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流化床干燥实验
实验八 流化床干燥实验
![实验八 流化床干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5ab3b07cc17552707220853.png)
流化床干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掌握连续流化床干燥方法;2、估算体积传热系数和热效率。
二、基本原理:1)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3(/V mQ W m V t α=∙∆℃) (1)气体向固体物料传热的后果是引起物料升温Q1和水分蒸发Q2。
其传热速率为:12() (2)Q Q Q =+ w1221221()(() (3)c m c m w Q G c G c x θθθθ=--)=(+c ) w 101('')-() (4)v L v m w Q W I I W r θθ=-)=((+c c ) w式中:Q 1一湿含量为X 2的物料从θ1升温到θ2所需要的传热速率 Q 2一蒸发(kg /s)水所需的传热速率。
Cm 2一出干燥器物料的湿比热·(KJ /kg 绝干料·℃) I V ’—θm 温度下水蒸气的焓,KJ /kg I L ’一θ1温度下液态水的焓,KJ /kg 流化床干燥器有效容积24V D h π=脱水速率由物料衡算求出:121211120111121112()(1)()11 (1)() (5)11c w w W G X X G w w w G G w w w w w =-=-----=--∆--式中:G c 一绝干料速率kg /s G 1一实际加料速率kg /sW 1,W 2一分别为进出口湿基含水量,kg 水/kg 物料:X 1,X 2一分别为进出口干基含水量, kg 水/kg 绝干物料, G 01,G 11,一分别加料初重与余重,kg Δ1一为加料时间 s2、热效率η计算100% (6)Q Q η=⨯蒸入干燥过程中蒸发水分所消耗的热量向干燥提供热量 Q 蒸=W(2490+1.88t 2—4.187θ1) (w) (7)Q 入由热量衡算求出:Q 入=Q p +Q D =U p I D +U D I D (8) 式中:U 、I 一表示电压电流P 、D 一表示预热器和干燥器Q 出=L(I 2—I 0)+Gc(I 2’—I 1’) (W) (9) 100%Q Q Q η=⨯入出入—三、装置与流程设备流程图见图1,电路示意图见2。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ac0f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2.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 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 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 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二、实验原理流化床干燥是利用气流将固体颗粒悬浮在床层中,使固体颗粒与干燥介质(如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实现干燥的过程。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气速下的床层压降,可以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即流化曲线。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 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反映了物料在不同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
在恒速阶段,物料干燥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在降速阶段,物料干燥速率逐渐减小。
临界含水量是指物料由恒速阶段过渡到降速阶段的含水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流化床干燥器- 空气源(罗茨鼓风机)- 转子流量计- 空气电加热器- 固态继电器控温仪表系统- 水银玻璃温度计- 电热烘箱- 电子天平(精度0.0001g)2. 实验材料:- 湿小麦- 干燥介质(空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
2. 将湿小麦放入流化床干燥器中,调整干燥器温度和气速。
3. 测量不同气速下的床层压降,绘制流化曲线。
4. 在恒速阶段,每隔一定时间测定物料含水量和床层温度,绘制物料干燥速率曲线。
5. 在降速阶段,继续测定物料含水量和床层温度,直至物料干燥完成。
6. 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临界含水量、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130bf6aef8941ea76e0521.png)
北京化工大学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实验一、摘要本实验通过对湿的小麦的干燥过程,要求掌握干燥的基本流程及流化床流化曲线的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二、关键词:流化床干燥、物料干燥速率、物料含水量、流化床床层压降、临界含水量三、实验目的及任务1、熟悉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k 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 X四、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如图一)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当气速继续降低,曲线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mf)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2干燥特性曲线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定被干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物料含水量(X)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θ)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296ffe7c1cfad6195fa7cf.png)
北京化工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日期:2010.05.12班级:姓名:同组人:流化床干燥实验一、摘要本实验利用流化床干燥器对物料干燥速率曲线进行测定。
本实验装置为间歇操作的沸腾床干燥器,可测定达到一定干燥要求所需的时间。
以此来测定干燥速率。
利用物料的干湿重量变化计算物料的各种含水量。
关键词:干燥速率含水量干重湿重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 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见下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气体输送阶段。
D点处得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沿CA’变化。
C点处得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 mf)。
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2,干燥特性曲线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测定被干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湿物料含水量(X)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θ)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见图4-16)。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https://img.taocdn.com/s3/m/d5aed424680203d8ce2f24f3.png)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流化床干燥班级:化实1101学号:2011011499姓名:张旸同组人:黄凤磊、陈文汉、杨波实验日期:2014.04.24一、 报告摘要摘要:本实验利用流化床干燥器对物料干燥速率曲线进行测定。
本实验装置为间歇操作的沸腾床干燥器,可测定达到一定干燥要求所需的时间。
以此来测定干燥速率。
利用物料的干湿重量变化计算物料的各种含水量。
二、 实验目的及任务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0X 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H k 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X K 。
三、 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通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到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少,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走速度。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
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2.干燥特性曲线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定被干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物料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流化床干燥实验(自己做的)
![流化床干燥实验(自己做的)](https://img.taocdn.com/s3/m/4b17228c680203d8ce2f24f0.png)
流化床干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2.掌握流化床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3.测定物料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 H。
二.实验原理1、干燥实验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定被干燥物料的重量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得到物料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物料含水量与时间关系线的斜率就是干燥速率。
将干燥速率对物料含水量做图,即为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过程分为物料预热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三个过程。
计算干燥速率的公式为:[kg水/m2*s]式中:A--------干燥表面积m2;dt--------相应的干燥时间s;dW------汽化的水分量kg;干燥速率只能通过实验测定,因为干燥速率不仅取决于空气的性质和操作条件,而且还受物料性质结构及水分性质的影响。
2、流化实验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气速逐渐增大,进入流化阶段,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继续增大到带出速度后,进入气流输送阶段。
3.实验设备实物图片如下仿真实验设备图片如下:三、实验操作1、干燥实验过程:1)打开风机,开始实验先把空气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打开到不小于42的开度,使系统能进入到流化床阶段。
打开仪表面板的加热器开关(手动或者自动开关均可)。
点击自动记录按钮,记录实验数据;也可手动记录数据,手动记录数据时候,需同时点击取样按钮进行取样。
以后每间隔10分钟左右记录一组数据,取至少10组以上数据,实验进行到后期,取样间隔时间可减少到6、7分钟一次。
主窗体上有时间显示。
取样和记录实验数据在同一分钟内进行即可。
本实验设计的干燥时间大概为90至100分钟,因此,实验进行到100分钟后即可停止。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b96c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1.png)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流化床干燥技术原理和特点,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并分析其优缺点。
实验器材:流化床干燥器、薯片、电子秤、测温计、计时器等。
实验原理:流化床干燥是一种新型干燥技术,与传统的批量式干燥方式不同。
在流化床干燥器中,物料通过气体的流动,使其表现出液体般的流动性,并受到强烈的剪切力,从而加速干燥过程。
实验步骤:
1.将薯片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启动机器。
2.调节空气流量和温度,使其逐渐升高。
3.记录干燥器内部温度和时长,以便后续分析。
4.待薯片完全干燥后,关闭干燥器,取出样品并称重。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薯片样品初始重量为100克,经过2小时的干燥后,重量缩减至52克,干燥率为48%。
干燥后的薯片呈现出干燥后的金黄色,口感较之前更加脆爽。
我们还对干燥器内部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系统内部温度逐渐上升,最终稳定在70℃左右。
这说明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到干燥效果。
分析干燥结果,流化床干燥技术的优点显而易见:干燥时间短,效率高。
此外,干燥过程中对物料的损伤较小,品质更加稳定。
然而,流化床干燥的另一面是样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限制了其在某些材料的干燥中的应用领域。
结论:流化床干燥技术虽然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其优势还是明显的。
在某些物料干燥特别是粉末挥发干燥方面,流化床干燥技术拥有着不可替换的优势。
未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成为干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C8流化床干燥实验
![C8流化床干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81dc6104431b90d6c85c70c.png)
C.8 流化床干燥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湿物料连续流化干燥的方法。
2. 了解和掌握干燥操作中物料、热量衡算和体积对流传热系数v α的估算方法。
(二) 实验原理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含水物料,使含水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
以1kg 绝干空气为基准,湿度H 为湿空气中水气的质量与绝干空气的质量之比:H =湿空气中水气的质量/湿空气中绝干空气的质量对水蒸气-空气系统H =18×水蒸气摩尔数/(29×空气摩尔数)=0.622×水蒸气摩尔数/空气摩尔数 常压下视为理想气体()w w P P P H -=622.0 式中:w P ——水气分压;P ——总压。
相对湿度=ϕ湿空气中水气分压w P /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s P ,则)s sP P P H ϕϕ-=622.0湿物料中含水量有两种方法表达:湿基含水量w =水分质量/湿物料的总质量干基含水量X=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湿物料中绝干料的质量,其关系为:ww X -=1, XX w +=11. 物料衡算输入物料=实际加料量=1101G G - 输出物料=2202G G +式中:01G ——加料管内初始物料量,g ;11G ——加料管内剩余物料,g ;02G ——干燥器出口料量,g ;22G ——干燥器内剩余料量,g 。
将干燥器输出的物料按进口料的含水量折算质量:输出物料折算质量 = 输出物料×1211w w --进料速率1G =输入物料/加料时间=()11101∆-G G , g ·s -1 式中:1∆ ——加料时间,s 。
绝干料()111w G G c -=, g ·s -1脱水速率()21X X G W c -=, g ·s -12. 热量衡算输入入Q =预热热量P Q +保温热量D Q =D D P P I U I U ⨯+⨯输出出Q =空气焓差+物料焓差=()⎪⎭⎫ ⎝⎛'-'+-1202I I G I I L C ,W热量损失入出入损Q Q Q Q -=空气质量流量L ,kg ·s -1计算空气的体积流量用孔板流量计测定,孔径─17.0毫米, 流量计处流量: 5.00424.2⎪⎪⎭⎫ ⎝⎛=ρR V , m 3·h -1式中:R ——流量计水柱读数,mm ;ρ——进入流量计前空气温度下的密度,kg ·m -3。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a090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e.png)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流化床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掌握流化床干燥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3.实践使用流化床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实验。
二、实验原理在流化床干燥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颗粒状物料。
物料被分散在床层中,当热风流入床层时,物料会因为气流的推动而呈现流化状态。
物料的湿度会受到热风的冲刷而逐渐减小,最终实现干燥的目的。
三、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1.实验装置:实验主要使用的装置有流化床干燥器、热风设备、称量仪器和记录仪器等。
2.操作步骤:(1)将待干燥物料称量并分散放入流化床干燥器内;(2)调整热风设备的温度和风量,并将热风送入流化床干燥器内;(3)观察物料的流化状态和干燥速度,并记录数据;(4)根据需要,调整热风温度和风量,并重复步骤(3);(5)干燥结束后,关闭热风设备,取出干燥物料并称重。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热风的冲刷下,物料会逐渐呈现流化状态,流化床床层会形成一定的均匀性。
其次,在不同温度和风量的条件下,物料的干燥速度也会出现差异。
一般情况下,热风温度越高,物料的干燥速度越快;热风风量越大,物料的干燥速度也越快。
然而,当热风温度过高或风量过大时,可能会对物料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五、实验总结和改进方向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流化床干燥的工艺流程和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没有在不同温度和风量下对干燥速度进行详细的参数测定和分析,无法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由于物料的细度和湿度不同,导致干燥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次实验,可以在实验中增加不同温度和风量的组合,并记录干燥速度的具体数值。
同时,可以通过对不同物料进行干燥实验,探究不同物料在流化床干燥中的特点和优化方法。
总之,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独立实践的机会,增加了我们对流化床干燥的认识。
流化干燥试验实验报告
![流化干燥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3d92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化干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流化干燥过程中物料干燥速率、物料含水量、床层压降与气速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3. 确定临界含水量、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二、实验原理流化干燥是一种利用流化床技术进行干燥的方法。
在流化干燥过程中,物料在床层中呈流化状态,空气在床层中流动,与物料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从而实现干燥。
实验中,通过测定不同气速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从而确定临界含水量、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湿小麦2. 实验仪器:流化床干燥器、电子天平、温度计、流量计、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 称取一定量的湿小麦,放入流化床干燥器中。
3. 开启干燥器,调节气速,观察床层状态。
4. 测量床层压降,记录气速、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等数据。
5. 每隔一定时间,称量物料,记录干燥速率。
6. 绘制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曲线、床层压降与气速关系曲线。
7. 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临界含水量、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料干燥速率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以看出,物料干燥速率随着时间逐渐减小,符合一般干燥过程的特点。
2. 物料含水量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料含水量曲线,可以看出,物料含水量随着时间逐渐减小,符合一般干燥过程的特点。
3. 床层压降与气速关系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床层压降与气速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当气速较小时,床层压降与气速成正比;当气速继续增大时,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进入流化阶段。
4. 临界含水量、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确定临界含水量、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分别为X0、kH和KX。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流化干燥实验,掌握了流化干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流化床干燥实验——流化床和洞道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流化床和洞道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6fb90302d276a200292eda.png)
流化床和洞道干燥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化床、洞道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 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通常地,其干燥特性数据需要通过实验测定而取得。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以及气流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2.1. 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即:-c G dX dwU Ad Ad ττ== kg/(m 2/s)式中,U -干燥速率,又称干燥通量,kg/(m 2s );A -干燥表面积,m 2; W -汽化的湿分量,kg ; τ -干燥时间,s ; Gc -绝干物料的质量,kg ;X -物料湿含量,kg 湿分/kg 干物料,负号表示X 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1)将电子天平开启,待用。
(2)将快速水分测定仪开启,待用。
(3)将0.5~1kg的红豆(如取0.5~1kg的绿豆/花生放入60~70℃的热水中泡30min,取出,并用干毛巾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4)开启风机,调节风量至40~60m3/h,打开加热器加热。
待热风温度恒定后(通常可设定在70~80℃),将湿物料加入流化床中,开始计时,每过4min取出四颗红豆的物料,同时读取床层温度。
将取出的湿物料在快速水分测定仪中测定,得初始质量G i和终了质量G ic,则物料中瞬间含水率为:i iciicG-GX=G计算出每一时刻的瞬间含水量X i,然后将X i对干燥时间iτ作图,如图1,即为干燥曲线。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e3cf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b.png)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流化床干燥的实验研究,探究流化床干燥过程中的干燥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流化床干燥技术的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
流化床干燥是一种将颗粒物料置于气体流化状态下进行干燥的技术。
在流化床干燥过程中,通过热空气或其他气体对颗粒物料进行干燥,同时颗粒物料在气流中呈现流化状态,从而实现高效的干燥作用。
三、实验装置及方法。
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了具有恒温控制功能的流化床干燥设备,以及相应的气流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2. 实验方法,首先将待干燥的颗粒物料放置于流化床干燥设备中,然后通过控制气流的温度、流速等参数,进行干燥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干燥效果等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气流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颗粒物料的过度干燥,影响干燥效果。
同时,气流流速对干燥效果也有一定影响,适当增大流速可以提高干燥速率,但过大的流速也会导致颗粒物料的剧烈运动,影响干燥效果。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流化床干燥技术能够实现对颗粒物料的高效干燥,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
2. 在进行流化床干燥时,需要合理控制气流温度和流速,以确保干燥效果和干燥质量。
3. 实验结果为流化床干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为进一步优化流化床干燥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六、参考文献。
1. 李明,张三. 流化床干燥技术及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 王五,赵六. 干燥工程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七、致谢。
在此,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本次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流化床干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所做出的贡献。
以上为本次流化床干燥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2fabcbcaaedd3382c4d356.png)
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院(部):化学与化学工程姓名:汪远鹏学号: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 153同组人员:田友安世康虎贵全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名称: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日期:批阅日期:成绩: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实验名称:流化床干燥实验一、目的及任务①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②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③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及④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 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二、基本原理1、流化曲线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
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
mf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2、干燥特性曲线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定被干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物料含水量(X)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θ)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
物料含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的斜率即为干燥速率(u)。
将干燥速率对物料含水量作图。
干燥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物料预热阶段(AB段)在开始干燥时,有一较短的预热阶段,空气中部分热量用来加热物料,物料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
(2)恒速干燥阶段(BC段)由于物料表面存在自由水分,物料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传入的热量只用来蒸发物料表面表面的水分,物料含水量随时间成比例减少,干燥速率恒定且最大。
实验八 干燥实验
![实验八 干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858d5185a8102d276a22f6c.png)
11
12 13 14 15 16
33.6
33.6 33.8 34.1 34.6 34.9
4.1
4.8 5.9 6.7 7.9 8.9
1.79
2.14 2.59 2.96 3.43 4.02
0.80
0.69 0.75 0.71 0.75 0.83
1.21
1.33 1.48 1.60 1.74 1.90
4 5 6
7 8 9 10
27.9 29.9 31.6
32.8 33.5 33.9 33.8
1.2 1.5 1.7
2.0 2.8 3.2 3.7
0.37 0.51 0.61
0.73 1.12 1.33 1.56
0.54 0.69 0.81
0.93 0.80 0.79 0.79
0.51 0.61 0.67
孔板压降 [kPa] 3.64 3.06 2.47 2.22 1.86 1.51 1.20 1.02 0.87 0.73 0.55 0.39 0.26 0.15
床层压降 [kPa] 0.78 0.84 0.78 0.75 0.77 0.79 0.79 0.72 0.64 0.56 0.44 0.33 0.24 0.16
40
25
时间 /min
图二 小麦含水率、床层温度曲线
床层温度t床
含水率
床层温度
干燥速率 10-4kg/m2s
2.5
2.0
1.5
1.0
0.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平均含水率 kg/kg 0.50
图三 干燥速率曲线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cbdd9ff705cc175527097f.png)
.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院(部):化学与化学工程姓名:汪远鹏学号: ********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 153 同组人员:田友安世康虎贵全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名称: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日期: 2017.10.30 批阅日期:成绩: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实验名称:流化床干燥实验一、目的及任务①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②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③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④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 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二、基本原理1、流化曲线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 mf)。
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2、干燥特性曲线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定被干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物料含水量(X)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θ)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
物料含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的斜率即为干燥速率(u)。
将干燥速率对物料含水量作图。
干燥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物料预热阶段(AB段)在开始干燥时,有一较短的预热阶段,空气中部分热量用来加热物料,物料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
(2)恒速干燥阶段(BC段)由于物料表面存在自由水分,物料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传入的热量只用来蒸发物料表面表面的水分,物料含水量随时间成比例减少,干燥速率恒定且最大。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3280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4.png)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流化床干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熟悉流化床干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流化床干燥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流化床干燥是将湿物料放入带有一个气流的床中,使物料悬浮在气流中流动,并通过气流带走物料表面的水分达到干燥目的的过程。
流化床干燥器通常由气流发生器、气管、气流调节器、过滤器、热源和物料桶组成。
在流化床干燥器中,物料与气流混合形成流态床,气流通过调节器调节,形成所需的物料流动速度和干燥温度。
在充分干燥后,得到干燥的物料。
三、实验步骤
1. 将待测物料称量并放入流化床干燥器中;
2. 开启流化床干燥器,调节干燥温度和气流速度;
3. 观察物料在流化床中的情况,并记录干燥时间;
4. 检查干燥后的物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四、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记录,干燥时间为5小时,干燥后的物料符合规定要求。
五、实验分析
1. 流化床干燥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湿度物料的干燥,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可根据需要调节干燥温度和气流速度,以满足不同物料的干燥要求;
3. 流化床干燥设备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清洁。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流化床干燥的了解和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干燥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流化床干燥实验》PPT课件
![《流化床干燥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1d3f18770bf78a64295419.png)
实验步骤
1. 通过加水器向物料注入适当量的水;
2. 启动风机,调节风量至12~13m3/h之间,使床中颗粒 处于良好的流化状态;
3. 通电预热空气,使其温度稳定在100~110℃之间的某 个数值上,待空气状况稳定后,每隔一定的时间〔约5分 钟〕测取一次床层温度,并采集一次样品,直至实验完 毕;
中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组
根本原理
X 含水率
(1)
(2)
临界含水量
(3) 平衡含水量
物料温度
时间 τ 干燥曲线
中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组Leabharlann 实验流程2 3 1
空气
4 5
1.转子流量计
2.流化床枯燥器
3.取样器
4.加水器
6
5.直角温度计
6.电加热器
中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组
设备参数
1. 流化床枯燥器 直径D=130mm 2. 转子流量计 LZB-25 1.6~16m3/h 3. 电加热器空气 4. 直角温度计 0~200℃ 5. U型差压计
5. 实验完毕后,先关闭加热器电源,再停风中机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组
实验报告要求
1.对实验结果进展数据处理,绘出枯燥曲线即 x~τ关系曲线。
2.以干基含水率X为横坐标,枯燥速度u’为纵 坐标,绘制枯燥速度曲线。
中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组
思考题
1.线必须在恒定枯燥条件下测定,实验中哪些条 件要恒定?
2.当空气的温度与流量改变时,试推想枯燥速度 曲线的变化。
中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组
根本原理
枯燥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含水物料,使其中的水 分蒸发别离的操作,枯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过程。
假设将非常湿的物料置于一定的枯燥条件下,例如在有 一定湿度、温度和风速的大量热空气中,测定被枯燥物料的 质量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得如上图中所示的关系。由上 图可以看出,枯燥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物料预 热阶段〔2〕恒速枯燥阶段〔3〕降速枯燥阶段。非常潮湿 的物料因其外表有液态水存在,当它置于恒定枯燥条件下, 那么其温度近似等于热风的湿球温度tw,到达此温度前的阶 段称为〔1〕阶段。在随后的第二阶段中,由于外表存有液 态水,物料温度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tw,传入的热
实验八. 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实验八. 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9dc946cf4693daef5ef73d9a.png)
实验八.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工程意义;2.熟悉实验干燥设备的流程、工作及实验组织方法;3.了解影响干燥速率曲线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干燥原理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分或其它溶剂从湿物料中汽化,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的操作。
干燥的目的是使物料便于运输、贮藏、保质和加工利用。
本实验的干燥过程属于对流干燥,其原理见图1。
①传热过程 热气流将热能传至物料,再由表面传至物料的内部。
②传质过程 水分从物料内部以液态或气态扩散透过物料层而达到表面,再通过物料表面的气膜扩散到热气流的主体。
由此可见,干燥操作具有热质同时传递的特征。
为了使水气离开物料表面,热气流中的水气分压应小于物料表面的水气分压。
图1 热空气与物料间的传热与传质⑴干燥速率曲线测定的意义对于设计型问题而言,已知生产条件要求每小时必须除去若干千克水,若先已知干燥速率,即可确定干燥面积,大致估计设备的大小;对操作型问题而言,已知干燥面积,湿物料在干燥器内停留时间一定,若先已知干燥速率,即可确定除掉了多少千克水;对于节能问题而言,干燥时间越长,不一定物料越干燥,物料存在着平衡含水率,能量的合理利用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以上三方面均须先已知干燥速率。
因此学会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⑵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关系含水率X :单位干物料G c 中所带的水分量W定义: X= -cG W(kg 水/kg 干) (1) 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作图,见图2:图2 干燥曲线图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Ⅰ.物料预热阶段;Ⅱ.恒速干燥阶段;Ⅲ.降速干燥阶段。
干燥速率NA的定义有二种表示: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汽化的水量即:NA = -τAddW(kg水/m2.s) (2)⑵单位干物料在单位时间内所汽化的水量即:NA '= -τdGdWc(kg水/kg干.s) (3)(2)式定义中,由于干燥面积的定量难以实验测定,故本实验以(3)式定义作为实验依据.对(1)式求导得:dW=-G c dX (4)所以, NA '= -τdGdWc= -τdXd(5)也就是说,在干燥曲线图中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值即为干燥速率值,将这些斜率的变化值对应于含水率作图即为干燥速率曲线图,见图3。
流化床干燥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600dc3b84ae45c3a358c21.png)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日期:2012年5月18日流化床干燥实验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侧压降及干湿物料的质量,从而确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及流化床的干燥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了解流化床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关键词:干燥,干燥速率曲线,流化床床层压降一、目的及任务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细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二、基本原理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
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
由于物料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上的差异,水分传递速率的大小差别很大。
干燥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为简化实验的影响因素,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为间歇操作,采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的物料,且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状态如温度、湿度、气速以及空气与物料之间的流动方式均恒定不变。
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的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图1:流化曲线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
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
mf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化床干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掌握连续流化床干燥方法;
2、估算体积传热系数和热效率。
二、基本原理:
1)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
3 (/V m
Q W m V t α=•∆℃) (1) 气体向固体物料传热的后果是引起物料升温Q1和水分蒸发Q2。
其传热速率为:
12() (2)Q Q Q =+ w
1221221
()(() (3)c m c m w Q G c G c x θθθθ=--)=(+c ) w 101('')-() (4)v L v m w Q W I I W r θθ=-)=((+c c ) w
式中:
Q 1一湿含量为X 2的物料从θ1升温到θ2所需要的传热速率
Q 2一蒸发(kg /s)水所需的传热速率。
Cm 2一出干燥器物料的湿比热·(KJ /kg 绝干料·℃)
I V ’—θm 温度下水蒸气的焓,KJ /kg
I L ’一θ1温度下液态水的焓,KJ /kg 流化床干燥器有效容积24V D h π
=
脱水速率由物料衡算求出:
12121112
0111121112()(1)()11 (1)() (5)11c w w W G X X G w w w G G w w w w w =-=-----=--∆--
式中:
G c 一绝干料速率kg /s
G 1一实际加料速率kg /s
W 1,W 2一分别为进出口湿基含水量,kg 水/kg 物料:
X 1,X 2一分别为进出口干基含水量, kg 水/kg 绝干物料,
G 01,G 11,一分别加料初重与余重,kg
Δ1一为加料时间 s
2、热效率η计算
100% (6)Q Q η=⨯蒸入
干燥过程中蒸发水分所消耗的热量向干燥提供热量
Q 蒸=W(2490+1.88t 2—4.187θ1) (w) (7)
Q 入由热量衡算求出:
Q 入=Q p +Q D =U p I D +U D I D (8)
式中:U 、I 一表示电压电流
P 、D 一表示预热器和干燥器
Q 出=L(I 2—I 0)+Gc(I 2’—I 1’) (W) (9)
100%Q Q Q η=⨯入出入
—
三、装置与流程
设备流程图见图1,电路示意图见2。
图1 流态化干澡操作实验流程示意图
1-风机(旋涡泵): 2-旁路阀(空气流量调节阀); 3-温度计(测气体进流量计前的温度); 4-压差计(测流量);
5-孔板流量计:6-空气预热器(电加热器): 7-空气进口温度计; 8-放空阀:9-进气阀:10-出料接收瓶; 11-出料温度计:12-分布板(80不锈钢丝网)·;13-流化床干燥器·(玻璃制品,表面镀以透明导电膜);
14-透明膜电极引线:15-粉尘接收瓶;1 6-旋风分离器:17-干燥器出口温度计;18-取干燥器内剩科插口; 1 9-带搅拌器的直流电机(进固料用): 20、21-原料(湿固料)瓶;22-压差计;23-干燥器内剩料接收瓶;
2 4-吸干燥器内剩料用的吸管(可移动)。
图2 实验台正面板面布置及加料、加热、保温电路
1-干燥器主体设备;2-加料器;3-加料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内电路示意图);4-旋风分离器等:
5-测流量用的压差计;6-测压计;7、8-预热器的电压、电流表;9一用于加热(预热)器的调压器的旋钮;
10、11-干燥器保温电压、电流表:12-用于干燥器保温的调压器的旋钮;1 3-直流电流调速旋钮:
1 4-直流电机电压(可调);15-风机开关;1 6-电源总开关:R1-预热器(负载);R2-干燥器(负载)。
主要技术参数:
1、流化床干燥器(玻璃制品,用透明膜加热新技术保温,调电压控温)
流化床层直径D:Φ80×2毫米(内径76毫米)
床层有效流化高度h:80毫米(固料出口),
总高度:530毫米
流化床气流分布器:80目不锈钢丝网(二层)
2、物料
变色硅胶:0.8—1.6毫米粒径,
绝干料比热Cs=0.783KJ/kg·℃(t=57℃)(查无机盐工业手册)
每次实验用是:500-600克(加水量30-40毫升)
3、空气流量测定
用自制孔板琉量计,材质—铜板:孔径—17.0毫米。
C0=0.67
00.02128
R
V
ρ
=
R一流量计示值mH2O
ρ一气体密度kg/m3
实际气体体积流量随操作的压强和温度而变化,测量时需作校正。
具体方法见实验七
四、操作要点
1、从准备好的湿料(适中工业天平称10g)中取出多于10g的物科,拿去用快速水份测定仪测进干燥器的物科湿度W1。
2、打开放空阀8和旁路阀3,关闭干燥器进气阀9,启动风机(按开关16,见图2)调节流量到指定读数接通预热器电源,将其电压逐渐升高到120V左右,加热空气。
在进气阀尚未打开前,将湿物料倒入料瓶,准备好出料接收瓶,当干燥器的气体进口温度接近60℃时,打开进气阀9,关闭放空阀8,调节阀2使流量计读数恢复至规定值。
同时向干燥器通电,保温电压大小以在预热阶段维持干燥器出口温度接近于进口温度为准。
基本稳定时,记录有关数据,包括干、湿球湿度计的值。
启动直流电机,调速到指定值,开始进料,同时按下秒表,记录进料时间,并观察固粒的流化情况。
3、加料后注意维持进口温度t1不变,保温电压不变,气体流量计读数不变。
4、操作到有固料从出料口连续溢流时,再按一下秒表,记录出料时间。
5、连续操作30分钟左右。
此期间,每隔一定时间(例如5分钟)记录一次有关数据,包括固料出口温度θ2。
数据处理时,取操作基本稳定后的几次记录的平均值。
6、关闭直流电机旋钮,停止加料,同时停秒.表记录加料时间和出料时间,打开放空阀,关闭进气阀,切断加热和保温电源。
7、将干燥器的出口物料称量和测取含水量W2(方法同W1).放下加料器内剩的湿料,称量,确定实际加科量和出料量。
并用旋涡气泵吸气取出干燥器内剩料、称量。
吸出方法:停风机,将余料接收瓶23接到风机入口,其吸管24插入干燥器上口18内,全开旁路阀2,开风机抽净余料后的拔出。
五、注意事项
1、干燥器外壁带电,操作时严防触电,平时玻璃表面应保持干净。
2、实验前一定要弄清楚应记录的数据,要掌握快速水份测定仪的用法,正确测取固料进、出料含水量的数值。
3、实验中风机旁路阀2一定不能全关。
放空阀8实验前后应全开,实验中应全关。
4、直流电机电压不能超过12V,控制(3—12V)。
保温电压一定要缓慢升压。
5、注意节约使用硅胶,并严格控制加水量,绝不能过大,小于0.5毫米粒径的硅胶也可用来做为被干燥的物料。
只是干燥过程中旋风分离器不易将细粉粒分离干净而被空气带出。
六、实验现象记录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
当气速逐渐增加,床层开始膨胀,孔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正比。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上保持不变。
七、思考题
1、比较流化床干燥与桐道式气流干燥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答:流化床的优点:床层温度均匀,便于调节和维持所需的温度;颗粒之间传热速率高,且流化床与传热壁面间有较高的传热速率。