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胃脘痛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13-01

【摘要】胃脘痛,是指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脘痛而言。中医认为胃痛,多有诱因,多与外邪犯胃,饮食情志失调有关,且易反复发作。治疗时首先抓住主证,辨证分型,审因论治。胃痛的治法古虽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但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之一法。临床治疗时应根据中医证候分型,遣方用药。

【关键词】胃脘痛;中药;治疗

胃脘痛系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日常应诊时,占消化科门诊量的十之七八。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有所增加,临床常见发病证型亦随着发生变化。胃脘痛主要主要由长期饮食不节,寒湿内侵,七情刺激,劳倦内伤所致。胃脘痛不仅局限于胃与肝脾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治疗胃痛时,首先要辨明虚实,根据胃脘痛的不同分型而立论。正确辩证,抓住主要矛盾是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根本[1]。现对胃脘痛的辩证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肝喜条达恶抑郁,忧思恼怒,久郁不解,

使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一是由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素体虚寒或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秽浊之邪侵袭人体,或恣食生冷,寒积于中,寒主收引,致胃失和降而痛。

1.2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损伤胃气,或辛辣酗酒,损伤胃阴,或过食生冷寒凉,损伤胃阳使胃不能腐熟,食滞不化,湿热内生,胃失和降导致胃痛。

1.3 情志失调:七情不畅,忧思恼怒,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横逆犯胃[2],胃气壅滞,气滞日久,必至瘀血内结,胃络受阻,“不通则痛”。

1.4 脾胃虚弱:素体脾胃亏损,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均能导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运化呆滞,无力和降而发生疼痛[3]。

2 中医辩证治疗

2.1 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呆食少,体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温中健脾,方药:黄芪建中汤出入:黄芪30g,桂枝log,白芍18g,炮姜log,甘草6g,大枣5枚,饴糖30g(冲 )。

2.2 寒邪客胃型:临床多见胃脘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合香苏散加减。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寒重者加干姜、吴茱萸;气滞较甚者,加陈皮、木香;

恶寒发热身痛等表证者,加苏叶、生姜以疏风散寒。

2.3 寒热错杂型:寒热错杂,既有胃脘疼痛,喜暖喜按,得温痛减之虚寒证,又见烧心、泛酸,舌红,苔黄之热象。治法:宜寒热并用以和阴阳,辛苦合方以调升降。方药:左金丸加味(黄连、吴茱萸、黄芩、陈皮、半夏、枳壳、砂仁等),泛酸明显者加用乌贼骨、瓦楞子;大便溏薄者加用藿香、扁豆;腹胀甚者加用大腹皮、川厚朴、木香;口干甚者加用知母、麦冬、芦根。

2.4 肝气犯胃型:证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喜叹息,心烦易怒,大便不爽,舌苔多薄白,脉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香附、枳壳、川芎、陈皮疏肝理气解郁,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痛甚者,加柴胡、川楝子、佛手以增强理气解郁止痛之功。嗳气加白蔻、沉香、旋覆花以顺气降逆。

2.5 饮食不节型:证见胃脘胀满疼痛,暖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方中山楂酸温善消油腻肉滞;神曲辛温,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能宽畅胸腹,消面食积滞;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连翘散结清热。苔黄、便秘者,可加芒硝、大黄,以荡涤通腑。

2.6 胃阴不足型:证见胃脘灼热疼痛,口于咽燥,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乌梅玉精汤。乌梅l0g,玉竹l0g,黄精15g,白芍15g,山碴l0g,太子参

30g,淮山15g,黄芪20g,甘草3g。

2.7 湿热内阻型:胃脘胀满,疼痛,胸闷纳呆,口腻1:3苦,泛恶。舌苔黄厚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化湿。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5g,山栀log,厚朴l0g,姜半夏log,淡豆豉log,石菖蒲log,干芦根log。

2.8 瘀血停滞型:临床证见胃脘部针刺样疼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3 讨论

胃脘痛病位在胃,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清气,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正常,则无疾也,病时则生理功能紊乱,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阻滞为瘀,郁而化热,胃失和降导致胃脘痛。调治使其恢复生理功能正常运行,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浊气得降,清气才能上升,升降有序,气机和顺,自无壅滞之患。通降方法主要包括疏利,祛瘀、化湿、泄热、降逆、消积等。因此在治疗时首先抓住主证,辨证分型,审因论治。本研究将胃脘痛患者分为八种不同的类型,每型症状比较复杂,在诊治时将所得的复杂资料认真分析,综合找出证的产生原因、部位,从而抓住主要矛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胃脘痛的发生常与情态失调,饮食不节密切相关,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精神、饮食的调摄非常重要。防止暴饮暴食,以清淡易

消化伙食为宜,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并尽量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参考文献

[1]周挺灿.胃脘痛中医辨证论治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0,9:177.

[2]谷守敏,蔡春江.胃脘痛辩证浅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76.

[3]王兴志.胃脘痛的中医辨证诊治简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育.2010,8(12):71.

作者单位:214534 江苏省靖江市新丰卫生院

(上接第308页)

1.4 心理护理:骨折患者因活动受限,治疗时间较长,或担心肢体残疾,而常常表现出不同情绪及心理变化。在护理过程中,应多给患者安慰和关怀,解释长期卧床应注意的问题,指导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2 科学指导功能锻炼

2.1 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疗法。它可以进一步改善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使患部获得充足的养料,有助于加速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先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2.2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