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优质课课件晁江辉共24页
合集下载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优秀课件(26张)
——19世纪40、50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主阶级抵抗派
魏源
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商品和资本通过商口岸, 更多地进入中国。图为五口通商后的广州
材料1:“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 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 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林则徐 材料2:“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 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 兵练兵之法。” —— 魏源 御侮强国,维护封建统治。 评价:积极影响⑴“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 ① 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股社会思潮⑵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 而探究、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②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的目的何在?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 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 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 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假如晚清帝国举办19世纪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请你结合教材中林则徐、魏 源、李鸿章、康有为、梁启 超、谭嗣同、严复等的思想 主张,任选一位,为他写一 份参评材料。(用第三人称, 100字以内。结合教材,从 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活动、 主要思想、学习的内容以及 产生影响方面着手。)
中 “中学”指中国 学 传统文化特别是 为 儒家的纲常名教。 体 西 学 “西学”西方文化, 为 用 主要是指近代科
学技术。
国家命运之 根本
维护国家命 运之手段
——体用之争
比较: 材料一:顽固派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 不一致。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 同: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 体用之争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 学为用”;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 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异: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实现 便可抵御外侮。 手段之争。 国家富强;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 体用之争的结果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 材料二:“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 政治文化格局,反对任何变革。 富的洋务运动。 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 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第20课 西学东渐 30张PPT课件.ppt
让我们一起走进 19世纪的中国历史
莱西一中南校 逄玉梅
导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如同一位 不断遭受打击的病人,旧伤未好,又 添新伤,外伤未愈并发内伤。清王朝 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处在时代前列的不 同阶层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 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这 一时期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潮 流……
“一派胡Biblioteka 子不错…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
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以
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
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摘自魏源《海国图
预习反馈
林 则 徐
问题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界第一人”,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 点?
问题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梁启超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请问:
魏 “夷之长技”在这里主要指什么?学习
源 长技为了什么?
积极影响?
思想启迪
第二篇章
中体西用办洋务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清军士兵刘世昌手记之内心独白(二)
朝廷内忧外患, 全是些糟心的 事!……
太平天国运动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导思
以下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他们争论的焦点是 什么?争论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一 大学士倭仁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 权 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 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抗外侮。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 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莱西一中南校 逄玉梅
导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如同一位 不断遭受打击的病人,旧伤未好,又 添新伤,外伤未愈并发内伤。清王朝 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处在时代前列的不 同阶层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 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这 一时期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潮 流……
“一派胡Biblioteka 子不错…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
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以
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
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摘自魏源《海国图
预习反馈
林 则 徐
问题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界第一人”,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 点?
问题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梁启超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请问:
魏 “夷之长技”在这里主要指什么?学习
源 长技为了什么?
积极影响?
思想启迪
第二篇章
中体西用办洋务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清军士兵刘世昌手记之内心独白(二)
朝廷内忧外患, 全是些糟心的 事!……
太平天国运动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导思
以下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他们争论的焦点是 什么?争论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一 大学士倭仁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 权 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 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抗外侮。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 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岳麓版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 (共24张PPT)
康有为1.形北成京具:备公新车意上识书 的近代知识分子,促进了民族觉醒 2.提上倡海新、学北,京主:张强学兴会民权,促进了思想解放 3.推广动州文:化不和缠教足育会 事业发展,启发了民智
梁启超4.引上领海社:会时风务俗报的变化,开创文明生活方式
长沙:时务学堂
上海:天足会、创办女校
谭嗣同 长沙:时务学堂 长沙:《湘报》
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
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问题:请谈谈你对“中体西用”的认识?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 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 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 “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 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
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
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果足恃欤!
• 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
——1884年.张树声《遗折》
容纳须••• 减 冲 只若知击少 学干那了了 习资个中西 器本时国学 物主候传传,义统播不的观的改的中念阻变新国,力制文,促,度化要使促,,在国进导除充人西致了对学洋斥西在 务“封学中 运中建认国 动体主识的 失西义逐传 败用旧步播 ;”文加;还深化;不的可天能地提里
政治:—革—新18变84年法.张,树实声行《遗君折主》(立曾宪任通制商度事务。大臣,两广总督)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 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1894年郑观应《盛世危言》(实业家,主持洋务、民资企业)
问题:结合他们的个人经历,说明此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梁启超4.引上领海社:会时风务俗报的变化,开创文明生活方式
长沙:时务学堂
上海:天足会、创办女校
谭嗣同 长沙:时务学堂 长沙:《湘报》
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
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问题:请谈谈你对“中体西用”的认识?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 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 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 “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 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
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
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果足恃欤!
• 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
——1884年.张树声《遗折》
容纳须••• 减 冲 只若知击少 学干那了了 习资个中西 器本时国学 物主候传传,义统播不的观的改的中念阻变新国,力制文,促,度化要使促,,在国进导除充人西致了对学洋斥西在 务“封学中 运中建认国 动体主识的 失西义逐传 败用旧步播 ;”文加;还深化;不的可天能地提里
政治:—革—新18变84年法.张,树实声行《遗君折主》(立曾宪任通制商度事务。大臣,两广总督)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 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1894年郑观应《盛世危言》(实业家,主持洋务、民资企业)
问题:结合他们的个人经历,说明此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课《西学东渐》优质课件(34张)(共34张PPT)
可成,—业—培可同养精治,三实而年用才(人亦18可6才4集年。)李鸿章写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
问题:李鸿章主张与林则徐相比有何变化?
同治二年(1863年), 设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于上海
同治四年(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九年(1869年), 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同治十一年(1871年),挑选学生赴美留学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岳麓版 · 必修三 · 文化发展历程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 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宽容》序言节选
在一个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先驱者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探索山那边 的事物。但是守旧老人却厉声喝道:他在嘲弄祖先 的智慧,他在亵渎神圣,给他以应有的惩罚吧,他 死有余辜。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杀死了他,把 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 慧的人,杀一儆百。山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 逝,年复一年。……
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 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 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 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愈骄傲,一旦 真相大白,他们就愈自卑。
利玛窦(1552年-1610年)
问题:从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中国中心论
周宁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中的话可 谓一语中的:
“中国并不是没有了解西方的机会和条件, 而是没有了解西方的动机与心态。”
问题:李鸿章主张与林则徐相比有何变化?
同治二年(1863年), 设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于上海
同治四年(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九年(1869年), 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同治十一年(1871年),挑选学生赴美留学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岳麓版 · 必修三 · 文化发展历程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 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宽容》序言节选
在一个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先驱者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探索山那边 的事物。但是守旧老人却厉声喝道:他在嘲弄祖先 的智慧,他在亵渎神圣,给他以应有的惩罚吧,他 死有余辜。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杀死了他,把 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 慧的人,杀一儆百。山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 逝,年复一年。……
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 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 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 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愈骄傲,一旦 真相大白,他们就愈自卑。
利玛窦(1552年-1610年)
问题:从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中国中心论
周宁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中的话可 谓一语中的:
“中国并不是没有了解西方的机会和条件, 而是没有了解西方的动机与心态。”
《西学东渐 》课件
03 西学东渐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思想观念的转变
西学东渐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促 使人们开始思考和接受新的思想
观念。
社会结构的变革
随着西学的传入,中国社会的阶 级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等 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速
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文化交流的促进
西学东渐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 流,中国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的 文化、艺术、哲学等,对中国文 化的传承和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西 方传教士和学者进入中国 。
社会背景
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封闭,急需寻找出路。
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开始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成为西学东渐的主要推动 者。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并尝试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开始出 现文化自卑感。
西方传教士为了更好的宣传教义 ,开始用中国语言和文化传播教 义,这为西学东渐提供了文化基
础。
中国开始出现大量的翻译作品, 将西方的科学、哲学、文学等引 入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
素。
02 西学东渐的过程
早期接触
16世纪
欧洲传教士来华,开始向 中国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 化。
《西学东渐》PPT课件
• 西学东渐的背景 • 西学东渐的过程 • 西学东渐的影响 • 西学东渐的反思与启示
01 西学东渐的背景
历史背景
01
02
03
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开 始探索世界,也包括中国 。
17-18世纪
欧洲的启蒙运动,理性主 义和科学思想的兴起,为 西学东渐提供了思想基础 。
第20课 西学东渐.ppt
维新主张
借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 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
梁启超 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变科举;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
谭嗣同 等级制、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人民权利与私有财富
严 复 保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实行变法;
问题3: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课 西学东渐 21课 新文化运动 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义在中国 的发展
核心:东西方思想文明的碰撞
概念解读
西学东渐
是指西方近代文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 等)向中国逐渐传播渗入的历史过程。
论战焦点
顽固派
维新派
要不要维新 变法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可亡国不可变 法
变者天下之公理
要不要兴民 权,实行君
主立宪制
要不要提倡 西学,改革
教育制度
反对兴民权,设 议院,反对君主 立宪
坚持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实行君民共主的 君主立宪政体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学 校之立,在变科举
★ 归纳与整理
材材料料::““是是书康何乾以盛作世?时曰的为帝以王夷们攻对夷世而界作工,业为文 以明夷 发款 展夷的而历作史,性为变革师毫夷无长技认以识制。夷他们而作对外。”紧闭 “国门夷,之对长内技压三制:打一击战工舰商,业二,火厉器行,文三化养专兵制练,兵 之严重法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魏芽源。的《海国图志·序》
领导 地主阶级洋务派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课件(共24张PPT)
课标要求
命题视角
了解鸦片战争 运用全球史观分析
后中国人学习 “开眼看世界”“中
西方、寻求变 体西用”思想、维新
革的思想历程,思潮的背景;运用整
理解维新变法 体史观分析“开眼看
思想在近代中 世界”思潮与洋务思
国社会发展进 潮、早期维新思潮与
程中所起的作 维新思潮的关系;运
用
用近代史观理解“开
眼看世界”“中体西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 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 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 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 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 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 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涌动的思潮——强国之梦
即制夷之梦、中体西用之梦、维新之梦(19世纪中后期)
主要思 潮
主体
时 (人 思想主 间 物或 张
派别)
实践活 动
影响
合作探究
(二)风起云涌——探寻思想演进的动因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 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 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 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 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 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第21课 西学东渐21张ppt
②异: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实现国家富强; 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反对任何变革。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合作探究三: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社会危机 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宣传 个人贡献 康粱等人的积极宣传。
移花接木法,即搬出了孔子,把孔子说成是托 古改制的先师。也就是借助了外力。 因为:1、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2、古文化影响之深远; 3、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分 组 辩 论
时间:1898年1月24日下午三点 地点:总理衙门西花厅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两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的 不 断 加 深
↓ 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 ↖
↓ 早期↓维新派↘↗
↓
维新思想
↓
制 度
康梁维新派
学 习 西 方 逐 步 深 入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当堂检测
1.(2009山东)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 “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 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 西方 C由以中国人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学校之立,在变科 举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探究七、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通过变法,国家奖励工商、振兴实业的种种新政策,言 论、集会、出版、结社等自由,新学和报纸的风行,这一切都让人 耳目一新。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合作探究三: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社会危机 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宣传 个人贡献 康粱等人的积极宣传。
移花接木法,即搬出了孔子,把孔子说成是托 古改制的先师。也就是借助了外力。 因为:1、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2、古文化影响之深远; 3、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分 组 辩 论
时间:1898年1月24日下午三点 地点:总理衙门西花厅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两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的 不 断 加 深
↓ 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 ↖
↓ 早期↓维新派↘↗
↓
维新思想
↓
制 度
康梁维新派
学 习 西 方 逐 步 深 入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当堂检测
1.(2009山东)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 “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 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 西方 C由以中国人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学校之立,在变科 举
第三篇 维新变法立宪政 救亡图存兴中华
探究七、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通过变法,国家奖励工商、振兴实业的种种新政策,言 论、集会、出版、结社等自由,新学和报纸的风行,这一切都让人 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