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罐区操作规程
![罐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ae83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8.png)
1、目的加强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人员操作管理,确保企业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危险化学品储罐区的原料输送和装卸作业.3、工作要求3.1作业人员3.1.1作业前,确认管线、储罐、机泵、配电、通讯、仪表等各储运设备及消防系统处于正常状态.3.1.2上罐前,触摸消静电扶手,放掉身体静电.上罐时,需使用防爆电筒.3.1.3雷雨天及五级以上风天严禁上罐.3.1.4检查、取样、打料等罐顶操作时,应站在上风口,罐区操作需有人监护.3.1.5严禁外来火源进入防火禁区,各种汽车、铲车、胶轮拖拉机进入罐区,必须带防火帽,并不得在罐区行驶.3.1.6防止在罐区金属撞击产生火星,进入罐区不准穿铁钉鞋,搬运、拆装及进行检修设备等作业应防止撞击,设备除锈、除油漆等作业,应用防爆工具.3.1.7在罐区进行电焊、气焊、机修等作业,应提前申报批准,置换合格并取得动火/检修作业票.3.1.8保持设备良好严密性,阀门、料泵等有动密封的设备应保持密封良好,放料管内的存料要做好密封.3.1.9进料时,要控制流速在3m/s以下,如要更换料泵,应经核实流量定期检查罐内物料液面高度,液面计显示准实性,贮罐内所装物料不应超过安全充装高度.定期检查接地及跨接是否构成良好通路.在装卸料时应有人监视,严禁料泵空转,以免使物料温度超过其闪点发生事故.装卸完毕后应检查各阀门关闭是否良好.3.2卸车人员3.2.1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罐区工作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不准操作罐区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3.2.2卸料导管应支撑固定,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要牢固,阀门应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3.2.3易燃易爆物料的卸料速度不能太快,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3.2.4在整个卸车过程中,司机、押运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也不准在驾驶室内吸烟、喝酒、睡觉、闲谈等,押运员必须自始至终在现场参加安全监护;3.2.5在雷击、暴风雨或附近发生火灾时,要停止易燃易爆物料卸车作业;3.2.6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然后关闭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3.2.7严禁在生产装置区、卸车站台清洗和处理剩余危险物料作业,也不准许乱动装置区内的消防水、生产用水冲洗车辆;3.2.8卸料完毕后、运输车应立即离开灌区.3.2.9卸、送料作业要求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不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活动照明要采用防爆手电筒;卸送易产生静电物料的卸车初始速度应小于lm/s,过后应小于4m/s;卸车快要完毕时要严格监视,及时关闭阀门,即要避免残留物料过多,又要防止吸入气体;气温过高,接近或超过物料的闪点时,采取降温措施;雷雨天禁止卸可燃物料作业;卸送料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卸料管道、阀门等系统是否有泄漏,若有物料泄漏,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气防器材进行处理,必要时停止卸料,进行处理;卸、送料前要反复检查确认卸车流程,防止混料;作业完毕,将各种卸料作业的设备归位.。
磷酸车间罐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磷酸车间罐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d2f1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a.png)
磷酸车间罐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磷酸车间罐区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磷酸车间罐区的安全操作,包括人员进出、设备操作、事故应急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磷酸车间罐区是指存放磷酸的区域,包括磷酸储罐、磷酸管道和相关设备。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进入磷酸车间罐区的人员必须佩戴防酸服、防酸帽、防酸面具、防酸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在进入前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五条禁止在磷酸车间罐区吸烟、吃东西、喝水等行为,禁止从事与操作无关的活动。
第六条任何人员在罐区内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监控室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章设备操作第七条磷酸储罐的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泄漏现象。
第八条磷酸储罐的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操作员进行,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第九条磷酸储罐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严禁超负荷操作。
第四章罐区安全第十条罐区内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标明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等提示,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罐区内必须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应急喷淋装置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十二条罐区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进行灭火。
第五章事故应急第十三条在磷酸车间罐区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报警并疏散人员。
第十四条在事故应急过程中,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切勿盲目救援,应依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救援。
第六章罚则第十五条违反本规程的人员,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严重违反者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磷酸车间罐区的安全管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整改隐患。
第十七条根据需要,本规程可以进行修订。
第十八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磷酸车间罐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9cb5c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1.png)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储罐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规范罐区管理与操作,降低物料损耗,保证库区安全运做;2、本公司所有油罐都是设计温度是常温常压的地上立式圆筒形金属内浮顶储罐,相关管理与操作必须按照本规程进行。
第二章具体操作储罐的主要操作及一般使用规定包括:油罐首次投用、收发料、清洗罐、倒罐、扫线收料。
1、投用前验收及检查;1.1新建或进行大修理的油罐,需经沉水试压,验收合格,完成工程验收移交手续;1.2油罐验收要求所有附件齐全好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场技术状态完好;1.3安全附件经过检定,包括呼吸阀、阻火器、泡沫发生器等,检定记录或合格证完备,设计图纸完整、设备档案建立健全;1.4油罐容积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具有容积表及检定证书;1.5库区辅助配套设施完善,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系统、竣工投产,验收合格;2、收发物料操作;2.1车间主任体例功课计划书,经副总经理复核、经过副总经理审核批准后通报到岗位;班长将功课指导书及相关信息通报给相关操作岗位,确保各岗位充分正确理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2.2车间主任下达工作指令,班长根据作业指令,完成相应罐的计量检测工作,并做详细的记录,填写相关作业单据。
及时开通流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2.3巡检职员检查收发料罐、阀门、管线等设备有没有反常,确认无误;2.4流程正确开通后,通知卸车职员;2.5.收料作业,液面淹没进料管口前,流速低于1m/s,内浮顶罐收料,浮盘起浮前,进油流速小于1m/s秒;收料高度不能超过安全高度;2.6作业中检查2.6.1作业过程中,班长要及时掌握液面动态,与卸车人员相关方面及时沟通,控制收发料速度,确保安全运行;2.6.2、浮盘在低位(1.5-2.2米左右)升降时,班长在罐边监控,注意是否有异常响声,适当控制阀门开度,防止出现卡盘故障;当储罐新投入使用或经过清罐后第一次进料时,应检查人孔是否有渗漏。
2.7停止收发料2.7.1收料接近安全高度1m时,要降低流速,防止冒罐,控制罐内液面上升速度,确保罐区操作工可和时封闭阀门或切换流程。
罐区操作规程
![罐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1db4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3.png)
罐区操作规程一、引言罐区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罐区内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罐区设备和贮存物品的安全性,规范罐区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而制定的。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进入罐区进行操作的人员。
二、罐区操作人员的要求1. 所有罐区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并熟悉本操作规程的内容。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罐区设备。
4.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罐区内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严禁擅自修改或者忽略规定。
三、罐区操作流程1. 进入罐区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2. 进入罐区后,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指定的通道和路线挪移,严禁随意闯入禁区。
3.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4.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与其他操作人员保持联系,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5.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罐区设备的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罐区安全措施1. 罐区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或者进行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2.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罐区设备的防护装置和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罐区内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其他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4. 罐区内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5. 罐区内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演习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事故处理和报告1. 如发生事故或者意外情况,操作人员必须即将住手操作,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2. 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 对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违规处罚1. 对于违反本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工等。
2. 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违规行为的操作人员,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a724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1.png)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罐区的安全与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罐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罐区作业人员,包括罐区内外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罐区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特殊情况需要有罐区负责人指导并签字确认。
第二章罐区的安全管理第四条罐区负责人应进行罐区的安全定检,并对可能存在危险的设备、设施进行标识和隔离。
第五条罐区内应设定禁止吸烟和明火的区域,加强火灾防范措施。
第六条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和腐蚀、有毒物质的储存罐应设置在远离生活区和办公区的地方,配备适当的防护措施。
第七条罐区应设立必要的警示标志,明确标识危险区域,并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进入罐区的规定第八条进入罐区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并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进入罐区前,应进行呼吸器的检测和试戴,确保正常工作。
第十条进入罐区作业人员应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有重大疾病或对作业有安全隐患的人员不得进入。
第十一条进入罐区的作业人员应遵守罐区负责人的安全指示和指挥,不得随意擅自行动。
第四章罐区的作业规范第十二条罐区的装卸作业应由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人员进行,且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第十三条罐区内的作业人员应熟悉所操作的设备和物质的特性,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十四条罐区内应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
第十五条罐区内应进行预防性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第十六条罐区内发生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时,罐区负责人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第十七条所有作业人员应熟悉罐区的应急逃生通道和设备,并参加应急演练。
第十八条突发事件结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第六章外来人员管理第十九条罐区内临时进驻的外来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且需要指派专人进行监管。
第二十条外来人员离开罐区时,应归还所有借用的工具和物品,并经过检查和确认。
罐区操作规程
![罐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bce61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1.png)
罐区操作规程一、引言罐区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罐区内的作业安全、高效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的罐区作业人员,旨在保障罐区作业的安全性、顺畅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人员要求1. 罐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岗位培训和资质证书,并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操作流程进行作业。
2.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3.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三、罐区作业流程1. 罐区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事先了解罐区内的工艺流程、设备操作要求以及应急预案等相关信息。
2. 在作业开始前,作业人员必须仔细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3. 在进入罐区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适当的通风处理,并确保罐区内无可燃、易爆物品存在。
4.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的各项要求。
5. 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存在安全隐患,作业人员必须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 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必须对罐区进行清理,确保无任何残留物和危险品存在。
四、安全措施1. 在罐区作业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行为。
2. 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罐区内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责任和处罚1. 罐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要求,如发生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于违反规程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进行处罚,并可能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六、附则本规程的解释权归我公司所有,如有需要,我公司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任何未尽事宜,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以上是我公司罐区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确保罐区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f514ab336c1eb91b375d75.png)
INSERT YOUR LOGO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模板Following procedures in work, such as ignoring the operating procedures, will lead to all kinds of safety accidents in the production work, resulting in losses and personal injuries, and in serious cases endangering safety.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如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会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安全。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一)本工段范围内危险品各类及特性罐区包括中间罐区(精甲醇罐、粗甲醇罐、轻柴油罐、异丁基油罐)、成品罐区、液化气站,其中甲醇罐区共有3个成品罐(容积26500 m3),中间产品罐7个(2个5000m3,2个1000m3,1个800m3,2个300m3),正常生产过程中都贮存有大量的危化品。
1、甲醇CH3OH存在部位:中间罐区、成品罐区所属的管线及罐内。
物化性质:在标准状态下,甲醇的沸点64.7℃、熔点-94.78℃、燃点464℃、临界温度240℃、临界压力78.7atm、在20℃时甲醇的比重为0.791t/m3。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
毒性:属低毒性,主查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浓度过高时直接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对皮肤、眼睛、气管、肺、中枢神经均有很大的影响。
2、异丁基油存在部位:中间罐区异丁基油罐物化性质:异丁基油为甲醇精馏产生的副产品,成份很复杂,主要为丙酮、乙醇、二甲醚等高级醇和高级烷烃,属易燃易爆品。
罐区操作规程
![罐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c07c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2.png)
罐区操作规程一、引言罐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储存和运输液体、气体等物质的重要设施,为确保罐区操作的安全、高效和规范,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罐区的日常操作,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罐区的操作人员,包括罐区管理人员、操作工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罐区管理人员应负责罐区的安全管理,包括制定操作规程、组织培训、监督执行等工作。
2. 罐区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技术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罐区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应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检查罐区设备的完好性,如阀门、管道、泵等是否正常运行。
3. 确认罐区内的物质种类和储存量,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 检查罐区周边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
五、操作流程1. 开始操作前,应先进行操作交接,明确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正确操作罐区设备,如开启或者关闭阀门、启动或者住手泵等。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即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住手设备运行、报告上级等。
4. 操作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如有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
六、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流程或者违反安全规定。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火源、静电等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的因素,如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
3. 操作人员应熟悉罐区的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如发生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应即将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
4.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操作记录与报告1.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操作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操作人员姓名等。
罐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
![罐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d6d64f69eae009581bece6.png)
罐区岗位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1.罐区操作规程1.1开工要求及开工准备1.1.1开工要求:1.1.1.1对检修项目进行清理,对质量合格的进行消号,确定收尾项目的验收日期。
1.1.1.2清理检修现场,拆除临时电源线、脚手架,施工机具外运。
1.1.1.3彻底清扫装置区,高温管线,设备附近不能有油、抹布,木头等易燃物。
1.1.1.4上、下水系统要疏通,保持无油清洁,管沟井盖要盖好。
1.1.1.5室内外照明设备,通风设备要完好,符合防爆要求,转动设备要装好安全罩。
1.1.1.6梯子、平台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完好,消防器材、设施齐全好用。
1.1.1.7检修时破坏或新安装部位,保温要恢复好,管线盲板,放空阀必须在要求状态。
1.1.1.8压力容器安全阀必须按规定定压,应有铅封标志,安全阀前的阀门必须处于全开位置。
1.1.2开工准备:1.1.2.1组织:由公司储运部组织。
1.1.2.2技术:开工方案操作程序岗位职责由储运部制订,由公司技术总负责人审定。
1.1.2.3人员:罐区操作员和参加开工的领导、技术员、安全员等。
1.1.2.4物质:劳动保护用品,工具。
1.1.2.5开工方案力求周密细致,组织操作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学习、讲解装置的变化情况,使参加开工人员了解操作程序,开工步骤,明确岗位职责。
要严格按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1.3开工前的验收及单机检查1.1.3.1开工前的验收:1.1.3.1.1物料管线:接头和密封垫片(填料)管部件进行检测。
1.1.3.1.2对焊接处进行检测,检查焊接质量特别是小直径管线和三通焊接。
1.1.3.1.3压力容器检验,必须符合压力容器法规要求,安全装置的起跳压力值要准确,并能重复实现。
1.1.3.1.4贮罐检修质量的检查,进行充水试漏。
1.1.3.1.5做好验收记录,并做好为资料保管。
1.1.3.2单机设备检查:1.1.3.2.1检查泵的动静部分的间隙,地脚螺栓应牢固完整,电机接地线应良好。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7b37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5.png)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岗位职责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制定在罐区的相关操作规范,旨在保障罐区的生产安全。
罐区安全员是罐区保障罐区安全的后盾,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1.1组织各种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1.2检查、监督罐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防范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及时协助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1.3管理罐区的安全设备和生产设施,确保这些设施能够正常安全运行;1.4指导和监督罐区员工进行安全操作,确保作业按规程进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安全操作规范2.1罐区的入口和进出门应设警示标语,提醒人员进入罐区应注意安全。
2.2罐区工作人员进入罐区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操作要求;2.3罐区内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作业服装和劳动防护用品,禁止混穿私人服装,必须保证穿戴完好,不得因为外界原因而随意脱掉;2.4罐区内操作人员必须熟知使用设备的操作原理和流程,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不得盲目行事或私自操作;2.5机动车辆在罐区内行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按照指定道路行驶,因紧急事故或特殊原因非得进入非指定道路时,必须经过安全员或者领导的批准。
3. 安全措施3.1罐区内应设有明显的安全区域,包括消防器材区、急救箱区、应急停车区等,标识清晰,方便使用。
3.2罐区内应设有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水龙等。
3.3罐区内应设有通讯设施,包括应急电话和对讲机,方便进行紧急通讯。
3.4罐区生产设施必须经常维护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3.5罐区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定产生安全风险的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并将安全情况及时通报相关人员。
4. 紧急处理4.1罐区生产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启动紧急处理程序,对于无法控制的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4.2发生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处置,并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6a9d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5.png)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目的:为加强罐区操作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范围:本规程对罐区的收发料、加温、切水等各种作业进行了安全方面规范,本规程适用于有机及酸碱等化学品的原料储存、成品储存及进出料过程的安全操作控制。
1 日常安全管理1.1 日常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罐区作业,罐区设备维护和罐区安全防护等操作管理,操作上应与其它岗位密切配合,搞好原料及其它产品的储存和输送,按规定进行加温、切水、维修和计量等作业,搞好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掌握罐内料的动态,防止跑冒、串、漏、冻、火灾等一切事故。
1.2 罐区作业严格按规定要求灌区SOP操作,每次作业前后,都必须凭单操作,检查有关储罐、管线、阀门等设备状况,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运转使用情况和料的动态,每次操作都要做到“五要”:作业要凭证,流程要核对,设备要检查,计量要准确,动态要掌握。
1.3 每天对罐区要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定时、定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 每月仓库主管应组织一次包括安全管理员、设备维修人员、灌区操作人员在内的安全设备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附件、下水系统、蒸汽系统、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搞好系统设备维护,保证系统安全生产。
1.5 每月对储罐及附属设备包括呼吸阀、人孔、计量孔、透光孔、静电接地线、集水坑、消防设施等、储罐周围情况、工艺管线及排污系统等至少作一次全面检查。
雨天要勤查排水系统,静电导出装置有无松动脱落,每半年联系电工对静电接地测一次电阻。
1.6 伴热开汽前应先检查管线和开关及疏水器,再缓慢开汽,正常后,把汽开大,通过出口开关来控制汽量,沿线检查管线有无漏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7 冬季要加强防冻、防凝、保温工作,要认真检查储罐的加温、管线的伴热、蒸汽的畅通等工作。
2 原料及成品的接发安全操作(1) 接到指令后,明确收发料种类及所进出罐号。
防止误装造成重大质量及安全事故。
(2) 检查液位,确认罐容是否足够,控制液位安全高度,确保安全生产。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ee55d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4.png)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前言为了确保罐区岗位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文档,明确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 总则1.班组内的工作应按班级组织,班组应安排值班人员及换班时间。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罐区系统、工艺流程,掌握该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解操作程序,熟悉反应规律,并具有对各类设备原理及保护措施的认识。
3.不能独自操作的事故危化品供货、接收、装卸工作,必须两人以上同时操作。
4.不得擅自停工或停产,否则应按规定在相关区域张贴关闭通知和安全警示标志。
5.严禁将本作业区域区分或划分成工作网点,还严禁在管道、侧洞及设备上存放个人物品,以及在罐区内燃放烟花爆竹。
6.罐区内不准有毒、有害物品存放。
不得使用非法、电工设备、作业工具等杂物。
7.职员进入罐区前必须佩戴个人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镜(面罩)、化学防护服、耳塞等。
3. 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范3.1 危化品罐车司机安全操作要求1.卸货区域内禁止吸烟,严格服从岗位工作票和作业程序的要求,执行岗位专业工作方案及罐区的作业指导队长的指挥。
2.罐车应停靠于装卸平台的正中央,通过下检查、上卸料管头、插紧卸料管、检查卸料器是否接好等准备动作后,方可通知作业班工作。
3.罐车卸料过程中,应注意一手握着茎口卸货口的控制杆,一手保持熄火火灾报警,编号:“9”的红色始动按钮,以便于随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2 罐区值班员安全操作要求1.罐区的值班人员在上班后,应立即检查和查看罐区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做好启动和调谐设备,以及各种操作资料的准备工作。
2.保证设备、仪表、附件及所有管道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完美技术等,维护操作手册及数据录入调用情况及操作过程记录,记录相关设备、维修、洁面、保养及检查作业时间,确保罐区安全。
3.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工艺流程作业,并进行正确的监控和保护,当班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规定,并随时接受岗位主管的检查和监督。
罐区岗位操作规程
![罐区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f2c7db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8.png)
罐区岗位操作规程1.目的及任务罐区岗位主要负责原料(液氨、甲醛、硫酸、氢氧化钠)的接收与贮存;将合格的原料发送至QJ、YA、硫氨装置,并负责天然气系统的加压及计量;同时也担负着农化公司液氨及甲醛的贮存和发放。
2、概况本部分主要有液氨罐区、综合罐区(硫酸、甲醛、氢氧化钠罐区)组成。
2.1液氨罐区:共有7个100m3的液氨罐,其中V0101/AB供QJ装置作原料;V0202/AB供YA装置作原料;V0901/ABC供农化公司使用。
共有机泵8台,其中天然气压缩机3台,氨压机2台,喷淋水泵2台,倒罐泵1台;2.2综合罐区:共有十个储罐组成,其中包括甲醛储罐5个,三个400 m3甲醛贮罐(位号为V0129/AB、V0902),两个50m3的甲醛中间储罐(位号为V0103/AB),甲醛贮罐部分共有10台泵,两台甲醛卸料泵(P0118/AB)、两台甲醛转料泵(P0119/AB)、四台甲醛输送泵(P0120/ABCD,其中P0120/AB供循环接受罐输送使用,P0120/CD供尾气吸收塔甲醛输送使用)、两台甲醛输送泵(P0901/AB)供农化输送使用;三个硫酸贮罐(V0132/AB体积为100m3、V0209体积为50m3),硫酸贮罐部分由八台泵组成,浓硫酸卸料泵(P0122/AB)浓硫酸输送泵(P0123/AB)去QJ装置配酸稀释器,浓硫酸输送泵(P0123/CD)去QJ装置浓硫酸贮罐,浓硫酸输送泵(P0203/AB)去YA装置各浓硫酸酸计量罐;一个氢氧化钠贮罐V0243体积为30 m3、一个氢氧化钠配置罐V0244体积为8m3,氢氧化钠贮罐部分有氢氧化钠卸料泵(P0224/AB)、氢氧化钠输送泵(P0223/AB)。
3。
工艺流程简述:3.1液氨罐区(1)、液氨卸车线:此线自卸车区到罐区分别与V0101A/B、V0202/AB、V0901/ABC七个液相进料管相连,此管线自各罐顶插入罐内底部2。
8米,作用是将液氨自槽车倒入贮罐;(2)、液氨气相线(两条):此线与各罐相通(自罐顶部接入),分别与压氨机进出口相连;(3)、液氨去QJ装置线:此线自V0101A/B罐(自罐顶插入2。
罐区操作规程
![罐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d5d7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4.png)
罐区操作规程一、引言罐区是工业生产中存储和处理液体或气体的重要设施,为确保罐区操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液体或气体的存储和处理操作,旨在规范罐区操作流程,减少事故风险,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
二、操作人员1.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了解罐区操作规程,并持有相关证书。
2. 操作人员应熟悉罐区内的设备、工艺和安全设施,了解罐区的布局和操作程序。
3.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程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三、罐区安全管理1. 罐区应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执行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2. 罐区应配备火警报警系统、泄漏报警系统、气体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四、罐区操作流程1. 罐区操作应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严禁擅自更改操作流程。
2. 在进行液体或气体的装卸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操作安全。
3. 罐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和火源接触,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4. 液体或气体的储存应按照规定的容量和分类进行,严禁超过容量或混装不当。
5. 罐区内的管道、阀门和泵等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事故应急处理1. 罐区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理程序,掌握事故报警和紧急撤离的方法。
2. 发生泄漏、火灾或其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罐区应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救援工具,操作人员应熟悉使用方法。
六、环境保护1. 罐区操作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严禁将废水、废气、废液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2. 罐区应设有废物分类和储存区域,废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处置。
3. 罐区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七、操作记录和报告1. 罐区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异常情况,并填写相关操作记录。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5ced1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8.png)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员工的生命职责。
为了做好罐区岗位安全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本规程供罐区岗位工作人员遵守。
二、岗位责任1.罐区管理员:负责罐区的全面管理工作。
包括对罐区的周边环境的监管、罐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罐区内的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2.罐区操作工: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卸载和装载作业,其中包括罐车的接灌、管道的接锁等作业。
3.罐车驾驶员:负责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进入罐区、倒车到指定装卸区域,卸空罐车后安全退出罐区。
4.维修工:负责罐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及维修。
三、安全防范措施1.个人防护措施(1)保持身体清洁和穿着整洁:操作人员应穿戴鞋帽、防护服、防毒面具等。
(2)戴手套、口罩等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在进行化学物质的装卸作业时应全套穿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2.劳动安全措施(1)作业前认真检查设备、工具、交通设施等,必要时进行维护和修缮。
(2)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保持现场的环境清洁卫生。
(3)作业人员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切忌直接触摸设备、管道及操作对象。
(4)确保设备、设施、工具等完好无损,保持罐区设施的清洁和整齐。
(5)遵守固定值班制度,时刻保持罐区安全。
3.安全应急措施(1)要求罐区操作人员熟悉罐区周边环境和专业设备设施,掌握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途径。
(2)在罐区安装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报警器、通讯设备等应急器材。
(3)设置专人为应急负责人,协调处理事故。
四、作业程序1.罐车卸载作业(1)罐车驾驶员按照指定路线进入罐区进行灌装。
(2)罐车驾驶员到达卸货位后,需等待操作员对罐车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解开罐车各锁具。
(3)操作员排掉罐车内的残余压力,检查管路是否正常。
(4)启动卸载设备,将危险化学品通过管路卸入贮存容器中。
(5)作业结束后,操作员应对卸载设备及管道进行清洗、防锈处理,关闭设备,锁上管路,将罐车锁上。
2.罐车装载作业(1)为保证装载前作业面清洁无杂物,操作员进行清扫。
罐区操作规程
![罐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0eb5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e.png)
罐区操作规程一.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接收、贮存和给车间发货(DMF、二氯乙烷、甲苯、丙烯腈、甲醇)。
二.工艺流程简述1.精甲醇中间槽中合格甲醇通过泵送至甲醇贮槽。
产品甲醇经由灌装泵分别送至汽车充装站和火车灌装站充装销售,装车时有自动装车计量装置。
2.由化产车间粗苯工段来的粗苯进入粗苯贮槽,用粗苯泵装入汽车或者火车槽车外售。
3.外购洗油、硫酸,分别卸入洗油、硫酸贮槽贮存,定期用泵送往化产车间粗苯、硫铵工段。
三、进料、充装、卸车步骤3.1 进料、充装、卸车准备工作:3.1.1 检查设备、管道、阀门安装是否正确,阀门法兰是否上紧。
3.1.2 制定贮槽及相关工艺管线清理、清洗、试漏方案并实施。
3.1.3 仪表调试正常,各泵机电转向正确。
3.1.4 各贮槽内积水清理干净,管道内积水排净。
3.1.5 消防器材,气防用具,工具,备品备件配备齐全。
3.1.6 联系调度,确认消防水,泡沫消防水,电,生活水等能正常供应。
3.2 离心泵的操作3.2.1 开泵前的检查工作①检查泵地脚螺栓是否紧固。
②盘车顺利并盖好联轴器防护罩。
③手动盘车灵便无卡涩。
④机电油位是否正常(1/2~2/3)。
⑤试泵时检查泵入口管道系统是否正常。
⑥试泵时检查泵机械密封是否泄漏⑦试泵时观察电流是否超标,若超标应及时调节负荷或者查明原因3.2.2 开泵①通知电工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并送电。
②灌液排气。
(打开泵入口阀,从泵出口排气阀排气,无排气阀则开出口阀)。
③关闭泵出口阀,启动机电,观察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④缓慢打开出口阀。
⑤启动泵,打开泵出口阀并调节流量至正常。
3.2.3 泵启动后的检查维护工作:①检查泵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②摸机电温度是否正常。
③查看泵机械密封有无泄漏。
④检查润滑油位是否正常。
⑤定期加油或者换油。
3.2.4 停泵①关闭泵进口阀和出口阀。
②切断电源停泵,关闭泵入口阀③将泵和管道内的液体排净放空。
3.2.5 特殊操作①贮槽人孔盖要盖严②定期对所属设备加润滑油,确保润滑良好。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doc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bf7f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4.png)
【引言】【概述】【正文】一、罐区基本安全要求1. 熟悉罐区信息将对罐区布局和储存物质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了解,包括物质特性、储存方式、储存温度和压力等。
2. 罐区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包括物料进出管理、作业人员准入要求、应急指挥系统等。
3. 安全设施及消防设备罐区应配备符合规定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包括泡沫灭火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等。
二、罐区作业安全要求1.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罐区作业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状态、确认作业方案等。
2. 作业中的措施在作业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穿戴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
3. 作业后的处理罐区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检查设备状态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罐区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 风险评估方法了解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HAZOP、风险矩阵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2. 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增加安全设备、完善操作流程等。
3.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情况处理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
四、罐区安全巡检管理1. 定期安全巡检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检查设备状态、安全设施的完好性等,并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2. 安全巡检报告安全巡检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安全巡检报告,记录巡检情况、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并及时通报相关人员。
3. 巡检记录的存档巡检记录应进行存档,以备后续查询和分析之用。
五、罐区紧急情况处理1. 突发情况反应针对罐区可能出现的火灾、泄漏等突发情况,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行动。
2. 应急设备准备罐区应储备充足的应急设备和材料,包括灭火器、急救箱、泄露应急处理剂等。
3. 紧急演练与模拟定期组织紧急演练和模拟,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结论】。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0791f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0.png)
罐区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作业时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防止在罐区金属撞击产生火星,进入罐区不准穿铁钉鞋,搬运、拆装及进行检修设备等作业应防止撞击,设备除锈、除油漆等作业,应用防爆工具;2、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掌握各控制阀门的切换情况,贮罐上所有阀门应开关灵活,严密不漏,运行人员应经常检查管线及阀门的运行情况,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不得有跑、冒、滴、漏现象;3、上罐前,触摸消静电扶手,放掉身体静电;上罐时,如需则使用电筒,罐区操作需有人监护,严禁独自一人进行作业;雷雨天及五级以上风天严禁上罐;严禁外来火源进入防火禁区,各种汽车、铲车、胶轮拖拉机进入罐区,必须带防火帽,并不得在罐区乱驶;4、贮罐第一次充装或检修后投产,必现进行置换,使罐氧含量达到安全要求时方可进行充装;5、运行贮罐应每班次定期进行检查,定时对压力、液位、温度作好详细记录;对每台储罐的进液、出液都必须严格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向主管领导汇报;6、根据各罐液位,确定收付罐,贮罐进液时,必须使一台贮罐完成后再向另一台贮罐进液,严禁同一台贮罐边进边出;按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在进行切换罐时必须通知生产部门;7、密切注意各罐液位、温度、压力变化,若超出工艺指标应立即切换罐;贮罐必须严格控制充装重,根据实际容器和存放介质标定的最大允许充装量确定最高警戒液面高度,严禁超量充装;严防超压以及液化气泄漏,生产中出现紧急异常情况有权作出正确地处理决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保证安全生产;8、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规定,认真进行罐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向上级汇报,对本岗位安全负责,若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和处理;9、贮罐压力表、温度计要经常检查,定期校验,如有失灵或损坏的应立即更换;在夏季运行人员应随时注意贮罐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喷淋降温;10、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其开启压力不得超过贮罐的设计压力;安全阀下的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并有明显的全开标志;11、做好本区域现场卫生和安全消防器材的管理;做到现场整洁卫生,安全消防器材齐全好用,并严格进行交接班;12、认真填写岗位各项操作记录、交接班记录和报表,记录要及时准确全面,书写认真一律用仿宋体,不乱写乱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756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正式样本
罐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本工段范围内危险品各类及特性
罐区包括中间罐区(精甲醇罐、粗甲醇罐、轻柴
油罐、异丁基油罐)、成品罐区、液化气站,其中甲
醇罐区共有3个成品罐(容积26500 m3),中间产
品罐7个(2个5000m3,2个1000m3,1个800m3,2
个300m3),正常生产过程中都贮存有大量的危化
品。
1、甲醇CH3OH
存在部位:中间罐区、成品罐区所属的管线及罐
内。
物化性质:在标准状态下,甲醇的沸点
64.7℃、熔点-94.78℃、燃点464℃、临界温度240℃、临界压力78.7atm、在20℃时甲醇的比重为0.791t/m3。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
毒性:属低毒性,主查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浓度过高时直接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对皮肤、眼睛、气管、肺、中枢神经均有很大的影响。
2、异丁基油
存在部位:中间罐区异丁基油罐
物化性质:异丁基油为甲醇精馏产生的副产品,成份很复杂,主要为丙酮、乙醇、二甲醚等高级醇和高级烷烃,属易燃易爆品。
3、液化石油气
存在部位:罐区1339工段液化气站。
存在数量:本工段设有两个卧式储存量分别为100m3的液化气储罐T-3901A/B。
物化特性: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
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9.65%。
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有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主要危害:气体泄漏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3、柴油
存在部位:中间罐区300m3储罐一个。
物化特性:柴油为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柴油闪点:48℃-120℃,相对密度:0.87~0.9。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如遇着火可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二)日常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1、安全规程
(1)本工段已形成祥尽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法进行操作。
(2)改变或调整工艺指标,必须逐一上报审批,并经下达后方能进行,不得随意调改。
(3)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监控及调节工况,不能擅自离岗或干与本职工作有冲突的工作。
(4)种类联锁,声光报警,安全附件未经审批不能随意解除或切断。
(5)罐区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场所,储存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特性。
(6)现场巡检内容:检查仪表的指示是否正确;槽罐呼吸系统是否正常,是否超温、超压;检查现场槽罐、管道、法兰有无跑、冒、滴、漏现象;检查泵有无跑、冒、滴、漏现象;油杯、油位是否正常;若泵运行,检查泵有无异音,泵的电机电流、轴承温度、出口压力是否正常;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备用;罐区是否有未经允许进入的闲杂人员。
(7)检查罐区所有储罐接地线是否完好,且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一次;
(8)储罐内液位高度必须低于消防泡沫剂进口400毫米;
(9)当夏季温度超过30℃时,打开甲醇储罐上的喷淋水,以降低罐内甲醇的温度。
(10)可靠隔离进入罐内作业的设备必须和其他设备、管道可靠隔离,绝不允许其他系统中的介质进入检修的罐内。
(11)切断电源有搅拌机机械装置的设备,进入罐内作业前应把传动带卸下,启动机械的电机电源断开,如取下保险丝、拉下闸刀等,并上锁使在检修中不能启动机械装置,再在电源处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上述措施采取后应有人检查确认。
(12)凡用惰性气体置换过的设备,入罐前必须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并对罐内空气中的含氧量进行测定。
罐内动火作业除了罐内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含量符合动火规定外,氢含量应在18%~21%的范围。
若罐内介质有毒,还应测量罐内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13)罐外监护罐内作业一般应指派两人以上作罐外监护。
监护人应了解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中毒症状和火灾、爆炸情况;监护人应位于能经常看见作业罐内全部操作人员的位置,眼光不得离开操作人员;监护人除了向罐内作业人员递送工具、材料外,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更不准擅离岗位;发现罐内有异常时,立即召集急救人员,设法将罐内受害人员救出,监护人应从事罐外的急救工作;如果没有代理监护人,即使在非常时候,监护人也不得自己进入罐
内;凡进入罐内抢救的人员,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配备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及安全带等防护用具。
决不允许不采取任何个人防护而冒险入罐救人。
(14)用电安全罐内作业照明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使安全电压在干燥的罐内不大于36V,在潮湿环境或密闭性好的金属容器内不大于12V;若有可燃性物质存在时,还应符合防爆要求。
悬吊引灯时不能使导线承受张力,必须用附属的吊具来悬吊;引灯的防护装置和电动工具的机架等金属部分应该用三芯软线或导线预先可靠接地。
(15)罐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衣袖、裤子不得卷起,作业人员的皮肤不要露在外面;不得穿戴沾附着油脂的工作服、戴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16)罐区内所有漏液必须立即清除,小量泄漏
可用砂土吸附清理;大量泄漏围于防火堤内,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严禁排入雨水、污水系统;
(17)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溅入眼内,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18)在储罐进液或出液作业时,运行人员必须在现场监视。
若发现液位超过最高允许警戒标记,应及时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19)发生火险,爆炸,最早发现者立即汇报调度室,并向消防队报警,详细报告着火部位,火势大小,现场人员情况,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事故源。
2、注意事项
(1)罐区禁止与岗位操作无关人员进入;
(2)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持安全合格证上岗操
作,安全帽劳保穿戴齐全。
(3)现场消防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和器材齐全。
(4)加强明火管理,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方可进行。
(5)监测液化气站压缩机厂房内液化石油气浓度,保持良好通风,注意安全防止中毒。
(三)检修安全技术规程
1、正常交出检修情况下的安全技术规程
罐区主要设备为储罐、泵,有甲醇、异丁基油、液化石油气、柴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要求考虑以下因素:
(1)机泵检修先要停机断电。
(2)泄压彻底,排放稀释,置换分析合格。
(3)交出前根据分析合格确认单在交出单上签
字并准备好工艺监护的临设及措施。
(4)入罐内作业办理好作业证,并确认签字。
(5)登高作业要办票,尤其是巡检管网,要判断好攀抓物,防止接触蒸汽管路烫伤。
(6)在关键部位根据技术要求,决定加、倒盲板,以利隔离或通畅。
(7)随时做好灭火器材的备用工作。
(8)检修泵、拆洗滤网时,应用临时桶接好管内残余甲醇介质,防止流入地面大量挥发引起操作人员中毒,或者防止直接排入废水地沟造成污染。
2、非正常交出检修情况下的安全技术规程
在装置运行状况下,对一些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当综合判断能够在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下,能够安全完成的项目,经上级批准,可以实行运行抢修。
(1)仪表问题:经判断某一仪表调控或显示参
数,如果该仪表在隔绝调控或显示功能后,工艺可以通过其它参数或判断手段,对运行实施有效监控。
可以办理检修票证对其实施检修。
期间,工艺人员树工艺状况作全面分析判断,实施特护运行。
(2)设备问题:对诸如蒸汽泄漏等漏点,在装置运行状况下,可以实施交出堵漏等措施。
如该部分管路或设备经工艺调整后可以局部隔离或降卸压,为检修创造条件,实施加水冲洗,加氮稀释等特殊手段,并对运行装置实施特护运行。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