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未完待续

合集下载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1.地板辐射式采暖简介1.1原理低温辐射地板采暖是通过埋设于地板下的加热管——铝塑复合管或导电管,把地板加热到表面温度18至32摄氏度,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而达到采暖效果。

同时它可以由分户式燃气采暖炉、市政热力管网、小区锅炉房等各种不同方式提供热源。

1.2优点(1)地面温度均匀,室温自下而上逐渐递减,舒适度高;(2)空气对流减弱,有较好的空气洁净度;(3)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较为节能,节能幅度约为10%至20%;(4)有利于屋内装修,增加2%至3%的室内使用面积;(5)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

1.3缺点(1)对层高有8厘米左右的占用;(2)地面二次装修时,易损坏地下管线;(3)铺设木地板则有干裂的麻烦,最好选用地砖或复合地板;(4)设定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大大降低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5)由于防水需要,卫生间不便铺设,还要借助于电暖气。

1.4运行费用:一个采暖季节每平方米大约需要14元(18℃情况下)2.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2.1设计依据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2设计原始资料本工程为哈尔滨市某别墅供暖设计,共3层。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外墙:490㎜空心砖墙双面抹灰,传热系数K=0.96W/㎡℃外窗:双层塑料窗,对开窗,上亮宽同窗,高500mm,高900mm,传热系数K=2.4 W/㎡℃外门:双层木门,传热系数K=2.33 W/㎡℃屋面:200㎜加气混凝土,传热系数K=0.96 W/㎡℃楼面:钢筋混凝土地面,传热系数K=1.1 W/㎡℃地面:非保温地面层高: 3.8m2.3采暖设计参数2.3.1室外设计参数采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26℃室外计算风速3.8m/s2.3.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计算温度:16℃2.3.3设计指标建筑面积383㎡采暖热负荷97387W单位面积平均热负荷84.8W3.采暖设计3.1采暖热媒采暖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45℃回水温度:35℃3.2采暖系统本设计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盘管的布置形式采用双回形布置,采用这种布管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学号041412140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指导教师王靖李奉翠虞婷婷付浩卡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5月目录第1 章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题目 (2)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2)1.3 设计原始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采暖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 (4)2.3围护结构朝向修正耗热量的计算 (5)2.4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5)2.5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 (6)2.6 热负荷计算举例 (6)第3章采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7)3.1集中供热 (7)3.2采暖系统形式选择 (7)3.3 分户采暖 (8)3.4 采暖末端方式的选择与计算 (8)第4章机械循环单管跨越式分户采暖水力计算 (10)4.1 室内平面图及水力计算 (10)4.2 一单元一层用户水力计算 (10)4.3 三单元三层用户水力计算 (12)4.4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水力计算 (14)4.5 不平衡率的计算 (15)第5章设计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9)第一章设计概况1.1设计题目北京市京郊大院采暖工程设计1.2设计任务及要求1.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包括一层到三层采暖计算1.22设计要求1、采暖设计计算内容(1)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确定外墙、屋顶、门、窗、地面等的传热系数;列表计算各房间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进而求出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该建筑物的热指标(2)采暖系统方案确定(3)采暖系统设备选择及计算(4)采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2、散热器计算(1)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3、设计图纸绘制及基本要求(1)采暖平面图1:50或1:100(2)采暖系统图(按比例绘制,但出图时不需要比例也不标注比例)(3)散热器设备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4)采暖管路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5)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等。

供暖工程设计说明书

供暖工程设计说明书

供暖工程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某建筑物的供暖工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物位于某市中心地带,总建筑面积约XXXX平方米,包括地上多层和地下一层。

该建筑物用途是商业综合体,包括办公楼、商场、餐饮等功能区域。

本项目的供暖需求主要集中在冬季,为保证建筑物内温度的舒适性,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供暖系统至关重要。

二、设计基准1. 设计温度:采用冬季室内舒适温度为20℃作为设计基准。

2. 供暖方式:本项目采用集中供暖方式,即通过管道将热水或蒸汽传输到各个供暖终端,包括供暖散热器和地暖系统。

三、供暖系统设计1. 热源选择:根据本项目的规模和热负荷计算,选择某XXX供暖厂提供的热水作为热源,并通过管道输送至建筑物内。

2. 供暖散热器: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需求,合理安排供暖散热器的位置和数量,确保各个区域的供暖均匀、舒适。

3. 地暖系统:在一些特定区域,如商场的露天广场和商铺等,采用地暖系统提供供暖。

地暖系统采用水地暖方式,通过埋设在地板下的供暖管道进行供暖。

四、管道布置设计1. 管道走向: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管道走向,保证热水或蒸汽能够顺畅地从热源站点输送到各个供暖终端。

2. 管道直径:根据热负荷计算和液体流动特性,确定合适的管道直径,以保证热媒在管道中的流速和流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控制系统设计1. 验温系统:在每个供暖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集中监控系统实时测量室内温度,以及调控供暖系统的运行。

2. 控制方式:采用智能控制方式,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集中监控系统实现供暖系统的自动调节和运行状态监测。

六、防冻保护设计1. 管道保温材料:对于截面较大的主干管道,使用保温层材料包裹以减少热量损失。

2. 防冻装置:设置防冻装置,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启动加热设备,保护供暖系统免受低温冻结的影响。

七、安全设计1. 安全阀和过温保护装置:在热源站点设置安全阀和过温保护装置,确保供暖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2. 管道安全防护:对于埋地的供暖管道,采取合适的防腐措施和防护措施,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目的: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设计内容:1. 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供热原理、热负荷计算、热力循环等方面的内容。

2. 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热源选择、管道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3. 供热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系统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4. 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系统运行监测、故障排查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参与课堂教学,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学生需要参与实验操作,掌握供热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学生需要完成供热系统的设计任务,包括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管道设计等。

4. 学生需要参与供热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熟悉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设计步骤:1. 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参与供热工程的相关课堂教学,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学生需要参与供热工程的实验操作,熟悉实际操作技能。

3. 设计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供热系统的设计任务,包括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管道设计等。

4. 安装调试:学生需要参与供热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熟悉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5. 经验总结: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操作和设计任务,总结经验并进行报告。

设计评价:1.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按照要求编写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过程、结果分析等。

2. 设计成果:学生需要完成供热系统的设计任务,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调试工作,取得可行的设计成果。

3. 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备注:该课程设计说明书仅为参考,具体的设计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供热系统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供热系统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可靠、经济、实用的供热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规定条件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2.1. 设计范围供热系统设计应覆盖以下部分:•热源:锅炉、热水锅炉、热水炉等•热网:管道、泵、热交换器、调节阀等•热用户:暖通设备、热水器等2.2. 设计要求•热负荷估算:根据设计规范及现场情况,合理估算设计地区各种不同类型建筑、房间和设备的热负荷并确定供热总负荷。

•管道设计: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并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造价。

•热源设计:满足负荷的需求,同时考虑各种条件下的安全、可靠、节能等问题,并选用合适的锅炉类型。

•热用户设计:根据热负荷确定使用的暖通设备和热水器的数量和规格,并采取合适的调节方法。

2.3. 设计任务•进行供热系统整体设计和技术方案的确定、修改与优化。

•编制供热系统设计图纸、资料和技术规范。

•具体分别负责各个部分(热源、热网、热用户)的设计和计算,并提出可靠、经济、实用、节能的技术方案。

3. 课程设计流程课程设计流程如下:1.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规范,了解供热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流程。

2.实地调查供热区域的情况,包括建筑物类型、面积、使用情况等,了解供热系统的实际需求。

3.进行供热负荷估算,确定供热总负荷。

4.根据供热总负荷,进行管道设计,设计管道路线和管道规格。

5.根据供热总负荷和管道设计,进行热源和热用户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器材。

6.编制供热系统的设计图纸、资料和技术规范,并进行评审和修改。

7.进行供热系统的施工和调试,验收总结。

4.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如下:1.设计完整度:包括行业规则的符合情况、流程图的清晰度等。

2.设计合理性:包括热负荷的估算、管道系统的合理性、热源和热用户的合理性等。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编号: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 卢振斌学号: 0121006230111 指导教师:文远高2012年12 月30 日目录摘要 (3)引言 (3)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4)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7)2。

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2。

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1)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16)3.1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6)3.2 散热器的计算 (17)3。

3 散热器的布置 (18)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4.1 系统选择 (19)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 (19)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9)5。

2 水力计算 (21)5。

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 (25)6 结论 (2)参考文献 (27)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

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

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

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未完待续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未完待续

某宿舍楼楼层采暖系统目录1 前言 (3)1.1设计方案 (3)2 设计依据 (3)2.1 参考资料 (3)2.2设计要求 (3)2.3设计的原始资料 (4)2.3.1气象资料 (4)2.3.2土建资料 (4)2.3.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4)3供暖热负荷计算 (5)3.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5)3.2 一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以101室为为例) (5)3.3 101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步骤: (5)3.3.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的计算 (5)3.3.2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6)3.3 一层各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1-8) (7)3.4 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 (7)3.5二层和三层宿舍楼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9-22) (8)3.6 二层和三层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 (8)4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9)4.1散热器的选择 (9)4.2 散热器的布置 (10)4.3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0)4.4 散热器的计算 (10)5 管路布置 (12)6 水力计算 (12)6.1 选择最不利环路 (13)6.2 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d (13)6.3 确定长度压力损失ΔPy=Rl (13)6.4确定局部阻力损失Z (13)6.5求各管段的压力损失 (14)6.6 求环路总压力损失 (14)6.7计算富裕压力 (14)6.8其他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方法步骤同最不利1) (15)7 设计小结 (20)1 前言1.1设计方案本设计为河南省郑州市某大学某宿舍楼一栋三层的的建筑室内供热采暖设计系统,这三层的主体为宿舍,附带有楼梯间、门厅、卫生间、盥洗室。

建筑总供暖面积约1841.805平方米。

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其引入口处供回水压差为10KPa.该工程采用热源为城市集中供热,采暖外线在建筑物北侧,供回水温度为95℃/70℃低温热水。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设计题⽬: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录第1章绪论1.1设计⽬的-------------------------------------------------------------41.2⼯程概述-------------------------------------------------------------4 1.3设计任务-------------------------------------------------------------4 第2章设计依据2.1主要参考资料---------------------------------------------------------5 2.2设计范围-------------------------------------------------------------6 2.3设计参数-------------------------------------------------------------62.3.1 室外设计参数-------------------------------------------------------6 2.3.2 室内设计参数-------------------------------------------------------62.4设计原始资料---------------------------------------------------------6 2.4.1 ⼟建资料-----------------------------------------------------------7 2.4.2建筑结构-----------------------------------------------------------7 2.5动⼒与能源资料-------------------------------------------------------8 2.6其他资料-------------------------------------------------------------8 2.7朝向修正率-----------------------------------------------------------8 2.8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热阻-------------------------------------------------9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3.1热负荷的计算------------------------------------------------------10 3.1.1围护结构的计算参数------------------------------------------------10 3.1.2 热负荷的组成------------------------------------------------------11 3.1.3 主要计算公式------------------------------------------------------12 3.1.4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表及汇总------------------------------------------13第4章热⽔供暖系统设计⽅案⽐较与确定4.1循环动⼒------------------------------------------------------------164.2供、回⽔⽅式--------------------------------------------------------16 4.3系统敷设⽅式--------------------------------------------------------16 4.4供、回⽔管布置⽅式--------------------------------------------------17 4.5⼯程⽅案确定--------------------------------------------------------17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5.1散热器的选择--------------------------------------------------------18 5.2散热器的布置--------------------------------------------------------18 5.3散热器的安装--------------------------------------------------------19 5.4散热器的计算--------------------------------------------------------19第6章热⽔供暖系统⽔⼒计算6.1确定系统原理图------------------------------------------------------22 6.2系统⽔⼒计算--------------------------------------------------------226.2.1 选择最不利环路----------------------------------------------------22 6.2.2 最不利环路的作⽤压⼒----------------------------------------------22 6.2.3 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22 6.2.4 确定沿程压⼒损失--------------------------------------------------23 6.2.5 确定局部阻⼒损失--------------------------------------------------23 6.2.6 求各管段的压⼒损失------------------------------------------------23 6.2.7 求环路总压⼒损失--------------------------------------------------24 6.2.8 计算富裕压⼒------------------------------------------------------24第7章相关辅助设备的选型7.1 附属设备的选择----------------------------------------------------------------------------------30 7.2 管道的保温----------------------------------------------------------------------------------------30 7.3 管沟-------------------------------------------------------------------------------------------------31 参考⽂献课程设计⼩结第1章绪论1.1 设计⽬的本课程的⽬的是培养学⽣运⽤所学的暖通空调、供热⼯程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步提⾼运算、制图和使⽤资料的能⼒。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概述 (3)1.1 设计概况 (3)1.2 设计依据 (3)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3)2.1 室外气象参数 (3)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3)2.3 热负荷计算 (3)2.3.1 校核围护结构传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 (4)2.3.2 修改普通外墙使之成为保温外墙 (6)2.2.3 校核屋面最小传热阻 (7)2.3.4 负荷计算过程 (8)3、散热器的选择 (10)3.1 散热器的布置 (11)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1)3.3 散热器的计算 (11)4、水力计算 (12)5、供热管道及附件 (14)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4)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4)5.3 管道保温施工 (15)6、设计总结 (16)7、参考文献 (16)房间耗热量表 (17)散热器片数表 (19)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书 (21)1、概述1.1 设计概况辽宁省沈阳市某4层住宅建筑工程采暖设计。

建筑面积738m 2,供暖面积695m 2。

共4层,层高3.2m 。

该建筑南北朝向,锅炉房在该建筑的西侧。

1.2 设计依据《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 978-7-112-02017-1)。

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2.1 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6.8℃,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24.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 1.9m/s 冬季最多风向ENE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主要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

根据面积热指标法:'310n h Q q A -=⋅⋅kW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kW ;h q ——采暖面积热指标, 2/W m ;A——建筑物采暖面积,2m围护结构的基本条件:屋顶: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K=0.6W/㎡·℃,R=1.67㎡·℃/W,D=6.370;地面:不保温地面。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供热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和设计项目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兰州A 研究所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整个建筑物为两层,第一层高3.0米,第二层高3.3米。

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

建筑物内墙为240mm 双面抹灰粘土砖墙,外墙为370mm 内表面抹灰粘土砖墙。

所有外窗均为塑钢框双层玻璃窗,窗高1500mm,窗台下沿距本层地面1000mm,外窗下均设有与窗同宽的散热器壁龛(深120mm、高1100mm)。

走廊外门为塑钢框双层带玻璃外门。

屋面结构如图所示。

2.设计项目本设计为整栋研究所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设计主要内容为:(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七)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二、气象条件的确认1.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查《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表1.1-8可得1)室外计算温度11t=-℃。

w2)供暖设计室外计算风速:查得风速为0.5m/s。

3)相对湿度为58%。

4)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风。

2.冬季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走廊、楼梯间、档案室设计为16℃其余设计为18℃。

三、设计依据1.陆耀庆. 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872.赵秉文等.供热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198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邵宗义.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四、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1.散热器的选型选择钢管柱式散热器,这类散热器系列规格多,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好、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占地小,便于布置。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建筑环境09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二○一二年六月二三日第1章绪论1.1 设计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供热工程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室内采暖系统以及热源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

采暖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工程概述采暖热负荷,自行确定围护结构的类型,满足最小传热阻以及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该建筑共有3层,层高4.3m,。

根据围护结构自行计算采暖热负荷。

1.3 设计任务营口市某办公楼办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设计主要内容为:室内采暖系统:管路布置、末端设备选型与计算、热源热力系统流程与设备选型说明:1) 采暖末端设备可以采用地板采暖、散热器、风机盘管等形式。

2) 热源可以采用锅炉、热泵或者换热器3) 热负荷计算和水力计算为本任务书所指定的部分(序号为奇数的为左半部分,序号为偶数的为右半部分),系统布置和制图要求为整个系统(假定整个系统左右对称),我为31号,故对左边进行计算。

4)采暖热负荷,自行确定围护结构的类型,满足最小传热阻以及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建筑的平面图和立面图见附件。

根据围护结构自行计算采暖热负荷。

第2章设计依据2.1 主要参考资料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3.贺平,孙钢。

供热工程(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李岱森。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于国清。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品整理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___ 供热工程__________ 指导老师: 王靖李奉翠虞婷婷付浩卡院系:__能源与建筑环境_工程学院__ 专业:___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____ 姓名: ____ 霍雨霞__________学号: ___ _ 041412104__________ 时间: ___ _2015年05月__________ 目录前言2 ………………………………………………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与指导第一章……………3 3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3 第二节采暖设计指导书……………………………… 第二章设计依据………………………………………… 6第一节设计建筑物的概述…………………………… 6 第二节规范及标准…………………………………… 7 第三节设计参数……………………………………… 7 第三章热负荷计算……………………………………… 9第一节外围护结构的基本间耗热量计算………………… 9 第二节门窗的冷风渗透量计算…………………………… 9 第三节外门的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 10 第四节以101房间为例计算房间的热负荷..................10 第四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式 (12)第一节散热器的选择............................................. 1 2 第二节散热器的布置 (12)第三节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2)第四节暖气片片数计算过程……………………………13 第五章管道水力计算………………………………………15 第六章机械循环单管异程式的优缺点………………18 第七章课程设计总结………………………………………19 主要参考文献…………………………………………20 前言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又分为供暖工程和集中供热,供暖工程是以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为主要任务,集中供热是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 (1) (1)第2章供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 (1) (2)第3章散热器的选择和计算 (3)第4章水力计算 (7) (8)第4章辅助设备的选择 (8)........................................................................................................................................................................................................................................................................ 8 4.4泄水阀、空气阀 (8)第5章总结 (9)附表一农工楼阴面机械循环双管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表……………………10 附表二农工楼阴面机械循环双管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表……………………11 附图一一层供暖平面图……………………………………………………………12 附图二二、三、四层供暖平面图.........................................................13 附图三轴测图 (14)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设计题目沈阳农业大学农工楼集中热水管网的设计 1.2设计原始资料1 建筑地址:沈阳农业大学农工楼2 气象资料:辽宁省沈阳市最冷月平均温度为-29℃ 3 设计热媒:95℃/70℃机械循环热水系统第2章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本设计取-29℃,室内供暖温度取18℃; 2.2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因不考虑冷风渗透,也不靠路门窗散热的影响,查下表得:外墙、平屋顶、地面及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等温差修正系数a=1;温差修正系数a值序号围护结构及其所处情况 a 1 外墙、平屋顶、地面及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 1.00 2 带通风间层的平屋顶、坡屋顶及与室外相通的不供暖地下室上面的0.90 楼板等 3 与有外墙的不供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多层建筑的底层局部 0.80 多层建筑的顶层局部 0.40 高层建筑的底层局部 0.70 高层建筑的顶层局部 0.30 4 不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当外墙有窗户时当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当外墙上无窗户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隔墙不供暖房间有门窗与室外相通不供暖房间无门窗与室外相通与有供暖管道的设备层相邻的顶板与有供暖管道的设备层相邻的楼板0.75 0.60 0.40 0.70 0.40 0.30 0.40 5 6 37砖墙传热系数K=1.56w/〔m2×℃〕常见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W/m2. ℃〕类型 K 类型 K 门外墙实体木质外门:单层内外表抹灰砖墙 24砖墙 4.65 2.08 双层37砖墙 2.33 1.56 带玻璃窗阳台外门 49砖墙 1.27 单层〔木框〕 5.82 内墙〔双面抹灰〕双层〔木框〕 12砖墙 2.68 2.31 单层〔金属框〕 24砖墙 6.40 1.72 双层〔金属框〕 3.26 2.3房间热负荷的计算一楼供热面积F1=981㎡二、三、四楼供热面积〔厕所、楼梯不供热〕F2=1003×3=3009㎡热负荷的计算原理Q=aFK(tn-twn)Q=1*1.56*F*47=73.32*F(根据每个房间的面积算出每个房间的热负荷,分到每根立管热负荷具体数据详见如下a----温差修正系数 F----面积 K----传热系数 tn---室内供热温度 twn—室外温度农工楼各房间供热情况房间号 101 103 104 106 107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一楼热负荷〔w〕 5938 1979 2639 2639 1319 2639 1319 1319 2639 2639 1319 供热房间号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热负荷〔w〕 2639 1319 7918 3959 2639 2639 3959 2639 1319 5938 1319 房间号二楼热负荷〔w〕供热房间号热负荷〔w〕房间号三楼热负荷〔w〕供热房间号热负荷〔w〕房间号四楼热负荷〔w〕供热房间号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5938 2639 1979 2639 1319 3959 3959 3959 3959 3959 1319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20 222 224 225 1319 1319 2932 3959 1319 3959 1319 3959 3959 5279 5938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5938 2639 1979 2639 1319 3959 3959 3959 3959 3959 1319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20 222 224 225 1319 1319 2932 3959 1319 3959 1319 3959 3959 5279 5938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5938 2639 1979 2639 1319 3959 3959 3959 3959 3959 1319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20 222 224 225 热负荷〔w〕 1319 1319 2932 3959 1319 3959 1319 3959 3959 5279 5938 第3章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3.1散热器的选用采暖散热器是通过热媒将热源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的一种散热设备。

供热工程课设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设说明书

学号12030104天津城建大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某建筑供暖系统设计起止日期:2015 年9 月7日至2015 年9 月18日学生姓名班级12建环4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015年9月18日天津城建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 学年第1 学期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12级4班班级课程设计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建筑物供暖工程设计完成期限:自2015 年9 月7 日至2015 年9 月18 日共 2 周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一、设计原始资料1。

土建资料:建筑、结构图纸及说明。

2。

气象资料:采用北京市气象资料,室内设计参数根据建筑用途按设计规范及手册选取。

3.热源及参数:热媒由集中锅炉房或换热站供给,供、回水温度为85/60 ℃,热力入口资用压力为:30 kPa。

二、设计基本依据《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三、设计计算基本内容供暖系统方案选择与确定;散热器选择和计算;供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制;设计图纸绘制。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制要求必须符合我院有关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化要求.正文部分一般应包括:设计概况(建筑概况和设计方案综述)、设计热负荷计算、系统方案选择与确定、散热器选择和计算、水力计算等主要内容。

各项内容必须反映各项数据的来源、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并附有必要的计算图和表格,设备选择应有必要的选择说明。

五、设计图纸的绘制要求至少完成两张图纸,符合本专业的制图要求。

供暖系统平面图(首层、顶层及标准层,1:100或1:50)和供暖系统图(1:100或1:50),可根据具体情况绘制热力入口详图等(1:20).六、设计手册及资料详见指导书。

目录1 概述..。

..。

....。

.。

....。

.。

.。

.。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宿舍楼楼层采暖系统目录1 前言 (3)1.1设计方案 (3)2 设计依据 (3)2.1 参考资料 (3)2.2设计要求 (3)2.3设计的原始资料 (4)2.3.1气象资料 (4)注 :一般地,室内设计温度:宿舍和值班室取18℃,门厅、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和盥洗室取16℃ (4)2.3.2土建资料 (4)2.3.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4)3供暖热负荷计算 (5)3.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5)3.2 一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以101室为为例) (5)3.3 101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步骤: (5)3.3.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的计算 (5)3.3.2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6)3.3 一层各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1-8) (7)3.4 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 (7)3.5二层和三层宿舍楼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9-22) (8)3.6 二层和三层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 (8)4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9)4.1散热器的选择 (9)4.2 散热器的布置 (9)4.3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0)4.4 散热器的计算 (10)5 管路布置 (14)6 水力计算 (14)6.1 选择最不利环路 (15)6.2 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d (15)6.3 确定长度压力损失ΔPy=Rl (16)6.4确定局部阻力损失Z (16)6.5求各管段的压力损失 (16)ΔP=ΔPj+ΔPy。

将表6.1中的第8栏与第11栏相加列入表6.1第12栏中。

(16)6.6 求环路总压力损失 (16)6.7计算富裕压力 (16)6.8其他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方法步骤同最不利1) (18)7 设计小结 (24)1 前言1.1设计方案本设计为河南省郑州市某大学某宿舍楼一栋三层的的建筑室内供热采暖设计系统,这三层的主体为宿舍,附带有楼梯间、门厅、卫生间、盥洗室。

建筑总供暖面积约1841.805平方米。

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其引入口处供回水压差为10KPa.该工程采用热源为城市集中供热,采暖外线在建筑物北侧,供回水温度为95℃/70℃低温热水。

供回水方式采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散热器的连接形式为单管串联顺流式,楼层间独立立管供热。

2 设计依据2.1 参考资料2.1.1、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2.1.2、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2.2设计要求《供热工程》教材;《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2.3设计的原始资料2.3.1气象资料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建筑物所在地区,查出该地区的有关气象参数,本设计所在地是河南省郑州市,其冬季基本气象参数见下表:表2.1 郑州市的冬季气象基本参数表注:一般地,室内设计温度:宿舍和值班室取18℃,门厅、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和盥洗室取16℃2.3.2土建资料根据土建图纸,找出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建筑物的方位、层数)和各部位的建筑构造与热工特征,外墙、屋顶、地面门窗构造)。

2.3.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根据已知给定的供热管外网的供应位置和已知的建筑平面图,选定在宿舍楼108房间地层下的供水立管为接入点。

热媒参数任务书中已给定。

(供回水温度为95℃/70℃低温热水)3供暖热负荷计算对于本居民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3.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该建筑一层平面图中包括101-126等房间,主要是宿舍和四间卫生间。

编号如平面图。

二层与三层同一层。

3.2 一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以101室为为例)已查得101室围护结构条件: 外墙:一砖半厚(370mm)墙体,内面抹灰砖墙,K=1.57 W/m 2*℃,对于热惰性的取值,应综合考虑实用性与经济性,在这里我们取第II 种类型的墙体(中型质墙4.1---6.0)D=5.1 外窗:单层铝合金框玻璃窗;尺寸为1.5m*1.5m 窗型为三扇两开窗。

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9m 。

K=6.4 门:尺寸1.5*2,修正系数取0.7,K=4.65 内墙:一砖厚(240mm )墙体,内面抹灰砖墙,K=2.08 靠近走廊墙以及临室的隔墙,由于两侧温差小于5℃,可不予考虑。

屋面:屋面由概况中对应的材料布置, 一般平顶屋面采用绝热性能较好的隔热材料,厚度也相应的比一般维护墙体较厚,故取值为K=0.45 W/m 2*℃. 地面:不保温地面,K 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3.3 101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步骤:3.3.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的计算围护结构稳定传热时,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1]:1(')n w Q KF t t α=- 式中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0C );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0C );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0C );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表3.1.4。

将已查得的数据代入上式,即得维护结构的总耗热量Q1’=,其全部计算列于附录1中。

考虑到维护结构中的附加耗热量:《暖通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不同朝向的修正率北、东北、西北 0~10%; 东南、西南 -10%~-15%;东、西 -5% ; 南-15%~-30%。

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

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 时,每高出1m 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

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房间各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修正)耗热量的总和上。

由于该设计建筑层高只有3m ,故不需要考虑高度附加率。

《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采暖附加耗热量计算过程中,仅仅考虑朝向修正系数。

3.3.2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根据公式)(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式中 Q 2——冷风渗透耗热量(W );V ——经门、窗隙入室内的总空气量,m 3/h ;ρ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C p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C p =1KJ/(kg ·℃);0.278——单位换算系数,1KJ/h=0.278W 。

在工程设计中,六层或六层以下的建筑物计算冷空气的渗入量时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忽略热压的影响。

而超过六层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物,则应综合考虑风压及热压的共同影响。

本设计楼层为三层,不需要考虑风压的作用.101房间为宿舍,室内计算温度为18℃,郑州市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5℃。

表3.1 郑州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n 地点 东 南西 北由附录1-5,郑州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北向0.9.对有一面或相邻两面外墙的房间,全部计入其门、窗可开启部分的冷风渗透量。

由前面的数据,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s m V j P /4.3,=,单层推拉铝窗窗每米缝隙的冷风渗透量L=1.24 m 3/(h ·m ).北向的一个窗户的缝隙总长度为=9m.总的冷风渗透量V 等于 ln L V ==1.24×9×0.9=10.044 m 3/h 冷风渗透量2'Q 等于(空气状态参数表得,-5℃时w ρ=1.30kg/ m 3) )(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0.278×10.044×1.30×1.01×23=84.323W. 房间功能和参数相同的,只计算一个房间。

3.3 一层各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1-8)3.4 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表3.2 一层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3.5二层和三层宿舍楼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9-22)注:第二层不需要考虑地面的热阻负荷,第三层需要考虑屋顶对各房间产生的热负荷.房顶的传热系数,在前面已给出,一般取K=0.5左右,这里我们取0.45.3.6 二层和三层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表3.3 二层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表3.4 三层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房间编号用途总采暖负荷W 301男卫生间2620.2303,311宿舍2232.9304-310宿舍1333.1313女卫生间2893314女盥洗室2534.4315-325宿舍1162.4326男盥洗室2447.9一层总负荷37079.44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4.1散热器的选择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灰口铸铁四柱760型,高度为760mm它结构简单,耐腐蚀,使用寿命长,造价低,传热系数高;散出同样热量时金属耗量少,易消除积灰,外形也比较美观;每片散热器的面积少,易组成所需散热面积。

“暖通规范”规定: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应采取可靠的质量控制措施;所以要选用内腔干净无砂,外表喷塑或烤漆的灰铸铁散热器。

具体性能及参数如下表[2]:表4.1 铸铁散热器参数型号散热面积水容量重量工作压力传热系数k四柱760型0.235m21.16L 6.6kg0.5mpa8.49w/m2·℃4.2 散热器的布置散热器布置在外墙窗台下,这样能迅速加热室外渗入的冷空气,阻挡沿外墙下降的冷气流,改善外窗、外墙对人体冷辐射的影响,使室温均匀。

为防止散热器冻裂,两道外门之间,门斗及开启频繁的外门附近不宜设置散热器;散热器一般明装或装在深度不超过130mm 的墙槽内。

本设计采用明装法.4.3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底部距地面不小于60mm ,通常取150mm ;顶部距窗台板不小于50mm ;背部与墙面净距不小于25mm 。

4.4 散热器的计算我们选定立管1为例:已知:Q1=Q1’=1162.4W Q2=Q2’=957.5W Q3=Q3’=1060.7W 例如 t 1(三层和二层之间)= t g -2*1162.4/Qz (t g -t h )=85.9℃ 同理可得t 2(二层和一层之间)=78.3℃ 我们选定120房间为例,进行换热器的片数计算: t pj =(95+85.9)/2=90.45℃,n t =5℃,Δt= p,j n t -t =90.45-18=72.45℃ 查[2]附录2-1,对四柱760型,不能超过25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