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重点考题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中国医学史复习提纲(附重点)

中国医学史复习提纲(附重点)

中国医学史复习提纲导论一、中国医学史概念中国医学史是一门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二、学习目的、作用⒈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即认识现实、预见未来)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只有懂得过去,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在、预见将来。

⒉增强自信、热爱本专业几千年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

至今仍有其优越性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强调辩证综合治疗⒊学习古代医家良好的医德、医风,探索真理的勇气。

三、学习方法⒈掌握历史上重要的医家、医著、医事。

⒉调查研究,实地考察。

⒊临床验证,总结提高。

四、考查方式⒈闭卷独立完成(教材学习完后进行一次考查)⒉平常课堂作业检查,包括笔记。

医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可以追溯到12世纪。

现代的医学史研究始于20世纪30、40年代。

著名的史学家有陈帮贤、王吉民、伍连德、李涛。

《中国医学史》(陈帮贤,1920年出版)、《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 早期的三部1932年英文版)、代表作《医学史纲》(李涛,1940年出版)1936年医史学术团体1937年中华医史学会1940年国际医史学会会员1937年《中华医学杂志》出版“医史专号”1946年《中华医史杂志》发行第一章医药的起源(远古——前21世纪)医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

医药起源包括卫生保健起源和医药知识两部分。

第一章第一节卫生保健居处:构木为巢—穴居山洞—挖掘土窑、地窑—建造土屋、木屋。

2、衣着:赤身裸体—衣兽皮、树皮、植物叶—原始纺织缝纫衣服。

3、用火:对人类卫生保健和最终脱离动物界有重大意义。

火能御寒、驱潮、防兽、转生食为熟食。

4、导引:由舞蹈动作中化裁出来、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它与后世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5、婚姻: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制(望门居住—居妇家制)—一夫一妻。

第二节医药知识1、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所以有“医食同源”的说法。

中国医学史重点前四章

中国医学史重点前四章

中国医学史重点前四章绪论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中医学的发展过程1.学术体系形成时期(远古到春秋。

标志:四大经典的成书);2.临证经验积累和发展时期(晋唐时期);3.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宋元时期);4.体系成熟与创新时期(明清时期);5.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近代)。

二、中医学的历史成就1.周代至三国①在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周礼·天官》中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医事分工②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药物麻醉③秦简记载有“疠迁所”,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④秦“封诊式”是法医检验鉴定的标准格式⑤战国《五十二病方》中用水银制剂治疗癣疥等外科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对三联律脉搏的认识,也是世界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图;帛书《胎产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妇产科著作⑦《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记载用腹腔穿刺放腹水,也是世界最早记载⑧《治百病方》中“五毒之药”为化学腐蚀药,这是化学制药的最早记载⑨三国时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2.晋代至唐代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器械做药物灌肠疗法;记载了天花病、脚气病、恙虫病和疥虫以及食道异物治疗;以毒攻毒:提出用狂犬脑浆敷贴伤口以免疫狂犬病②南北朝《僧深集方》中“五瘿丸”用鹿的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大,是最早的脏器疗法的记载③隋朝《诸病源候论》鉴别天花和麻疹;记载了肠吻合术、漆过敏症、血管结扎止血等④唐开创世界最早的大型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⑤唐《外台秘要》记述了消渴病人尿甜、黄疸病的尿检验、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3.宋代至元代①宋开办世界上最早的药局管理药事,包括和剂局、药材所、卖药所、惠民局;成立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发明最早的医学教育模型—针灸铜人;产生最早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秋石”的提炼②元代在骨伤科和外科方面发明了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缝合曲针”4.明代至清代:明代发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第一章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一、早期人类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活动包括:居住、衣着、食物和用火、导引、婚配(火的使用在人类卫生保健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与医学起源关系密切的是:原始农业(神农);原始畜牧业(伏羲)三、针灸术起始定在新石器时期,古老的医疗工具,后世金属刀针的前身)。

《中国医学史》第一、二、三章学习要点(适用于大陆本科班)

《中国医学史》第一、二、三章学习要点(适用于大陆本科班)

《中国医学史》第一、二、三章学习要点(适用于大陆本科班)《中国医学史》第一、二章学习要点(供大陆本科班使用)第一章医药的起源1. 火的使用为哪些原始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一些原始的治疗方法如热熨法、灸治法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2. 何谓“导引”?导引是一种医疗保健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是远古人民按照医疗保健需要而创编的“摇筋骨,动肢节”的活动锻炼方法。

导引是由原始舞蹈演化而来的。

3. 何谓“针法”、“砭石”、“灸法”?砭石: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灸法:通过对人体某些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法:通过对人体某些部位进行固定的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4. 原始社会的婚配方式有什么特点?男女杂游,不媒不娉---血缘家庭---群婚状态---一夫一妻制5. 人类对于矿物药的认识开始于何时?原始社会末期6. 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和现代考古出土实物的研究,一般认为针灸术的起源于新时期时代7. 原始外治法包括哪些内容?止血法按摩治疗热熨法第二章早期医药经验1. 现存最早的关于疾病的记载见于古代文献甲骨卜辞。

记载多达40多种2. 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首见于甲骨文3. 《周礼·天官》中所载“五药”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草木虫石谷4. 《左传》中的成语“病入膏肓”提出了哪些治法规范?攻(灸)之不可,达(针)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攻”“达”“药”5. “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分别最早见于哪两部古籍?《周易》《尚书·洪范》6. “天人关系”包括哪两方面内容?顺应天地天人同构7. 受到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此时期的医学理论强调实用念,而缺少对纯粹知识的追求。

8. 《左传》中提出的“六气致病说”的内容是什么?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眀淫心疾9. 成语“防患于未然”出自哪部著作?《周易·既济》10. 何谓“藏冰”、“变火”?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榨榴之火,冬取槐檀之火11. 应用“国人逐瘛狗”的方法预防狂犬病的记载见于《左传·襄公十七年》12. 现存先秦文献中关于药物记载的两部非医学专著是什么?《诗经》《山海经》13. 周代宫廷医生分为哪几类?近似乎今日的哪类医生?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营养医生、内科医生、伤科医生第三章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1.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2. 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剂学资料是《五十二病方》;最早的医疗体操图是《导引图》_;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是《却谷食气》___;最早的导引术专著《引书》___;最早的诊断专书是《阴阳脉死候》_;最早的疾病证候学专论《脉书》___;最早的妇产科著作是《胎产书》_,书中对于胎教的记载是医学史上最早的论述。

中国医学史复习

中国医学史复习
气、精、神
阴阳、五行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天人相应影响很大
2、病因学
医和“六气致病说”——中医最早病因学说
(既重视外界自然致病因素,也重视内伤情志致病因素)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季节气候因素:六气太过、四时不正常,发生疾病
六气致病:阴盛则寒、阳盛则热的病理学说基本明确
五味、五色、五声概念初步形成情志因素饮食因素
四、儿科:《颅囟经》:现存最早儿科专著
三、病因证候学的探索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证候学专著。成就:
1、对疾病的记述广泛而详确。
2、在病源认识上颇具科学性。
3、对症候的描述细致而准确。
对后世影响深远,宋列为医生必修之书,曾传日本、朝鲜。
第二节药物学的进步
一、《新修本草》:唐·苏敬等人编撰,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载药844种,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
二、淳于意
姓淳于,名意,临淄人,曾任齐国太仓长,故又名仓公,治病记述“诊籍”,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
三、涪翁
东汉四川涪水附近一位民间医生,精通针灸学、脉学,医术传弟子郭玉。
四、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东汉著名医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发明“麻沸散”,在外科麻醉方面有重大贡献。创造五禽戏,为我国古代医疗保健体操。
《中国医学史》(陈帮贤,1920年出版)、
《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 1932年英文版)早期的三部代表作
《医学史纲》(李涛,1940年出版)
1936年医史学术团体
1937年中华医史学会
1940年国际医史学会会员
1937年《中华医学杂志》出版“医史专号”
1946年《中华医史杂志》发行

《中国医学史》期末考题型及复习范围

《中国医学史》期末考题型及复习范围

《中国医学史》期末考题型及复习范围《中国医学史》期末考题型及复习围(2012级中医学专业)题型-、单选题例如:1.⼤学中医教育创办于年。

A.1921B.1956C.1978D.1996E.20022.下列不属于清代温病学家的是?A.吴昆B.叶桂C.薛,雪D.吴鞠通E.王孟英3.“消渴”相当于现在的病?A.糖尿病B.肝炎C.胃炎D.甲亢E.伤寒4.《甲⼄经》厘定的⽳位是个?A.349B.720C.361D. 185E. 3545.《涓⼦⿁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书?A.科B.外科C.妇科D.⼉科E.伤科⼆、填空题例如:1?中国最早的医学校是隋朝的______ 。

2?《仙授理伤续断秘⽅》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________ 科专书,由唐代蔺道⼈所著。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寒杂病论》被后⼈誉为" ________ 之祖”,包括《伤寒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部分。

答案:1.太医署2.伤科 3.⽅书⾦匮要略三、名词解释1. 三舍法2.⾓法3.虏疮4.⼤⽅脉5.服⽯答案:1. 三舍法:北宋王安⽯改⾰时,在国⼦监、太医局等官办学校实⾏的管理制度,学⽣⼊学时根据⼊学时的才能表现分为上舍、舍、外舍三等,以后在读期间结合⼤⼩考成绩进⾏动态升降。

三舍学⽣的待遇有别。

2. ⾓法:即拔罐法。

因古代⽤兽⾓做拔罐疗法的器具,故称。

唐代太医署中有“⾓法”专科。

3. 虏疮:即天花。

因相传最早在东汉光武年间由军⼈于“击虏”⽽传染,故称虏疮。

最早记载于晋洪的《肘后救卒⽅》。

4. ⼤⽅脉:中国古代医学分科之⼀,专门治疗成⼈疾病,约相当于今天的科。

宋代的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

5. 服⽯:晋时流⾏服⽯。

相当于古代的吸毒。

古⼈将⽯钟乳、硫黄、⽩⽯英、紫⽯英、⾚⽯脂五种矿⽯制成药粉服⽤,称为五⽯散。

服⽯后发热,须寒⾐、寒饮、寒⾷、寒卧,故⼜名“寒⾷散”。

中国医学史重点考题复习进程

中国医学史重点考题复习进程

中国医学史重点考题1.火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保健史上的意义是什么?(P2)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由生食转向熟食,熟食使肉类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使人的身体和大脑得到的营养增加,提高了人类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火还可以取暖御寒,改善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减少因久居寒冷潮湿的洞穴引发的疾病;火的使用还是一些原始治疗方法。

2药物是如何被发现并用于疾病治疗的?(P6)原始人类在采集各种野果、种子或挖取植物根茎来获取更多食物中,往往会误食某些植物而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死亡等意外情况,有时也会因食用了某些植物使身体原有的痛楚不适减轻甚至消失;或同食一种植物,因摄入量的多少而出现不同效果,从而逐渐认识了各种植物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趋利避害。

3婚姻制度的演变对人类的繁衍的影响如何?(P4)由野合到血缘群婚再到对偶婚,这种婚姻形态的演变和进步,减少了因近亲婚配导致的遗传疾病,非常有利于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繁衍。

4.应该怎样看待医药起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P10)各种观点都从不同的层面揭示出医学起源的内涵,但似乎远未洞悉事物的全貌,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并非单一因素所为。

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1.“六气致病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就?(P16)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①以四时、五节、六气等季节、气候变化为主要病因的观念已经形成②从阳淫热疾、阴淫寒疾的记载来分析,“阳盛则热,阴虚则寒”的病理学说已基本确立,并且“风淫末疾,雨淫腹疾”之说与中医学说风病四肢痛、湿病有腹泻的理论有密切关系③五味、五色、五声的概念,对后世中医诊断学及药理学具有启发作用④实物病因开始出现,鬼神致病之说开始动摇。

它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是基于对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变化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而形成的。

中国医学史重点题目复习 更新版

中国医学史重点题目复习 更新版

中国医学史重点题目复习一、医药知识来源于何处?几种错误的医药起源论各自的症结在哪?(本题为重点)●医药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及与疾病斗争的实践;1.医源于圣人,其症结在于对杰出人物的某些作为和贡献作出了无限的夸大,以致达到了神化的程度;2.医源于巫,其症结在于不仅把医学发展中的某个片段当做历史过程的全部,而且还表现在闭眼不见医巫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因而最终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混为一谈,既颠倒了历史,也抹杀了医药的实践性和科学性;3.医源于动物本能,其症结在于无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救护与人类医学之间的严格界限。

这便从根本上巧妙地勾销了人类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因而同样是错误的。

二、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的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本题为重点)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为西晋早期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它内容丰富,叙述系统,理论完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多方面内容。

其主要成就有:1系统整理了人体腧穴;2提出了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3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4总结了临床针灸的治疗经验,按病论穴;5《甲乙经》的重要成就还在于,它既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晋以前业已亡佚的针灸文献,多赖此书而存其精要,又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

后世多以此为教习课本或编辑针灸著作的参考。

因此,《甲乙经》不仅成为中医学宝库中的珍藏,而且由此建立了较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理论、经验咸备的针灸学专书。

三、简论温病四大家的主要学术成就及其代表作。

(本题为重点)四、金元四大家分别代表了哪些学术流派,各自的学术思想以及其代表作是什么?(本题为重点)五、试述宋金元时期影响医学发展的诸因素。

对现代中医的发展有何启示?(本题为重点)(启示部分请同学们查询资料自己总结完成。

如果没有启示内容回答,将扣除50%分值)(1)宋金元政府对中医药的极大重视。

国家设有完善的医药卫生机构,制订了一系列的医事制度和法规;(2)儒医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使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3)意识形态的学术争鸣,尤其是新儒学(理学)哲学思想的影响,使医学界出现了很多革新家。

中国医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医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疠迁所:云梦秦简中记载的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场所。

2.六气致病说:《左传》中记载的秦国医和诊疾时提出的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致病原因。

标志着对疾病的认识从实际出发,脱离了鬼神致病说。

3.《诸病源候论》:由隋代巢元方主撰的病因证候学的理论性专著,全面整理总结了前代临床证候,达到较高水平。

4.太医署:由唐朝承袭隋制,在长安设置的机构,既有医学教育职能,又有医疗职能,是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

5.翰林医官院:宋代建立,后改为医官局。

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

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

6.校正医书局:北宋时期集中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收集,考证,校勘和整理,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籍传播有重要贡献。

7.导引:一种原始舞蹈动作演变的医疗保健体操,摇筋骨、动肢节的活动锻炼方法。

与按摩、推拿等体育疗法的起源有密切关系。

8.局方:初称《和剂局方》,由裴宗元、陈师文等编撰,作为官药局制剂规范,后经增补校订,改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9.针灸铜人:由北宋王唯一受诏设计铸造,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内藏脏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一种创举。

10.曲针:为李仲南《永类钤方》记载,引丝线或桑白皮线皮线由内向外逐层缝合,堪称伤科史上的重要发明,是我国伤科文献中的首次记载。

11.旱苗法:取下处于痊愈期的天花患者的痘痂并研细后,用银管吹到未患天花,儿童鼻腔内,所用豆痂要求光圆红润,使其产生天花反应,以获得免疫。

12.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13.食医:周代掌管宫廷饮食滋味温凉及分量调配的医官。

14.疾医:周代宫廷医生之一,相当于内科医生。

疾医已经不仅为王室服务,而且施治万民疾病。

15. 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专管治疗各种脓疡、溃疡、金创、骨折等,周代宫廷医生之一。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医学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夏朝B. 商朝C. 汉朝D. 秦朝2.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它包括以下哪部分内容?A. 针灸疗法B. 方剂用药C. 五运六气理论D. 大荒之术3.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医药方剂书,它主要记录了哪个领域的知识?A. 中药材的采集和炮制B. 针灸疗法的使用技巧C. 推拿按摩的手法D. 处方配伍和治疗方法4. 以下哪位医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的奠基人?A. 仲景B. 李时中C. 黄帝D. 王叔和5.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它的作者是谁?A. 葛洪B. 司马迁C. 华佗D. 张仲景二、填空题1. 中国医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医术学派,他们注重实证观察和研究,对中医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个学派被称为__________学派。

2. 中国医学史上出现的一种瘟疫史称为__________。

3. 中国古代的宫廷医生被统称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医学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医学发展的影响。

2. 中国医学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医学经典,它们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 简述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哪些互补和共同的特点?四、论述题中国医学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你从中医典籍、医学家和医学理论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性和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D4. B5. D二、填空题答案1. 难经2. 疟疾3. 宫廷医官三、简答题答案1. 中国古代医学的特点包括: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提倡个体化治疗,注重预防为主。

中国古代医学对世界医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药物资源以及独特的治疗技术方面。

2. 著名的医学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VIP专享】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VIP专享】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简述奴隶社会的中后期我国已有哪些医事制度的建设周代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相当严格的考核制度。

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

医政机构的设置:设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定考核,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慎病死,根据医生的治愈率,评定医生的级别和俸禄,建立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

试述《黄帝内经》的基本内容与成就。

《黄帝内经》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问题,正是这些重要论述,构建起了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它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体现的基本精神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整体观念。

包括人体自身是统一的,人的身心是统一的,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一为强调自然对人的制约性,二为积极地适应自然),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2)强调脏腑经络。

《内经》所论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构成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辨证论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

既用以说明普通问题,也用以说明具体问题。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成就之外,《内经》对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内容也都有丰富的阐述。

这些内容对中医学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总之,《内经》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藏象学、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生理病理学、养生和预防医学、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进入系统的理论总结新阶段。

试述《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与成就。

(1)提出了辨证论治范例。

一是《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张仲景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正气的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是《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1.以脏腑辩证论述内科杂病为主。

2.开后世脏腑辩证之先河。

3.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病因学说。

成中医大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成中医大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1.中医学的发展过程:(1)学术体系形成时期。

(2)实用经验发展时期。

(3)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

(4)传统延续与创新时期。

(5)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

2.秦代“疠迁所”→世界医学史上最早麻风隔离病院。

3.药物的起源:植物药(采集→农耕),动物药(渔猎→畜牧),矿物药(采矿→治炼)针灸:“砭石”最古老的医疗工具。

4.医药起源总结: (1)劳动是决定医药起源的本质因素。

(2)圣人是影响医药经验总结,理论提炼的关键。

(3)巫术是医药专业化分工的起点。

(4)动物本能是医药发展过程的启示和借鉴。

5.“甲骨卜辞”:对疾病认识的最早纪载。

6.《左传》“病入膏肓”:提出了“攻”“达”“药”治法规范。

7.《左传》秦、医和提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说。

8.《左传》“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预防遗传病、先天病。

9.《周礼‧天官》“五药,草木虫石谷”:药物最早分类。

10.《诗经》:早期记载药物的珍贵史料。

11.《山海经》:最早纪载药物功用。

(126种)12.酒的作用:通经活络、令人兴奋、麻醉镇痛、消毒杀菌。

13.伊尹创制汤液为历史传说。

14.《周礼‧天官》当时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疗效判定等级“十全为上,十失一~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且还有病历纪录和死亡报告。

15.《史记》扁鹊,最早被记载之医家16.淳于意的“珍籍”为最早的医案17.华陀发明“麻沸散”,创制“五禽戏”18.《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我国最早经脉学说文献19.《五十二病方》:现存最古老医学方书,已有辩证论治的雏形20.《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医疗体操图21.《却谷食气》:我国现存最早气功导引专著22.在《素问》注本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王冰。

《重广补注皇帝内经素问》又称《次注皇帝内经素问》23.《皇帝内经》为中医理论医学基础,成就(1)强调整体观念(2)重视脏腑经络(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约于战国—秦汉成书,其中(1)主要为人与天地自然,人体自身,人的心身,人与社会是统一的24.《难经》成书于西汉末—东汉间,开创“寸口定位”诊脉法之先河,读取寸口,为脉诊的革新25.《神农本草经》=《本草经》=《草经》:我国现存最早药物学专书,成就(1)创药物学三品分类法:收载365种药物,分上、中、下三品(君、臣、使) (2)概括记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及采集加工炮制方法(3)记载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4)论述药物的功效和主治26.《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张仲景,成就(1)提出辩证论治范例(2)对方剂学的贡献:提出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多种方剂剂型、记载大量有效方剂;为“方书之祖”,收方269首(成书不久后散佚,晋.王淑和搜集整理成《伤寒论》→整理研究《伤寒论》者,尚有唐.孙思邈)27.《素问训解》金元起注,为最早《素问》注本;《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法,现存为最早《内经》注本。

中国医学史全[专业知识]

中国医学史全[专业知识]

一、中国医学的萌芽时期 (远古~春秋)
二、中国医学的奠定基础时期

(战国~秦汉时期)




专业培训
3

中国医学的萌芽时期
(远古~夏.商.周.春秋~公元前476)
1、医药学起源时期 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
2、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时期

国 医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
学 史
(夏~春秋,奴隶社会)
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 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
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
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
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对
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
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
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
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
它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从而
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中 国
导引:

从模仿动物姿态和人们劳作,经过加工发展而来
学 婚姻:

原始群的两性关系杂乱——血缘群婚(内婚制)——氏族外婚
(旧石器中期)——相对固专业定培的训对偶婚
5
1 医药学的起源
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
医药知识不断积累

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

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
医 学
行医处仍有杏林。

专业培训
29
马王堆汉墓医书
1972~1974年,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三座西汉古墓,其中三号汉墓 出土了一大批帛书和竹木简,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及医学。

中国医学史复习

中国医学史复习
③书中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相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
4、《伤寒杂病论》 ①确立了辩证施治原则
②现在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最早提出三因致病说两部分,并有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金匮的说法。
5、扁鹊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6、淳于意 叙述25例医案 被称为“诊藉”,是现存时期)
Ⅰ.温补派与反温补派
(1)温补派 明 薛己、张介宾、赵献可
(2)反温补派 清 徐大椿、陈修园
II 王清任 《医林改错》 强调补气活血与活血逐瘀两个原则。
III.外科与伤科
外科三派:1。 《外科正宗》 陈实功——外科正宗派。
2、《外科证治全生集》 王维德——外科全生派
(4) 医师考核制度: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5) 这一时期对病历记录及死因报告已经给予重视
三、诸汉墓出土的医书
1、汉马王堆医书
①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最早的针灸类医书(经脉类)
②《五十二病方》
最早的古方书,全书分52题,现存医方总数283个,用药达247种之多。书中所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尤以外科所占比重最大。
(2)《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共载药921种,其中716种是《本草纲目》所受未载或叙述不详者
②.方剂学
《普济方》 明 共收方61739首,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
③.明四家(1)吴有性“戾气”学说
(2)叶桂 《温热论》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3)薛雪 《湿热条辨》 (4)吴瑭 《温病条辨》 创立三焦辨证
③. 重视妇女、儿童疾病的诊治。

医学史复习-教学课件.doc

医学史复习-教学课件.doc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一、思考题:1.为什么说《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2.《千金方》作为晋唐四部综合性医著之一有何特色?3.宋金元时期针灸学有什么突出的成就?4 •试述明清的本草学成就。

5.简述金元四大家各自的特色。

6.简述温病四大家在温病学发展上的主要贡献。

7.中西汇通四大家的著作和主张是什么?8 •简述古代针灸学发展史。

9.简述古代方药学发展史。

10.清代医家陈修园著有《医史三字经》,内容为:“医之始,本画國。

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更洋洋。

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

伤寒著,金匮藏, 垂方法,立津梁……。

”请根据您所学的中国医学史知识,试冋答:(1)文屮加框的文字分别代表一位古代医家,请写出这些医家的全称或正式名字,并作简介。

(2)请列岀文中提及的古代中医著作,名称不全者补充完整。

并简介其内容和成就。

二、复习资料:1. 是一种医疗保健方法,最初系由中化裁而来。

(6)2. 可谓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即源于此。

眨石来自东方。

灸:从火,与火有关,从來。

(8)3. 灸法治疗的最基本原理是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

(9)4. 我国发现的对疾病记载的最早文字是。

(17)5.甲骨文对疾病的记载,是划分的。

6. 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可能是《h (19)7. 首次提出太过的情志活动会损害健康地记载是《》。

(22)9.现存文献中,最早旁涉药物的书籍是《》,且开始出现固定病名。

(22)8. 阴阳学说源于《》,五行学说起源于《》10. 在先秦文献屮,收录药物最多的书籍是《》(22)11. 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功用的书籍是《》(23)12. 《》尊遭为“”。

(23)13. 首先出现“卫生”二字的书籍是《》。

(25)14. 据《》载,已建立起了一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

(26)16.被称为《灵枢•经脉》祖本的是马王堆帛书《15. 现存文献屮,最早提出“六气致病”说的医家是的。

(28)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是马王堆帛画《 》。

中国医学史(考试)

中国医学史(考试)

中国医学史(重点)《中国医学史》的含义: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原始社会的医学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2、砭石:我国最早的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包或浅刺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

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代3、灸法:对某一部位进行长时间固定温热刺激的方法夏~~春秋时期的医学1、对流行病最早的记录:疾年、降疾、雨疾、疾疫2、医和:六气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3、酒为百药之长(酒的功用):兴奋、麻醉、溶剂、消毒杀菌、驱寒、散瘀、活血通络、挥发4、汤药:伊尹,单味变复方5、《周礼·天官》医事分工:食医、疾医、疡医、兽医战国~~东汉时期的医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涉及经脉学的文献《黄帝内经》1、作者:托名黄帝2、成书年代:战国~~秦汉3、篇幅:《素问》、《灵枢》:各9卷,81篇4、基本内容(精神)和成就(1)注重整体观念A、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B人与社会是统一的C人体自身是统一的D人的身心是统一的(2)重视脏腑经络(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伤寒杂病论》1、作者:张机(仲景、长沙)医圣2、成书年代:东汉末3、篇幅:《伤寒论》、《金匮要略》4、主要内容和成就(1)《伤寒论》确立六经辨证论治原则《金匮要略》确立脏腑辨证论治原则(2)对方剂学的贡献~~方书之祖:组方严谨灵活、剂型种类繁多、方剂疗效可靠《神农本草经》1、作者:托名神农2、篇幅:3或4卷3、主要内容和成就(1)创药物三品分类法,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2)概述中药学基本理论A、论述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B、提出药物七情和合理论C、完整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D、阐述药物采集、加工、炮制和制剂(3)记载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4)论述药物的功效和主治(5)我国研究制药化学的滥觞华佗:外科鼻祖魏晋南北朝的医学《脉经》第一部脉学著作1、作者:晋·王叔和2、主要成就1)确立“寸口诊脉”的脏腑定位2)整理归纳24脉,规范脉象名称3)强调诊脉与临床治疗结合《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1、作者:晋·皇甫谧2、主要成就1)系统整理人体腧穴(349个,比《黄帝内经》多189个)2)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穴位排列方法3)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4)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经验《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药物自然属性、功效分类《雷公炮炙论》现存最早炮制学专书雷斆,炮制业鼻祖,《肘后救卒方》“肘后”指随身携带以备急用“救卒”意在救治突然发生的急病1、作者:晋·葛洪,字稚川,号抱补子,江苏南京句容人代表作:《抱补子》《肘后救卒方》老婆鲍姑(潜光)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2、羌虫病、狂犬病以毒攻毒、天花、结核病、隔物灸《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外科专书整理者:北齐·龚庆宣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医事分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1、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我国现存最早《内经》注本2、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诸病源候论》现存最早的病源症候学专书1、作者:隋·巢元方等人2、主要成就1)详细记载各种疾病2)正确阐述疾病病因3)确切描述疾病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常合称《千金方》古代医学百科全书1、作者:唐·孙思邈2、主要成就1)注重医德修养2)集唐以前医方大成3)重视妇儿疾病4)积累丰富药物经验5)强调综合治疗6)积极倡导养生《外台秘要》又名《外台秘要方》,简称《外台》1、作者:唐·王焘(医学文献整理大师)2、主要成就1)整理保存大量古代医学文献2)搜集整理推广民间单验方3)载录唐以前医学发明《新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由唐政府主持编撰的具有药典性质的著作彩色药图844种,新增144种《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1、作者:唐·蔺道人2、成就1)较为系统的论述骨折的治疗常规2)针对骨折复位固定,提出动静结合的治则3)治疗肩关节脱臼,首次采用“椅背复位法”4)收载40余道处方,运用外洗、外敷、内服等多种方法《颅囟经》作者不详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经效产宝》现存第二部妇产科专著《胎产书》现存最早妇产科文献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嘉祐本草》、《本草图经》是《证类本草》(唐慎微)编撰的基础《饮膳正要》元·忽思慧——我国古代重要的营养和食疗专著金·成无己首次注解《伤寒论》解剖:《欧希范五脏图》、《存真图》(杨介)诊脉:施发《察病指南》创“以图示脉”法舌诊:杜本《熬氏伤寒金镜录》图文并茂验舌专书病因南宋·陈言(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完善三因致病说内科葛可久《十药神书》治疗虚劳病(主要是肺痨)专著外科陈自明《外科精要》伤科元·李仲南:《永类钤方》“曲针”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麻醉、首次采用悬吊复位法妇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总结性妇产科专著儿科宋·钱乙(仲阳)《小儿药证直诀》针灸王惟一:针灸铜人——开创了实物教学之先河法医宋慈《洗冤集录》法医学鼻祖刘完素1、生平:字守真,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人。

医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史考试复习资料一、古代医药文明医药卫生从史前文化中与人类共同出现。

萌芽(P5)旧石器遗址:用火:火疗、热熨的可能栏杆式建筑、土木合筑屋坑灶:卫生物质条件兽皮衣:御寒、保健食疗发现陶器制作:医药载体生殖崇拜(P5-6)岩画石刻、婚姻制度、形象文物。

文明古国经验医学(1)古埃及(P7-8)(前3100年始)纸草医学文献铜质手术刀(前2600年)——简单手术荷马史诗记录干尸制作——人体结构、外科切割、缝合包扎技术的提高。

认知——类比联想:气象、河水与人体脉管、呼吸名人伊姆贺特普——健康之神(前2800年)希波克拉底(前6世纪,来此游学)(2)巴比伦(p9-10)(前2000年)汉谟拉比(前1792-1750年)——《汉谟拉比法典》泥板文献按身体部位分类疾病认知——人——小宇宙(3)古印度(P10-11)(前3000年)婆罗门教——《吠陀》(前10世纪)(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认知三体液学说——四体液学说(气胆痰血)瑜伽术——统一和谐名人:苏斯拉他(前5世纪)——《妙趣集》、鼻成形手术Chrana中医学建立萌芽: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六气病因学说:阴、阳、风、雨、晦、明针刺、按摩等方法的应用、酒的使用甲骨文中“疒”的出现、对病因观念的体现药物知识、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的建立奠基:战国秦汉时期——系统化、理论化现存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医学专着的问世:张仲景(150-219年)伤寒杂病论华佗(2~3世纪)麻沸散、腹部手术,外科学鼻祖;五禽戏;中藏经(宋人伪托)针灸家——程高、郭玉扁鹊——切脉诊断淳于意——一师多徒西南亚:犹太:用水清洁、割礼《塔木德》伊朗:《阿维斯塔》、《列王记》古希腊:荷马史诗(前11~前9世纪);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四体液);恩培多克勒(原子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阿尔克迈翁(健康——和谐状态)医学流派:1.健康——完全和谐2.灵气学说3.希波克拉底亚历山大里亚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解剖与生理学炼丹术传播(前200年)古罗马奴隶主卡图;公共医疗设施——医院(家奴、士兵);精密医疗器械塞尔萨斯:运动、饮食和卫生;拉丁文写书方法学派灵气学派折衷学派医圣——盖伦:动物解剖、目的论。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1、医学源于长期的生活实践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1、甲骨文中对人体部位的认识,心是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脏•器官2、甲骨文中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舗齿的最早记载3、《左传》记载“六气致病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4、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5、《尚书》中《甘誓》、《洪》两篇,是最早岀现“五行”字样的文献。

6、酒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其意义7、汤液的发明:商代以前,人们习用单味药,且用重剂。

汤液的岀现人们由用生药转变为熟药,由重剂量使用单味药改变为适量混用复味药。

8、周代宫廷医生岀现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食医主管帝王饮食卫生,疾医相当于科医生职责是施治万民之疾病。

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

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9、周代开始重视对病历的记录和死亡原因的报告,并形成制度。

周代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对医生的考核制度。

第三章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

3、《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4、《却谷食气》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

5、《胎产书》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6、《脉书》是现存最早的疾病症候专论。

7、《黄帝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

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8卷162篇o8、《黄帝经》的基本精神: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注重整体观念,注重脏腑经络。

9、《黄帝经》价值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积累阶段上升至理论总结阶段,完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0、《难经》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首次提出奇经八脉的说法,指出了无形三焦的部位,提出肾与命门的关系。

11、《神农本草经》(《本经》《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我国药物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标志着我国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2、《神农本草经》主要容:载药365种,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提出七情和合的理论,论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论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釆集加工方法,阐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论述了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1、国医疗考核制度的最早记载见于42《周礼·天官》2、我国发明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外科缝合用的缝合曲针是在那个年代,出自于哪本书?6元代《世医得效方》3、《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是什么时期,它的内容和成就时什么?48成书战国—秦汉内容:《内经》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问题,《素问》所论包括人的心理、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

具体理论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神、津液、精,病因病机,辩证原则,诊法治则及预防养生等。

《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着重介绍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成就:1】强调整体观(1.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 2.人体自身是统一的 3.人的身心是统一的 4.人与社会是统一的)2】重视脏腑经络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4】强调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5】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4、我国现存最早的疾病证候学专论是脉学专书是什么63《脉书》;1.《脉经》 2.《脉诀》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代表作是哪一本?52《神农本草经》6、为什么说酒在医疗上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重要发明酒发明的意义是什么汤液发明的意义是什么40酒的发明和意义: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从果实发酵中发现酒。

酒在早期多用于祭祀祖先和医治病痛。

酒能“通血脉”、“行药事”,适量饮用有兴奋或强壮作用,大量饮服则可产生麻醉。

酒应用于医疗实践是医学史上的重要成就。

酒还可作为溶剂、能消毒、防腐。

汤液发明的意义:使人们由习惯用于生药而转变为用熟药,由重剂量的使用单味药转为适量的混合复味药,服用方便、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在医疗上也也开阔了用药领域,拓展了药物研究和发展的空间,加速了医药学的发展与进步。

7、我国现存最早全面运用辨证论治原则的代表作是55《伤寒杂病论》8、《幼幼集成》的作者是187陈复正9、现存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者是谁146明代马莳《灵枢注证发微》10、我国现存最早记载颈椎悬吊复位法的伤科专着是什么,在那个朝代《世医得效方》元代11、最早发明脉图的医家是谁是哪一本书12、宋朝施发,书为:《察病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学史重点考题1.火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保健史上的意义是什么?(P2)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由生食转向熟食,熟食使肉类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使人的身体和大脑得到的营养增加,提高了人类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火还可以取暖御寒,改善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减少因久居寒冷潮湿的洞穴引发的疾病;火的使用还是一些原始治疗方法。

2药物是如何被发现并用于疾病治疗的?(P6)原始人类在采集各种野果、种子或挖取植物根茎来获取更多食物中,往往会误食某些植物而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死亡等意外情况,有时也会因食用了某些植物使身体原有的痛楚不适减轻甚至消失;或同食一种植物,因摄入量的多少而出现不同效果,从而逐渐认识了各种植物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趋利避害。

3.婚姻制度的演变对人类的繁衍的影响如何?(P4)由野合到血缘群婚再到对偶婚,这种婚姻形态的演变和进步,减少了因近亲婚配导致的遗传疾病,非常有利于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繁衍。

4.应该怎样看待医药起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P10)各种观点都从不同的层面揭示出医学起源的内涵,但似乎远未洞悉事物的全貌,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并非单一因素所为。

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1.“六气致病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就?(P16)“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①以四时、五节、六气等季节、气候变化为主要病因的观念已经形成②从阳淫热疾、阴淫寒疾的记载来分析,“阳盛则热,阴虚则寒”的病理学说已基本确立,并且“风淫末疾,雨淫腹疾”之说与中医学说风病四肢痛、湿病有腹泻的理论有密切关系③五味、五色、五声的概念,对后世中医诊断学及药理学具有启发作用④实物病因开始出现,鬼神致病之说开始动摇。

它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是基于对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变化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而形成的。

3.简述周代医政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P27)医师为众医之长,负责王室与卿大夫的治疗并掌管国家医药政令,同时还要负责对应各地出现的疫情,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和治疗。

医师之下设有士、府、史、徒,各有专任。

“士”协助医师管理医政;“府”管理药物;“史”掌管宫廷文书和病案;“徒”供职役使,看护病人。

在宫廷医生的管理措施中还建立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由医师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并据诊疗病人疗效的优劣,来评价并制定其俸禄等级。

促进了医生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P35-40)《内经》历经魏晋隋唐医家的补充发挥,宋金医家的整理校正,也经历了两千年历史的反复验证,证明它确实能够反映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映了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性质、转归的规律,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

3.如何评价《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P35-37)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经常综合运用,共同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诸多问题。

4.简述《神农本草经》在中药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P45)全面总结了东汉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堪称集汉以前本草学大成之作,基本上构建起中药学的理论框架,标志着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在中医古代本草文献发展过程中影响之深远,书中记载的药物性味、功效、主治及临床用药理论和原则,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证,对人们的医疗保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错误,对后世药物学发展曾经产生过消极的影响。

5.何以称张仲景为“医圣”?(P45-50)他少时资质聪慧,尤好医术,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术远超其师,在中医学上有卓越贡献,著有《伤寒杂病论》,这部将祖国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之作,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经典著作,也是我国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其影响也远及海外,故他被后世尊为“医圣”。

3.如何理解炼丹术与制药化学的关系?炼丹术作为追求长生不老的仙术最终走向了失败,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仙丹内服有害,外用于疮疡却有独特疗效,如红升丹、白降丹,目前仍是中医外科的常用药品。

炼丹术对世界科学发展也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炼丹过程中,炼丹家在世界上最早掌握了汞、铅等矿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方法,所使用的升华、蒸馏等技术,促进了制药化学的发展。

中国炼丹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的摇篮。

“医药化学源于中国”。

5.简述晋唐时期的中外医学交流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P82~83)朝鲜医药传入我国,《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都有相关记载。

中国和印度均为世界文明古国,医药交流频繁,隋唐时期中医学吸收印度医学之长,丰富发展了药物学和医疗技术。

晋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中医学与周边各国交流也日益扩大。

一方面中国医学不断向海外传播,对世界医学尤其是日朝两国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中医学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知识,极大地促进了自身发展。

第五章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家的创新1.试析宋代医学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社会因素?(P86~87)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理学思潮兴起;运气学说盛行一时;政府对医学发展十分重视,设立了较为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建立了国家药局,并颁布了世界最早的国家成药标准;历史上唯一的校正医术局成立,整理刊行了许多重要医籍,其流传影响至今;宋代加强文官统治,部分文人进入医学队伍,较大提高了医学队伍的整体水品,出现了儒医;医学教育、医学理论、临床各科、本草方药等多方面全面发展;一些杰出的医家和流派出现,突出代表为金元医家,起革新思想和学术创新影响深远。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颁行对医学产生的影响是什么?(P104)《局方》在宋金两朝流传广泛,具有权威性,是官方进行药事管理必须遵循的准则。

不仅一家具备,一般百姓也多备置,以便遇到病疫时,寻方检药。

当时甚至出现了“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持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为俗”的局面。

3.“校正医书局”对古医籍整理刊行所形成的作用是什么?(P88)标志宋代校正医术已达高潮,它极大地促进了医药学知识的继承和交流,为医学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医学传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由于宋人对古籍重新编次、补增、改注、删改原文,也给后人学习、研究、整理古籍留下不少困惑。

4.如何评价宋慈《洗冤集录》的重要价值?(P115~116)正确鉴别了各种机械性死伤的原因;总结了中毒和解毒的各种知识;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现场尸体检查法。

该书涉及生理、解剖、病理、药理、毒理、骨科、外科、检验等多方面的知识,它不仅是宋代以前法医学成就的总结,而且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古代医学发展的水平。

数百年来,成为处理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和依据。

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在世界法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如何?(P98)这一时期,随着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医家的出现,以及他们所提出的不同学术观点,极大地丰富了和完善了中医理论,改变了当时中医“泥古”的倾向,活跃了中医学术气氛。

他们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局和临证经验,大胆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又经历了长期的临证检验,最终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开创了中医学术交流和争鸣的先河,促进了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不同学术流派的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唐代太医署有哪些医学分科?六、太医署的医学教育分为4科,计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

其中医科又细分为5个专科,计有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和角法。

不同专科规定有不同的学制,分别为体疗7年,少小5年,疮肿5年,耳目口齿4年,角法3年。

医学教育的分科与学制都是比较实际的。

七、2、《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八、《内经》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问题,正是这些重要论述,构建起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体系,它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体现的基本精神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九、⑴强调整体观念。

《内经》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人的心身是统一的,又强调人与天地自然,人与社会是统一的,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基本特点之一十、⑵重视脏腑经络。

《内经》所论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构成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辨证论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十一、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

既用以说明普遍问题,也用以说明具体问题。

十二、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成就之外,《内经》对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内容也都有丰富的阐述。

这些内容对中医学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十三、3、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十四、李杲学术思想的中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有二个:—是脾胃为元气之本,一是脾胃为升降枢纽。

十五、所谓脾胃为元气之本,是说人体元气依赖脾胃之气滋养,因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本,所以脾胃之气旺盛,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以由生;若脾胃之气受伤,元气不足,则诸病由此而生。

李氏此说旨在阐明造成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故治病须从补脾胃入手。

所谓脾胃为升降枢纽,是讲人体清浊之气的升降取决于脾胃。

脾胃之气充沛.则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其中清阳先升,浊阴后降,升已而降;若脾胃之气受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就会导致只降不升,或只升不降等两类疾病的发生,其中以只降不升的病变更为多见及严重。

李氏此说意在强调脾胃升清是主要的。

故治疗脾胃病变宜注重升阳。

十六、4.唐代太医署的职能是什么?十七、唐朝承袭隋制,在京都长安设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人员组成,具有医学教育和医疗多重职能。

医学教育又分医学和药学两部。

内设太医令、丞、府、史、医监、医正、掌固等管理行政教务;教授、助教、师、主药、工等从事教学。

十八、论述题十九、5.《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意义?二十、强调整体观念,其特点是不重视人体的内在结构性,而强调功能的联系性。

《内经》的整体观,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二十一、⑴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内经》明确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这是强调自然对人的制约性,所以当外界条件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变化时,就会使人得病。

从这一整体观的前提,中医学才提出外感六淫的病因学说。

二十二、人不仅受自然的制约,也能适应自然。

如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

更进一步,《内经》还提出了“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