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对河流径流过程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汉江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汉江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汉江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李桃英1,殷峻暹2,张丽丽3,赵红莉2(1.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西安710068;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8;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根据1950~2007年汉江上游安康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汉江上游径流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1990年后汉江上游径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包括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下垫面变化、耗水增加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因素。

关键词:汉江; 径流; 演变趋势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磻冢山,甲河口以上称为汉江上游,集水面积59115km2,本次研究选用汉江上游的安康水文站,集水面积38625km2,占汉江上游面积的65%,可基本代表汉江上游径流变化趋势。

1 径流演变趋势汉江上游流域以山地为主,处于我国西部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地带,气候温和湿润,有明显的季节性,是南北气候分界的过渡地带,流域内植被良好,降水较为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汉江上游年径流的地区分布和降水量大体一致,汛期径流占年径流80%左右。

1.1 径流年际变化汉江上游流域位于夏季风活动边缘带,具有东亚季风带一般河流的特点,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

逐年间季风形成的降水,其年降水量或降水过程的年际变化均比较大,直接影响汉江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并且由于各年之间季风强弱不同,来去的迟早和停留的时间长短不等,逐年降水与径流也不相同,有多水年和少水年之分,最大水年与最小水年相差较大[1]。

安康站多年平均径流量187.2×108m3,其中最大水年1983年径流量411.0×108m3,最小水年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4A07、2008BAB29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50721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B403404)。

水文、水系类试题(含流向、补给判读)解读

水文、水系类试题(含流向、补给判读)解读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各地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差异, 大江大河水文、水系特征又影响到各地经济、文化特征, 因此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相联系, 河流补给、洪水灾害、河流断流原因、水能开发、江河湖泊的整治措施等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在复习中必须足够重视。

怎样才能把握住重点, 从而避免失分呢?下面我们就对2015年典型高考试题进行分析, 建立起此类问题的答题思路, 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真题例析(一) 河流流向的判断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 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如我国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 所以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 所以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即由中间流向四周。

但高考关于河流流向的考查一般不给出地势特点, 需要同学们从图表中提取出隐含信息, 从而进行判断。

常见的判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根据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 判定河流流向图1河流在山谷中流动, 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

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 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 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 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图23.根据城市的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城市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位, 需清洁水源的工厂 (如自来水厂、食品厂等) 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会产生水污染的工厂 (如电镀厂、化工厂等) 应位于河流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处等。

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图3在河岸弯曲处, 由于受水流的冲刷, 凹岸河床较深, 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 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 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 左岸则较浅, 南半球正好相反。

5.河谷的宽窄与河流流向一般而言, 河流上游河谷比下游河谷要窄些。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第四节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思维学案(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第四节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思维学案(人教版)

第四节水平衡原理及其应用(综合思维) 新教材中有关水循环的内容只涉及发生的区域、环节等,而没有涉及水循环中的水量平衡这一内容。

水量平衡是分析研究水文现象和水文过程的基础,水量平衡各要素组合特征构成地理地带划分的物理背景,常用以划分地理区域。

近几年的高考还时常借助这一内容创设地理情境考查与水相关的知识,故本书对此进行专题复习,详解水平衡原理的应用。

命题视角(一) 水量收支平衡[典题感悟]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解析] 第(1)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相当。

第(2)题,由图可知,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存量小,实际蒸发量最小。

第(3)题,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大量种植”,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

[答案] (1)C (2)A (3)B[思维建模]1.概念: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指地球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量。

2.含义: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这就是水平衡原理。

(1)简单表示为:储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专题4 水循环——2021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重难点解析附真题

专题4 水循环——2021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重难点解析附真题

专题4水循环考点1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考点12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地理现象【例1】(2016·全国文综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错因诊断]①没有意识到植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②对于植被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认识不全面。

[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图像信息“构成山地的岩层向乙河方向倾斜”。

第二步,思维路径:第三步,筛选答案:(1)B(2)C(3)D影响蒸发、下渗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下渗的因素(2018·湖南永州三模)为了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量变化来调整库容。

下图为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示意图,水库设计的正常运行水位是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

据此完成1~2题。

1.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为()A.1~2月B.5~6月C.7~8月D.10~12月2.三峡水库蓄水对大坝下游河床、水位变化影响极大,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大坝下游()A.河床受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B.河床受堆积作用加强,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C.河床受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洪水期水位上升D.河床受堆积作用加强,河流洪水期水位上升解析第1题,为了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量变化来调整库容,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为5~6月,所以B正确。

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解析版)

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解析版)

专题13水循环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区域认知: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人地协调观: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地理实践力: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是有普遍联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辨证唯物观。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考点1.水循环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类型:3、意义:(1)联系四大圈层,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3)促进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4)塑造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考点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1、陆地水:(1)概念: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2)分类:①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②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3、河流的补给类型:4、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制约了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自然环境陆地水体特征气候湿润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多冰川发育地势较低的地区易形成湖泊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的湖泊(2)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②冰川、河流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3)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①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拓展2.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1)联系的圈层不同。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关于水库的研究报告

关于水库的研究报告

关于水库的研究报告1. 引言水库是人类为解决水资源问题而修建的一种重要水利工程。

它通过蓄存大量的水量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以及平衡水资源的供需关系。

本文旨在对水库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水库的建设背景、作用与影响因素等内容。

2. 建设背景2.1 水资源紧缺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库的修建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干旱季节或水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释放蓄水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2 洪水调节在丰水季节,水库可以蓄存大量的水,防止河流爆发洪水,减少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2.3 发电和灌溉功能水库作为一种水利工程,除了调节水资源外,还能利用水力发电和灌溉农田。

通过修建水库,可以利用水能资源进行电力生产,为人们提供电力供应。

同时,水库的蓄水也可以用于农田的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水库的形成与特点3.1 水库的形成水库是通过修筑大坝,把河水或雨水蓄积起来形成的人工水体。

大坝通常是由土石材料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修建而成。

3.2 水库的特点 - 蓄水能力:水库可以蓄存大量的水,形成水体的集中储备,以供需求时利用。

- 洪水调节:在丰水季节,水库可以通过控制放水量来缓解河流的洪峰流量,起到防洪的作用。

- 供水和发电:水库蓄水可提供饮用水、灌溉水和发电水源。

- 对环境的影响:水库的修建会改变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下游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影响水库的因素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水库型式:不同类型的水库有不同的用途和建设目标,如灌溉水库、发电水库等。

- 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对于大坝的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包括地层结构、岩性等。

- 气候条件:气候影响着水库的水量变化,如干旱、降雨量等。

- 水库容量:水库容量直接关系到其提供水资源的能力,这是水库运行的基本要素之一。

- 水库用途:不同的水库用途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等。

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的影响以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为例

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的影响以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为例

结论
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广泛的话题。通过本次演示的分 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大型水利工程如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等会对局部 气候产生影响;其次,这些工程可以调节洪水、改善水质等;最后,它们也会对 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利工程的双重性:既 能为人类带来利益,也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应用实例分析
以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为例,具体分析其对坝下径流的影响。首先,葛洲 坝、三峡水利枢纽的兴建改变了局部气候。例如,库区周围的温度升高,湿度增 大,风速减小等。其次,这些水利工程通过对洪水的调节,改善了下游的水文情 势。例如,在洪水期降低了下游水位,减轻了洪涝灾害的程度。此外,大型水利 工程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例如,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导致了库区 周围土地利用的改变和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等。
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的影响以 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为例
目录
01 引言
03
葛洲坝、三峡水利枢 纽简介02 研究背景04
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 的影响
目录
05 应用实例分析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水利工程是指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预防与治理水灾,合理调配与使用水资源 等人类活动的总称。坝下径流是水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水库或坝址下 游的水流量。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广泛的话题,它涉及到 工程规模、调度方式、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本次演示以葛洲坝、三峡水利枢 纽为例,探讨水利工程对坝下径流的影响。
研究现状
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对长江径流过程的影响进行 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洪水期径流量的影响、枯水期径流量的 影响、水位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的建成使得长江的洪水期径流量减 少,枯水期径流量增加,水位也得到了一定的调节。但是,对于其具体影响方式 和程度,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示意过程 丙
水循环

甲 丁
1、根本原因:太阳辐射
2、环节 3、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地面
二、水平衡原理:一个地区的储水量=收入-支出

收 大气降水 入 河流、湖泊、冰川融水、地下水输入
人工调水灌溉


蒸发

植物蒸腾
支 径流输出 出 下渗
人工取水
三、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解释相关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内 陆 湖 泊
收 入 少
大气降水少 地表径流注入少
降水少 气候
蒸发强 自 水文:地表径流注入少 然

土壤: 沙土易下渗

蒸发旺盛
的支
原 出 下渗多
因多 人工取(河)水多 人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
大气降水少
内 淡 蒸发旺盛
陆水

地表径流注入稀释作用少



成 盐 地表径流流入带来盐分积累 因分
无地表径流流出带走盐分
原 土壤: 冻土分布
不易下渗

分 自 气候: 降水较多
析 城

水文: 地表径流河流多




原 因
人为:
绿化植被减少 水泥路面增加
下渗减少
分析 修水 库对 河流 径流 及库 区的 影响
水库蓄水面积增加 蒸发增加 降水增多
库区日温差减少
调节地表径流(削峰补枯) 下渗增多 地下径流增多
植被破坏
植被 破坏 后对 水循 环的 影响
降水少

气候
壤自
蒸发旺盛
盐 碱

地形: 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作者:张程来源:《珠江水运》2015年第16期摘要:作为河流水文情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水库建设对于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阿克肖水库为例,首先对水库周围河流水文情势进行概述,然后具体探讨了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建设河流水文情势影响水库建设引发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是河流生态系统失衡的重要因素,在河流水文指标生态学意义分析前提下,采用能够提供断流、基流量、退水率、涨水率、高流量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对河流数据分析,以探讨水库建设前后水文指标的变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因此,加强有关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对于改善生态系统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库周围河流水文情势概述阿克肖水库工程位于新疆皮山河上游阿克肖河的尾端,与下游皮山河的另一条直流肯艾孜河交叉口相距3km左右。

水库总体库容为4395万m3,调节库容稳定在3271.4万m3左右,属于中型III等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总工期持续2.5年,准备期定为4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为24个月,工程竣工期为2个月。

(1)径流:阿克肖河径流主要补给源为高山冰雪融水,阿克肖河上没有相关径流与水文站资料,依据阿克肖水库坝址径流量分析计算可知,其坝址断面年平均径流量为 2.038亿m3。

(2)洪水:依照洪水形成方式分类,低山带多为暴雨洪水,中山带多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型洪水,高山带多为冰雪融水型洪水;依照洪水成因分类,可将洪水分成高山冰雪融水型洪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型洪水及暴雨与冰雪融水混合型洪水。

依据阿克肖河水文站洪水资料可知,阿克肖河洪水多发生在夏季和春季,多以融水型洪水为主,暴雨洪水为辅,夏季洪水多为高山冰雪融水型洪水,春季洪水多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型洪水。

(3)泥沙:阿克肖河流域泥沙含量相对较高,且泥沙年内分配不均匀,夏季输沙量相对更为集中,5~8月输沙量约为全年输沙量的91%;其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可达102.48×104t,年平均悬移质输沙率为32.48kg/s;而阿克肖水库坝址年平均悬移质输沙率为18.7kg/s,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59.05×104t,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8.86×104t,年平均输沙总量为67.91万×104t。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 陆地水体与水循环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 陆地水体与水循环
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如果承压水位高于上部隔水层,在地形条件适宜时,其天然出露或人工凿井的水会喷出地面形成自流井。
4.地下水的补给
陆地水
埋藏条件
主要补给水源
水质
水量
潜水
第一个隔水层上,埋藏浅。
大气降水、地表水
易污染
不稳定
承压水
两个隔水层之间,埋藏深。
山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不易污染
较稳定
泉水:是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出露,它是地下水的一种重要排泄方式。 泉水常常是河流的补给水源。
方法技巧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看气候类型
主要补给类型
汛期
世界分布(气候区)
雨水补给
取决于降水的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如俄罗斯、加拿大、我国东北地区等
我国河流陆地水补给类型
落实演练
[2021山东潍坊期中]雨洪式河流是指由于暴雨引发流域型洪水的河流。流域形态对雨洪式河流的洪水过程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两条雨洪式河流流域的形态,M、N为河流流域出口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暴雨前后在流域出口处测得河流流量过程曲线,下列示意图与 处河流流量变化相符的是( )
2、冰雪融水的补给
补给时间: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
春季
东北地区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补给时间: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
夏季
西北和青藏地区
太阳辐射、气温高低及积雪和冰川储量
3.河流与湖泊Ⅰ.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水库)

2023届地球上的水补充知识点

2023届地球上的水补充知识点

第四章水的运动补充知识点课时23水循环1.湖泊、植被、水库对河流下游径流起调节作用,调节的含义:削峰补枯,延缓洪峰。

右图为某河流修建水库前的流量变化曲线,请画出在其上游修建水库后的流量变化曲线。

2.修建水库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对库区:蒸发增加,降水增加,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对下游: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变小。

3.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蒸发减少,植物蒸腾减弱,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4.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时间漫长):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2)人为原因(时间短暂):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

⑤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交通建设占用湿地。

5.西亚的死海面积减少的原因(中亚的咸海面积减少原因同理)①降水异常减少;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过度引入湖的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6.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原因①降水少;②蒸发旺盛;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不合理的灌溉。

7.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湖泊;②围湖造田。

8.三江平原形成沼泽的原因①降水集中夏秋多;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③多河流汇集;④凌汛易导致河水泛滥;⑤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⑥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9.西北地区内流河断流的原因①降水异常减少;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土壤干燥,地表水下渗多;④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⑤沿岸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10.黄河下游断流的有关问题(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①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河床比降大,流速快,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以及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大;②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③人工修筑堤坝束水。

水库调度对大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的影响

水库调度对大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的影响

( .S t 研 L brt yo yrl yW t e ucs n yrui E gne n H h i n e i ,N nn 10 8 I te a ao o a r fH do g - a r s r dH da l n i r g, oa i  ̄t aj 2 0 9 ; o e R o ea c ei Uv y i g 2 oeeo H do g n a r e ucs H h i n e i ,N nn 10 8 hn 3 ua v t ai n .C lg y rl ya W t s r , oa U i rt aj 2 0 9 ,C i l f o d eRo e v sy i g a; .H n nIe i t na n sg o d
l inIstto ae Cn r nya yrxvr hnsa400 ,Ci  ̄s ntu W t os v c n H do n ,Cagh 107 hn g i ef r ea d t e a)
Ab ta t sr c :Us g t e mo tl e u n y c m u ain me o he i -ta e oo ia o b fr n f r o s u t n o i nh y f q e c o p tt t d,t n se m c lgc l l n h r o h f w eoe a d a t n t ci f e c r o t er s rorw s c mp td a d t e c a g ft ei —t a c lgc l l w W o ae fr n trc n t cin o h ev i a o u e n h e o s m e oo i o a c mp r d b o a d a e o sr t e h n h n r e a f s e e f u o f

浅议水库调度对大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的影响

浅议水库调度对大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的影响

浅议水库调度对大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的影响摘要:采用逐月频率计算法,分别计算水库修建前后河道生态径流,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确定水库调度是否符合河道生态径流的要求。

根据襄阳站水文资料对丹江口水库的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目前的调度方式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大 ,使以后运行的最小生态径流不小于建坝前的最小生态径流,最大生态径流不大于建坝前的最大生态径流过程,减小水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水库调度; 生态径流; 逐月频率计算法; 生态评价1、前言在河流上修建水库,是利用水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大坝阻隔了江河,使河流连续性发生变化。

水库大坝在长久的运行后,就会对下游河道生态径流产生较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会导致下游的径流减少,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也可能导致下游的用水量不足。

为此,应合理进行水库调度工作,避免对大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产生影响,应采取合理的调度手段,促使河道生态径流良循环。

2、水库调度概述水库调度工作是日常的必要性工作,调度大小依据实际的需求而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水库大坝的蓄水量较多,还可能影响天气情况和空气的湿度,对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对而言,现阶段的任何一种水库调度方式,都会导致河道内流量年内或者年际发生变化,这对下游居民而言,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学术界内,如何对这种变化进行有效的评价,学者和专家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且意见不一。

除此之外,如何减少因水库调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何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命,也是业界内讨论的重点。

由此可见,水库调度工作,虽然表面上比较平常,但造成的影响却是无法忽视的。

3、生态径流概述3.1最小生态径流最小生态径流,主要指的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生命,避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出现不可恢复性的最小径流过程。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当最小生态径流出现的时候,意味着水库调度对大坝下游河道生态径流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此时的最小生态径流,仅仅能够满足最基础的需求。

水库的水文特性分析:流量、水位与水质的变化规律

水库的水文特性分析:流量、水位与水质的变化规律

0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采用现代水文监测技术,实时采 集水库的水位、流量、水质等数据 •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 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评价
• 根据水文分析结果,评价水库的水文特性,如蓄水量、流量、水质等 • 为水库的管理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水库的安全和效益
水库水文特性分析:流量、水位与水质的 变化规律
01
水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水库的定义及其在水利中的地位
水库的定义
• 通过人工修建的堤坝、闸门等工程设施,将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汇集起来,形成具 有一定容积和调节能力的蓄水区域 • 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径流、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
水库在水利中的地位
02
人为因素
• 工业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影响水库水质 • 农业污染:农药、化肥使用等影响水库 水质 • 生活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影响水库水质
水库水质的变化趋势及其预测
01
水库水质变化的趋势
•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库水质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 • 水库水质受到水资源利用和调度 的影响,呈现季节性变化的趋势
• 加强水库水文的监测与数据采集,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优化水库水文分析和评价方法,提高 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 制定并实施水库水文管理政策和措施, 保障水库的安全和效益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水质评价方法
• 单一指标评价法:根据某一 水质指标的浓度,评价水质的 好坏 • 综合指标评价法:根据多个 水质指标的浓度,综合评价水 质的好坏
水库水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01
自然因素
• 气候条件:气温、降水、风力等影响水 库水质的变化 •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影响水库的水文 条件,从而影响水库水质 • 水文条件:水库的入库流量、出库流量、 蓄水量等影响水库水质的变化

高考地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1

高考地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1

高考地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12020.031,关于海上内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组成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最少,只有海水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B.在水循环中,参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多C.海上内循环对陆地上水体的补给具有重要意义D.海上内循环对陆地水没有补给作用2,读甲、乙两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对河流径流的作用是、。

(2)甲河的河水补给途径是,乙河的河水补给途径是。

(3)甲、乙两河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是,影响流量的因素是。

(4)甲河的水循环领域是,乙河的水循环领域是。

3,读“水循环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A、 B、 C、D、 E、 F、(2)图中水循环发生领域有 ______ 、 ______ 、___ ______(3)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什么影响,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关于河流径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塔里木河一些河段冬季断流是冬季降水很少造成的B、长江夏汛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的C、闽江流量变化小是地下水常年补给造成的D、松花江春汛是降水造成的5,下列关于水体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水最主要分布在海洋中,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B.气态水在地球分布最广,而且数量最少C.液态水在地球分布最广,而且数量最多D.固态水在地球上分布范围最小,只分布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6,黄河下游的河水与两侧地下水之间补给关系是()A、地下水补给河水B、河水补给地下水C、相互补给D、互不补给7,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关系是()A、湖泊补给河流B、冰川补给河流C、大气降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湖泊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体中,海洋水分布最广B.地球上的水体中,大气水分布最广C.地球上的淡水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D.人类使用的水资源中,对冰川水的利用还比较少9,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循环是个庞大的系统,在此系统中,水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不断处于更新状态B.水循环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但它却不能对地表辐射起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C.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D.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10,下图是某河流水库修建前后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并回答问题。

瀑布沟水库投运对下游水库径流和泥沙的影响

瀑布沟水库投运对下游水库径流和泥沙的影响

瀑 布沟 水 电站 位 于 长 江 流 域 岷 江 水 系 大 渡 河 中
关键 词 : 瀑布沟水库; 径流量; 泥沙 ; 含沙量; 输沙量
中图分 类号 : T V 1 2 1 . 4 : T V1 4 2
文献 标 志码 : A
Th e E c t o n Do wn s t r e a n r Re s e r v o i r Run e f a n d
为掌握水库投运后对下游河道径流 和泥 沙造 成的影响 , 特依据下游沙坪水文站径流 、 泥沙资料进 行分析 , 成果 表 明: 瀑 布 沟水库 的投运调节 了下游水库径 流分配 , 使得下游水库年 内径流量分 布更加均匀 , 大大降低了下游水库 的含沙量 和输沙 量, 有效改善 了大渡河下游 电站泥沙 问题 。
Ab s t r a c t :P u b u g o u Hy d r o p o we r S t a t i o n,a c o n t r o l l i n g r e s e r v o i r i n t h e mi d d l e r e a c h e s o f Da d u Ri v e r b a s i n c a s c a d e d e — v e l o p me n t .c o n t r o l s 8 8 . 5 % o f t h e D a d u R i v e r c a t c h me n t a r e a a n d 8 3 . 3 % o f s e d i me n t .I n o r d e r t o g r a s p t h e i mp a c t o n d o w n s t r e a m i r v e r r u n o f a n d s e d i me n t a f t e r s t a t i o n p u t s i n t o o p e r a t i o n,t h e h y d r o l o g i c a l t e s t r e s u h s o b t a i n e d b y d o wn - s t r e a m S h a p i n g Hy d r o l o g i c l a S t a t i o n a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r e s e vo r i r c a n r e g u l a t e t h e f l o w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o wn s t r e a m r e s e r v o i r s ,ma k e s y e a r l y un r o f mo r e e v e n,g r e a t l y d e c r e a s e s t h e s e d i m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s e d i me n t d i s — c h a r g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t h e s e d i me n t o f t h e Da d u i r v e r d o w n s t r e a m h 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s . Ke y wo r d s :P u b u g o u r e s e r v o i r ;r u n o f ;s e d i me n t ;s e d i m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s e d i me n t d i s c h a r g e

高中地理必考点之河流专题总结

高中地理必考点之河流专题总结

高中地理必考点之河流专题总结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在地球的演变历程中,出现过多次陆地板块的分离和碰撞,相应发生过多次的陆海变迁。

在不同地质年代的河流,各有其形成、发育、衰退和消亡的过程。

喜马拉雅山在新生代第三纪中期的崛起,导致我国出现西高东低的地势,从而形成我国大部分河流由西向东的流向。

又经过相当长期的演变,到第四纪在东部形成广大冲积平原,才出现当今主要河流的雏形。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不同特性的河流,同时,河流的活动也不断改变着与河流有关的自然环境。

当外部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例如:剧烈的地质活动、气候上的突变等),河流本身的走向、形态或径流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导致新的河流发育形成,原有的河流衰退甚至消亡。

二、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水能;河流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考查方向有三个,一是建立的水系水文特征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二是不同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与比较;三对具体河流水系水文特征进行成因分析。

(一)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1)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五方面:第一,降水量的多少;第二,流域面积的大小;第三,干流的长度;第四,支流的多少;第五,蒸发量的大小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水量主要取决于降水的多少,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主要取决于气温的高低。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或小,若大的话,汛期在什么季节(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形、植被覆盖率、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

3、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

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4、流速--------湍急、大、急5、水能--------大小取决于高差的大小和水量的大小。

水库群对径流影响的估算(1979年)

水库群对径流影响的估算(1979年)

规律 ,然后针对具体情况 ,制 订合理可行 的估算方法从而解决水文计算 中存在的问题 。 水库群的特点是:数量多,小型分散 ,水库上游多为山区丘陵,下游多为灌溉 区域 大多数水
库为并联水库 ,它们 的规模主要决定于地形条件。由于工程的群众性 ,有些水库未经深入地进行水
文计算 ,因此在 同一地 区常常有的水库经常泄洪 ,而另一些水库则多年蓄不满 ,也就是水库的拦蓄 能力 ( 库容与集水面积 的比值 )参差不变。另外 ,中小型水库群绝大多数为土坝 ,且无闸门控制。 水库群的另一些特点是其修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 田灌溉 问题 ,其操作运用均按农作物灌溉需
式 中 ——流带单位线 ;

— —
净雨时段长 ; 净雨量; 流带面积 ;

P ——汇流曲线纵标 ( 、 、 A 值查长办汇流 曲线表 ) n t ;
卜 以流域出口断面起算 的流带序号 。

2 、拦蓄不均曲线的建立 流域内塘堰、水库的数量是很多的。为 了科学地精确地计算它们产流的拦蓄情 况 ,既不能把众 多塘库的拦蓄容积 累加起来 ,当作一个大水库来演算 ( 这种简化方法夸大 了塘库群 的拦蓄作用 ,不 符合实际情况 ) 。又不能把众多塘库逐个进行演算 ( 这样做工作量太大 ,太笨 ) 。所 以必须寻找适 当 的计算方法 ,既省 力,又符合实际情况 的计算方法 。这便是应用拦蓄不均 曲线 。
流域单位线是 由各流带在流域 出口断面所 产生 的单位线迭
加而成 ,所以分 区单位线 Q分 就是把相应流带单位线 q迭加 即
可。亦即:
尺,
= △f— P
图 1
j =4
Q= 。 ∑q
fl =
i =8
Q= f 兀 ∑q

河流的影响

河流的影响

河流与气候:(1)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降水与气温)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温差变小)、降水(增多)等植被对河流的影响:1)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量;2)保持水土,减少泥沙含量。

水库对河流的影响:使水库以下河段的径流两量季节变化小,使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少,改变枯水期的水质,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河流与人文要素的关系:1、河流与农业世界农业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和冲积平原地区,其提供的有利条件有(1)灌溉用水:干旱、半干旱地区房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湿润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2)河流携带泥沙在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冲积扇等,肥沃的土壤。

河流与工业:工业沿河分布的主要区位优势是:1.河流的运输价值。

2.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3.影响工会的布局:(1)对水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厂;水污染工厂(印染厂)、水厂的布局(有色冶金工业)河流与城市: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两岸与三角洲地区,其区位优势包括:1.提供水资源。

2.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水运与港口)。

3.农业基础好。

4.地貌条件好,地形平坦。

河流与人口分布:河流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往往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长江沿岸、尼罗河地区和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原因分析:工农业发达,城市集中,交通运输便利,历史发展悠久等河流与旅游业:河流是一种水景,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景观。

如:尼罗河风光、桂林山水、三峡、多瑙河风光、三江并流地区等。

一般欣赏要求:坐船或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河流的开发与利用:(航运、水能、灌溉、养殖、旅游等)――1.航运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

自然条件:河道宽,水量大,季节变化小,航运条件好,通航里程长,无结冰期。

多种运输方式联运航运价值大。

人文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量大。

2.水能资源(受落差和径流量的影响)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建大坝:大坝选址的一般原则:(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的地区;(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尽量避开断层、卡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4)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修建水库的利弊

修建水库的利弊

水库的综合效益
修建水库的好处: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修建水库的弊端:
对库区上游的影响:水库蓄水蓄沙,水质下降,洄游产卵的生物数量减少;淹没农田,迁移居民
对库区的影响:库区水质富营养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发加剧,导致库区耕地盐碱化;蓄水使得库区压力增大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如库区地震;对库区下游的影响:下游泥沙沉积减弱,有机质沉积减少,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入海口因沉积减缓,加之海浪侵蚀使得三角洲(海岸线)后退威胁沿海地区;入海口营养物质减少,影响动植物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对河流径流过程的影响分析——以故县水库为例史艳华 邹鹰丰华丽(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水流情势是河流生境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天然水流情势。

本文基于Richter提出的生态水文指标体系,分析了洛河流域长水站的生态水文特征变化。

结果显示总体上故县水利枢纽对河流天然径流的影响程度较大。

关键词:水利工程;IHA 法;水文特征值近几十年来,随着河流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大,河流的自然水文情势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或调节,面临不同程度改变,并影响到河流生态系统,致使河流生态系统退化。

如何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与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河流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Leroy Poff等阐述水流情势在支撑河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Stanford等认为水流是河流生态的驱动力[2],控制着生物栖息的关键因素如水深、流速和栖息空间等。

因此,可以借助传统的水文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与生物习性相关的河流生态水文因子(要素)的变动,来确定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目标。

Brian D Richter 等于1997 年提出IHA [3]( 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 法用于评价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过程的影响,分析河流在人类活动干扰前后与生态相关的水文因子过程变化。

国际上许多研究成果采用该方法评价了河流修建大坝、分取水对河流生态水文特性的改变,确定相关河流的生态水文保护目标[4~6]。

本文主要应用IHA 法对故县水库的河流径流过程影响进行评价。

故县水库位于黄河支流洛河中游河南省洛宁县境内,水库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

水库的调蓄作用改变了大坝上下游水文情势,影响了洛河中下游的水生态系统。

研究洛河生态水文特征变化,确定并量化生态水文保护目标,可为故县水库的生态调度提供依据。

因此,本研究在收集整理长水站1971~2005年共29年的日径流资料的基础上,基于Richter提出的生态水文变动指标体系(IHA),分析了洛河流域长水站的生态水文特征变化。

1 IHAIHA指标体系采用32个水文指标变量来评价生态水文状态改变,并将这些指标划归为流量大小、发生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和变化率等具有生态意义的五大类(表1)。

表1 IHA 法的水文参数及其生态影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学基金项目(50509017)第一作者简介:史艳华(1981—),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生态水利研究。

E-mail:yhshi @IHA 统计组特征水文参数生态系统影响*月水文值大小数量,时间月平均值1.水生生物栖息可能性2.水滨植物供水可得性3.水资源的可获性4.野生生物饮水易获性5.影响水温与溶解氧年水文极值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数量,持续时间年最小、最大1 天平均值;年最小、最大3 天平均值;年最小、最大7 天平均值;年最小、最大30天平均值;年最小、最大90天平均值;1.生物体竞争与忍耐的平衡2.创造植物散布的条件3.河渠地形塑造与栖息地物理条件培养4.植物土壤含水紧张5.野生生物脱水6.水紧张持续期7.植物群落分布年水文极值的发生时间时间年最大1天发生日期;年最小1天发生日期1.对生物体压力的预测与规避2.迁徙鱼产卵信号高、低流量脉冲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数量、频率和持续时间每年高流量脉冲、低流量脉冲次数,平均持续时间1.植物土壤含水紧张的频率与尺度2.洪泛区水生生物栖息可能性3.影响床沙分布水文值的变化率和频率频率,变化率涨幅年平均值,降幅年平均值, 上涨次数,下降次数1.植物干旱压力2.非游动性河浜生物体干燥压力注:*源自Steve Swanson, resource notes No.58 (http:// www./ nstc/resources/resnotes.html).2 改进的IHA法在故县水库的应用Poff[7]认为当分析的数据的时间序列至少为20年时,由年际气候变化等因素对IHA计算结果的影响,基本上会减少或消除。

因此,对于IHA分析数据的时间序列通常不应少于20年。

但本文由于资料限制,不适宜采用传统的IHA法计算,而应采用改进的IHA法。

改进的IHA法可以选择一个或一组不受人类影响的测站作为气候控制手段,例如水库上游的水文站,“前期”先建立研究站和水库上游站的同步流量之间的统计学关系,然后由此关系推出研究站在没有水库情况下的“后期”流量过程,就可以用IHA法和实际的(有水库在的情况下)“后期”流量进行比较。

长水水文站是洛河上游干流出口控制站,位于故县水库的下游。

以故县水库建库前1971~1989年长水站和卢氏站的同步观测资料建立两站日平均流量的回归关系,用此回归关系预测长水站在建库后1994~2005(缺2000、2004)年的日平均流量,作为水库影响前的数据,以实测的1994~2005(缺2000、2004)年的日平均流量作为水库影响后的数据,进行IHA 参数计算。

根据IHA 法,需要确定高低流量脉冲的阈值:将长水站建坝前的所有年份日流量值由小到大依次排序,分别取位于75 %和25 %的流量值为高低脉冲流量的阈值,分别为36.5m3/s和11.8m3/s。

将水库建造后的水文序列的32个参数进行统计,比较两序列值的差别,见表2。

表2 洛河长水站IHA参数统计表IHA参数组平均变差系数CV 流量(m3/s)偏离量(%)水库影响前水库影响后偏离量(%)水库影响前水库影响后第一组:月流量1月平均流量2月平均流量3月平均流量4月平均流量5月平均流量6月平均流量7月平均流量8月平均流量9月平均流量10月平均流量11月平均流量12月平均流量6.344.245.1310.114.112.035.049.044.838.314.16.776.944.328.8810.913.632.627.724.729.432.511.88.2692738-4172-21-50-34-15-16220.150.140.571.371.421.041.111.261.741.631.380.750.690.820.590.890.801.381.090.972.311.851.000.693604864-35-44-33-2-233313.5-28-8组平均值12%66% 第二组::年水文极值大小及持续时间最小1日平均流量最大1日平均流量最小3日平均流量最大3日平均流量最小7日平均流量最大7日平均流量最小30日平均流量最大30日平均流量最小90日平均流量最大90日平均流量3.746063.764023.792543.841094.1656.50.8193710.8762830.9711841.7473.63.7644.0-78-39-77-30-74-28-55-32-10-220.090.870.080.900.081.010.080.970.130.990.721.090.661.170.611.130.651.020.640.977002572530663127135392-2组平均值-44%326%第三组:年水文极值发生时间年最大日流量发生时间年最小日流量发生时间226.9164.8189.8139.5-16-150.190.680.450.9313737组平均值-16%87% 第四组:高低脉冲频率及持续时间年高流量脉冲发生次数年低流量脉冲发生次数高流量脉冲平均历时(d) 低流量脉冲平均历时(d) 4.807.506.2340.557.2021.704.5213.4850189-27-670.440.190.900.330.540.360.560.442389-3833组平均值36%27%第五组:水情变化率及变化频率上涨率年平均值下降率年平均值上涨次数下降次数24.44-11.6631.2034.807.43-6.4591.9093.10-70-451951680.89-0.790.160.150.74-0.710.080.07-17-10-50-53组平均值62%-33%由表2 计算结果可看出,由于故县水库的修建,下游水情变化有以下几点特征: ①第一组参数计算结果说明,建坝后月流量均值冬季平均增加40.3%,夏季平均减小27.2%,造成年内流量分配过程趋均匀;②第二组参数计算结果说明,水文极值有较大程度的减小,其中年最大一日平均流量减小78%,年最小一日平均流量减小39%;③第三组参数计算结果说明,水文极值发生时间也有变化,建坝后最大日流量发生时间比建坝前平均提前37天;④第四组参数计算结果说明,建坝后高水流量发生次数和平均历时无太大变化,但低水流量发生次数平均增加14次,平均历时减少27天;⑤第五组参数计算结果说明,建坝后上涨率平均减小70%,年上涨次数平均增加61次,下降率平均减小45%,年下降次数平均增加58次。

如下图所示,图中直线分别是水库影响前和水库影响后各相应参数的平均值。

流量(m 3/s )月份图1 水库影响前后长水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年最大日平均流量(m 3/s )年份无水库影响系列值图2 水库影响前后年最大日平均流量比较月份年份图3 水库影响前后年最大日流量发生时间上涨率(m 3/s /d a y )年份无水库影响系列值图4 水库影响前后上涨率年平均值比较上涨次数年份无水库影响系列值图5 水库影响前后上涨次数年平均值比较历时(d )年份无水库影响系列值图6 水库影响前后年高流量脉冲平均历时比较分析以上故县水库修建造成的水情变化特征,一方面,由于故县水库是年调节式水电站,其拦蓄和调节洪水能力造成故县水利枢纽对河流天然径流有一定程度地改变,是形成年内流量分配过程趋均匀且年最大日流量发生时间提前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大坝的修建形成水库,使上游水位略有提升,其削峰坦化作用是建坝后上涨率和下降率很大程度上趋于平缓的原因;第三个方面,由于水库发电供水运行的需要,使得下游水位涨落急剧变化,是形成上涨次数和下降次数明显增多的原因。

3 建坝前后典型年的径流情况比较为了进一步验证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特选取了建坝前后几个丰、平、枯的典型年份进行分析比较,如图7、图8、图9。

选择1996年为建坝后的平水年,1979年为建坝前的平水年,2001年为建坝后的枯水年,1977年为建坝前的枯水年,2003年为建坝后的丰水年,1983年为建坝前的丰水年。

平水年的比较:102030405060流量(m 3/s )月份图7 平水年份建坝前后月平均流量比较丰水年的比较:50100150200250300流量(m 3/s )月份图8 丰水年份建坝前后月平均流量比较枯水年的比较:1020304050流量(m 3/s )月份图9 枯水年份建坝前后月平均流量比较各典型年份径流过程的详细变化情况见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