄南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的主要农作物,

稻作文化的印记课件

稻作文化的印记课件
文化遗产价值
稻作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农业生产和技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还体现在民俗、艺术、文学和历史等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都与稻作文化密切 相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社会价值
稻作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稻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为人们提供了基本 的食物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稻作文化也塑造了人们勤劳、朴实、团结的 品质,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03
稻作文化的传统农业技术
传统稻作农业技术
耕作技术
灌溉技术
施肥技术
包括犁田、耙田、耘田 等,是水稻种植的基础。
利用水渠、水塘等设施, 合理调节水稻田的水分。
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 求,合理施肥以促进水
稻生长。
病虫害防治
采取生物防治、农业防 治等手段,有效控制病
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传统农业工具与器械
生态和谐的典范
稻作文化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和启示。
稻作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稻作文化将借助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转
型。
02
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稻作文化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03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稻作文化的认同感逐渐 减弱,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缺乏对稻作文 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稻作文化的保护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稻作文化进行保护和扶持,确保其 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建立稻作文化保护区
在稻作文化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稻作文化保护区,对传统的稻 作方式、农具、民居等进行保护和修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 作文化 的印记 (共19 张PPT )
湄南河平原稻作生产 湄南河平原人们生活
人工劳作 粮食丰收 大片稻田,水网密布
协作劳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 作文化 的印记 (共19 张PPT )
人口分布密集
满足生活需要,增加收 入,提高生活水平 民居沿河或稻田而建, 悬空架设 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 结互助,关爱弱者

人口稠密 高脚屋 比较集中

人口稀少 平房或矮层楼房 比较分散
生活水平
一般
较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 作文化 的印记 (共19 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 作文化 的印记 (共19 张PPT )
两个平原,农作物为何不同? 美国大平原位于中纬度,气温、降水 都不如湄南河平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
家住平原
———— 稻作文化的印记
位置:
湄 地处低纬,
南 河 平
光照和温度 充足 地形:
冲积平原,
原 地势低平
的 气候:
自 高温多雨
然 水文:
环 水网密布
境 土壤
深厚、肥沃
湄南河平原具备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环境
世界水稻产区:
中国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东南亚;南亚
占世界总产量的90%
说一说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 作文化 的印记 (共19 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 作文化 的印记 (共19 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 作文化 的印记 (共19 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2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稻作文化的印记(共27张PPT)

10、湄南河平原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最深() A.中国的传统文化 B稻作文化 C西方文化 D佛教文化
11、我国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木平原 C青藏高原 D山东丘陵
12、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做支撑,悬空架设的居 民建筑主要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美国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产 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因此美国农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情况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影响极大。
美国小麦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5%,玉米 占70%,大豆占85%,棉花占32%。
启示
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会 形成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选择自己 的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 环境,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水田
美国中部平原
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旱田
农作物 耕作方式 民居特点
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大量人力人工耕作 少量人力机械化耕作
人口集中,防潮通风 人口分散,距 稻母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教堂礼拜
前者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中的传统农业生产 后者是先进的工业国家中的商品性农业生产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西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华北平原
16.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有“世界粮仓”美誉的是(
A中国东北平原
B湄南河平原
C美国中部平原
D西欧平原
不夯实基础,难以成高楼

1.不 是 每 一 道 江流 都能入 海, 不 流动的 便成了 死湖; 不 是每一 粒种子 都能成 树, 不 生长 的便成 了空壳 。生命 中不是 永远快 乐, 也 不是永 远痛苦 , 快乐 和痛苦 是相生 相成的 。

人教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ppt

人教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ppt
4.稻作生产时的集体劳动影响着平原上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 环境
民居 特色
人口 密集
稻作 生产
精神 生活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稻 作 文的 化印

长江中下游平原篇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肥沃平坦的冲积平原 适宜水稻生长
历史悠久的水稻生产
物质生活、饮食文化、 风俗习惯、民居特色、 精神风貌……
稻作文化的印记
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湄公河平原篇
仔 细 读 图
观察地图,描述湄公河平原的位置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
A 1.湄公河平原位于 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
1.高脚屋的外形设计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当地有些农民要绕着稻
绕田 而建:
田建高脚屋?
方便田间管理
三、寻找湄公河平原上稻作文化的小印组记 讨论说一说
饮食方面:
人们的日常饮食不仅以米饭为主,还有各种米制食品。
三、寻找湄公河平原上稻作文化的小印组记讨论说一说
文化
内容
与水稻生产联系
插秧歌舞,丰收舞
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地位重要

4.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 路的人 在树下 休息, 前面的 人呼喊 ,后面 的人应 答,老 老少少 的行人 ,来来 往往络 绎不绝 的,是 滁州人 在游山 啊。

5.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 水酿酒 ,泉水 香甜, 酒味清 醇,山 中的野 味野菜 ,杂乱 地摆开 在前面 的,这 是太守 在举行 酒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ppt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ppt课件(共14张PPT)

四、图说湄公河平原人文环境
【讨论】以四人为小组,请根据前面所学的
知识及P59-60图文,探究稻作生产对人们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可以从民居、饮食、风俗文化等 方面)
民居 饮食
稻 作 文 化 的 印 记
风俗文化
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能说说自然环境 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吗?
地理位置
湄公河平原
民居特色
水稻生产
聚落景观:众多水渠和 河流环绕着稻田和村庄
高脚屋
房屋建筑:竹木高脚屋为主, 悬离地面。上层住人,底层 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随处可见的米市
当地人的食物
日常饮食:不仅以米饭为主食,而且有各种米制食品。
春 耕
祭神舞
每年五月初在泰国举行,由国王亲自主持的祭拜 “谷神”“稻母”等神灵、祁求丰收的宫廷大典,这一 天也是一年开始耕种水稻的标志。
——稻作文化的印记
一、图寻湄公河平原位置
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
你能行吗?
结合图片和书本请你描 述一下湄公河平原在世界上 的位置。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
半岛上,地跨泰国、越 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 家。
二、图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
结合地图和图表,说说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和气候有什 么特点?这样的气候和地形比较适合什么农作物的种植?
稻作文化 的印记
日常饮食 风俗文化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五、拓展延伸
寻找我们身边的稻作文化的印记?
(提示:可以从民居饮食、民风民俗、社会风尚等角度去思考)
①以米饭为主食,年糕、汤圆、粽子等 ②稻杆作造纸原料,织成草鞋、草绳,也作能源 ③划龙舟,期盼丰收 ④敬畏神灵,丰收后要感谢上苍 ……
湄公河平原上的村庄
柬埔寨“御耕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下列选项中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生活描述错 误的是( D ) A、他们居住的房屋通常以竹、木为材料,通风透气 B 、他们居住稠密、共同劳动、团结互助,生活较为传 统和谐 C、 他们以手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但人均产量不大 D、 遇到丰收时节,人手不够,会雇用大量的农业工人, 机械化作业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 水文:湄公河 水网密布 水源充足 热量:低纬度 热带 热量充足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研发成功 “海水稻”培育成功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创纪录
稻作文化的印记
寻—印记(生产篇)
扯秧苗 插秧
打谷
收割
田间管理
水稻生产特点:依靠人力手工劳动为主 ,精耕细作。 知识小卡片:在泰国, 80%的人口分布在湄公河平原。
寻—印记(生活篇)
【 收集、记录、整合信息】
小组合作,观看视频及结合课本P59—60文字、图片资料,概括湄公河平原地区 人们的生活情况。 (提示:从食、住、风俗、娱乐、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

悟—印记
同是以水稻种植 为主的嘉兴地区,我 们的生产生活也同样 带有稻作文化的深刻 烙印。
1、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包括( A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金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如果我们去湄公河平原旅游,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B ) A、当地人举办“谷神”节 B 、大面积的麦田 C 、悬空木结构民居 D 、密集的水渠
3、下列地区中,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的是( C ) A、华北平原 B、 美国中部大平原 C 、湄公河平原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4、湄公河平原的气候特点是( A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寒冷多雨 D炎热干燥 5、湄公河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高梁 6 、下列为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提供良 好的自然条件的有( C ) ①高温多雨 ②足够的水分 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④众多的人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返回
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与降水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返回
饮食习惯
民居建筑—高脚屋
风俗习惯
“御耕节”仪式
娱乐活动
越南水上木偶戏
人际关系—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聚落景观
纵横的渠道,众多的河流
水渠环绕着稻田
析—印记(地理位置篇)
图3-1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
找出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 湄公河平原地跨哪些国家?
析—印记(自然环境篇)
从下列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推断湄公河平原适宜水稻种植 的自然条件,并加以分析?
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与降水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 【地形】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水文】水网密布,水源充足。 【热量】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