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向
农业的发展问题,不能仅从农业本身来考虑,要给农业发展以外的一个拉动力,特别是给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创造机会。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1153亿元,占全省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全国排在后三位,仅为32.4%,而北京为60%,辽宁为40%。
至2015年,如果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50%,根据1981——2001年对黑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预测,2015年将达到5330亿元,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665亿。根据测算,黑龙江第三产业每增加1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可提供4633个劳动就业机会,3198亿国内生产总值,能吸纳1235万剩余劳动力就业,扣除201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将达到680万,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555万个就业岗位,完全能够满足(459万)由于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到那时,黑龙江省人口的城市化率将达到80%以上。
在这两条道路之间做出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因为,其间存在着一种二难选择。“模型Ⅰ”的收益取向偏重于微观单位,它有利于农户收人水平的较大提高,从而有利于调动农民营田种粮的积极性“模型Ⅱ”在收益方面则倾斜于宏观,它有利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而这两个方面,恰是我国农业发展同时追求的目标。因为面临的是两种模式的选择,因此,难以获得来自两个方面的好处。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难以做出鱼和熊掌皆得的最优选择。如果退而求次优,我们以为,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应当选择“模型Ⅰ”。理由如下: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以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探讨并建立“土地适度规模效益型农业”发展模式,将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首选模式,更是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落后很多。特别是对农业发展问题的探讨,历来只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探讨农业发展模式问题,并且只能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对于土地的自由流转,这一能够带动农业革命的敏感神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政策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触及。
(二)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模式建构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模式的建构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其次是解决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业的成功发展,必须依赖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再次是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得到改善;最后是21世纪中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农业的现代转型,并非只是农业本身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过程,是由农业和制约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构成的系统整体互动的结果。即本环境系统、外环境系统和软环境系统。本环境系统,指农业产业本身。外环境系统,即非农产业或二、三产业。软环境系统,指经济体制、户籍制度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2、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农业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农业长期的超小规模(一家一户)经营、长期超低的农产品价格订购和超强的费用摊消,造成中国农业长期的资本积累停滞。农户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加上土地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很难。
1、农业领域劳动力分工重组的需要。尽管我国曾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巨大的压力,但是,随着我国农业近二十年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和“世贸组织”的加入,粮食安全问题已不再是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确定的三十五个重点农产品产业带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政策的实施就是例证。这足以说明,中国的粮食问题已得到缓解,特别是加入WTO后,从资源置换角度进口部分粮食,既可以缓解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恶化趋势,又能丰富我国的农产品品种,这是近几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真正动因。
3、农户超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的生产要求相矛盾。集约化经营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标志,农民因土地承包经营而产生的恋土情结与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客观需要相矛盾。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民仍然把承包的土地当作最可靠的依托和归宿,不愿轻易把承包的耕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扩展,农村劳动力难以从贫脊的土地上彻底分离出来。而农业发展却要求土地能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要求按效益原则由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
2、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整体互动。可以看出,农业的成功发展,需要三个子系统间的协同互动。二、三产业的战略调整要有利于带动农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以便更好地对现代农业的转型进行牵引拉动,例如: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二、三产业能够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同时,需要适时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其中的前提是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得到转移,关键是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意味着社会分工的重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将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其它劳动。如果不能及时引导这些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不能因为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在农业发展进程中采用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因为,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创造的价值要比第一产业创造的价值高出十几倍。
最近的十六大报告才刚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目前对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不仅需要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分析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提出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控对策。还要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数量标准进行区域量化,并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考证,探讨并测定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数量标准,尽快确定出适宜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和不同农业产业带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标准模式。
二、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选择
要建立“土地适度规模效益型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对中国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做出正确选择,并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各种模型收益标准进行分析。
农户经营土地X1面积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其他要素X2投人量(资金、技术及装备)的增加。依据土地X1投人与其他要素X2投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抽象的理论意义上,可以把土地规模经营分为以下两种模式。换句话说,中国农业下一步发展,是走以劳动、资本投人增长为辅,较大规模地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为主的道路呢(以下称模式Ⅰ),还是走以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为辅,加大劳动、资本投入为主的道路(以下称模式Ⅱ)﹖
农业的发展问题,不能仅从农业本身来考虑,要给农业发展以外的一个拉动力,特别是给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创造机会。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1153亿元,占全省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全国排在后三位,仅为32.4%,而北京为60%,辽宁为40%。
至2015年,如果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50%,根据1981——2001年对黑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预测,2015年将达到5330亿元,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665亿。根据测算,黑龙江第三产业每增加1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可提供4633个劳动就业机会,3198亿国内生产总值,能吸纳1235万剩余劳动力就业,扣除201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将达到680万,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555万个就业岗位,完全能够满足(459万)由于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到那时,黑龙江省人口的城市化率将达到80%以上。
在这两条道路之间做出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因为,其间存在着一种二难选择。“模型Ⅰ”的收益取向偏重于微观单位,它有利于农户收人水平的较大提高,从而有利于调动农民营田种粮的积极性“模型Ⅱ”在收益方面则倾斜于宏观,它有利于粮食总产量的增长,而这两个方面,恰是我国农业发展同时追求的目标。因为面临的是两种模式的选择,因此,难以获得来自两个方面的好处。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难以做出鱼和熊掌皆得的最优选择。如果退而求次优,我们以为,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应当选择“模型Ⅰ”。理由如下: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以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探讨并建立“土地适度规模效益型农业”发展模式,将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首选模式,更是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落后很多。特别是对农业发展问题的探讨,历来只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探讨农业发展模式问题,并且只能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对于土地的自由流转,这一能够带动农业革命的敏感神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政策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触及。
(二)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模式建构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模式的建构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其次是解决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业的成功发展,必须依赖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再次是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得到改善;最后是21世纪中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农业的现代转型,并非只是农业本身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过程,是由农业和制约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构成的系统整体互动的结果。即本环境系统、外环境系统和软环境系统。本环境系统,指农业产业本身。外环境系统,即非农产业或二、三产业。软环境系统,指经济体制、户籍制度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2、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农业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农业长期的超小规模(一家一户)经营、长期超低的农产品价格订购和超强的费用摊消,造成中国农业长期的资本积累停滞。农户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加上土地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很难。
1、农业领域劳动力分工重组的需要。尽管我国曾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巨大的压力,但是,随着我国农业近二十年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和“世贸组织”的加入,粮食安全问题已不再是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确定的三十五个重点农产品产业带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政策的实施就是例证。这足以说明,中国的粮食问题已得到缓解,特别是加入WTO后,从资源置换角度进口部分粮食,既可以缓解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恶化趋势,又能丰富我国的农产品品种,这是近几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真正动因。
3、农户超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的生产要求相矛盾。集约化经营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标志,农民因土地承包经营而产生的恋土情结与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客观需要相矛盾。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民仍然把承包的土地当作最可靠的依托和归宿,不愿轻易把承包的耕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扩展,农村劳动力难以从贫脊的土地上彻底分离出来。而农业发展却要求土地能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要求按效益原则由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
2、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整体互动。可以看出,农业的成功发展,需要三个子系统间的协同互动。二、三产业的战略调整要有利于带动农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以便更好地对现代农业的转型进行牵引拉动,例如: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二、三产业能够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同时,需要适时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其中的前提是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得到转移,关键是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意味着社会分工的重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将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其它劳动。如果不能及时引导这些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不能因为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在农业发展进程中采用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因为,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创造的价值要比第一产业创造的价值高出十几倍。
最近的十六大报告才刚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目前对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不仅需要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分析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提出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控对策。还要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数量标准进行区域量化,并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考证,探讨并测定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数量标准,尽快确定出适宜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和不同农业产业带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标准模式。
二、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选择
要建立“土地适度规模效益型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对中国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做出正确选择,并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各种模型收益标准进行分析。
农户经营土地X1面积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其他要素X2投人量(资金、技术及装备)的增加。依据土地X1投人与其他要素X2投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抽象的理论意义上,可以把土地规模经营分为以下两种模式。换句话说,中国农业下一步发展,是走以劳动、资本投人增长为辅,较大规模地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为主的道路呢(以下称模式Ⅰ),还是走以扩大农户土地经营面积为辅,加大劳动、资本投入为主的道路(以下称模式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