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教学常规检查是对小学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旨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描述了检查的内容和整改措施。
一、教学常规检查内容:1. 教师教学准备情况:- 教案编写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 教学用具、教学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否具备教学能力。
2. 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 教室布置是否整洁、舒适,是否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生是否守纪守时,是否能够积极参预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无序、喧哗等现象。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灵便运用;-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思量、积极参预课堂讨论;-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1. 教师教学准备情况:- 加强教师教案编写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教案符合教学要求;- 提供必要的教学用具和教学材料,确保教学准备充分;-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 加强教室管理,定期进行教室布置和环境整治;- 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守纪守时的良好习惯;-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供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匡助教师掌握灵便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特点和需求;-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提供学生学习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匡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课堂讨论和思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提供实践活动和问题解决任务,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教学准备
- 是否制定了详细的教案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且具体清晰;
- 是否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如教科书、黑板、投影仪等;
- 是否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和准备,确保教师对知识点的掌握准确并能够做好解答学生问题的准备;
- 是否准备了课堂教学中可能使用到的辅助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课堂管理
- 是否在课堂开始前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放置座位和卫生等;
- 是否在课堂上保持了良好的纪律,确保学生安静、听讲、参与互动;
- 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使得教学进度紧凑且不拖延;
- 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教学方法和手段
- 是否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是否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 是否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具和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 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教学评价与反馈
- 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
- 是否能够根据学生成绩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 是否能够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以上是常见的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不同学校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具体要以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为准。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教学常规检查是对小学教学过程中常规工作的一种监督和评估方式,旨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的标准格式及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以便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参考和实施。
一、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的标准格式1. 检查时间:检查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2. 检查对象:被检查的小学教师和教学班级。
3. 检查内容:教学常规工作的具体内容,如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
4. 检查标准:教学常规工作的评估标准,如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5. 检查方法:检查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如观察课堂教学、听取学生意见、查阅教案等。
6. 检查结果: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
7. 整改措施: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二、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1. 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的整改措施:(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情操。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建立教师互助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教学方法不灵便多样的整改措施:(1)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组织教师观摩课堂,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3. 学生管理不到位的整改措施:(1)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4. 教学准备不充分的整改措施:(1)加强教师教学准备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备课能力。
(2)加强教师的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充足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设备。
(3)建立教师备课组织和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整改措施仅为示例,具体的整改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以确保教学常规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上课准备:教师应提前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并按时到达教室,确保教室环境整洁
有序。
2. 准确宣布上课:教师应准确宣布上课时间,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教室。
3. 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分解,易于学生理解,注重知
识与技能的培养。
4. 教学方法选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
示范、实践、讨论等。
5. 教学时序把握:教师应按照教学进度控制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
的得当完成。
6. 师生互动: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提问、回答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学生学习质量评估: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估,如作业、小
测验、考试等。
并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8. 师德表现:教师应以身作则,言行端正,教育思想正确,对学生热情耐心,对学生
的个性和差异予以尊重。
9. 课堂纪律管理: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秩序。
10. 课后工作安排:教师应按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辅导工作。
以上是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的一些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一、教学计划与备课在小学教学中,教学计划和备课是确保有效教学实施的基础。
为了保证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计划的有效性,需进行以下检查:•教学计划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科特点;•教材资料准备是否充分,备课内容是否细致;•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否明确,内容是否丰富多样;•课堂设计是否合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与课堂管理教学过程和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检查包括:•课堂教学是否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是否积极,学生参与度是否高;•课堂纪律是否严明,学生行为是否规范;•课堂管理是否灵活,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三、学习评价与反馈学习评价和反馈是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有助于调整教学方向,检查需重点关注:•评价方式是否多样化,能够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反馈是否及时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学生评价是否充分考虑,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提出建议;•检查是否存在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调整的现象,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四、课后总结与反思教学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检查内容包括:•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改进的方向;•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进行反思,探讨提升的办法;•教师与同事或领导进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互相学习促进成长。
五、教学效果与改进措施最后,检查应该将前面的工作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估,包括:•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和成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评估;•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学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
以上就是小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文档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环节进行检查,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找出问题所在,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024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三篇)

2024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一、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应统一进行,每月进行一次。
每次普查均需详细记录并进行总结,存档备查。
若发现教案不符合要求,应立即进行沟通并要求其进行修正。
普查中若发现未进行二次备课的情况,应立即予以纠正。
二、课堂教学1.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教师应在教育育人的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认真准备并讲授每一堂课。
课前两分钟应到达教室,组织好教学活动,维护课堂纪律,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
2. 教师应坚持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进行授课。
一堂课的成功标准包括:①教学目标明确,即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均需具体明确,并确保落实,所有教学活动均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②教师应熟练掌握教材,根据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体系,将教材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体系,确保教学内容深浅适宜、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明确,既巩固基础知识又培养能力。
③应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乐教乐学”的原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讲练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任务、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3. 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确保坐姿、站姿、阅读和书写姿势正确。
4. 不得提前下课或拖延课程。
5. 原则上应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无特殊情况下,应完成预定教学内容,教师不得擅自调换课程。
因公出差的教师应按学校要求安排好课务,因病或因私事请假的教师应依照考勤制度执行请假,避免出现无教师上课的情况。
6. 课堂教学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并特别关注小科教学(如科学、品德、音乐、体育、美术、写字等)。
学校教导处将不定时进行随堂听课。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 各科应有基本作业量,完成课后习题或思考题,并可适当设计或补充配套练习题。
课堂作业应坚持限时分层校内完成的原则,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各科应协调好每天作业的总量,低年级一般不留课外作业(适时调整);中年级每天不超过____小时;高年级每天不超过____个半小时。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是指学校针对小学教学进行的日常检查工作,旨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下面是一个常规检查制度的参考。
1. 检查时间和频率:
- 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 每月进行一次部分检查;
- 每周进行一次小规模检查。
2. 检查内容:
-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 教材使用和备课情况;
-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情况;
- 教室环境和教学设施的完善度。
3. 检查方式和方法:
- 书面检查:检查教学计划、备课表、教学参考资料等文件的完备性和规范性。
- 现场检查:观察教师的上课情况、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教室环境等。
-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4. 检查结果处理:
- 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 对一般问题进行整改;
- 对重大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 检查记录和报告:
- 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 撰写检查报告,向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反馈检查情况;
- 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对检查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以上是一个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的简单参考,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小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模版(3篇)

二小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模版第一章概述1.1 目的和范围本细则旨在规范二小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和流程,确保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育教学目标。
1.2 定义(1)教学常规检查:是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施情况。
(2)二小:指XX市某市区某小学。
(3)教师:指在二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
第二章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2.1 课堂教学2.1.1 课前准备(1)教材准备:教师应熟悉本课教材内容,并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教案、教学课件、教具等。
(2)教学环境准备:教师应确保教室的教学环境整洁有序,准备好所需的教学工具。
2.1.2 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明确介绍。
(2)教学方法:教师应选择适合本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教师应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条理地传授教学内容。
(4)教学技巧: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技巧、板书技巧等。
(5)教学时间: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1.3 教学效果(1)学生反应: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学生参与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3)教学成果:教师应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如测验、考试等,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2 学科竞赛与活动2.2.1 组织指导(1)参赛准备:教师应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参赛时间,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和指导。
(2)活动策划:教师应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和策划方案。
2.2.2 活动执行(1)组织管理:教师应组织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参加学科竞赛和活动。
(2)指导辅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成果评估: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便后续的总结和反思。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为了保障小学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对小学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遵循教育部和学校制定的教学政策与规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教学氛围。
以下是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的细则。
1.上课及下课时间规范:教师应准时到岗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教学时间应根据工作安排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每节课的时间充足且不过长,多余时间应利用得当。
2.教室环境整洁:教师应及时清理桌椅、板擦,教室内物品应归整有序,杂乱的物品应细心整理,为学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3.检查教学用品:教师应检查班级基础设施,如教案、教材、计算器、橡皮擦、尺子、铅笔等教学用品需齐全完整。
4.备课质量可靠:备课应充分、精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听讲、做笔记等具体细节,讲解时应使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生动的例子、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并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承载的知识。
5.态度和语言规范:教师应严守教育行业的职业操守,语言表达应遵循教学规范,讲授时语言应规范、语速适中,声音恰当,并能够注意课堂语言的礼貌和尊重,教师在教学中应展现出有智慧、责任感、信赖、微笑、幽默感等。
这些態度和语言标准可以高效地建立愉悦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
6.评价提供准确:评价的准确性应得到教师的保证。
教师应在教学后及时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评价准确程度应合理,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掌握程度,评价方式应开放、自由、可信,让学生尽力表现出自己的水平,努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创造条件。
7.体系有序,鼓励创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序进行教学,提供认真活力的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应用自己的创新力去快速发现、解决问题。
小学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
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精益求精、具有创新精神,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合理地接受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份子。
同时,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支持,提供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帮助教师和学生在真正做好教学常规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创造更多的教育价值和价值理念。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是教育部门对小学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目的是确保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包括教师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日常管理等方面。
下面是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的具体内容:1. 教师教学准备:(1)备课情况:检查教师备课的时间、内容和备课质量,是否符合教学进度,备课是否充分、深入。
(2)教学设计:检查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有效,信息技术是否得当,教学资料是否准确、齐备。
(3)课前准备:检查教师在课前的检查,包括教室布置、音响设备、教具、教材等是否准备充分,有没有误事。
2. 课堂教学:(1)教学过程:判断教师是否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掌握了教学方法和策略。
(2)教学效果: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质量,学生能否达到要求的学习目标。
(3)互动与反馈:检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情况,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是否及时反馈学生问题和学习情况。
3. 学生作业:(1)作业情况:检查学生作业是否按时、按量完成,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作业质量: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是否有扎实的基础,是否有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3)作业评价: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学生进步的鼓励。
4. 日常管理:(1)纪律情况:检查学校、班级纪律管理是否得当,学生是否守纪守法,教师是否有纪律观念。
(2)卫生环境:检查学校、班级卫生环境是否整洁,是否有卫生死角,是否存在卫生习惯不好的现象。
(3)安全措施:检查学校、班级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学生在校内是否安全,是否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是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的具体内容,教育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适时调整和完善。
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要牢记教学常规检查的标准和细则,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为了确保小学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能够规范进行,可以制定以下检查制度:1. 每月定期检查: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常规管理检查,检查有关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卫生管理、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等。
2. 季度综合总结:每个季度结束时,对前三个月的常规管理进行综合总结和评估,查找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3. 专项检查:针对具体问题或重点环节,可以进行专项检查,例如食堂管理、课外活动管理、教室安全等。
4. 随机检查:不定期进行随机检查,选择几个关键教室或学生宿舍进行抽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5. 巡查制度:制定巡查制度,明确巡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由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和学生宿舍、教室、操场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7. 教师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建立教师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8. 学生参与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通过学生会、班干部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负责。
以上是一些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的建议,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二)一、教学准备管理1. 教室准备- 确保课堂环境整洁、安全,黑板清晰、擦净,教具摆放整齐,教材准备充分。
- 确保教学画面明亮清晰,灯光适宜,墙上的资料贴合当日教学内容。
2. 教师准备- 教师应提前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制定详细教学计划。
- 教师应准备教学辅助材料、教学工具,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 教师应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录像、图片等。
二、课前管理1. 准时到达- 教师应提前到教室,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授课。
- 教师应在学生到达教室前做好课堂布置和准备工作。
2. 布置秩序-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示下就座,按照教室产生的座位顺序,保持行为端正,不乱动,不随意交谈。
三、课堂管理1. 课堂纪律- 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走动、交谈。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落实“向常规管理要质量”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竹林桥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一、备课。
(1)教师必须做到超周备课,语数学科要有单元备课,无单元备课扣1分,无超周备课缺1节扣1分。
(2)音、体、美、科学、品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专职教师须备详案,每周1课。
(3)三至六年级作文备课与讲评每单元一次。
3、教案数量3分。
备课数量达要求,记3分,每缺1节扣1分。
4、作文讲评缺一项扣1分。
二、作业及批改。
1、作业设置与要求语文:一二年级田字格本每课至少一次;三-六年级:语文作业本(精读课文每课至少一次)、作文(每单元一次)全批全改、导学案或长江作业全批全改。
数学:1、一二年级:作业本每周至少3次、导学案全批全改。
2、三-六年级:作业本每周至少3次,在单张纸或练习本上做的题(可不抄题目)至少达到3次以上,否则作业本上要每周要有5次,导学案或长江作业全批全改。
英语:1、英语作业本(每周2次)。
2、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3、科学: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4、品德: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2、评分项目:⑴作业每缺一次扣1分,做了未批,以未做处理。
(2)学生是否及时改错,不改错扣或改后未批改的扣1分(注:学生不能在原错题处改错)。
三、单元达标:每单元检测一次,试卷要批改、有成绩记录、有试卷分析,缺一项扣2分。
四、听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学习活动。
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项目填写齐全,记录详细,环节评析具体,总评有亮点、有不足(至少3条),每缺少一项扣1分。
六、检查办法:1、教学常规每半月一次检查。
2、检查成绩纳入教师绩效考核;3、每次常规检查时抽一个年级语数老师参与,与语数教研组长一起检查,检查后签字确认检查结果,然后公示。
4、每次检查时所有老师把要检查的内容放在办公桌上,检查时办公桌上如没有就视为常规没做,计0分,每次统一检查后不再补检,如下次检查时上次的任务还未完的连同本次一起视为0分。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四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是指对小学教学中的常规管理进行检查的一套具体规定和制度,以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一、学生出勤管理:1. 每日上午、下午上课前,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按时到教室查勤,记录学生出勤情况。
2. 对于缺勤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缺勤原因,并妥善处理。
3. 学生请假必须经过家长书面申请,并得到班主任的批准方可请假。
二、教室管理:1. 上课前,教师要及时到教室检查教室环境、桌椅、黑板等设施是否完好,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2. 学生上课期间,禁止乱扔纸屑、随意涂写,要保持教室整洁。
3. 学生上下课要有序排队,不得拥挤、打闹。
三、课堂管理:1.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教材和教具,按时开展教学活动。
2. 教师要遵循学科教学大纲和学科教学进度,确保课堂教学有条不紊。
3. 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管理:1. 教师要按照教学进度合理布置作业,不得过多或过难。
2. 学生要按时完成和交回作业。
3.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并与学生讲解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五、课间管理:1. 学生课间休息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 学生不得擅自离开教室,要待在指定区域。
六、校园安全管理:1. 学校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制度和安全设施,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
2. 学校要加强安全巡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学生在校期间要遵守校规校纪,不得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以上是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执行和检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效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二)1、教学工作检查内容是:教学六认真(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总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等。
上课情况是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
2、教学工作检查实行教研组长定期常规检查与领导不定期抽查及教师互查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方案一、检查目的教学常规检查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二、检查内容1.课堂教学(1)教师教材准备是否充分、准确;(2)教学目标是否明确;(3)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科要求相符;(4)课堂教学是否有重点和难点;(5)教学方法是否多样、灵活;(6)学生参与度是否高;(7)课堂纪律是否良好。
2.学生评价(1)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良好;(2)学生作业是否按时完成;(3)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4)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5)学生合作学习情况是否良好。
3.教师个人素质(1)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2)教师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有教师职业道德;(3)教师是否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4)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5)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4.师生关系(1)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否良好;(2)教师是否能关心学生身心发展;(3)教师是否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检查方法1.观察法:检查人员通过实地观察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对教学环境、教学效果等进行观察和评估。
2.访谈法:检查人员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思路等。
3.提问法:检查人员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资料查阅法:检查人员查阅学生的作业、答卷、评语等资料,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检查流程1.提前通知:检查人员应提前通知教师,给予教师准备的时间和机会。
2.教学检查:检查人员到教室进行教学检查,观察、提问、记录有关情况。
3.记录与反馈:检查人员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给出及时的反馈意见。
4.整改与跟踪:教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整改,并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五、检查标准1.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4篇)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是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的常规性检查机制。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师准备情况: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材要求进行充分准备,检查教案、教具、教辅材料等是否齐备。
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要整洁、安全,教学用具摆放有序,黑板书写清楚,教室卫生干净。
3. 教学方式: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示范、引导等,保证教学活动多样化,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4. 教师教态: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注重语言表达规范、礼貌待人和容貌仪表等,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
5. 学生课堂纪律:学生要遵守课堂规则和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要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6. 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生的参与度等,评估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7. 教学互动: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是否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等。
8. 教师后课反思:教师需要对每堂课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的问题,并监督教学教育的正常运转,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2)第一章引言一、背景教育部门对于小学教学工作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章教学常规检查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教学常规检查的目标是确保教学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二、原则1. 全面性原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后反思等环节。
2. 公正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价。
3. 可操作性原则:检查内容要具有操作性,能够指导教师的实际操作。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5篇)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一、教学常规的检查实行分级、分科检查落实。
校长每学期检查一次,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学科组长每两周检查一次。
二、检查要有日期、有盖章、有记录,并且要及时反馈情况。
不反馈,在上级检查中出了问题追究检查人员责任;反馈了,问题仍然没有纠正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教师个人责任。
三、每学期,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两次(期中和期末)综合性教学常规检查,以分数量化成绩。
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教研组或教师个人。
两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个人教学常规成绩,纳入综合量化中。
校本课程管理办法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依据教育方针及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二、主要措施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将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三、选课方法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教学常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旨在评估和改进小学教学中的常规操作和规范。
通过检查教学常规,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关于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和整改措施的详细内容。
一、教学常规检查内容:1.教师教学准备:检查教师是否按时备课、备齐教案、教具和教材等教学资源;检查教师是否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是否掌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教学环境:检查教室是否整洁、安全,是否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检查教室是否配备了必要的教学设备,如黑板、投影仪等。
3.教学过程: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检查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4.学生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
二、教学常规检查整改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
2.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室管理,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安全;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3.优化教学过程:提供教师教学指导和辅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4.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5.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结: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教学准备、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个性化教学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是指对小学教学中的常规管理进行定期检查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一、检查内容:1. 教师教学准备情况:教师是否按时准备教案和教材,是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否准备充分。
2. 教室环境和设备:教室是否整洁、干净;教学设备是否齐备、正常运行。
3. 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出勤率是否达到要求,学生是否按时到校、上课,是否有迟到和早退现象。
4. 学生行为表现:学生是否守纪律,是否遵守校规校纪,是否有纪律问题和不良行为。
5. 教学秩序:教学班是否有课堂秩序,学生是否守规矩,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
二、检查方法:1. 督导检查:由学校领导和教学督导组成的检查组,定期对教学进行督导检查。
2. 课堂观摩:学校开展课堂观摩活动,教师之间互相观摩、互相评价。
3. 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
4. 教师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评,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三、检查频率:1. 日常检查: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对教学常规进行日常检查,包括课堂纪律、学生出勤等。
2. 定期检查:学校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 不定期检查:学校可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对教学情况进行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
四、检查结果:1. 教学问题整改:对于发现的教学问题,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改进计划。
2. 教师奖惩:对于教学工作较好的教师,学校可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教学工作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可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3. 学生引导: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要积极引导,加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
以上是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的基本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范文一、教室管理检查制度1. 教室卫生教室要保持整洁,地面、桌椅等要定期清洁,垃圾要适时清理。
2. 教室布置教室环境要符合教学需要,教学材料、学生作品等要有序陈列。
3. 用品管理教室用品要齐全,包括黑板、粉笔、擦子等,确保教学需要。
4. 灯光及空气流通教室的照明和通风要保持良好,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舒适。
二、学生管理检查制度1. 学生的到校情况每日检查学生的到校情况,确保学生按时到校,如有早退、迟到,及时记录和处理。
2. 学生的课堂纪律监督学生进入教室后安静就座,不交头接耳、玩闹等行为,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3. 学生的学习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如有不良表现及时予以提醒和引导。
4. 学生的行为表现注意观察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表现,如有争吵、打闹等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
三、教学内容管理检查制度1. 教学计划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并及时调整,确保教学安排合理,并按计划进行教学。
2. 教学资源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辅资料、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 教材使用监督教师使用教材,按照教学大纲教授相关知识,保证教学内容与教材同步。
4. 教学方式与方法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试管理检查制度1. 考试安排每学期制定考试计划,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科目,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2. 考试环境监督考试时的考场环境,保证安静整洁,避免作弊行为的发生。
3. 考试命题确保考试试题符合教学内容和难易度,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4. 考试成绩及评讲录入考试成绩及时准确,组织评讲工作,分析学生的优缺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复习建议。
五、教师管理检查制度1. 教师教学水平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观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及时提供培训和指导。
2. 教师工作情况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包括备课、批改作业、与家长的沟通等,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落实“向常规管理要质量”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竹林桥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一、备课。
(1)教师必须做到超周备课,语数学科要有单元备课,无单元备课扣1分,无超周备课缺1节扣1分。
(2)音、体、美、科学、品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专职教师须备详案,每周1课。
(3)三至六年级作文备课与讲评每单元一次。
3.教案数量3分。
备课数量达要求,记3分,每缺1节扣1分。
4.作文讲评缺一项扣1分。
二、作业及批改。
1.作业设置与要求
语文:
一二年级田字格本每课至少一次;三-六年级:语文作业本(精
读课文每课至少一次)、作文(每单元一次)全批全改、导学案或长江作业全批全改。
数学:
1.一二年级:作业本每周至少3次、导学案全批全改。
2.三-六年级:作业本每周至少3次,在单张纸或练习本上做的题(可不抄题目)至少达到3次以上,否则作业本上要每周要有5次,导学案或长江作业全批全改。
英语:
1.英语作业本(每周2次)。
2.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3.科学: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4.品德:长江作业每课一次。
2.评分项目:
⑴作业每缺一次扣1分,做了未批,以未做处理。
(2)学生是否及时改错,不改错扣或改后未批改的扣1分(注:学生不能在原错题处改错)。
三、单元达标:
每单元检测一次,试卷要批改、有成绩记录、有试卷分析,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