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概述、埃希菌属

合集下载

肠杆菌科及埃希菌属

肠杆菌科及埃希菌属

致人类腹泻五类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 (enterotoxigenic E.coli)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EIEC (enteroinvasive E.coli)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 (enteropathogenic E.coli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肠集聚型大肠杆菌EaggEC 肠集聚型大肠杆菌EaggEC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4) 分子生物学鉴定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性问题严重. 耐药性问题严重 天然耐药与获得性耐药 多重耐药菌株出现,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 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 多重耐药菌株出现 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 耐药谱成为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标志
抗体检测
主要用于伤寒和副伤寒的辅助诊断(肥大反应) 主要用于伤寒和副伤寒的辅助诊断(肥大反应)
肠杆菌科有24个菌属 肠杆菌科有24个菌属、 个菌属、 上百个菌种, 上百个菌种,常见的有大 肠杆菌、 肠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 等。
临床意义
• 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除志贺菌外多数肠杆菌均可 引起肠道外感染,且多为院内感染。 • 肠道内感染 肠道内感染:主要是埃希菌属、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和耶尔森菌属引起的。
微生物检验
• 检验程序
微生物检验
• 标本采集 1.肠外标本 2.肠内标本:疾病早期,挑取有脓血部分。 • 标本直接检查无鉴别意义
微生物检验
• 分离培养 1.肠外标本:无菌部位标本用血琼脂 血培养用 无菌部位标本用血琼脂,血培养用
肉汤增菌,混有杂菌标本用 肉汤增菌 混有杂菌标本用MAC、EMB 混有杂菌标本用 、
微生物检验

大肠埃希菌结构

大肠埃希菌结构

大肠埃希菌结构
大肠埃希菌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细胞一般呈杆状,不具典型的细胞结构,其内的遗传物质没有与组蛋白结合,是长约1000微米的环状DNA分子。

大肠埃希菌细胞体限界膜(胞膜外)还有一层黏多糖蛋白构成的细胞壁,这和植物体细胞相似,胞体(菌体)宽约0.8μm,长2μm。

一般的条件下,大约20多分钟就繁殖一代。

此外,大肠埃希菌还有周鞭毛,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不高。

在麦康凯平板上形成红色、圆形隆起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通常形成圆形、稍凸、边缘整齐、灰白色、不透明的光滑、湿润菌落,少数菌株产生β-溶血环,少数呈黏液型菌落或较大、扁平、皱起的粗糙型菌落。

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

现已知有171种O抗原,100种K抗原和56种H抗原。

一个菌株的抗原类型由特殊的0、K和H抗原的代码表示,其血清型别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例如O111:K58(B4):H2。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大肠埃希菌的结构信息,建议查阅生物学书籍或咨询专业生物学家获取准确信息。

医学微生物学第10章肠杆菌科

医学微生物学第10章肠杆菌科
阻断蛋白合成,肠上皮细胞死亡, 肠道出血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ETEC
作用 部位 小肠
EIEC EPEC EHEC
大肠 小肠 大肠
EAggEC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 LT 和(或)ST 肠毒素,大
水样便,恶心,呕吐,腹 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
痛,低热
水样便,少量血便,腹痛,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
发热
膜上皮细胞
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 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上皮细
呕吐,发热

水样便,大量出血,剧烈 SLT-I 或 SLT-II,中断蛋白质
腹痛,低热或无,可并发 合成
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婴儿持续性腹泻,呕吐, 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阻止
脱水,低热
液体吸收
二、微生物检查
1.标本: 肠外感染 : 尿、血等 肠内感染(腹泻): 粪便
切断:粪—口途径传播 加强卫生管理 注意饮食卫生
治疗病人、发现带菌者 药物治疗
第三节 沙门菌属(Salmonella)
寄生人或动物肠道中 少数仅对人致病:
伤寒、副伤寒甲等沙门菌,引起肠热症 多数对动物致病,偶可传染给人: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引起食物中毒
Vi抗原:
(4)无症状带菌者 细菌贮留在胆囊内
3、免疫性
可获特异性细胞免疫
伤寒或副伤寒病后有牢固免疫, 很少再感染。
三、微生物学检查
1、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1)标本 第1周 : 血液 第2周 : 粪便或尿液 第3周: 尿液 1-3周全程 : 骨髓
SS培养基
生化反应及玻片凝集鉴定
2.血清学诊断 肥达试验

肠杆菌科知识点思维导图

肠杆菌科知识点思维导图

(3)败血症
(4)无症状带菌者
指症状消失后1年仍可在粪便中检出沙门菌者 细菌多停留在胆囊内
第1周,取外周血
8.微生物学检查法
(1)肠热症,根据不同病程采取不同标本
第2周,取粪便、尿液 第1-3周,取骨髓液
(2)肥达试验
9.防治原则
预防:可用伤寒Vi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早期使用氯霉素,如耐药使用氨苄西林、增效磺胺和环丙沙星
①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产生肠毒素
通过肠毒素、定植因子(即黏附素,菌毛)等致病物质→轻度腹泻或严重霍乱样腹泻
少见,主要侵犯较大儿童、成人
7.所致疾病
②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不产生肠毒素
(2)腹泻
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里急后重、腹泻、脓血便等细菌性痢疾样症状 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常在医院中暴发流行
及时诊断→隔离→彻底治疗
9.防治原则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粪便、食品卫生监控管理
该菌多重耐药,治疗前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1)形态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 杆菌
1.生物学特性
(2)特殊结构
鞭毛:周身鞭毛,鸡沙门菌、雏沙门菌除外 荚膜:无 菌毛:有
芽胞:无
(1)营养要求不高
(2)气体:兼性厌氧
(3)温度:无特殊要求
(3)内毒素(之前讲过)
(4)荚膜(之前讲过)
(5)载铁蛋白:从宿主获取铁离子,致病
(6)III型分泌系统:细菌接触宿主细胞后,帮助细菌向宿主细胞内输送毒性基因产物
①泌尿系统感染
(1)肠道外感染
②化脓性感染
③菌血症、败血症等
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称为“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科概述、分类与特性

肠杆菌科概述、分类与特性
肠杆菌科概述、分类和特性
3. 其中鼠疫耶尔森菌、伤寒沙门菌对 人致病性较强。此外,许多细菌既 是正常菌群,也是条件致病菌。在 机体抵抗力下降,寄居部位的改变 或菌群失调时能引起机会感染。
肠杆菌科概述、分类和特性
二、临床意义
占临床分离菌总数的50%和G-总数的 80%, 将近50%的败血症70%以上的泌尿 道感染和大量的肠道感染是由肠杆菌科 细菌引起的。 1. 人类肠道外感染 除志贺菌较少引起肠外 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 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 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等均可引 起泌尿道、呼吸道、伤口和中枢神经系 统的感染;
⑵ 内毒素 具有发热、休克、DIC等病理作用。
⑶ 肠毒素 产生不耐热和耐热肠毒素两种肠 毒素:均可使肠道细胞中cAMP 的水平升高,引起肠液大量分泌 而导致腹泻。
肠杆菌科概述、分类和特性
二、临床意义 ⑵ 2. 所致疾病 ⑴ 肠道外感染 是临床分离的G-杆菌中最常见的 菌种,可引起泌尿系等各种类型的感染。 引起泌尿系感染的菌株以血清型01、 2、6为多见,本菌还可引起菌血症、 胆囊炎、肺炎及新生儿脑膜炎等。 常 见于腹腔内脓肿、肠穿孔继发腹膜炎、 肠道手术后继发感染或大面积灼伤创面 感染。
肠杆菌科概述、分类和特性
4. 培养和生化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良好;兼性厌氧,主要生化特性包括发 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触酶阳性, 氧化酶阴性,可将硝酸盐还原至亚硝酸 盐。 5. 抵抗力
抵抗力不强,加热60℃30min即被杀 死,不耐干燥,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均敏 感。对低温有耐受力。能耐胆盐,能抵 抗染料的抑菌作用。
毛,能运动。致病性菌株有菌毛。 2. 抗原成分
⑴O抗原是细胞壁成分脂多糖。以核 心多糖为中心的三层结构,内侧是脂类 A, 为内毒素的毒性成分。外侧是由重复 的特异多糖,决定O抗原的特异性。

兽医微生物学-肠杆菌科(埃希菌属+沙门氏菌属)

兽医微生物学-肠杆菌科(埃希菌属+沙门氏菌属)
❖根据生化反应、抗原结构、核酸杂交 和序列分析,目前至少有30个菌属, 120个以上的菌种。
根据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DNA同源性研究 本科至少包括28个菌属,110个以上的菌种
1 .布德维斯菌 Budvicia (1)
2 .布特奥克斯菌 Buttiauxella (1)
3 .西地西菌属 Cedeccea (5)
对大肠杆菌的正确认识
1.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成员之一,
人和动物出生后数小时即可经口就进入消化道后段,大量 繁殖而定居,并终生伴随。并经粪便不断散播于周围环境
2.某些血清型可引起畜禽疾病 3.大肠杆菌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 用作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检测指标。 4.本菌还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实 验材料和研究对象
素大肠杆
E.coli菌多,(种1血0清0
EHEC),

4)侵袭型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5)肠聚集型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 ,
EAEC)
• 此外,较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还有
– 败血性大肠杆菌 (Septicaemic E.coli ,
➢1.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K和H三种, 均为菌体表面抗原。
➢是本菌血清型鉴定的物质基础。 ➢已确定的O抗原有173种,K抗原有80
种,H抗原有56种 ➢因此,自然界中存在高达数万种大肠
杆菌血清型可,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 血清型数量是有限的。
(1)菌体抗原(O抗原)
➢化学本质——脂多糖(LPS)的多糖 侧链。 ➢耐热——121 ℃加热2h不破坏其抗原 性。 ➢173种,1个菌株仅含1种。其种类以 阿拉伯数字表示,可用抗O单因子血 清做玻板或试管凝集试验鉴定之。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肠杆菌科概述、大肠埃希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肠杆菌科概述、大肠埃希菌
41
二、生物学性状
2. 抗原成分
O抗原:多糖复合物(LPS),耐热 (100℃) ,171种,血清学分型的 基础。
H抗原:不耐热的蛋白质,56种。
K抗原:是多糖荚膜抗原,103种, 60种热不稳定,阻止O凝集。
大肠杆菌血清型按 O:K:H或O:H 的顺序以数字 表示,分成200多血清型,如 O111:K58:H2, O157:H7
16
•标本采集
① 肠外标本:采自不同的感染部位如血液、体液、 呼吸道、伤口、尿液及其他各种标本。
② 肠道标本:疾病早期留取新鲜粪便,挑取粘液 脓血部分进行培养。应在2h内进行,以利志贺 菌等检出。如不能及时培养应冷藏待检。
17
•标本直接检查:
1.粪便标本:形态及染色性多无鉴别意义 2.其他标本:革兰阴性杆菌
菌血症 胆囊炎、腹膜炎 烧伤创面感染
⑵ 肠道内感染(特殊血清型E.coli的引起)
轻微腹泻至霍乱样严重腹泻 致死性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37
•肠出血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Shiga toxin-producing) E.coli, EHEC]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1.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 2.临床意义(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3.微生物学检验(检验程序、检验方法)
熟悉
1.分类、抗原结构 2.标本采集
33
概述
人类标本中分离的埃希菌属包括6个种:
① 大肠埃希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常 引起肠内外的感染,是腹泻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 原菌,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常 作为水源、饮水、食物粪便污染的指标。是基因工 程中的主要工程菌。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总结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总结
感染灶局限于肠粘膜层,细菌一般不入血 病后免疫期短,也不巩固,免疫主要
是消化道粘膜的SIgA
临床表现
急性细菌性痢疾 症状典型: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伴脓血粘液便 症状不典型:小儿—中毒性菌痢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内毒素引起DIC
成人—易误、漏诊 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迁延两个月以上
中毒性痢疾病人
免疫性
30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族和菌属
菌族
菌属(菌种数)
代表种
埃希菌族 爱德华菌族 沙门菌族 克雷伯菌族
变形杆菌族
耶尔森菌族 欧文菌族本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爱德华菌属 沙门菌属 枸橼酸菌属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哈夫尼亚菌属 沙雷菌属 变形杆菌属 摩根菌属 普罗威登斯菌属 耶尔森菌属 欧文菌属
亚型 8a,8b,8c 1a,1b等
致病物质
1、侵袭力(主要致病因素): 菌毛:粘附因子 侵袭性质粒蛋白:穿透上皮细胞
2、内毒素: 作用于肠粘膜细胞(通透性增加、粘膜炎症、溃疡) 肠壁自主神经(肠蠕动失调并痉挛)
3、外毒素: 志贺毒素:具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肠毒性
所致疾病
仅人和灵长类对该菌易感,无动物宿主 粪—口途径传播
1、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
感染对象:婴幼儿和旅游者;
临床症状: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的霍乱样腹泻;
致病物质:肠毒素和定居因子
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cAMP 耐热肠毒素(ST),cGMP
定居因子:菌毛,有利于细菌在小肠粘膜上 皮细胞的定植
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以大肠埃希菌(E. coli)最为重要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内源性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上行感染。 化脓性感染: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败血症;
脑膜炎;
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2.胃肠炎-外源性 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的食品 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ETEC EIEC EPEC EHEC EAEC
一、生物学性状
G-杆菌。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有菌毛,无芽胞。
兼性厌氧。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绝大多数菌株 发酵乳糖。IMViC试验结果为“++--”。 有O、H和K三种抗原。
能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e)。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Ⅰ.侵袭力 黏附素
荚膜
1.黏附素(adhesine):特异性高,黏着泌尿道、肠道 包括定植因子抗原(CFA)、集聚黏附菌毛(AAF)、 束形成菌毛(bundle forming pili, Bfp)、紧密粘附 素(intimin)、P菌毛、I型菌毛和侵袭质粒抗原 (invasion plasmid antigen, Ipa)蛋白等。 2.外毒素 志贺毒素(Stx)、耐热肠毒素(ST)、不耐热肠毒 素(LT);还有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和III型分泌系 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s)等。
肥达试验(Widal test) 定义: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H鞭 毛抗原、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鞭毛抗原的诊 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 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 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E.coli)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 ⑤ 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胃 肠炎; ④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 学检测指标。 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材料

肠杆菌科及检验考点总结

肠杆菌科及检验考点总结

肠杆菌科及检验考点总结一、概述(共性)肠杆菌科是由多个菌属组成,G-杆菌,生物学性状相似。

大多数肠道杆菌属于正常菌群。

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侵入肠道外组织时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

部分为致病性细菌。

(一)分类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繁多。

主要根据细菌的形态、生化反应、抗原性质以及核酸相关性进行分类。

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年)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20个属即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哈夫尼亚菌属、爱德华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耶尔森菌属等。

(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G-,杆菌,大小为(1.0~6.0)μm×(0.3~1.0)μm。

多数有周鞭毛(除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鼠疫耶尔森菌和EIEC),无芽胞,少数菌属细菌可形成荚膜。

2.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普皿和麦康凯培养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菌落;液体培养基:浑浊生长。

3.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乳糖发酵试验:非致病菌+,致病菌-(除外变形杆菌)。

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4.抗原构造表面抗原(如Vi抗原、K抗原):包绕在O抗原外的不耐热的多糖抗原,可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的反应,加热处理能破坏其阻断作用。

5.变异菌落S~R变异鞭毛H~O变异耐药性变异生化反应性质的改变6.抵抗力不强。

加热60℃,30分钟即被杀死。

不耐干燥,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对低温有耐受力,能耐胆盐。

7.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类(三)致病性1.致病性肠道杆菌:以肠内感染为主,腹泻为共显症状,引起急慢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旅游者腹泻及肠热症等。

2.条件致病菌: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出现移位感染。

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及克雷伯菌等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泌尿生殖道、伤口等部位的感染。

(四)微生物检验1.分离培养→纯菌(菌落)→结合革兰染色及氧化酶反应结果作进一步鉴定2.鉴定(1)初步鉴定:①确定肠杆菌科的细菌,应采用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及氧化酶试验与弧菌科和非发酵菌加以鉴别;②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群,多采用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三个类群;③选择生化反应进行属种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膜上皮细胞 Shigelloid E.coli: EIEC 无动力、生化反应 和抗原结构似Shigella
所致疾病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
人 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 后重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定植因子+ LT+ST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粘附素+内毒素, 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侵袭力+内毒素,多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疾病类 似菌痢。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Vero毒素+菌毛,5岁以下儿童易感,引起血性腹 泻。 肠集聚性大肠杆菌(EaggEC): 粘附素+毒素,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
阴性:黄色
葡萄糖酸盐试验 阳性:黄绿色 阴性:蓝色
返回
第14章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案例
女,31岁,尿频、尿痛3天。 3天前开始出现尿频、尿痛,自觉尿有异味; 体检:全身皮肤粘膜正常,耻骨联合上有触痛; 尿常规检查:白细胞10-15个/视野,并有多量细菌 问题: 1. 尿标本革兰染色最可能发现什么性质的细菌? 2.这类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是什么? 3.病原体侵犯尿道的机制是什么?
大肠埃希菌KIA(AA+-)MIU(++-)
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
右侧为对照(--++)
抗原结构
O(菌体)抗原: 170种以上 H(鞭毛)抗原:56 种以上 K(荚膜)抗原: 100种以上 O111:K58:H2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vero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致病物质
菌毛:粘附作用 毒素:vero毒素
所致疾病
出血性结肠炎 溶 血 性 尿 毒 综 合 征
(HUS) 5岁以下儿童易感,病情 轻重不一 1982 年美国发现 , 后世 界各地均有流行 血清型为O157:H7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大肠杆菌也是重要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形态染色
0.4-0.7µm 1-3µm 短杆菌 革兰染色阴性 有鞭毛 有菌毛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致病性
破坏刷状缘 不产生肠毒素及其他外毒素 无侵袭力
Gut lumen
所致疾病
婴幼儿腹泻,热带国家、医院常流行 水性腹泻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致病物质
不产肠毒素,侵袭结肠
发酵型
氧化型
产碱型
O-F试验
氧化酶试验
阳性:紫红色 阴性:无色
硝酸盐还原试验 阳性:红色 阴性:淡黄色
复杂的抗原构造
O(菌体)抗原
Lipopolysacchride
H(鞭毛) 抗原
Flagella
K 抗原
荚膜 Vi 抗原
In Salmonella Typhi,
The “life cycle” of E. coli O157:H7
5-10% prevalence in animals 40% prevalence in farms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E. coli O157:H7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MAC)
肠道杆菌: 大肠埃希菌
A
B
C
A.大肠埃希菌纯培养镜下特征(革兰染色) B.大肠埃希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8-24h) C.大肠埃希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8-14h)
医学微生物学
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大肠埃希杆菌 和福氏痢疾杆菌
大肠埃希杆菌呈典型粉红色,乳糖发酵菌落。福氏 痢疾杆菌 菌落小,无色透明,非乳糖发酵菌。 (18hr,37℃)
另外还有Vero毒素,又称志贺样毒素,由溶原性噬 菌体介导,为EHEC产生。作用使核糖体灭活,终止蛋 白质合成。 肠集聚耐热毒素为EaggEC产生,可导致大量液体分
泌。 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条件致病菌感染 ,大肠杆菌移位 至肠外组织或器官引起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统感 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败血症等。尿路感染 每ml尿菌量≥10万,可诊断。 2、肠道感染 表现为急性腹泻,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 致,主要有五种类型:
肠杆菌科细菌的生物学特征
生化反应:活泼
生化鉴定(biochemical
differentiation):发酵葡萄糖; 触酶阳性; 氧化酶阴性; 硝酸 盐还原阳性 乳糖发酵 致病菌:多不发酵乳糖 非致病菌:多发酵乳糖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 生化反应活泼,发酵多种 糖类 绝大多数发酵乳糖 典型E.coli: IMViC:+ + -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血平板)
致病性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K抗原和菌毛与侵袭力有关。 K抗原能抗吞 噬,菌毛(又称定植因子)有粘附作用。
2、内毒素 3、肠毒素 由ETEC产生的外毒素,可分为耐热肠毒素 (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两种。均由质粒介 导。LT与霍乱肠毒素作用机理相似,可使肠 道细胞中cAMP的水平升高, ST可使细胞内 cGMP量增多,因而引起肠液大量分泌而导 致腹泄。
返回


科间鉴定:根据O/F试验、氧化酶试验、菌体形态 和有无鞭毛 科内鉴定:生化鉴定分为3个组 PAD:苯丙氨酸脱氨酶; VP/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

PAD阴性、VP阴性 PAD阴性、VP阳性 PAD阳性、VP阴性

属间鉴定
肠杆菌科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区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阳性:绿色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肠杆菌科细菌的生物学特征
形态与结构
中等大小 G- 杆菌 无芽胞 周鞭毛 菌毛
培养
兼性厌氧或需氧 营养要求不高 菌落 混浊生长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返回
致病物质

菌毛或菌毛样结构


荚膜或微荚膜
外膜蛋白 内毒素 外毒素
所致疾病

肠道感染
腹泻、食物中毒、肠热症

肠道外感染
鼠疫(烈性传染病)、泌尿道感染、 肺炎、脑膜炎、伤口化脓、菌血症 返回
鉴定原则
1. 科间鉴别 (表9-3) 2. 将肠杆菌科分为三大类(表9-4) 3. 属、种、群、型的区分 4. 肠杆菌科细菌综合鉴定流程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AggEC
致病物质
毒素 粘附素
所致疾病
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偶有血便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the capsular antigen is called Vi antigen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抵抗力:不强
易变异:多种
通过
接合 转导 融原性转换
耐药性变异 毒力性变异 生化反应性变异
引起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教学大纲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及分类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种类和致病特点 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大肠埃希菌的卫生细菌学检查及其意义
1982-first recognized as a pathogen 1985-associated with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1990-outbreak from drinking water 1991-outbreak from apple cider 1993-multi-state outbreak from fast food hamburgers 1995-outbreak from fresh produce 1996-outbreak in Japan -multi-state outbreak from unpasteurized apple jui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