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

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

记叙文讲解——内容概括、中心主旨一考查内容概括一.内容概况1、概括全文内容点拨:首先明确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有时还必须点明特定环境或特定背景,接着抓住与中心相关的关键情节,最后再加上事件的结果。

思路一般为:谁在怎样的背景下,有怎样的举动,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A、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歌,一条无尽的路王宗仁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首歌。

生命有各种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

我总以为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

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首歌,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泪。

今天的酸楚在这歌的音符中,明天的黎明在这歌的余音里。

在高原的军营里不管谁唱起这首歌,都是以泪洗面,情动昆仑。

那是足以使我支撑一生的歌声,让我甩掉了许多虚幻的梦想。

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觉都是从这支歌开始的,又从这支歌结束。

我坚信数年乃至数十年以后,风吹长空,闪电驰过,我耳畔仍会有这歌声——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里把儿望/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两幅画面:在冰山雪岭间守卫国门的士兵和手扶家门思念儿子的母亲。

高原军人同样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他们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有妻室儿女。

但是,他们最思念的是母亲。

母亲——娘,这是一个脸上刻满皱纹饱经沧桑但却使人青春焕发的形象;这是一支百唱不厌永远都不过时的歌;这是一个走到天涯海角都牵动着儿心的情结。

我终于明白了这首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流传这么广。

战士们被暴风雪围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时候,围着篝火唱;在国境线上单独执勤时,咀嚼着单调枯燥的日子唱;在被可恶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时,望着天边遥远的星辰唱。

记叙文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义)

记叙文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义)

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小学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试中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概括片段内容。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梳理,抓住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概括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

在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时,经常涉及记叙文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解答时,六大要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整体的表达效果,有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具体概括到哪种程度需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确定。

需特别说明的是,要准确地辨别谁是主要人物(主要行为的实施者)、抓住事件的主要发展过程和强调事件的最后结果。

概括片段内容是对复杂记叙文中部分内容(单个事件)的梳理,抓住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概括片段内容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大致相似,除涉及记叙文六要素之外,还需要关注时间、地点发生的改变。

当时间、地点和记叙内容发生变化时,往往从一个片段变成了另一个片段。

这类试题若把握不好要领是极容易失分的。

面对此类试题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因为有的试卷只留了十几个字的空,有的又要求不能超过十个字。

下面针对各类考题的考核重点和学生需要概括到什么程度作以简单说明。

创意公式主要内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经典例题案例一:生命的礼物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 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

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

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中考复习:记叙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概括课件

中考复习:记叙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概括课件
解析记叙文例题分析和解析中考中常见的记来自文例题,掌握解题思 路和技巧。
1 生动鲜明
2 时间顺序
通过细节和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人 物、场景和情感。
故事通常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清晰地 表达出时间流逝的过程。
3 情节发展
4 插叙和回环
有引人入胜的起承转合,包括引子、冲突、高潮 和结局等各个部分。
有时还会运用插叙和回环的手法,以增加故事的 复杂性和吸引力。
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记叙文写作技巧
选择恰当的主题
选取一个有趣、引人入胜的主题, 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和激发他们的 好奇心。
丰富的细节描写
利用形象、具体的描写手法,使 读者能够产生更强的视觉、听觉 和感性体验。
流畅的结构和过渡
确保故事的结构合理,过渡自然 流畅,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跟随 故事的发展。
记叙文例题分析
1
题目
分析一个记叙文例题的题目和要求,了解作者的意图和要求。
2
故事内容
简要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发展,找出故事的关键点。
3
写作技巧
分析故事中的写作技巧和结构,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中考记叙文复习要点总结
了解记叙文定义
强调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
掌握写作技巧
掌握记叙文写作所需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和主旨
总结记叙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的概括方法。
中考复习:记叙文主要内 容和主旨的概括ppt课件
记叙文是一种以事件或故事为基础的文体,本课件将帮助你理解记叙文的定 义、特点和结构,以及概括主要内容和主旨的方法。
记叙文的基本定义
记叙文是一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叙述事件、历史、故事等方式来传达信息 和产生情感。它可以是真实的或虚构的。

2记叙文阅读之概括主要内容 优质课件

2记叙文阅读之概括主要内容 优质课件

常见题型
类型四
请你用不超过50字来概括 主要内容
01
类型一
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04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3
类型三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类型二
文章写了主人公的哪几 件事?
答题技巧
解题步骤
一读
二找
三选
四组
读全文定题材
01
通通读读全全文文 找出写作对象
确确定定题题材材
选择适合方法
02
03
组织恰当语言
04
常见问题
《学滑冰》《第一包饺子》
补充人物,写清事件结果
主要内容
文题 特殊
借助关键句
中 心 句


起 句
文章
结 句
过 渡 句
主要内容
特殊 句子
小试牛刀
小试牛刀
一读
二找
三选
四组
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国作家果戈理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稍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次,一个朋友问他:“您天天都写吗?”
他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怎么办?”朋友问。 “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 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写下去,直到写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果戈理不但坚持天天写作,而且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他每写完一篇作品,总要请别人提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这 一次,他请来了颇有名望的作家茹科夫斯基。 在午饭之后,正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果戈理捧着剧本,一字一字地朗读 起来。茹科夫斯基十分疲倦,听着听着,渐渐睡着了。 茹科夫斯基一觉醒来,觉得有些难为情。可果戈理对他说:“我曾请求你对我的 著作加以批评。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 说着,果戈理毫不犹豫地马上把自己的手稿扔进了火炉里。那熊熊燃烧的闪亮的 火光,照着他坚毅的面庞。

记叙文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文章主旨(讲义)

记叙文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文章主旨(讲义)

记叙文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文章主旨(讲义-带答案)教学目标:掌握概括记叙文文章内容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时间:2h教学内容:巩固复习: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好在哪里?”2.“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一、记叙文文体知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进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记叙文的记叙顺序①顺序——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使读者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插叙——叙事时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④补叙——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作用:起补充交代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中心更突出。

二、内容理解与概括的方法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要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⑴段意合并法(最基本的方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A.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①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②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B.适用文章。

第01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解)-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第01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解)-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第01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讲解)【技法说明】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是要通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常考题型】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技巧点拨】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例文分析:《孩子与老人》成长的路上,我们收获了经验,丢失了梦想。

因为一只兔子,老人与孩子吵了起来。

孩子是在草丛里发现那只的。

那只灰色的兔子半藏在草丛中,孩子想抓住它的耳朵,却发现它不知被谁下的夹子给夹住了,被夹断了的右腿仅有一丝皮毛连着,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望着孩子,看得出,它已经被夹了好几天了。

孩子想扳开夹子,却发现自己的力气实在是太小了。

于是,他便向一旁的爷爷求助。

爷爷说:“就算放了这只兔子,它也活不下去的。

”爷爷的眼扫了扫兔子。

孩子急了,说道:“你凭什么说它活不了呢?如果不救,它只有一种结局,但如果我们救了它,它就有活下去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很小,”爷爷意味深长地说,“它在野外已经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如果伤口感染的话,它就必死无疑了。

”孩子彻底生气了,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为这只兔子辩护了,而是为这个抽象的、幼稚的世界辩护。

他涨红了脸说:“怎么能用可能性来衡量一件事呢?没有人能完全地预知未来!”爷爷诧异地望着孩子,一会儿他笑道:“没有什么不对,你现在还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会知道的。

”孩子突然发现,自己的认真在爷爷的面前是多么可笑,在年龄和经验面前,他无力回击。

这些有“经验”的人,总是在善意地提醒年轻人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曾是那个满怀希望的孩子。

阅读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义语文四年级

阅读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义语文四年级

阅读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义语文四年级一、什么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读完一篇文章后,老师会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这其实就是让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文章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让别人一听就能明白这篇文章大概说了些什么。

比如说,我们读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子去森林里采蘑菇,遇到了迷路的小松鼠,然后小兔子帮助小松鼠找到了回家的路。

那我们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说:“小兔子去森林采蘑菇时遇到迷路的小松鼠,它帮助小松鼠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样,就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啦。

二、为什么要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非常重要哦!它有好多好处呢。

首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当我们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后,就更容易抓住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思想,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其次,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比如阅读理解题,可能就会让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本领,就能轻松拿到分数啦。

而且,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题目扩展法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就已经概括了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对题目的扩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比如《_____的旅行》,我们就可以先想一想,是谁的旅行呀?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出更多的信息,比如“小明快乐的旅行”,接着再把旅行中的经历简单说一说,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啦。

(二)段意合并法如果文章比较长,我们可以先把每个段落的大意总结出来,然后再把这些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啦。

比如一篇文章有五个段落,第一段讲了主人公的介绍,第二段讲了事情的起因,第三段讲了事情的经过,第四段讲了事情的结果,第五段讲了一些感想。

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五段的意思综合起来,概括出主要内容。

(三)要素串联法记叙文一般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18讲 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旨

第18讲    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主旨

【知识梳理】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有四种:1.中心句提炼法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练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

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显志的。

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统领全文内容,毫无疑问,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2.归纳综合法大多数文章,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

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

一篇文章,我们把各段落的段意综合起来,然后理清其关系:详与略、铺垫与关键、正与反、映衬与主体等。

不论哪种关系,它们都只有一个与写作意图密切相关的中心意思,那就是文章的主旨。

3.背景分析法文章一般都有明显的时代性,它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同时还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作者的个性特征。

因此,分析组织文章主旨,还要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甚至作者的思想背景。

4.形象分析法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运用这种方法十分有效。

当然,以上几种分析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并不是单独运用的。

我们具体操作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另外,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作为补充:(l)紧扣文题。

有许多文章,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

(2)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文中的议论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质,有的揭示事件意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

文中抒情句其实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显示了作者的倾向性,这些都有助于对主旨的理解。

归纳文章的主旨(中心),在语言表述上一般来说有一些格式,不同的文体归纳中心的格式不同。

但不应拘泥于此格式。

文学作品文本主旨归纳格式如下: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歌颂)了……表现了……;写景状物: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例题精讲】给我的孩子们(节选)[来源:Z|xx|]丰子恺[来源:Z§xx§]①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②瞻瞻!你尤其可佩服。

初中阅读技巧课03记叙文内容概括(教案)

初中阅读技巧课03记叙文内容概括(教案)

阅读专题讲义(教案)学员姓名:年级: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时段:——:授课主题记叙文内容概括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内容概括重点:对记叙文内容概括有清晰全面的了解教学重难点难点:记叙文内容概括教学内容记叙文内容概括【考点解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指文章的主要情节。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

【提问方式】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

/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三件事...。

2、请你从作者的角度...15..字.)(3分)....,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每空不超过.....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情感变化(①)—(面对老人..)..请我填单,无奈..)—(②)—(③)—(效仿老人..帮助他人,欣慰3、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

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3分)故事情节老编辑的情感、态度中年妇女走进车厢眸子里原告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①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别一边去脸色更难看了中年妇女忘带身份证毫不客气地提出投诉②③4、《词典的故事》里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技巧点拨】一、知识梳理(一)概括主要内容的原则一是“准确”,不能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

二是“简洁”,这是从答题字数要求来说的,有许多题目明确要求答案在多少个字以内,所以,答题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切忌啰嗦。

三是“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二)理清文章脉络1.以写事为主的文章(1)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分析。

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

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分析;如《范进中举》一文,以“中举”前后为界,第一部分(1—2段)写范进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记叙文阅读指导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    概括主要内容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概括主要内容教案记叙文阅读指导--概括主要内容教案阅读理解(一)概括文章内容教学目标:1.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1.自学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抓住文章特点,运用所学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激发兴趣,直奔主题1.激情导入:燕子回去了,存有粘冠的时候;杨柳玉露了,存有再紫的时候;桃花胡了,存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了!在这较长时间的时间里,只要你们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够考过一个好成绩,大家存有信心吗?在六年的语文自学中,我们展开了大量的课内外写作,回忆起一下,自学一篇课文的时候,须要介绍文章的哪几方面呢?(生民主自由谈论:例如:认知字词,思想上的斩获,可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介绍表达方法,累积语言材料等。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且检验一下,我们掌握的怎样?那好,请同学们和老师走进记叙文阅读理解第一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写什么(提示:写文章人、写事、写景……)《十六年前的回忆》写人多事《顶碗少年》写人一事用什么概括方法段意串联法要素组合法课题扩充法主要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事《索溪峪的“野”》写景句子摘录法《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主要内容是文章写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事情。

运用了段意串联法(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修改组合。

)《顶碗少年》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少年在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

运用了要素组合法(找到文中的六要素,并有条理组织起来);《千年梦圆在今朝》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不断尝试与追求,最终实现飞天梦的事。

运用了课题扩充法(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

因为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把题目扩展就行了);《索溪峪的“野”》的主要内容文章写下了索溪峪的山就是田的,水就是田的,野物就是田的以及游人也就是田的。

记叙文之内容概括专题课件(共20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记叙文之内容概括专题课件(共20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四、实战演练
⑩大力从微信上得知,政府在一心堂药店设了点,可以免费领取口罩。大力起了大早,可是一到一心堂,队 伍已排到街上。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队伍井然有序,整个队伍就大力不戴口罩,显得很另类。大力时不 时地踮起脚跟往前张望,担心排到自己时口罩没了。他不安的举动惹得排在前面的人不时回头看他,虽 然口罩遮住了表情,但眼神里流露出别样的意思。大力有点儿恼火,心里说:“哼,看什么看,我又不插 队。”看了好几次后,那人说话了:“兄弟,你怎么不戴口罩呢?”“没有口罩我戴什么戴?”大力没好声 气,可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生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新口罩:“戴上,注意做好防护。”大力愣住了,这话虽 平常,但在大力心里却掀起狂涛巨浪,隔着口罩,他看不淸那人的脸,却感觉是那样的亲近。 11大力喜滋滋地把领到的口罩宝贝般地放到抽屉里时,惊喜地发现,抽屉里还有包医用口罩。大力想起 来了,入秋后,鼻炎发作,便买了两包医用口罩,后来鼻炎减轻了,便忘了这件事。 12再次见到亚方,亚方还是一点儿防护都没有。大力好心好意地询问:“你没有口罩吗?”亚方只是白了 他一眼,一句话也不说,走进家里,重重地把门关上 13大力从抽屉里拿出口罩来,老婆问:“拿口罩千吗?”大力指了指对门:“给他几个。”老婆瞪大眼睛。 14当大力敲开门,把口罩递给亚方时,亚方连声说着谢谢。大力嘱道:“戴上,注意做好防护。”这是大力 在一心堂排队时那个戴着口罩的陌生人对他说的话。
概括与某条件相关的几件事 1.审清题干在时间、人物、线索词等诸多方面的要 求。 2.按题干要求从前往后依次梳理文本的相关情节, 找出对应段落,做到不遗漏。 3.不能用罗列原文的细节代替内容概括。 4.学会抓取原文关键词句概括。脱离原文,完全用 自己的话概括容易失分,要将原文的关键词句与自 己的话进行整合。
补全故事情节或行文思路:人+事 1.注意题干里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 指题干里明确提出的要求,直接就能看出来。隐性 要求是指隐含在已给情节里的,在字数、句式结构、 线索词等方面的要求,所填内容要与之保持一致。 2.利用已给情节确定填空内容对应的段落,再抓住 核心情节概括。 3.概括时不能脱离文本,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 句。

记叙文概括主旨情感课件

记叙文概括主旨情感课件

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的重要要素,通过描绘 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使 读者能够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状态。
02
记叙文主旨概括
主旨的定 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主旨的提炼方法
总结词
提炼记叙文主旨的方法包括分析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句和写作背景等。
详细描述
首先,通过分析情节的发展,可以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主旨。其次,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塑造,理 解人物性格和行为如何体现主旨。此外,寻找文中的主题句,这些句子通常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最后, 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意图,更全面地理解主旨。
记叙文概括主旨情感 课 件
• 记叙文概述 • 记叙文主旨概括 • 记叙文情感分析 • 记叙文实例分析
01
记叙文概述
记叙文的定义 01 02
记叙文的分类
记叙文的要素
情节
环境
情节是记叙文的核心要素,通过情节 的展开和推进,使读者能够了解事件 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环境是记叙文的重要要素,通过描绘 场景、自然风光、社会背景等,使读 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和人物所 处的环境和背景。
主旨的作用
总结词
记叙文主旨的作用在于深化主题、引导读者思考以及产生共鸣。
详细描述
主旨能够深化故事的主题,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 主旨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启发读者的思考和反思。一个好的主旨能够触动读 者的内心,引发共鸣,使读者对生活和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03
记叙文情感分析
总结主旨
将主题和情感结合起来, 总结出记叙文的主旨,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实例分析示例
情节梳理
主题识别
情感提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我们在选用上述方法概括内容时,必须要遵 循两个原则:
一是“准确”,不能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 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 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
二是“简洁”,这是从答题字数要求来说的, 有许多题目明确要求答案在多少个字以内,所以, 答题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切忌罗嗦。
答题公式:人+事+结果
主要内容:一天,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 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 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 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 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 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
方法三.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 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内容,把每段 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 主。 要内容。
实战演练
《一片绿叶的回忆》:老画家抱病画下的绿叶 让重病的小姑娘坚强活了下来。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16岁时,自卑 的我因为一位美术老师的欣赏和父亲的鼓励而树立 自信,从而改变人生方向并学有所成。
《爱的权利》: 1(1)资助女孩;(2)捐款遭拒; (3)接受采访。 2(1)电视台派记者打算与女士进一步接触和了解。 (2)女孩一家要当面感谢女士。
方法二: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找出文 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 的主要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 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
注意 :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 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不需要把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要简练的说出 “什么事”就可以了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不少文章的题目, 本身就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题 目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首先读懂课题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 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在 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 全面。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将 标题适当补充,就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回 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 段难忘的生活经历。
方法四:句子摘抄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 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 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例如:《夏》一课,文章开篇的总起 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 急促的旋律”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五:关键问题法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 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注意:一是各段大意 之间,有点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 通顺连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 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例如:《往事依依》一课
各段段意: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 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 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
文章主要内容:“我”追忆看山水画和《水 浒传》、读《千家诗》、听国文课、聆听老 师教导等往事。
2)叙事的文章。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景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 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然 后再进行概括。
4)状物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
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
记叙文阅读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见病症
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存在 这样问题:
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 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课文内容了。
二是在概括时分不清那些该删,那 些该留。
三是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五种方法引路
题目扩展法 要素归纳法 段意合并法 句子摘抄法
关键问题法
方法一:题目扩展法
例如:《安恩和奶牛》一课
时间:一天 地点:集市上 人物:安恩 开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 发展: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 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 高潮和结局: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 的,而是因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 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